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存在依靠,想要与他人亲密的一种人格就是依恋型人格。“依恋型人格”大体可分为三种: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恋爱中的人,有的会缺乏安全感,时刻害怕感情会出问题;有的不善言谈,却容易产生隔阂、激化矛盾。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
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其应用和影响:
依恋研究发现,母亲是幼儿的第一依恋对象。母亲与幼儿交往过程中的积极经验帮助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我的基本信任感,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由这种基本信任感形成一个对压力事件的适当预期,知道这些事件尽管是需要努力去面对,去忍受,但毕竟是可以应付的。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趋势强调个体差异在应对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压力情境下,依恋系统被激活,安全依恋可能是帮助个体积极评价压力情境的内部资源,从而可以建设性解决这些事件,提高自身的健康和适应能力。而且,安全依恋的个体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效能感和对事件的控制感,有自信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外部帮助。不安全依恋会降低个体在遭遇压力时的心理弹性,可能是导致个体适应障碍以及较差的处理压力事件能力的内在因素。
人类不同于其它物种幼体需要成年个体的悉心照顾的。这个成年个体往往是妈妈,妈妈会成为孩子的“第一重要他人”,幼小的生命出生后首先寻找的第一重要他人——妈妈,妈妈需要养育照料并孩子保护他的安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依恋关系。
人类养育孩子的另一个特点:不止一个依恋对象,对于人来来说这个方式称作:替代父母的行为,意味着其他可信奈成年人也可以同父母一起养育孩子,例如:爷爷奶奶外婆等。作为一个社会性物种来说:是否有能力照顾一个幼儿,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还包括别人的孩子的能力,这个能力影响了整个人类的进化。世界是同一颗心灵。
人类的幼崽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智力,需要充分的照顾, 在被照顾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成人的经验,成人的能量,成人蕴藏的信息并将此储存到一个幼小心灵的底版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潜意识库。
人类的依恋关系与: “获得安全感、需要被看护、被安抚、并且处境安全” 有关。
被看护意味着 : 照顾者能够感知到我们表面行为之下的心理生活 。 被看护并非指待在孩子的身边,而是透过孩子的表面的行为能够去感知到他的心理活动。例如:妈妈提问四岁女儿找不到东西就不停的哭,让她去找也不去就说找不到,只拼命的哭。妈妈懊恼于孩子的脾气不好,简单的小事不去做,就哭。这个妈妈只看到了孩子表面的行为,她虽然在孩子身边但事实上这个孩子就是没被看护到。这就会影响到这个孩子所经验到的依恋的质量,她可能无法感觉安全与母亲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如何理解安全 : 一方面可以得到保护,受照顾者的保护免受伤害;另一个方面:我们不害怕照顾者,我感受到很安全 ;不会在妈妈照顾时害怕妈妈,爸爸照顾时害怕爸爸。现实生活里孩子是会害怕照料者的,反映出:我们给到了孩子自以为最好的爱,但从依恋关系建设上来说会影响安全依恋关系的构建。
被安抚 :照顾者听到幼体在哭时 能够判断出孩子内在的需要并满足这个需求 。
首先了解孩子表面之下的内心活动,然后做出判断知道他的需求并满足到他,让孩子感觉到这个过程是很安全的,妈妈会保护我,妈妈在我就会感觉自己的处境安全,并且我也不害怕妈妈。
如果一个的童年能够拥有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他会自然的带着模式进入少年、青年时代、成人世界。这种心理状态发展的好可以刺激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整合性连续生长,从而赋予我们复原力,所以 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力量在生活中创造出健康的具有适应性强的功能 。
依恋模式的四种模式
评估标准是将一岁左右的婴儿与照顾者分开三分钟,再次相聚时婴儿的行为
1婴儿会寻求照顾者的安抚,在被安抚后又能继续进行探索行为——安全型依恋
2婴儿会躲避照顾者——回避型依恋(婴儿明显在回避与照顾者的亲近,意味着在第一年里婴儿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看护与安抚,这个习得的反映是婴儿为了生存而产生的)
或者婴儿在回避一个照顾者时会亲近另一个照顾者,比如回避爸爸亲近妈妈,或回避妈妈亲近奶奶,这样的孩子成年后很难触及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不太能够与别人产生很深的亲密。这个一岁多的孩子内在已经有了这样一个信念:我不需要从这个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因为知道他什么也给不了我的。这个信念的背后是这个孩子对于这个照顾者彻底的失望。
回避型依恋关系会形成一个分离的自我,这类人会超理智,将情感与理性部分切断。
这类模式是大脑皮层做出的适应影响着外部的行为和感知,但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里依然保留着与他人联立感情联系的深层本能需求的。表面看冷冷的,但内在建立连接的需求仍然在,依然会爱需要爱。
3婴儿会粘着照料者,抓住不放——矛盾型依恋模式:照料者给予孩子的看护与安抚以及安全感是很不稳定的,婴儿的内心不确定照料者是否会满足他希望获得安慰的需求,所以会抓住照料者不放。矛盾型依恋关系不会使婴儿得到安慰,父母是不可靠的。
例如:孩子因为饿而哭。妈妈没有觉察孩子的需求,没有喂他,但妈妈开始胡思乱想:孩子是怎么了生病了?哪里不舒服啦?是刚才吹风了吗?继而又开始想:我是真的不会带孩子,我真不是个好妈妈,天啦,我还辛苦,这可怎么办啊?妈妈被情绪绑架陷入焦虑担忧的状态里,孩子是没法从妈妈那里得到安慰。
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是令到我们充分感受周围人情感,并吸收妈妈的焦虑与担忧。对于宝宝来说开始只是单纯的饿引起的哭喊,而和妈妈互动后他除了饿还感受到了焦虑和担忧,孩子就会对于妈妈是否能安慰到自己而不确定,她有时可以有时候又不可以。在这个过程里形成了矛盾型依恋关系。
矛盾型依恋关系形成一个困惑的自我,因为经历过这样的矛盾我们就会放大自己的依恋需求,对照料者对父母就会粘着不放。
如果孩子只粘你,那就意味着: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的大脑里是否有太多负面想法的编织,你的情绪状态有太多的焦虑担忧。让孩子觉得这个依恋对象超级没安全感,超级不靠谱。
通过孩子的表现可以反思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依恋模式
回避型依恋的人超理智左脑活跃,矛盾型依恋右脑过于活跃容易迷失在情绪的迷雾中
4紊乱型依恋:照顾者很抑郁、易怒、暴躁,孩子非常害怕照顾者。如果照顾者是妈妈,妈妈可以会暴打孩子,也可能妈妈不打不骂孩子但会和爸爸之间吵的很凶,或者照料者一直处于惊恐、恐惧的状态,虽然恐惧是属于照料者的,但孩子会不由自主的将这个恐惧吸收到心里的。
这个照料者可能是爸爸或者妈妈或者保姆是这样的状态,这将会激活孩子大脑中两个不同的回路:一个是古老的脑干回路驱使我们做出逃走或者僵住不动的生存反应;一个大脑边缘系统:鼓励你去依恋对象那里寻求安慰与保护。问题就产生了:你没办法靠近又远离同一个人。最渴望逃离与最渴望亲近的居然是同一个人,会致使自己很分裂。
紊乱型依恋关系会致使人在很多方面变得脆弱不堪,很难平衡自己的情绪,很难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难在压力之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严重的情况会将一颗分裂的种子在一个幼小的心里,说白了就是疯了。
紊乱型依恋关系与之相伴而生的分裂,会是没法将自我不同的面相联系起来,结果导致记忆与情感的分离,思想与行为的分离等心理障碍。
对照四种依恋模式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有没对自己多一分理解?对自己的行为多一分反思呢?
如果你看到自己曾经被父母那样对待过,就不要去重复父母的命运,看到自己的喜怒无常恐怖像个魔鬼,那就请你记住: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你和孩子正在建立依恋关系,你就是孩子的依恋对象。你有责任成长自己,而且如何支持孩子的生命成长,乃至整个家族的传承。
不管你的童年建立的是怎样的依恋关系,又或者你作为依恋对象给你的孩子构建了什么样的依恋关系。重要的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你能否给自己构建起安全的依恋模式,然后将这份安全和稳定给到你的孩子,也给到你的爱人,甚至是你的父母,你的公婆,因为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每一个人都在寻找一个优质的依恋对象。
所以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局限于我们的家庭,我们可以扩展至一个更大的群体,成为每个走近你生命的人的安全依恋对象。因为依恋也是爱的一种,珍惜身边的每个人,去好好的爱他们,成为他们安全的依恋对象。
"因为一句话爱上一本书"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可能因为书中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而对一本书产生深厚的情感或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有时候一本书中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可能触动了读者的内心,激发了情感共鸣,引发了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让读者产生了对这本书的喜爱。
这种情感可能是由于书中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表达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价值观、人生哲学等,让读者感到共鸣和认同。这样的情感连接可以让读者对这本书产生强烈的兴趣,想要深入了解书中的内容,甚至可能对这本书产生深厚的情感依恋。
这种情况在阅读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书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沟通的力量,可以触动人心,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可以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深厚的情感与一本书产生特殊的关联。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一句话就足够让人完全了解一本书,因为一本书通常是由复杂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元素组成的。但一句话或一段文字确实可以在读者心中点燃对一本书的兴趣和情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去了解和喜爱这本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