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的情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小宝宝的情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第1张

小宝宝处于婴儿期,而一说起情感,在理论上是和情绪相连接的。而据观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婴儿从一出生就有了情绪情感反应。一般而言,新生儿有三种天生的主要情绪,主要是怕、怒和爱。就比如出生的婴儿或哭、或安静、或者四肢舞动,但一般情况下,作为妈妈,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哭的话,会拍打孩子让他哭,通过这个来判断是不是正常的孩子,因为孩子刚出生换了一个环境,并不像妈妈的肚子里一样,所以进入到一个新环境中一般人都会感觉到很陌生,而婴儿不会开口说话,只能通过哭来表现。

如果你用毯子把婴儿紧紧的裹住,不准气活动时婴儿会发怒,会把身体挺直和手脚乱蹬,这是由于限制了新生儿的运动而引起他的怒。而当你抚摸孩子的皮肤或者温柔地轻拍她时,他会感觉到爱抚,会安静下来并产生一种松弛的反应或是展开手指、脚趾,这种情况幼儿表现出来的是对爱的反应。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通过对婴儿的观察所提出的。这些都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并不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婴儿的情感更多体现在社会性方面,从狭义的来说主要是亲子关系,也就是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这更多体现为对父母的依恋,尤其是对母亲的依恋,主要体现为认生。在出生至三个月的时候,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逗逗他,他就会微笑,你对他说话时,他会咿咿呀呀。当婴儿三到六个月的时候,对熟悉的人会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而对陌生人的反应就会明显减少,有了初步认生,从六个月到两岁的时候表现出认生,当最亲近的人离开的时候。他就会哭喊,不让离开。

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

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很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长,孩子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父母的认可,家长们应当尽量参与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成长。为大家分享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

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1

一、婴儿期的情绪发展

宝宝刚出生的头一个月里,由于刚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消极的情绪比较多。

2个月以后,积极的情绪逐渐增加,当吃饱而又温暖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活泼的、微笑的表情。特别对妈妈或亲近的人,常有一种特有的表情。

5、6个月后,宝宝对颜色鲜艳丽或发声的玩具特别感兴趣。

因此,为了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状态,经常跟宝宝交往,并且给他以适当的玩具,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宝宝没有活动的自由,没有适当的玩具,也不跟成人交往,即使充分满足了他的生理需要(如吃、睡等),也不会有良好的情绪,会出现表情呆滞或爱哭等情况,这对宝宝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婴儿期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依恋是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依恋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前两个阶段。

前依恋期(出生~2个月)

宝宝对所有的人都做出反应,不能将他们进行区分,对特殊的人(如亲人)没有特别的反应。刚出生时,他们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似乎他们懂得,成人绝不会对他们的哭置之不理,肯定会同他们进行接触。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这时的婴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没什么选择性,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区别的依恋阶段。

依恋建立期(2个月~7-12个月)

宝宝开始对熟悉的人有特殊的友好关系,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和他接近。这时的宝宝仍然能够接受比较陌生的人的注意和关照,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但是会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

对婴儿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母亲。母亲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宝宝的行为作出反应,母亲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是否在孩子哭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安慰,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等等,都直接影响着这种母子依恋的形成。

婴儿对母亲和父亲的依恋几乎是同等程度的,尽管通常是母亲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多。但母亲和父亲在同宝宝的关系上有一些区别,父亲通常更充满活力和体力,母亲则更安静而且语言更多一些。

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2

在宝宝一岁之前,宝宝的行为调节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以对之前的经验进行重新归类作为标志。刺激和感情模式在记忆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细腻的相处能够促进宝宝的行为调节,能够使宝宝控制自己的压力。

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也就是两到三个月时,以出现社交微笑为标志,父母开始把宝宝看作是一个社交对象。这时候因为大量的发育,宝宝能够发送明确的表情信号。

同时,宝宝生来就有的自我感知也进一步发展。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和别人是分开的。“易感染”在情感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有些情感的前身可以在宝宝刚出生时就观察到,另一些则是在一岁之前慢慢地发展。宝宝的笑会让妈妈受到感染,因此感到愉快,反过来也一样。

在第二个阶段中,也就是半岁以后,宝宝开始明白物体和人的存继性。在和他人相处时,这种全新的能力首先表现为“怕生”。这会对自我感知产生影响,使自我的感觉越来越清晰。首次出现了特别的情感。这都让宝宝对和依恋对象的共同感更加强烈。

基于这些巨大的变化,宝宝和父母之间发展出了依恋。这以大量共同经历的情景为依据。它的性质决定了宝宝之后的社交能力,因为不断重复和独特的交往模式会储存在宝宝的记忆中。

依恋是宝宝和依恋对象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长久的情感联系。宝宝在一岁的最后几个月里出现的情感让依恋更加稳固。特定的行为方式被认为是依恋行为,例如哭、笑、抱住和仿效。

在进化史中,依恋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父母的理解影响了依恋关系的类型。在这期间,宝宝的两种极端需求不断交替:对安全感的需求和自己的好奇心。为了探索这个世界,他需要确保自己能随时回到父母身边。和宝宝在依恋关系中经历的安全感有关的是,宝宝能在多大程度上追随自己探索世界的好奇。

科学上将依恋分为不同的模式: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孟昭兰。

孟昭兰曾以婴幼儿为被试,研究了不同情绪状态包括了快乐、痛苦、兴趣、惧怕、愤怒和大怒等,对其智力操作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着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①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当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儿童探索活动;当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

②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婴儿智力操作影响不同。积极情绪起推动、促进的作用,而消极情绪起破坏、干扰的作用。

③同一情绪在不同强度水平时对智力操作效果的影响也不同。过低或过强的情绪水平不如适中的情绪状态,后者才能导致最佳的操作效果。

④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⑤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随其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客观事物符合需要时,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满意、愉快、爱等;否则,便产生相反的情绪情感,如痛苦、不满意、愤怒、恨等。人的情绪情感根据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各种不同需要,需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种类。

幼儿出生时就存在最原始的情绪。这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是与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联系的,如饥渴会引起哭闹等不愉快的反应。2个月起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6~7个月时出现对母亲或抚养人的依恋情绪,这都是幼儿情感社会性的最初表现。1岁以后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与熟悉的成人在一起的喜悦感和离开时的痛苦感或怕见生人的害羞感等。2~3开始产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萌芽,如对故事中正反面人物的爱或憎等。幼儿期的情绪情感继续不断发展,特点有两个:

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逐步增长

幼儿前期,情绪情感不稳定,有意性也很低。一个表现是富有易变性,极其容易受外界事物支配,特别是新鲜的事物立即能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还极其容易受感染,一个幼儿哭,大家都哭起来。另一个表现是富有冲动性,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破涕为笑的现象经常发生。从幼儿中期到末期,稳定的情绪情感不断增强,如对父母及幼儿园老师、小朋友的爱和依恋是不大容易变化的。情绪情感有意性提高,这通过幼儿多少已经能够有意的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如故意不哭)体现出来,甚至通过控制情感本身体现出来。

社会性的高级情感逐渐发展起来

幼儿前期,情绪情感主要受生理性需要支配,社会性的高级情感刚刚开始萌芽。在正确教育下,到了幼儿中、末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明显开始发展。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意图、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对道德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这时的幼儿已能逐渐分辨一般的是与非,知道什么是好和不好,而且逐步学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同时产生喜欢或痛恨的情感。理智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对某种认识或追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幼儿从5岁左右开始,理智感主要表现为求知欲显著发展起来,他们特别好问、爱动脑筋,这种迫切求知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此时期有“发问期”之别称。

美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或人的思想、意图、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对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同时也会逐渐掌握对美进行评价的准则和要求,培养起了一定的审美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43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