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的《渔子歌》和柳宗元的《江雪》都描写了渔夫这一形象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一样?

张志和的《渔子歌》和柳宗元的《江雪》都描写了渔夫这一形象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一样?,第1张

渔歌子的渔夫是快乐的。柳宗元的渔夫是孤独寂寞的。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屈原列传》中屈原与渔夫的第一次对话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第二次对话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蕴含着作者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史书名。西汉司马迁著。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代,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本文以强烈的感情歌颂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虽然事迹简略,但文笔沉郁顿挫,咏叹反复,夹叙夹议,是一篇有特色的评传式散文。

全文(节选)如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译文如下: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

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

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扩展资料:

屈原(约前340~前278)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黄老道家。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列传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读《渔夫的故事》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1

 《普希金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情节一波三折,内容极为精彩,让我爱不释手。

 在一篇篇扣人心弦的有趣故事中,令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大家颇为熟悉的《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合上书,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渔夫一次次唯唯诺诺走向大海呼唤金鱼的情景,仿佛感受到了大海从微微起着波澜到掀起可怕巨浪的强烈不满,仿佛看见了老太婆在欲望一次次膨胀时丑陋的神情。

 她利用着金鱼神奇的魔力,向金鱼索取一个比一个贪婪的回报:从一个新木盆到一栋小木屋,从当一个世袭的贵夫人到自由自在的女皇,直到后来她甚至要做一个海上的女霸王,让金鱼亲自服侍她,随时听她的使唤。老太婆的行为让人生厌,老渔夫的选择同样让人嗤之以鼻。他不善于明辨是非,不懂得拒绝老太婆不合理的要求。当老太婆一次一次地要求他去向金鱼索取时,无论老太婆的要求多么荒唐,他都不敢违逆她的意思。这一切终于让金鱼忍无可忍,收回了给予他们的一切,让他们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如果那时的老渔夫能够坚持正确的原则,并能大胆地劝阻自己的妻子,开导她克服贪婪的欲望,那将会是多么令人欣慰的结局呢,至少他们可以过上温暖安适的日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像老渔夫和老太婆这样的人。贪得无厌使他们永远不能满足于现状,每时每刻都痛苦地挣扎于各种贪婪的念头之中,无法自拔。即使知道孰是孰非,但不会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容易受不正确的行为影响,从而由好变坏,由对变错,由善变恶,与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最终酿成不堪的后果。

 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绝不能有贪婪之心,更要懂得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原则。我们要用自己正确的想法和行为去传递正能量,感染周围的人,让整个社会安宁和谐!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2

 今天,我认真阅读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令我铭记心。

 这篇童话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渔夫和他的妻子平时以打鱼为生,有一天渔夫捕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金鱼,金鱼忽然开口说话了,让渔夫放了它,今后你要什么东西我都能给你,之后渔夫的妻子让渔夫向金鱼要了数不胜数的东西,她的条件越来越高,最后她居然要金鱼来饲候她……,结果他们又回到了过去贫穷的生活。

 看了这篇童话,令我思绪万千,我想了很多很多……。如今我们国内许多官员、领导干部他们依靠自己的权力,到处贪财,难道国家给他们享受的优厚条件,还不能满足他们吗?我想如果他们继续下去,就会像这篇童话故事里说的一样,最后他们会一无所获或许他们的后半生还可能在监狱里度过。

 最终我明白了,人千万不能贪心,要学会满足,否则它会让你走上犯罪之路。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3

 我喜欢读书,可我更喜欢读故事书。今天,我又读了一本《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书。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掩卷沉思……

 他们夫妇俩住在一间破烂的小木棚子里,后来渔夫救了金鱼,渔夫答应报答他们。渔夫妻子没完没了地向金鱼提条件,金鱼也依次帮他们实现了。妻子得寸进尺,想要做海上的女霸王,统治大海一族,惹怒了金鱼。最后,他们又恢复了老样子。

 这就是贪心的下场。渔夫妻子真是贪得无厌,如果她早知足,早就享受到好日子了。以前的荣华富贵也不至于一无所有了。

 说起贪心,我也有过一段经历。

 小时候,我去商店买盐 ,售货员把找回的钱放在柜台上,我当时没在意,就拿起钱揣兜了。回家才知道,售货员多找了钱。我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最终,纸包不住火,事实暴漏了。我的下场真是惨极了。

 我日后一定要远离“贪心”这个魔鬼远点,做一个好孩子。所以,我要劝告大家,贪心不但不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带给我们的往往是惩罚。像古代那些贪官,虽然有时贪心会给他们一些利益,但最后哪个逃过了正义的手掌心?那个没被处死?那个没接受惩罚?

 读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后,我以贪心的渔夫妻子为耻,以善良正义的金鱼为荣。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4

 今天,我读了《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渔夫去海边捕鱼,从海里捞了个胆瓶,他把瓶盖打开,没想到救出了400年前被所罗门封在瓶子里的魔鬼,而无恶不作的魔鬼却恩将仇报,要杀死渔夫,渔夫用自己智慧让魔鬼重新回到瓶里并投回大海最终战胜了魔鬼。

 当我读到书中描述的魔鬼可怕、庞大地样子时,我为渔夫捏了一把汗,心想,这么可怕地魔鬼,小小的渔夫怎么能够打败他呢?

 读到渔夫用智慧使魔鬼再次回到胆瓶的时候,我觉得渔夫真是太聪明了,一个小小的渔夫居然能打败无恶不作的魔鬼,真是令人敬佩。我们也要学习渔夫的智慧,当遇到坏人时,不要和他硬拼,那样你会落入他的手中,但如果你用智慧,就一定能打败他。

 读到魔鬼回到瓶中后对渔夫说他刚才是开玩笑的,渔夫没有相信魔鬼的`谎言时,我想,我们一定不能轻易相信坏人的话。

 通过读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遇到任何事情,无论困难多大,都要要充满信心、不惊慌失措、沉着冷静、积极开动脑筋去战胜困难。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5

 小故事中叙述了:有一个穷渔夫海边捕鱼时,捞山来一个紫铜胆瓶,他奇怪地开启瓶塞,忽然,从瓶里出现一股白烟,白烟变成了一个凶狠恐怖的魔鬼。善解人意的渔夫救了魔鬼的命,最终的魔鬼还编出来一大堆原因来埋藏自身内心的邪恶,情仇报要将渔夫杀掉,渔夫用他聪慧的智慧诱其回瓶,并将胆瓶资金投入海洋。

 善解人意、镇静、英勇的渔夫,在不知道比他强劲几倍的魔鬼眼前,平静下来想办法,诱其回瓶,最后击败了邪恶、残暴、下流无耻的魔鬼,这就是说白了的事在人为!在大家日常生活,也会碰到很多相近的状况,尽管全世界并没有魔鬼,但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发展中也会碰到的很多的艰难、挫败,就如同那魔鬼,如果不动脑子勤奋想办法处理,都没有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随后会被艰难所吓坏。我们面对困境就像渔夫对付恶魔一样,不要抱有很大的想象,也不要对恶人太善良。 只能勇敢地开拓,用自己的智慧和能量打败它,摆脱它。更应像渔夫那般碰到困难不慌乱,做最好的自己,从容淡定,做一个聪慧坚强的人,碰到了艰难不必胆怯要用智慧处理!

 俗话说得好:涌泉相报当感恩图报。日常生活我们在帮助他人另外,也会获得他人让你的协助,就算是再小的协助,还要懂得感恩,并且是一辈子心怀感恩。

 记牢:聪慧、智慧是大家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学会感恩会使大家内心变幸福。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6

 在暑假里,我读了著名童话《格林童话》中《渔夫的故事》一文,这个故事让我增长了许多智慧。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渔夫家境贫寒,靠打鱼生活,渔夫有个习惯,每天只打四网鱼,决不多打。

 一天,他来到海边,连打了三网都是些玻璃和破瓦罐。他很晦气,便默默祈祷最后一网能打到鱼。

 第四网撒下去,网落到水底好一会儿,渔夫才收网,可网太重,拉不动,渔夫走到水里,拼尽全力才把网拖上岸来。定睛一看,网里有一个被锡封着的胆形的黄铜瓶,上面印着所罗门大印,渔夫喜笑颜开,心想:这个黄铜瓶能值十个金币。渔夫抱着瓶子摇了摇,很重。于是用小刀小心地去掉瓶口上的锡,可什么都没有。一会儿,奇迹发生了,渔夫看着发愣:一股青烟从瓶中冒出来,升到了空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魔鬼。

 魔鬼起先发誓谁救了它,它救报答谁。300年一直没有人救它,它就改变了主意,谁救了它它救杀死谁。渔夫面临被杀死的危险,便急中生智说:“你这么庞大的身躯怎么可能在这个小小的瓶子里呢?我实在是无法相信,除非我能够亲眼所见?”魔鬼听完,摇身变成一缕青烟钻进了瓶子,渔夫马上拾起盖印的锡封,把口封住,并大声地说:“不知报答救命知恩的家伙,在大海里永远住下去吧!”渔夫说着,把瓶子又重新仍回了大海。

 这篇故事中的主人公渔夫以聪明的头脑战胜了魔鬼,我也从中明白了这样的道理:遇到任何事情,无论多么险恶,我们都不应该惊慌失措,只有开动脑筋,沉着应对,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今年“5、12”四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中,在地震的那一刻,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的两千多名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惊慌失措、六神无主,而是凭借着平常的训练经验和大家的聪明才智,有组织、有纪律地紧急疏散,仅用1分36秒的时间全部死里逃生。他们面对这样一场的突如其来的灾难,却创造了全校2300名师生没有一人在地震中受伤或者遇难的奇迹﹗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使我受益匪浅,它教会了我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去面对困难。

首先是相同的篇名——两篇都问世于先秦时代(当然有时间先后)的作品,用了同一个篇名——“渔父”,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纯属巧合?还是后者有意对前者效仿而做了同题文章?抑或两篇作品同出于一人之手?其次是两篇作品的主人公都有渔父,且又通篇几乎都是渔父与另一主人公的对话——《庄子

渔父》是渔父与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楚辞

渔父》是渔父与屈原的对话;再次,两篇作品中展示的渔父其人及其话语,虽不相同,却仔细辨别,可以隐隐感觉两个渔父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相通——人物形象或思想理念上的某些类同。

这就引发了我们对这两篇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渔父形象,以及作品旨意等的比较、探讨和分析,似乎迄今为止,学界尚无人对此作过论述或发表过见解。

先说两篇作品的作者和创作年代。《庄子 渔父》属于《庄子》的杂篇之一,《庄子》一书按《汉书

艺文志》载录是五十二篇,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共三十三篇,此系依据晋代郭象《庄子注》的本子,其中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三个部分。一般学者认为,内篇系庄子本人所撰,外、杂篇多数为庄子所撰,少数为其弟子所撰,个别篇系后人伪托;也有学者认为,内、外、杂篇绝大多数系庄子本人所撰,少数为其弟子所撰或后人伪托,这个问题至今未有定论。但《渔父》篇在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中有明确记载,说庄子“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且《吕氏春秋》所载内容涉及《庄子》的也有《渔父》篇。可见,《渔父》篇为庄子所撰基本不误。《庄子》一书的产生年代应该在战国时期(成书年代最迟不会晚于西汉初年),这似乎已是学界的公认了。《楚辞

渔父》按《汉书

艺文志》和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是战国时代作品,作者为屈原,王逸说:“《渔父》者,屈原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楚人思念屈原,以叙其辞以相传焉。”对此,后世代表性楚辞学者(如朱熹

、洪兴祖、王夫之、蒋骥等)均无异议。有学者根据《渔父》篇中屈原以第三人称出现并自称,认为不符合古人创作习惯而怀疑此篇非屈原所作,对此,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谓:“《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认为篇中之问答并非实录,而是作者有意借问答以寄托己意,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也谓:“渔父有无弗可知,而江潭沧浪,其所经历,盖可想见矣。”应该说,这些判断是符合作品实际的。由此可知,《庄子

渔父》和《楚辞

渔父》都创作并问世于先秦时代的战国时期,前者出于庄子(或其弟子)之手,后者为屈原本人所撰,也就是说,两篇《渔父》不是同一个作者所写,这应该没有疑问。

那末,为何会出现两篇完全相同篇名的作品?会否是屈原读到《庄子

渔父》后产生创作欲望,取其篇名而写下同题作品,而其意则别有所寄——藉渔父形象作为屈原自身形象之反衬或对照,而其篇中之渔父又与《庄子》渔父之处世理念同中有异?笔者以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理由如下:

其一,庄子其人据《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虽出生于蒙地(亦称蒙县),但他一生中曾多次到过楚地或曾居住生活于南方地域(由《庄子》一书所写内容可知),受南方楚地民俗风情影响,他的思想和作品都深深沾染上了南方浪漫奇特想象的风格,这是屈原可能认同或接受其影响的前提因素。

其二,《庄子》和《楚辞》在文学风格上都表现了极度的浪漫主义,刘师培认为两者在“叙事纪游,遗尘超物,荒唐谲怪”方面极为类似(《南北文学不同论》),鲁迅说它们两者都是“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摩罗诗力说》),这也就是说,由两部作品的艺术风格可以透出,屈原和庄子在审美心态上有着不约而同的契合之处。

其三,庄子和屈原与老子都有一定的关系。作为道家人物,庄子的思想中显然受过老子的影响(后代将老子和庄子共同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者),司马迁的《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对庄子与老子的关系载曰:庄子“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可见,《庄子

渔父》的本旨是要阐明老子的思想学术。而屈原的思想和作品中也很明显地留有道家和老子的痕迹,《离骚》《惜诵》《思美人》《涉江》等篇中可辨道家思想痕迹,《远游》篇更是道家思想浓厚,屈原作品与《老子》一样,都是楚人创作的楚地作品,故而多“书楚语”,多用“兮”字,而其中两者在韵部上居然有极多相合处,尤为令人惊讶的是,屈原《渔父》篇的“举世皆浊吾独清,众人皆醉吾独醒。”“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句式和用语,居然极似《老子》第二十章中所写:“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其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你能说屈原作品没不曾受《老子》影响、没不曾沾溉《老子》?

其四,两人的生活年代,几乎是同时代而略有先后——庄子约在战国中期,与齐宣王、楚威王同时(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所载),屈原则在战国中晚期,与楚怀王、楚顷襄王同时(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所载)。具体来说,庄子生卒年大约在公元前370年前后至公元前280年前后,而屈原的生活年代一般认为大约在公元前343年至公元前290年左右,也就是说,屈原大约比庄子晚出生三十年左右,这应该是他能看到庄子作品的可能条件——时间上稍晚而地域上相近(都处于南方楚地),当然,这里还有个作品传播的可能性问题,从当时来说,人们的文字传播工具是竹简或帛书,地域相近,能够传播和看到的可能性较大。

其五,正是由于上述几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屈原能够具备濡染庄子思想或受庄子作品影响的可能条件。如若我们有兴趣对照一下《庄子》和屈原诗歌,会发现它们两者之间不光艺术表现风格相似,且还有不少句式或语词上的相同或类似,而这又是判断两者之间可能发生关系的依据之一。试看:《九歌》有“乘清气兮御阴阳”,《庄子》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涉江》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庄子》有“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悲回风》有“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庄子》有“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招魂》有“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庄子》有“昔者十日升出,万物皆照。”《远游》有“道可受兮,不可传。”《庄子》有“道可传而不可受。”类似的例子还可找出不少。

其六,《庄子

渔父》中渔父的形象,是在与孔子及其弟子对话中显现的(以与孔子对话为主),其所言的主旨,在于指出孔子的不足(或谓批判孔子)——说孔子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说他提倡仁义、礼乐、忠信、伦理思想,乃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主张应该提倡道家的“法天贵真”、返归自然。孔子弟子对渔父所言并不十分理解,但孔子闻其言后非常明白,他幸运地感到自己遇上了圣人,听到了圣人一番让人茅塞顿开的说教——这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屈原,他要的正是渔父那已被人们(尤其包括孔子)所认可甚至崇拜的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理念及其形象,他可以将其借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是这位渔父在《庄子

渔父》中所说的内容本身,而是由其这番说教在《庄子

渔父》中所铸就的与孔子鲜明比照的形象,正可以用来反衬屈原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大伟岸的品质和形象。有人以为,屈原在流放过程中真有遇见渔父并发生对话的经历,此篇《渔父》乃此次真实经历的实录,笔者以为这不仅与屈原诗歌的整体浪漫想象创作风格不相符合,也不切合人之常理,说屈原的《渔父》篇乃虚实相结合的作品恐怕更符合客观实际——其表现形式是借鉴虚拟,其思想内涵是真心表露。

其七,两篇《渔父》作品的整个构思及其过程描写,虽说不尽相同,却在框架结构上显然可辨异中之同——都由渔父和主人公的偶遇开场,又都由对话结束渔夫离去告终,中间正文都是渔父与主人公的对话(皆为作品的核心主体),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主旨。先看两个渔父的出场。《庄子

渔父》中的渔父是在船上听闻岸上“缁帷之林”畔(杏坛之上)有人“弦歌鼓琴”,便于“奏曲未半”之际下船,“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于曲终之时招读书之人(孔子弟子)发问:“彼何为者也?”于是引出了孔子,并进而由渔父对孔子的直言评论,引发了孔子的敬意和兴味,而后有了孔子与渔父的主体对话。《楚辞

渔父》中的渔父出场,相对简单些,没有引渡人物,单刀直入,两位主人公直接出场——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渔父见而问之”,于是引出了两人的主体对话。也就是说,从两个渔父的出场来说,两篇《渔父》似异实同:都在水边泽畔——前者是渔父下船上岸,“行原以上”(“原”者,泽岸也),后者则在江潭之泽畔渔父直接遇见屈原;都是作简单背景交待后,开始渔父与主人公(孔子、屈原)的主体对话。再看两个渔父的退场。《庄子

渔父》近结尾,孔子一再表示自己对渔父一番说教的感激与钦佩,渔父则希望孔子自勉,而后“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渔父离去后,孔子“待水波定,不闻挐音而后敢乘。”随后对自己的弟子又发表了一通钦敬渔父的感慨,并斥责弟子的不懂道理。《楚辞

渔父》则是渔父与屈原对话毕,渔父发现自己说服不了屈原,便“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唱着“沧浪歌”,“遂去,不复与言。”两个结尾都极有意味,却又是鲜明的对照,其表现形式可谓异中有同——都在对话结束后渔夫驾船而去,都留下了意犹未尽的余味。可以说,两篇作品共同显示了过程的有始有终和故事的完整有味。

其八,两个渔父的人物设计,似乎都熟悉或多少了解各自对话的主人公,并能就他们的所言、所行、所遇,坦率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庄子》渔父闻曲而招呼,询问奏曲者何人何治,而后发表自己的感想,表面上似乎不了解孔子为何人(故询问孔子弟子),实际上却在孔子面前故意摆出超乎世人的圣人姿态,指责、教训、开导孔子;《楚辞》渔父在泽畔巧遇屈原,虽然其时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却能立即辨认出来,谓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可见他不仅认识屈原,且清楚了解屈原昔日的身份与地位,在惊讶屈原的现实境遇后,很自然地发表了一通自己的人生处世哲学,以劝导屈原。

其九,最有意味的是两篇作品的主体部分,即渔父与两位主人公的分别对话:前者由引渡人物(孔子弟子)先出场,而后过渡到正文——渔父与孔子的对话,且以渔父为主;后者直接是渔父与屈原相遇后的对话,两人各述己见。两个对话,虽篇幅有长短之别,却分别表现了两个渔父同中有异的人生观与处世哲学观,由此凸现了两位主人公完全不同的处世哲学与人生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意味。具体地看,《庄子

渔父》中渔父阐发的内容,既针对孔子而言,实际也是道家学说的展示,庄子的学说本归于老子,《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答话,孔子听后对弟子感慨,说自己见到老子犹如见到了乘风云而上天的龙,这与《庄子

渔父》所载内容几乎是异曲同工——孔子弟子闻听渔父之言,转告孔子,孔子对弟子发感慨,说这是遇上了圣人,随即追问于渔父,聆听了渔父一番宏论教诲。从渔父对待孔子的倨傲之态和颇带鄙夷的言辞说教,我们可以看到,庄子这篇《渔父》不只借渔父之口表达了道家“法天贵真”的思想,且对儒家的仁义忠孝观念和礼乐制度作了不留情面的批判,渔夫的这一形象,某种程度上似有老子形象的影子,这是庄子有意设计的人物。与此相对应,《楚辞

渔父》中的渔父,是个避世隐身者,他信奉并宣扬“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决其泥而扬其波?”在他得知屈原的遭遇后,提出了应该识时务、明世理、“与世推移”的主张,认为人在世上不必固守不移——“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这个主张,这个形象,与《庄子》的渔父实在有着相类之处,《庄子》渔父对孔子说“人有畏影恶疾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两位渔父的劝戒,是否有点异曲同工——形不似而神似,言不同而意同?笔者以为,大约正是因为如此,屈原才会将《庄子》的渔父用来作为自身形象的陪衬,以烘托自己“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从而显示一位洁身自好、高风亮节者的伟岸形象。朱熹说得不错:“渔父盖亦当时隐遁之士,或曰亦原之设词耳。”。(《楚辞集注》)其实这个渔父乃是一个君子有道行其志、无道全己身、道异则不相与谋的人物,他在劝导屈原不成功后离去时所唱的“沧浪歌”,其寓意很清楚:“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就是说,沧浪之水清的时候,是世道清明、士可升迁之时——应该在此时抓紧时机修饰冠缨而赴仕,沧浪之水浊的时候,乃乱世昏暗之时,士人应该适时地隐遁而去,不应犹豫滞留,强作姿态而自讨苦吃。渔父其实是说了一个在他本人和当时一般人看来清楚不过的道理,但可惜屈原并不听从。屈原写这篇《渔父》的目的正是要反其意而用之,以进一步突出自己为理想抱负的实现而矢志不渝的坚定意志,如果他信从了渔父的哲学,那就不是屈原了,也更不可能有这篇《渔父》作品了。这里,顺便应该提及,唐人成玄英《庄子疏》认为,《庄子》中的渔父是越国人范蠡:“渔父,越相范蠡也,辅佐越王勾践,平吴事迄,乃乘扁舟,游三江五湖,变易姓名,号曰渔父,即屈原所逢者也。”[5]

这绝对是臆测之见,范蠡的生活年代在吴越之争时代,吴王夫差在位是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76年,即便吴王败亡后,范蠡还生活了多年,那也无论如何不会超过100年,须知,庄子的生年约在公元前370年左右,屈原的生年约在公元前343年,也就是说,范蠡和庄子、屈原决不可能生活于同一时期,怎麽可能庄子时代的渔父是范蠡,且他又与屈原相逢呢?这不成了生造的历史笑话?!不过,成玄英的这一误断,倒是让我们由《庄子

渔父》想到了《楚辞 渔父》,因为他由注释《庄子》的“渔父”而提及了屈原。

综合上述分析和阐述,我们应该可以初步得出判断:屈原的《渔父》很可能是一篇受《庄子 渔父》启发而有意创作的作品,他借用了《庄子

渔父》中渔父的人物及形象、故事框架结构和渔父与主人公的对话形式,变换了其主要内容,改变了主题内涵,藉此为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服务,从而完成了一篇与《庄子

渔父》同题却内涵完全不同的新作品,在中国诗歌史和文学史上为屈原诗歌创作的成就和自身形象的丰满高大,增添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661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