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人类的大部分情感是多余的 如何抛弃

我觉得人类的大部分情感是多余的 如何抛弃,第1张

你肯定是误解了情感,人为什么这么有智慧?是因为人有深厚的情感。这样人才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团结力量。这是上天的恩赐。。。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理智的东西呢,因为人的情感一旦在错误的地方落地生根,如果不能及时识别纠正,可能会发展壮大,难以清理(易经说“位不当也”,就是不同情感对事物的错误定位当然专家不是这么解释的,可我认为必须是这么理解)。因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旦认识错了,万一再不断强化,将越来越难以改变。。。现实就是,不需要的地方情感过盛,需要的时候情感匮乏,就像经济危机的相对过盛。然后结果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眼光框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

基督教是最早较完善地从情感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和完善人性问题的宗教,使人逐步趋于完善的人格。

狠心想想ta的缺点,别说ta很完美。回想ta的缺点,你会发现ta并非那么圣洁,也是个很普通的人。那值不值得还惦记着那段爱情呢?再说,ta都不想了,又何必念念不忘?

所有ta给你写的信,送的礼品以及你们共同买的物品全都送人或者扔进垃圾桶。反正ta那么狠心离开你,你也没必要为那段爱情保留什么藏品。这些东西放着总是忧伤之物。

当你段感情结束了,很自然而然的,你会变得自卑、畏缩,害怕面对周围的人和世界。所以,要想忘掉它,你需要培养自信,相信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感情就在前方。

你需要多读一些书,比如文学类的、心理学类的、哲学类的,这些书会帮你带离那段感情,带你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境界,也会让你更聪明、成熟。

你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和兴趣吗?如果有,建议你把对ta以及那段爱情的挂念寄托到你的爱好和兴趣上。如果没有,那就运动或者旅游,一门心思做这些事,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好多了。

如果那段感情在你心里想**一样,建议你最好写下来,把一点一滴都记下,如此写了以后,你反而会感到释怀,写过以后就压在书架的最底层。过一段时间再看,你会发现不少细节你都回想不起来了。这时,你甚至愿意把日记当笑料公之于众。

独居老人往往会因为孤独而感到沮丧和无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1、与社区或社交团体保持联系:老年人可以加入社区或志愿者团体,与其他志愿者或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和分享经验。这有助于他们融入社区,建立友谊和支持网络。

2、通过技术手段保持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等方式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交流、分享和更新彼此的生活。

3、参加社交活动:老年人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如参加教堂、康乐中心、艺术课程等,这些活动能够让他们获得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4、饲养宠物:养宠物可以给老年人带来陪伴,也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5、读书、写作或参加文艺活动:老年人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或参加文艺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这也有助于他们与其他人互动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总之,老年人需要有一种方式来与他人互动和分享,这将有助于他们摆脱孤独和无助的情感,增强自己的幸福感和自尊心。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难以直接向别人提出要求,也会耍一些操纵的小把戏,比如说:“哎呀,要是有人把窗子打开就好了。”而不是说:“能请你把窗子打开吗?”这些小把戏只要没给双方带来不适,其实也无伤大雅。

而从日常的操纵转变为极其有害的行为,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即:“以我们的意愿、健康和快乐为代价,不断地利用操纵的手段来迫使我们妥协,满足他们的要求,操纵就变成了情感勒索。”

因为情感勒索者深知我们有多珍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我们的弱点,甚至熟谙我们心底的秘密。一旦他们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就会利用掌握的隐私来威胁我们,以让我们妥协和让步。所以你会观察到,情感勒索有6大典型症状:

要求:勒索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勒索者提出要求。

抗拒:被勒索者认为要求不合理,感觉不舒服和抗拒。

压力:勒索者对被勒索者施加压力。让被勒索者感到恐惧、内疚或者认为按照勒索者说的做,是自己的义务。

威胁:在遭到被勒索者拒绝后,勒索者威胁对方。如:分手。

屈服: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灼(可能是恐惧、内疚和义务感带来的压力),被勒索者压抑自己的需求,屈服于勒索者。

重复:需求、施压、屈服的关系模式奠定下来,并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不过,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勒索,要比保罗对待弗雷迪的伎俩来的更加隐晦,不易察觉。这是因为“情感勒索者会释放出厚厚的迷雾(FOG),来掩盖他们的行为,因而几乎不可能看出他们是如何摆布我们的”。FOG就是情感勒索者的勒索工具。

02 情感勒索者的工具:FOG

FOG代表的是:恐惧(Fear)、责任(Obligation)、内疚(Guilt)。勒索者很擅长通过巧妙的方式唤起我们的这些内在感受,让我们焦虑难耐、压力山大,最终迫使我们屈服于他们的要求。

Fear:恐惧

你可以尝试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反对我?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生气?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不再喜欢我、爱我,甚至会离开我?

如果有肯定的答案,那么勒索者正是利用我们最深的恐惧作为威胁手段,让我们臣服于他。其实这些恐惧早在婴儿期就存在了,早期的无助感给婴儿带来被抛弃的恐惧。当成年人遇到情感勒索时,原初的婴儿式的恐惧就容易被唤醒,让我们在压力之下不得不屈服。这是我们童年恐惧的成人版在上演。

这类勒索者常以惩罚者或者自我惩罚者的面孔示人。他们告知我们,如果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可能会要承担何种后果,或者他们就会对自己做出什么。比如,“要是你想和我离婚,就再也别想看到孩子。”“你要是离开我,我就去死。”

有时,他们也会带上诱惑者的面具:“我可以给你帮助/金钱/事业/爱情……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做……否则……”诱惑者给予我们奖赏,但很明显奖赏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对他们唯命是从,否则就别想得到奖赏。

Obligation:义务/责任

勒索者强调自己因为他人而放弃和牺牲了多少,还会利用社会传统、宗教信仰等的信条,强调别人应该感到对他们有亏欠。这一招也常常被全身心扑在子女身上(而疏忽自我成长)的父母所利用,他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向子女灌输:一个好孩子应该陪伴在家人身边;我为这个家做出了这么多牺牲,你应该服从我。

勒索者把他们对我们的要求,转换成了我们应尽的义务。这是一种乔装打扮的勒索,是一种强迫之下的责任感,等同于道德绑架。

而那些被责任和义务操纵的人,苏珊形容他们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阿特拉斯神,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了整个天穹。他们模糊了自己对他人所承担责任的边界,只记得要对他人尽心尽力,却忽略了自己,他们的内心OS常常是:

这是我欠他们的。

他们为我做了那么多,我不能拒绝他们的请求。

这是我的责任。

Guilt:内疚

内疚,是对伤害、欺骗、虐待等行为的一种自然的恰当的心理反应。但过度的错误的内疚感,会让我们误读自己的行为。有一个例子揭示了“错误内疚心理”的形成过程:

我打电话告诉妈妈晚上不能陪她一起吃饭了。(我的行为)

妈妈不高兴了。(别人因为我的行为而感到难过)

我应该为妈妈的不高兴负责。(迷雾出现了:我为此负全责,不管和我的行为有没有关系)

我感到内疚,因为我的行为让她感觉到了被忽视。(迷雾出现了:我感到内疚)

我推掉了所有其他安排,陪妈妈一起吃晚饭。(我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补偿,以让我感觉到好受一些)

这个例子中的逻辑一推便倒:为什么仅仅因为一顿饭没有女儿陪伴吃,妈妈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而不高兴?这应该是妈妈自身未解决的关系议题,而非女儿应全权承担的责任。

但是勒索者释放出的FOG太厚重,常常让我们看不见这样的逻辑漏洞,尤其当勒索者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时,我们内心的OS自动切换为: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会感到内疚。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会觉得自己很自私、没有爱心、贪婪、小气。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不是一个好人。

这类勒索者像受害者一样,常唤起我们的错误内疚心理。让我们觉得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就会受到伤害,而这是我们的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6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