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的依恋类型

爱情中的依恋类型,第1张

为什么有的人的爱情甜甜蜜蜜,有的人却总是吵吵闹闹,分分合合,而有的人还在单身。

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在公众号Know Yourself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中作者给出了一个解释,之所以我们会有成功的失败的不同的爱情故事,正是由于我们拥有不同的依恋类型

根据人们对亲密的回避程度和对被抛弃的焦虑程度两个维度,依恋类型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焦虑感和回避感都低的人,是安全型(Secure);

安全型的人在爱情中最受欢迎,并且能将爱情经营得最好的一种类型。

这种类型的人在生活中很乐意与人亲密,同时不会时刻害怕被人抛弃,能很好把握依赖与独立之间的平衡,既能恰当表现自身需要,加强双方情感的交汇,增进亲密关系,又能保持平等自立,不贪求对方的付出。

第二种是焦虑感高、回避感低的人,是痴迷型(Preoccupied);

痴迷型的人一方面渴望亲密,另一方面又极度害怕被抛弃,他们往往会将爱情拽得死死的,想方设法让对方开心,获得对方的爱。但就像放在手里的沙,握得越紧反而流失得越快。

这类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往往让对方倍感压力,喘不过气,这样反而不利于情感的增进。

第三种是焦虑感低、回避感高的人,是疏离型(Dismissing-Avoidant);

第四种是焦虑感和回避感都高的人,是恐惧型(Fearful-Avoidant)。

第三种格第四种统称为回避型,回避型的人排斥亲密。

其中,低焦虑的人本身就不愿意依赖他人,而高焦虑的人渴望依赖却又排斥亲密,充满矛盾。他们在爱情中希望与对方有明确的界限,不喜欢依赖别人,也往往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即使对方做出让自己伤心难过的事,也表现得云淡风轻。

这样的亲密关系同样不健康,一方面,回避型的人自身会处在长期压抑之中;另一方面,对方也会感受到距离感。

上面这张图同时也说明了,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和回避感,每个人依恋类型的程度和表现都各不相同。这四种依恋类型并不是一个绝对、统一的分类。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依恋类型呢?

研究发现,依恋类型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是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对我们情绪或行为的关注和应答程度,父母表现出越高的回应程度,我们的依恋类型越会发展为安全型,而这种影响会一直延续到成人阶段。

第二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成年之后的经历。不同境遇会改变我们对待亲密关系和被抛弃的态度,进而改变我们的依恋类型。

研究表明,经历分手后的男女,其依恋类型会更偏向于不安全型,而复合之后又会偏向于安全型。

一个人的依恋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让自己从不安全型向安全型转变。

主要有以下四个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寻找一个安全型的伴侣并建立长期恋爱关系,学习对方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方式;

第二,如果你已经拥有一个伴侣,那么你们可以一起了解两个人的依恋类型,通过坦诚沟通讲述自己一些行为背后真实的想法,不隐藏自己,而是敞开心扉;

第三,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思考自己过去的经历带给自己的影响,加深对自己的理解,找出不安全的缘由,进而做出改变;

第四,如果你发现自己是痴迷型的人,那么你需要对自己更负责;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回避型的人,那么你需要对伴侣更负责。

所以,不管是自己向内探索或是向外与伴侣交流进步,都可以试着让自己的依恋类型由不安全型向安全型靠拢,这样爱情之树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男女彼此的依恋有如下的类型,假定一个婚姻要持续六十年,那么也许各种方式在某一时段都可能成为男女依恋关系维持的主旋律。那么,你和他都要选择和培养你们共同喜欢的依恋方式,来为婚姻保险。

1身体的依赖

  女性柔美的身体与充沛的性爱容易激发一个青春男子的深度依恋,同样,男子的多情与体贴也会让女性流连忘返。这样的依恋又被称为“荷尔蒙依赖”,即男女分泌的激素刺激着双方的快感。心理学认为皮肤的厮磨与肢体缠结极易引发深层的依恋,人的深层记忆是身体记忆,远比语言、思想、观念的记忆深刻。这样的记忆无须解释和赋义,它是双方心灵无防御的、不引发价值冲突的交融与移入。如果达成深沉的身体依恋,一生都会对其他人的情爱索然无味。

  2恋母(恋父)的依恋

  这样的依恋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满足,这也是司空见惯的婚后行为。父性强的男人会把妻子弱化为女儿,母性强的女人会把丈夫惯成孩子。不过,这样的关系给情爱关系增添了亲情的成分。亲情的维系远比爱情维系的时间要长久,这是血缘的力量,这种力量里面有高度无批判的认同。当婚姻关系摇摆在恋父与恋母的关系中时,婚姻就比较丰富多彩了。3

什么是依恋?依恋具有怎样的特征?这是依恋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2]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3]也就是说,依恋是儿童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情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这种情感联结,使得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相互作用时感到安全愉悦,在面临压力时通过接近依恋对象获取安慰。作为一种社会情感,依恋的形成与维持既有其内部心理机制,也有其外部行为表现。在婴幼儿阶段,儿童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固定倾向的行为:(1)想接近某人;(2)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3)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4)即使没有紧密接触,也喜欢朝向此人,听其声,观其行,与之交往(Macobby)。[4]总的来说,寻求亲近是儿童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5]

  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具有一系列重要特征: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儿童倾向于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而并非依恋所有人。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身旁活动。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它既是依恋行为的必然报偿,同时也是巩固和加强这种依恋关系的情感基础与内在动力。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这是依恋的个体意义的另一方面。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他们能保持行为与情感的呼应与协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11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