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国藩、左宗棠的断交风波中,胡林翼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曾国藩、左宗棠的断交风波中,胡林翼扮演了什么角色?,第1张

和事佬的重要角色。 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都极有才华,却又互相不服,如果不是胡林翼,从中调和,可以说他们不会有交集,也就没有了晚清后期的铁三角。

胡林翼虽然不及曾国藩,左宗棠有名,但是在晚清时期,他也是很有名的一个大臣,同时,他也是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个人之间重要的枢纽。我们知道左宗棠为人非常狂傲,当时的很多人他都不放在眼里,包括曾国藩,不过他与胡林翼的关系却很好,就连曾国藩也很卖给胡林翼面子。

虽然曾国藩官位远在他之上,两人又是同乡,左宗棠的发展也急需他的提拔,但是,左宗棠却丝毫不像曾国藩低头,而且也不尊重他。曾国藩虽然脾气比他好一点,但也是一个骄傲的人,所以,如果不是胡林翼在两人之间周旋,一边向曾国藩说左宗棠的好话,一边劝解左宗棠,两个人之间不可能有合作。

胡林翼在世的时候,在他的周旋下,两个人的关系相对和平,在工作与生活中也多有交往,两个人在胡林翼的帮助下,相互合作,为晚清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个人的才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成为晚清后期的巨头。然而胡林翼去世之后,两个人的再次发生争吵,关系又再次水火不容,没有了胡林翼在中调和劝解,之后两人几乎达到了互不来往,互不说话的地步。

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评价曾国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两个敌对阵营的人,却对曾国藩的评价,都高度统一的完美。

蒋介石一生,手边永远有两本书,一本圣经,一本曾国藩家书。

事实上,比起历史上的另一个完人王阳明,曾国藩连中人之姿都算不上,实足笨小孩一个。

要问曾国藩是谁,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曾国藩推崇备至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先介绍一下曾国藩的家世背景。

曾国藩,男,汉族,1811年11月26日出生,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按照现在来看应该是中产阶层。

在谈谈曾国藩这个人吧。曾国藩小时候还是一个比较笨的小孩,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天夜里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读了多少遍,还是没能背下来。有个贼潜伏在屋檐下,想等读书人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那篇文章。贼实在忍无可忍,推门进去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随口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笨也就算了,而且身上还一堆毛病,爱抽烟,好色,脾气暴躁,常与人发生争执,喜欢聚餐海吃,爱看热闹,经常去菜市口看杀人砍头……但这只是曾国藩在三十岁之前的毛病,所谓三十而立。三十岁后慢慢的改变了,在丁忧的一年半里曾国藩反思了以前的有了很大的改进,可以说是换了个人。之前他性刚毅,事与人争,自己认为对的也照样要求别人。经常与人吵架,在京做官时还有两次与朋友大打出手,性格强硬,也因此受吃过很多亏。之后他一改年轻锋芒外漏之势,变得“圆滑事故”,对别人宽容大度,给足别人面子。但是对于自己严格控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达圣人之境。

曾国藩不能算个聪明人,天分不高,考了七次才考中举人,但为什么能成功,流传至今?

没有什么伟人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慢慢积累的,所谓厚积薄发。你看得见的,是表面和经历。你看不见的,是家底和命运。

曾国藩经历过绝望。道光十二年,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科举考试,比前五次的失败,更让他受打击的事发生了,当时湖南省的教育厅厅长,批评他“文理太浅”,以捐生注册。(捐生指成绩还凑合,但当秀才又显不足的考生)如果第一次科举,获得捐生,也还不错。然而这是曾国藩第六次考试了,捐生身份对他而言,不亚于当头棒喝。这搁在我们现代,就像一个参加了五次高考都落榜的孩子,第六次却只得了个入围奖,被告知,你这成绩还是不行呀,念你考了这么多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下次你可以免考体育了。

曾国藩还与死神擦肩而过。咸丰二年,太平军一路北上,整个湖南几乎沦陷,咸丰皇帝心急如焚,召命在乡下为母亲守孝的曾国藩,到长沙兴办“团练”。曾国藩到了长沙以后,对官场潜规则不管不顾,自己开了“审案局”,对土匪、流氓、抢劫犯之流从速处理,“巨案则自行汇奏,小者则唯吾专之”。就为了避免有人来求情,这一来就断了很多官员的财路。案子就是钱,不是钱也是天大的人情。

更夸张的是,曾国藩半年里办的案件数量,超过了湖南十来年的案件总量。曾国藩不尊重行政程序,视湖南通省官员如无物,更是大伤文官们的面子。你要当好官,出成绩,这可以理解,谁不想往上爬但能不能别把我们踩得这样狠,反衬得这样无能你半年里办的事,超过了湖南几十年 的工作成绩,这样的干法,别人的面子往哪里摆

所以,整个湖南官员,选择了彻底孤立这个“曾剃头”。

当时湖南的正规军绿营军,特别看不惯曾国藩的团练兵,有一天就找了个理由闹事儿,加上当地官员的推波助澜,这些兵痞子大胆的围攻了曾国藩的办公室。

隔壁办公室的巡抚骆秉章假装没听到,没看见,其他官员见此,就更是幸灾乐祸,暗戳戳的等着看笑话了。曾国藩以为绿营兵胆子再大,也绝不敢武装攻击他这个二品大员。所以被包围后还若无其事的处理公文。最终还是高估了兵痞的理智,曾国藩的几个随从受了伤,自己也差点被杀了的结局落下帷幕。更窝心的是,有苦还说不出,没地儿告状,只能打碎牙和血吞。

年少时的六次名落孙山,和作为堂堂大清官员,在长沙不仅处处受制,还差点命丧于此。

这些失败,虽然量级不同,但因为处于不同人生阶段,对曾国藩的打击程度,可以说不相上下。

搁在大多数人身上,任何一次失败,都足以让人生跌入谷底,万劫不复。

但曾国藩一次又一次,都从失败的泥潭里,不止爬出来了,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六次落榜后,曾国藩豁然贯通,文章大进,第七次中了秀才,一年后中举,四年后中进士。

长沙失败后,曾国藩离开是非之地,去衡阳训练团军,最终练成了清朝末年战斗力最强的湘军。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曾国藩在经历人生的大挫败之后,总能把失败当成礼物,前行的脚步,从来不会终止。

所谓命只不过是弱者的借口,强者的谦辞。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的死亡分为三个阶段,心脏的跳动意味着生理上的死亡,葬礼的结束意味着社会意义上的死亡。而最后一次死亡,是被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人遗忘。

虽然曾国藩已经逝世已经接近一个半世纪之久,但还是有这么多人记得他,世上还流传着他的佳话,数千万人视他为偶像。那咱们呢?(部分参考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清代曾国藩不仅精通为官之道,还是清代军事家、哲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在治家、治军、治国、治教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思想和谋略的精髓,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以清新的文笔、讲故事、幽默的叙事风格,讲述了曾国藩为人之道。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失陷,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同时也宣告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历经十余年终于战胜了太平军。事实上,当曾国藩的弟弟率领湘军攻打天京城时,许多人已经看到了最后的结果。当有识之士看到这个结果时,有一些暗流不断涌动。

早在两年前,湘军攻陷安庆,曾国藩在安庆设巡抚公署时,时任江浙总督的左就给曾国藩送去了一封密函。既然是密函,左说了什么?

我们知道,左一生都与曾国藩不和。左自高自大,聪明绝顶,一直被世人视为奇人。林则徐、陶澍等名臣视他为“国士”。后来在晚清,有一句话叫“天下无不离不开湖南,湖南离不开左”。但是左考得不好。他觉得曾国藩比自己笨多了,但在科举考试中多次上高中。即使不愿意考举人,也不禁感叹命运的不公,于是多少有些“生于和何生亮”的感觉。因为左的心理,他总是和曾国藩过不去,而曾国藩又没有他那么能言善辩,吵架的时候总是落井下石,所以曾国藩把左当成了仇人。

现在这个仇人居然给自己发了一封密函。左要求胡林翼将一封密函交给曾国藩。信的内容是用鹤顶书案写的书名《神定山联》:

“天意所依,必在德。丁的分量似乎值得怀疑!”尤其是下联线,“三脚架的重量好像是个问题。”曾国藩一看,惊呆了。因为夺冠就意味着赢得中原,赢得天下。左的意思很明确:————怎么样,老板?世界大势已经明朗。眼看太平军坚持不了多久了,我们应该有更长远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灭了太平军,大势逆转,接管天下!别看我老左平时喜欢和你较劲,但是你反对我,我还是会听你的,把你当大哥!

据说曾国藩看了密信后,神色沉重,犹豫良久。过了很久,我拿起笔在这八个字上改了一个字,然后还给了胡林翼,胡林翼又转给了左。据说,左对曾国藩的回信嗤之以鼻,一言不发,把只改了一个字的密函付之一炬。

那么,曾国藩改了哪个字呢?是“喜欢”这个词。他把“象”字改成了“威”,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意思也很明确:兄弟,我已经不做老大很多年了!不要迷恋我,我只是一个传说!我坚决不做这种叛逆!

而且,胡林翼回这封信的时候,还附上了自己的一句话,上面写着“好像什么都没有,我怎么付钱啊!”说明他和左一样,也想劝曾国藩造反。可见曾国藩的改口,说明他无话可说。

但即使无话可说,胡林翼也没有放弃。后来,他给曾国藩写了一封密函。信中只有一句话:“东南半无主。我是认真的吗?”

意思是,就算不取天下,至少我们湘军可以垄断东南,渡江统治。只要你有公开的意图,湘军就会一直跟随着对方!曾国藩仍不为所动。

不久之后,曾国藩的水师总司令、晚清政坛上最忠诚、最廉洁、最自律的人彭玉麟,也给曾国藩送来了一封密函,信中说:“东南半国无主。老师是认真的吗?”只是把胡林翼的话改成了两个字,说明左、胡、彭之间是有默契的,所以曾国藩造反了。因为大势已去,胡、彭的意思是,打下天京后,即使不尽力打长江、打北京,按我们的实力,也要占据东南半壁江山,清廷拿我们毫无办法。

曾国藩在他的帅船上收到彭玉麟的劝谏信。据当时与他关系密切的巡抚倪回忆,曾国藩看了信后连声说:“没话说,没话说,雪琴还这样审我!可恶,可恶!”说完,把信揉一揉,张开嘴,在嘴里嚼一嚼,然后把劝和反对的信咽下去。不久,另一位举世闻名的名人在湘军大营拜访了曾国藩,他就是后来写下《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的王_运。王_运学到了很多。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但他声称自己最擅长的是学习帝王,也就是教别人如何称霸。他跑去见曾国藩,两个人关起门来谈论王霸的生活方式。曾国藩不做声,王_运却能言善辩。王_运有战略家的风范。说到感情上的情况,似乎情况一遇到,曾国藩就会造反称帝,指着一条出路。当王_运说话时,他没注意到曾国藩什么也没说。他只是皱着眉头,手蘸着茶,不停地在茶几上写写画画。谈了一会儿,一个仆人来报告说,一个重要的客人要来参观。曾国藩对公说:“老师请坐一会儿,我马上回来。”说完,一个人走了出去。

王_运这才发现,曾国藩蘸着茶,把几个案子的字都写了:“假!”

王_运知道再多说无益,所以他只是渐行渐远。所以他后来写《湘军志》的时候,在感情上对曾国藩是非常抵触的。

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反叛不是个人行动,而是群体行动。

据说就在湘军攻陷天京后,清政府开始对湘军有所警惕,江北各地绿营和八旗都出现了紧张布防的迹象。清政府第一次派钦差大臣到南京,叫做赏赐。这实际上是一次秘密调查。另一方面,夺取天京的湘军将领曾国荃,虽然是曾国藩的亲弟弟,却因为宗炳劫掠,放走了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而被朝廷点名批评。此外,对项的账目进行了审计。湘军内部的愤怒,尤其是曾国荃系的愤怒,在促使曾国藩效仿宋太祖的“陈桥兵变黄袍”中发挥了作用。

传说、左、包抄四大状元曾在南京玄武湖密谋,史称玄武湖会议。之后,曾国荃带领30多名湘军高级将领去见曾国藩。知道曾国藩弟弟和手下将领的意图,他拒绝见他们。众人见曾大帅不肯出来相见,更加激动,再三请人入内府。但无论怎么请,曾国藩都坚决不出来见你。后来僵持了半天,曾国藩让人送了一副对联出去。据说大家看到这幅对联时,有的感慨万千,有的摇头叹息,甚至有人热泪盈眶。最后,曾国荃说了一句话:“不要再说了。不要提今天的任何事。如果有什么枝节问题的话,我是一个人在老九。”这么一说,人群纷纷散去。

那么,曾国藩到底写了怎样的对联,才能让那些想陷害他造反的将军们心甘情愿的散去呢?

这幅对联很有名。上半部分是“倚天海上花无数”,下半部分是“流水山中自知”!

一般认为这幅著名的对联出自曾国藩之手。其实这幅对联只是一个合集。上面的对联是苏东坡诗中的一句,下面的对联是王安石诗中的一句。曾国藩接过其中的一个

那么这两幅对联到底在说什么呢?居然能让一个愤怒的反抗消失于无形!

底线“流水,高山,自知”很好理解,重点是顶线“倚天,照海无数花”。“倚天”就是站在最高的地方。你可以靠着天空,你可以看到它的高度。当你独自站在最高点的时候,面对的是可以容纳百川的大海。这个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场景?太阳照在海面上,可谓气象万千。虽然气象万千,但因为看海的人都是倚天而立,无论场面多么奇特、惊人、诱人,都无法动摇他们的雄心壮志,也无法动摇他们的内心。所以底线有“自知之明”这种说法,这种自知之明真的有一种“高山流水”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及。

曾国藩的这副对联,依然说到他永不反叛的决心,并且明确表示,不反叛的原因是我内心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人生境界,那些“百花齐放”般的绚烂景象对我没有吸引力。

相信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曾国藩心中的坚持和境界是什么?

我理解的答案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信仰!

曾国藩当年是一个秀才领的。他起兵时在竞选中说,他是为“孔孟居住的地方九原而哭。凡是会读书写字的人,吴克就可以无所事事地坐视不管吗?”是为了拯救传统儒家文化,而不是腐朽的满清朝廷。当然,曾国藩的身上充满了古代儒生忠孝的伦理思想,在不反对清廷的情况下,他也确实有这种忠孝在起作用。但从更大的历史背景来看,他愚忠的终极指向并不是对封建君王的忠诚,而是对儒家文化的忠诚,是对儒家所倡导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信念的忠诚。

所以他很自律,把不断的自省和学习作为一生最重要的生活习惯。之所以在做官、带兵打仗的同时,还写了无数的书信和著名的家训,是因为在儒家文化中,“齐家”是“修身”与“治国平天下”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在他标准的儒生看来,要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民族文化脊梁的“士大夫”,不仅要做好自己,还要照顾好全家。因为所谓“国”,在中国人看来,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有一个家庭,家庭和国家是同构的,所以只有“统一的家庭”才能“治理国家”,而家庭不均匀又怎么治理国家呢?因此,曾国藩在军旅岁月中为改善家庭教育做了很多努力,并将这种家庭教育的智慧延伸到社会教育的层面。他想用这种智慧不仅帮助他的家人,也拯救这个国家。所以他在去世前公布了他的《曾文正公文集讨粤匪檄》,所以他的家训不仅教育了他的家人,也教育了整整一代人。这也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称他为“教育家”的原因,这也是他的家训能被称为“千古第一家训”的原因。

这种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精神追求和信仰,最终被曾国藩转化为现实的选择,即反对与不反对的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一个圣人?

曾国藩的回答很明确:,靠天,照海,百花齐放,霸权不是你想要的。高山心自知,圣贤致不朽!所以他根本不会选择做英雄,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已经选择做圣人了。

曾国藩的一生办过很多大事,而且手段都非常高明、精明。但其实曾国藩的智商并不是特别高,从家庭遗传的角度来看,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在读书的时候脑子就很笨,从十几岁开始考秀才,一直考到 43 岁,前后足足考了 17 次,最后头发已经花白了,才中了一个秀才。

30 岁以前基本是个平庸的人

曾国藩自己的科举道路,一开始和他的父亲有点像。前 6 次考秀才都失败了,一直到第7次才勉强中了一个秀才。为什么说是“勉强”呢?因为他的名次是倒数第二。

关于曾国藩的天资,当时人就有很多议论。他的朋友左宗棠经常在和一些亲友的通信中评论曾国藩,说曾国藩“欠才略”、“才太短”、“才艺太缺”,“兵机每苦钝智”。他的学生李鸿章当他的面说他“儒缓”,说他做事反应太慢。

曾国藩在 30 岁以前,性格方面有很多平常人常有的缺点和毛病。在他到北京做官之后,他每天用于社交的时间特别多,到处去喝酒、聊天、听戏、下棋,用于读书的时间特别少,读书也往往坐不住。有一次,翰林院放了 40 天的假,在假期结束的时候,曾国藩在日记中做了一个自我总结,说自己这 40 天做了什么事情?除写了几封家书之外,什么事都没做,稀里糊涂就混过去了。

他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脾气比较暴躁,曾经和别人发生过几次比较严重的冲突。其中一次是和同乡的一个京官郑小山,两个人因为吃饭的时候意见不合就打了起来。什么脏话都骂了出来,甚至“问候”了双方的亲人。曾国藩过后感到非常后悔,说自己这种举动太有辱斯文了。

所以 30 岁以前的曾国藩,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和我们后来印象中人格完美无缺的圣人有非常大的差距。

说起来很简单,他学做圣人就是从写日记开始。在日记当中,他还给自己定下每天攻克的下限,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每日读一经,隔三差五地练习作文。有了日记的这一工具之后,曾国藩工作、学习的效率大为提高

三十而立 深刻反省学做圣人

为什么后来曾国藩能够脱胎换骨,能够刻苦地自我修炼呢?这个也跟他到北京当官分不开。曾国藩在北京见到了很多大儒、大学者,他很受触动。同时在做了官之后,曾国藩身上就没有作八股文的压力,他就开始有时间从容地研究一些学问。那时候一个读书人必不可少的是要研究理学,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每个人通过自我磨炼都可以成为圣人,每个人都有圣人之志。所以在 30 岁的时候,曾国藩觉得三十而立,不能像以前那么混下去,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学做圣人。

曾国藩学做圣人是如何入手的呢?说起来很简单,他学做圣人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用工整的蝇头小楷,把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每天早晨一睁眼到晚上睡觉所做的事情,特别是把不符合圣人标准的都摘出来,痛自反省。在日记当中,他还给自己定下每天攻克的下限,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每日读一经,隔三差五地练习作文。有了日记的这一工具之后,曾国藩工作、学习的效率大为提高。

在立志自新之后,曾国藩马上就想起和郑小山打的那一架,虽然这一架两个人都有毛病,但是要改过,就要反求诸己,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要改过就要从速。所以曾国藩马上到郑小山家登门拜访、赔礼道歉。郑小山也很感动,留曾国藩吃饭。于是两个人重新和好如初。

曾国藩有一句话,他说“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他这种和光同尘、遵循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他自己和官场的冲突,有利于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办一些大的事情。曾国藩是一个内清而外浊、内方而外圆的非典型的清官

生活窘迫 仆人都不愿跟他

一般来讲,大家对曾国藩的争议就集中在曾国藩到底是一个真诚的人还是虚伪的人。很多人说曾国藩是一个很真诚的君子、圣人,但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曾国藩是一个虚伪的人,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为了升官发财。一个人的经济收支是一个人生活中非常隐秘的方面,通过对这一方面的了解,我们往往可以界定这个人的真伪。

《湘乡曾氏文献》当中有一本曾国藩道光二十一年前后的账本,因为曾国藩这个人心很细,做京官期间,经济很紧张,曾国藩每天的生活都要记账。通过这个资料进行一个梳理,就可以看到曾国藩一生经济收支的基本脉络。

先说曾国藩在做京官时的经济状况。道光二十年,曾国藩中了进士,被皇帝授予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的官职,这相当于今天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副处级以上的研究员,经常要见各部的长官,有时候还要见皇上,经常给国家起草一些文章。但他的经济状况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穷。比如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的一个仆人叫陈升,跟主人吵了一架。主人跟仆人吵架这也是经常的事情,但是陈升吵完架之后卷起铺盖走人了,到另外一个官员家里去攀高枝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曾国藩家生活水平太低了,经常拖延他的工资,吃的也不好。所以这个事使曾国藩很受 ,然后就写了一个傲奴诗,说“胸中无学手无钱,平生意气自许颇,谁知傲奴乃过我”。手里没钱,仆人都瞧不起自己,一个仆人比自己都傲慢。为什么这么穷呢?这就因为清朝的低薪制。

用清代的一两白银能够买多少大米来进行换算,大概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的 200 元人民币,曾国藩一年的工资大概相当于现在 24000 元人民币。这个钱如果对今天的一个京漂来讲都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曾国藩拖家带口。当时一个京官的支出是多少呢?在道光二十一年曾国藩全年花了458 两 1 钱 9 分白银,财政赤字是333 两 5 钱 4 分。

咸丰十年(1860 年),曾国藩当上了两江总督。此时曾国藩的收入是多少呢? 155 两,和他做京官时期差不多。但这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工资。清代总督和巡抚最主要的收入是规费,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灰色收入。总督级的官员,规费的平均年收入是18 万两,相当于 3600 万元。如果曾国藩的收入真的这么多的话,他可以是全大清帝国数一数二的高收入者。收入能够有如此天翻地覆的提升,曾国藩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多少呢?

曾国藩的生活水平确实和做京官时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首先在穿衣方面,曾国藩在总督时期,不仅是穿衣朴素,而且到了不修边幅的程度。这一印象得到了外国人的印证。洋枪队的首领戈登,在同治二年到安庆和曾国藩有一次见面,戈登的随员写了一本回忆录,提到了这次会面。这些外国人惊讶地发现,堂堂两江总督,衣服陈旧、打皱,还有斑斑的油渍,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小心落的油渍。为什么曾国藩当总督的时候穿衣反而不讲究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两江这个地盘上,曾国藩就是最大的官员,他没有上级可以觐见,来见他的都是下属,他可以随便一些。

内清外浊的非典型清官

曾国藩的资料中有一件有意思的功课表,这是他给总督府的女眷定的。因为曾国藩不允许在总督府内雇佣太多的仆人,人手不够用,曾国藩要求自己的女眷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做家务活。同治七年,曾国藩给女儿、儿媳妇定了一个工作日程表。每天早饭之后要做小菜、做点心、做酒浆,叫食事。上午纺花或织麻,叫衣事。中饭之后做刺绣之类的细工。晚上还要做鞋,这是粗工。所以总督府的女眷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休息,几乎歇不了。如此的总督府家眷,我相信在大清王朝肯定找不到第二家。当时每天晚上,在南京的总督府里,曾国藩在一边秉烛批阅公事,他的女眷在一边点灯织布,应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动人的画面。这是曾国藩的清廉表现。

与此同时,他身上也有“浊”的

一面。曾国藩也大吃大喝,在同治十年(1871年),曾国藩有一次到苏州去检查工作,他每天大部分的日程是请客吃饭。到临走前,他也摆了两桌请苏州的官员。这种做派和晚清的任何一个官员的做派都是一样。同时曾国藩晚年也要给在京的京官送冰敬、炭敬,总数达几千两白银。

曾国藩在官场上最大的一笔应酬发生在同治七年(1868 年),因为这一年他从两江总督调任到直隶总督,他到北京去陛见慈禧太后和皇帝。出京的时候,按照当时官场的惯例,要给在京的官员送笔别敬,也就是分手礼。花了 14000 两白银,他觉得还不是很丰厚,和别人相比,钱数还不是很多。

总结曾国藩一生的经济收入和支出,我认为曾国藩是一个非典型的清官。一方面,他确实是清得问心无愧,并没有把一分钱纳入自己的私囊。但另一方面,他的“清”和中国传统历史上的清官做法不一样,他不像海瑞这些清官,清可见底,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国家规定不能拿一分钱,一分钱都不拿;国家规定不能办的事儿,一点也不办。我觉得这样的清官是门面式的清官,做不了任何实事。如果一个官员清到这种程度,就会成为官场上的公敌,大家都不会认可你。因为你这种做法显然暗示了别人都不清廉,你在官场上不可能有任何朋友,不可能有任何支持自己的力量。

曾国藩有一句话,他说“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他这种和光同尘、遵循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他自己和官场的冲突,有利于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社会办一些大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曾国藩他是一个内清而外浊、内方而外圆的非典型的清官。

懂风水,但不独占好坟地

曾国藩比较会相面,每次接见生人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先不和你说话,让你坐在座位上,从上到下打量你,看上几分钟,然后再开口。这个习惯挺吓人,但曾国藩自己认为这是他鉴别人才的一种方式。

此外,曾国藩还会算卦,在他带兵打仗的时候,每一次遇到军事上举棋不定的时候,他都要翻开《易经》自己算卦,这种记载在他的日记中有15 条之多。曾国藩还相信托梦、风水等。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理学中,鬼神、风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曾国藩是一个理学家,所以他迷信鬼神,研究风水,在当时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光明正大的事情。

既然懂风水,曾国藩对自己将来葬地的风水当然不可能没有任何考虑。曾国藩晚年有一个朋友叫冯树堂,这个人非常善于查风水,晚年他自告奋勇对曾国藩说,要到湖南给曾国藩找坟地。曾国藩很高兴地答应了,冯树堂回到湖南之后,挑了整整半年多时间,给曾国藩找了一个上好的万年吉地,这个地方在湘乡的东台山。冯树堂给曾国藩写信汇报说,东台山的风水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曾国藩将来葬在这个地方,可以保证后世代代出举人、出进士。没想到,曾国藩回信说,这块地我不能要。因为这块地太好了,它关系到一县的文运,如果我埋在这儿的话,湘乡县的文运都被我曾家占有了,就会妨碍别人家文运的兴盛。这种事儿,我不会做。所以你再给我挑一块地,不用太好,只要能够保佑我的子孙平安就可以了。所以曾国藩去世之后葬在另外一个地方。即使在风水、迷信这一类事情上,也可以反映出曾国藩人格的与众不同。

圣人是儒学信徒的最高生命目标。

所谓的圣人就是达到完美境界的人,圣人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体悟了天理,掌握了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

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对内,可以问心无愧不逾规矩,对外可以经邦治国,造福于民,这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

儒学的圣人理想基本上可以类比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确实儒家的圣人状态与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后的高峰体验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所谓的庸人就是昏睡了一生的人,因为欲望缠绕,意志软弱,智慧不明,普通人一生只能动用上天赋予的很少的一部分潜能。而英雄伟人则是醒过来的人,他们天性刚强,头脑有力,可以把自身的潜能发挥的比较充分,而圣人或者说达到了自我实现状态的人,则是通过刻苦努力穿越呃重重欲望缠绕,战胜种种困难,将自身的潜能调动发挥到近乎极致。

1立坚韧不拔之志 。

意志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的意义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意志就是要确立一个终身的奋斗目标,曾国藩对这一点认识极为深刻,他说立志譬如打地基,基础广阔结实,才能在上面盖起宏伟壮大的生命之殿,曾国藩,人生第1个成功之处就在于立了最高远的志向。

曾国藩把目标直接锁定在自我实现,也就是做一个完人,他在给弟弟信中写道说,如果做了一个光明磊落的伟人,人生日用,建功立业自然也都不在话下。

以完人为人生目标,可以称得上是取法乎上了。一直想驱动着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

2接下来就需要的是执行力 。

古往今来立志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实行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曾国藩与别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脚踏实地的进行了自己的志向。

写 日课 是理学家们常用的修身方式,曾国藩有有三大缺点,一性情浮躁,坐不住,二,傲慢自大,修养不佳,三与人交往,虚伪不实,容易言不由衷,他的自我改造当然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曾国藩在日记中分析了自己为什么热衷于交友。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自己想建立为人周到,好交好为的名声,也就是希望别人说自己好,另一个是因为他自己性情好热闹,在家里坐不住。分析之后,他下定决心缩小社交的圈子,改变在朋友中的形象,节约社交时间,用于学习和提升自我修养,但因为交友太广,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切断社会关系,所以只能采取渐进的方式。

但是暴脾气确实需要立刻纠正的,儒家说过改过要勇,更要速。(今天我老公出去参加同学的婚礼,本来以为他参加完婚礼就要回家,现在是下午5:00他还没有回来,我打电话问他何时回,大概要拖到晚上的最后一班车回来)曾国藩也是一个热衷于交往的人,他说自己很多很多的事情都用在交往中。

曾国藩在日课中写到,有一天他去陈代云处给陈母拜寿,饭后本来打算回家学习的,在结果在朋友的劝说下又到何子珍家里去玩,在那里和人下了一局围棋,然后又看了一局,在别人下棋的时候,他的内心正有着激烈的斗争。是继续玩下去还是回家学习?终于在一盘观战未了,他战胜了自己,急忙抽身回家。

读曾国藩的这些日记,读者们都会觉得他对于自己过于的苛刻繁琐,鞠躬每天24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处于战斗的状态,未免有些太刻板太累了,这种自我完善执法确实有点可怕。

然而除掉了那些过犹不及的部分,这种修身的方式也有其合理的地方。 康熙皇帝说过: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朱熹也说:为学譬如熬肉,先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做事也是这样,做至大至艰之事,开头一定要提起全力,有股冲劲,猛火的痛烧一段,否则绝难成功。 人要成长必须有一个吃大苦的过程,忽忽悠悠,舒舒服服,是永远完不成脱胎换骨的,写日课修身,就是曾国藩一生的猛火煮阶段。

通过写日课曾国藩练就了过人的研几功夫,并受用终身。几指细节,研几,就是严肃郑重的对待细节。知和行孰轻孰重历来争议不断,事实上问题的根本在于这个行是否真的到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动力是否真的能担得起他的认知,只有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贯彻自己的认知才叫实行。大部分人的一生正是因为有太多的细节上轻松愉悦地划过去,到了大节之处,也就没有了斩钉截铁的力量。

曾国藩的修身经验中还有一条值得后人借鉴的是借助外力来监督自己,归根结底,人是一个被决定的物种,所以从根本来根本上来说,外力远远大于内力,即使是如此信奉内心力量的曾国藩都屡屡说, 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

一个人自制力再强也肯定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但是如果有人监督着自己,战斗力可能就大不相同,这正如一根基因不佳的竹子生长在根根笔直的竹林里,为了与他们争夺阳光,自然也会长的比值,这就是挟持的功效。

在曾国藩此后漫长的一生,他写的日记公之于亲人和朋友,一直是曾国藩最重要的自修方式,即使是戎马打仗中,他仍然日记不辍,并且抄成副本定期寄回家中,让自己的兄弟儿子们看。

[ 戒烟 ]

曾国藩在学做圣人的路上,取得的第1项成功便是戒烟,他的烟龄很长,曾国藩在读书的时候是烟不离手的,30岁以前他也曾经戒过烟,但是都没有成功,他在写日课之后的21天,他发誓戒烟。

戒除多年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戒烟的第2天,他都开始惶惶无助,寝食难安,他把戒烟比作而婴儿断乳,相当的准确,但是曾国藩一生就像其他事一样,他一旦下定决心就没有退让过一步,不管多么痛苦难熬,他就是不再碰烟具,快到一个月的时候,他在日记中写到我现在已经戒了一个月的烟。

戒烟的过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领悟到,破除旧习必须要有悍然之力,要有破釜沉舟的气势,不然一个人就走不远。

对于自己的戒烟成功,曾国藩终生以以为傲,并以此为例教育子弟。戒烟的成功极大的增强了他学做圣人的信心,他以为通过日课便可以迅速的改造缺点,成为焕然一新的圣贤门徒,但是几个月过后他发现戒烟是脱胎换骨,事业中最容易做的事情,要改到其他的缺点远不如戒烟那么容易。

他虽然立下誓言也不出门,但是他每每还是要出去,比如说他写日记的时候经常刮大风,但是他仍然没有什么事情就出门了,他在日记中反思:如此大风,不能安坐,浮躁至此!当月又过了几天,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邀请他去看热闹,他也欣然乐宠,但是走在路上,他觉得自己连这样的热闹都要看,实在是“仁心丧失”还做什么样的圣人。但当着众多朋友的面又不好,一个人回去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徘徊了很久,她终于停下了脚步,自己一个人回家了。

他立誓不再和人吵架,但是他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和人吵架。至于他的言不由衷,他还是每天都犯……

通过不断的失败,曾国藩领悟到这些性格深处的缺陷,并不像戒除一项单纯的嗜好或者割去一个良性肿瘤那么简单。性格的弱点是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是多年形成的它,其他部分血肉交融远远比烟瘾要复杂,隐蔽的多。

自我完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自我完成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要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是倒退,曾国藩领悟到所有人都是在失败挫折中不断的修正不断的成长的圣人也不例外领悟到了这些道理,他不再急于求成,渐渐的修正了自己的圣人观,他体悟到天下没有毫无瑕疵绝不犯错的圣人,即使是孔子的徒弟,颜回被称为圣人,他也是孔子的弟子中唯一做到了一个三月高度自治不犯错误的人。

曾国藩知道了,学做圣人是一项终身的事业,许多根深叶茂的缺点,毛病,通过一时半会的猛火,而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医生的时间去温水煮,才有可能慢慢化解,同时同样许多的优点,也不是通过一句是言,一段苦恋就能在自己身上扎根,只有长时间的坚持才能融入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修身的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猛,但是在行进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韧性。

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其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 一开始勉强自己去做,天长日久就会变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不能勉强自己,他一定是一事无成的。

普通人的自我完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停顿和倒退,我们往往努力一段时间就精疲力竭,废然放弃,过了许久,积蓄的心理能量才可以重新开始如此反复多次,进步始终不多,而曾国藩终身坚持,毫不退步,他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要 有恒心 。

曾国藩认为磨练自己要有如孵蛋般的耐心和韧性,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攻伐,自我砥砺的一生,因此也是不断脱胎换骨,变化气质,增长本领的一生。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磨练中,曾国藩的气质性格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即使在后来的军事生活中,每天只要有时间,他仍然坚持读书写作,他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也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较量,到46岁以后,他终于对自己的恒心比较满意了。

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渐渐的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曾国藩,小时候天资并不出色,据记载,有一天夜晚,他在背一篇文章的时候,家中来了一个盗贼,曾国藩苦读许久,这篇短短的文章就拿不下,这个盗贼在屋檐下也等得不耐烦了,听了几遍他都会背了,屋中这个笨小孩还在哪里支支吾吾的读,于是便现身将这篇文章背了一遍,临走时还挖苦曾国藩,说你这么愚笨还背什么书,别白费功夫了。

曾国藩在28岁做了一个小京官之后,觉得自己出人头地了,便带着父亲来到北京小住,没想到,父亲呆了几天就回家了,回家后立马给他写了一封家书,给他提出了一个忠告:节欲、节劳、节饮食。曾国藩看后十分惭愧,他想起自己在北京做官的这段日子,每天到一群朋友家中蹭吃蹭喝,整日聊天、看戏、下棋、还常去青楼,甚至还伙同朋友去调戏别人的小小妾,他在日记中写到,自己禽兽不如。

曾国藩脾气还比较大,自认为才学高,为人无礼傲慢,屡次和别人吵架打架,这就是30岁前的曾国藩,比我们普通人都有所不足,但是后来为什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曾国藩毕竟从小饱读诗书,他是一个有自己理想的人,京城的这种生活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暗自发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于是就去请教高人,他拜了当时著名的理学大师倭仁,倭人告诉他可以每天写日记,通过这种方式,如实的记录下自己每天的不足,另外是要他坚守住自己的内心,敬畏知识,慎独,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曾国藩是一个执行力强的人,写日记被他坚持了几十年,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非常大的改变,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自从立志以来,已经过了五十天了,还是没有改掉一条毛病,一切还是同刚开始一样。”后来倭仁的老师唐鉴送给他一个字,这才彻底的让曾国藩脱胎换骨。这个字就是“静”唐鉴告诉他说:“君子若不静,反省是疏浅的,都是浮在表面上,心一直要静,这个功夫才最是要紧。”人静不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虚的,只有静下来才能够做出彻底的改变。

听了唐鉴的指点,曾国藩面貌一新。他怎么做的呢?一是他每天必定抽时间出来静坐。二是遇到突发事情,一定要先守住自己的心神。一百多年前的经验,对今天的我们同样适用。每天忙着刷朋友圈,忙着跑圈子,心中虽有想法,但天天走原路,同样是浮躁。但只要能够像曾国藩,守住自己的心神,胸中自有主见,必定会有惊人的成长。

有句话说:人生是一场渡劫的修行,生活给你的劫难,都是你今生要经历的。

众生皆苦,悲喜自渡。

我们在渡己的同时,也在努力追求更完美的自己。

被称作“晚清第一完人”的曾国藩,将他一生渡过的六种劫难浓缩成处世智慧,汇集于《曾文正公全集》里,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六劫,渡过是福。

穷苦之劫

韩非子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意思是袖子长了就容易跳舞,钱财多了就容易经商,无论做什么事,条件越充足,就越接近成功。

成年人的底气,都是钱给的。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的小地主家庭,由于家中兄弟众多,家境也只是比寻常百姓宽裕一点。

早年他前往京城赴考时,还是靠亲戚们东拼西凑了几十两银子才上的路。

即便后来他科考及第,在京城做了13年京官,可因为不擅钻营,还是没能改变经济窘迫的境况。

道光二十二年,在翰林院任职的曾国藩,和一个叫陈升的仆人发生了冲突,一气之下陈升就另寻高枝去了。

一个仆人怎么敢和主人吵架呢?原来曾国藩欠了陈升几个月的工钱。

这事让曾国藩心里大受刺激,他写诗感慨道:

“胸中无学手无钱。平生意气自许颇,谁知傲奴乃过我!”

言外之意,我太穷了,连奴才都看不起我!

后来他位极人臣,不仅改善了经济状况,还为全族积攒下了殷实的家底。

年少时,我们渴望仗剑走天涯,长大后才知道,没钱举步维艰。

趁年轻多赚钱,是成年人应有的觉悟,因为钱真的可以治愈生活里的大部分忧伤。

失败之劫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求而不得才是常态。

曾国藩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听上去平淡无奇,可映射在他的个人经历上,我们就知道有多难。

尽管曾国藩后来被称作“半个圣人”,但他的资质相当平庸。

从14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接连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

在京城做官时,一身乡巴佬气质的他,被京城里的权贵骂得体无完肤,连死的心都有了。

组建湘军团练与太平军作战时,他接连在长沙、岳州、湖口被太平军打得血本无归,三次自杀未遂。

他这大半生的经验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屡败屡战”。

但就是靠着这股毅力,他成了最后的赢家。

正如姚晨在星空演讲中所说的那样:“成功只是偶发事件,失败才是人生常态。”

生而为人,我们遭受的那些失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信念和反思的能力。

生死之劫

生命本身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

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遭遇病痛和死亡,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学会面对。

曾国藩兄弟五人,身为长兄的他,非常注重对四个弟弟的培养,经常写信传授他们处世修身之道,希望他们能各自崭露头角。

只是天不遂人愿,还未待曾国藩功成名就,二弟曾国华和小弟曾国葆就离他而去了。

兄弟中天分最高的曾国华性格偏狭,与曾国藩关系一度颇为紧张。

但得知大哥被太平军围困在江西后,从没有带过兵的他,毅然领军前去救援。

会面后,兄弟俩抱头痛哭,自此冰释前嫌。

1858年,在安徽三河镇,曾国华所属的军团被太平军围困,落得全军覆没。

噩耗传来,曾国藩悲痛欲绝,几近吐血而亡。

小弟曾国葆性情柔弱顺从,对大哥很是崇拜,平时经常翻开曾国藩写给他的书信。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国葆谦虚好学,在治军方面颇有成就。

1862年,湘军围攻天京时,曾国葆亲临一线日夜督战,最终因感染瘟疫病故,时年33岁。

此时的曾国藩,心中已经没有了失去二弟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更多的是超脱和淡然。

那些经历过至亲逝去的人,终究会明白生命是何等的脆弱。

人间有数生命无常,这才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真相。

执念之劫

南怀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以执着心对无常事,是痛苦的根源。

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都源自心理的画地为牢,看不开,看不透。

纵然是曾国藩这样的处世高人,也免不了有看不透的时候。

40岁以前的他,像极了在人情社会挣扎的普通人:

他性格傲慢内向,刚到京城做官时,能和人隔桌互怼;

他情商极低,出言不逊好出风头,被同僚怒批不会做人,甚至到了见面互掐的地步;

他莽撞而不自知,凭着一腔热血向咸丰皇帝进言,却被罢免兵权整整一年;

就连他写信向家里人诉苦,劝慰弟弟们好学上进,也被嫌弃成“矫情纠缠,又臭又长”。

借用一部**中的台词:“不要高估两年内的自己,也不要低估十年后的自己。”

真正的智者,永远不会将认知局限于眼前的一方小天地。

经过一年的反省,曾国藩恍然大悟:

自己所遭遇的种种不顺,并不是上级苛求、同僚善妒、兄弟不求上进,自己如此苛求别人,何尝不是急于求成呢?

他后来将这段经历总结进了文集里:

“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从41岁那年开始,见过他的人都惊奇地发现:曾国藩似乎脱胎换骨了,他变得和气、谦虚、敦厚了。

凡事看开、看淡,不以荣辱动心,不因得失计较,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成熟。

贪欲之劫

《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一念贪心,若无法及时觉察,贪念转增,伴随而来的就是无量的苦难。

曾国藩本人修身养性口碑甚高,其麾下的数十万湘军也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团练武装,这不禁让人怀疑他是否有自立为帝的野心。

据传言,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曾向曾国藩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队拥戴曾国藩为帝。

而且在湘军内部,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等人,都曾劝过曾国藩自立为帝。

攻克安庆后,湘军将领建议以盛宴相贺,曾国藩不许,只准众将以贺联相赠。

有个叫李元度的将领最先献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

曾国藩见状后将李元度训斥一通,随即将贺联撕毁。

曾国藩六十岁寿诞时,湖北巡抚胡林翼来贺。

一番交谈后,胡林翼在书案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东南半壁无主,我以其有意乎?”

曾国藩回赠他出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无意自立的想法。

而在此之前,朝廷对曾国藩也起了疑心,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制约曾国藩。

正是曾国藩在皇权面前保持住了人间清醒,才有了日后誉满天下的曾氏名门。

欲望面前不被诱惑,浮华万象中保持清醒,赞誉吹捧中保持理性,是一个人能够走向高处的原因。

病厄之劫

人生如树,健康是根。

曾经有人用数字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 “1”后面的各个“0”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权利、快乐、家庭、爱情、房子……

没有健康,一切归零。

素来注重养生的曾国藩没能渡过这个劫,平定太平天国八年后,曾国藩病故于任上,时年61岁。

曾国藩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年轻时患过一次大病后数月不愈,此后长期患癣疾、目疾、耳鸣、眩晕、不寐、疝气等,看病次数极多。

为此,他在日记中记中写下了这样的心得:“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并提出“养生六事”,认为“养生以少恼怒为本”,只有保持身心愉悦,才能身强体健。

曾国藩留下的《诫子书》中,就这样告诫子孙:

“一个人只有勤于劳动,才能被上苍所敬重, 那些贪图享乐的人,鬼神都会嫉妒他,所以勤苦劳动的人长寿,安逸享受的人短寿。”

意在激励子孙勤于体魄,以避免疾病的侵袭。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但在曾国藩的影响下,一百多年来,曾氏后人中涌现出了二百多位人才,涉及教育、艺术、科技等领域,全族没有一个纨绔子弟。

每渡一种劫难,都是一次重生,世间渡过这六种劫难的人,必是最大的赢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17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