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过滤假说名词解释

情感过滤假说名词解释,第1张

滤过的解释

过滤。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 态度 》 :“后者是由无数的感官的材料,储积在脑中,更 经过 一道滤过作用, 酝酿 作用,综合地表现出来。”

词语分解

滤的解释 滤 (滤) ǜ 使液体、气体经过纱、布、纸等,除去其中所含的泥沙、杂质、渣滓、毒素而变纯净:过滤。滤清。滤器。滤纸。滤液。 部首 :氵; 过的解释 过 (过) ò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 彼时 :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经过 某种 处理方法:过秤。 过磅 。过目。 超出:过于。过度()。过甚。过奖(谦辞)。过量(刵 )。过剩。过犹不及

研究现状评述是指对于某一研究领域或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和分析,以评估目前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进展。以下是研究现状评述的写作要点:

简介:首先需要介绍研究领域或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明确本次研究现状评述的目的和意义。

检索文献:对于该研究领域或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检索和筛选,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以确保评述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综述分析:在对文献进行筛选后,需要对所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研究领域或问题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可以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展望未来:在综述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展望,提出当前研究领域或问题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总之,研究现状评述需要全面、客观、准确地综合分析研究领域或问题的相关文献,评估当前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促进作用。

  摘 要: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五大假说”揭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这“五大假说”包括:(1)习得-学得假说;(2)监控假说;(3)输入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5)自然顺序假说。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有很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假说 可理解输入 外语教学

S D Krashen于80 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五大假说”, 其中包括: (1) 习得―学得假说;(2) 情感过滤假说;(3)监控假说;(4)输入假说;(5)自然顺序假说。他的理论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研究的成果,并把各种研究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系统的学说。这些理论对于揭示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Krashen的“五大假说”简介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1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Krashen 认为, “习得”是潜意识过程, 是注意意义的自然交际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学得”,这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产出机制;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

2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2)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3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说是Krashen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Krashen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根据Krashen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也就是说,习得者首先理解语言的意思,语言结构便会自然习得。“输入假说”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之后自然形成的。可见,可理解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也是“输入假说”的核心。

4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可理解输入不是二语习得的充分条件。二语习得的过程还要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它们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从而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根据这个假说,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摄入”(intake)。Krashen认为影响习得语言的情感因素有动力、性格、焦虑和放松等。因此,习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i+1的可理解输入,二是低或弱的情感过滤作用,以便让输入转化为摄入(Krashen,1982:33)。

5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个假说认为, 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例如,一些实验表明,在儿童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s等。Krashen认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二、“五大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增加可理解输入。

在课堂上,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提供可理解输入,而且应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以确保对学生的输入是可理解的。其次,教师应重视意义的传递,而不仅仅是语法结构的讲解,即使要讲解,也应用外语进行。此外,教师应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熟悉、有趣且相关的话题,引导他们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理解输入,必要时还可利用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

2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由原来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等多重角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容忍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按“假设(hypothesis)→验证(testing)→纠正(correction)”的过程进行的。因此,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不必苛求学生,每错必纠,以免打断正在进行的语言活动,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创造模拟语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让每个人都去国外学习外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根据我国学生外语学习主要在课堂上这一特点,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活动,注重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可理解性,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模拟语境,供学生进行练习,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5重视文化输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课堂上穿插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材料的内容。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可与本民族文化作比较,让学生知道两种文化的差异,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预示可能产生的语用失误,达到交际的成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Ltd1982

[4]王建平 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 11-1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2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