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自闭症孩子长大后会怎样?,第1张

如今,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有相对完善的康复体系。但是从14岁之后,自闭症病人就无处可去了,人们尚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帮助自闭症病人就业和融入社会。

患有自闭症的成年人要如何生活?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闭症病人?

他们能结婚、生小孩吗?当父母老了,无力继续照顾,自闭症成年人要何去何从?

这些不仅是自闭症病人的亲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

根据专业机构对自闭症病人的跟踪调查,实际自闭症病人中,没有一个人能结婚生子,大多数人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待在家里,从事重复的活动,或者什么都不做。时间越长,他们越不能积极地投入生活,严重时还会完全支配家人的生活。

由于自闭症病人存在严重的社交障碍,可想而知是无法走入婚姻的。正常人都期待在夫妻关系中获得情感上的互动和支持,自闭症病人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如果是自闭症病人之间的结合,会更加麻烦,他们不仅无法互相扶持,还可能拖累家人。

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并不完善,尤其是自闭症成年人。在落后的地区,自闭症儿童被看作弱智、脑瘫儿对待,只能进入培智学校接受教育,也缺乏针对性的训练,一旦错过最佳训练期,可能终身无法独立生活。在自闭症成年患者的就业和生活方面,我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扩展阅读:自闭症儿童长大了会怎么样?工作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

社会性是决定自闭症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自闭症的预后受到孩子先天障碍程度、开始干预的时间、干预方法是否科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年自闭症人士的预后状态和他们的康复程度息息相关,可以说今天的训练对自闭症孩子未来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程度受到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1)先天的障碍程度

自闭症根据社交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的严重程度有轻、中、重之分,对应的干预效果依次递减。相对于低功能的重度自闭症孩子,中、轻度的自闭症孩子更有可能获得较多的融合机会,参与到更多的社会活动。对于不同障碍程度的自闭症孩子,应该是设定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干预目标,切勿盲目比较孩子的能力。

(2)是否伴随有其它共病

感统失调、睡眠障碍、多动症、癫痫等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常见共病,如果孩子在确诊自闭症的同时还合并有这类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3)确诊和开始干预的时间

及早发现问题,尽早开始干预。孩子在发育早期有较强的可塑性,及时对他们进行技能训练和行为塑造,更容易帮助孩子建立起基础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科学的干预方法和干预强度

有实证支持的干预方法才能保证所有的干预训练始终在正确的方向,家长的深度参与和高强度训练才能让孩子的能力在反复的练习中得到巩固。

图源:unsplash

而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主要是为了帮他们在未来能达到这几种生活状态:

(1)成年后可以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

(2)成年后在有一定的帮助和庇护下,基本实现独立生活、学习、工作。

(3)成年后需要明确的保护或者帮助。

(4)可以在家庭环境下生活自理,并在一定社区范围内自由活动。

自闭症的症状会持续人的一生,自闭症孩子终身需要不同程度的支持,即便他们在接受过干预训练后也无法完全跟普通人一样。但是,在具备以下这两种能力的前提下,他们完全可以达到“潜伏”或有限度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状态:

(1)生活自理,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个人事物上基本可以做到自我满足,不需要他人贴身辅助;

(2)具备一定的情绪控制和行为管理能力,没有严重的自伤或攻击他人的行为。

如果自闭症孩子在成年后不具备以上两种基础的融合能力,不仅自身的生活质量无法保障,他们的家庭也将面临更多的养育和安置压力。很多无法生活自理的自闭症孩子在长大以后只能进入特校学习以及在特定的场所活动。

自闭症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郭延庆教授认为,决定大龄孤独症人士生活状态的关键在于家长在早期干预中是否为孩子做好了足够的能力储备,以便于他们未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自己孩子患上了自闭症,孩子的一生就完了,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虽然目前在医学上面没办法彻底治愈自闭症,但是自闭症也分为不同程度的疾病,并不是每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都处于糟糕的状态。大米和小米在自闭症治疗方面实力雄厚,被众多人选择。

自闭症不同程度分类:

1低功能自闭症:自闭症儿童总数的25%。他们的主要症状是没有社交,不能自理,需要有人常年照顾。

2典型的自闭症:这些患者的数量占自闭症儿童的50%。这些孩子只要及时干预康复,就能恢复一些能力,最终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正常参加工作和学习。

3高等功能自闭症:这些患者的数量占整个人口的10%-15%,他们有能力与他人交流,独自生活,但感知他人表情和情绪的能力相对较差。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自闭症治疗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大米和小米。大米和小米是一家专业的自闭症谱系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服务平台,提供康复干预、融合支持、居家指导、家长培训及科普咨询等一体化服务。通过自主研发的RICE干预康复体系,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融合教育支持,让孩子与世界自由沟通,而且通过多元化的知识培训,让家长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掌握更多专业技能。

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小时,总以为会好的,总觉得不会是什么大事,但时间越长,孩子越大,你就会越感觉到和正常孩子差距,越来越大。不知道正常孩子什么样,但这种孩子,所有的东西,你得反复教,耐心教,记得小时候,一个谢谢的动作,好像是教了半年,上厕所拉粑粑,好像引导她知道上厕所也是一年多,才知道表示有屎尿。穿衣穿裤应该坚持教一年多了,到现在没学会。眼神对视教的时间最长,也最难,但我始终在找方法,已经好了很多了。但很多毛病还是在那呢。喜欢看灯,总是美滋滋的看,喜欢摇头,喜欢挥动双手,出门不观察人脸,反正会走了领出去的话,你喊她回来比较费劲,不分生疏,总爱摸别人东西,教说话特别困难,到现在快三岁都不怎么说话,坐不住板凳,最主要没有情感上的感知,就是你出去回来,她都不会表现出什么感觉,不会察觉别人高兴痛苦。心力憔悴的狠。而且就一个人在坚持着,一个人努力着,各方面的压力,也没心思精力去想别的事了。但长年教她看书的情况下,注意力能好那么一些吧,理解一些东西了,还是比较欣慰。但养育这样一个孩子,不但要付出巨大心血,而且是一关一关的闯,熬过了这关,继续下一关。

自闭症儿童对身边的人感兴趣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可能非常渴望与他人互动和交流,而另一些孩子可能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社交互动感到不适。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通常会影响个体的社交互动、沟通和行为。虽然自闭症儿童可能对与人互动感到不适,但他们仍然可以建立人际关系,并且需要与身边的人建立联系。

对于自闭症儿童,他们可能需要特殊的支持和帮助来建立和发展社交技能。他们的家人和教育者可以提供相关的干预措施,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互动和交流。

以下是佛教治愈自闭症的实例,可以参考。

笔者:师慧平(慧灵慧捷爸爸)

  孩子状况

我的孩子师慧灵、师慧捷是一对双胞胎儿子。我的婚姻比较坎坷,因一场错误的选择我跟前妻结婚仅三个月就离家出走来广东打工,四年后她因病去世,我们没有留下孩子。

再过5年后我跟现在的太太结婚,从跟太太认识到2010年她先后怀过3次孩子都不顺利最终流产了(其中有一次是死胎),因那段时间母亲患肺癌我急于想生孩子让她看到,但很遗憾最终都没能让她看到孙子。直到2010年7月这对双胎胞儿子出生。别提这对我有多么欣喜了,记得孩子还没出生我就给他们写日记了,我心想以前一切的磨难上苍都给我补偿了,我很知足拥有这么好的孩子:他们长得漂漂亮亮,真是遗传了我们俩的长处。曾经有一次我跟亲戚说,这对孩子将来比我们强。

这期间我细心呵护着他们,孩子们1岁和1岁零2个月就会走路(走路前不太会爬,只是用屁股在地上擦移),也很活泼但多动,吃睡都很好,也很少生病,还给他们请了保姆。这样到了3岁时让他们上幼儿园了,此时孩子都还不会说话。上幼儿园不久,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记得有一次开家长会,先是看全校孩子们在广场做操,

我的孩子却在远处乱跑游玩。有一次小宝在学校被小朋友咬得遍体鳞伤(手臂、胸前、后背到处是红红的一片),大宝也被咬过,记得当晚园长带领老师一行到我家来道歉,其实我们也没责怪老师,倒是那位园长委婉地表示希望我们让孩子转学(奇怪了,我说应该是肇事者转学吧)。考虑到这个学校的情况,下学期我们给孩子换了幼儿园,

但老师反馈孩子尤其是大宝坐不住、太好动,后来咨询一家东方爱婴早教中心,老师说大宝感统失调(第一次听到感统的概念),于是让大宝在东方爱婴受训了3个月。后来再带他们找别的幼儿园时因为他们不会说话,园长总感觉有些为难,不想接收。

这个期间我堂弟有时打电话来询问孩子的情况,得知孩子不会说话,他就催我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我们自己其实没有那么着急,农村人都说有的孩子说得迟),于是2014年上半年带他们来广州儿童医院做过多次检查,包括脑电图、核磁共振(在黄埔做的检查,孩子要麻醉,那次小宝做完回到东莞仍没醒过来把我吓着了)、基因检查等,都没查出异常,但有位神经内科医生断定大宝是自闭。2014年10月,

我们又利用放假的时机带孩子们去东莞一家训练机构咨询,园长也断定大宝是典型自闭(说小宝不是)。

结合孩子的状况:不会说话、呼叫不应、对视不好、对物品比对人更有兴趣……,我们接受现实,积极干预:10月20日我们把孩子送去了聪明兔樟木头校区开始做干预训练。在送机构之前的一个晚上,我跟林枫校长电话交流了一个多小时,

记得他说自闭症是世界难题至今没有找到原因,是孩子轻微脑损伤,是无药可医而且终生残疾无法根治的,只有通过干预训练强化孩子别的功能来弥补受损的功能,而且孩子一定要在6岁前开发出语言,否则终生恐怕都不会说话。这样训练了3个月,感觉他们进步不明显。次年又因各种原因把孩子放在内地一家条件非常好的融合学校做融合。大半年过后,孩子仍然没有语言,焦急于孩子的状况重新又把他们接到聪明兔深圳校区干预训练。

  家长探索

这个阶段,最为焦急的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我就上网搜索这个奇怪的病症,也因此加了一些所谓自闭症交流群。有一天偶然看到群里说到佛法可以救治自闭症的孩子,我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立马加了一些师兄的QQ,向他们请教,

然后又获得他们无私寄来的一些佛书、佛具。我反思了一些因果,譬如家父有杀业、我们有堕胎等等。所以我深信不疑地开始修佛,但是要按书上的要求做功课,每天至少要3个小时,这是一个很难坚持的挑战。开始我并不精进,但后来有段时间还是沉下心来坚持修炼,我的想法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让孩子好起来就值得尝试。期间我跟很多师兄有过交流,得知好几个案例的孩子都康复了,更加坚信只有佛法才是根本解决孩子自闭问题的办法。也跟一位在惠州某机构训练后康复得很好的家长保持了沟通,我很佩服这些家长为了孩子付出的一切,

同时也深知自闭家庭的痛苦和折磨。期间还跟山东一位修地藏法门的师兄做了深入交流,还了解到一位河南的自闭孩子母亲把孩子寄养给了寺庙。

  说实话,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痛苦灰暗和纠结的时光,时常被挫败感打击得不想说话、少跟朋友联系,内心隐隐为孩子的未来担忧。而且还要为经济上发愁,有时真很煎熬甚至崩溃。幸好我太太是一位能力非常强的人,我很感恩在这个最困难的阶段她独自支撑了这个沉重的家。

今年3月的一天早上,我打开电脑,邮箱提示收到一封邮件,一看标题是关于用药师佛法治疗自闭症的,看到文中的案例,我敏感地意识到一个全新的方式能治好孩子,

如获至宝地一口气读完。可是正当我准备要去记师慧可师兄的电话时,这封邮件突然被屏蔽掉。后经联系那个群主请他重发那封邮件,这样就跟了凡(本了)释迦药觉师傅及师慧可师兄联系上了,当晚就迫不及待地给师傅打电话交流了四十多分钟。记得师傅语气非常肯定地说,自闭症不是病,也不是脑部损伤治不好,更不是终身残疾,而是他的精神意识还在另一个空间,要把他意识拉回到人的空间,孩子就能学得进东西。他说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而是人的错,这样的孩子是来度父母的,

不要担心孩子不正常。师傅一再叮嘱我要有信心,放心好了,说很多家长跑遍全国,到广州道场是最后一站,建议抽个时间带孩子们来广州看看,查下因果,再定方案。至此,我心里扬起了希望,感觉孩子有救了。

  佛法救渡

  这样,我们就于3月19日带孩子们来到广州黄埔道场。在道场师傅给我们查了因果,是因为家族中有亡灵,还有堕胎等因素,确定了治疗方案,同时给孩子开了开音药方。5月5日和5月26日,我们请师傅做了两次佛事祛病。5月27日,师傅给孩子们赐了法号师慧灵、师慧捷。

  孩子改变

今年5月份,是我小宝转变最明显的一个月。从这个月开始,师慧捷突然涌现出了主动语言,

一天天在进步:从以前不会说话,到现在能说一些句子;从以前个训教词语时吐词不清、声音也小,到现在吐词基本清楚、声音也大多了;他已认识非常多的蔬菜水果、动物、车辆、标识、日用品等,指导数数字能数到100,会叫出家庭成员的称谓,会表达天气,跟大人互动也多了;人很活泼,认知理解也有所提高;玩手机/平板游戏反应速度相当快……

  师慧灵在学校也基本配合老师训练,性格方面比以前稍有好转,哭吵的情况有所缓解,也能安坐得久一些;叫他给他指令,反应比以前要好;现在上课能跟着老师说一些词语;生活自理方面也有提升,譬如自己知道上厕所了;以前不会叫爸爸(总是叫成dede),现在会叫爸爸了;认知理解则需加强。还有非常神奇:我去年4月份在一次锻炼中拉伤了腿部神经,一年了时常有点隐痛,吃中药和锻炼都不能根除,佛事后居然不再痛了。

  家长心态

我相信佛法化解一些因果后,孩子的情况会越来越好。虽然孩子们的认知理解与同龄孩子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他们远没有康复,但我不再沮丧焦虑,不再充满灰暗。我相信这个世上任何一个难题至少会有三种解决方案,对于业障病,佛法是根治的办法:

① 从一些师兄的分享中,我知道师傅开示过要戒定慧,不管遇到孩子什么状况只管保证自己心态平和,放下焦虑,不执着孩子的进步也许孩子就进步了。改变自己就可改变一切,心不随境转,让心变得更清净善良更有能量。

② ②一心专念受持药师经咒并回向、放生、忏悔、做功德种福田,用心祈请佛菩萨加持、祈请师傅加持,后续按师傅的方法继续化解冤亲债主让其离苦得乐、早证菩提、往生净土。③孩子意识从另外空间拉回来后,再辅以耐心教育,慢慢的孩子异常行为问题都会消失,智商反应会提升,这样孩子一定会痊愈甚至比其他孩子更聪明,我们的家庭也会走向圆满。我知道这个过程仍会很艰辛,我还有很多需要改变和精进的地方。但相信孩子是来度我们的,是照亮我们心灵的天使,相信冬天终会过去,春天不再遥远!

  谨此分享,希能给各位类似家长以启发。这个世界一切皆空,唯因果不空。希早开智慧、早闻佛法,利益众生。修行修心,修正错误言行,守护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愿以此功德,回向所有自闭症的孩子,愿他们早日康复、走向智慧圆满!

自闭症儿童行为分析

一、自闭症儿童行为:

1.社会交往障碍:大部分自闭症病儿婴幼儿期出现对人缺乏兴趣,母亲将其抱着喂奶时,他们不会将身体与母亲贴近,不会望着妈妈微笑,平常不注视父母的走动。6~7个月时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会像正常小儿一样发出伊呀学语声,只是哭叫或显得特别安静。有的病儿即使1~2岁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起病以后表现有饥饿。疼痛或不舒服时,不会跑到父母身边寻求食物安慰,或只是拉着父母的手去取东西,而不会以言语或姿势来表示。这种病儿往往对父母离开或返回无动于衷,即使父母站在身边也会与之交往,更不会与父母对视,显得极其孤独。自闭症病儿也同样缺乏相互性社会交往,表现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谊。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在自闭症状中表现得较为显著,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自闭症病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病儿可能会拉着大人的手走向他们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常显得表情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等以表示他们意愿。

(2)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病儿常常表现为语言发育较同龄儿晚,有些甚至不发育。报道说,病儿约有一半保持缄默,仅以手势或其他形式表达要求。也有些病儿2~3岁前语言功能出现,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3)语言同内容,形式的异常:自闭儿即使语言存在,也同样有许多问题,比如:用脚尖走路。病儿往往不会主动与别人交谈,不会维持或提出问题,或者只会反复纠缠同一话题,而对别人的反应毫不在意。他们常常是在“对”人说话,而不是“与”人交谈,语言交流十分困难。刻板重复性语言及模仿性语言也较多见,和病儿谈话时他常只会重复你的讲话。也有的会在当时或隔一段时间以后模仿电视、收音机或别人说过的话。有些病儿表现为自言自语或哼哼唧唧,自得其乐。另外,自闭症病儿还可语音、语调、语速、语言节律及轻重音等方面的异常,讲出的话怪声怪气或平平淡淡,没感情色彩。有的病儿对人称代词常错用,把“你”说成“我”,或把“我”说成“他”等。

3.兴趣狭窄:坚持同一格式和仪式性强性行为(重复刻板行为)。

(1)兴趣狭窄和不寻常依恋行为:自闭症病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尤其不会玩想象力的游戏,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的东西。有些病儿还对塑料袋、门锁、某些水果等产生依恋行为。比如有一个3岁女病儿整天抱着一块儿重25kg大红砖,连睡眠时也不肯放开,如硬将砖头拿开就烦躁,发脾气。这类病儿对有生命的东西产生依恋,是很少见的。他们常对物体的非主要特性感兴趣,如喜欢反复摸光滑的地面等。

(2)日常生活习惯不愿被改变:自闭症病儿对环境常常固执地要求一成不变,一旦发生变化就会焦虑不安。对日常生活习惯也是如此。如有些病儿只吃固定的食物,有些吃饭时要求坐固定的位置。有的还喜欢把玩具或物品排列成行,如被搞乱,变得痛苦或大发脾气。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儿都拒绝学习或从事一新的活动。

(3)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如扭曲或在面前弹弄手指,拍手。有些病儿花费很多时间沉湎于记忆天气预报、一些国家的首都、家庭成员的生日等。稍大的病儿常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和不可克制地去触弄或嗅闻一些物体。这种仪式性或强迫行为在智力正常的病儿中较常见。

4.感觉和动作障碍:病儿对疼痛和外界刺激麻木。

如一个突然的声响在正常小儿会引起惊跳,而自闭症病儿则若无其事。给他们讲话,他们像聋子一样没有反应,很多父母就因为怀疑小儿“耳聋”而初次就诊。在病儿面前站个人,病儿好像没有看见,或只注意看对方的一双手或其它的某一部位。病儿常以摩擦、拍打、撞头、咬硬东西、摇晃或旋转身体等动作以引起自身感觉。病儿对某些刺激又会特别敏感,尤其对

汽笛声、吸尘器声、狗吠声以及光线突然变化等异常过敏,常会引起惊恐或烦躁不安。有些病儿手指伤了不会叫痛,而对另行安排轻微的瘙痒却忍受不了。感觉麻木和过敏可在一个病儿身上同时存在。自闭症病儿都坐立不住,动个不停。常用脚尖走路或以跑代走,东张西望,眼神飘忽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还常伸颈,装腔作势做出些怪异姿势,有的病儿还莫名其妙地笑或哭。

5.智能和认知障碍

自闭症病儿的智能约有50%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IQ低于49,)约25%为轻度低下水平(IQ为50~70),还有25%可保持正常。一般医院门诊所见的病儿多属于中度或重度,那些轻度或正常智力水平的病儿也许被认为只是脾气古怪,而不作为病态前医院就诊。不论病儿的智商是低还是高,其表现的主要症状均相似,只是智商低的病儿在社会交住和社会反应、刻板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程度上更为严重,癫痫发作也较多见。Rutter和Lackyer1967年对自闭症病儿的智商研究中发现自闭症病儿在应用操作、视觉空间技能、即时测验上较优,而在那些象征性、抽象思维和逻辑程序的测验上较差。其他认知缺陷表现在模仿、对口述词和手势的理解、灵活性。制订和应用规则上与智商相同的非自闭症儿童相比,则障碍要广泛和严重得多。此外,智力低下智力正常的自闭症儿童相比,前者认知障碍则更为广泛。有部分自闭症病儿在智力低下的同时又出现“孤独性才能”,在音乐、计算日期、机械记忆和背诵等方面呈现特异功能,被称为“白痴天才”。

6.其他特征

自闭症病儿呈现情感平淡,或与境遇不相称的情感过分或不恰当。他们常出现无理由的哭泣、大声啼哭,并且难以通过安抚使之平息。也有的无故的咯咯笑。对汽车、高楼和有毛动物等一般孩子所害怕的东西而无畏惧感。病儿常出现旋转而不头晕,自伤行为多见。癫痫发作可出现在儿童早期或少年期,以后者多见。

二、自闭症儿童行为的理论分析:

1挫折攻击”假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ohnDollard和NeilMellor在《挫折和攻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挫折攻击”假说。他们认为,当个体遇到挫折时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本文参照案例案主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攻击行为就验证了“挫折攻击”假说。用这一理论解释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即可得出“挫折导致自伤”的合理解释。自闭症儿童愿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引发其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

2不合理强化:

自闭症儿童因为认知发展上的迟滞,使他们无法建立“头碰墙-疼痛”的联系,选择自伤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情绪是可能的。由此我们得出,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一开始很可能只是一个无意间的动作,但是由于家长过分的关注与干预(不合理强化),最终导致了自伤行为频率提高,程度加重,发展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自伤行为。

3生物理论:

生化因素孤独症患儿的多巴胺、5-羟色胺可增高,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经递质异常,但缺乏特异性;脑组织发现小脑部位有神经细胞迁移的异常,浦肯野氏细胞数量的减少。另有研究报告孤独症可能与大脑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回有关。还有研究认为孤独症与其出生后第一年内的脑生长速度过快有关。

4“冷藏库母亲”理论:

BBettelheim(1956,1967)主张自闭症的心因论并提出了“冷藏库母亲”理论(the”refrigerator mother”theory)。他认为,自闭症是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的结果。这一理论给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带来了双重的打击,使他们陷于罪责和不安之中。

5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中的理论不是指成体系的有意识的理论,而是指表象心理状态的天生的认知机制。自闭症的“心理理论”说主张自闭症儿童缺乏对思想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部分人际关系、交流与想象方面导致特殊的障碍,解释解释孤独症患儿三种损伤,对有些孤独症的行为特征,比如兴趣的局限性,刻板和重复行为。最典型的是Baron-Cohen(1985)等人进行的“萨丽-安娜”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大约80%孤独症被试在这种任务中失败,而大多数正常儿童和唐氏综合征儿童都能够通过这种任务。即使那些能够通过这种任务的孤独症被试,在更加复杂的错误信念理解测试中,也表现出明显的损伤。Leslie和Frith重复了错误信念任务测试的同时,增加了对孤独症患儿正确信念理解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错误信念任务中,控制组特定语言损伤儿童能够全部通过实验任务,相比较高功能孤独症患儿通过率只有28%。在后继的研究中,Perner等人使用了改进的“糖果盒”任务,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这些实验使人形成了这样的观点:与孤独症患者自身的智力功能或者智龄相比,他们心理理论的发展严重受到损伤。Happé对前人研究的元分析有力地支持这种观点,她证实:无论在孤独症患儿还是在智力残障儿童中,通过测量他们的言语智龄会发现,完成一种标准的心理理论任务的可能性与他们的发展水平有极大地联系;当然,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通过这种任务的智力水平要求显著高于控制组儿童。

6 执行功能障碍理论

执行功能曾被定义为“为了能够实现将来的某个目标,保持一种合适的问题解决状态的能力”。后继的研究者们把这种认知能力进一步具体化,认为执行功能主要包括:计划,思想和行为的灵活性,定势-迁移,抑制以及把一个心理表征保持“在线上”(on-line)或者保存在工作记忆中。这些功能的实施必须依靠完整无损的额叶功能。孤独症患儿遭受执行功能障碍的困扰,证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孤独症患者在前损伤病人使用的索引执行问题测试中也表现出执行水平差,并且固执和重复等孤独症患者的行为特征在前额损伤病人中也有出现;第二,较多的执行控制的直接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可能在对外部刺激抑制前优势反应方面有一些问题。比如在需要抑制前优势反应的河内塔问题和迂回得到任务中,孤独症儿童显示出很差的计划性。自我控制行为的损伤可能是孤独症患者重复和刻板行为的最好解释。由于孤独症儿童自我控制受到损伤,对行为的发生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造成某种行为重复不断进行。

7 弱中枢性综合理论

这种理论是为了解释孤独症患者的“长处”而不是他们的损伤提出的,这些“长处”包括:某些孤独症患者IQ成绩非常高,在韦克斯勒量表的某些视觉空间或者建构性测试中取得相对较好的成绩,比如积木图案和物体拼凑。Frith和Happé认为这些高峰能力反映了孤独症患者中枢性统合驱力很弱。他们把中枢性统合定义为:在搜索整体意义时整合部分信息的正常倾向,一种关注任何刺激的整体而不是部分的倾向。他们认为孤独症患者正好与之相反,更可能关注局部而不是整体水平。有许多证据表明孤独症患者中枢性统合驱力相对较弱:首先,孤独症患者在镶嵌图形测试中曾表现出他们的速度比匹配控制组更快。Shan&Frith证明孤独症患者在搭标准积木任务中的速度快于匹配控制组,但是如果完整的积木被分割成组成它的

部件,控制组儿童的速度加快,这表明:在标准任务中,孤独症患儿拼搭前分割状态的积木关注的是部分而不是整体;其次,孤独症患者中存在一种现象,将无歧义的同音异义词使用在周围有词语的上下文背景中失败,这反映了孤独症患者中枢性统合驱力很弱。此外,在孤独症儿童中还发现数数时列出典型模式的失败以及不能知觉视错觉的倾向,这些都是弱中枢性统合驱力的证明。

自闭症孩子在智力的发展过程中,是有缺陷或者发展不平衡的,自闭症儿童不喜欢和外界接触,不喜欢和外人交流,也很难与他们进行沟通,因为自闭症儿童不太能理解到他人的意图等,那么,我们了解下,自闭症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首先,自闭症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别的天赋,比如在绘画等方面,比一般正常孩子更专注,想象力也会更加地丰富,虽然他们很难和其他人沟通,但他们也是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纳的,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其次,自闭症孩子不喜欢在很多人的环境下生活,根据他们的特点,应该尽可能给他们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自在,同时,自闭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为这样的群体提供专业的心理医生也是很重要的,父母也应当给予关爱。

还有一点,要让自闭症患者能够融入到这个社会,就应当对他们抱有信心,而不是抱有同情,通过社会的接纳和心理治疗,自闭症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自闭症分为轻度的、中度的、重度的,有部分自闭症患者会好转,也有些会加重病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1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