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是什么心理状况,存在了怎样摆脱?

情感勒索是什么心理状况,存在了怎样摆脱?,第1张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表面上是以他人为出发点的关爱,但其实是一种情绪勒索,为的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都是为你好,说出这句话的人,真的为不是为你好!成年之后,学习不做被害者,摆脱情绪勒索。

利用罪恶感操控他人

家庭中最有智慧的人,到底是谁?谁才是家里的“大人”?

同样的状况,也会发生在家庭成员、情侣或是关系紧密的人身上。这种隐藏操控他人的“好意”,就是著名精神科医师卡伦.霍妮所说的“虐待的爱”。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表面上是以他人为出发点的关爱,但其实是一种情绪勒索,为的是达到自己的目地。

缺乏理性思考与面对挫折的勇气,也不愿意进行沟通。动不动就说要去死,其实就是一种懒惰与 情感 的勒索。

这些人虽然总是以生命要胁,却从没真的寻死过。不论是以为对方好,或是以死相逼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不顾对方的感受,就是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加藤谛三在《道德骚扰》一书中提到:“施虐者虽然是出自于好意,但藏在他潜意识底层的,却是想要霸凌他人的心。

摆脱情绪勒索的恶性循环

如果你不能自爱,你就没资格爱我。

所有讲出“我是为你好”的人都是真心的,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察觉到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恶意。然而这股真心无形中却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情绪勒索经常发生在家人之间,而且多数人对此几乎不知不觉,一旦察觉受到这种负面情绪的骚扰,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对方。

无论心里有什么想法,即使会吵架,也应该明白地表达出来,这才是正常的沟通方式。

{信心补帖}下决心摆脱以爱为名的骚扰,重建自信与自在的人生。“如果你运气好,有一天也许你会感谢这段经历,因为这件事就是注定要来磨练你的。

你最关心的人,最清楚你的死穴在哪里。最亲近的人,会把你拖进最持久的战役。如果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有苦头吃了。

所有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胁,恐吓,他会以许多不同的面貌出现。我们被迫于勒索者共舞,却无法跳好舞,不也看不透舞伴的心思。

首先来看看勒索的四种形态:

“如果你真的爱我,你应该……”

“别离开我,不然我会 ……”

“你是唯一能帮我的人,所以……”

“”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只要你…”

以上这些话的杀伤力都非常大,而且也都很吓人。这些言词通常也都能奏效,因为如果反抗的话,我们都很清楚自己的下场会是什么。这些人绝对能把我们的生活搞得鸡犬不宁,或者至少让我们不开心。

如果一直对勒索者让步,我们将付出十分巨大的代价。他们的用语及行为会让我们感到失衡、羞耻和深深的罪恶感。我们知道应该改变这种倾向,也不断发誓要采取行动,最后却还是会掉入 情感 勒索的陷阱。于是,你不得不妥协,勒索计划成功。

每种 情感 勒索都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影响,施暴者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有破坏性的,但是其他看来没有那么极端的 情感 ,勒索者的破坏能力也不能小觑,无论是白蚁还是飓风,都可能毁掉一座房子。

所以,可以这样做

第一,确立并坚持自身立场

第二,阐明自己的真实需要

第三,表明自己能接受的范围

第四,让他自由决定是否接受这样的条件

如果对方视而不见,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边界意识,多做几次坚持的动作。

无论怎样,不要做“滥好人”,更不要“圣母心”,为苦难的可怜人带去心灵快乐并不容易,你得付出很大的代价,那是一个无尽的黑洞。。你要将濒临绝望的人带回生命的岸边,助人一旦过度,其实也是一种操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好! @依云心理

情感 勒索,大概就是一种很拧巴,很伤害自己和对方的心态。

比如说,我爱你,就一定要在一起。

比如说,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为我做了什么?

比如说,感情中牺牲性。

其实,感情是最不用讨论付出的。

因为,感情,我们谈的是情。

我认为是跟道德绑架一个意思,哪有那么多理所应当,只有应不应该。

情感 勒索是我们身边亲近的在意的人,比如爱人,亲人朋友等对我们进行的一种 情感 威胁。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 情感 需求,有意或者无意对亲近的人做出的一种 情感 控制,通过要求、抵抗、威胁、屈服等的手段,让对方不得不妥协,并按他们的要求行事,从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压力,身心造成影响。放任纵容 情感 勒索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摆定立场,坚定信心,用非防御性沟通方式进行解决。

情感勒索,或者我更愿意把它叫做情感的绑架,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行为中的最为激烈的表达方式。

我们的身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会要求我们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做,否则就会怎样怎样,就是用直接的方式或者间接的方式在绑架和勒索我们的顺从。用压力来管理我们的思想和思维,用要挟和恐吓来绑架我们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在人和人相处的模式中,或强烈或委婉,程度不同,但是对另一方来说,伤害是一样的。

情感勒索的六个阶段方式是:

一,要求,施暴方向另一方提出自己的要求,要求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有些时候会用光明磊落的理由,有些时候是直接表达要求或者带着可怜的模样的请求。带着伪装或者是善良的温情的包装的要求,我们常常是不容易觉察出来的,而因此会直接答应对方的要求。

二,抵抗,当另一方表现出对要求的不顺从的时候,施暴方会用抵抗来表达不满,并且强化自己的要求。有时候是强烈的语言的抵抗。

三,施压,这是在抵抗无效的时候,施暴方会换另一种方式,给到另一方压力,甚至是对另一方的指责,把责任和后果都推给另一方来承担,从而用道德的压力来绑架对方的思维和决策,在施压过程中,后果和影响被无故的放大,直到另一方感受到无力,或者是强烈的恐惧,失去客观的思考和评估的能力。

四,威胁,或者是诱惑的方式。如果你同意我的决定,我就会更爱你。或者,如果你不爱我,我就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对待你和你的家人。或者是如果你不支持我,我就失去对人生的希望之类。在威胁中,施暴方会加入强烈的自我的伤害和情感,通过描述强烈的画面来引导对方。

五,屈服,当看到另一方依旧不顺从自己的要求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屈服,用情绪或者暂时的乖巧来模糊处理,直到看到另一方的心理有松动后再次提出要求。

六,重启,这是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不断的重复的模式,就是提出要求,施加压力,威胁和诱惑,祈求或者恐吓,周而复始,慢慢的就变成两个人的相处固定模式,直到另一方完全的服从,并且完全的失去逃脱的能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总是会看到这样的情感勒索的互动模式的存在。一方会不断的重复这样的勒索模式,不会停止。而另一方也在这样的模式中被同化,被影响,直到形成习惯。

情感勒索者的内心世界,多是有创伤的。内心缺乏安全感,不能面对失去。当他的意愿没有被满足和顺从的时候,他的内心会升起强烈的恐惧而不能去面对。唯有通过在勒索的路上前行,才能让他获得满足。从要求到威胁,甚至是不管自己的过去的修养的话都可以用来当作威胁的方法。情绪的剧烈波动,也是会加强他们对自己的勒索模式的依恋。

而情感勒索者自己,也是不愉悦的体验,是比正常人更辛苦的。当我们带着慈悲心去看施暴者,就会理解他们的模式,在施暴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正承受着距离的情绪和情感的波动。害怕对方不顺从,害怕面对失败,害怕不被认可和接纳,他们是一群不敢面对自己的人,通常是有着特殊的原生家庭的经历和过去,他们也是被赋予和强迫形成了这样的模式。

情感勒索,大部分时间也许不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安全,但是会夺走我们的最珍贵的财产之一,那就是自我的完整性。自我完整性反馈在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上,是我们用辨别是非对错的中枢在驱动的领域。虽然我们通常所说的完整性,都是说有诚实的品质,有正直的勇气,但是它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自我的完整性,意味着整体,它反映了我们的身份、信念、价值观,认同感、归属感,我们愿意做什么,有什么样的原则,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有什么样的愿望等。

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轻而易举的说出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做和不能做的事情的,但是要将这些原则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并且在遇到情感勒索的巨大的压力下还能勇敢的坚定的捍卫它们,是非常困难的。也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屈从和妥协,选择了方式抗争和努力,丧失了我们的自我完整性。

高度的自我完整性,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是这样的:我坚守自己的立场,我不让恐惧主宰生活,我敢于跟伤害我的人据理力争,我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不会让他人插手,我信守对自己的承诺, 我不会背叛他人,我会说实话。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强化自我完整性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的时候,行之有效的练习,可以大声的朗读,通过朗读,强化他们在大脑中的回路。

而面对情感勒索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首先是慢下来,让自己从模式上慢下来。这个时候,允许觉察力的唤醒,让觉察在自己的内在产生出来。到底要如何"慢下来“,如何实现什么事情都别做呢。你最需要的就是远离,远离这样的压力的前提下给自己一点时间来思考。为了争取思考的时间,你需要学习能让步调减速。为了争取时间, 你需要学会能让步调减速,多给到自己一些话术的练习和演练,确保在需要的时候,哼果断的说出来。

比如:我现在不能马上给你任何答案,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我不想现在就做这个决定,我需要一点时间。这事儿对外很重要,我不能轻易下决定,请给我多一点时间思考,可以吗?

当我们慢下来,着急的就是施暴者,他们会因为我们的慢下来的表达而变得更加急躁,甚至爆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练习的就是对不适感的对话。假设某个物体是你的情绪,恐惧也好,焦虑也罢,先假设它就是你的情绪的代表,你想着对情绪说些什么能让它更关注你信任你。你可以承诺对自己的情绪的负责,对恐惧的负责,对不安的负责等。这样做,可以让事情简单化。

如果我们有机会去面对一个不舒服的被勒索者,我们可以邀请被施暴者描述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i需要有一定的聆听能力。专注在聆听上,分辨哪些是对方的观点,哪些是对方的感受,哪些是对方的信念与价观,一直感受,只是一种情绪状态,可以用一个或者多个词来描述下。一种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或者最多两个词来表达,简短就是最好的。在你在说”我觉得“的时候,请及时就是在描述自己的认为的事实和自己认为可以相信的事实,因此,我们要分辨哪些是信念哪些是感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了更好的觉察,我们可以选择自我的心理暗示的一句话,比如:我是可以承受的”,我是可以成功的,我是完整的人。并且,相像自己离开目前的纷乱,离开压力的环境成为一个旁观者。这样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艰难时刻,获得平静和安定。

当压力临头的时候,内心的平静是最需要达到的,也是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被勒索和情感绑架的循环的方法。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先让自己平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在联结,分析一下别人对你提出的要求,跟你子的标准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要求,还是情感勒索者的要求。当你有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的时候,你就已经获得了走出被情感勒索的勇气和方法。

在面对情感勒索的人的沟通中,我们可以用几种策略和方法。

一,非防御性沟通:我们需要练习如下的话术,大声的朗读出来,直到变成我们的自然的习惯,直到我们可以在面对勒索的时候,大声的说出来: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的想法很值得思考;哭泣和愤怒是没有用的,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聊。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你是对的,你绝对没错。即使我们内心并不这样认为,我们还是可以这样的表达。让对方冷静下来,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冷静的环境和时间窗口。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为你自己和你自己的决定做辩护,这是最简单的方式。

二,化敌为友:当情感勒索的人陷入僵局的时候,邀请对方一起来面对问题,转移话题,和谈话的方向,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当对方向你发出请求的时候,也许是处于他自己的本性,我们需要带着对方一起走出自然的本性模式,也就获得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总之,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让自己慢下来,让环境温和起来,对于解决问题都是非常有效的。

文/不爱看书的花花晨

2005版**《傲慢与偏见》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伊丽莎白的表哥柯利斯向她求婚,被她当场拒绝。母亲为此恼怒,因为柯利斯即将继承一大笔遗产,所以伊丽莎白和他结婚,将会衣食无忧,一家人也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母亲觉得女儿肯定是“疯了”。为了命令伊丽莎白接受求婚,把父亲也搬来,并且威胁她:如果不接受柯利斯,一大家人就会陷入贫穷,责备女儿自私,怎么能不管全家人的死活?母亲还使出了杀手锏:如再不答应求婚,今后和伊丽莎白不再说话!

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种情景。其实不仅**中会有,现实生活中越是和我们亲近的人,诸如此类的场景也会轮番上演。比如下面这些情况:

如果你要去工作,我们就一刀两断;

如果你不答应我的条件,我的遗嘱上就不会有你的名字;

如果你要跟我离婚,你就别想见到孩子;

别跟我吵,我要得抑郁症了;

当这些话从我们亲近的人口中讲出来时,杀伤力十足。它们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压力,造成心理负担。不答应,担心身边人的受伤;答应吧,又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让人进退两难 。

别着急,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将这种情况称之为“情感勒索”,并为此写了一本《情感勒索》的书,为你带来摆脱情感桎梏的良药。

一、什么是情感勒索?

我们先来聊一聊什么是情感勒索。我相信一提到“勒索”这个词,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绑匪穷凶恶极威胁人质的场面,他们让人感到恐惧 。

“情感勒索”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提出的观点,当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会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勒索我们时,如果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那么我们就有苦头吃了。

作者苏珊·福沃德,从事心理治疗已经超过了45年,治愈了几千人,堪称心理学界的大V。她将几十年来遇到的各类情感问题,写进了《情感勒索》。

在《情感勒索》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案例,阐述了情感勒索形成的原因,什么样的人群容易成为情感勒索者,以及当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情感勒索时,如何摆脱给我们造成的心理伤害。

情感勒索者,真是想要伤害我们吗?不一定。 他们本质上想要操控我们,如果我们对情感勒索者让步,就会掉入他们的陷阱,让我们背负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就像戴了人生沉重的十字枷锁。

如果我们和情感勒索者断绝来往,是不是就可以远离情感勒索?作者苏珊·福沃德认为只有一些特例需要断绝来往,在亲密关系中出现情感勒索, 并不是说就要和亲朋好友绝交,而是,我们要用更加坦诚的态度,机智的策略去面对,改变行为模式,让所有的亲密关系都能更加稳固。

二、发生情感勒索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书中的一个例子:

丽兹和迈克尔因为浪漫的相遇而结婚,婚后一年,丽兹生了一对双胞胎,做了全职主妇。当孩子长大上学后,丽兹提出想重新出去工作,但是,每次都被迈克尔以孩子小的理由拒绝。丽兹提出离婚,迈克尔也不同意, 他说:“只要一离婚,你什么东西都拿不到,你永远都见不到孩子。”

在丽兹眼中,体贴、负责的迈克尔变成了一个暴君,曾经的浪漫爱情消失得无影无踪。丽兹作为一个无经济能力的家庭主妇,根本就是束手无策,除了对迈克尔的恨,没有别的办法。

正如尼采所说: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情感勒索者通常都是我们身边关系亲密的亲朋好友。如果你不照着他们说的去做,他们就马上翻脸。

如果你违背他们的意愿,他们就给你贴上自私、冷漠、忘恩负义的标签。总之,如果你不顺从,他们便不会让你的日子好过。

那么生活中什么样的人群,更容易扮演情感勒索者的角色呢?苏珊把情感勒索者分为四类,分别是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引诱者。我们来看一下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施暴者 :总是清楚得让人知道他们的具体需求,这类人有可能当场发泄他们的情绪,或者是一言不发,但随时都会把怒气撒在我们身上。

自虐者 :他们会将所有威胁内化,向受害者强调,如果对方不让步,他们会对自己做出某种举动。比如常见的自残、自暴自弃等,目的是想引起对方的注意。

悲情者 :喜欢强扣罪名,让别人产生负罪感。

引诱者 :是四种情感勒索者中最不易发现的。他们承诺受害者金钱、事业、爱情,喜欢打一棍再扔个甜枣吃,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案例: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儿》开播,杨烁在节目里对儿子的说话方式,引起巨大争议。

在选房子时,杨雨辰想选5号,杨烁想选1号。杨雨辰解释说5是他的幸运数字,所以他最终还是选了5号房。可不巧的是,5号房在最远海拔最高的地方,而1号距离最近。

这时杨烁脸都黑了,在走去房子的路上,杨烁一直在冷嘲热讽:“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你要选5号,棒棒的”而儿子杨雨辰一直默默地低着头。最后儿子抵挡不住爸爸的“情感勒索”,眼里含着泪说:下次选1号房。

杨烁就是典型的情感施暴者,他把对儿子选房的不满,直接发泄出来,并且利用父亲的角色,向儿子施压,可怜的小雨辰最终向他妥协。

苏珊告诉我们,这些情感勒索者之所以屡屡得手,一次又一次在矛盾中占上风,主要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受害者的弱点,它们就是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

1、恐惧感

恐惧感是我们人类本能的一部分,恐惧感让我们警惕周围的危险,维护自身的生命安全。恐惧感也可以是后天经历了危险产生的,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情感勒索中产生的恐惧有:对愤怒的恐惧;对不被认可的恐惧;被遗弃的恐惧 。

前面提到的丽兹,就对迈克尔的愤怒感到恐惧,丽兹虽然不会担心迈克尔会打她,但是丽兹却感到恐惧,她不敢离婚,也不敢出去工作,婚姻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实,那些大吼大叫的情感勒索者,大部分都是情绪上的懦夫,是纸老虎。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才会向别人施加压力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2、责任感

“融四岁,能让梨”,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要有责任感,不能自私自利。 但是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最后才考虑自己,在这种信念下产生过度的责任感,就促使了情感勒索者得逞,对我们造成心理伤害。

**《芳华》的男主人公刘峰,就属于过度有责任感的人。他腰部受伤后不能跳舞,变成一颗螺丝钉:修舞台灯光、亲自为新婚的同志打沙发;吃饺子专门盛坏的,别人不愿干的活,他都大包大揽了。

3、罪恶感

如果我们做了违法的、伤害别人的事情、都会产生一种罪恶感。而情感勒索者善于推卸责任,将问题全部推给受害者,名副其实的甩锅侠,让受害者产生一种罪恶感。

比如:我现在心情不好,这些都是你的错;

我淋雨生病了,因为你没来接我,这都是你造成的。

其实,如果受害者的行为不是出于恶意,没有给对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那么这种罪恶感就是不合理的。 情感勒索者贴在受害者身上的各种标签,比如:自私、吝啬、顽固等,都是他们的个人观点,根本就不是事实。

三、面对情感勒索者,我们应该怎么办?3个步骤4个策略,冲出迷雾

既然情感勒索者带给我们生活和工作上诸多麻烦,是时候该终结噩梦了! 我们必须要对勒索者采取行动,不能任由他们的小伎俩再次得逞。光是空想没有一点用处,重要的要去行动。

作者苏珊在文中提到SOS策略是指三个步骤: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制定策略(strategize)。

步骤一、停下来

对于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我们不必立即回应,使用拖延话术, 用拖延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越是复杂的事情,越需要拖延时间。

你可以说:我现在不能给你任何答案,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

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轻易下决定,让我想一想;

如果你实在是感到焦虑不安,可以找借口走开,说:我要喝水;我要上厕所。

当我们受到情感勒索时,压力会让我们无法正常思考,只要我们和情感勒索者有了一段距离,才会平复激动的情绪,恢复更理性的判断。

步骤二、冷静观察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受到情感勒索时,容易在压力的影响下,被牵着鼻子走。如果我们化身为旁观者,就会发现 情感勒索中的要求有三种类型。

类型1:无关紧要的要求

比如:对方要求我们买什么;或需要到哪里去。对这种要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做出让步,或者提出自己的条件让对方答应。

类型2:影响自我完整性的要求

这种要求会违反我们的是非观念,甚至影响我们的自尊,所以对这种要求,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立场,不能妥协。可以在心里试问自己几个问题:

比如:这个决定是否会影响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是否能做回自己,不对他人唯命是从?

类型3:重大人生决定的要求

面对重要的婚恋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工作的决定时,可以先宣泄自己的情绪,再仔细分析利弊,最后做出选择。

步骤三、巧用四种策略

第一,非防御性沟通

面对情感勒索时,我们不要立即反驳,不要让气氛变得紧张,不要激怒他们。我们要用非防御性方式去沟通。

我们可以说: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你的想法值得考虑;你平静下来我们再谈这件事,好吗?

前面提到的丽兹,最后在作者苏珊的帮助下,给迈克尔写了一封信,坦诚诉说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并向迈克尔提出了几点要求和自己的希望。最后,迈克尔竟然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他们的婚姻又回到了最初幸福的模样。

第二,化敌为友

当情感勒索陷入僵局时,我们不妨转换思路,抱着求知欲和愿意学习的态度,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 这一招很有效,因为人类的本性决定了,他一旦参与了你的决策过程,就愿意帮助你实现这个决定。

比如,我们可以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一点对你这么重要?

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这么生气?我想知道我们要如何做得更好?

第三,条件交换

条件交换的好处:首先,是打破了僵局,改变了一个人承受压力的状况;其次,是创造了双赢的局面,双方都能获得想要的东西避免了冲突和争执。

当我们受到情感勒索时,会感到气愤,不公平。当我们提出条件交换时,就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消除了被对方伤害的感觉,也消除了心中的怨气。

第四,运用幽默

使用幽默和情感勒索者沟通,可以使气氛变得轻松,避免互相指责和攻击。 用幽默来和情感勒索者沟通,会让双方都会感到放松,能体会到舒服的交谈方式才是最佳策略。

总结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所以当我们面对情感勒索时,要大胆说NO!而且我们发现《情感勒索》中的婚恋、亲子关系问题, 不是单纯的沟通不良问题,而是双方力量的较劲。我们要有力量去抗衡,就要做出改变,只有下决心做出改变,才会走出情感勒索的阴影。

改变很难,但是当你摆脱了内心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用自我肯定的方式,来面对情感勒索时,你就会发现一个和从前不一样的我。

爱需要勇气,改变更需要勇气,这本《情感勒索》会给你带来新生的力量,令你往后余生,岁月无恙,活得更加自在快乐。

继读完 《恰如其分的自尊》 后,我近来开始阅读 《情感勒索》 。可以说,这两本书和去年阅读的 《不要用爱控制我》(1-4) 在内容上有很大的相关性。之所以系统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主要是希望继续深入理解关系里的“暴力”,构建更好的人际关系;其次也希望略作一些读书札记,与读者分享,使更多人受益。

第五章为《情感勒索者的内心世界》,第六章为《受害者的特质》,两章结合起来读,收获颇丰。我从这两章中抓取出以下最有感触的七个关键点:

1 如何处理挫折?

遭遇挫折后,人们可以有两种反应。一种是难以容忍挫折,无法接受失望的结果,立即采取行动,欺压别人。另一种是调节自己的心态,品味挫折和失败的痛苦,但不沉浸于痛苦,继续努力向前迈进。

很显然,采取第一种应对方式的人更容易成为情感勒索者。这也是挫折教育的另一重意义,不仅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也避免因遭受挫折而伤害他人。

2 童年期遭遇重大丧失

作者认为,“很多在童年时期失去过重要事物的人,成年后会变得过度依赖和黏人,他们再也不想尝到被拒绝、被遗弃或是被忽略的苦涩滋味了。”

我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年后,可能会把情感勒索作为避免再度失去重要人物的应对方式。而另一部分人,则会因为害怕失去重要的人而牺牲自我、接受情感勒索。

若情感勒索者不愿再诉诸情感勒索,那么他便要学会说出真实的感受,也就是勇于承认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恐惧。

3 给孩子提供“完美生活”的负面影响

有些父母因为不希望子女经历自己童年时的艰苦,便对子女百般呵护、过度保护,在物质上尽力给予孩子想要的一切。这样养育子女将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是使孩子误以为自己想要什么都能毫不费力地轻松得到。假如将来他不能轻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便可能会用情感勒索的方式来强取。

另一方面,是使孩子失去了学习应对挫折的机会。因为不懂得如何应对挫折、拒绝、失去,因此他更加依赖情感勒索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不可遏止的需求。

这也折射出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4 情感勒索者善于“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情感勒索者第一种合理化的方式是,将自己看成是拥有判断力的“法官”。他们将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解读为维持家庭秩序、建立规则、做“该做的事”。

情感勒索者第二种合理化的方式是,将自己看成受害者,而把受害者看成施暴者。他们往往极端自我中心、极度敏感,歪曲事实,从而合理化自己对受害者的伤害。

情感勒索者第三种合理化的方式是,将自己看成在人格、动机、能力等方面优于受害者的人。因此,他们贬低受害者的价值,如此一来,他们既可以合理地打击受害者,又可以在受害者真的要离他们而去时,减轻他们的失落感。

情感勒索者第四种合理化的方式是,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这都是为了你好”。他们不觉得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对方,反而觉得是在替对方着想、帮助对方。

5 什么样的人容易遭受情感勒索?

这些特质包括:“过度需要他人认可;过分害怕他人生气;不计代价维持和平;容易为他人负过多责任;频繁质疑自我。”

这些特质都可以追溯到人们的早年生活。孩提时代,人们最害怕失去父母的认可、最害怕父母生气、害怕家庭不和睦、当家人有需要时年幼的子女也能立即承担起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担心自己没做好……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绝不仅限于学业方面,更重要的是:多给予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多给予孩子无条件的肯定、建设和谐的家庭关系、成年家人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孩子来时时关照自己的情绪……

6 哪些做法容易强化情感勒索?

作者认为,当你面对情感勒索者施加的压力时,以下做法中的任何一项都无异于是在对情感勒索进行正强化:

”道歉;试图跟对方讲道理;争吵;哭泣;哀求;改变或取消重要计划或约会;提出让步,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投降。“

受害者原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其实这些做法相当于对情感勒索行为的奖励,将促使情感勒索不断升级。

正确的应对行为包括:

”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正视事实;申明自己的原则;让情感勒索者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你不能接受的。“

7 自我勒索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自我勒索”这个词,这个词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一人分饰两角(勒索者和受害者),实施“自我勒索”。

很多人因为担心遭受反对、拒绝、批评、挫败,我们甚至不敢和别人商量,就在想象中给自己施压,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和权益,阻止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情。然而,假如理性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担心并不是事实。这是自我设限,也是自我勒索。

比如,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性常年和守寡的母亲一起生活,一直单身,从未谈婚论嫁。在他的潜意识中,他若成家,便是抛弃了母亲。

我们常说最亲的人伤害我们最深,是因为他们与他们或存在血缘关系、或是亲密的爱人,是交往最频繁的人。他们最了解我们,即使无意,也懂得利用我们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弱点来达到目的。

当他们说“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时候,只有我们知道自己生不如死。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情感勒索”。

比如,相爱的两个人分手后,一方扬言要杀害另一方而拒绝分手;闹离婚的夫妻,一方以孩子作为要挟,以此来达到控制另一方的目的;强势的父母以断绝关系来威胁子女等等。

由此可见,情感勒索多半发生在具有亲密关系的双方。勒索者使用手段对受害者进行情感勒索,威胁如果不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会有苦头吃。

他们通常威胁、恐吓受害者,如果受害者不顺从他们,就会被贴上自私自利/不称职的标签。

《情感勒索》是一本畅销全球20年的心理学经典书籍,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是美国资深心理治疗师,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作家。

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来自家庭和职场的案例,精准剖析情感勒索者的动机与套路,从辨别与诊断,到应对与自救,教会你应急止损,重建信心,打破以爱之名的游戏,终结一再退让的恶性循环。

在我看来,情感勒索者之所以得逞,是因为受害者顾虑得太多,勒索者正是拿捏住了我们的“死穴”、“软肋”,让我们不得不屈服。这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要摆脱情感勒索,就要把我们脚上的“鞋”脱掉,才能无所畏惧。

情感勒索是控制的一种,而且是控制行动中最有力的形式。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情感勒索》一书里指出,无论何种情感勒索,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试图掌控你,无视你的抗议,以性格和动机优势压制你,逃避你们之间真正的问题。

情感勒索者深知受害者的软肋在哪,他们会利用受害者心中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通过威胁、恐吓等来强迫受害者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某件事情。

其实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这三种不良情绪每个人都有,可是勒索者会将它放大,如同迷雾一般,让受害者缺乏决断力、无所适从,无法看清勒索者的行为。

受害者们明明知道答应勒索者的要求会感到不舒服,可是出于某种压力却不得不答应,最终亲密关系不复存在。

情感勒索通常经过六个阶段—— 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重启。

要求:情感勒索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受害者提出不容讨论和改变的要求。

抵抗:受害者会清楚自己的需求并感受到自己内心的不适,拒绝情感勒索者的要求。

施压:情感勒索者遭到拒绝后,并不会考虑受害者的感受,而是继续施压,逼受害者接受要求。

威胁:情感勒索者可能会威胁要让受害者痛苦与不快,因为受害者让他们非常不好过。

屈服:受害者就算心里不太乐意,但是最终还是因某种原因屈服了。

重启:勒索者施压,受害者产生恐惧/责任感/罪恶感,为尽快结束勒索者的逼迫,受害者只能屈服。最后双方形成这样的相处模式:一方施压,另一方屈服。

情感勒索者制造迷雾的 四大手法有二分法、病态化、联合阵线、消极比较。

他们通过其中一种或几种手法 对受害者进行“要求——施压”,最终令受害者屈服,并让这种相处模式循环往复。

通过这些手法,勒索者让自己无理的行为看起来更容易接受、更情有可原。

政治学上通过好坏分类的方法称为“二分法”。

情感勒索者是“二分法”的专家。他们会粉饰自己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同时给受害者进行消极描述并贴上诸如自私、拘谨、幼稚、愚昧、忘恩负义、脆弱等标签。

这些标签会让我们的自我评价开始动摇,同时将情感勒索者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内化,逐渐认同情感勒索者对我们的观察力、人格、价值观的评价。当我们认同了情感勒索者对我们的评价之后,我们的真正需求便被扭曲成了人格上的缺陷。

为了将受害者拉回被勒索的地位,情感勒索者通常会威胁说真话的人,极大地激发受害者的恐惧感。

在一个存在家庭暴力、虐童、酗酒等问题的家庭里,家庭成员通常会默契地绝口不提。一旦有人将家丑说出去,打破靠否认和保密来维持家庭稳定的潜规则,说真话的人往往会被其他家庭成员极力阻挠,并贴上“疯子”“破坏者”“不可饶恕”的标签。

苏珊·福沃德在书中提到,病态化与二分法一样,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记忆、智商和人格产生自我怀疑。而病态化的危害性更高,它让我们不信任自己的精神状态。

这类情感勒索者在不同的家庭成员面前说的话不一致。他们一方面不承认受害者做出的贡献,威胁受害者要抛弃、驱逐、惩罚或报复说真话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在其他不明真相的家庭成员面前扮演“悲情者”,控诉受害者,歪曲他们的行为,以此拉拢他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对受害者进行勒索。

除此以外,他们会拉拢其他朋友,以及被害者关心的人和尊敬的人,让情感勒索者在人数上压过被害者,让被害者感到孤独和挫败。

消极比较的情感勒索者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看人家”。我们通常会被“别人家的孩子”伤害,这种伤害来自父母的消极比较。他们会拿另一个人做完美的标准,与他们相比,我们浑身都是缺点。

在他们看来,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而你却不能做到。

作者在书里指出,在这种消极比较下,我们会产生自己不够好,不够忠实,能力不行等想法,进而产生焦虑和罪恶感。

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我们会屈服,让情感勒索者如愿,以此来证明自己没他们说的那么坏。

勒索者之所以会得逞,跟受害者的特质有关。

作者在书里指出,具有以下人格特质的人容易受情感勒索控制:

过度需要他人认可、过分害怕他人生气、不计代价维持和平、容易为他人负更多责任、频繁自我怀疑。

《天龙八部》里的阿紫是天生的情感勒索者。她对其姐夫乔峰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乔峰的表现不如她所愿,她会拿出杀手锏——“你答应过阿朱姐姐要好好照顾我的”,以此让乔峰产生愧疚和责任感,达到控制和对他进行情感勒索的目的。

她错把这种对乔峰的控制当做爱情,而无视真正的问题——乔峰根本不会爱她。

然而,一旦情感勒索已然形成,就没有力量均衡可言。阿紫看似目的已经达成,而且乔峰在照顾她时,似乎俩人关系挺和谐。可是她心里知道那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爱情。因为乔峰对她的照顾是出于履行对阿朱临终前的承诺,而非乔峰对阿朱的那种爱和尊重。

实际上,真正的主动权在乔峰那里。

阿紫与乔峰如此,游坦之和阿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游坦之为了能够讨阿紫的欢心,可以为她做任何事,甚至不惜将眼睛挖出来给她。

在这两段关系中,阿紫始终是那个情感勒索者,她利用了乔峰和游坦之。

我们体内存在着促使情绪形成的神经束。这些神经束储存着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高兴、愤怒、罪恶感、不安和脆弱感等等。这些情绪形成于我们的性格特质和童年经历。

这些情绪体现了别人是如何对待我们,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过往经验对我们造成的影响等。

生活中某件事情的发生会激起我们的情绪记忆,这种情绪控制了我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形成固定的反应模式。

通常情况下,情绪会暴露我们的弱点。情感勒索者很清楚我们的弱点,在他们担心失去而恐惧的时候抛弃同情心,利用我们的弱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作者还指出,是受害者在一步步向情感勒索者提供伤害我们的机会,是我们自己培养了情感勒索者。

只要没有直接反对,每一次小型的情感勒索都是在鼓励和强化勒索者继续侵害我们的尊严和完整自我。

在情感勒索中,双方没有平等可言,实质上是一方控制,而另一方委曲求全,进而丧失完整的自我和尊严。

那么,如何摆脱情感勒索呢?

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书里给出了方法。

当情感勒索者对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的内心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舒服,这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们要听从它的指引。

当受到来自情感勒索者的压力时,当你对情感勒索者感到害怕、愤怒或者胆怯时,当你觉得自己受不了对方发火、哭泣、愤怒、强调你欠他们多少情时,请深呼吸,对自己说“我受得了”,连续说10次。

试着把描述你以往的行为改成相反的做法。如:

把“我的想法是错的”改为“我要得到我想要的,即使激怒情感勒索者也在所不惜”。

把“为这个事情吵架不值得”改为“我让对方知道我想法和底线”。

把“我会取悦别人,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改成“我和别人一样,做事是为了自己开心,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当你感觉自己要被情感勒索者的压力淹没时,使用SOS策略。即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制定策略(strategize)。

当情感勒索者对你施加压力,要你马上答复的时候,你要停下来告诉自己不能马上做决定,事情往往没有情感勒索者说的那么急,你必须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情感勒索者一再施压,你就心里默念“我承受得了”,并向他们重申自己的立场——我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你的要求。

以旁观者的角度重新思考他们的话语和反应,详细包括面部表情、情绪和肢体动作,以及自己习惯性的想法和反应。

比如我们的身体反应是背后紧绷?脖子如抽筋?心跳加速?还是脸颊发烫?

找出我们的情绪引爆点。情感勒索者使用的字眼、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甚至是味道,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在我们心中激起特别的反响。它们会启动我们内心的信念与系统,让我们做出让步。

我们受到情感勒索时所产生的忧虑、难过、罪恶感和责任感,都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为改变这种我贬抑的模式,我们得先改变自己的信念。

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定策略。

要求通常分为三类:即无关紧要的要求、牵扯到一些重要问题,而且已经影响到你的自我完整性的要求、重大决定。

不同类型的要求需要不同的决定和回应方式。

我们做到有意识的让步、有条件地应允。这类有技巧地拒绝可以帮助你实现“双赢的妥协”。

这类要求会使我们的内心明显感到不舒服。如果答应对方,则可能会明显违背自己的行事标准、是非观念甚至是自尊。

如亲戚朋友向你借钱,数额超出了你的能力或者说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违背职业道德要求;伴侣在你心情不佳或者身体状况欠佳时提出亲热要求,等等。

这时,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答应的话,会伤害我或者其他人吗?”就能轻易辨别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否合理。

一个重大的决定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考虑,因为它关系到:

>一段亲密关系的未来

>与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关系走向

>是否继续留在一个不愉快的工作环境里

>一项巨额投资与支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做的是剔除那些你不能接受的要素,并将情感勒索者缺乏的“公平付出和接受”的观念重新注入进你们的关系中。

但是,如果对方存在违法、酗酒、吸毒、赌博、欠债不还、且拒绝承认或欠债不还;对你的身体进行虐待并威胁你的情况,你需要迅速做出决定并行动。

正确地区分要求的类型之后,我们可以用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以及运用幽默等策略摆脱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者喜欢通过吼叫、生闷气、装受害者、威胁或指责来达成目标。

而受害者总是想尽办法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以此来隔绝心中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

可是无论我们怎么说,似乎都是在火上浇油,让勒索者变本加厉。

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对勒索者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绝对没错”,以此让勒索者成为一个被动的听众,让你以非防御性沟通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决定。

当情感勒索陷入僵局时,不妨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以转移谈话方向。

当你希望对方改变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出改变。

在一段基本良好的关系中,我们通常会对对方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以此表达我们的感受。

运用幽默能让降血压、预防激烈的冲突,还能大幅减轻你的恐惧感。

情感勒索者会利用我们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来进行勒索,使我们屈服,并陷入“勒索——屈服”的恶性循环。

那些所谓的“为你好”,只有我们知道会生不如死。

要打破这种状态,就要破除旧的思维和应对模式,不断肯定自己。

在遇到情感勒索时,我们要停下来、冷静观察和思考,制定应对策略,使用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运用幽默等方式使自己得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从而打破勒索与屈服的恶性循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8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