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表现主义
用抽象的方式,来表现艺术家的内心
一句戏言以蔽之
“我们不生产艺术,
我们只是心灵艺术的搬运工!”
20世纪初的世界大战,无形中将各国艺术家们引流到美国,美国兼容并蓄,流行起不同流派的艺术,如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追随着欧洲各国的脚步,艺术领域一篇欣欣向荣。
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席卷各个行业,艺术家也未能幸免。为了艺术家的生计,政府颁布了政令,设立了名叫“联邦艺术计划署”的机构,雇佣失业的艺术家,让他们得以维持温饱,继续创作。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艺术领域开始流行起“乡土画派”和“社会现实主义画派”。
乡土画派选择遁世态度,用艺术来遮盖现实,沉浸在虚幻的繁荣中不肯清醒。
而社会现实主义则过于乐观,用画笔构建乌托邦,试图让人们相信,大萧条很快就会过去。
这两种艺术视而不见美国的生活现状,营造出令人烦闷的气氛。
而与此同时,“联邦艺术计划署”中的一些年轻艺术家们开始频频聚会,试图找寻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与这两种空洞的艺术流派抗衡,为美国艺术找寻出路。
抽象表现主义,就是由这批艺术家发展而来的。他从模仿抽象派开始,一路发展成为引领世界艺术的流派,将欧洲艺术的中心,从法国迁移到美国,让世界对纽约刮目相看。
抽象表现主义,顾名思义,用抽象的方式来表现艺术家的内心情感。
抽象抽象,抽离具象,正如之前的专题中所遇到的抽象派一样,抽象画中,没有具体的物象,只有一些简单纯粹的符号。抽象派的艺术家,通常用画笔绘制点线面,以及简单的色彩来表现内心,而抽象表现主义则不同,同样是抽象,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行为本身发生了质的改变。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们甚至抛开了画画的概念,全身心投入绘画,比如波洛克的“滴流艺术”,将画布随意放在粗糙的地面上,拿着颜料绕画布行走,滴落的颜料在画布上形成粗浅形状不一的痕迹,形成一幅绝无仅有的画。
画家在进行绘画行为的时候,处于完全专注的状态,他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有加入一丝丝自己的意识,任凭颜料自由的滴落,用色彩的痕迹记录动作,那一举一动中所包含的,就是艺术家一点一滴的思想。
抽象表现主义所倡导的,是人的重要性,画的怎么样无所谓,重要的是谁在画。个人的存在高于一切,其他都是毫无意义的。
抽象表现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以个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
而存在主义的起源,正是20世纪初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欧洲世界的理性破灭。某种意义上说,欧洲文明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而世界大战爆发,人们在理性的支配之下互相残杀,每天上演着悲剧,在这一幕幕悲剧中人们对理性感到绝望,从中滋生对非理性的向往,开始崇尚个人自由,存在主义应运而生。
抽象表现主义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人可以从自己身上克服时代,从那些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行为和思想中找到答案,带领美国走出低谷。
然而抽象表现主义本身带着悲观的基因,他们既没有挣脱西方社会的种种束缚,也没有解决他们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戈尔基和罗恩科的自杀就是明证。
不过这并不妨碍抽象表现主义对世界艺术史的推进。它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画风一出现就让举世震惊,席卷了整个欧洲。
抽象表现主义的画家们风格各异,从未有过统一的风格,他们所创造出的手法,有些至今都还在被世人所用,通过下面这些画,一起来感受下抽象表现主义的魅力吧。
波洛克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也是抽象表现主义最著名的大师,他的“滴流艺术”举世闻名。
荷兰籍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
罗斯科曾说过:“绘画,一定要象奇迹一样。” 对他而言,绘画是表达精神要素、信仰和生存意义的工具。
观看马瑟韦尔的作品,你也许会联想到中国的水墨画或书法,起笔运笔时,黑白交错间,容纳人世百态。马瑟韦尔曾意味深长地说,他从中国艺术中发现,“空白本身即为美”。
弗朗兹·克兰擅用黑白色,单纯的色彩,简单的描摹,就能给人以强劲的视觉冲击力。
纽曼追求着崇高,他在一幅幅画中间追寻着答案,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创作,更像是质问,不断追问着“绘画是什么”。
怎么画画好看又简单如下:
1、首先将棉签沾橘色颜料后点画在卡纸上,留下一个小圆点;棉签沾**颜料后在小圆点外围点画一圈;依此方法,在外围点画一圈又一圈,每一圈的颜色都不同。
2、然后用不同颜色,用同样的方法,再点画一朵花。接着在两朵花外围再各点画一圈,让两朵花靠在一起。继续在第一朵左侧,选择不同颜色,用同样方法再点画一朵小一点的鲜花。
3、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卡纸空白处随意再点画几朵大小颜色各不同的鲜花。最后用画笔从花朵下方往卡纸底部画绿色细线作为茎,茎的两侧画上叶子即可。
资料拓展:
画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
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在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得越真实技术越高超,但是进入20世纪后,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
绘画是一个捕捉、记录及表现不同创意目的的形式,它及其参与者的数量同样地为数众多。绘画的性质可以是自然及具像派的(如静物画(still life)或风景画)、影像绘画、抽象画、有叙事性质的、象征主义、情感的或政治性质的。
面对一个模特,初学者可能在短时间内也可完成一幅肖像,但画面简单空洞,而受过良好素描训练的人却可表现得深入而丰富。
因为视觉上的敏感不同,感觉到的内容就会有差异,后者可以抓住物体的本质,在表达中能够概括简洁、明确肯定地表达对象,在短时间里抓住对象的最基本的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方法。
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
在致力于追求纯艺术的现代派画家看来,传统绘画搀杂太多的“非艺术的杂质”。实际上,西方传统绘画并不是不讲艺术,只不过是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兼顾着诸多非艺术性的方面。这大概就是传统绘画区别于现代派绘画的重要标志。传统绘画在艺术上的这种不纯粹性,主要表现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
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在美术史上堪称卓越超凡。不过,这样一件名作原本并不象我们许多人在试图给它下定义时认为的那样,是一幅肖像画,或者是一件风俗画之类的作品。
西方传统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描述。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当作自己的任务。这种描述性在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
西方传统画与现代绘画差异,还反映在对于所谓再现的不同态度上。对于传统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目标。虽然相对于现代绘画而言,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但是这种再现绝非对自然一成不变的描摹,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
古典与反古典,是西方传统能够绘画艺术的两大主流。古典的趣味偏重理性,在形式上的特点尤其表现在重视素描而轻视色彩之上;反古典则热衷与情感,它不详古典主义那样追求庄严、静穆、单纯、和谐的古典意蕴,而是强调自由、放纵的精神和富丽、壮观的气势,动荡激越的精神,在巴洛克和浪漫主义艺术中充分表现出来,前者表现了对于文艺复兴古典趣味的反动,后者则体现出与新古典主义的格格不入。
二
现代主义时期,在绘画领域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派别和思潮:抽象主义以其非具象的体积和团块,组建着那种远离人们的日常视觉、与自然物像几乎毫无瓜葛的三度空间的形体结构;表现注意一夸张变形的绘画语言,使作品成为精神性的、情感的符号;梦幻主义则以一个个充满幻想和象征性的视觉图象,将人们带到精神彼岸飘渺超然的境界。综观现代派绘画,不难看出其共同特征,即对于客观再现的漠视和对主观表现的强调。
强调形式结构,是现代绘画的一大流派。立体主义画家更是不惜为了结构而牺牲再现。在他们的笔下,物象都被彻底地分解,缩减为基本的原素,及许多块面。分析立体主义通过对分解物象,以及并置、连接不同块面、获得明晰的画面结构;综合立体主义采用各种材料拼贴出形状各异的快面,虽略显具体物象的外形,但其目标确是显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与独立。为了追求画面的构成秩序,蒙德里安走向了象征与抽象,他发展出他那种极简的集合抽象图式:三种原色、三种非色以及“水平线——垂线”的网状结构,求得诸要素之间的绝对平衡。
表现主义是现代派绘画的第二大主流。表现主义画家所关心的是内在情感及内在精神的表达,认为艺术不是客观的再现而是心灵的表现。在梵高的画中,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些柏树则宛如一团团巨大的黑色火舌翻卷缭绕,直上云端;而那为总是在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挪威画家蒙克,以其极度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类的极端孤独与苦闷。
表现怪诞的梦境,是现代绘画的第三条主流。形而上派和超写实主义的绘画是这一主流的典型代表。根据弗洛依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以扭曲的形式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而艺术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画家们认为梦幻能显示“生命永恒”的“彼岸”,只有用梦幻纠正现实、改变现实,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墙,达到神妙的超现实境界。意大利形而上派画家基里柯,被视为超写实主义绘画的先驱者。他的作品创造了现代艺术中最令人不安的梦幻景象:荒凉的意大利式广场上,笼罩着不详的阴云’死寂的光线让人毛骨悚然,似乎某种凶兆被永久地凝固在那里,互不相容的东西相遇在清澈的光线下,那些偶然而荒诞的内容令我们感到不安,然而,形象之间的奇异冲突及清澈气息,又具有某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正如作家洛特雷阿蒙所言:“像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阳伞在手术台上偶然相遇那样得美”。而超写实主义画家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梦幻效果。他们在表象世界中加入自己的奇思怪想,这种怪想源自生命中最令人难以琢磨的因素“性、死亡、变态”
原始时代
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也就没有现今的欧洲(恩格斯)。由于战争与自然原因,没有留下纯粹的希腊绘画,唯一的材料来自于“希腊瓶画”,希腊艺术的两种追求,一是真实再现,一是优雅和谐。而对罗马绘画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庞培古城。——西方绘画
古希腊罗马
人类最早的的绘画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期的艺术持续约有一万年之久,几乎所有的图画都集中在旧石器时代最后5000年里,即距今17万年到12万年的吗格德林文化时期,这些被绘制在原始洞窟岩壁上的最古老的图画,气势恢弘,栩栩入生,堪称自然主义杰作。法国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是其杰出代表。——西方绘画
中世纪
中世纪(476—15世纪)的漫长时期,处于古典文明的结束与复兴之间。很多人认为中世纪艺术怪诞、迷惑,甚至贬为丑恶,也有人认为此间艺术丰富,反映出了东方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及蛮族文化的融合。中世纪基督教占主要地位,于是图画也为之服务。包括五个部分:一早期基督教绘画(2-5世纪);二拜占庭绘画(5-15世纪);三蛮族及加洛林文艺复兴;四罗马式(10-12世纪);五哥特式(12-15世纪)。——西方绘画
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地,14-15世纪早期画家乔托、马萨乔等把人文思想与对自然的逼真描绘结合,虽还具呆板僵硬痕迹,却显出了与中世纪不同的现实主义风格。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画家们再真实与幽雅方面达到了同意,有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尔“盛期三杰”。提香、乔尔达内等威尼斯画派画家注重光与影的表现,追求享乐主义的情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20-1590年的手法主义画家不关心作品内容的表达,而对形式因素予以极大的热情,热衷于表现扭曲的体态、奇特的透视和绚丽的色彩,反映出与文艺复兴的古典审美精神相异的情趣。另外又有尼德兰、德国、法国的文艺复兴绘画也把意大利风格与本土传统融合,创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西方绘画
17—18世纪
17世纪的西方绘画又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以意大利、德兰德斯、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型:一巴洛克:强烈的动势、戏剧性、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二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形式和类型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三写实主义: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以及“理想美”,也不愿意对自然进行美化,即忠实地描绘自然。18世纪的西方绘画,洛可可风格兴盛一时。与此同时,写实主义也得到发展。洛可可特点:华丽、纤巧、追求雅致、珍奇、轻艳、细腻的感官愉悦。——西方绘画
19世纪
此时法国绘画再欧洲起着主导性作用。法国绘画的发展大致分为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等阶段。——西方绘画
20世纪
此时出现了众多现代主义的思潮,在艺术理论与观念上与传统绘画分道扬镳。现代主义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及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他们排斥功利性,对描述性和再现性的因素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组织画面结构,表达内在情感,营造神秘梦境。其主要流派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巴黎画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维也纳分离派、风格主义、达达主义、形而上画派、超现实主义、至上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谱艺术、光效应、新超现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
表达情感的方法有很多种,有通过线条的排列,也有通过明暗的对比,构图,以及材料的选择等等,素描不一定是要通过线条来表现,绘画的语言有很多,总体思维不能太狭隘。
你表达的情感是指的是应该是主观的,你自己的感受,先要了解对象,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表现对象给你的感受,或者你当时的心境。
狂乱的线条和规整的直线,一种是感性,一种是理性。
素描纸和卡纸,一种厚实与一种空灵
有色纸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黄黄旧旧的感觉。
倾斜的构图有不安定的氛围,三角构图给人稳定感
碳粉的细腻,与粉笔的粗矿。
等等,有很多很多。
就说到这里,说得不好请见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