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的核心

信息科技的核心,第1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电脑、网络、移动通讯、电子银行、数字电视……面对如此迅速变化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将需要具有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知识、技能、意识和能力,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这些需要而设立的。信息科技课程是从计算机课程改革而来的,中小学原有的计算机课程是以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技能为目的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逐年提高,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越来越快,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日趋简单,而各学科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靠有限的计算机课程来进行计算机技能的传授,已经显得没有必要和满足不了需要。大量事实说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是简单的会操作计算机,更重要的是能够具有根据需要,正确、有效、灵活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收集、处理、传输、表达信息,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计算机只是一种比较重要和使用广泛的信息技术工具。因此,二期课改中,把计算机课程改为信息科技课程,正式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作出的重要决策。

计算机课程改为信息科技课程,决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信息科技课程的定位与计算机课程的定位也必然有较大的变化。首先,这门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为目标,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重要的基础课程,这就改变了计算机课程以学习计算机各种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定位。其次,这门课程既承担着知识学习,技能操练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着培养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以及提供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任务,这是计算机课程所无法完成的任务。第三,这门课程的设置,克服了单纯从知识与技能角度考虑的片面性,而是从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道德意识、行为规范的养成(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具体化)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要求,这就比计算机课程前进了一大步。

信息科技课程定位的变化势必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带来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理解这种变化,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使学生在接受这门课程学习时有正确的认识,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这门课程。 信息科技课程明确提出了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

学生是否具有信息素养,决不能只是理解为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些信息技术工具或者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对信息素养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根据国际社会对信息素养的共识和结合我国的国情,信息科技课程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合理选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输、表达,具备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具有信息化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个人自律能力,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信息素养的这三个方面中,第一方面是大家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它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这个范围。第二方面主要是指能力形成这个范围,是信息科技课程中有别于计算机课程,且是重点要求达到的目标。虽然以前也经常提“培养能力”这个要求,但对“能力”缺乏明确的细化描述和评价依据,因此常常流于形式,而信息科技课程目标中对“能力”提出了具有课程特点的具体要求,这就使“能力”的形成具体化,评价规范化。第三方面是德育教育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具体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教学中的要求,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根据信息化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和现实社会中青少年可能面临的各种抉择,提出了具有课程特点的德育教育要求,使德育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学科特点,从而能真正取得成效。

由于在基础教育的各门课程中,都提出了把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信息素养不是只能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形成的,信息科技课程应该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历程中,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一种比较系统的观念、方法、习惯、思维的培养,并有效地迁移到其它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成为学生信息素养形成的主渠道。

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信息科技课程在三类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改变,评价原则的改革等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探索,形成了新的体系。 要实现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课程中如果只包含一些基础知识和某些软件的操作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应能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并且能正确处理信息社会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内容改变了只从知识、技能角度提出要求的做法,而从“信息科技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科技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信息素养。

这四方面的学习内容中,“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训练内容应该是最核心的。思维决定行为方式,要学会使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首先要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例如:确定目标、确定需求、制定方案、制定评价标准、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小结反思等,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在各个步骤中的作用,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提高信息收集、加工、表达、发布、管理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激发灵感、梳理概念、促进创新;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则可以用于合作交流等。而在“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内容中,不拘泥于工具和软件以及它们具体操作的统一要求,强调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功能和应用规律。例如:知道信息技术工具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设计、制造,按照人们设定好的程序处理信息,各个部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知道信息技术工具都有用于接受指令和反馈信息的部件,如键盘、鼠标、遥控器、计算机显示器、摄像机上的液晶屏;知道信息技术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它们的操作规律;知道利用好信息技术工具本身提供的信息,例如:各种说明书、软件中的“帮助”功能、网上其他人的使用心得等。因为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以上要求,才能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从容应对不断更新的各种工具和软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真正地用好信息技术。“科技社会与个人”的内容,是为了学会处理好信息社会中科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理解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理解信息技术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等。

这些学习内容有别于原来计算机课中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内容不能简单地用知识点或操作要求来描述或规定,因此,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对学习内容的要求是以“学习要求”来叙述的,即学生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表现水平,这样一方面能够用“学习要求”来限定“学习内容”,衡量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从教学内容是否能使学生具有这些表现水平来评估;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空间,只要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这些表现水平,学习内容中的工具、软件以及具体的操作就可以根据不同年段,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的基础和学校特点灵活选用。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为学生提供统一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科技知识、技能,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学生今后专业化发展打好基础,为今后进入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化学习做好准备。不同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和志向,为了让信息科技学科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让每位学生都学到有用的知识,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若干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今后的发展需要进行选择。让学生分别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原理、方法、技巧;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数据管理效率的方法;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信息科技课程还设置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保证每位学生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拓展型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研究型课程让学生把信息科技与其它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使信息科技成为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和学会科学方法。

总之,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不仅仅只包含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或者一种计算机语言,而从让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的角度进行安排。 有效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是重要环节,高效的学习过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更是重要保证。信息素养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的操作训练来形成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思维、感悟才能形成。因此,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让学生在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使用信息技术的需求,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继而主动而有兴趣地学习信息技术,才能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明确的目标,始终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且能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和思考,养成积极探索研究的学习方法。其中包括:能不断发现自己的需要,提出新问题,明确问题的真实意义;能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经验提出一些假设,获得足够信息验证这些假设,尝试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能执著地按照方案解决问题,面临困难能迎难而上,遇到挫折锲而不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每一项活动、任务结束后能想一想自己获得了什么新知识,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今后如何避免或改进等。

学习过程中提倡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爱好选择不同的工作或者任务;与同伴共同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标准;积极发表、维护自己的观点,乐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与伙伴们相互勉励;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小组制定的规定,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确保整个小组的利益。在这样一种合作形式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和领悟与他人合作的技巧,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

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训练,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只依靠教师的传授,更多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进行体验和感悟,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合作、探究和反思。因此,信息科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设计了各种训练,这些训练的目标涵盖了信息素养的三个方面。学生可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训练思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训练的方法也应根据训练目标进行设计,始终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对高中阶段算法部分的教学内容,就可以采用书面练习和在计算机上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 学生在每年一度的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简称等级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曾经是衡量和检查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等级考试能够甄别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判断学生书本学习情况,但是要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历程,仅仅采用等级考试这种形式是不够的,因为等级考试评价的范畴只是集中在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法进行比较有效的评价,在二期课改中,知识与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因此学生学习结果的范围更为全面和广阔,但是对学生能力与情感的评价以往总是比较模糊,因而常常成为一句空话。

为加强能力与情感目标的培养与评价,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信息科技课程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区县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结果性评价即是全市统一的等级考试,评价的重点是信息科技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性评价的重点是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由于对它们的评价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才能进行有效、及时和客观的判断,因此称为过程性评价,我们将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具体为8个方面的学习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诚信意识和行为,这8个方面涵盖了信息素养中对学生能力与情感的培养目标,并进一步对这8个方面制定了具体、可操作、可观察的行为指标体系,按照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段制定符合学生水平和特征的指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从指标体系中选择合适的评价内容,通过教学与评价的不断展开,及时而客观的积累评价资料和数据,最后将过程性评价的结果与等级考试成绩进行合并后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评价方式也改变以往教师统一评价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且由于这些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可观察可操作的,因此也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指标不断激励、调整与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学生学习的所有信息都记录在学生成长手册中,家长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成长手册,全面了解包括能力与情感方面的学习情况。我们不赞成把学生的学习水平简单的仅认定为掌握了多少时下流行的软件,掌握了多少信息科技操作技能,或者只把学生制作的作品如:小板报、电子演示文稿、网页或程序等看作学生的学习结果。其实,即使是评价学生作品,也不能只看是否掌握了技术,更要看是否能合理的运用,“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这是已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另外,除了要正确的看待学生的作品,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更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有新闻报道说:一位中年父亲因不会上网而遭到自己9岁孩子的嘲笑,一位年过40岁的母亲因不知如何“杀毒”而被女儿瞧不起,这种现象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父母因电脑知识的缺乏而被孩子认为是落伍。这种现象在学校内也存在,许多学生操作电脑、玩电脑软件的本领,不但超过了一般教师,有的甚至比信息科技学科教师还精通,这时,往往会认为这些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水平的信息素养了。其实,这都是误解了信息科技的本质,信息科技的本质在于如何利用它解决问题,而不是对信息技术自身的操作技能,其内涵远远要比简单的学习电脑要丰富的多,孩子不能因为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而沾沾自喜,家长和教师也完全不必因为自己暂时不懂或不精电脑而感到不自信,因为电脑操作水平的高低并不代表其信息素养的高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是简单的会操作计算机,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需要,正确、有效、灵活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工作、学习、生活。例如: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等各个学科的学习;通过网络而又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收集学习资料,并进行筛选和处理;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交流与合作;创造性的表达信息,提高学习、研究和生活的效率等。

信息科技无处不在,信息科技也不等于计算机,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经常留心身边的信息科技,例如银行取款机、天气预报等,了解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提醒孩子要正确看待信息科技对生活、工作和学习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各种数码设备、通讯设备、多媒体设备的性能和术语,浏览各种辅助学习软件、娱乐软件、图形制作、动画制作、音乐处理、杀病毒软件等,开拓孩子的视野,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树立正版意识。

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和规范对孩子来说也很重要,家庭中如有电脑,要注意让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和软件,不能沉迷于游戏和上网,注意监控孩子不浏览不良网站或发表不良信息,遵守网上的行为规范,尊重他人,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逐步培养学生养成个人自律能力,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确自己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扩大,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走向发展,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不仅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成为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到今天也成为许多有条件学校的教学常态。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改变了观念,积极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运用中来。广大教师也掀起了自制教学课件的热潮,在网络中能查询到的有关教学的各种影音素材、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已数不胜数。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知识,单靠听觉只能记忆约1/6,单靠视觉,只能记忆约1/4,而同时使用视听两种感觉,则能记忆大约是2/3。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投”与“低效”的问题,引起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们就体现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进而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低投”与“高效”的问题。低“投”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设备的低资产投入,而且还包括师生精力和时间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学过程的快速度和教学水平的高质量。下面,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1.1 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相关文章论述很多,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③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④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⑤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⑥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⑦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⑧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2 应用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使用的问题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学校和老师的这种积极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排除“赶时髦”和“盲目崇拜”的倾向。据分析,发现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一天下来少者要听六节课的多媒体教学,多者要听十节课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是270分钟到450分钟。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所以,多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及全盘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二:多媒体教学中的“霸权”现象。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包办”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代替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离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的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因为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多媒体表现,多媒体不是万能媒体),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误区四: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现象。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利用多媒体模拟不能实践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将所有的试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用多媒体来代劳实际的实验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对学生的试验学习就会打折扣。

  误区五: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现象。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

  2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众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存在的多个误区,通过总结,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2.1 辅助性愿则

  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违背了国情。对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为例,有的教师设计制作课件,其目的就是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课件,觉得课件设计的长度越长越好,其实,课件的设计是不能代替教师上课的,课件只起辅导教学的功能,而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所作的点拨、引导、方法指导、分析讲解等都是课件无法预先设计的。

  例如这次非典时期,北京市的中小学停课,清华附中充分运用网络进行教学,使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的教学录像在网络中播放,并运用校园网平台实时答疑解惑,发收作业,组织活动,有的班还在网上开了班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但返校时,同学们都反映了学习效果不如在校学习好,因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缺少了最真实的交流和沟通,缺少了很多在课堂之中我们常见的相互启迪,相互感染,少了真实的情感,少了读读、背背、想想的环节。而这些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2.2 适宜原则

  适宜就是合适和相宜。所谓合适,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落脚点;所谓相宜,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切入点。

  有的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一整堂课都在摆弄设备,好像是很热闹,却忽视了学生的练习和参与;有的教师全不以为然,一整堂课都不用,手捧传统不放。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是片面的。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用呢?这都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来加以考虑。例如需要提高同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尤其是对低年龄阶段的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再以直观形象代替形象思维就是不适宜的;在想办法弥补教师自身素质缺陷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教师的朗诵,因普通话不过关,比不上专业人员时,我们可以用录音;教师的板书因书法不够美观,我们可以用幻灯片;当形象思维发生偏差时,我们可以用影像来纠正;当教师和学生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用常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当学生因生活阅历的限制,无法想象课文中所述的实景、实物时,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来加以弥补。总之,是因需而用。

  2.2.1 三维课程目标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落脚点

  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学科性质和思想,用它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然后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落实学科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明白“知识技能”教学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其教学目标也要了然于胸,并尽量明确的告知学生。“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的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他是教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相同的知识技能采取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时,学生形成的能力是不同的,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应用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类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

  2.2.2 “双基”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从广义知识的角度把知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符号、事实性知识和语义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知识教学对信息资源所提出的要求,按照学习者认识活动的心理规律,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⑴符号、事实性知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为学生提供促进“多重信息刺激编码”的教学环境,或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如,新课程注重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要获得“语感”能力,学生需要具有理解情境意义的生活经验图式,需要在语感水平上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表达法。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同化新知识的语言图式是不完备的,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提供可控制的语言情感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参与反应的机会和进行反应的充分时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情境交际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⑵语义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呈现先行组织者等,有效促进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和选择性比较等精加工能力的发展。如,语文学习就是要“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在阅读理解的认识活动中,学生需要选择文章中的某些关键信息进行联想,提取相应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经验,对这些文字符号赋予意义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性格情趣是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倘若文章所涉及的事物是学生未曾感知过的,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提供“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同化点;倘若学生虽有所感知却未仔细思考,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情境材料,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

  ⑶范型识别技能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从语义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的条件是,知识正例中的无关特征要有变化,这些变式性的正例同时呈现有助于概括;在正例之后紧接着呈现反例有助于分化。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正例的多种变式,突出反例的非本质特性,呈现专家解题时的思维操作过程,以如果/然后的外显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范型识别技能的形成,可以提高练习的效果和效率。课堂教学的难点不在于“程序操作”的自动化水平,而在于“模式识别”。课堂教学无需题海战术,而重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概括,学会识别模式。以初三数学为例,《代数》部分第十三章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内容、《几何》部分关于圆的有关知识等,都是比较重点且难懂的概念性、原理性章节,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性、概括性高的概念、原理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主题式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较为丰富,且实践性强。而采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为此,笔者从简述主题式教学的定义及应用基本要求入手,重点针对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 主题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技术作为人生存于社会的必要的、基本的技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重视。对于高中生而言,计算机技术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而众所周知,高中学习压力巨大,在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一周只有一节课,而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并且越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信息技术课程还被其他课程挤压,而教育大纲中所规定学习的内容也比较繁杂。因此,如何在有效的时间中,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前面的重要难题。

  一、主题式教学的定义及基本要求

 (一)定义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将教学内容作为载体,将文本内涵作为主体,以系统化教学思想为指导,以教学主题为纽带,让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知识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而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因此,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由设计教学主题及生成性思维引导这两个部分组成,且符合学生的性格发展规律,同时还具有合作性、开放性教学环境。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体验,所以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积极性,并将学生的零散知识内容构建完整,继而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1]

 (二)基本要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均处在一定发展阶段,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法,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性格规律等,也和实际生活并不相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积极性。但是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则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在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要求:其一,所选择的主题要具有新颖性。即在选择教学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班级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及性格特征,选择和学生实际生活及兴趣爱好相符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其二,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具有立体性。即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包括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情感价值血目标及理论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等;其三,所实施的教学主题要具有新颖性特点。即教师在实施教学主题的过程中,应巧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至教学氛围中,并逐步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更深入的探索。[2]

  二、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确定主题教学的具体范围

 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前,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征、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设计好主题教学目标,并明确主题教学范围。因为主题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范围的确定,对后续课程的开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学生所感兴趣的教学主题,就能够激发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主题,将会让学生丧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选择课堂教学主题时,应遵循新颖性及立体性原则,确定主题教学范围以及教学目标。[3]例如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然后按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学生所关注的最新热点话题,为学生制作信息技术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创新历程的视频等,如计算机最先开始是由“埃尼阿克”发展而言,其占地面积为170m2,质量高达30吨,其后发展成平板电脑以及便携式上网本等。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及价值,并且感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及发展的必要性,继而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有利之处及不良影响等,最终实现本章节教学目标。

 (二)学生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至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开展主题式教学时,教师应巧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以及信息技能的掌握及运用。[例如在《office办公软件———word文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时,应设计如下学习任务:word文档内文字编辑、编辑、文字排版、剪贴等。在此基础上,巧设比赛教学情境,以“校园生活”“家庭旅行”“我的梦想”等为主题,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宣传海报设计等,进行个人赛或小组对抗赛。在比赛期间,学生可按照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自由地选择、艺术字以及文字排版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教师积极观察每位学生的office软件操作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使用office软件。采取这种竞赛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现出学生的性格色彩以及思维特征等,还能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当学生完成了主题教学任务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主题学习表现以及实践操作情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进行评价,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积极情感因素。[5]例如:当结束了《word排版和设计》的教学内容后,笔者建议教师从学生的技术点、学习态度、作品创意以及整体排版效果等方面入手,充分运用“你所设计的作品十分有创意,很不错,但是如果在旁边添加适当的艺术字一定更加完美!”“不错!这海报设计得十分精致,但假设标题换一种排版方式将更好!”等语言,对学生所设计的作品进行客观地评价,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此外,在评定好学生所设计的作品后,教师可在班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等,让其他学生能够从中吸取更多的学习经验,继而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三、结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很好地适应了课程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确定主题教学的具体范围,实行有效的教学情境,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些手段相互结合,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些效率,让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应用型的知识,因此,值得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启君.主题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因你而精彩[J].中小学电教(下),2013,11(09).

 [2]林巧,李小红,王兰.对伊犁地区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建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03).

 [3]陈淑彦.主题式教学究竟是仙丹还是毒药———高中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的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资源,2008,04(09).

 [4]柯清超,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08).

 [5]郭小平,张文兰.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性研究———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07).

;

谈恋爱,一定要找情绪稳定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情绪稳定的人情感价值也高,和情绪稳定的人一定生活会比较幸福,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对象每天时不时发脾气,长期下去,搞得大家心力交瘁。情感价值是近几年来很多人关注的一个词,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意思,其实情感价值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对方产生共鸣的能力,这样可以让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和情感化。

一般来说,情感价值的范围非常广泛,情感价值包括积极情感价值和消极情感价值。所说的情感价值是积极的情感价值,它将带给人们所有美好的情感,引导积极的情感。在现实中,它主要分为情感价值高的人和情感价值低的人,这两种人在恋爱中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严格地说,情感价值是许多人所不具备的一种稀缺能力。

情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他人情绪的移情能力,二是对他人表达积极或消极情绪的能力。但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许多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不知道如何同情他人的情绪。因此,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彼此不理解,从而产生怨恨和矛盾,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在恋爱中失败的原因。

通常是因为他们没有及时沟通,或者没有表达他们的情感,或者用错误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提供高价值情感的人会积极维持与伴侣的界限,并给对方适当的空间和自由。这是因为他了解另一半的内心想法和感受。他也知道,保持适度的自由是对另一方的尊重和信任。然而,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也相对少见。原因很简单。自私是人的本性。

事实上,在爱情中,情感价值是吸引力的基础之一。两个互相提供高情感价值的人有着特别牢固的关系。同样,如果一个人的情感价值很低,或者两个人都很低,他们迟早会分手。情感价值有多重要?我想我不需要再多解释了。你认为,谁不喜欢和一个让人感觉舒服的人在一起,情感价值在人际关系中被广泛使用。一个人能否为对方提供良好的情感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段关系的质量。

 信息技术就是一种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信息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关于信息技术论文篇一

 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一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社会的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这项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二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要致力于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以及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将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的问题,而是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的综合化问题,因而密切知识同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势在必行。四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要将政治学科的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势在必行

 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知识性、政策性、时效性、鲜明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理论性过强会导致学生听不懂。新入学的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要把书本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且他们能接受的观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新颖的教学设计来让学生明白课本的观点、原理、道德行为规范,从而使本学科内容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折射出它的魅力,例如在讲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时,我首先在网上找了一个“范跑跑”的事例,并把它通过多媒体打在屏幕上,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范跑跑”违背了道德,但法律却拿他没办法,从而使学生能从心里真正地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比起教师的生讲,效果要好得多。

 二、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仅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不能把知识真正地植入学生的脑子里,要想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课,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他们产生共鸣,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而现代信息技术恰恰能做到这一点。例如在讲《走进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时,就可以用信息技术找到一些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人身伤亡的和视频来导入本课,既可以让学生知道不守规则的惨痛代价,又能让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做到遵守社会规则,既淡化难点又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在听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另外,再讲一些国家的政策法规时,单纯靠教师讲枯燥乏味,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上网搜集,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上课时让学生来举例说明,学生更容易理解。现阶段孩子对法律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寻找违法犯罪的事例和处罚,最大限度地利用网上资源、信息,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使用有限的教材的现象。同时教师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为课堂提供最新的素材,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上的具体表现

 (一)备课环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让他们接受新知识,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当今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来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首先自己弄懂,然后再教懂学生。所以,我们的教学是离不开网络的,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从网络中获得的。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我们的备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上课环节

 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枯燥乏味,以前所施行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不爱听。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就必须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这个从网络中就可以获得。国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远程教育有很多适合我们课文内容的课件,用课件上课的成绩是显著的,效果很好。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畅游,获取更多的知识,扩大知识视野。例如法律部分,可以给学生播放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材料和视频资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而提醒自己别犯相同的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学生记忆深刻,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方法。还可以给学生一些网址,让他们自己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以后走向社会不至于是个法盲。由此可见,通过网络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多知识,培养他们分析材料的能力。总之,方法是多样的,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适应社会。

 四、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影响

 (一)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人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效率才是最高的。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强,如果仅用语言来表达,那是枯燥乏味的,也会使课堂变得很紧张。利用信息技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可也是最重要的话题,我在宽松的环境中讲这个话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在课堂实践中,我用PowerPoint的编辑功能,将学生已经找到的信息列出来,并允许学生随时修改,补充,使学生能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情况:已经有人得出结论了,就不需要重复劳动了,觉得这个结论不完整的,可以补充,觉得结论表述不准确的,可以修改措词等等,基本上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整个班级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大部分同学都会获得成就感,并且是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成果的建设中来。接着由学生浏览教师事先做好的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表观点,进行讨论。由于采用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浏览了课件中的所有链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在计算机上可以看到大量的,甚至活动的影视资料,互联网使学生可以查找到更为丰富的内容,将自身和经验和学习的内容互相印证,构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自身的提高。最后是对学生进行导行和延伸。我在课件中创立了一个留言板,让大家在查找了大量网络信息并进行了筛选、整理后将自己的心得、感受、收获等写下来并提交到留言板,与大家共享。当时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了“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即组织教学、教师引入、学生浏览、网上交流、最后由教师小结这样的模式。较好的体现当时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学生既可相对独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也可随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益。在课后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印象深刻,并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时期的教育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再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正好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在上网找资料的同时就是在搜集、筛选,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知识,体现了自主学习,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去异求同,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

 时代呼唤创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创新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展示的丰富性、多媒体超文本链接的选择性、多媒体高速传输的便捷性和多媒体人机的交互性等优势,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创新。让现代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欧阳超2002年08月第1版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刘天才2006年11月第1版

 3《信息技术教学论》邬家炜2008年01月第1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信息技术论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57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