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钢琴谱怎么认

初学者钢琴谱怎么认,第1张

 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着钢琴学习的进度以及个人演奏水平的提高。然而,钢琴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往往只重视弹奏技巧,而对识谱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许多钢琴教师虽然强调识谱能力锻炼的重要性,但落实到具体训练上却缺乏有效的方法。

 1 初学阶段的识谱训练非常重要

 提起识谱,钢琴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准错音,节奏和指法正确等。这些方面固然是学生识谱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但这些并不是识谱训练的目的。识谱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完整、高效地视奏程度适合的乐曲。让学生在表演的状态下弹奏钢琴,而不是来回重复的简单练习。

 识谱一词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针对解读乐谱而言。实际上,学生在具体训练中面对的却是来自乐谱和键盘双方面的困难。笔者认为,读谱和弹奏都是识谱训练中的重要方面,不能有所偏废。片面的强调其中一方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识谱训练不分阶段性,它贯穿于钢琴学习全过程。当我们引导学生如何认识谱号和音符时,他们已经开始识谱了。面对浩瀚的曲谱文献,识谱将是任何一个钢琴演奏者终生实践的课题。这一切都从他按照乐谱初次接触钢琴弹出第一音开始。

 这一阶段需要让学生对音符和节奏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五线谱就像一个坐标,它的横轴是音乐延续的时间,纵轴就是音高。每个音符被安排在相对应的线和间上,表示着固定的乐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乐谱上音高标记的意义,再把它与钢琴键盘对应起来。这时的训练需要一些背诵,单单用数音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达到眼一看就能弹出来的水平,因此就要对一些基础音高的位置熟记于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线的音并不是特殊的音,对它们的记忆决不可单单依靠形象。

 许多学生在学到一定程度时仍然分不清加线音的音高位置,或不能很快反应出来就是证明。初学者对音的位置的认识往往从中音区开始,许多初级教材也是从中音区开始教授的。但是,学生一旦认识了这些音就需要马上拓展他们的视野。钢琴有着广阔的音域,学生要对钢琴上的所有者都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能够迅速找到它们在谱面上的具体位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五线谱上音位固定的意义。

 例如,钢琴上有许多C,但中央C只有一个,它在高音谱表上记写在下加一线的位置。这一点必须向学生反复说明,防止学生在不分音区的情形下弹错。对于节奏的意识首先要从认识和理解节拍开始。节拍就是音乐进行的时值和尺度。乐曲中的每一个音都包括在整个时间之中,而它们本身又是时间的具体代表。不同时值的音符有着不同的记写方式,学生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确地认识他们。

 这项训练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理解到音符同时代表着时间,并且需要在精确的节拍制约中弹奏出来,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考察学生对音乐认识的能力高低,进而开始设计每个学生学习的基本进度。完成了音高位置和节奏节拍的教学,许多老师开始觉得学生已经踏上了学习钢琴的正轨。其实,这一点还远远没有达到。学生学习中的一些假象会误导教师的判断。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怪事,许多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识谱都很顺利,但突然却变得非常棘手。面对这种情形我们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结果发现,问题基本出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这段学习中识谱难度始终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学生和老师都感觉到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却没有意识到其中暗藏的隐患,如在弹奏复调作品时由二部到三部过渡的思想准备不够等。

 第二,教师在课上总是帮助学生识谱,学生只要将乐曲在下面练熟就可以顺利的通过第二次课的检验。他们几乎没有独立识谱的任何锻炼,所以一旦脱离教师的帮助或者识谱难度突然加大,就会将所有识谱的问题暴露出来。有时这种情形会让教师都变得手足无措。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实际识谱能力有一个精确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的对它进行训练。

 首先我们要为识谱的教学制定一个大纲,明确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水平。

 其二,选择适当的教材尤为重要。

 为了直接针对识谱进行训练,一般要选择低于学生目前演奏水平的乐曲进行专项训练,但要对学生提出特殊要求。让他们意识到这些练习不同于日常弹奏的乐曲,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识谱上。

 其三,有目的地加大学生的识谱量。

 提高他们的识谱速度。有些乐曲需要在课上直接识谱弹奏。学生开始往往表现得很窘迫,但必须按照要求将视奏的乐曲弹完。教师如果能在每次课上增加这种练习,就会大大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四,确定明确目标。

 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明确讲清不同练习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不能将所有布置的作业一概而论。学生对于识谱训练要有足够的认识,因为解决不好这个关键问题,未来的钢琴学习会变得举步为艰。

 当学生能够从容地将比较简单的乐曲即兴视奏的时候,识谱训练的重点就要从音和节奏这两个基本方面拓宽。此时,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不同节奏音型和表情记号加以归纳和练习。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弹奏作品时一个音也不错,可就是干涩、难听的要命。究其根本原因,学生在平时的识谱中仅仅满足于节奏与音符的准确无误,但对于音乐的特征和情绪却很少思考。

 教师应从一开始,就要提醒学生在识谱时还需看到各种强弱记号和表情标记,明确音乐表现同样是识谱训练中的一部分。音乐演奏如果不顾及情感的表现与渗入,那么音乐的价值就会荡然无存。对于踏板的应用,这是一个专门的课题。它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手指触键。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能因为踏板应用的难度而回避使用它。

 学生在弹奏某些新曲目时,有时会遇到非常大的识谱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与学生的协调能力有关。许多从未接触过的节奏型或指法设计会大大降低学生识谱的效率。这时就需要进行针对特殊音型或节奏型的专项训练。教师要选择乐谱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让学生反复练习,认真体会特殊节奏型的律动感觉。手指也要慢慢适应谱面标记的动作要求,直到能够从容应付这种音型的弹奏为止。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练习并不仅仅为了弹好一首乐曲,而是一种音型演奏动作的积累。当学生在其他作品中再次遇到这些音型,就能够从容弹奏了。

 第二点,是有关学生的读谱意识的。许多学生在达到相当程度时,识谱能力仍然停留在数音的水平。对于一长串音符或有规律的音型反复,他们都要花很长时间来慢慢弹奏。对于这种情况,老师要引导学生放弃数音的识谱方式,让他们熟悉以小节为单位的识谱方法。这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从简单的曲目入手做大量练习,逐渐养成弹这一小节看下一个小节的习惯。随着学生整体识谱能力的提高,甚至可以做到隔行识谱。这种针对识谱意识的训练对学生今后从事钢琴伴奏有着直接的好处。不同乐曲的创作技法和风格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对识谱的具体要求也不相同。

 2   复调钢琴作品的识谱问题。

 复调音乐的创作以对位为基础,是多个声部旋律与纵向并置的结合体。为了让学生在初学时对复调音乐的特征有正确的认识,需要学生分声部练习。认真体会主题进出的位置和连接部分的节奏律动。此时不要急于合手,因为学生大多不能应付如此复杂的演奏要领和动作要求,这时就需要分手、分声部将每个乐句弹奏熟练,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才能合并在一起演奏。但是,如果学生弹奏复调作品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从识谱训练的角度考虑,也可以适当进行合手的训练。当然,这种训练又比其他练习难了许多。其中的要求也会更加复杂。

 总之,要想弹奏好复调乐曲,必须调整原有的纵向和声观念,让我们的意识去更加注意横向的旋律线条,这样的思维方式也符合复调音乐创作的基本原则。识谱训练是钢琴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学习钢琴、应用钢琴。

 只要学生掌握了识谱的基本技能,他就能够在钢琴上从容弹奏程度相当的新作品,而不必把大量时间用在读谱上。如果学生在演奏中体会到自在自如的快乐,那么识谱训练无疑也达到了它的目的。

    3 钢琴谱的调怎么认

 谱号后面有一个或一组升降号,固定的升降号对应固定的调号

 如果调号所在音有所升降则是升x调或降x调。

 例如,一个升号的时候必定是升f,在f的基础上升一度就是G大调啦~

 6个升号的时候必定是升f,c,g,d,a,e,在e的基础上升一度就是f,因为f上有升号,所以是升F大调~

 2个降号必定是降b和降e,在e的基础上降四度就是b,b上有降号,所以是降B大调~

 熟练以后还可以背出升降号的顺序

 升号顺序f,c,g,d,a,e,b

 降号则是倒过来b,e,a,d,g,c,f

 也就是说,如果3个升号,必然是升f,c,g,A大调

 如果4个降号,必然是降b,e,a,d,降A大调

 (然后你会发现,降号大调调号和倒数第二个降号所在的音是一样的)

 用多了你就会发现,只要记得升降号的顺序,就可以很快判断调性了

1、高音谱号:

下加一线你唱1(Do),下加一间你唱2(Re)

一二三线,3 5 7,四线五线唱2 4,一二三间,4 6 1,,到了四间请唱 3

上加一二三线6 1 3,四线五线唱5 7,上加一二三间5 7 2,四间五间唱4 6

2、低音谱号:

上加一线还唱1,上加一间就唱 7

一二三线,5 7 2,四线五线唱4 6,一二三间,6 1 3,四间唱5,

下加一二三线3 1 6,四线五线唱4 2,下加一二三间4 2 7,四间五间唱5 3

钢琴谱通常用五线谱(一般拥有双行谱表,即高音、低音谱表)记载。

五线谱记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参考资料:

百度经验—钢琴识谱

音符只是形式,关键在于音符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你现在这样是本末倒置,形式重于内容,进入了学琴误区。一定要尽快走出来。要多看看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钢琴家的传记和相关的历史文化书籍,了解他们的创作时代背景,更深刻地理解曲子的内涵,并尽量在自己的演奏中表达出来。

这个只是作曲家对于一个曲子情感表达的连线 也就是说这个作曲家希望你可以弹连贯的成一条线一样 也就是说你弹这两个音千万手不要抬起来,连着弹就好,底下的mi按住不要松手 上面的xi抬起来手指弹so mi不要重复弹 切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