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一、审美认知作用
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孔子“《诗》可以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2、艺术对自然现象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二、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活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1、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来自于对生活本质特征的揭示,来自于渗透其中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艺术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审美创造是指个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创造活动,实现自我表达、艺术表达和社会表达,从而实现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审美创造是审美活动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包括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设计,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装饰、美化、时尚等方面的创造活动。
审美创造的核心是美的追求和表达。个体在审美创造中,通过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运用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现代设计、时尚、装饰等多样化的审美表达方式。
审美创造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满足了个体的审美需求,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审美创造,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传递文化信息和审美经验,丰富人类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同时,审美创造也促进了人类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之,审美创造是个体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美的创造和表达,实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审美教育的关键问题:
感官参与度不高,缺乏审美感知力。
在课堂审美教育中,学生通过动眼多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丰富的审美经验,通过动脑多想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审美品鉴,通过动嘴多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表达力,通过动手多做锻炼自身的审美创造力,进而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但观察当下课堂不难发现,学生上课时大多数时间是用耳朵听教师讲授知识,并没有充分调动身体其他感官的参与,缺少对教学内容的多维审美体验,审美感知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2精神兴奋度不高,缺乏审美情感力。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主观的情是有感于物而产生的,受到外界的刺激,人的各种情感便会自然而然产生。只有具有一定好奇心,产生一定内部动机,对课堂有所渴望,才能做到“有感于物”,并产生丰沛的情感。培养审美情感力的关键就是唤起学生的需要。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当前的课堂中教师过于关注知识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没有对教学内容的美进行挖掘,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无法对教学内容中的人、事、物产生情感共鸣,难以体会其中的美,导致审美情感力低下。
3身体投入度不高,缺乏审美合作力。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肢体、语言等的积极互动,共同参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可以提高审美合作力。反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手、脑、口、眼等并未完全投入,身体投入度不高,难以形成良好的审美合作力。
4思维活跃度不高,缺乏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的碰撞,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激发、调动自己的思维,从而投入到发现美、鉴赏美并最终创造美的过程中去。在当下的课堂中,学生思维还未得到充分激活,思维单一化、散点化、浅层化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学生缺少激情,思维活动容易局限在某些狭小的区域、个别的神经网络之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和创造力。质言之,在现实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往往不够,审美创造力也比较缺乏。
5语言丰富度不高,缺乏审美思辨力。
语言深度、广度的缺乏,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很难产生清晰合理、层层递进的推导,难以形成深入浅出、正反结合的辨析,也难以建立丰富多样、妥帖恰当的联系,难以培养良好的审美思辨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即美育。而音乐教育则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艺术形象。音乐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深刻体验到审美的愉悦。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概括地说,它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情感性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同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二是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的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乐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诱发和感染教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强调形象化原则,以美引真,最易为学生接受,尤其是在乐理、识谱等教学中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潜心钻研、灵活运用教材,把音乐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亲近可爱的形象传授给学生。
三是欣赏性原则
音乐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具有欣赏性,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都应体现欣赏的意义,在课堂里师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共享音乐,通过唱、奏、唱等手段体现音乐之美。
四是愉悦性原则
审美愉悦性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易于形在兴奋中心,这种就业“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应在音乐教学中体现。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休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五是实践性原则
音乐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出积极的反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由的创作空间,使学生既听且动,能够体验乐曲内在情感,呤唱出音乐主题,编配出较好的伴奏,编创出有趣的音乐情境表演……。同时,要培养学生具备组织、参与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通过组织器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方面的第二课堂,和带领学生参加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等校外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六是相互交流性原则
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首要标志。音乐课堂上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的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情感纽带首先抛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亲近,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和老师之间畅所欲言,充分沟通。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非常重要。
音乐审美教育中科学教法,主要有两个内容:
一是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也可称“听、感、动”教学法。
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有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而音乐美的表现存在于音乐艺术形象之中,没有美的形象就没有艺术。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中就是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创造的过程,没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实践中音乐美的感知与理解,就无法实践审美教育。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教学必须突出的体验。听,还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唱歌、演奏、创作活动,都是围绕“听”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是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
感,是充分感知和感受音乐语言,感知和感受音乐之美的审美实践。这是审美教育的核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
动,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重要手段,是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动,包括眼动——凭借视觉看乐谱,有理解的神、情、意的表露;手动——有情感地体验音乐的起伏变化,即兴指挥、奏乐、动作和表演,即兴编舞等;耳动——用心听、感知、听辨、分析、理解音乐的重要手段,喉动——用心去有表情地朗读、歌唱及表达;脑动——用脑去感知、体验、分析、理解、联想、思维、用脑去指挥全身器官按音乐的规律去感知。
那么在音乐课的实践中,听是基础,感是核心,动是手段。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充分“听”和“动”的基础上,感知体验与理解音乐美的旋律、美的形象。
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色与不同唱法对于表现乐曲的不同作用;要在对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感知与体验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和运用适合不同情绪风格。不同题材、不同音乐形象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正确地表现音乐的情感、意境、风格和特点。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音乐艺术形象的加工与创造,在充分参与器乐、声乐、舞蹈、表演等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感知、创造及表现鉴赏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学既体现出来基础文化教育的作用,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
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未必全面,但也触及了美育的本质,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我们不能将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单纯的理解为“艺术教育”,艺术是表现生活、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的,但其界面和层次内容也较为狭窄,笔者认为,美术审美教育应该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综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美术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塑造人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使其更加热爱生命。
依据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审美教育也为美术教育填充了丰富的内容,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具体说来,中学美术课教育中审美教育要施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形式美感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1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
可以说美术是一门培养审美情趣的艺术学科,“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梁启超)。艺术教育即情感教育,这句话虽有点偏颇,但从其功能上讲,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则无可非议,如一次野外写生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捕捉没、感悟美,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则尽收眼底,可感悟在心,可谓美不胜收,那种对祖国及其山川的感情油然而生,美也真的在其心了。
不仅如此,美术作品也常常给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并将其内在美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美情感的感染,是他们的身心徜徉于作品之间,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知曾经征服了多少人,那神秘的梦幻般的微笑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和畅想。罗中立的着名油画《父亲》,那古铜色的布满皱纹的面容,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巨变,见证着生活的操劳艰辛,一副烟袋更让人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忧郁而又深邃的眼神里饱含着多少的思索、企盼和平凡的愿望追求。此时人们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父亲形象。心中感悟出的也便是那深沉的父爱,内心里所涌动的是无以名状的感恩与回报。
由此我还想到我和一幅油画之间的故事。记得当自己的孩子拿着很不理想的成绩单走到我面前的时候,说句实话,我的火气就不打一处来,但孩子眼圈红红的泪水和那羞愧的表情使我突然想到舍克特尼科夫绘画的《又是一个两分》这幅作品。我的心立即平静下来,从资料堆中找到这幅画,摆在了孩子的面前,画上的孩子再又得了一个两分的成绩之后那羞愧的神态、沮丧的表情,当时,我的孩子虽然只是瞄了一眼,但我已清晰的发现她的表情的变化。“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知道我的孩子已经被那幅画深深的触动了心灵,这便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所以美术教学要时刻绷紧感情这根弦,善于把握课程内容所表现出的感情因素,将其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
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就要加强情感教育,可以让他们走出课堂,到广阔的外界空间,置身于真实的美境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会更真切,感情也会更强烈。同时,要多参观、欣赏、解读和临摹作品,从作品中感受生活、自然和人生,真正领略艺术之美,心之所向,美之所在。
2培养审美理想,构建审美追求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的关键在于审美的结构。审美活动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对美感而产生出来的情感反应,但这种感受和感化又都受到审美理想的制约。如果将审美喻作大厦,而审美理想就是基石,中学美术教学所面对的对象正是身心都在发育的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他们面对生活、面对艺术,往往是非难辨、美丑不分。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判的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美术教学的过程,教师可以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通过语言的交流和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3培养形式美感,提高审美素质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纵使其内有万般内涵,都要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美术教学首先要进行的是审美形式的教育,也就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人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面对的是一个丰富多彩、无限变化的世界,高矮胖瘦、坐立行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形形色色的众生相,城市乡村、民俗风情尽收眼底。人置身于风光无限的自然界,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变曲流传,花卉的艳丽娇媚等。学生就是通过这些形式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发现的、锐利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形式美感,就要使学生在获得表象记忆的同时,用心去感受美,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这种潜在变为真实的存在,学生也会真正的感悟到形式美感,并自觉地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唐代韩晃的《五牛图》就以概括简练的线条、生动地描绘出五头外形特征就迥然不同的牛及其不同的神态和不同的性情。元代画家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用笔简洁疏朗、线条柔淡舒畅、描绘出了形象孤傲、山水寄情、传达出清幽荒寂的意境,寄托着画家的情思。而清代朱耷《荷花水禽图》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并富有层次。而那只水鸭画法,亦简直放逸,形象洗练,一副白眼向天的情景跃然纸上,意境空灵,余味无穷,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作为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指导学生去欣赏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描述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如对静物进行素描,可用线条将静物轮廓勾勒出来,看一看它的空间感。通过角度转换和明暗效果处理,最终完美表现出静物的形体结构和质感。形式美感的培养还在于对色彩感知能力的提高上,对色彩的感知因人而异,常人只能分辨诸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简单的色彩。而美术专业的人则会更清楚的对色彩的感知。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间的万事万物也不是单调一色,画家就是要通过绘画来表现事物的丰富多彩、明暗深浅、疏密变化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在美术课中,就要做到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的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4立足创新井绳,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天物、思想、美化是美术的三要素。“倘其无思,既无美术。”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要立足于创新精神,这不仅包括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观念更新,而且还包括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教育观。美术审美教育中的创新精神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实践、创新和创造三个方面。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其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以其学习艺术创造与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涵盖了学生学习创作的独特创造力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进行创造美的实践。审美创造力教学要通过欣赏、观察和表现来实现。
可以说,美术审美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而激发审美兴趣、树立审美理想、培养形式美感和审美创造能力是其根本途径和方法。我们要将每一节美术课设计的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像一曲曲动听的歌,真正让学生能寻找美、感悟美,进而去创造美。更多精品来源自 3 e d u 海量教案
什么意思,说明白点!
“豆瓣网(wwwdoubancom)”,上面有很多图书推荐和书评
《审美与鉴赏》
下面是复制的
怎样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第一章 审美基础·理论篇 美的概念
美是冉冉升起的朝阳;是深情的落日;是含苞待放的春花;是含蓄沉思 的秋果;是母亲摇篮里孩子睡梦中浮上嘴角浅浅的微笑,是流淌在祖国大地 上的永不止息的长河的波涛;是香山秋日燃烧的红叶;是朱自清《荷塘月色》 中冷凝下来的荷的清香
你可以列举出成百上千美的事物,但这种列举只是说出了什么是美的, 而没有回答美是什么。
美是什么?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困扰着历史上的哲人学者。千百 年来,他们各自根据对美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关于美的定义。每个人都能对 此发表些看法,但任何一种关于美的定义好像又都没有能被所有的人接受。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一书中记载了苏格拉底同希庇阿斯关于美的 对话。希庇阿斯是古希腊的诡辩家,以专教诡辩为职业。苏格拉底是古希腊 有名的大哲学家,知识渊博,机智而善辩。苏格拉底非常讨厌希庇阿斯的庸 俗浅薄。一次苏格拉底以讨教的形式向希庇阿斯发起诘难,对希庇阿斯所说 的关于“美是什么”问题的解答进行反驳。最后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道出
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美是难的”的判断确实道出了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的艰难和漫长的道 路。人们对美是什么,它的本质是怎样的曾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讨论。据不 完全的统计,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定义就有十四五种之多。列夫·托尔斯 泰考察了 18 世纪中叶以后 150 多年间 80 位美学家、艺术家关于“美是什么” 的回答,最后发现“美”这个概念,对于那些“只讲不想”的人来说,是那 么明白易懂,而要给它下定义,各学派的学者都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
在古希腊,公元前 6 世纪的时候,有一哲学流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
派的成员大多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们认为“整个天体就是一 种和谐和一种数。所以他们把美看成是和谐的结果。“美是和谐”的见解对 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许多美学家仍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这个命题。
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即有用”。最早表达出这一观点的是古希腊大哲学
家苏格拉底。他说:“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 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这种观点表达了美与功用的联系的一方面。 是这种观点合理的一点吧!
还有一种观点是柏拉图提出来的。他认为,美是对“神明的理式”的分
享。这一派认为“神是美的来源”。这种观点不仅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的美学 思想,而且一直延伸到 20 世纪的西方美学界。实际上,这派对美的解释等于 什么也没说,因为说“美来自神”,而我们没有任何人从神那里回来过,美 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也无从知晓了。
18 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布瓦洛认为:美是与真、善的统一。而美在于完 善是 18 世纪法国哲学家沃尔夫的观点,他说:“完善的外形,或是广义的鉴 赏力为显而易见的完善,就是美。”
此外还有:美存在于观赏者心里;美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美是关系;美 在于自由鉴赏,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等观点。这些观点大都是哲学家根据自 己的哲学观演化出来的,是他们的哲学观在美学领域的表现,都不同程度地 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在美学领域里著名的还有那句“美是生活”的论断。这是 19 世纪俄国革 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比较地说,这种观点比以前的观 点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但也不是很完善的。普列汉诺夫就曾批评他:“不 够了解关于生活的慨念在历史中是怎样发展的。”
马克思在并非论述美的时候提到: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从而引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形象表现”。但是由于马克思并没有专 门地对美进行论述,而只是在有关问题上提到或是涉及到了美的问题,所以 论述也并不是完备的,这样一来,美学界对马克思的话也有不同的解释,并 没有完全统一起来。美的概念是与人类社会同时诞生的,是在人类社会的发 展背景中发展的。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变化,这就是美学的历史。
了解一点美学的历史,不仅对于弄清“美是什么”的问题有好处,而且, 你就会知道,在美学领域也有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人的审美活动是以美的客体为对象,以人为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人们 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会萌发美感。美感发生时,常伴随强烈的情感反应,使 人产生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舒畅、满足;同时美感发生时,具有愉悦性, 美的客体会使人赏心悦目。
当你登上北京香山的鬼见愁极目远眺时,北京市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 你感到心旷神怡;当你观看芭蕾舞《天鹅湖》时,被美丽的神话意境吸引, 被优美的舞蹈、悠扬的舞曲所陶醉。
美的感染力
好的艺术品都能打动人心,引起美感,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和感染作用。 而艺术作品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小说、戏剧、音乐、绘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
海洋。” 高尔基说:“我爱书,每一本书都为我打开了一扇面向新世界的窗户。” 这些精辟的格言,说出了书籍(当然不一定仅是小说)的价值和作用,
它对人生有重要意义,那些有艺术性的作品就更是以动人的形象启动读者的 思维,引起想象,触动情感,使人陶醉。
作家古华在“文革”的极左狂潮下,偷偷留下了一部《红楼梦》。他每 天劳动之余,除了吃饭睡觉,就提心吊胆地读《红楼梦》。陋室外不时响起 武斗的冷炮声,批斗大会上传来的呼天抢地的口号声,欢呼某条“最新指示” 发表的鼓乐声、鞭炮声。但古华透过“大观园”,仿佛看到了游动在中国大 地上的封建幽灵,无所不在的封建幽灵这种潜在的认识,在被他后来改 变为**的小说《芙蓉镇》中已有体现。作家谭元亨说:“我还是爱书,书 里面有我的甘甜苦辣,有我的毁誉荣辱,有我生命的基因、链条甚至可 以说,我的一生都将要靠书连接起来。唯有书,才能使我生命之火事业之波 永不泯灭”,在“文革”中,他被押在学校的钟楼里,居然找到了《约 翰·克利斯朵夫》。周围是“杀!杀!杀!杀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的狂 呼声,他想到死,但是书给予他活下去的勇气。他说:“我总忘不了《约翰·克 利斯朵夫》最后的一节:克利斯朵夫背负着一个孩子要涉过一条大河,孩子 太沉重了,他要背不动了,但他知道,他背的正是未来沉重的现实,在 我也是一种未来,我深信生活会偿还我的,这是书与生活同时给予我的启示。 于是我活下来了。书告诉我活下来,而我活下来也终于写出了书。”
书感染了谭元亨,他从艺术的形象中悟出了真理,在感知、理解的心理
过程中,产生了认识的飞跃。谭元亨深刻地谈出自己的体会:“书,也同生 活一道,告诉了我关于人的尊严,人的天性,人的情感,人的权利,人的一 切。我才有了那种宏博的人道主义激情,才敢于对一切不公正的、丑恶的、 罪孽的东西宣战。我才成为了我——一个不同于别人的我。”
传说有个小偷在火车上偷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偷回去看完
全书十分感动,最后鼓起勇气向报社写了一封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 作品的感染力量,使小偷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萌生了除恶从善的愿望。
当然艺术的感染力也会有消极影响。比如有些学生看武侠小说入了迷, 天天想练成奇功,甚至到山林古刹去拜师,河南少林寺就接待过这类少年来 访者。有的少女看了《红楼梦》没能正确理解书中的进步意义而多愁善感如 林黛玉,书本身没有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书中学到正面的东西。
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同样是很强的。音乐的特点是幻想,这正符合人们的 心理状态,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处于未知之中,所以音乐特别能影响人,吸引 人。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教育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 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人人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旋律的时候, 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起变化。”的确是这样,当你听到轻松抒情的音乐,例 如广东音乐《柳浪闻莺》、《雨打芭蕉》时,你就会感到愉快,当你听到贝
多芬或莫扎特的乐曲,你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当你听到《义勇军进行曲》、
《大刀进行曲》,你会产生一种力量。正因为音乐有巨大感染力,国外很早 就存在“音乐医学”的概念了。近代将音乐用于医学的是克梅特。他在 1846 年发表了《音乐对于健康和生活的影响》论文,论述了音乐的防病作用。特 别是对于精神疾病患者,音乐的感染力会使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当今不 少国家都有音乐治疗机构。
艺术的感染力不限于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绘画、摄影、雕塑等等,都 有各自的魅力,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自 己的全部才智融于作品中,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精品才能打动别人。郭沫若 在构思《地球,我的母亲》时说:“《地球,我的母亲》是民八学校刚好放 了年假的时候做的,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到了诗兴的 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把‘下驮’(日本的木履)脱了, 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 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这在现在看起来觉得有点发狂,然在当时却 委实感受着迫切。”可见,一首美的诗歌的诞生,正是创造美的作者在思维 活动中倾注了全部感情的结果,这样,美的感染力也就强了。
(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2)情感在创造活动中是联系感知、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将诸种心理功能综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是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3)审美隋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美育书简》读后感
内容摘要: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教育的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关于审美教育,德国大诗人,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曾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著有《美育书简》流传后世。本文就将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中心对审美教育进行浅议。
关键字:《美育书简》 席勒 审美教育 美的本质 审美教育的意义
关于《美育书简》:
《美育书简》又译作《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大诗人、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1791年,席勒接受丹麦公爵奥古斯腾堡和伯爵史梅尔曼每年一千塔勒银币的帮助,专门从事美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书信形式向奥古斯腾堡伯爵汇报。几年时间,席勒一共写了27封信,并与1795年分三次发表在他自己的刊物《时季女神》上,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美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个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做了系统的阐释。席勒认为,正是因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所以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类的自由的唯一的途径,他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造就完整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
在《美育书简》中,席勒首先探讨了美的本质特征。他列举了历史上思想家对美的概念的三种解释:法国美学家E·博克认为美是感性的,主观的;德国美学家A·G·鲍姆嘉通认为美是理性,客观的;而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理性的。席勒指出,美的事物使我们能见到自由的表现方式。在说明美的概念时,他企图克服两种观念:一种是把美与直觉完善性相混同的理性主义美学观;一种是把美单纯看做感性感受性的经验主义美学观。从而把美的概念建立在具有普遍性的客观性基础上。然而,由于思想的局限性,他并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这使他的美学思想充满了矛盾,显得含混不清。
其次,他还提出了人具有两种基本冲动的理论,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1)。感性冲动要求绝对的实在性,要使人的潜在能力成为现实;理性冲动要求绝对的形式性,要把客观外在事物消融在人的自身,实现是服从必然性的规律。在席勒看来,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割裂了人性的内在联系,由于“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2),因而必然造成人性的分裂。他认为,人性既受感性冲动,即来自于自然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们的物质性限制,也受理性冲动,即来自精神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意志性限制,从而造成了人性的分裂。要是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有可能达到自由。暴力革命和国家政权解决不了人性分裂的问题。完善人性应该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二者和谐的统一,只有通过第三冲动“游戏冲动”为中介才能实现。原因之一是,人只有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和谐统一的游戏冲动中,即审美境界中,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其二,感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状态,成为理性的人的创造者。其三,自然的片面性和全面立法的理性的限制,人被剥夺了人性的自由,只有在审美状态中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复归。
提出“游戏说”这一观点。席勒认为,只有在游戏冲动中,人才是自由的,因为这种冲动真正把人的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物质过程与精神过程统一起来。他认为,在审美过程中,思维、感觉和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美不仅是我们的对象,而且是我们的主体状态。审美游戏已经不是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掌握了必然性的自由创造。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外观,对外观的兴趣私人摆脱了动物状态打到人性的一种标志。
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审美教育有助于人性格的完善。我们明白,人不仅仅是物质,与不仅仅是精神,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只有两者兼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美育为中介,是两者互相作用,互相补充,从而使人格不断得到完善。美育不同于德育,他不是其他教育的附庸,而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我们可以用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艺术陶冶情操,进行道德教化,使美育能够在教育中得到很好地贯彻,并一直传承下去,最终帮助人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
美育有助于社会和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玲琅满目的物质资源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欲望,是人们渐渐沦为了物质和金钱的奴隶,很多人把自己的生存目的都寄托在当下的物质享受和纵欲上,更加高尚的精神追求已渐渐弱化,人的心灵因为被物欲蒙蔽而丧失了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而产生了一些低级趣味,最终使整个社会风气不正,道德沦丧,腐败丛生。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只有美才能赋予人群合格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是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3)“一切其他形式的沟通都会分裂社会,因为他们不是完全个别成员的私人感受发生关系,就是完全不同于个别成员的私人本领发生关系,因而也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点发生关系,唯独美的沟通使社会统一,因为它是同所有成员的共同点发生关系的。”(4)从上述这些叙述中不难看出,美让人摆脱物质枷锁的束缚,从而可以让人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思考,最后达到人与人心灵的沟通交流。这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美育有助于文化艺术的发展。席勒早在200年前就敏锐地看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形成的艺术的低俗化、功利化倾向。他尖锐的指出,艺术的精神消失在该世纪的嘈杂中,艺术严重的脱离了生活。他力主艺术对于“兽性满足”和“性格腐化”的超越,成为精神力量的“自由的表现”,使得日常生活做到审美化。当前,在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建设中也存在着美与非美的二律背反。一方面,优秀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大量涌现;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和腐朽文化的侵染,导致文化与文学艺术的严重非美化和低俗化的泛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很好的借鉴席勒的有关美的艺术作为人性“高尚化”的方向,使我国的文化和文学艺术事业得以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共同的上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需要美,需要美感,而这一切都需要美育。美育作为一种教育人的方式,其中心和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并且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抑制人性中丑恶的因素,发挥光大人性中美善的因素,对情感,感性等生命的非理性存在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合乎理性的要求。总之是提高人的素质,使每个人都有一个趋向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席勒逝世20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他的贡献,就会明显的看到他不仅是属于过去时代的,更是属于未来时代的伟大美学家。他对美的思考,对时代的思考,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以及他美学理论中所灌注的强烈的人文精神,都是跨时代的,必将惠及人类的今天和明天!
注释:(1)来自《大师谈美》第十二封信,第82页;(2)来自《大师谈美》第六封信,第48页;(3)(4)来自《大师谈美》第二十七封信,第167-168页;
参考文献: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俄)普列汉诺夫著《大师谈美》(其中包括《美育书简》和《没有地址的信》两部著作),李光荣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谭好哲,刘彦顺著《美育的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