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无高下之分?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无高下之分?,第1张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而“无我之境”则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所以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仅仅是一种形而上学意义的一分为二哲学辩证法思维的体现,是古典哲学“阴”、“阳”范畴的衍化,因此在此意义上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法思维,而不是古今中外以三段论为基本特征的“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辩证法王国维对“无我之境”评价较高而有所偏爱,典型地体现了其“境界”说总结过去而不能面向未来的保守特征,因此“境界”说是古代意境理论的集大成,它对于古代文学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文学未来发展的路向启示则有所不足,在审美理想上已经落后于以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崇尚“崇高”伟美的美学思想和境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现当代文学的多元丰富发展,即证明了这一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的

原文是“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还有“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

而“无我之境”则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所以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仅仅是一种形而上学意义的一分为二哲学辩证法思维的体现,是古典哲学“阴”、“阳”范畴的衍化,因此在此意义上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法思维,而不是古今中外以三段论为基本特征的“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辩证法。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生逢甲午战败中被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变乱时期,父亲当时率部奋力抵抗日侵,不敌而败,年幼的许地山却对这份国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之后随父亲迁居回大陆福建。

19岁时,家境拮据,许地山开始自谋生活。21岁那年由于家道贫苦,不得不赴离家甚远的缅甸仰光任教, 在仰光的三年时间里,远离亲人和故乡的许地山,经历了种种艰辛。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许地山写文章、开会、演讲,在示威游行中冲锋在前,不畏强幕,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战士。1919年的“五四”时期,是“人的自觉”和“个性解放”的时代。

扩展资料:

《落花生》从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独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动人的亮点。文章的主旨是散文中的“我”领悟并揭示出来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花生深埋土中不为人所识,花生以自己的“牺牲”而使自己“有用”。

“无我”故能破除对物质的贪恋,“有我”方能主动选择与承担自己的责任,使牺牲成为可能。爱既“有我”又“无我”,以“有我”来实现“无我”的爱兼有着博大与慈悲的境界。

参考资料:

--落花生

如果人一旦失去了情感,也就是没有人情味了,那这个世界将变成一个人人惧怕人人自卫的生活,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它是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基本体现,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没有了情感,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复杂而无序,人类就要回到原始状态的生活;没有了情感,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是一个灾难,有情有义才有滋味,才有感恩之心;没有了情感,家庭不复存在,国家无法协调社会发展,整个社会将是一片冷漠无情。

  写出海棠花盛开之美,花香之浓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花的爱惜之情与因自己生平不得志而抒发的抑郁之情  以下为别处找的答案(可见链接):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我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1,

  观堂先生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句历来被人所称道,解读者甚多,以下是本人一些愚见:

    有我之境,不难理解。观堂先生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例。有我之境不难理解,观堂先生给有我之境下了“优美”的审美定义,这是很正确的。

      有我之境,一如“道旁有柳则赋柳,陌上花开便吟花”是也,万物动静之时,亦有各式之美景,慧眼的诗人此时便用诗句记录下此景,亦托其情于景致中,创造出了这种意境。然而诗人毕竟只是一个“记录者”,在万物动静生灵中摄取其中之一部分,以诗句加以美化或者复写。这样的诗人更多的只是一个生活或者情感的抄写员,仍然是以居高临下或者置身事外的态度来观察认知这个世界的,没有做到物化而一的境界。有些画面可能就是发生在诗人身上或者诗人旁边的,但是诗人却无法融入环境中,只是用自己的眼睛去感知这个世界。举个例子,人观笼中鸽子,无论如何审视鸽子之美,毕竟人是人鸽子是鸽子。此时人写诗描述其鸽,总是带着一种人类特有的感知与认识去描写鸽子。人和鸽子在审美上总是隔着一道“鸿沟”,。这道“鸿沟”也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界。

    而无我之境则不同,古人做无我之词,描摹其画面亦把其自己融于其景中,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也。是如苏东坡称赞王摩诘“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同理,作无我之境诗,诗人并非仅用眼观景,置身事外来挥毫诗句也,而是以心入景,置身其中。隐去“我”的阻隔,成为万物的一部分,静穆但不严肃,自然但不平淡,真挚而不做作。无我之境的诗所抒发的情感,一定是含蓄的。比如观堂先生之词“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窈窕佳人孤独地凭倚着楼畔的阑干,无聊中把路上的行人一个个细数。诗人把“路上人”与“楼畔佳人”融合在一起,孤独寂寞甚至空灵的情感浓缩在这短句之中。

《庄子· 齐物论》记录了著名的“庄周梦蝶”

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对“无我之境”最好的诠释。何者为庄生?何者为我?无足轻重。庄生与蝶合二为一,恬淡空灵神秘都孕育在这之中。没有任何的直接抒情,而是将物我混一,抒发出一种整体合成的情绪,这便是无我之境最为高明的地方。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各有各的好处,语言上可能有我之境取胜,但化境上却远不及无我之境。但观堂先生提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审美情绪,可以说是对中国古诗词欣赏的高度概括,具有深远意义。

我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我家人一直说我没有亲情,交的一些女朋友也说在我这感受不到爱情。不过现在我比你好。(因为我懂得了模拟一段感情,把自己代入。就像,我可以让自己爱一个女人,爱到很深,每天都想见到她,经常独自吃泡面,就为了见她时能带她去吃好吃的。可以买些礼物送给她等等(我每月就2000多。我在之前那个女朋友那就花了超过2W了,当然,并不在乎钱,只是想说,我不是小气的人)。。。只想她过的好,自己苦也会很开心。。。但是,如果交往了几天或者半年,只要因为小事吵架了,发现她性格比较固执,强硬的。。。我马上就能(用她们的话说是“很冷血”)转成没多少感情的性格。。也许昨天还如胶似漆的,今天就可以“关我半毛钱鸟事”。。我记得有一次早上还好的,晚上跟女朋友吵架,我叫她不用跟我回家,她说那就开个宾馆,她去住。。我直接就说:就算宾馆一块钱一间,我也不会给你开。。哪怕曾经单恋过15年的一个女孩(我们家世交),我记得有一天碰到她,得知她找男朋友了。。后来我回家去的路上,她叫我帮她充下话费。我直接就说没钱(其实是有的)。。没人比我能理解你吧,,很多人说,也许经历了太多!但我并不觉得。。。难得遇到同样的人,兄弟,你并不是一个人,呵呵 。另外,我比你更不会哭,我出生就没哭,被医生倒拎着打过。。当年我在这世上对我最好,最亲的人死了,我都没哭。。我更不会装哭,装不了。那只会让我想笑。。如果说谁死了,我没笑,那就算我哭过了 。。。你说的思维能力,我们应该不一样。。我当初英语和数学考试只有17和19分。。物理化学全年级第一,就我一个满分(整个年级几百人) ,当初同学都说我怪胎,呵。。因为一个说法是数学不好的,物理化学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那时也有人叫我理化天才。像语文我也不错,每次只要写了作文都放到黑板报上展览,老师也叫我去报社投稿等等。但是我也有不想写的时候,有一次中考作文就写了四个字“我不会写”,不过高中毕业没去参加高考,,就因为,没兴趣,。。其实做很多事都不需要理由。而且,只要是自己选择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后悔

《人间词话》是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的诗歌理论名作。在他的三部力作中影响最为广泛深远。其中心论题就是“境界说”。作者开篇就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又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造境即有我之境,写境即无我之境。

“我”即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多半指诗人。没有主人公的情志就没有诗词的产生,按说都是有我的,怎么会出现无我之境呢?二者是如何区别的呢?

王先生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也就是说,外界的景物都被我的主观情感浸染了,成了我或爱或恨、或怨或慕的对象。此时主人公的情感是非常强烈浓厚的,绵延充塞于天地之间。目之所及,皆有灵性,或热情或冷漠,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就表现了哀伤的主人公对花的不满埋怨。花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但是这位女子处于深深的庭院,寂寞无伴,登高远望又望不见想念的人所在的章台,愁思难消。此时又是“雨横风狂三月暮”,美景易逝,青春年华又何尝不是如此!可是却这样孤独无伴,华年白白流逝,伤心的泪禁不住潸然而下,万般无奈去问风雨中的红花,而它竟然无语,连理都不理就飘飞了,怎不让人更加伤感!这种看似无理之举恰恰反映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深厚的寂寞愁苦。

同样“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也反映了诗人孤独寂寞理想渺茫的心境,前面说,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意思是大雾弥漫,隐藏了楼台,月色朦胧,看不到渡口,那美丽的桃花源啊,我理想的去处,寻寻觅觅,总也不见。如此心境,又怎么能忍受这孤零零的馆舍内关住的满屋的春寒!那傍晚的声声杜鹃哀啼听来是那么凄凉:一切外界景观,都反射出内心的孤苦寒冷。

欧阳修的《蝶恋花》更是有我之境的典范:“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在寂寞的主人公眼里,菊花被忧愁的烟霭笼罩,兰花上的露珠是哭泣的眼泪,双飞的燕子可羡,通宵的明月可恨。天地万物都因为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成了另一般模样,染上了主人公浓烈的主观情感色彩!若非彻夜难眠,又怎知“斜光到晓穿朱户”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有我之境还是好理解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非常兴奋时,感到天地广阔,阳光灿烂,花儿在微笑,鸟儿在歌唱,即使冷风也感到清爽。而悲伤时则觉得天地无光,一切无精打采,热闹的景观更惹人心烦,喜庆的气氛更衬心境凄凉。甚至觉得群山黯然,江河呜咽。触目皆是伤心色,入耳无非断肠声。

而无我之境则有些难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正是诗人心境的反映,是有我,怎说是无我呢?且看作者的解释,“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物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这话是说,有我之境情感胜于景物;无我之境景物隐藏了情感。“非物无以见我,”是针对有我之境说的,虽然有我之境重在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但也是通过对物的描写体现出来的;“观物之时又自有我在,”是针对无我之境说的,虽然无我之境,重在描写景物,但也有诗人的主观情感含在其中。所谓无我中还是有我,只不过感情不像有我之境的强烈而已。

王先生还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就进一步告诉我们,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是由诗人的情感和外界景物发生联系而构成的。看来,“境界”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有我,无我之分,只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

那么又如何理解“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呢?明明是诗人在观物,怎说是“物观物”呢?

用叔本华这句话来解释无我之境是最恰当明白的的:“每当我们达到纯粹客观的静观心境,从而能够唤起一种幻觉,仿佛只有物而没有我存在的时候,物与我就完全融为一体。(《世界是意志和表象》)”也就是说,诗中的我也好象成为外界的一物了,与其他景物融为一个和谐的境界,我观物,就是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这种境界中诗人的心境是很宁静的,闲适的,没有世务的烦扰,没有荣辱得失的顾虑。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表达了他辞官归隐田园后融入大自然怀抱里悠闲自得的心情,摆脱了官场事务的烦扰,忘却了荣辱得失,尽享田园生活之恬淡。

人的情感心境很静,才能象没有情感的物一样与外界相融。本性接近自然的人最容易写出这种境界,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所以王先生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金朝文学家元好问《颖亭留别》中的诗句,是诗人写给送别的朋友的。诗中的惜别之情不是很浓烈,更没有悲伤,在朋友为他饯别的长亭中,一段时间内,诗人竟被眼前美丽的景观吸引了,说“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真是一幅辽远清淡的水墨山水!“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若非急着去赴任,诗人定会继续欣赏下去,与大自然共享闲暇。

如此心境,我也体会过,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我回老家帮忙锄花生地,一行到头,我坐在地头小憩,顺手弯过旁边地里饱满的麦穗,慢慢的搓起来,抬头远望,所有的田地都是绿色的,没有一块空地,高高低低,疏疏密密的新鲜的绿,铺满了大地,天空湛蓝辽阔,只有几缕白云飘悠着,下午的阳光温和的洒在大地上,不热不冷。轻柔的风微微的吹拂着,几乎感觉不到,远处的村庄传来机器的隆隆声,不太震响,偶尔几声狗叫响起,更觉环境的静谧、安宁。一时间,我似乎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今夕何夕,忘记了自己是何许人,只觉得就是这天地间一分子,与之融合在一起了,真正是荣辱偕忘,得失无心。

现在想来,如果那田地是我自己的,可能会考虑小麦的收割,花生的长势,秋天的收成等,就不会有那样一种轻松闲适的心情和观赏的眼光了。所以农民在地里劳作,是很难有这种心境的。

由此我觉得王维的《鸟鸣涧》也是无我之境的典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闲”是诗眼,直接点出诗人心情,而最妙的是紧跟其后的“桂花落”三字,真正是境界全出。花落本无声,何况桂花这极细小的花,倘若没有闲心,是很难注意到的。所以这三字就描画出了诗人正在凝目看着细小的桂花悄然落地的过程,那种闲适宁静的心境也同时透出。

总而言之,有我之境情感浓烈,浸染外物,把物人化了,意境宏壮。无我之境心情宁静,人融入外物,把人物化了,意境优美。所以有我之境,多用拟人手法写物,无我之境多用白描手法,前者是造境,后者是写境。

还可以这样来理解二者的区别。

禅界认为,完整的人生应该经历三种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觉得,有我之境就相当于第二境界,无我之境就相当于第三境界。虽然诗词的艺术境界描写的是一瞬间的感觉,人生的三种境界是长期的状态,但二者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第一种境界,是孩童的眼光,涉世不深,无忧无虑,纯粹客观,山是山,水是水,我是我,觉得山水与人没什么联系,所以不能成为艺术境界。

第二种境界,是青壮年时期,处于奋斗的潮流漩涡之中,要追求的东西太多,经历的风霜雨雪也多,成败荣辱,喜怒哀乐,时时相随,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所以看山看水看世界都带上了自己主观的思想感情色彩,感觉山水外物都是某种人生思想情感的代言,象征。如悲伤者的感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西厢记长亭送别》)慷慨者的感觉:“这也不是长江水呀,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单刀会》)“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翻江倒海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毛泽东《十六字令》)总之,山水不再是山水,而成了人,都展现了人多姿多彩的情感志向。所以属于有我之境。

第三种境界,历尽生活的阴晴风雨,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生命经受了炼狱般的捶打,达到了一种彻悟般的境界,宁静,恬然。再看山水,还是山水,一切以自己的规律盛衰着,变化着,并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人不过是这天地间一物罢了,并不比山水高明多少。这种返璞归真的本色的眼光不同于孩童的眼光,此时人与外物有了一种平等,一种默契,一种和谐,人亦山水。所以如同无我之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55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