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扩展资料: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 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以景结情、借古讽今、渲染、烘托、用典、虚实结合、抑扬、对比。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6、以动衬静 属
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 15、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扩展资料 诗歌的分类 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搜狗百科-诗歌 表现手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以景结情、借古讽今、渲染、烘托、用典、虚实结合、抑扬、对比。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 15、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扩展资料 衬托包括内容 1、以“乐”衬“哀” 杜甫的一首《绝句》:“碧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是美好的春景,可后两句是伤感的怀乡之情。而全诗的中心恰恰是这后两句而不是前两句。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 2、以“哀”衬“乐” 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 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且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的,就全然不是悲哀之景了。 3、以动写静 即用动态景物来表现寂静。王维的《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诗中巧借绿萍的开合之动来反衬萍池的幽静。 4、以声衬寂 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诗人在空堂独坐,夜深之时,听到了秋雨中山果从树上坠落的声响,昏暗不明的灯影下草虫的哀鸣。用果落、虫鸣之声来写静,更显得寂静。 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 1、比拟 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 ,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 3、借代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扩展资料 现代(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 1、现代派 “现代派”诗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后围绕《现代》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等等。何其芳的《预言》等诗华丽,精致。卞之琳的《数行集》,《鱼目集》里的作品善于将日常生活的观察转为哲理性的感悟,其圆熟、冷静的表达常常出奇制胜。 2、湖畔派 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惠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3、韵脚派 韵脚诗的特点之一句尾韵脚,出道于2000年之后,属于最新诗体,典型代表为方文山作品《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和王茂作品《歌美人》。作为一种新型诗体出道较晚,代表诗人较少,其中以方文山、王茂、金涛最为典型代表。 -诗歌 1、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2、对比 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它既是表现手法,也是修辞手法。 3、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物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4、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鲜明突出。用于艺术创作,与渲染不同,烘托多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 5、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或营造氛围,或兼有“比”的意味。 6、用典 用典,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以抒情或表达主旨。 扩展资料 一、正衬指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构成的衬托。它包括两个方面: 1、 以“乐”衬“乐”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抒发对钱塘湖春行所见美景的喜悦欣赏之情,这由尾联可以看出。中间两联写春天鸟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机,是为抒发后文“最爱”之情所作的铺垫。这里,美好景物和喜悦情感是和谐统一的。 2、以“哀”衬“哀” 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全诗集中表达的是对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为此,第二句的“高卧”是孤独的诗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不得已之举,第四句的“秋声”更是明显地渲染了诗人凄苦的心情。 二、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相反的条件构成的衬托。这种衬托包括四个方面: 1、以“乐”衬“哀” 杜甫的一首《绝句》:“碧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是美好的春景,可后两句是伤感的怀乡之情。而全诗的中心恰恰是这后两句而不是前两句。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 2、以“哀”衬“乐” 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且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的,就全然不是悲哀之景了。 3、以动写静 即用动态景物来表现寂静。王维的《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诗中巧借绿萍的开合之动来反衬萍池的幽静。 4、以声衬寂 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诗人在空堂独坐,夜深之时,听到了秋雨中山果从树上坠落的声响,昏暗不明的灯影下草虫的哀鸣。用果落、虫鸣之声来写静,更显得寂静。 搜狗百科-诗歌表现手法 搜狗百科-诗歌
刘子翚生于两宋相交之际,经历了“靖康之耻”,而这组诗《汴京纪事》的前七首侧重纪念国都沦陷,后十三首则忆往昔繁华,以对比见感愤,殆若“诗史”,历来为人所瞩目。
“休”字蕴含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驱除异族的愿望,因后梁皇帝朱温的苦心经营才使得其后的大宋王朝得以在这建都并延绵数百年。然而,因徽钦二帝的软弱无能,造成史上最屈辱的“靖康之耻”,因此作为爱国诗人的作者,内心极度激动,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跃然纸上。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昔日汴河的风光景象,利用“联翩曹舸”进入帝都的景象来描写当年汴京作为繁华大都会的繁荣景象,有引用史实说明后梁主朱温为大宋“作嫁衣裳”。诗人之所以描写这种繁华景象,主要是为了对比,以对比见感愤,以对比见不平,堪比诗史。这些是表现手法1、渲染
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
2、衬托
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
3、烘托
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
4、动静结合
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
5、化动为静
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
6、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相同的情感。
7、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8、抑扬
对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9、比兴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
10、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启知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11、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类似于**中的蒙太奇手法,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12、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
13、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14、以小见大
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
15、曲笔
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
闲来无趣赋新诗,笔墨萦怀欲语迟。
长向书中寻锦句,人间风月两相知。
上一篇,情书阐述了写诗词如何立意,如果说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那么艺术手法便是它的躯体。诗词就如同人一般,深邃的内涵加上华美的外表,自然会更加引人注目。
情书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创作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直抒胸臆
不需要铺垫和渲染,直白的表达情感,这种方式应当是初学者最常用的。它的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不绕弯子,浅显易懂。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直白,缺乏艺术感,读之无味。在某些特定的情景,这种表现手法却有它的独到之处,运用得当,也能为诗词增彩。比如大家熟悉的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虽然直白,但却写出了雄浑的气势,也不失为好句。
二、借景抒情
诗人喜欢将情感寄托于景象,温婉含蓄的表达心中所想。稍微有点诗词文学功底的人都会这种手法。它的优劣在于你所选择的意象和要表达的情感是否得当。比如李白那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点明了时间,“子规”啼,不如归,离别之意跃然于纸上。
三、托物言志
古代诗人大多壮志难酬,仕途显赫的太少。都说文人自带三分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在表达志向的时候也比较委婉,善于借助外物的特性烘托自身的理想或志向。诗词创作者我可以借鉴这类方法,比如那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用了石灰的特质,以物喻人,不畏艰辛,清清白白。
四、动静结合
有一定诗词积累,创作娴熟的人,惯用这类手法。以静衬动,以动衬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它最大的优点便是能激发读者无穷想象,生动有趣的点缀情感。比如那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就是典型的以静写动,寂静的空山,远处传来人说话的声音,描绘的很清晰形象。又比如那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衬静。月光洒向山林,鸟儿惊醒,这应该是一幅多么宁静的画面。学会这类表现手法,会为你的诗词增色不少。
五、虚实结合
世间情感无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怎样将情感在诗句中完美的呈现?必须要学会以实衬虚,以虚写实的技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词就用了以虚衬实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更显其哀。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将“愁”化为具体的意象“江水”,滔滔不绝,连绵不断,更显得愁思婉转。
六、妙用问答
自问自答或者问而不答,都会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就巧妙的运用了问答形式,上句设问,下句应答,搭配的十分巧妙。用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这句诗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正好呼应了前句的提问。所以说好的诗句通常都不止采用单一的手法,都是融会贯通,交相辉映。一个好的诗人,也应当熟悉运用这类手法。
七、一语双关
这个手法特别巧妙,通常运用谐音字来表达,别有一番风味。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晴”字同音“情”,读者便会不由自主的联想。这类手法比较难以掌控,构思有一定的难度。
八、巧用夸张
诗词需要一些张力,夸张并不是所谓的夸夸其谈,需要张弛有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采用夸张的手法,渲染出愁思连绵不绝。
九、巧用对比
把两种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让形象更加鲜明,加强意象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诗就是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的超凡脱俗。
十、白描
白描是情书特别欣赏的一种表现手法。用最朴素的字词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不加修饰,看似平凡却意境深远。其实诗词创作切忌用生僻字,读起来拗口,读者很难理解作者的心意。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最简单的字词却勾勒出这么形象的意境。
当然,诗词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比如化用典故、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等等。要想写好诗词,会这些技巧还远远不够,下一篇情书再来陪大家聊聊诗词创作中的炼字技巧,也就是所谓的“诗眼”,持续更新中~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