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提出过分的需求,父母该如何处理?

孩子提出过分的需求,父母该如何处理?,第1张

孩子有需求也不见得是坏事,最起码说明两件事:一是表达能力很出众,敢于把心中所想说出来;二是情商特别高,知道通过正确的方式,才有可能换取心中喜欢和想要的东西。

所以,面对这个两难的问题,父母不要急着拒绝,更不要无条件的妥协,而是用“智取”的方式,既能满足孩子,又能起到教育意义,一举两得。简单点说,孩子的需求只要不过分,都是可以满足的,但前提是要注意限度。

1、提前制定规则

任何时候,都要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从小开始,就根据孩子的心理、性格和可接受能力,为他量身定制“规则”。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约束孩子,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守规矩的孩子,他们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因为心中有杆秤,明确的知道很多需求不会被满足,所以压根不会提起。

2、坚持原则

做个有原则的父母,既然亲子间已经制定好规矩,那就按照规矩办事。可是偏偏,有些父母看不得孩子受委屈,只要他们“撒泼打滚”像父母提要求,立马就会被满足。当然,有时也是为了图一时安静,觉得只要满足孩子,就会拥有自己的空间。

若是父母没有原则,那培养出的孩子也是善变的,完全不懂“原则”为何物。长期的相处中,孩子也会变成口是心非的人。

3、相互商量

孩子有提需求的权利,父母自然也有拒绝的权利,最折中的办法就是相互商量,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恰好也是培养亲子感情的方式。认真聆听孩子的需要,看看这些需求是否合理,然后再给与最好的解决方式。

可能最后还是会答应孩子的要求,但是商量和沟通的方式,却让他们明白: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被满足。

幼儿园早就已经开学,每天早上都能在校园门口看到孩子和家长恋恋不舍的场景。有的孩子在接近一岁之后,对家长的依恋却越来越严重,早晨不让父母上班,晚上一回家,孩子就变成了“大腿挂件”恨不得时刻都挂在父母的身上。只要一离开就会哭闹不停。

帮忙带娃的老人会和父母说“白天在家的时候表现的挺正常的,为什么父母一回来反而变得寸步不离了呢?”

其实这样黏着父母,就说明孩子对父母有了分离焦虑,但也正是这样才说明了孩子正在朝着社会化行为模式转变。孩子在婴儿时期还不懂得依恋,随着他们年龄增加,逐渐才会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然后是对父母亲双方的依恋。

一旦孩子与父母分开就会哭闹或者是表现的焦虑不安,直到父母回到自己的身旁他们才能停止,这表明孩子已经有了情感和自我的意识发展,是一种心理发展健康的标准。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的那段时间,孩子的依恋会越来越严重,只要父母远离自己一会或者是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孩子就会惊慌,严重的则是会大声哭泣。

这个时候也是孩子最粘人的时候,不过父母不能任由孩子的依恋无限度的发展,因为再过一段时间他们会去幼儿园,无法适应长时间离开父母的生活。而且孩子将注意力都放在父母身上的话,就不能发展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失去了对周围环境探索的兴趣,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没有好处。

孩子依恋父母除了生理需求,想要父母喂奶,换尿布之外,还有一种是因为情感需求导致的,他们需要父母对自己拥抱来产生安全感。

依恋大部分源自于对生存的需求,但是会逐渐演变成心理需求,如果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或者是喜欢玩耍的话,他们对大人的依恋就会比较弱。

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

所以说,儿童依赖妈妈或者TA的抚养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依恋情节。

还有的孩子从出生就经常和父母分离,家长需要外出工作,没有办法一整天都陪孩子在一起,这样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很没有安全感,他们独立性其实很强但是心理无法忍受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或者是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搬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一样也会造成内心不安全感增多,对父母的依恋心也比较强。

孩子经常遭受冷漠的对待,比如父母总是忽视孩子的需求,经常延迟对孩子的满足时间,放任孩子自己在一旁玩耍哭闹,自己玩手机。孩子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中就会形成对家长很强的依赖感。

面对孩子依恋感很强的情况,父母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孩子这种离开父母就哭闹的现象,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孩子不懂事,不听话,要找到他们哭闹原因的源头。

要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尤其是上幼儿园之前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长时间父母的陪伴,所以尽管父母白天需要上班,但是晚上回家之后还是要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进行互动,在休假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带着孩子出去玩,这样能够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性,父母带着孩子出去玩还能帮助孩子适应社交和其他人交流,让孩子多增长一些见识。

如果父母离开也要和孩子说明,自己是暂时离开,还是会回来的,让孩子有心理准备,不要用玩具或者是视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偷偷溜走,这样会增加孩子不能忍受分离的痛苦。

每一次与孩子分离之前都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他们总是缠着父母也要多抱抱和亲亲孩子,让他们知道父母的爱,平时和以多做一些游戏来模拟父母上班活着离开的场景。

让孩子知道父母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能总是一直陪伴着孩子,但是爱从不减少,如果孩子是因为要达到一些目的而缠着父母的话,家长可以考虑适当的满足他们,并且与孩子约定好,满足了要求之后要乖乖的不哭闹。

不要给孩子造成一个误区,认为父母就是应该围着自己转的,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品格,多带他们探索世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多孩子之所以喜欢缠着父母是因为自己没有感兴趣的事,一旦孩子能够沉迷某样东西的话,他们就不会总是缠着父母了。

如果孩子总是靠依赖他人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安全感的话,那么他们将来在学校,社交和控制情绪上都会出问题,而且对智力开发也有一定的阻碍。

因此家长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的戒除孩子对自己的依恋,不要让他们对父母的黏人程度超出限制,家长不能事事都满足孩子甚至是包办他们的一切。

很多家长很享受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喜欢孩子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要询问父母,有的孩子胆小到对不熟悉的人说话之前也要先看看父母,家长点头他们才说话。

其实这就是一种过分依恋的心理状态了,这样的孩子独立性很差而且不自信,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多放手让孩子勇敢去尝试,自己和小伙伴玩耍,还有的孩子从小是由祖辈看顾长大的。

这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依恋情绪,因为祖辈往往都比较溺爱孩子,父母如果有精力有时间最好还是多将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这样能够控制溺爱孩子的程度。

很多的孩子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总是会出现发脾气的一种现象,而大部分的家长在看见这种情况之后,也是会十分的难受。首先,当孩子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不应该去忍受你的脾气,有什么问题就要及时的告诉父母。父母平时在有脾气的时候,也不要总是对着孩子发脾气,不要总是跟孩子发生吵闹的现象,父母要学会慢慢的去舒缓自己的情绪,以最好的样子面对孩子,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发脾气的话,那么孩子可能也是很容易会发脾气的。

平时父母也是可以教育孩子,及时的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例如孩子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一个东西,或者确实是因为一些问题导致心情不好,那么家长也是可以当孩子的,听众要让孩子把自己不高兴的地方说出来,然后父母再去帮孩子慢慢的解决。家长也是可以适当的去满足孩子对于父母的一种情感需求,孩子希望父母能够陪伴在自己的身边,父母平时也要多抽出一些时间跟孩子聊一聊天。

父母要适当的去培养孩子社交的情感,可以带着孩子多接触一些不同的人。比如说让孩子多去接触一些小朋友,平时孩子在做好了一些事情之后,父母也是可以适当的去鼓励孩子。而当孩子生气的时候,父母也是可以慢慢的告诉孩子,如果你经常这样的话,其他的小朋友可能就会不那么的高兴。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脾气的,就连家长也没有办法,100%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家长不要直接的去跟孩子进行沟通,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可以说是油盐不进的。等到孩子的情绪慢慢的有一些缓解之后,家长再去跟孩子的沟通,这样的话会更加的有效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32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