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特别是男性朋友如果你遵循无为而治那么你可能就要打一辈子光棍了,女性朋友倒是可以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主要是用于治理国家或是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不适合于男女情感。
老子的故事
从字面上理解,老子就是老先生的意思,犹如孔子就是孔先生的意思一样。但老子这个称呼,却包含着一种特别的情感、一种特别的敬爱。根据古代中国人的习惯,他们只会尊称自己的父亲为老子。如果有人胆敢在别人面前自称老子,那就意味着一种妄自尊大和冒犯。
没有人知道老子的真实姓名。于是,人们就像尊称自己的父亲一样尊称他为老子。在中国上下500年的历史上,这种尊称是绝无仅有的。
传说,老子的母亲姓理,理智的理,理解的理,道理的理。理氏怀胎81年,生下一个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的男孩,就感慨万分地把他唤做老子。根据这个故事推断,老子就不是老先生,而是老儿子的意思了。
这个传说看似荒诞,却寓意深刻。如果说老子象征着人生的智慧,那么这个传说背后的真实故事就是:有一个女人,经过长达81年的深思,终于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就好像佛教故事中的观音菩萨一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观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时,她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无论是理氏,还是观音,似乎都意味着,人类必须通过一种女性的方式到达智慧。男性的方式是攻击性的,女性的方式是接受性的。男性的方式是攻击性的,他在思考如何攻击,他会向着外面的世界,去追求、去奋斗、去掠夺、去获取。女性的方式是接受性的,她在思考如何接受,她会守护着自己的那道门,选择接受的对象、以及用何种方式接受。在人类的历史上,之所以形成男人追求女人的恋爱模式和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也是因为性别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自然分化。
人们常常用金子来比喻智慧的价值,然而,这种比喻却很不恰当。你可以用攻击性的方式去获得金子,但你无法用攻击性的方式去获得智慧。智慧不是金子,它不在外面,你就算踏遍千山万水、用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也找不到它。它在你的里面,在你的心灵深处。它不是金子,它是点金术。
是的,它是神奇的点金术。当你真正理解了它,你再也不会攻击,再也不会掠夺,你只是接受,像女人那样温柔地接受,像老子的母亲那样安静地接受——然后,你要体验、要感知,像老子一样感知,像老子一样关注于你的感知——就在一刹那之间,你的眼前焕然一新,生活充满了美感,天堂进入了你的心中。
你不可能采用攻击的方式进入天堂——恰恰相反,你应该采用接受的方式,让天堂进入你的心中。天堂不是一个地理的地方,它是一个心理的经历。一个懂得接受的人是丰富的,一个懂得感知的人是快乐的。当你接受了这个世界,然后去感知它,你会看到千姿百态的美,你将生活在连续不断的惊喜中。
花园是天堂的一种形式,山林是天堂的一种形式,海洋也是天堂的一种形式。你可以静静地坐在花园里欣赏天堂的美;也可以用旅游的方式在山林中感受美的千变万化;还可以站在海边、或者船甲板上,看海水翻涌,看浪花飞溅,抛珠洒玉似的飞溅出许多动态的美。你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形式的美,如果你懂得接受,懂得感知,那么你就会发现那个天堂,那个精彩纷呈、快乐无限的天堂。
然而,你没有采用接受的方式,以致于你无法感知它的美。你认为这个世界是丑陋的,你攻击它,你挑战它,你要创建一种自以为是的美。于是它就变成了你的假想敌,丑陋的、恐怖的、不可理喻的假想敌。你的前途,你的人生,也因此变得吉凶未卜、祸福难测。于是你感到无助,你需要求助于一个智者,像老子一样的智者。
不过,看来老子帮不上你的忙,就像我一样帮不上你的忙。他不能帮助你打败你的假想敌,他只能帮助你打败你自己。可是,你怎么能够打败自己呢?你是那么脆弱,你要变得强大起来——你不能理解老子的话,你不能心甘情愿地当一个弱者。
那条难以描述的人生之路,老子称之为“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道来道去了2500多年,像绕口令一样让人费解。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那么你想了解这位圣人的精神品格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感兴趣,就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了!
精神品格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着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当我们看到一副优美的画作时,会沉醉在艺术的美与深邃中,同时又感叹着画家天马行空的艺术天分与独特的视角。但是我们没有看到,画家紧锁眉头,彻夜冥思苦想的执着,与日复一日忍耐枯燥练习耐心。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潇洒分享成功喜悦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他谦虚谨慎,身柔心坚,勇往直前的内在精神。
老子智慧的目光看到了常识世界里非常识性的另一面。他以独特、诗意的语言分享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三十根辐条环绕着一个车毂,有了车毂的空虚部分,才使得车子得以运转,成就了车的功用。
揉捏陶土做成器具,在它的空虚处,使其可以容纳东西,才有了器具的功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处,才有了房屋住人的功用。
老子以物喻道
由此看来,实体“有”之所以能给人提供物质便利,是因为空虚的“无”发挥了配合作用。
老子的篇章之间,都有紧密的承启关系。
老子觉着哲学性的词汇过于抽象,就像“道可道,非常道”“道冲或用之不盈”,老子讲出“道”的概念,就在后续章节借水喻道,水有上善之德,具备了一定的“道”之特性。给人以更直观,具体的感受,更方便体悟道性。
老子是慈悲的,不仅用玄而又玄的抽象,描述他深邃智慧之所感,并且用具体实象来帮助感悟。
同样的,前面说了“有无”这个体现辩证思维的词汇,“无为天下之母,有为天下之始”,“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再次用实物举例的方式,来为“有无”做比喻。
以空为用
轮毂可以使用是因为有辐条支撑着它运动,毂有可以容纳辐条的空间,而被支撑为一个圆,才能转动发挥作用。
轮毂和辐条的组合都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而轮毂容纳辐条的空间是我们没看到的部分,这个说明“有无”的整体性,当“有”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必然是“无”在背后默默支持。
一个人在聚光灯下的辉煌,是因为背后辛勤的付出,因为其精神的坚韧与智慧的出众。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随意的做到出类拔萃,堪为大用,在光鲜的成果下,必然有一颗超越常人的“心”。
谦虚才能进步
埏埴以为器,埏埴是揉捏泥土的意思。用泥土做的陶器必然是中空的才能盛物装水,如果是实心的这件东西它就不能用了。
老子不否认有的存在和作用,用埏埴以为器做比喻,陶器的“有”是外壁,“无”是内在空间。做人处世,需要有智慧为前路披荆斩棘。
智慧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学习、思考、反思总结中慢慢建立的思维体系。对于进步而言,只有时时抱着谦虚的心态,才能学有所成。
傲慢者必然有偏见、自满的情绪,拥有了一点成绩,便不能虚心思考,便自以为是,那么进步的路就从此处断了。如同陶器,空的时候才能装东西,如果已经满了,成了实体,那就什么都装不进去了。
物是这样,人何尝不是这样。万物的形态可以变化,内在的规律却有很相似的地方。
“知常”者必然豁达
开了窗户、中空的房子才能住人,实心的石头是没办法居住的,通透,中空就是房子的价值。
要做个心胸开阔、豁达的人,首先是“知常”,“常”是事物的本质,儒家以“格物致知”的方法修身,“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探寻事物发展规律和真相的过程。
从生活的眼光看,能看到事物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就是“知常”。有了这样的能力就会让心胸开阔,人生的巨大多数苦恼来源于“无明”,智慧使人心胸开阔。人心开阔,烦恼自然退散,这是心胸开阔的本质。
老子用三个极其生活化的举例来说明“有无”之间的关系,每个例子都可以对应出相应的“有无”。然而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一切实相,都是变化的,一切实相也可以转化为空。
老子为何更看重无之用?
因为实相的具体化,就容易看到。而看不到的东西,需要思维的深度分析,才能感受。所以,老子更强调了看不到的那一部分,也就是“无”的作用,这是一种递进式的思维方式。
老子用情感接受的难易来陈述“有无”,貌似重点体现了“无”的作用,然而这只是表面,开篇就说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很明白的表达了态度,“有无”在对立统一关系中一样重要。
有是具体,无是抽象,如果想得到“有”,就更需要“无”。人一生,有舍方有得,人心终究想的是得到什么,所以才更突显了舍的作用,也就是“无”。
换个角度,如果人类社会的共性是舍,老子就会重点来讲如何“有”。
老子用朴素的语言来阐述辩证关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句话更清晰的表达了为何老子更看重辩证关系中“无”的作用。
大道至简,所有能在生活里真正完善我们人格,素养,道德的“道”,才是真正的“道”,“道”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空洞的理论,应该就在寻常人家的周遭,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老子告诉我们“顺道之家,也必有余庆”。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扩展资料: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参考资料:
孔子曾向老子问关于「礼」的问题。老子对孔子说:「善于经商的人虽然富有但却像什?也不拥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笨的人一样毫不外露。你应该尽快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一点好处。」
有一次老子问孔子读什么书,孔子说在读《周易》,并说圣人都读这本书。老子说:「圣人读它可以,你为何要读它?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孔子说:「精髓是宣扬仁义。」老子说:「所谓仁义,是一种白白惑乱人心的东西,就像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你看,那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也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你如果修道,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哪些仁义之类的有何用,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你是在破坏自然规律,败坏人的天性!」
老子又问孔子:「你已经明白道的真义了吗?」孔子说:「我想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到啊。」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讲说先三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晋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老子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说哪些又有何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陈相因的旧东西。是前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脚印和脚印,还能有何不同吗?」
辞别时老子曰:「富贵的人为人饯行,常常赠送礼物,而仁者则赠送葴言。我没有富贵,倒是愿意仿效仁者,送您几句话:『一个能深思明察的人,常常遇困厄,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的人,常常遇到不测,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罪恶。所以为人行事,做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做人臣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本身,存有一己的私念。』」
孔子从老子哪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地问是怎样,孔子说:「我如果遇见有人的思路像飞鸟一样放达时,我可以用我似弓箭般准确锐利的论点射住他制服他。如果对方的思想似麋鹿一样宾士无羁,我可以用猎犬来追逐它,一定能使他被我的论点所制服。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在理论的深渊中,我可以用钓勾来捕捉他。然而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影无形捉摸不定,我就没法追逐和捕捉他了。我见到老子,觉得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干张嘴说不出话,舌头伸出来也缩不回去,弄得我心神不定。」
虽然孔子认为老子的人生哲学太消极,与自己的处世态度不同,但仍佩服老子的学问和人品, 就像中国人最尊敬的「龙」一样。而道士贾善翔为老子立传,即名曰《犹龙传》。
「道」是老子最高的思想范围,「道」的意思是「自然」。老子观察自然界与人事间的结果,发现并归纳出一抽象的法则或规律道,「道」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就自然界说,这「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廿五章)
老子想象出「道」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前,最初的地球混元一气,天地不分,独立在空中,依一定的轨道,圆形运行,无声无息,(没有生物)永无休止。由于「道」的存在,万物才得以产生。地球最初的现象称为「大道」,大曰逝,逝是无穷尽的脑部运动,大曰远(想无限远的大自然),直至想到真理--道;得道之后便可以归真返朴--反(返)。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指「元气」,「二」是指「阴阳二气」,「三」是指「阴阳交合」。道产生了元气,元气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产生了阴阳交合,阴阳交合产生了万物。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所依循的自然法则;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应该算是跟老子思想有相关的历史故事。因为内容说的就是老子的观点。
庄子:养生主(五)
老聃的灵堂布置的庄严肃穆,弟子们分列两旁,静静地分别回拜前来祭吊宾客。公祭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有一位叫秦失的客人跑到灵堂里。他不鞠躬也不点香,只是站在那儿,大叫三声后调头就出来了。
跟随秦失前来的随从觉得很奇怪,秦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其中一个人问道:「你不是老聃的朋友吗?」
秦失说:「是啊!我们是多年的知己。」
「那么你为什么在灵堂前怪叫三声,不拜,不上香就出来了呢?」
秦失说:「你不了解,当他生前我们交往时,他是一名凡人。 而今他仙逝已经不再是人了。这种变化是自然之道,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生死也是这样,顺应天命的变化。
一般人不解这个道理,所以在灵堂拜祭时,有些年龄大些的人,他们在那儿哭泣,好像死的人是他们的儿子; 而年轻一点的人则哭的像老聃是他老妈似的。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嚎啕大哭时,经常会不经大脑地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流泪更是无可避免的。而这些举动都表示此人不明白自然生死循环的道理。对修行的人言,不顺应自然之道,过度地渗入人的情感,都不是修练者应有的作为。
从前修行的前辈们称这种滥情的行为是”遁天之刑” 是很要不得的。
老聃这样伟大的人物,他是承天命而来,奉天命而归。对于天命我们又哭哭啼啼的干什么呢?大凡能顺应天命的人,他们就不会受到喜怒哀乐的侵扰; 始终保持一颗安宁稳定的心情,古时称这种修为是”帝之悬解”。」
原文: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老子的《道德经》对生命的解读并不是“无意义”的,相反,老子对于生命的解读,既有科学性的一面,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认知。具体的解读有:第一,生死相依,两者是一种自然属性;第二,生命脆弱不堪,但要有自身的主观意识。一、生死相依,两者是一种自然属性
老子首先认为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必经阶段,每个人一旦出生,也就是朝着死亡走去,无论中间经历了什么,最终都会化为虚无。老子对于生命中间的发展有一种看淡之感,在这样的看淡之下,也就是希望人们能够避免沉迷于物欲,避免利益的争端,既然死是什么也无法带走的去,那么过分的追求也并无什么必要。
此外,老子将生与死看作一个极为平常的事情,对于死他认为是一个“空”的过程,而“空”和“有”不过是事物的两种属性,各自缺一不可,那么死也就是一种人的属性,是一种正常的走向,所以没有什么好恐惧与忧虑的,老子对于死的看淡,可以说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二、生命脆弱不堪,但要有自身的主观意识老子曾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天地是没有情感的,而“刍狗”作为祭祀之后就遭到抛弃的祭品,可以说是只有短暂的荣光,而正是这种意象,表达了生命是极度脆弱的思想,一旦有什么无常的发生,生命就会如同“刍狗”一般被抛弃。
虽然老子在宏观上认为生命是极度脆弱的,但是在关注到每一个个体时,就是希望每个个体能够自尊自爱,能够恰当地保护好自己,他认为大多数意外地伤亡,都是因为自己走向了死路,所以,生命虽然脆弱,但如果能够保护得当,就可以避免大部分地危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