仰卧位:可放松腰部肌肉,减轻腰椎压力,不仅舒适,而且有利于预防或治疗腰痛。
侧卧位:将双髋双膝关节屈曲起来,古人说“卧如弓”就是这种睡姿,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后伸,避免或减轻腰痛。
END
日常护理卧床休息:急性期应立即卧床休息,几天后疼痛的情形通常会减轻许多。休息姿势以侧躺为佳,或平躺时膝下垫1个枕头,可减轻腰部的压力。
中药调理:外敷中药可以放松肌肉、增加局部血流量、减少局部疼痛,最终使椎间隙得到松解,促进膨出的椎间盘回纳。
腰椎牵引:等腰部肌肉得到完全放松后,可行腰椎牵引术,作用是:牵引本身就是使椎间隙得到最大可能的宽度,使膨出的间盘能尽量回纳。
仰卧抱膝: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包括仰卧抱膝的方法,患者双腿屈膝弯曲,然后双手抱起,患者需要站立双手掐腰沿着腰去中部,然后左右摇摆旋转,幅度要由小到大,顺逆交替多次。
复健治疗:包括热疗、电疗,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腰椎牵引可拉开椎间空隙,使受压迫的坐骨神经减压,也有助于减轻疼痛及发炎。
你好!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负重、不弯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头、不坐矮板凳、不劳累、不着凉(腰部)两护即:护腰(冬季用纸样薄的塑料泡沫料等围腰、保暖并吸潮湿)护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腰椎间盘突出有何表现?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怀疑出现腰椎间盘突出。
①有腰部以上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
②腰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腰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可伴有麻木感。
③单侧鞍区(骑自行车与车座接触的部位)或一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内侧疼痛或麻木,或疼痛和麻木同时存在。
④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
⑤行走时疼痛加重,不能完全站直行走,多数病人需用手扶腰部疼痛一侧,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疼痛突然加重。
1、卧位,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2、下床
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直,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
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
3、坐位
坐位进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
4、起座
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别着急,冷静的处理,建议用中医的治疗方法、用中药外涂治疗、绿色安全中医拯骨水该中药制剂,不含化学添加剂和激素,中药外涂是真正的绿色疗法。---可以采用中医外用的药水
外涂渗透治疗!可以加我咨询!
了解这种疾病的病理对选择正确治疗方式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需要提醒其它所有存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们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就需要做到不要弯腰提重物,避免长时间弯腰。注意坐姿、站姿,睡硬板床。
另外需要提醒所有朋友注意的是,颈椎病和腰椎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疾病,大多都是因为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所致,比如坐着办公的方式,睡觉的姿势等等,所以,我们都应该避免这些不好的动作。长时间的坐着办公之后,起身做一下放松,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自我保健
利用卧床休息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患者无需过多专业知识,就能在家进行。但卧床休息还是有许多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疗效就不能得到保障。
(1)卧床要求卧硬床。具体讲就是木板床上铺薄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
(2)患者仰卧时,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垫或令膝、髋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
(3)卧床休息要严格坚持。即使在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佩带腰围下床,也不能作任何屈腰动作。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坚持卧床生活,会影响疗效。
(4)卧床休息中最难坚持的是在床上大、小便。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平卧位大、小便,可以扶拐或由人搀扶下地去厕所。切忌在床上坐起大便,因为这时腰部过度前屈,椎间盘更易后突。
当然,在卧床一段时间后,如配合推拿、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是小燕飞的动作,通过背部肌肉的收缩,达到缓解腰部肌肉疲劳的作用,可以预防椎间孔镜术后出现腰部僵硬不适。生活中减少腰部受损的动作,避免腰部肌肉的过度疲劳,避免久坐久站。“飞燕式”锻炼时可以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缓缓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部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持续5-6秒钟左右,然后肌肉放松,重新俯卧于床上,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再接着锻炼。循序渐进,一般每次做20-30个,每天坚持练习3次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就是大家俗称的“小燕飞”。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来说,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以采用一些替代的方法。比如只抬起头胸部,下肢就不要抬起来了,这样会比较容易一些。
腰背肌功能锻炼2---倒走
最简单实用的一个锻炼方法就是每天倒走半个到一个小时。在倒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后是否有危险,尽量选择平坦的小路锻炼,不要走公路,小心路上的车以及地面上的坑洼。倒着走能治帮助腰椎间盘康复吗? 而正走与倒走不会改变身体的负荷,所以,对于腰突症患者来说,练习倒走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相反,倒走还可能存在跌倒的风险,因此还是不练为好。倒走和向前走的平衡不一样,倒走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选择这种方式锻炼,需要多注意脚下,看看有没有台阶、石头或者坑洼的地方。如果患者年纪大,行动不便的需要联系倒走,一定要在家人的看护下进行,防止摔倒。 但“倒走”对于那些腰椎生理弧度不足(或者腰骶角偏小)的患者是有益的,因为身体略向后倾的活动,有助于矫正生理弧度。这也是一部分腰痛的人倒着走会觉得有好转的原因。倒走还可使腰部肌肉放松,对腰腿痛患者有一定好处,但只是起缓解的作用,治疗效果不大。当然,这里还要注意,有的人原本腰骶生理弧度就是过大的,这时候练习倒走反而会加重腰痛。
腰背肌功能锻炼3---游泳
游泳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游泳也是缓解腰间盘突出的好的锻炼方法,尤其是蛙泳,对于腰间盘突出和一些腰椎手术之后康复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据四川 赫尔森康复建议腰椎盘突出手术康复锻炼方法有
(一) 休息
卧床休息可以减轻炎症、避免损伤加重,当然,床铺不宜过软。一般绝对卧床休息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周。症状改善后,应尽可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活动姿势或动作,活动时可以佩戴腰围。
(二) 药物治疗
药物可以消除炎症、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如下几种。
1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较常用的消炎镇痛药,主要机制为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明显。近年来出现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2 肌肉松弛剂:松解局部肌肉组织以达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3 辅助性镇痛药:包括抗抑郁药、抗痉挛药、抗惊厥药等,这类药物与NSAIDs合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
4 麻醉性镇痛药:多用于缓解急性疼痛,一般不作为首选。
5 中医中药:许多中药在消炎镇痛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服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三) 牵引
有报道认为牵引可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减轻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症状。牵引可分为持续牵引和三维立体牵引,目前临床上以骨盆持续牵引多见。牵引重量一般在7~15kg之间,每日2次,每次1~2小时,持续2周~3月。孕妇及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禁忌。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或MRI检查提示腰椎间盘膨出而未完全破裂,侧隐窝狭窄程度不超过原2/3,椎间盘突出挤压椎管未超过原容积1/2或椎管前后径不小于08cm、左右径不小于10cm,突出之椎间盘钙化的位置不位于侧隐窝,无明显骨质疏松或增生搭桥、滑脱及有严重心脏病患者均适用于该办法。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有鞍区麻木、二便失禁者;腰椎间盘突出有明显神经损伤,如下肢肌力减弱、垂足、拇趾背伸或足跖屈肌力消失;椎间盘突出使椎管狭窄或并椎管骨性狭窄,椎管前后径小于06cm、左右径小于075cm,行走不超过500米者;破裂型椎间盘突出使侧隐窝完全消失、椎管容积小于原1/2或前后径小于08cm、左右径小于10cm,破裂型碎片游离于椎管造成压迫,外侧型(神经根孔型)椎间盘突出直接压迫神经根孔,突出之椎间盘于侧隐窝处钙化并使之狭窄而经保守治疗3周症状无明显改善或1年内无明显诱因复发者;经第一、二阶段治疗6周症状无显著改善者
(四)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的作用有镇痛、消炎、兴奋神经肌肉和松解粘连等作用。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
(五) 传统手法
推拿可以使突出物回纳、改变突出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消炎镇痛。一般首次发作,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或症状和体征较轻者,或不能耐受手术者,推拿治疗有明确的效果;但对突出物较大,突出物与神经根严重粘连,椎管严重狭窄、腰椎滑脱、侧隐窝狭窄,以及有脊椎骨质病变者则不宜进行推拿。针灸在消炎、镇痛方面,也有明确的疗效。
(六) 注射疗法
常用骶裂孔注射阻滞疗法,即将药液经骶裂孔注射至硬膜外腔,药液在椎管内上行至患部神经根处,以减轻局部炎症、粘连。一般多采用皮质类固醇药液,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适用于疼痛明显,且一般治疗效果不佳者。
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
(七)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的作用有维持患者的正常脊柱形态,提高腰背肌力量,增强椎体周围韧带弹性等。
1 急性期 1周以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可以适当垫高下肢以减轻脊柱应力。
2 缓解期 逐步开始腰腹肌训练,注意避免腰椎过度屈曲或过伸。每日2~3组,每组10~15次,每次持续5~10秒。
(1) 半桥训练:仰卧位,以头和双足为支撑点,使得臀部抬离床面。力量不足时,还可辅以双手支撑。
(2) 背飞训练:俯卧位,以腹部为支撑点,上肢背与身后,胸和双下肢同时抬起离床,形如飞燕,也称为“飞燕式”。
(3) 后伸训练:俯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交替向上尽力抬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手术治疗后可即刻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产生近期疗效。病人极易产生大功告成的心理感觉,因此必须让病人明白术后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以避免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病人出院时如须远途乘车返回的,最好取侧卧位,可起到缓冲手术部位受颠簸震荡的外力作用,还能消除因颠簸引起的脊柱横向运动。若条件限制只能坐位返回时,必须用腰围保护,因坐位时,椎间盘内压力最大。佩带腰围可减少其压力。还可增加腰部力量,避免上下车时弯腰动作的影响。出院后做到3个月内不负重、不弯腰,同时应正确使用腰围,即每天间断佩带腰围,睡觉、吃饭时可取下腰带。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以增加腰肌的协调和脊柱关节的灵活性。搬东西时,物体要靠近身体,取下蹲屈髋屈膝姿势。平时应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力求练成自身的“肌肉腰围”。恢复后期腰带只用于久坐和弯腰负重时,防止腰背肌萎缩。出院后仍应卧硬板床,3个月内尽可能的多卧床,这样利于术后康复。术后一年内,提举重物时都必须十分小心;避免强烈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还要注意防止便秘。
(1)直腿抬高锻炼(下图):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鼓励其主动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协助进一步抬高,幅度以30°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2)踢腿锻炼(下图):取仰卧位,主动屈髋屈膝后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数不限,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3)伸腿锻炼:取俯卧位,交替后伸双下肢,保持膝关节不屈曲。(4)展腿锻炼:取侧卧位,下肢伸直位外展,复原,完成2次后转对侧卧位并进行相反肢体锻炼。双下肢交替进行,保持膝关节伸直位。(5)局部关节锻炼:屈伸患侧膝关节、踝关节和各趾关节,并可行抗阻力(家人帮助下)锻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