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朝两个方向思考
伦勃朗是现实主义大师,改变了从前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绘画,开始研究自然现象,以客观自然作为自己创作的依据,为现实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大山人将水墨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水墨画推向了能够抒写自身情感的极高境界,并且使墨象语言真正的独立。他的构图风格也是空前的,空灵潇洒等等,为中国写意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是,前者趋向于客观再现,后者更趋向于主观表现,革新的方向大不相同,共同为世界美术之林增添生机活力。
风格:伦勃朗的作品中把对光和影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其色彩的微妙与细腻使画面呈现出了虚实交替的景象,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在人物的描绘上,伦勃朗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深刻刻画,注重人物的内在精神。他的作品真挚自然,注重细节描绘,色彩和谐丰富,并擅于表达空间的深远以及光线和空气。伦勃朗笔下的人物皆来自现实的生活,即使对宗教故事的描绘也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伦勃朗借鉴了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比画法,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既主要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气韵生动,层次丰富而且富有戏剧性。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台湾简称为林布兰特。伦勃朗早年从师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
代表作品:《木匠家庭》、《夜巡》、《三棵树》、《浪子回头》、《尼古拉·特尔普教授的解剖课》等。
伦勃朗的艺术特点:
1、伦勃朗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从创作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荷兰画家。
2、他特有的运用光线的手法,源于卡拉瓦乔的明暗对照法,但更自然,更具表现力。
3、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在伦勃朗的肖像画、宗教画种都有深刻体现。
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1、他的铜版画和素描也是他艺术遗产种极为珍贵的一部分,创作了《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巡》《自画像》《基督救治病人》等。
2、他一直对老年人以及各种富有绘画性特征的人物感兴趣,自画像真迹目前估计总数在60到100幅之间。
如果在浩若烟海的世界艺术史中排列出5位顶级美术大师,伦勃朗当之无愧地便是他们中的一位。他独特的绘画方式代表了北欧民族的最高艺术天分,当我们提到“光和影”时,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也许并不是印象派的画家们斑斓的作品,而是这位17世纪的绘画巨匠的一系列画作。
伦勃朗是一位勤奋的肖像画大师,他一生历尽坎坷,生前仅以素描能手和版画家受到称颂,而他真正堪称杰作的油画却一直受到批评家们的冷遇,甚至在他去世几个世纪后,还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画家常常把辛勤创作出的作品比喻成自己的孩子,可见画家在创作中是寄予着满满的真情实感的。画家创作过程中的每一笔勾勒描绘都倾注着自己的思想感情,都和画家的脉膊一起跳动。
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巨匠达芬奇为了创作《蒙娜丽莎》,从构思酝酿到落笔完成用了14年时间。这幅画寄予了达芬奇太多的思想情感,仅是蒙娜丽莎的眼神和嘴唇他就修改了100多遍,最后创作出千古传奇令人无限猜想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至今这微笑的谜底都没有人能够解开。《蒙娜丽莎》成为巴黎卢孚宫的镇馆之宝。
无独有偶。法国十九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大师安格尔非常擅长描绘女性形象,尤以人体艺术见长。他一直想创作一幅正面全身的人体油画,在他年富力强的50岁那一年,就有了《泉》的构想。但是追求艺术完美的他一直在思考这幅画每一个细节怎么表现,连画家自己都不敢想象,到这幅作品完成时他已经76岁高龄了。《泉》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人体艺术教学的范本。
后印象派大师梵高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他把全部思想感情倾注在艺术创作上,只有在画画时他才忘掉人世的痛苦,全身心地投入。荷兰十七世纪天才画家伦勃朗受雇为人画一幅画,画家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了画作却没有得到雇主的认可,雇主要求他重画,伦勃朗宁可打官司输掉官司也不肯改画这幅画,因为这画中盛满了他的感情。这幅画就是著名的《夜巡》。
画家的情感和想象力一样丰富,都是通过手中的笔凝聚于画中,有的外露,有的含蓄,浇灌着画家的心血和智慧。一枝一叶总关情,画家的每一笔勾勒描绘都是内心思想情感的流露,跟作家写小说,诗人写诗,音乐人谱曲是一样的。
今年是伦勃朗诞辰40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准备各样的活动来纪念这位艺术巨匠。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名作《参孙被弄瞎眼睛》这幅画! 不知道大家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感觉象是在看一部超级恐怖大片!那阴森而灰暗的背景、那超级写实的人物面孔、那描绘细致的动作场景…无不令人深感震撼无不让人触目惊心。我很难理解画家为什么要描绘如此恐怖和残忍的画面呢?在一步一步深入的接触和了解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而这丰富的内容里又有许多一个动人的故事。这幅《参孙被弄瞎眼睛》的背后蕴藏着的是一个极其悲惨的悲剧故事。 在《旧约全书》中的《士师记》里讲述了参孙的故事。 参孙是以色列人的一名领袖,那时侯的以色列人正受到非利士人的压迫和统治。在参孙出生之前,天使突然出现在他父母的面前,说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将成为献身上帝、不饮酒、不剃须发、不触死尸的人,他将从非利士人手中拯救以色列,天使还叮嘱参孙的父母永远不要剃掉参孙的头发。参孙长大以后爱上了一个非利士女孩,当他向女孩求婚时厄运就悄悄的降临到他的身上。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参孙给新娘的同伴出了一则谜语,并许诺说如果她们能猜出谜底就给她们三十套衣服,于是新娘的同伴逼着新娘以美色向参孙套答案。参孙开始的时侯守口如瓶,直到后来新娘对参孙质问:“你到底爱不爱我?”参孙终于说出了谜底!事情的结果和预想的一样,参孙知道受骗之后愤怒至极,他跑到阿什凯隆杀了30个非利士人,把他们的衣服剥下来给了新娘的同伴。当他的岳父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当即取消了他们的婚事,把女儿嫁给了别人。这是参孙遇到的第一个女人,也是因为这个女人使得参孙与非利士人结下了冤仇。 参孙遇到的第二个女人是名妓女,她向非利士人泄露了参孙将来看她的消息,非利士人便在城门设下了埋伏,准备在清早杀掉参孙。但是,参孙半夜就出现了,他将城门连同门柱一同扯下来,然后丢在山顶,以此来羞辱那些非利士人。 矛盾进一步深化了。 大利拉是参孙遇到的第三个女人。参孙很爱她,可是非利士人用金钱收买了她,非利士人要大利拉找出参孙的力量的来源,有三次参孙给大利拉的信息都是错误的,直到大利拉拿出了女人的杀手锏——假意怀疑他们的爱情的时侯,参孙又一次的上当,他满怀信任的告诉大利拉:“如果剪掉我的头发,我的力量会即刻消失!”于是,大利拉让参孙睡在自己的膝盖上,然后悄悄的叫进来一个人剪掉了参孙头的头发。非利士人捉住参孙剜出了他的眼睛。 参孙成了非利士人的俘虏。在一次非利士人的节日上遭受折磨和凌辱,参孙在大殿上虔诚的向上帝祈祷,祈求上帝恢复他的神力。于是他的头发又重新生长出来,他振作精神双手扳倒了支撑大殿的两根大柱,整座殿堂倒塌下来,参孙和非利士人同归于尽。 伦勃朗笔下关于参孙故事的画共有5幅,这些画集中完成在1628--1641年之间。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重复画一个人物,可见艺术家对这个人物的痴迷程度。伦勃朗为何如此的痴迷参孙这个人物?或许在社会状态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 当时的荷兰正在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与敌人战斗着,这个国家曾经一度被西班牙夺走王位继承权,菲利普二世曾从马德里派阿尔巴公爵统治荷兰的一些省,从而巩固其与帝国的关系,阿尔巴公爵的统治十分严酷和凶残,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公开反抗。因此,这幅1636年完成的画正对应了当时的战争背景。画家当时虽然居住在阿姆斯特丹,但是战事已经波及到了那里,作为艺术家理当拿起笔来与民众一起作战! 像这样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肉体痛苦的画,在伦勃朗笔下找不到第二幅。画家选择“刚刀刺进眼睛”那一瞬间来刻画人物的疼痛感。剧痛不仅扭曲了参孙的面孔,而且使他从头到脚整个身体都为之痛苦地挣扎。伦勃朗将参孙的头部置于画面中最前部位置,这样,残暴的毁灭性的行为动作便直接呈现在观众的眼前。画中的大利拉高高的站在仰卧着的参孙的身体上方,大利拉那双争大的惊恐的眼睛正好看着参孙那双紧闭的刺瞎的痛苦的眼睛。大利拉右手握着剪刀、左手则抓着刚从参孙头上剪下来的头发。这一情节似乎背离了《士师记》中“大利拉悄悄叫一个人进来,剪掉了参孙的头发。”的描述。但这恰恰体现出画家不应该一味地服从于同时代人陈腐的品味,而应遵守以自己的艺术路线,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浓度开掘,努力超越那些粗糙的现实主义和肤浅的戏剧感。 这幅画对次要人物的刻画也很精细。画中手执兵器的士兵们一面攻击参孙,一面充面恐惧;胜利的喜悦与目睹惨景的惊骇作为瞬间的内心情绪,同时展现在大利拉转过来的脸上。 对于画家来讲或许大利拉那双惊恐的眼睛还有加外一层更深刻的含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