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说,普通人在产生应激反应的时候,经常会用理智压抑情绪的方式,来隔离感情。
它虽然能隔离掉不好的事情,但代价也很大,如果长期使用这种防御机制,就会形成回避机制。
不光回避型依恋,经常使用情感隔离这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
作为普通人,在面对人生中重大事故,也容易用这种防御,防止自己受到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重度隔离以后,感觉就是
1、没有任何喜欢的东西、对任何事情都不在意。
2丧失了爱一个人的能力
3感觉被一个透明的罩子罩了起来,能看见外面的一切,却感受不到
4感受不到开心,只剩难过和绝望。现在连绝望都没了,只有受到很大的刺激,才会有一闪而过的感受。
5没有任何情感,行尸走肉的活着,那怕是很在意的人死别,也没有任何悲伤,但身体本能的发冷
6只剩下了本能,麻木出了新境界,偶尔哭一哭,却一点悲伤的感觉都没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
哭。那种感觉就是一个自己站在对面,平静的看着另一个自己
7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懒得出门,懒得动弹
8有种做梦的不真实感(个别时候怀疑自己在梦里)
9记忆力下降的厉害,记不住任何事,以前发生的事几乎全忘(你能记住在梦里发生了什么吗)
回避型依恋”与“回避型人格”两种也是不同的。
很多人把精神分析中的回避型人格(以及DSM-5上的回避型人格障碍) 跟 依恋理论中的回避型依恋混为一谈了,甚至还造出了“回避型依恋人格”这样不伦不类的词。
二者完全是两个维度。
回避型人格,怕的是“不如人”或“被人瞧不起”,所以回避可能对自己做出低评价的人与场合。
回避型依恋,回避的是亲密关系,是怕自己的自主权被伴侣妨碍。
因为名字过于相似,所以导致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甚至,还有一些心理学从业者,也没有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对于回避型吐槽的话题,不用多想,指的一定是回避型依恋。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把一个爱的人给推开。
而回避型人格,则是不愿意与人打交道。
害羞跟别人交往,喜欢宅在家里。
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不存在把爱的人推开这样的行为。
相反,会特别依恋自己的朋友,或者是家人。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人类的“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十六种心理防御机制中,“隔离”就是其中之一。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失望性隔离”,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个体一次次失望积累叠加,就会逐渐失去情感链接,不愿意再跟对方接触,以免自身遭受伤害。
在心理学中,和自己爸妈不亲的,被叫做:失望性情感隔离,表现就是和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不想沟通,也不想有任何情感上的牵挂,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各过各的。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隔离机制,本质就是:对于父母过于失望,因为早年间缺乏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很多情感诉求都没有得到回应,所以渐渐地,不再对父母抱有期望,不再把父母当做情感依靠。
好的亲子关系的作用
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行走世间所向披靡的底气,也是孩子润泽身心收获幸福感的基石,更是一个家庭温馨有爱蒸蒸日上的重要一环。
育己修身,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愿意用高质量的陪伴、欣赏和鼓励的态度,以及适度的退后和放手,把家打造成一座孩子可以憩息的港湾,和孩子们充电蓄能的精神乐园。
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拥有这份幸运,被疼爱、被欣赏、被尊重,能随时依靠在父母臂弯里撒欢儿。
情感隔离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封闭自己情感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如果两人之间发生了情感上面的隔离,说明你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出现了问题。
两个人的相处能否体验到双方彼此的情感,关乎到这段感情能能否继续走下去。一段感情中,对自己的爱人非常陌生,不清楚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行动上也无法揣测对方的意图,宛如有一堵墙立在两人中间,隔绝了两个人的交流,两个相互深爱的人,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你们把自己封锁起来了。
每个人都有一道自己的心理防线,随着另外一个人加入到生活中,心里防御机制就会被激活,但这种防御不是敌对的,而是相安无事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抵触。生活的改变使得他变得焦虑,不知道怎么去适应新的生活,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的封闭。
发生情感上的隔离,有可能是单方面个人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双方共同产生的问题。不管问题出在谁的身上,需要你们共同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感情是两个人的生活,不能沿着以往自己个人的生活模式来相处,你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你个人,放在两个人身上肯定会发生冲突。
有效的沟通是缓和关系的有效方法,如果察觉到两个人产生了情感上的隔离,不妨好好聊聊,将心中所想的表达出来,沟通才能找出问题所在,才会清楚存在问题的根本,沟通也是两个人情感上的接触,通过沟通两种陌生情感的桥梁搭建起来,才有融合为一的机会。绝对不能过于在乎对方的想法从而选择忍让,这样只会让隔阂更大。
情感上的交流是稳定感情的重要条件,发生情感隔离并不可怕,只有敞开心扉,互相接纳,我们的情感就能得到交流,隔阂就会消失。
你经历过“失望性情感隔离”吗
什么是“失望性情感隔离”
在心理学中,和自己爸妈不亲的,被叫做:失望性情感隔离,表现就是和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不想沟通,也不想有任何情感上的牵挂,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各过各的。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隔离机制,本质就是对于父母过于失望,因为早年间缺乏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很多情感诉求都没有得到回应,所以不再把父母当做情感依靠。
这类人在成年后会有很多心理问题。比如,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太容易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形成讨好型人格。
你是不是也这样:
1、即使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也没有话说,经常性的也会有一种孤独感。
2、在外面碰到委屈也不会和父母说,对他们没有一点表达欲和分享欲
3、有从小被冷落的经历或者从小就是一个小大人,从小就非常懂事,懂得照顾父母的需求,成为了父母情绪的容器
这些都是“失望性情感隔离”的表现
小时候,因为父母的冷漠,你不敢向他们提任何要求,你不敢像其他孩子一样在他们面前撒娇苦恼,因为你知道,无论你怎样做都不会得到任何的在乎和安慰。
他们关注的只有你的学习,好像只有好成绩才能得到他们的赞赏。直到你长大了,离开家里,他们开始向你要一些合理的回报,但实际上你不想和他们说一句话。
他们所有自以为是的付出都是自我感动,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支持、给予你温暖的陪伴。
他们要的只是道德绑架式的服从。常年没有回应的情感诉求,让你已经对父母失望透顶,你不再把他们当成情感依靠。你很窒息,于是把自己的情感隔离起来。
每天一点心理学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简单的来说就是你将自己的情感隔绝在外了。具体来说,你从意识的觉察中移除了(你自己是不知道自己在这样做的)对情感的感觉(思维内容则可能还停留在意识中)。自己冷暴力的,早出晚归,在外面喝了酒回来倒头就睡,根本就不会看自己或者看孩子。Y女士在描述这些的时候只是温和的说感觉到了“有点烦恼”。
从精神分析心理防御的角度看来,Y女士虽然很温和地描述说感觉到“有点烦恼”,但是她并没有察觉到自己轻描淡写的屈辱和乏味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她利用“情感隔绝”将这种屈辱带给自己的不愉快感隔绝在了意识之外。
看看自己平时可以多一些自我觉察,看看有没有什么情感是被自己给隔离了的,特别是有些事情在外人看来是会伴随着很强烈的情感,自己却很平淡的回忆或诉说,这种隔离掉的情感不一定都是负面的,而且有的时候这种隔离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