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不是只有「出轨」才叫背叛

亲密关系中,不是只有「出轨」才叫背叛,第1张

有时候,让人对关系失去信心的,是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

之前有个读者跟我们讲,自己的爱情完蛋于一件被拖走的家具:总觉得也没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直到有一天他不顾我的一再反对,不经我认可就把一件我心爱的家具从家里拖走了。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心理治疗师埃丝特·佩雷尔的一个访谈,她提出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

在亲密关系中,不是只有「出轨」才是背叛:漠视对方的需要、违背承诺、情感和身体上的暴力……这可能都是背叛。出轨只是伤害伴侣的一种形式而已。

关系中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你对这个人的信任,摧毁了你对关系的过往认知。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你可能经历了「依恋伤害」

什么是依恋伤害?

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

依恋伤害( attachment injury ),是指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在需要支持的关键时刻,感知到的被对方抛弃、背叛的感觉( Johnson,1999;Millikin,2001  )。

比如出轨就是最明显的一种背叛。除了出轨,依恋伤害还有很多表现:

比如一方生了大病、或者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没有得到伴侣的支持和照顾;比如在怀孕、流产的特殊时期,没有感受到伴侣的关心和重视。

它甚至可以是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在需要一个拥抱的时候没有得到,结婚纪念日对方一直在加班一个电话也没打。

很有可能,关系里的一方还毫无意识呢,另一方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了。

有人可能会问了:出轨也是依恋伤害,没有抱抱也是依恋伤害,这个伤害究竟是怎么界定的呢?那我有天工作忙忘给女朋友打晚安电话,就是背叛她了吗?

是有点难理解。我们先来看几个发生在家庭治疗案例里的「依恋伤害」场景( Johnson&Millikin , 2001  ):

案例一:没被照进全家福的妻子

妻子在丈夫一家人照全家福的时候,不小心被遗漏了。这极大地改变了她对夫妻关系的认知,觉得自己在对方眼里不重要。因为当时她刚刚移民到这个新的国家,除了丈夫,谁也不认识。

案例二:没有得到的拥抱

一对夫妇来咨询,丈夫抱怨妻子不陪他一起参加活动,当他在咨询师的鼓励下请求妻子的拥抱时,妻子爆发了,讲起了 16 年前的一件事:

那是个冬天下午,他下班回来,看到她生病了,情绪低落,还要照顾 3 个孩子。她请求他抱她一会儿,但丈夫却出去了,打了很久的电话。

就是在那一刻,妻子在内心发誓:再也不会向他寻求安慰了。

案例三:流产事件

莉莎在流产的时候,一个人在浴室,周围都是血。这个时候丈夫鲍勃走了进来,她好希望他能蹲下来,抱着她,安慰她照顾她。不要叫别人,就他们俩在一起。

但鲍勃看起来很冷淡,他走出去打电话,让姐姐送他们去医院。当她哭的时候,他会走出房间。

尽管姐姐和丈夫都在身边,她却觉得她只能靠自己度过这个丧失的时刻。那是一种强烈的、被抛弃的恐惧感。

▷ 离婚真人秀《再见爱人》

你会发现,在这些依恋伤害的案例中,「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当事人「感受到了什么」才重要。除了当事人,没有人能判断一个具体的行为是不是「依恋伤害」。

感受就是最大的真实。痛苦用不着比较,感情也没有对错之分,当你在本来期待得到高度支持的亲密关系中感觉到需求被漠视,当你在本应有高度安全感的关系中体验到了被抛弃和孤立的感觉,「依恋伤害」就已经发生了。

依恋伤害会给一段关系带来什么?

是的,依恋伤害很有可能是对方的无心之失,但却会给当事人、给关系带来切切实实的伤害。下面是它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对个人的影响:

1对关系和对方的看法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深层的依恋关系是一种高度信任的关系( Hazan et al,1999 ),当我们决定进入和维系一段关系时,我们都存在这样的信念:

在我需要的时候,那个人会在那儿。

而依恋伤害的发生打破了这个信念,这意味着,维持你们纽带的核心信念被摧毁了。

你会开始拒绝信任对方,向对方表露脆弱;当你需要信任或依赖你的伴侣时,你会感到很痛苦。就像那句话所说:最难过的不是你骗了我,而是我再也无法信任你了。

2怀疑自我价值

因为过往信念的破碎太痛苦,一个人往往会向内寻找原因,并因此怀疑自我价值:

是不是我不值得被爱?

3类似创伤的体验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浪漫伴侣的背叛是一种人际关系创伤。30% 到 60% 的被背叛者经历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 PTSD )、抑郁和焦虑症状( Lonergan et al,2020 )。

受伤的伴侣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征症状:比如图像和感觉的闪回、侵入性记忆、逃避和麻木、过度思考、过度防御等。

4也可能是个自我成长的契机

有研究对 4 位遭遇依恋伤害的女性进行了深入访谈( Cate Pelling ,2004 ),发现依恋伤害事件也可能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契机:比如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的不对等付出,向外建立更能带给自己滋养的关系。

▷ 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对关系的影响:

如果不能及时察觉和处理,依恋伤害很可能给关系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

关系双方会不愿意有过多情感投入,沟通无法进行,冲突加剧,重新回到信任和亲密的状态也就难上加难( Johnson ,2004  )。

情绪聚焦疗法( EFT )指出:遭遇依恋伤害之后的关系,很容易进入一个「一方追一方逃」的消极互动模式:

受伤的一方会经常提到这件事表达指责,另一方会进入防御姿态,不正面回应。

而两个人处理依恋伤害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关系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如果负面循环一直发展下去,信任依恋关系也就越来越没有了修复的可能。

▷ **《欲望都市》

如何修复依恋伤害?

情绪聚焦疗法( EFT )是被证明可以有效解决依恋伤害问题的方法,研究发现,通过 EFT 走出来的夫妇大多获得了更为深层的亲密体验( Susan, 2006 )。

如果还没有接受夫妻治疗,这些建议也许能在生活中帮助到你:

如果你是被伤害的一方:

1不需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之上。接纳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同时认识到:你永远有选择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感觉更好。

2认识到消极的互动模式,想想这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如果不是,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3重构伤害事件对自己的意义:除了伤害,你从中有什么收获吗?比如意识到关系中的不对等?看到了自己一直被忽视的需求?

4做出选择:你想要修复这段关系,还是离开?

5建立新的关系纽带:通过练习理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建立新的支持性的关系。

如果你是伤害的一方:

1现在就回应,之后再解释:倾听伴侣的痛苦,不要急着打断、否认。尝试理解,尽管有点难。

2让对方知道你很抱歉:通过表达,让对方知道你在乎 ta 的感受。

3让对方知道,你会努力,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

4在对方愿意的前提下解释:当对方在情感上开始接纳你时,问问 ta 是否愿意听你解释。讲讲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可以帮助澄清和修复。

5警惕复合伤害:修复之后,如果伴侣再次感到了相似的伤害,信任会更难修复。如果你在意这段关系,不要让它发生。毕竟,没有人愿意被伤害两次。

根据情绪聚焦疗法( EFT ),接受咨询的夫妇/情侣会经历 8 个步骤:

1受伤的一方用一种高度情绪化的方式讲述依恋伤害事件,攻击和指责很有可能出现。比如上文案例中,在丈夫想要抱抱时突然爆发的妻子。

2被指责的一方会进入防御模式:否认这件事,否认这件事的严重程度,或者直接拒绝讨论。

3受伤的一方开始从单纯的情绪发泄进入了更为冷静的阶段,开始跟情绪相处/对话,看到情绪后面未被满足的需求。

4被指责的一方开始倾听和理解这件事对对方意味着什么。

5受伤的一方开始做出尝试:不再指责,而是说出这件事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感受,向对方袒露自己的脆弱。

6伤害的一方会感到同情、遗憾、后悔,承认自己给对方带来的伤害,肯定对方的感受。

7受伤的伴侣再次尝试信任依赖对方:比如表达自己想被安慰、被照顾的愿望。

8伤害的一方即时给予对方所需要的回应,修复伤害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3 和 5 被看成是促进修复的关键阶段,咨询中把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叫「软化」:你可以理解成,受伤的伴侣开始走出硬邦邦的情绪的壳子,触碰到壳子底下自己脆弱的部分。并愿意把脆弱袒露出来。

最后,再分享心理治疗师埃丝特·佩雷尔的一段话:

信任可以在伤害之后重新建立吗?是的。

重建后的信任跟最初的信任不同。那可能是一种更成熟的信任,而不是无条件的信任。它植根于现实。

这意味着我们在理解彼此的基础上,再次有能力容忍未知,与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的东西一起生活。

识别伤痛敏感处,勿做有口无心人。

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有口无心!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之间的道歉也经常会这么说:我当时真不知道你生气了,只是随口那么一说,没别的意思。

“有口无心”这四个字,乍一看的确诚意满满,但却禁不起推敲,更像是一种对失误的辩护。辞不达意的情况是存在的,但伴侣之间的无心之失,往往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伤害。

面对所爱之人,我们通常不愿掩饰感受,所以有时难免会因为一些无心的言行而伤害了对方。这些偶尔的刺痛,往往是表面的,转瞬即逝。

然而,几乎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特别敏感的地方,它是一个情感的痛处,经不起触碰。一旦这个痛处被戳到,所流的血会蔓延到整个关系中,导致我们失去情感的平衡,一头栽进无休止地争吵和冲突之中。

这个“伤痛之处”究竟是什么?EFT(情绪聚焦疗法)的创始人苏约翰逊博士将其定义为:

在一个人从过去到现在的依恋关系中,由于依恋需求不断被忽略、漠视、拒绝而积累起来的敏感反应,导致这个人产生“双D”的感受,即情感上的被剥夺(Deprived)与被遗弃(Deserted)。“双D”是所有伴侣都可能会有的伤痛之处。

这些敏感的痛处往往来自我们过去与重要他人关系中的创伤,这些他人中首要的便是父母,此外还包括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当然还有过去与现在的亲密爱人。

当然,痛处也可能在当前的关系中产生。即使目前总体上还算幸福,但如果在情感上感觉到被剥夺或被遗弃,也有可能产生痛处。它可能会发生在重大的变迁或危急关头,如生孩子、大病或失业等,此时若得不到对方的支持和回应,这种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此外,痛处也可能会来自于伴侣长期的漠视,爱的缺失会深深刺透我们的痛处。

有两个迹象表明你或伴侣的痛处已被触碰到:

第一,你们对话的情绪和语气瞬间急剧转变。例如,你和对方刚刚还本开玩笑,现在却有人心烦意乱或者勃然大怒,或者正好相反,有人变得疏远和冷淡。你感到措手不及,就好像游戏规则忽然变了,却并没有人告诉你受到伤害的一方传递出新的信号,而另一方则在试着了解其中的意义。

第二,痛处受到触碰后的反应看上去有些过于夸张。例如,你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对方却表现得不依不饶,甚至会伤心落泪。可能你会觉得这有些小题大做,但伤痛的敏感处往往就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中被当事人联想起来,从而将个人的情绪转移到记忆的痛苦场景中而无法自拔。

伤痛的敏感处和原始的依恋需求与恐惧突然涌现有关,也和我们突然被最深层、最强烈的情绪掌控有关。若要真正地了解痛处,我们必须进一步去检查这些引发关键性影响的敏感之处,了解其背后更深层的情绪,并且用一种有利于处理痛处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

否则,我们就会快速掠过这些情绪,而直接进入防卫状态-通常是愤怒或麻木,这会向我们的伴侣传递出完全错误的信息。在不稳固的关系中,我们会掩盖自己的脆弱,以致伴侣从未看到过真实的我们。

尽可能协助他使他开心下去,叫他对一切事都需要拿得起放得下,都看开,摆得下,一切事儿都需要随遇而安。人这一辈子短短几十年乃至百把年的时长,你幸福快乐是一天,痛苦难过也是一天,为何不幸福快乐过好每一天。叫他不必抑郁症,抑郁是没有用的,倒还使自身心里不舒服,并且抑郁了会造成许多心理障碍和人体上的病症。假如朋友隔壁邻居有忧郁症,可以了解一下病症的来历,是以往什么事情造成的。

了解了缘故再依据缘故制订治疗方案(前提条件是有有关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如果是纯粹的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的用瑟多纳释放法,可以把这些方式传授给她们。用心态释放疗法(EFT)协助她们自然更强,由于心态释放疗法(EFT)更为简单,不用像瑟多纳释放法一样要用疑问句,立即敲打穴道再相互配合肯定句就行。如果是一些更繁杂的忧郁症,就需要依靠TAT、明心见性工作、花精疗法来解决。仅有挑选的方式 有目的性才可以更好的协助她们。平常多关心,能帮助的就帮忙,不必瞧不起他,抑郁症是心理障碍,而不是精神疾病,精神病的辨别规范是五项错觉,发生二项,不断发病时长也长。

关联很好的情形下,提议他多出来主题活动,别老是呆在家里,融进社会生活。健全人格特质,克服心理障碍。对如此的一类人要较为多多的地了解,不必仅仅挑选绕开、避开或者抵触,身患抑郁症的人有很多为人、素养、性情实际上很好,通常只不过是由于外在碰到困难,本质又升起了执念,因此才深陷抑郁症的沼泽。假如可以多了解她们,多多的关心她们,并经过合理的方式 去协助她们,他们的病症便会渐渐地改进。周边有很多人是有抑郁症的,假如他自己能意识到,想要和他人述说才可以帮他,假如他并没有发觉,盲目帮他疏通,会碰到特性阻抗。

能在她们最昏暗痛苦的阶段守候、关心、协助她们,他们通常也会铭记于心,那样以后通常还可以和她们变成好朋友,自身之后有艰难她们通常也会积极地协助。如果是观音菩萨一类的人是绝对不会无论这种抑郁症患者,也不会轻率地抵触看不上,反而是使出诸多办法来救度她们,这也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精神实质的反映。慈便是与乐,就是给这种抑郁症患者产生开心,守候她们,逗他们高兴。悲便是拔苦,就是协助这种抑郁症患者拔掉痛苦,使她们不会再遭受忧郁症的摧残。

爱情的底层逻辑,让关系不再焦虑。

什么是底层逻辑?给出的解释是指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底层逻辑越坚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那么借鉴一下,爱情或者说亲密关系有没有底层逻辑呢?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爱情是一种亲密关系,关系的底层是连接和互动,所以,平等性或者说公平性,应该是亲密关系的最底层逻辑了。有了平等的基础,我们才能实现形而上的彼此尊重,是相互之间的认可和理解。

平等是爱情或者说亲密关系的首要底层逻辑,尊重是基于这个核心基础之上的意识。所以,一份连最底层的平等逻辑都未实现的关系,有什么保持或者持续下去的能力呢?说得直白点,没有平等的基础,就没有尊重的意识,那关系最多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依附或从属,这样的关系当然不可能长久!

第二点,光有平等的基础是不够的,因为既然是关系,就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应对变化的底层逻辑就是保持平衡,只有保持平衡才能促使关系朝着良性友善的方向发展,并且实现持久性和永动性。

举个例子,古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什么意思,流动的水和转动的门轴,才永远不会腐朽破烂。网络上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话:结婚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起点。所以,进入亲密关系,就要花时间和精力保持关系的平衡,而不是马放南山,一劳永逸!

第三点,如果说平等和平衡是亲密关系的基础款标配,那么安全感就是基础款的升级配置了,但依然属于底层逻辑。安全感大家都明白,但在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又是什么?可能就需要思考一下了。

提及安全感,有人可能会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内心强大就会有安全感。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亲密关系中,安全感恰恰是对方和两人共同营造的环境赋予的。可以说,安全感是一种情感需求,当需求被满足,自然就会感觉到安全。比如,两口子经常吵架冷战、互不理睬,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回应和满足,安全感自然就降低了!

第四点,既然是关系,就必须有互动,互动的底层逻辑是相互满足。满足是基于亲密关系中的依恋需求。什么是依恋需求?EFT(情绪取向疗法)的创立者苏约翰逊博士认为,对情感的依恋需求是塑造成人之间情感关系的主要力量。

这里提出的满足,是指建立在安全情感联结之上的情绪回应,而非无条件地给予或者一味地付出。在亲密关系里,爱人是相互的“庇护所”,如果对方心不在焉、冷淡无回应,一方的情绪就会饱受困扰,愤怒、悲伤、痛苦、恐惧等情绪就会排山倒海而来。

以上几点总结,是基于情感联结之上的底层思考。简单来说,爱情是两个人去共同完成和实现同一个目标,除了心往一处想,更要劲往一处使。无论是平等、平衡,还是安全、满足,身体力行的坚持和诚实守信的践行,才是良久关系的底层逻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9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