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共鸣的原因:
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zhi的艺术感染力。
读者期待视野中必须会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因素:首先,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思想观念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思想观念相通。其次,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经验相同或相似。
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意志愿望与作品或作品中人物意志愿望的相近。
扩展资料:
文学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当文字不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而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便可称为语言艺术。
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文学作为学科门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
桐心合力20170301《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1:
读书内容:第一章图画书与幼儿的世界前两节进入图画书之前和丰富的语言体验。
进入图画书之前,母亲应该先对孩子说话,对孩子唱歌,让孩子深刻感受到母亲在她身边,母亲才是婴儿生存的最大力量和依靠。所以,母亲应该用温暖轻柔的爱抚和充满感情的话语来养育婴儿,而图画书则负责把词汇的种子一粒一粒插入母亲犁好的心灵土壤中。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的,只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只有孩子真正的感受到快乐愉悦,这些内容才能深深地根植到孩子的大脑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者长大成人后,自然就理解了其中的意义。
图画书是用来让孩子感受快乐的,大人应该顺着孩子的思路,抑制住说教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发现乐趣。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心灵的沟通,使得图画书上的词汇和插画,伴随着喜悦,生动的烙印在孩子的心头。
反思:最初跟孩子一起读图画书的时候,就是觉得孩子应该读,而且孩子也想读,自己好像隐隐觉得不应该把图画书当做说教的工具,但是有时看到有些孩子通过图画书的说教真的改变了,就忍不住也想要加入说教的成分进去。关于图画书是要让孩子感受快乐的,想起本书开头松居直先生写的爱的语言里提到的自己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讲着讲着自己比孩子还陶醉,想必这样,孩子们更能从中体会更多的感情和愉悦吧,给孩子读绘本也是一样的,自己深深地爱着,投入了自己的情感进去的图画书,应该也会是孩子很爱并且印象深刻的。
刚好马上要有二宝了,一定要让二宝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喂奶、洗澡、换尿布、逗弄、哄睡等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温柔的跟孩子讲话,轻柔的给予孩子爱抚,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让小宝贝充分感受感受到亲情,使孩子的心灵一点点充实起来,成为内心丰盈的人。
桐心合力20170302《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2:
读书内容第一章图画书与幼儿的世界第三节传递亲情的桥梁和第四节幼儿期的图画书体验。
婴儿时代:在婴儿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给他图画书”,而是让他听到丰富的词汇,让他充分的活动身体。孩子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幼儿充分体验到这种感情,心灵会一点儿一点儿地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图画书中隐藏着无数的语言,语言能启发新的语言,印象能发展新的印象,孩子的大脑反应能够像波涛般无休止地扩展,而且与最亲近的人一起阅读,这种反应比他一个人阅读更强烈。图画书的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在对话中进行心灵沟通,正是让幼儿接触图画书的重要目的。图画书是大人和幼儿进行心灵沟通的场所。
思考:聊读在图画书的讲读过程中非常重要,可以借由图画书聊出无数话题,像朋友一样与孩子聊图画书,而不是问孩子问题。“聊”往往是处于对未知的好奇探寻,可以有无数种可能性,而“问”大多则是预设了答案的验证,问完了也就完了。父母和孩子之间正是通过各种聊,达到心灵的沟通。图画书能孕育出充实的内心世界,但是如果没有心灵的相通,图画书不过是普通的东西。
幼儿时期的图画书体验:一个讲图画书的人如果能与好的图画书产生共鸣,充分理解书的内容,并自得其乐,必定能将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孩子,这将是儿女的福气。这种基于真实的共鸣共情读出来的绘本,能让绘本发挥出“文图”的价值。
桐心合力20170303《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3:
读书内容:第二章插画与想象力第一节图画书的插画与艺术第二节什么是好的图画书第三节表现真实事物的图画书。
1图画书的插画与艺术:习惯是很可怕的,我们看馆了不正常的色调之后,反而会无法接受真正完美的色彩大人应该重视图画书中的插画作品,只有让孩子多欣赏到好的作品,让孩子接触到最美好的事物,才能培养孩子敏锐的眼光。绘者非常重要。
2什么是好的图画书:真实的东西、值得信赖的东西、让人立刻产生反应的东西、愈看愈能产生共鸣的东西、百看不厌的东西、有品味的东西、能开阔视野的东西等。孩子不断接触好的作品,自然能培养出鉴赏图画书的眼光,如果再加上对艺术与文学的敏锐感受,那就更理想了。图画火速是经过图文整合的作品,必须将它视作一个整体来评估,画页如音符,编排如谱曲,好绘本能产生交响乐之丰富体验。
3表现真实事物的图画书:①表达事物的真实面貌:这类图画书应该与实际真实的事物一直,避免色彩过分夸张,外形欠缺棱角、表现得太过甜腻柔和的图画书。②认知类的图书的功能,主要是让实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事物。也就是说这些图画书最好是真实的。③关于动物的图画书动物是活生生的有机体,应该能让孩子树立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观念。动物画应该让人感觉到动物的生命力,也应该设计的让人想要接近动物。作者推荐小森厚撰文、薮内正幸绘图的《动物的妈妈》
4作者给出的关于婴儿七个月之前必须得到的三项教育:①了解有人在爱他②学会看/听并将附近的物体移到自己身边和翻身等简单动作③保护好奇心并鼓励孩子发挥。足够的安全感+匹配能力=探索精神。
桐心合力20170304《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4:
读书内容:第二张插画与想象力后面五节
一、阅读图画书中的插画:大人看图画书是通过文字来理解故事,根本没注意图画,而孩子确实几乎只看图。前两天我跟桐一起看《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的时候,桐就发现小女孩的发卡开篇的时候是粉色的,但是最后变成彩虹色的了。我真的一点都没有注意到。孩子具有优异的图画理解能力。图画书的画中有话,以后读图画书的时候要注意多观察图画书的图画、细节,刺激自己的一颗童心。
二、图画书的乐趣:作者强调,大人最好是为了自己看图画书而不是为了孩子,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图画书的乐趣,才能更清楚的知道图画书能带给孩子怎样的快乐,但是如果母亲热心过度而才去强迫的方式,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反思自己有时候可能会有些心急,想让孩子接受
三、爸爸的图画书: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很多父亲似乎都被遗忘了,而且父亲自己似乎跟婴儿也没有那么强烈的联系,作者建议孩子的姓名一定要由爸爸来定,使父亲体认自己接下来要扮演的角色及责任。我家大宝的大名是姥爷找算命先生起的,在我家里姥爷也是很强势的,不过我自己当时也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的代入问题,还好,孩子的小名是爸爸定的,二宝的时候一定记得让爸爸来定。现在的宝宝大概十个月就对图画书感兴趣了,书中介绍的这位爸爸的方法真的不错,关于交通工具的自制图画书,用那些汽车广告来自制,那些汽车广告都是做工精良精彩富有速度感的,真的是特别棒的表现真实实物的图画书。二宝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做,或者用超市海报也是很不错的。关于父亲的绘本,《月下看猫头鹰》《最美星期五》《你睡不着吗》《世界上最好的爸爸》。都已入手还没有给桐看,是不是由爸爸来讲更合适呢
四、想象力的幼苗:孩子生活的真实的世界是人类想象力的根源。想象力源于知识,只有孩子理解了事物的因果联系,孩子的想象力也能成为可能。凭空的想象不能称为想象力。
五、想象力与图画书:作者提出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能帮助孩子理解文字的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想孩子专心的听故事,就必须具备独特的能力,将看不到的故事想象成画面,这就是想象力。而当孩子的想象力还不足够发达的时候,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所以图画书的品质很重要,因为插画的品质会左右孩子的想象力的品质。图画书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启蒙工具。
桐心合力20170307《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5:
读书内容第三章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前三节。
一、带孩子进入书的世界:1教孩子爱书的最好的方法是父母亲自来教导,亲自指导首先是要不假他人之手,其次是满怀热心,最后是语言。人必须要经由人养育才能成为真正的人。2图画书并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能深入理解图画书的人,如果能够满怀爱心地念书给孩子听,必定能将文字转化成生动、温暖的话语并让这些话语传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换句话说就是读的人把自身的内涵与图画书结为一体,将书中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时幼儿自己看书时所无法体验的。3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个人的自由,所以大人最好不要一直催促孩子读书,阅读是一种乐趣不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孩子身边的书应该是有趣的而不是有用的。
二、念图画书给孩子听:这是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最佳方式之一。如果父母把识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字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扩大孩子知识面等作为孩子读书的目的的话,往往很难轻松的给孩子讲故事,从而使图画书失去最重要的功能——带给孩子快乐。
三、不要剥夺孩子的阅读乐趣: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他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泉源。如果每读完一本书都要问孩子好多好多问题,那么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使孩子没办法陶醉在图画书中。如果是自然的互相讨论,当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落痕迹。
回想自己育儿过程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大概一直到两岁多感觉自己都是很依赖老人带孩子,不过好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陪孩子读书,现在看了书才发现自己真的不会读书,好在孩子现在依然喜欢听读书,更多的应该是孩子对书的兴趣,而不是妈妈读的好。而每本图画书我几乎都是打开一本新书就跟孩子一起读起来,自己没有先看,没有先被书感动,所以真心不知道孩子可以从书中吸取多少营养和价值,但是最起码的对增进我们的亲子关系还是有用的,一起读书也算是我们沟通的一种方式。
另外在念书给孩子听得时候,我确实带着很多的目的性,尤其是刚刚开始接触识字的时候,图画书几乎成了我的识字教材,结果使孩子失去了很多乐趣,我经常拿来让孩子识字的基本图画书,都成为孩子最排斥的图画书。自然的跟孩子聊读,确实是我很薄弱的一块,一聊就容易变成问题机。
桐心合力20170308《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6:
读书内容第三章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后四节。
一、选择图画书的方法:首先,“画得可爱”“颜色鲜艳美丽”不是图画书插画的必备要素。真正重要的是“插画能否充分表达故事”,就是“形”重于“色”。“色”会自动映入眼中,而“形”是必须自己去注意、认知和解释。色会捕捉眼睛,而形被眼睛捕捉。其次,图画书除了插画还有文字,要判断一个故事的好坏可以读一读图画书的文字,然后在心中描绘故事的情节,看看会不会出现清楚的影像。判断图画书的好坏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耳朵听的。最后,文图一致,好的图画书作者在叙述主题的时候,如果文图一致,孩子就能理解图画书的内容,并产生共鸣,相反,如果不一致,孩子很难心领神会。
二、残酷与幽默:文中举了《三只小猪》的例子,分别写了三个结局,一是小猪和大野狼成为朋友,二是大野狼受伤后落荒而逃,三是大野狼死了。第一种结局的写法表面上是基于教育上的考虑,实则是在愚弄孩子,简直是看不起孩子的智商。第二种结局一点儿也不好笑,反而让大野狼落魄的令人可怜。第三种结局也就是原著里的结局是大野狼被烫死了,而且还被小猪当成了“狼肉大餐”,小朋友们听了都会开怀大笑,并没有觉得悲哀或者厌恶。这样的结局是健康而幽默的,这正是故事的精髓及价值所在。不同的结局也是体现了不同作者的教育观。
三、关于天真可爱:图画书的插画必须天真可爱只是迷信,大人武断的认为孩子应该是天真可爱的,更可能会伤害孩子。在孩子心中,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可以像大人一样,做爱做的事,身体高大强壮,善良且值得信赖。
四、作者对迪士尼图画书的看法:作者对于这类图书的看法是直接剔除,这些迪士尼图画书更像是**脚本的缩编版,故事情节大幅缩水,更有甚者抽掉了名著的精髓,擅自改编,使原著的精神完全变质,把原本可以激发孩子丰富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搞成了追逐市场的廉价商品。在看书之前,我也是对迪士尼的图画书有一些本能的抗拒,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
桐心合力20170309《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7:
读书内容第四章陪孩子成长的图画书和第五章图画书与幼儿教育
一、婴儿的图画书:
1适合婴儿启蒙的图书,图画必须正确而写实,不要多余的背景和细部描绘,也就是“描写真实事物的图画书”。
2婴儿长到七个月到十个月左右,以后,大人可以积极地拿图画书给孩子看,是他们对图画书表现出兴趣。
3图画书可以让婴儿实际体验“游戏”,以此体验为基础读图画书给婴儿听,可以深化他们对语言和图像的体验。
4关于婴儿的图画书,有趣的翻翻书和洞洞书比较适合。
文中提到的书籍:《米菲》《不见了,不见了》
二、两岁孩子的图画书:
1如果精心为孩子选的图书孩子不感兴趣,千万不要沮丧,最好不要强求孩子接受或者想尽办法教孩子,可以过段时间再试试看。
2能够巧妙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生活类图画书”最适合,其次是介绍最基础的一些知识的“认知类图画书”,最后是,儿歌、诗歌类的图书,或者文章押韵、节奏明快、用词生动的图画书。
3最佳图书主角是熊,尤其是小熊,其次是小兔子。
4语言、插画和生活经验如果形成一个环,孩子下次看到图画书时,图画就会和实际的生活经验重叠,在孩子心中清楚成形,发挥作用。
5不必拘泥于孩子的年龄,只要结合孩子实际的生活体验做适当的选择就好了。
6孩子读完一本书,会发出深深的叹息,眼中闪着光,是最有意义的,这时候的幸福和满足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文中提到的绘本:《动物的妈妈》《我会穿衣服》《阿立会穿裤子了》《问一问熊先生》《小杰的朋友》《小杰的水桶》《小杰出门找朋友》《晚安的书》
《阿立会穿裤子了》这个绘本是一次偶然买的,买的时候桐已经三岁多了,也经常读,直到现在桐有时单腿站立或者穿裤子的时候都会想起来阿立,说阿立都不会,我都可以,很骄傲的样子。
三、三岁孩子的图画书:
1孩子在书本中体会到感动和满足时,心灵的广度与深度也会跟着扩大。内心充实就是幸福,而幸福是孩子成长的泉源。
2有趣的超乎寻常的书,在成人的文学中并不多见,但是在儿童读物中却相当多。为了体会这种乐趣,最好让孩子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孩子热衷于反复读一本书的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父母应该抓住这段精读的黄金时期。
文中提到的绘本:《快乐的一天》
五、图画书与幼儿教育:
1父母是教孩子说话的主角,而且养育孩子本来就是应该由父母而不是教育家负责,尤其是在9岁之前,孩子还没有学科概念时,应该是以家庭辅学为主。父母所说的话可以说是促进孩子心灵成长的源泉。
2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基础,对幼儿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父母和幼儿在家中有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团体生活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使孩子都掌握“共同的语言”。而在幼儿园读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给孩子们营造共同的语言,有了共同生活的基础,才能够开展团体育儿工作。
3每一本书都呈现不同的世界,这正是图画书的意义所在,接触多样化的图画书,拥有丰富体验的团队,才能产生更卓越的创造力。让孩子共享哪些图画书,可以说是幼教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所以挑幼儿园的重点是学校的图书馆而不是厨房。
4父母必须和幼儿园保持良好的沟通,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才能使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说来惭愧,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我几乎很少跟老师沟通,完全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之前在一个私立幼儿园,孩子总是不开心,就想着反正要换幼儿园,也没有太在意。换了新幼儿园以后,孩子每天都还挺开心的,所以更是没有更多的关注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偶尔去接一下孩子,也总是看到老师在忙,不好意思打扰,以后一定要加强跟幼儿园的沟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赶紧给老师发了条微信,不过老师在忙,还木有回。
5孩子们一定要将幼儿园老师为他们念过的图画书带回家,“务必”——这一点非常重要——请父母在家里念给她们听,这样孩子与父母也有了共同的体验和语言,能够互相了解,而且孩子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家庭和幼儿园拥有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影响,对幼儿来说是不可取代的成长助力。在心理上也是能很大程度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sans-se!_�ޡ
这句话来自于美国作家杰基·肯尼迪的小说《永远不要放弃你所爱的人》。这本小说通过讲述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坚定不移地爱一个人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使得我们的爱情关系变得不稳定甚至破裂。但是,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我们所爱的人。因为爱情是无价的,它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爱着对方,我们最终会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我们的愿望。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爱情是需要付出的。如果我们真的爱一个人,我们需要为他们付出时间、精力和爱心,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爱,建立真正的爱情关系。
因此,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爱着我们所爱的人,无论遇到何等挑战和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我们的爱情梦想,建立幸福美满的生活。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1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如同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作者帕尔默先生不灌输深奥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与你产生共鸣。书中一个个案例都跟我们日常教学中高度的相似。分析每一个案例都让自己有更深的体会。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学会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教学勇气》是一本非常精妙的教育学著作,作者引导我们如同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他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情境——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课堂,而课堂的老师就是帕克·帕尔默,向我娓娓道说着他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心中的困惑与反思。他试图通过他的叙述,让我清楚为什么教学总是令我既兴奋又恐惧。他试图带领着我们,为重新点燃我们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辅导,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直接而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互动。
我们的认知里,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想到是不放弃班内的任何一个学生,就算他学习不好,也总有好的地方,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来的失望和退缩,这个过程绝对是痛苦而纠结的。我们常调侃自己: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追求。教师的爱是博大之爱:当我们感到痛苦和折磨的时候,就需要一种博大之爱来引领和宽慰自己。学生对教师博大之爱最好的回报就是那轻声的问候:“老师好!”
教育不仅是改变自己,也影响着你的学生!!任重道远!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2“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喜欢。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的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翻开帕克。帕尔墨所写的《教学勇气》这本书,读到上面这段话,我就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了。随着书中一个个教学实例的娓娓道来,我仿佛身临其境,在书中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反思和困惑。
“想象你自己在教室里,你问了一个框架很好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沉寂,你就等啊等。你知道你应该再等等,不要急。但是你的心在敲击着,下沉着,最终你觉得无助而失控。于是你怀着焦虑,愤怒以及复杂感情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而这些情绪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自己上语文课时经历的一幕幕。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我的问题,而时间在流逝,我要讲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果讲不完就要影响教学进度……由此,我的情绪就会变得很着急甚至暴躁,有时还会训斥学生。结果是学生在我的不耐烦的表情或呵斥中变得更加惊慌失措,下次的语文课上很难再看到这个孩子积极发言。遇到这样的事情,教师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甚至是鼓励,让孩子得到应有的锻炼和语言的发展。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地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的坐着,像个幽灵。”帕克如此描述他曾给一个班级上课时的感受。课堂上那位“来自地狱的学生”的举动完全打乱了教学思路,他把帕克的心思和教学注意吸引过来,帕克竭力想把他从僵化的状态中唤醒,无奈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是徒劳。就这样帕克忽视了其他的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我知道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物质的密度太大以至于光线都消失了的地方。”
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对以上情景有较深的体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吧?我也是如文中所讲:在课堂教学中会常常不由自主的关注个别走神的学生,竭力吸引他的有意注意,可是往往都是事与愿违,他的“沉默”和我的关注往往会极大地影响我的教学情绪和我的教学计划。面对课堂上那个茫然的学生,我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无能。“虽然我笨拙的表现没有被其他同仁察觉,但我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被忽视的社会边缘的人,也许课堂上他们通常所采取的“沉默”是一种有效地自我保护方式—“这些人恐惧那些有权力的人,懂得不说话比较安全。”这句话真是如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学生的沉默正是源于他的恐惧呀。我们在没有敏锐的洞察学生内心想法之前,又如何去感受他们的内心恐惧甚而采取适宜的措施呢?
帕克先生的话正是在描述我们大家的真实课堂,我们不要仅仅把所有的问题归咎于学生,而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体谅他们恐惧的心灵,做到倾心教学,使得每个孩子在我们爱的呵护之下心灵和体魄都得到健康成长。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3与《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相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理论性更强,读起来有些艰深,已经放弃逐字阅读的我,此次不得不一字一句细细品读。这本书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世界,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东西很多,今天我主要想说说学生的恐惧。
作为一名新老师,不得不承认,我是带着不安走上讲台的。孩子们会喜欢我吗?我应该做些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之间迅速熟悉起来,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我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老师吗?尤其有时候,这种恐惧会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信心,尤其是面对成绩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每节课都会提问他们,下课后第一时间走到这些孩子的面前,询问他们的听讲状况,并且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可谓尽职尽责。时间慢慢过去了,孩子依然没有多大的改观。直到这种恐惧和无奈终于忍不住发了出来,真想把几个孩子放弃,任其自由发展。看着孩子,依然是一副天真而懵懂的样子,似乎对这一切的情况浑然不知。而我,以为恐惧的人只有我一个。但是,《教学勇气》提到恐惧也常常发生在我们与学生的关系上,尤其是学生自己也充满了恐惧。
直到有一天,一个平时学习习惯不爱好的孩子家长跟我说,老师,孩子在家里也特别懊恼,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上课听着听着就跑神了。另有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家长跟我说,老师,孩子每天特别用功,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反应有一点慢,现在他好像都把自己定位成差生了。
这让我意识到,那些成绩暂时不好的孩子和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心里也有很多的恐惧,怕老师和家长批评,怕同伴因此嘲笑他们,在集体中没有存在感,想学好但又无计可施。作为一名老师,一个成年人,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自身的独立和主动让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去克服恐惧,但是对于一个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孩子来说,在恐惧面前无能为力,只能越陷越深。
作为教师,的确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些努力是在我没有清楚明白,并且坦诚面对孩子们的恐惧的前提下进行的,后来我换了一种态度。不再只是给孩子们提要求,而是告诉他们改变现状的办法,并且时刻准备给他们具体的帮助。例如一个孩子,课后生字总是不会认,更别提写了,翻看他的语文课本,没有丝毫预习过的痕迹。我很耐心得跟他说了他预习的好处,并且教会他,不认识的字,可以在课文里找答案,还可以翻看课后的生字表查找,在会读的生字下面打上一个对号,不会的打叉号,多读几遍。
教育的主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愿孩子们在没有恐惧的教室里生活、学习。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4每天周而复始重复的工作,早已让教师忘记了最初的教学理想,冷却了教学的热情。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1、“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
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我是谁?这里我想起古希腊神庙 “我是谁” 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
《教学勇气》如同一位深刻的挚友,让自己在思考与追问中卸去去满身的浮躁和疲乏!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5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是,书后作者的话:“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与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缘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曾经,许多人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失去了教学的勇气。于是,有的人选择了坚持,有的人选择了改变,有的人选择了离开,略带哀伤头也不回地走了。这就是我对教学现状的深切感悟,也是教师现实心灵的真实写照!正如书中所说:“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默尔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相对于其他鼓舞过我的思想家来说,帕克。帕尔默用心写作,也更能打动人心。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他的书给所有热爱教与学的人们一份厚礼,特别是那些挣扎于痛苦重重的'教与学的热爱者。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着我,重新点燃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教育在改革,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寻找自己的心灵。那曾经热爱教育的心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在琐碎的工作中,在传统的认可与奖赏中逐渐迷失。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拨又一拨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并忠诚地栖身于此。
帕尔默引导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他也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如果没有这样的鼓励和引导来探索内心世界,那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将如何完成它的任务和使命?
帕尔默的书总是使人激动、令人感动。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6这个周末我读了帕克·帕尔默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教师这条道路上,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不断反思日常教学,以及多读一些书来更新自己。每一届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更新自己就难以走进他们的心里。智慧同样需要情感的共鸣,然后才是理性的相遇。
在刚开始走上讲台之初,我感到恐惧,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恐惧什么,我以为等我习惯就好。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为什么我会感到恐惧。因为害怕改变,害怕无知,害怕学生出一些无法应对的状况,害怕他们只是保持沉默,而对我所讲的内容无动于衷。现在帕克·帕尔默告诉我,即使是有三十年教龄的教师,也会心存恐惧,只不过他们学会了不要害怕,不让自己置身于恐惧的情境当中。因为除了恐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感受真诚、希望、同感、诚实。所以只要我学会让自己保持真诚和希望的心态进入教室,无论发生什么,心中可以有恐惧,但不必把自己置身心于恐惧当中,可以以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恐惧本身为出发点,学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当中。
有时候我会觉得我备课背得很充分了,所以我很自信地走进教室,上完了这节课。但是,我发现效果不怎么好。这本书提醒了我,我们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显示我们如何的厉害,如何的知识渊博,向他们显示我们备课有多认真,以此来使他们对我们有一个好的评价。汤普金斯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实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习,学习他们想要和要了解的东西。所以,我们除了备好课之外,还要去了解学生到底是哪里不明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讲解,而不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设计。
我记得刚开始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时,我老想着寻找一些教学技巧,可以应对课堂上各种状况。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优秀的一节课,要做到用心,需要我们认真去备课,去不断地完善自身,不断地认同自身。那么,教学能力终有一天会水到渠成。我们自己就是自己进步的敌人,因为我们往往有时候上了一节糟糕的课,会感到沮丧、失败,觉得自己根本不会教书,觉得教书没有人生意义。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让自己走出低谷,要知道这只是一节课,它不能代表我的全部,我依旧是不错的个体,我只是这节课没准备好。学会相信自己,认同自身,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我只是还没学到展示自我个性的技巧,一旦我学会了,优秀教学则从中产生。
有时候我会觉得学生没在倾听,觉得他们是沉默的。现在我理解了他们的沉默大部分源于我。教学应该源于生活,往往我们开始讲一个知识点时,没有从学生的日程认知着手,学生心中没有形成情感共鸣的,所以他们不太愿意参与到我们所讲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引入的时候更加用心,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进入理性思考。
帕克·帕尔默带领我深入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让我更加有勇气往前迈进。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7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我受益匪浅。在这本书里,作者帕克·帕尔默写出了他对教育独到的见解。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范畴。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8近期,有幸阅读了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余巍等学者翻译,是“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译丛”之一。
其实,这本书几年前在读书时,我的导师就有提过,总想着有机会要拜读一下,但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达成长久以来内心的夙愿,终于,带着勇气,伴着好奇,开启了这次阅读之旅。
要读懂这本书,说易不易,说难不难。由于国外作者表达的习惯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确有点晦涩,你必须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阅读,有时一个段落、一个章节需要来回反复几遍才能有所感悟;但若你一旦浸入其中,就经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历经坎坷,眼前豁然开朗,你的思想与之呼应,你的心灵与之共鸣。内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绘的“源自心灵的教学”所感动,原来居于头脑中的有点混沌的理念也会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会觉得似曾相识,亲切感扑面而来,跟随它,逐渐走进“非主流”的领地——“教师自我”。我想,用卡尔维诺的经典标志来衡量这本书,它绝对是堪称经典,值得再三品读的一本好书。
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最直击我心灵的一句话是“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育的技术可以日益精进,但唯有对教育拥有一份永不退却的热忱,才能将教育开展得富有张力,朝气蓬勃,否则,再好的教育技术,也只是空洞的一堆技术和工具,毫无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虽然采取了大量的方法和手段(例如,讲座培训,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写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无外乎这时候教师只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是“迫于某种压力”而不得不做,并非出自于一个人的本心。只有当外在的压力、要求与内在的需求相统一的时候,才能怀着感谢的心情走进教室,把教学当成滋养教师心灵的鸡汤,把教学看成是一场无止境的相遇,一场和学生、学科一起编织出的美妙的际遇。
“经师”传授知识技能,“人师”引领心灵成长,深信自己可以用对教育与教学一颗真挚热忱的心,和孩子们一起迎接每一天的新奇与成长。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9《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美国作家帕克?帕尔默的著作。在导言部分,作者帕克?帕尔默提出:“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仅仅源自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自身认同”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这本书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句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汇聚,进而形成神秘的自我”、“自身完整,就是说,无论怎样我都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特点能后在朝着一定方向形成和再形成我的生活模式时的内在联系中发现。”……而自身完整与自身认同又是密不可分的。个体通过对自身认同中的工作与各种联系进行整合,可以提高自身完整。
作者认为,优秀教师的核心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讲的是榜样的力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一万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可见教师的品质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品德低下的教师,无论他技术怎样纯熟,他也不可能把学生教好。因为,学生在时时模仿着他的行为。相反,一个好的教师,不需要繁多的话语,只要一个个动作示范,自会带动着一批学生。
作者强调了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做深层次的交流”,也就是我们说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孩子,他们有思想,有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时刻地关心着他们。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情感、回味等心理活动,并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须遵循以下要求。
一、 综合活动,审美主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审美活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歌德的《浮士德》、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陶醉,获得沁人心脾的美感享受。
当然,文学作品鉴赏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它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主、包括实现其他价值在内的综合活动。“艺术具有一种二重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faitssociaux)。”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多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等等。
例如,在认识价值方面,恩格斯就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还称赞读《人间喜剧》比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例如《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表现出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最后一课》表现出反对外族侵略的政治价值等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所以,“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
二、 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朱光潜先生把一篇作品的整体布局比作兵家所谓的“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整体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比如“我来迟了”,作为一句完整的话来看,无所谓优劣。日常生活中,它表述的是言说者的一种行为,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同样的话置于《红楼梦》中,让它由王熙凤的口中说出,其含义就不一样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里,“我来迟了”就不仅是王熙凤的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联系上下文,考虑王熙凤在整个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知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背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我们既可以从中感觉到王熙凤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性格,也可以体会到王熙凤在贾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和身份,还可以领略到王熙凤放肆的语气中所包含的炫耀和盛气凌人的气势,认识到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独特气质。在那种场合,这样的语言只能从王熙凤的口中说出。
再比如“绿”、“过”、“到”、“入”、“满”这些字,从语义的角度来比较,我们很难说哪一个字更好一些。但在作者感情的参与之下,经过作者的巧妙安排,毫无感情的文字就传达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审美感受。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容斋随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为什么“绿”好呢?从科学的角度讲,风一般只能以听觉、触觉来感知,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诗人用“绿”去描写它,化不易传达的听觉、触觉而为触目成色的视觉,既见春风的到来,又惊异于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的变化,形象生动,一举两得,这就是诗歌创作中通感的妙用。就整首诗而言,“绿”字与其它几个字相比,更能强化诗意:青山绿水,碧野春风、明月孤舟,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图啊!
孤立地来看,下面的这段语言是非常罗唆的: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当鲁迅把它放在《社戏》中,用来表现“我”盼望小叫天出场的急切心情的时候,它却是传“情”妙笔。
在文学作品中,某些场面、情节、细节孤立地来看可能是丑陋的、恶俗的、不健康的,但从整体来看,它们有时却是作品的必需。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那种不顾整体,单纯寻章摘句的鉴赏方式,“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合,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 所以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鉴赏,才是正确的鉴赏方法。
三、 联想想象,虚实相间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空白。接受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称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把文本中的符号、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的时候,文本才成为作品。那么如何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如何使一般的语言符号变为生动的形象呢?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联想和想象。接受美学的这种观点对我们谈论文学鉴赏的要求很有启发。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有很多空白的,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否则,文学鉴赏就无法进行。我们看两段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寡妇出现了,网纱做的便帽下面,露出一圈歪歪斜斜的假头发,懒洋洋的趿着愁眉苦脸的软鞋。她的憔悴而多肉的脸,中央耸起一个鹦鹉般的鼻子,滚圆的小手,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膨脝饱满而颠颠耸耸的乳房,一切都跟这寒酸十足而暗里蹲着冒险家的饭厅调和。她闻着室内暖烘烘的臭味,一点不觉得难受。她的面貌像秋季初霜一样新鲜,眼睛四周布满皱纹,表情可以从舞女那样的满面笑容,一变而为债主那样的竖起眉毛,板起脸孔。总之她整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无示她的人品。┅┅罩裙底下露出毛线编成的衬裙,罩裙又是用旧衣衫改的,棉絮从开裂的布缝中钻出来;这些衣衫就是客室,饭厅,和小园的缩影,同时也泄露了厨房的内客与房客的流品。她一出场,舞台面就完全了。50岁左右的伏盖太太跟一切经过忧患的女人一样。无精打采的眼睛,假惺惺的神气像一个会假装恼怒,以便敲竹杠的媒婆,而且她也存心不择手段的讨便宜┅┅。
第一段见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第二段见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第一段的空白是作家采用白描的缘故,第二段描写,作家采用的是细描,两段都有诸多空白。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幅憔悴而多肉的脸,但脸的形状呢?脸的黑白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着一个像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但到底有多胖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双四周布满皱纹、无精打采的眼睛,但眼睛的大小呢?是豹子眼还是丹凤眼呢?眉毛呢?是浓浓的八字眉还是细细的柳叶眉?……总之,仅靠这些实的描写,不能够构成一个可以用视觉感知的完整图像,这就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形象进行补充和想象。只有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面才可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从而使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因此,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根本无法鉴赏文学作品。夏丏尊、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譬如说吧,‘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
四、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文学鉴赏一样需要感情的入乎其内,进入角色,与作品描绘的对象融为一体。文学鉴赏者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应当把自己化入作品中,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爱人物之所爱,怒人物之所怒,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理解作品,获得审美愉悦。否则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魅力。《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的,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闰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段描写说明,在文学鉴赏中感情专注与浮光掠影所获得的审美效果是不一样的。林黛玉开始由于“未留心去听”,所以偶尔听到一句两句,她只感到“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当她被戏里的妙词所吸引而侧耳细听的时候,她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先是“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后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随着她感情投入程度的加深,她所受到的感染也越来越强,获得的审美愉悦也越来越强烈。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鉴赏既需要鉴赏者入乎其内,也要鉴赏者能出乎其外。如果鉴赏者一直沉浸在作品所描写的世界里出不来,就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的深刻的分析和评介。应当说,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不能说读了李后主的词就闲愁万种,读了琼瑶的小说就想入非非,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一人物。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自杀,看了《少林寺》就想出家……我们看一下吴俊忠先生对崔颢《黄鹤楼》诗的鉴赏和分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者初读这首被誉为‘绝唱’的七言律诗,很自然地会被诗中所表现的那种旅思乡愁,以及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情绪所感染,甚至会驱动自身的人生和情感体验,或遗憾‘空有大志,人生无成’,或感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渐入诗中之境而流连忘返。但鉴赏者不能沉湎于此‘诗境’,必须反复吟诵,调整视点,跳出境外,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诗的意蕴和内涵。读着、读着,鉴赏者把此诗放到当下的文化视野中来‘解读’,若有所悟,忽生新感:自然万物均在变与不变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触景生情,见物思事,乃人之常情,然而生何种情,思哪些事,乃取决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情绪心境,与其感叹山河不变人事非,倒不如睹物思人,更上层楼。黄鹤楼巍然屹立,白云悠悠缭绕,并不因黄鹤已去而失色,阳光下树木葱郁,青草碧绿,江上烟波迷茫,好一派自然风光,即使因天晚而望不到故乡,有此自然美景,足以慰思乡之情,又何必触景生愁。山河不变人事变,有志者当珍惜时光,努力奋发,不应在无为的忧愁中虚掷时光。”
这样分析,就跳出了诗外,而不至于使自己沉迷在诗歌的愁绪中。空灵的艺术需要空灵的心境去领会其中的美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鉴赏者的慧眼。
五、 逐层深入,体味深意
优秀的作品一般都有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弦外之音。文字传达给读者的字面意义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呢,原因是不同的鉴赏者面对文字叙述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林兴宅先生把文艺作品的审美层次分为三层:①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象证意蕴。 其意思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相当复杂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意义上。比如《蝇子透窗偈》这首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表面上看,它是写蝇子从来路钻出窗外的事,没有什么意思。而实事上并非如此,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在于:通过蝇子钻窗的过程,告诉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若用眼而不用心,就会被假象所误导,也就是说,眼看不如心悟。很多读者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总是追求情节的生动性、趣味性,对作品所表现的时代色彩、社会意义、作家意图、文化意蕴……视而不见,岂不知这些才是作家的真正用心和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要用眼,而且更要用心,只有这样深入体会,才会领悟到作品的题外之旨、弦外之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