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什么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总爱哭?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什么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总爱哭?,第1张

刘备经常哭的原因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因为刘备他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很老实忠厚,但是只要我们细想就会发现他每一次哭都是有目的性的哭。 

刘备字玄德,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在他少年的时候因为他自身实力不是很强,所以在诸侯混战中经常失败,他一直秉持的都是以德服人的原则,所以很多人都对他很尊敬。他崛起是从遇到关羽,张飞,他们三人桃园三结义后又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出山辅佐他,自此开始崛起。 

可以说刘备的天下都是哭出来的,但是他每一次哭其实都是有所收获的。在他当初被曹操追着打想要他命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只有逃跑,在这种危机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带着百姓一起逃走的,而且百姓有那么多人想带也带不走,所以他就在百姓们面前哭了一场,这一哭让百姓们觉得刘备这个人有仁心,是值得他们尊敬跟随的,而且刘备他这一哭还收获了老百姓的民心。

而一个君主想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什么?除了自己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其次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所以一直有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有句话说的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一般的男性都不会轻易在别人的面前掉眼泪,而且在当时那个社会,都是以男权为主,刘备他能在这么多人面前哭泣,也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虽然江山是哭出来的,但是这也是一种谋略不是吗。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一共哭过六次,其实不算多,但是却得来了一个“爱哭鬼”的称号,这是因为刘备的“哭”,惊天动地,人尽皆知,他的每一次哭,都仿佛是计划中的事,不得不说刘备妥妥的演技高超。相反,《三国演义》中真正哭得多的,却没有被提及,那就是一方枭雄霸主曹操,可见这是罗贯中特地为了突出刘备用的手法,用曹操次数较多的哭烘托出刘备少数的哭,这昭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真正体现刘备虚伪的就是这一次又一次的细节。众所周知,刘备前半辈子一直不如意,没有打过胜战,虽然是汉室后裔,但是本来尊贵的身份却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刘备和关羽张飞两个兄弟走完了大半鸡零狗碎的路程,一路奔波一路挫折。被曹操追的四处逃窜后遇到了徐庶,刘备好不容易得来了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才却又被曹操设计给夺了去,徐庶临走时,刘备还是期待徐庶留下了的。

徐庶终究还是走了后,刘备流下眼泪,命人砍下前路的树木,就是为了能够看见已经远去的徐庶。刘备这样做让我怀疑刘备在祈求上天出现奇迹。徐庶又打转回来了,刘备第一句话就是“先生不走了?”,可见刘备心中所想。其实刘备在三雄中处于那种让人生怜的地位。这也同刘备的前半生有很大的关系。刘备是汉室后裔,虽说如此,这血缘关系也是远的不得了,他这一支本来就是汉室所排斥的一支血统。

于是刘备以卖草鞋为生。这样低贱的营生和他的出身十分的不匹配。刘备是委屈的,他也有曹操那样的抱负,也到处以自己仅有的能力招兵买马。在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刘备硬是用哭博得了城中所有百姓的怜悯,刘备才在荆州名声大噪,这是一项能力,是曹操既佩服又畏惧的能力。你说刘备错了吗,虚伪其实没错,谁不是想要天下,谁不是野心勃勃,偏偏刘备就胜之不武了?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刘备印象颇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爱哭。就是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也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人家刘备虽然爱哭是爱哭,可人家的眼泪是一滴儿都没白掉。

刘备著名的哭主要有这几次,一次是刘备挨了打,后边有曹操在紧追着,准备要了刘备的命。当时那种情况下该落跑了吧,可刘备不跑,抓紧时间掉了几滴泪。为啥啊,想带着百姓逃难但是带不走啊。于是刘备情真意切的哭了一哭,这一哭,百姓们算是铁了心要跟着刘皇叔打天下了。

再有一次哭还是这次逃跑时候发生的事,刘备跑的时候光惦记着百姓了,把自己的儿子老婆给搞没了,而且他还没想起来这事。不过人赵云想起来,走一半了一个人又回去接甘夫人和小主人。这一路可真是不太平,赵云一个人深入敌营,七进七出,可算是把小主人救出来了。到最后把小主人交到刘备手上的时候,刘备一抬手就准备给阿斗摔死,哭着说,都是因为你才让我的爱将身处险境。这一哭,赵云是更佩服刘备了。

还有一次哭,是准备拐孙权的妹妹。孙刘当初结盟的时候,把妹妹给许配给刘备了,意思是让她当个间谍,随时汇报情况,孙尚香也应了。刘备回不去荆州的时候,哭着对孙尚香说,我舍不得你才不走。给孙尚香感动的鼻涕一把泪一把,间谍的事也忘了,直接倒戈成刘备集团的人了。所以说,刘备为何总爱哭?当然是为了笼络人心。

孙夫人原名孙仁,字尚香。众所周知,她是孙权的亲妹妹。然而她却成了孙权和周瑜扩充地盘的一颗棋子。她的婚姻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倾注了政治因素,注定了不幸,最终难逃红颜薄命。他们全然不顾孙夫人的终身幸福,使用各种伎俩对她进行摆布。她虽然出身名门贵族,长得如花似玉,甚至是女中豪杰,但仍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让人是何等的惋惜。起初,孙权准备将她嫁给刘备时,她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她以为刘备只是一个老朽罢了,当时刘备大约49岁,而她19岁。然而,当她看到刘备仪表堂堂,雄姿英发后,心中就坚定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信念。但刘备是一个视“兄弟似手足,女人如衣服”的人。他到益州后,想到孙夫人的蛮横,使性(孙夫人从小舞刀弄枪,她嫁给刘备后,还带了十几个随从,迫于她哥哥孙权的势力,大臣们都让她三分,刘备也不敢冒犯),一想到这就害怕,所以只顾终日忙碌着自己的事业,到他死时都没有派人去吴国接回孙夫人。有人以这个理由认为孙夫人不怎么爱刘备。但我认为,孙夫人是大**,从小娇生惯养,难免会任性。再说,以刘备“女人如衣服”的观点,她不“硬”着点,刘备会尊重她吗?她这么做只不过是想争取一下做妻子应有的权力。你刘备为什么就不能想到和孙夫人洞房花烛夜时的甜蜜,被困吴国时又是谁帮忙救你小命呢?我认为,孙夫人不仅爱刘备,还一往情深。孙权曾经说过:“关键时刻先杀妹妹,后杀刘备。”这句话足矣。如果她不怎么爱刘备,不誓死帮助刘备,又怎么会惹来杀身之祸呢?刘禅虽不是她亲生,但她对刘备的爱满溢,刘备接受不完,多余的还转移到了刘禅身上。

她不仅受到兄长的摆布,还被丈夫刘备利用。刚开始,孙权和周瑜是想用“美人计”来打败刘备。谁知,他们被诸葛亮来了个“将计就计”。刘备抱得美人归后,害怕强大的吴国,于是把孙夫人当作自己的“护身符”,用她来保护自己的安危。刘备在吴国娶了孙夫人后,要回荆州却脱不开身。此时,他在孙夫人面前痛哭流涕,哭得孙夫人心都碎了。然后孙夫人向母亲吴国太求情,吴国太很疼爱这个女儿,就对孙权说:“你们想要我的女儿守活寡吗?”而孙权又是一个孝子,刘备才得以保全小命。有人说,刘备很擅长表演,他的假哭就很逼真。我认为,倒不如说孙夫人对他爱的真切,像孙夫人这样冰雪聪明的人,又怎么会不能识破他的雕虫小技呢?

刘备死后,孙夫人还健在,以她显赫的家世,再加上美貌和智慧,可以和貂蝉媲美。吕布能为貂蝉打翻醋罐,刘备有这种血性吗?貂蝉周旋于吕布和董卓之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好戏,成了兵法中三十六计之一“美人计”的典型。孙夫人就不能再嫁吗?不能再倾心于另一个男子吗?一个偌大的吴国,难道就没有几个出众,孙夫人看得上的男子?何况她跟刘备没有生一个孩子。为什么没有再嫁,在刘备死后没有多久就去世了呢?除了对刘备的痴情,我想不到别的解释。有人说,那个时代女子足不出户,诱惑太少,人们歧视再嫁的女子,女人再嫁很难。可孙夫人不是普通的女子,如果她要再嫁,谁敢非议,而且提亲的人一定会踏破铁鞋。

在兵荒马乱,尤其是群雄纷争的年代,想要长相厮守简直是一种奢侈。孙夫人亦不敢奢求,她到东吴后被软禁,身处深闺,十分孤寂。她屡次要回蜀国,去益州见夫君一面,都被断然拒绝。她只有登上山顶,用望穿秋水的眼睛祈盼丈夫从江面上出现,但望断天涯都不见归人。“何日君再来”,她没有等到,结果香消玉陨。这期间,她一直思念夫君,到死思方尽。我想:孙夫人在“问君归期未有期”,“满腔痴情无人诉”后,一定是流干了泪,得了相思病而死的。然而现在,到处是情随事迁的女子,像孙夫人这样痴情专一的女子鲜矣。我不得不佩服孙夫人对爱的执著,对情至死不渝,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5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