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养崽|老书虫的书荒救星,了解一下?

快穿养崽|老书虫的书荒救星,了解一下?,第1张

#以书之名# 我们看小说的确更多的意义在于去调剂生活,但这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养分,拓宽我们的认知。

我们在长大,父母却在老去……

我们不可否认,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确存在代沟,但当父母老去,孩子远去,当我们一次次放弃和父母的上一次相见的机会,却再也不能相见时,我们会不会后没有珍惜那普通电话、见面、聚餐……

我和我妈互换世界这个位面,女儿和母亲互换了身体。当女儿一次次用母亲的身体丈量这个世界时,她才发现所谓的母亲一次次用自己快要走了的理由让自己去看她借口,原来都是真的。她感受到母亲难以支配身体的无力,她发现病友儿女对老人情感需求的无视,她看到新手母亲照顾子女的艰辛与发自内心的喜悦……

母亲也感受到女儿在工作中的不易,加班熬夜时的疲惫、胃痛难忍孤身打拼的心酸、希望事业发展的期待。原来自己一个个电话一次次退掉了女儿晋升的机会……

这对曾经充满偏见的母女终于在感知彼此世界后和解了。

这个世界多么像现在的我们,我们的父母,我们之间的问题……

«快穿之我靠养崽封神》

状态:连载(作者正常更新中,已经有一千多章了,超级可口,快冲~)

书籍简介:

[快穿+养娃+女 强+有CP]

工作狂妈妈,致使孩子惨死老公自杀,乔桥穿过去后,圈子盛传,乔总是个宠夫和宠娃狂魔。

宠溺儿子的妈妈,压榨闺女供养儿子,最后却被儿子推下山崖惨死,乔桥表示,棍棒下出孝子,打-顿不行就两顿。

迷信文盲妈妈,导致孩子符水中毒去世,乔桥表示,科学与我同在。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父母忽略成长,变得性格乖戾,不得善终。

乔桥:我将亲手修补好你们被折断的翅膀,让你们自由飞翔。

⊙现言脑洞|穿越

⊙系统|幻想言情

乔桥×容瑾|快穿女大佬×快穿男大佬

他俩之间的剧情有铺垫,徐徐而来,不是第一个世界就有的。

小贱×小花(这俩系统的CP磕的也真的很上头啊)

老规矩,放毒~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完全超出了预期,非常适合国庆去看,并且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演员演技又到位,很值得去**院贡献一下票房。

一、值得票价的**

我本身对于这种歌唱祖国主旋律的**没有什么兴趣的,但是在看完了《我和我的家乡》这部**之后,我却觉得这个**确实非常值得一看。这部**所讲述的故事特别的朴实无华,而且主人公也没有什么超能力,也全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人物,但是却在这种淳朴中展现出了人世间真情的力量。虽然是以喜剧作为出发点的,但是**中也有很多的泪点笑点让人觉得非常的动容,有一种共鸣感,整个观影的过程特别的轻松愉快。

二、强大的**阵容

并且这部**的整容是非常强大的,那些演技派还有实力派,全都汇集到了这个**之中,而且导演阵容更是非常的出色。数百个人用这部**当作献给祖国的礼物,可以说展现了非常深刻的真情实感。还有故事的串联方面可以说做的特别好,最有泪点的那两个片段是放在中间的。会让人在开头看的时候发生笑语,中间产生感动,最终又以微笑结束。通过情感的波动来展现出这部**本身想要展现给我们的内容,而且这个**也是有很多个小专场串联起来的,也有很多小屏幕,不同的人在讲述自己的家乡。

三、出色的**内容

而且**中的情节也让人有一种代入感,全都是普通人演绎的,也都是我们周边所发生的事情。仿佛所有人都可以带入到这个我字当中,并且在**中去领略祖国的风景。而且这个**所展现的主题也特别好,今年刚好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候,所展现了的也都是农村变得富裕的过程。

1:脾气倔强:不听别人的,总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轻易屈服;

性格孤僻:性格内向,不愿意多与外界交流;

愤愤不平:十分委屈,心里觉得很不公平;

自暴自弃: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及时挽救自己,破罐破摔。

乔小叶是个性格孤僻的女孩,但脾气倔强,因为不愿与外界交流所以甚至自暴自弃,甘愿坐在最后一排,虽然如此,但无论怎样也泯灭不了他热爱学习的热情,所以当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时他还是会愤愤不平,因为他从心里还是爱学习的……

我在百度中找的!!!!

于明加。

于明加,女,回族,1982年10月16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国内地女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2021年在电视剧《不惑之旅》中饰演乔清浅,来自县城,独自一人来到大城市打拼,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她开了一家酒吧,是酒吧的老板娘。

演艺经历:

2009年,出演电视剧《手机》。

2012年,在古装历史剧《楚汉传奇》中饰演曹氏。

2013年,主演都市情感剧《门第》;随后,出演都市爱情喜剧《极品大作战》。

2014年,在都市爱情轻喜剧《桃花运》中饰演周青青。

2015年,主演家庭轻喜剧《老婆大人是80后》。

2016年8月,出演年代抗战剧《信者无敌》;10月,参加重庆卫视访谈类节目《静距离》的录制;同年,她还主演了都市情感剧《和女人的战斗》。

2017年1月,参加湖南卫视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毕业季》的录制;3月,主演的犯罪悬疑片《道高一丈》杀青。

原籍山东济宁

名人姓名:乔宇

出生日期:1927年

名人头衔:前中戏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第八届国家政治局委员。

名人:山东省济宁市

相关介绍:

姓名:乔宇性别:男出生日期:1927年出生地:山东省济宁市职务: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写歌的生活是磨练出来的。

乔宇,待人以诚而不疏,亲近而不可笑。他浓重的地方口音铿锵有力,言语幽默风趣,字里行间的手势动感活泼。乍一看,他给人的印象是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乔宇,祖籍山东济宁。年轻时受父亲文学影响,4岁就能读三千,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也不难。他自幼刻苦学习格律诗、乐府、古今民歌,广博的学识和超强的记忆力以及来自民间的禀赋,为他的歌词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乔宇年轻时就很有决心,他的作品很有名。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给了他最大的见识。他经常说,写作中的许多感受来自生活。

他用自己的才华写歌,但在他眼里,写歌词并不是什么高尚神圣的创作。乔宇经常说,“我总是不把歌词当成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且是一个高贵的家。是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家常菜,粗布衣服,还是不宽敞但很温馨的小院。”在他心里,是最有朴素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作品。有人说乔宇演奏的《土里土气》很地道。他的知识结构可以说是打好了人的基础,把古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就搭起了架子,把各种杂七杂八的书时刻摆满了门墙,国内外都有。于是,人们听到了这样一句常见的歌词,“姑娘如花,小伙子心胸如此宽广,朋友来了好酒,豺狼来了就用猎枪招呼。”还有“人说山西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五谷飘香”。这是多么的简单和精致!乔宇说:“我不喜欢粉刷和抹灰。我喜欢直白的白话。”其实他的歌词看似很普通的语言,但只有乔老深刻体会到,它们是“写起来容易,写起来难”。

◆当年创作的故事很多。

说到乔宇先生的话,有很多故事。最有意思的一个,今晚难忘。乔说他花了两个小时写这首歌词。那是1984年,在央视春晚的彩排现场。当时,总导演黄一鹤突然觉得缺少一首歌来配合整个晚会,于是他急忙跑到乔宇的办公室,直接要歌词。“你马上给我写一句歌词,我要在春晚上用。”乔宇当时很惊讶。“你说‘立即’。什么概念?”“现在就去,我会坐在这里等。等我写完了,我就把它拿走!”乔宇见总导演很着急,但又不能当场写出来,就让导演先回去,答应早上五点把稿子送过来。但是给导演送行已经凌晨3点了,事情来得太快,导演连写什么都没告诉他。在这个时候,乔宇已经处理好了调查。他想起了当时的聚会,大年三十家家团圆,大家都有美好的祝愿。这应该是人们永远记住的一天灵感突来,病如春雨。乔宇立即开始写,并站起来,“永远不要忘记今晚,永远不要忘记今晚,不管天涯海角,全中国的土地拥抱在一起,祝愿祖国过上好日子。”歌词深情,道出了所有中国人在除夕夜的心声。两个小时,凌晨五点,字准时交到了主任手里。

然而,有一个词,却是乔宇花了几十年才写出来的。在乔老的记忆中,有一次奇妙的“邂逅”:有一次我回到家,打开卧室的窗户,突然飞进一只金色翅膀的蝴蝶。它舒适而骄傲,开朗而温柔,灵动而优雅,像老朋友一样在墙上盘旋了好几圈。乔宇惊讶地看着这个小东西,直到它再次飞出窗外,才开始去打扰它。当时,一种善良而神圣的情感充满了乔宇的头脑,但这种情感当时并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那是25年后,也就是1988年,当他开始创作歌颂友谊的歌词《思念》时,他重新打开了沉淀在心中的记忆,写下了又一首经久不衰的好歌。如果他心中没有一只活着的蝴蝶,没有对故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感觉和形象永远无法融合,而他只是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融合得如此巧妙、生动、深刻。

◆老年烦恼平淡。

两年后,将是乔的80岁生日。今年是他妻子通奇的金婚纪念日。一路走来,夫妻俩学会了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婚姻美满。到了晚年,大家都恭恭敬敬地称乔宇为“领导诗人”、“不朽诗人”,乔老却对此一笑置之。当学生们称他为“音乐文学的领军诗人”时,乔先生严肃地说:“我反对这种说法。大师是那些总是光明的,指引道路的人。而我只是一个歌词作者。现在的人在一些报刊杂志上总是被称为“名人”,后面是大师、大师。这是一种浮躁的社会现象。没有人会说‘著名的鲁迅’,我们可以只说鲁迅先生。曹雪芹写了《红楼梦》。他的名气就不用说了,因为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肃然起敬。毛泽东说:中国除了地大物博之外,还有红楼梦。这就够了。”

乔总是对名望微笑,对财富漠不关心,乐观豁达。他平时喜欢抿酒抽烟,也喜欢交朋友。他把一天分成两部分,早上闭门写作,拒绝访客。一旦投入写作,不接任何电话,可见你创作态度的认真。下午有空,或接待访客,或与老朋友聊天,或散步。我喜欢在工作日钓鱼。他说他特别喜欢在雨中钓鱼。知足常乐,乐在其中。

从他身上,你可以明白:有那么多你以前不想要的东西,那么多知识;原来头脑真的可以不厌倦浮名和习气,很多苦只要当时减轻了,以后都可以当谈资和笑料。

这一切,用乔老的一句歌词最能形容:“青山在,人不老”。

他是**和文学剧本的作者:刘姐,红孩子,歌词:我的祖国,牡丹花歌,人们说山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挥动我们的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思念,谈论聊斋,巫山神女,。乔宇代表作品:我的祖国,人们说陕西有美丽的风景,让我们挥动我们的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爱中国等。

《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作者:笙离 TXT下载 类型:现代都市-he

文案:

年少的时候,青春懵懂你有没有这样关注一个人:

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有时候他会在那儿出现;想认识他,却总是无法上前一步

随着岁月的流逝,你能不能记得当初让你隐隐牵挂的人

你会不会在茫茫人海中留意他的身影

南京十月的秋天,在我心里一直是最美的风景。

每次穿越王府大街,看到那些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的酒店,我都忍不住在你面前长吁短叹,

你拍拍我的肩,很严肃的对我说:

对于爱情,我们也要坚持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简单、相信、自强不息。这就是你教会我的爱的意义。

主角:宁言,文然

配角:宁清,韩天源,范晨

这个勉强算师徒吧。男主是外院法语系的高才生,假期给女主补课。女主宁言和他都是H中学的学生,不过不同届。其实男主早就爱上女主了,并因为她考上外院,本来准备守株待兔等待女主,米想到曾说过考外院的女主考了另一个大学。很温馨甜蜜的文。

把爱错给了你》作者:叶落无心 TXT下载

文案: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两个女孩,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经历这她们的爱情。

一场阴差阳错的相亲,让关筱郁在不恰当的时间地点,遇到了最恰当的人。

她誓死不嫁的情场浪子;她不屑一顾的追求方式;

待芳心沦陷,才恍然发觉,自己早已深陷棋局!

毕业答辩上,白凌凌与她命定的男人相遇。

她的老师,她信誓旦旦“宁愿爱一头猪”也不愿多看一眼的男人

却一直等待着有一天她能发觉:最爱她的人正在为她守候!

一场阴差阳错的相亲和一段颠覆传统的师生恋。男女主相识与网恋,男主为了女主然后做了她导师在默默的等候。结局是和谐的,虽然中间有点虐。

《教授情人》(完结) 作者:舒格 TXT下载

文案:

咦,他到底是哪里碍著她大**的眼?

每次见到他,她都是一副气呼呼的模样

从第一眼起,他就对她产生了特殊的兴趣

只是他不能说,不能表达,什么都不能做

原因很简单,他是老师,而她则是学生

为免师生恋这禁忌话题引起轩然大波

他忍到师生关系结束后才发动追求攻势

但她一心挂念“好朋友”,把他这正牌男友丢一旁 。

或许是他任由她捏圆搓扁,事事顺著她

才会在她心里他还比不上个小毛头重要

教出这么顽劣、无可救药的学生是老师的错

他不能让她出去丢脸,得把她留在身边好好调教…

以上都是我看过的,挺不错的~~~

(其实可以去派派上面搜 里面很多)

《突围》。

《突围突围》是笛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广西天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集团等联合出品,由巴特尔执导,傅程鹏、潘雨辰、叶静、王政等主演的战争情感剧。该剧以湘江战役为背景,讲述了红军小分队队长雷五龙率领的小分队执行敌后营救任务的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剧,该剧以基层人物视角为叙事模式,以情感为主线,表现在信仰与使命的驱动下,主角在战火中实现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性升华。《突围突围》是一部有着浓郁黔桂风貌的作品,全剧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能量值得肯定。

《突围突围》不同于以往战争剧,以基层人物视角叙事模式,以真实叙述方式,忠于历史创作。以情感为主线,突出爱情与亲情、策反与背叛、利用与斗智、历史和现实的一系列情感碰撞。在信仰与使命的驱动下,亲情、友情、爱情在战火中实现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性升华。

父母为什么会打孩子

多数父母都会不时地产生想要打孩子的冲动,尤其是在孩子不停地哭泣、烦扰我们甚至挑战我们权威的时候,这种冲动便会异常强烈。有时候,与其说这种感觉是孩子的行为所致,倒不如说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疲惫、压力、焦虑或不快。多数人能够成功地克制打孩子的冲动,不幸的是,也有不少人无法如此自制。我们尚不能对其中的原因做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分析揣测,但在身体上虐待子女的父母们似乎都有某些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都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只要有负面情绪需要发泄,他们就会选择对孩子动粗。至于这种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他们几乎毫无意识。体罚孩子已然成为他们对抗压力的惯性做法,一有冲动,他们就会对孩子实施暴力。

对孩子实施身体伤害的父母往往自己就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成年后的大部分虐童行为正是他们童年体验和感悟的重演。他们的角色榜样就是曾虐待自己的父母,而暴力就是他们学会的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尤其是愤怒)的唯一手段。

许多虐待孩子的家长是带着严重的情感缺陷和需求不满步入成年的,在情感层面上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会将子女视为自己父母的替代品,并在他们身上寻求父母从未给予自己的情感满足。当子女无法满足这种情感需求时,他们就会被激怒,进而将怒火以暴力的形式发泄到子女身上。在那一刻,孩子更像是父母的替代品,因为施虐者真正的愤怒对象正是他们的父母。

许多虐待孩子的家长是带着严重的情感缺陷和需求不满步入成年的,在情感层面上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会将子女视为自己父母的替代品,并在他们身上寻求父母从未给予自己的情感满足。当子女无法满足这种情感需求时,他们就会被激怒,进而将怒火以暴力的形式发泄到子女身上。在那一刻,孩子更像是父母的替代品,因为施虐者真正的愤怒对象正是他们的父母。

乔总是对所有人做最坏的设想,他觉得自己会像童年时一样被伤害、被虐待,所以他用情感的铠甲将自己武装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然而不幸的是,事实证明这副铠甲对他而言并非保护,反而是深深的束缚。

“我的麻烦太多,打你也情有可原”

工作上的压力、与其他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以及对生活的不满所引发的紧张情绪,会导致一些父母对子女暴力相向。孩子很容易成为他们的攻击对象:孩子无力还击,而且稍事恐吓威胁便可以让他保守秘密。然而将愤怒情绪转移给孩子,只能给施暴的家长带来一时的宽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真正令他们愤怒的根源仍然存在,毫无改变,而且必定会再次积聚。同样可悲的是,作为暴力的承受者,子女也只能继续无助地生活在这种愤怒的威胁中,并将这种恐惧带到自己的成年生活里。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还有些虐待者,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暴行归咎于他人,而是竭力将其美化为实现孩子利益最大化的举措。许多家长仍持有这样的观念:体罚是让孩子更加恪守道德或行为准则的有效手段。他们认定孩子是生而邪恶的,只有严苛的责打才能拯救孩子,使其不至堕落。他们会说“我自己就是在鞭子下长大的,不时挨点儿打对孩子没坏处”“他得知道这个家里谁说了算”,或者“他得明白这社会的规则,这样他才不会乱来”。

而另一些父母则辩解说,体罚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可以让孩子更坚强、更勇敢也更强大。乔的父母就是这样告诉他的:我奶奶在父亲十四岁那年就去世了,他心里始终过不去这道坎儿,一直很伤心。他现在都快六十四岁了,可还是不能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最近他告诉我,他打我是为了让我战胜软弱,对痛苦免疫。

他声称如果我感觉不到痛苦,就不必经历生活的苦难。他的理论十分病态。他以为自己所做的是保护我,让我远离伤害,我相信他真是这样认为的。他不想让我经历他所经历的丧母之痛。体罚没能使乔变得更坚强勇敢,反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使他更加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认为严厉的体罚将会对孩子产生积极作用,这一想法荒谬至极。

研究表明,就算是惩戒孩子某种具体的不良行为,体罚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很明显,身体虐待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其短暂的约束效果。

被动的虐待者

目前为止,我探讨的都是主动实施暴力的虐待者,但是,家庭里的另一些成员也要承担一些责任,我指的是那些出于恐惧、依赖或者努力维持家庭现状等原因而默默允许暴力发生的其他家长。这些家长被称作“被动的虐待者”。我问乔,当他被父亲殴打时,母亲在做什么。她什么都不做,有时她把自己锁在厕所里。我想知道为什么她不出来阻止那个混蛋,让他别再打我。但我猜她自己也很害怕,她不敢站出来。我父亲是个基督徒,母亲是犹太人,她来自一个非常穷困又十分传统的家庭。在她家里,女人没有说话的权力,更别想插手男人的事情。我猜我妈很感激我爸给了她一个家,让她过上了好日子。乔的母亲没有动手打孩子,可是由于她无力保护孩子远离丈夫的暴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成了施虐者的帮凶。她不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保护孩子,反而在面对丈夫的暴行时表现得像个惊恐的孩子,无助而被动。事实上,她遗弃了自己的儿子。

除了孤立无援、缺少保护的感觉之外,乔还要承担起自己力所不及的责任。

不作为的家长放任自己沉浸在无助之中,以为这样就可以顺势抹杀自己在孩子被虐待时的帮凶作用,而被虐待的孩子则想要保护不作为的家长,或者将他们的不作为合理化,为之开脱罪责,这样便可以自欺欺人地否认父母双方都放弃了自己的事实。凯特的故事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在一些家庭里,母亲才是实施虐待的主力,而父亲是被动的帮凶。虽然双方的性别颠倒,但促成被动虐待的原理却是一样的。我以前也接触过父母双方都是施暴者的咨询者,但相比之下还是“施暴+不作为”的组合普遍得多。很多成年子女回顾自己童年遭受的虐待时,都会为不作为的一方家长辩解,因为他们把这样的家长看作和自己一样的受害者。乔尤其这样认为,因为他经历过角色的置换,试图保护他不作为的母亲。

然而对四十三岁的销售代表特瑞而言,情况更加令人困惑:作为被动施虐方的父亲,同时也是对他满怀同情的安慰者,童年时期常常遭到母亲身体虐待的特瑞竟然将不作为的父亲视为崇拜对象。

当凯特说到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个多么“恶劣”的人时,她所表达的是同样的主题。这种由自卑演变而来的自我厌恶的心理在受虐待的孩子身上非常普遍,并奠定了他们生活模式的主基调:破裂的关系、缺失的自信、强烈的无力感、难以抗拒的恐惧以及无名怒火。

凯特总结道:这一生里,我总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快乐。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没有结婚的原因……我从未与人有过良好的关系,也从未获得过什么真正的成功。凯特长大后,身体所受的虐待终于结束了。可是因为自我厌恶的心理,情感上的虐待仍在继续。不同的是,现在施虐者变成了她自己。

被虐待的孩子在整个童年时期都在寻找父爱或母爱,这种寻找将一直持续到他们成年以后。

我希望自己可以告诉父母他们毁了我的高中生活,我想冲他们大喊:“你们深深地伤害了我,都是因为你们,我到现在都无法去爱别人,也无法和男人建立恋爱关系!”父母把我变得感情麻木,他们现在仍然这样对我,但是我非常害怕,什么都不敢和他们说。

作为成年人,凯特迫切地想要和父母开诚布公地说出一切,但是她心里还住着一个被虐待、被吓坏的孩子,她很害怕面对这样做的后果。她很确定,一旦说出实情,家里的每个人都会恨她,她的整个家庭也会瓦解。于是,她和父母的关系变成了拙劣的伪装,每个人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的样子。

我真的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在了信里,包括那些挨父亲打、被母亲忽略的事。然后我把那些信随意放在家里桌子上,希望父母会读到。但我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读过。没有人和我说过这事儿。我在十七八岁时也曾经写过一段时间日记,也放在外面希望他们能看到。可是直到今天,我还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读过。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敢问他们到底有没有看过我的日记。

乔没有问父母是否看过自己的日记和信,不是因为害怕再次遭到毒打。到高中时,他已经长大了,应该不怕那些了。真正的原因是,乔还幻想着他的父母会在某一天奇迹般地转变,给予他更多的爱,可是如果证实了当年他们读了他的请求却没有任何的改进或者回应,乔的幻想就会破灭,他会瞬间跌回到冰冷的现实中。过了这么多年,乔还是不敢去求证父母是否在知晓他的想法后再次放弃了他。

站在情感的十字路口

受虐儿童的内心蓄积着强烈的愤怒。当他们被暴力虐待、侮辱、恐吓和诋毁时,又或者因为感到痛苦而遭到责骂时,他们怎么可能不愤怒?但幼小如他们,心中的怒火往往无从发泄。于是成年之后,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寻找宣泄的途径。

凯特,她把愤怒藏在心里,又通过身体上的症状体现出来。不管别人怎么对待我,我都不会为自己辩解或争取。我就是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我总是头痛、感觉不舒服,人人都踩在我头上,我不知道如何让他们停下来。我很确定自己得了胃溃疡,胃总是疼个不停。凯特在幼年时就适应了受害者的角色,并一直生活在这个角色里。她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他人的利用和伤害,于是,她童年时所经历的痛苦也一直延续下来。和其他人一样,她心中累积的愤怒也需要一个宣泄口,可是她不敢直接表达,所以愤怒就通过一些身体和情绪反应得以显现,比如头痛、胃痛以及抑郁症。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身体虐待型父母的成年子女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自我厌恶感、对父母的依附、无处宣泄的愤怒、难以战胜的恐惧、对他人的信任缺失以及自身安全感的不足都是可以克服的,这真是个好消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70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