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依恋关系 情感调节 自我发展》摘录1-10

《心智化:依恋关系 情感调节 自我发展》摘录1-10,第1张

心智化:依恋关系 情感 调节 自我发展

彼得•冯纳吉乔治•葛瑞盖 艾略特·朱里斯特 玛莉•汉普沃斯著

魏与晟、杨舒涵 译

林俐伶 审阅

1 心智化 包含「 自我反思 」与「 人际知觉 」两大要素。这两种要素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使儿童 区分内在与外在的现实 ,也能从人际沟通中 区分出内在心智与情绪历程

2 分析师的主要工作,便是在患者戏剧化的共演下,还是 能与患者的心智状态保持连结 。分析师会点出或挑战患者的一些心智能力,像是帮助患者 把内在状态语言化,区别不同的感受,把难以处理的焦虑经验拆成一小片一小片可处理的片段,帮助患者发展出「仿佛」的态度,让想法可以被认为只是想法,而非现实,但又维持着对于内在世界的连结。

3 人的心智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在 具有支持性的环境底下 ,伴随着成长一点一滴累积而成。

4 刚出生的孩子完全仰赖父母的回应来理解自己的需求。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父母无法适当回应孩子)里,孩子无法理解自己的情绪,自然就无法藉由情绪来调节行动,于是陷入混乱当中。而这混乱又回过头来使父母更难理解孩子,使依恋更难安全。这是 心智化 依恋 之间的恶性循环。

5 心智化 阐述的是一个人能够 了解自己或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 的能力,用白话来说,就是能够 理解 原本不理解 的及能够 思考 「思考」 这件事的能力。

6 心智化的形成 是婴儿透过 探索 他人的心智来理解自己心智的一个历程,所以心智化能力的发展非常仰赖他人,而这个 「他人」 ,则会是我们每个人一 出生后的主要照顾者 :母亲(及父亲),我们的原初客体。父母透过 情感 镜映 帮助婴儿发现自己的 情感 ,进而发展出 情感 调节的能力 ,奠定心智化的发展,最后 发展出调节自我与调整人际互动经验的能力

7 心智化 情感 体会 是心理治疗 介入时疗效的核心 ,而这也会是跟父母工作的重点。心智化 情感 体会代表了一个人 能在经验上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只是理智上的理解而已

8 很多专业人员在与父母咨询时,容易流于一个 迷思

觉得要跟父母讨论孩子的问题,给父母建议,帮助父母找到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这才是一个「有效」的父母咨询。但当专业人员把与父母工作的焦点摆在上述时,整个介入容易变成理智上的讨论,而非情绪经验的理解,恰恰失去了重点。

与父母咨询的 重点 在于 协助父母了解孩子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 背后的心理意义 ,而这恰恰挑战了父母本身心智化的能力。大部分父母的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 反映的是父母本身心智化能力的不足 ,而这也会跟父母自身早年的经验有关: 当一个人没有机会从自己父母的眼中看见自己时,这个人也会很难从自己的眼中看见自己的孩子。

专业人员在与父母咨询时,作为父母的「他人」,透过聆听与理解涵容父母的焦虑,协助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即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当父母可以了解孩子怎么回事时,通常他们就会找到解决办法了。

故与父母工作的重点不在解决问题,而在了解问题根源 ,这也是我在与父母工作时会不断强调与提醒的 「要把眼前这个人(父母),而不是不在场的第三者(孩子),作为会谈时意图了解与协助的对象」 的原因了。

9 依恋理论强调婴儿与原初照顾者的 关系质量 会影响到 婴儿的自我感

10心智化会立即令人联想到自我的两个层面:主体性与表征性,也就是威廉•詹姆斯所说的「主格我」(I)与「受格我」。 自我表征 ,或者说「受格我」,指的是我们认为 自己身上所真实拥有的一系列特征发展 ,尽管这可能是藉由推论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反应而得来。

“撩”完就跑回避型依恋

1Ta好像并不需要我

2我感觉Ta总是离我很远,让我很受挫

3Ta总是那么独立成熟冷静

4好像感情对Ta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5只要一吵架,Ta就会说分手

回避型(恐惧-回避型)依恋,是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lohn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总体分为四类 :1安全型;2焦虑-矛盾型;3回避型;4混乱型。这四种依恋类型,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对于成人的亲密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orth & 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恐惧-回避型依恋: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为什么会出现成人表现是什么

1心理学家认为,回避依恋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婴幼儿时期,父母或主要看护者,对于孩子缺乏关注、或造成了童年创伤。可能是由于父母自身的疾病等因素无法照顾孩子。

2想要被爱,但是得不到,类似「习得性无助」。

婴幼儿寻求成人的庇佑是本能,但是长期得不到满足,使他们觉得即便表达了需要,也是没有用的,慢慢学会抽离,不相信爱。

3成人后,无法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

回避型依恋的成年人与所有人一样,都想要被爱,都会也有喜欢的Ta。但是,他们害怕受伤,害怕被拒绝,恐惧爱情,无法做出承诺,在关系变得“太亲密”的时候,选择逃走。

在亲密关系中的具体表现:

1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满足于照顾自己,不觉得需要别人。

2越有人试图接近,就越倾向于退缩。

3对自己的情绪感到不舒服,经常被认为疏离、冷漠。

4倾向于弱化/无视伴侣的感受,对他们隐瞒大小事,甚至结束关系,以恢复自由感。

5更喜欢短暂的、随意的关系,而不是长期的亲密关系;或者寻找同样[独立的,伴侣,双方在情感上保持距离。

6沟通很困难。在争吵时,难以判断别人的情绪,常常错误解读对方的言语或行为。

7似乎从来没有负面的情绪。在面对失去的时候,虽然拥有悲伤但是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极度善于压抑情感,异常冷静。

如何帮助回避型依恋的伴侣

1告诉Ta,对Ta好是因为爱,而不是可怜Ta回避型的伴侣非常需要你的肯定。

2时不时有意无意地向Ta表达你的感情,但不要隆重,一定要循序渐进,不然会吓跑Ta。

3拥有自己的生活,允许Ta有自己的空间。彼此的关系是平等而独立的,或许Ta很难靠近,但Ta需要一点时间,重新相信爱。

4鼓励支持Ta寻求专业的帮助,或与Ta一起接受心理咨询。尤其是出现矛盾时,有第三方的介入,可以帮助彼此解开误解。

什么是依恋?依恋具有怎样的特征?这是依恋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2]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3]也就是说,依恋是儿童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情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这种情感联结,使得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相互作用时感到安全愉悦,在面临压力时通过接近依恋对象获取安慰。作为一种社会情感,依恋的形成与维持既有其内部心理机制,也有其外部行为表现。在婴幼儿阶段,儿童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固定倾向的行为:(1)想接近某人;(2)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3)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4)即使没有紧密接触,也喜欢朝向此人,听其声,观其行,与之交往(Macobby)。[4]总的来说,寻求亲近是儿童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5]

  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具有一系列重要特征: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儿童倾向于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而并非依恋所有人。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身旁活动。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它既是依恋行为的必然报偿,同时也是巩固和加强这种依恋关系的情感基础与内在动力。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这是依恋的个体意义的另一方面。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他们能保持行为与情感的呼应与协调。

什么是依恋呢?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就发现,孩子和父母,尤其是母亲之间,有一种非常紧密的 情感 联系,叫依恋。

心理学家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态度积极,能够与婴儿的情绪同步,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能够敏感地作出恰当的回应。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没有回应,对婴儿的情绪表达不敏感,甚至表现出退缩或过激的反应,对婴儿的身体接触表现出厌恶或抵触。

矛盾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在抚养过程中表现不一,但一般都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不敏感,让婴儿的需要不能稳定地满足。

无论如何,安全的依恋关系是我们生存发展的第一要义,也是身体上的我和心理上的我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它就像大厦的地基,坚固与否会影响到上层建筑。研究显示,婴儿期开始形成的依恋风格会对人生后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情绪、 健康 、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注意力、问题解决能力产生广泛的影响。

母亲和孩子之间稳定的依恋有四个特征:

第一、强烈的 情感 。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看到当孩子被迫和妈妈分离时,孩子会克服千难万险去寻找妈妈。而与妈妈的离别会带来巨大的失落感。那些孩子被拐卖的父母,历尽千难万险、穷其一生都要寻找自己的孩子。

第二、彼此的回应。

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妈妈抱着孩子,用温柔的目光看着她,对她微笑。而孩子会报以同样的微笑。如果孩子看妈妈的时候,妈妈正好忽略了,或者没有回应,孩子就会变得很失落,就好像跟妈妈失去了联系一样。

第三、依恋关系的唯一性。

一旦依恋关系建立起来了,别的照料者都很难代替妈妈的角色,无论这个照料者有多好。同样,妈妈也很难随便找一个孩子来代替这个孩子。

第四、依恋关系是最纯粹的 情感 关系,而不是利益关系。

虽然有养儿防老的说法,但是在依恋关系中,父母爱的是孩子本人,而不是孩子带来的用处。同样,孩子最看重的也是与父母的 情感 ,而不是父母的养育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774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