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没豆浆喝。
这个心理描写特别生动,“似乎”表明迅哥儿甚至通过想象到了那个地方去,可以看见他十分想去看戏又看不成的沮丧。
2、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这里可以看出双喜非常聪明有考量,这些语言描写从外界条件、内在条件和极端条件三种情况都说得清清楚楚,让大人无法反驳,真的很聪明。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用比喻来写景色,原本静止的群山像会动一样往后跑,这么快的形势下,我还觉得慢,可以看出我内心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了。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如刚刚经过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者正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加紧奴役和盘剥中国人民。
鲁迅于1902年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留学于日本,1909年至1911年年底先后任教于杭州、绍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主义的清王朝,于1912年1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对此,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和支持,并应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员,后随教育部迁北京。此后接连发生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
他说“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终于使他认识到,经过辛亥革命,中国的社会现状“招牌虽换,货色照旧”,没有什么改变。
十月革命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暴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起来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
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敌人接连投去匕首和机枪,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的立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表了小说《社戏》。
《社戏》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儿时友情的怀念。
“我”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平常在城里受着封建教育的束缚。与双喜、阿发等相比,难免有一些缺点,只会死读书,不会干活,看不到戏就“急着要哭”;但“我”到底还是个孩子。心地无邪,对封建教育极为反感,以“免念诗书”为乐事,所以更加向往农村生活。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小领袖一般,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头,“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他的亲切体贴。
扩展资料:
这篇小说以看戏为线索,从“我”在北京看中国戏的感受写起,接着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最后又从回忆回到了现实。中间过渡自然,上下衔接紧密。小说虽然没有什么惊一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复杂的结构,但是由于作者对情节的安排,起伏有致,情趣盎然。
题目是《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作者用不少笔墨在开头写“我”到外祖母家的其他生活以及看社戏遇到的困难,在结尾又写了六一公公送罗汉豆的事,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作者所怀恋的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在看社戏过程中与农家孩子结下的诚挚友谊和农村的自由生活。“社戏”作为一条线索,在文中起着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社戏》这篇文章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戏中的好句赏析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在我们既定的印象当中,鲁迅先生好似一直都是勇敢而敏锐的。在当时压抑的社会环境下、严苛的生存条件中,鲁迅先生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将笔墨当作自己最有力的武器,希冀着能唤醒国人沉睡的灵魂。
所以我们清晰记得《呐喊》当中那个禁锢自由的社会,到处散发着吃人的恐怖气息;记得穷困潦倒却坚持读书人身份的孔乙己,最后因为偷书被人活活打断了双腿;也记得三味书屋里,那个在书桌上刻下早字的勤奋身影。
久而久之,人们可能逐渐淡忘鲁迅先生也曾有过一段温情恬淡的童年时光,那时他同大多数孩童一样,有着探寻世界的好奇眼光,显得稚嫩而可爱。《社戏》就是这样一段鲁迅先生少有的,记录儿时故事的文章。
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时光
社戏讲述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多复杂,主要是鲁迅先生回忆幼时在赵庄看过的一场戏。开篇首先介绍了鲁迅先生在北京时曾看过两场戏,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好好坐下来欣赏,此后更是与戏无缘。
不过童年时候的一场戏却深深烙印在脑海里,以至于鲁迅先生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也会发出感叹,他再也没有看过似那夜一般的好戏了。
幼年看戏的地点是在故乡,临近夏天时,鲁迅就在盼望那一场热闹的社戏。可惜好容易盼望的这一天到来时,却因为大人的疏忽导致鲁迅不能前往赵庄,那时他心里流露出的,都是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失落。
随后在小伙伴的帮助下,鲁迅终于同大家一起搭上了前往赵庄的船,这时他心里才终于感觉轻松起来了,沿途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与渔火的辉映,寥寥几句将我们也带回了那一夜的情景。
小孩子们其实并看不太出戏的好坏来,只觉得热闹的才有趣,故而对老生的角色都意见颇大。等到后半场看得乏味时,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吃喝上面去了,一群人偷偷地摘了乡亲爷爷的罗汉豆,说是请鲁迅这个从城市里来的读书人吃。
那时候的鲁迅先生相比其他孩子来说是特殊的,他是富裕人家的子弟,从小便在大城市里念书知礼,与母亲回家一趟能受到许多人的尊敬。可他毕竟也是个孩子,对死板读书生活很是头疼,清闲的乡野生活于他而言诱惑力极大。
因此我们可以察觉到,鲁迅先生写出这样一篇抒情的散文,并不是真的觉得那夜的社戏强过北京戏台上的千百倍,而是对于那种再也回不去的生活,有着深切的怀恋。
鲁迅先生彼时尚未体会过太多的世事艰难,心中也没有被理想和使命感充斥。他所要烦恼的事情太有限,所以要背负的压力也约等于无。那时淳朴的民风,机智也不乏体贴的小伙伴都是鲁迅先生战斗生涯少见的明亮色彩。
中年时期,这种对于故乡人情的怀念越发醇厚,最终弥漫成挥散不去的乡愁,促成了鲁迅先生下笔的动力。而在这份袅袅乡愁中,鲁迅先生对于当时社会的美好构思也能窥见一斑。
羁旅生涯中的一场故乡梦
据我们对鲁迅先生的研读,他非但不喜欢听戏,甚至对戏曲偏见很重。因为鲁迅先生一直致力于倡导新文化运动,而且写出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所以他看待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时,是戴着有色眼镜的。
“我们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是鲁迅先生写来嘲讽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这两位是当时在各自领域内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但是二人一生结怨颇深,如今看来也是一桩憾事。
鲁迅先生虽然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同样不能免俗。他对国人追捧一个戏子的行为感到非常不解,还在报纸上面进行了辛辣的批判。说梅兰芳先生男扮女装不伦不类、伤风败俗,甚至曾亲自写信痛斥梅兰芳。
对于徐悲鸿出国带学生参观画展的行为,鲁迅先生一样不齿,觉得他们都是一类人,国难当头还有心思研究风花雪月。事实上,梅兰芳等人并非对国家之难不闻不问,他们也有自己的爱国方式,只不过鲁迅先生的锋芒实在是太盛。
梅兰芳先生在国粹传承与创新方面,功绩很少有人能比肩。他对国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服饰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并且完美融入了自己的艺术体系当中,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优秀剧目。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梅兰芳先生不再唱戏表演,转而蓄起胡子来表示决心。在这期间曾有日军多次登门邀请,梅兰芳先生为了回避甚至给自己打伤寒针,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先生才回归自己热爱的舞台。
鲁迅先生写《社戏》开端两场在北京听的戏,都嫌弃人声嘈杂,只觉得振聋发聩,完全体会不到任何好处。这也是一种当时人的讽刺,对戏曲的厌恶。
可是没想到一旦离开故乡漂泊,那夜社戏中的氛围竟然要用一生去回忆了,就连最不屑一顾的戏文,也觉得是此生难得的好看。由此更可见,乡愁是一种镌刻在中国人骨血当中的情怀了。
中国人常说安土重迁,落叶归根,少小离家几十载乡音也不会改变。因为在传统的思想里,故乡是能够带给我们心灵安定的所在,承载了每个人孩童时期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
如鲁迅先生一般,小孩子总是有人宠爱呵护,见他因为看不了戏郁郁寡欢,便想办法从中周旋,让他开心。与成年后外界的腥风血雨相比,这里才是鲁迅先生理想当中的生活模式。
都市人眼中理想的生存地点
《社戏》当中的三场戏发生在两个地点,城市与乡村。三场戏对鲁迅先生来说都无甚意思,区别就在于他看戏时的心绪有天壤之别。
在北京看的第一场戏,鲁迅先生是兴致勃勃去的,戏台前挤满了人,环境聒噪又杂乱,大声喊话也听不清楚。他好不容易寻到一个位置,却是其他人替人占据的,面对鲁迅的询问,只是冷漠地拒绝。
侧面的座位狭窄简陋,使鲁迅联想到了拷问人的刑具,因此坐也不敢坐过去,甚至最终“毛骨悚然”地走了出去,连朋友的询问声音也下意识的屏蔽掉了,回想时候觉得是自己不适合戏台下的生活。
第二次的北京看戏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因为这一次表演的人来头很大,不能不去一听。去了果然发现人声鼎沸,座无虚席,自己只能在远处站着观望。因为对戏曲不熟,问了旁边一位 “胖绅士”台上的人是谁,结果还因此受到轻蔑。
名角端足了架子,怎么等也不肯出现。一直到过了晌午,鲁迅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继续站在这里浪费时间,于是机械性的转身,穿过厚厚的人墙,艰难挤了出去,随后决定此生都不会再与戏台有瓜葛了。
两次看戏中,鲁迅都被人簇拥着,但是和周遭的心情却完全不一致。人群里更显孤独,热闹当中反倒生出一股悲切的意味来,以至于他恐惧般地逃离了这里。
再来看乡村里的这一场社戏,鲁迅先生用了少有的温情笔调来描写这一夜。赵庄一带优美迷人的景色,淳朴善良的乡民,热心帮忙的一群“小鬼”,每个人身上的色彩都是明快而活泼的。
外祖母和母亲行事以“我”开心为首要,即使担心夜里一群孩子航船的行为不安全,但对上“我”渴望的眼神时,也只能纵容这一回了。
的
夜里回家时,孩子们路过六一公公种的罗汉豆,偷采了很多果实。第二天六一公公发现了他们的行径时,也没有真切责备,反倒又给鲁迅家里送了一碗,说这是待客应有的礼数。
而双喜等人捉到的虾,“照例”都是归我先吃,因为我是一个会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文化人。虽然大户人家的出身显得与他们格格不入了些,但完全不会受到排斥,这样温暖和谐的环境才是鲁迅先生眼中最适宜生存的地点。
结语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现代人也会常拿这句话来表达心情,想要逃避城市的压力,回归淳朴的山水之间。但真实的乡村生活未必有鲁迅构思得如此美好,更多的是那一层回不去的时光滤镜。由于回忆越美好,所以现实才越发不堪。
因为不能回归故里,儿时看社戏的那一夜记录下来,更像是一个成年人的精神返乡。
歌颂乡野人情的字里行间,都是对当前生活的厌倦不满。透过文章的背后,仿佛能够看到鲁迅先生那双布满了乡愁的忧郁眼睛。《社戏》里面传承下来的这种思乡情怀,无论历时多久都能激起国人内心的共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