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执迷爱情,曾经我们在感情中彷徨,还记得你为她做过的傻事吗?

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执迷爱情,曾经我们在感情中彷徨,还记得你为她做过的傻事吗?,第1张

曾经年少轻狂爱恨情殇,晓风拂尘,不过是为窥见一眼。因为他生气而偷偷掉泪,狠狠的洗掉他被女生摸黑的球衣。多想在他脑壳上打上自己的烙印,标明是属于自己。可是很多事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幼稚无知、不过是借由此躲在他的羽翼下。什么事都想装傻,不过是已经习惯他的维护。什么时候,这些笑与泪都成了负担。擦肩却连声再见都不肯给,明明想靠近却又只能在楼层上窥视。其实都是很固执的人,不愿开口认错,却轻谈别离。没有跌宕起伏,可那些微笑的痛苦的都成了最难忘的事。

我是在完成课堂阅读任务时候看了这本书,读书笔记已经上交,感触颇深希望在此分享。

苏珊博士的这个系列书籍确有直击内心的力量,执迷、依恋和原生家庭探讨的是我们每个人毕生十分重要的亲密关系,通过这部分阅读可以了解到,如何建构真实的亲密关系也会刹那间发现,所谓的套路和技巧多么不堪一击。

或许你会天然地代入自己,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执迷者,越读越害怕,没关系,在心理学的学习中产生这样的困惑很正常,在我们了解更多理论的过程中,我们的自我察觉能力会不断增强,会不断反思并发现那些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的合理理由,一旦我们发现、悦纳他们,问题的解决也就容易多了。

(一)执迷者的界定

心理学家苏珊在本书中让我们了解到执迷者、协同执迷者的特点,分析这种病态爱恋的原因,并教会我们一些实用方法来摆脱执迷的牢笼。首先是执迷爱恋的界定,执迷是一种在心理学被称为“强迫”的行为,执迷者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也没有性别、职业、年龄方面的集中特征,特别注意的是酗酒、吸毒、工作狂、洁癖有很大可能出现执迷行为。从本质上说,执迷的爱恋是一种渴望,渴望自己没有的东西,本性是贪得无厌,总想要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和承诺,对对方无休止地索取。一般而言,深陷执迷爱恋的人有以下四个特征: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恋人,或想要得到的那个人;对执迷的对象有难以满足的渴望;已被明确拒绝,或者得不到:要么肉体得不到,要么精神得不到;被拒绝或得不到后,自己的行为开始失常。 (二)四种执迷爱恋者的特点

1疯狂追求

这类执迷者按照自己的期许爱上了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情人,相信这个唯一最爱的人能让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解决他们所有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被爱,然而他们的爱人实际上与他们的幻想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可能问题百出。但正由于执迷者内心对爱人的塑造,即便他们发现了爱人的缺点也仍然不会放手,这种执迷者只会选择性地关注自己想要看到的一面,几次亲密地接触就可能被无限地放大,全然不顾真实情况。假如根本没有得到对方的爱,则会出现远距离崇拜和被拒焦虑,前者与心仪的情人根本没有接触但却因自己的幻想而疯狂,后者每天疑神疑鬼,生怕遭到抛弃,在亲密关系中小心翼翼。

书中,唐爱上已婚的辛西娅,出于良好的第一印象,强烈要求和辛西娅交个朋友,在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辛西娅不幸的婚姻就误以为她把自己当成唯一可以倾诉的人,随后又荒唐地认为她会马上和丈夫离婚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竟然开始幻想自己和辛西娅未来的幸福生活。实际上摇摆不定了两年多,即便已经和丈夫分居,辛西娅仍旧没有和唐在一起。然而在这段时间,唐尽管受尽分分合合的折磨依旧没有放手,一旦辛西娅来到他身边他就欣喜若狂,拼命为她的摇摆找借口,说服自己辛西娅是爱他的。

2情感绑架

面对被拒绝,执迷者无法直面痛楚就此放手,而是反复做一些伤人伤己的傻事,用消极的行动转移痛苦,这种行为会对以往的恋人造成情感绑架,对于双方都十分痛苦。

情感绑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自我惩罚:执迷者不能很好地表达消极情绪,这种情绪深入潜意识,表现成各种症状,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第二,死缠烂打:为了不让对方离开自己,采用不停打电话、跟踪、突然出现在对方家里、威胁自伤、送礼物等方式对对方穷追不舍。第三,品尝痛苦:保持着与爱人的最后一丝联系,觉得这样体现自己对于爱情的勇敢。当所有这些方式不能奏效时,常常会产生伤人的怒火。

3因爱生恨

爱之深,恨之切,一旦真的无法挽回爱人,这类执迷者就开始沉迷于复仇的幻想,主要有情感暴力、肢体暴力两种。

书中的安妮,无时无刻不在用幻想的方式排解痛苦,她想烧对方的房子,砸对方的车子,给对方制造情感纠纷,尽管意识到自己的疯狂却还是无法摆脱这样的心理。

4救世主情节

这类执迷者经常被问题人物吸引,相信自己能拯救对方并把对方变成完美情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拯救对方的无底洞,最后心力交瘁。实际上,问题情人才是亲密关系中的掌控者,因为他们只要表现得无助,就能诱使对方无条件地付出。

书中的里克和娜塔莉,里克大娜塔莉八岁、常年困于自己的经济压力、在亲密关系中性致低落,在他身上麻烦层出不穷,娜塔莉花大量的钱帮里克解决财务问题,想尽办法调情激发里克的性趣,在他们的关系中,娜塔莉透支自己的情感、金钱和性爱,尽管情况一如既往的地糟糕,娜塔莉却始终不忍丢下里克。

《执迷》是苏珊·福沃德博士的经典心理学作品。

其中告诉了我们,执迷的爱情,可能会触痛我们每个人的神经。你或者我,或者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执迷者。

你可能正在执迷地爱着一个人,无法离开。也可能在无意间,成为执迷者的目标,无法摆脱。

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见过这样一类人?

他们非常执着于爱情,把爱情看得尤为的重要。对爱情的执迷程度,已经失去了理智和自我。

在他们的脑中,总是会想着自己喜欢的人。喜欢到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工作、学习的时候,也是毫无动力。

如果自己被喜欢的人拒绝了,也依旧不会放弃追求。甚至过分纠缠,最终让对方感觉到厌烦。

他们在恋爱中,会过分依赖另一半,很难离开对方独立生活。

他们要求对方时刻在自己的身边,当对方不在身边的时候,要求对方汇报行程。

生活当中,他们会要求恋人猜测到自己的想法,以此来证明对方的爱。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又或者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可能就是执迷型恋人。

我的一个朋友,就曾经被执迷者疯狂地追求过。

面对执迷者的追求,她一开始想给对方面子,所以选择婉拒。

但对方不仅没有放弃,甚至发动了更强烈的追求攻势。接近她身边的朋友,偷偷打听她的行程,让朋友帮助追求她。

后来她的态度变得坚决,表示自己并不会喜欢对方。但对方依旧没打算放弃,不断向身边的人宣布他的喜欢,甚至想当众向她求婚。

她从未接受过执迷者的任何好意,但对方始终不放弃,追求了她五六年的时间。在她有男朋友的时候,执迷者依旧没有放弃。

这让她非常的苦恼,觉得很不舒服,但又无力改变。

在你的生活当中,也许也遇到过类似的执迷者。执迷者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主要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追求心中的真爱

这个类型的执迷者,就像是一个情感的雕塑家。他们会陷入自己以为的真爱当中,并且无法自拔。

他们所追求的感情,是自己对爱情的幻想,往往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即使对方并不喜欢自己,他们毫不在意。甚至在被拒绝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地想要跟对方在一起。

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足够的努力,就能追求到对方。所以即使被拒绝了很多次,也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

他们会认为拒绝,是一个考验。

《执迷》这本书中,曾经提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男人,喜欢上了一个女人。但这个女人已经结婚了,并且直接拒绝了他的追求。

但他丝毫不在意,甚至跟没听见一样,不断地邀请女人聊天和约会。当女人跟他有互动之后,他就认为两个人是命中注定的一对。

他认为自己比女的丈夫,还要更了解这个女人。只有在他面前,女人才会敞开心扉。

女人并没有想离婚的想法,他却幻想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

而这场执迷的爱情,足足持续了长达好几年的时间。

情感和道德绑架

分手、失恋和被拒绝,是很常见的一件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经历这些阶段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但这些难过的心情,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化。

你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倾诉心中的难过。也可以尝试接触新的异性,开始一段新的恋情。

但执迷型的恋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表现得就比较极端了。

在他们的心里,会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没能得到想要的爱情,是对方亏欠了自己。

他们可能会故意伤害自己,来进行情感和道德层面的绑架。

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威胁对方,让对方感觉愧疚和不安。

《执迷》当中,说了一个关于失恋女人的故事。

这个女人跟恋人分手后,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就是守着电话,等待前任联系自己。

要不然就是暴饮暴食,喝酒麻痹自己。这样宣泄感情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更是一团遭。

有的人则是死缠烂打,找各种借口要接近对方,又或者卑微地求和好。

这几种方式,从根本上来看,都是用自己的痛苦,来让对方觉得愧疚,为的就是不让对方离开自己。

通过让对方不安的方式,来挽回或者得到爱情。

得不到就想毁掉

前两类执迷型恋人,更像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他们期待着爱情的到来,为了心中的真爱,在不断地努力着。

但第三类执迷型恋人,则更具有攻击性和危险性。

他们已经脱离了自己的幻想,开始接受了现实。明白自己和喜欢的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但心中依旧喜欢对方,不想放弃。

也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

比如言语攻击对方,散布不利于对方的言论,严重的甚至会伤害到对方的人身安全。

因为感情破裂而走向分手的情侣,有些人可以和平分手,彼此好聚好散。

有些人选择再也不见面,即使心中还有一丝感情,也选择埋藏在心中。

而执迷者选择破罐破摔,自己心里难受,也不想对方过好。

看到对方生活幸福,甚至会出手捣乱,破坏对方的美好生活。

表明上是深爱着对方,太过看重对方。实际上心中考虑的还是自己,他们最爱的,也是自己。

这个类型的执迷者,也是其中最为危险的。

对方越坏就越爱

这类型的执迷者,会非常想要拯救另一半。对方身上的问题或者缺点越多,就越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恋人越“渣”,他们可能就越喜欢,越想去改变对方。

他们会认为自己非常重要,只要自己拉对方一把,就可以拯救对方。

如果对方是一个花心的人,他们会认为与众不同,可以改变对方花心的状态。

如果对方不够努力,他们会开解对方,想让对方变得积极向下。

当对方犯错的时候,甚至是已经触及到底线的问题。不需要恋人撒谎骗他们,自己就已经在心里,帮对方找借口开脱了。

《执迷》当中的娜塔莉,就爱上了一个“渣男”。

恋人说自己的经济出了问题,没钱付房租,娜塔莉就让恋人搬到自己家里住。并且自己出钱,想帮对方渡过财务危机。

但恋人的困难和难题,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娜塔莉多次帮助,问题却越来越多。

对方利用她的同情心和愧疚感,不断地在向她索取。

娜塔莉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在帮助恋人了,但还是没办法离开对方。

有些人很擅长利用这类型的执迷者,他们利用对方的同情心,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明明很“渣”,但就是有人死心塌地爱着他们。

又或者你明明已经满身伤痕,明知道离开对方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你始终还是离不开他。

在你的心里,还抱着一丝丝侥幸,相信这次他真的知道错了,他会改变自己。

你会认为,你对他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你能改变他,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在你身边,有遇到过执迷型的恋人吗?你和执迷者,有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吗?

恋爱的人们总不可避免经历分分合合的过程,有些人能好聚好散,平和分手,而有些人则不甘心,会做出极端的行为来挽回感情,拼命死缠烂打,甚至因爱成很,让双方都付出很多虐心的代价,以生命为代价要挟不能分手。

在《执迷:学会正常地爱与被爱》一书中,作者把处于这种失控状态的恋爱称之为执迷爱恋。

这本书专门为深陷感情困境的朋友提供有效的解救方法。

苏珊·福沃德,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有《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金钱魔鬼》《情感勒索》等。目前,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克雷格·巴克,影视编剧兼制片人,他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撰写文章,探讨人类行为问题,现居于美国洛杉矶。他曾与苏珊·福沃德合著过多部作品,如《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金钱魔鬼》《对天真的背弃》等。

本书主要讲述三大问题,什么是执迷爱恋?执迷爱恋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摆脱执迷爱恋的困扰?

健康的爱情需要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和相互尊重。执迷的爱恋则恰恰相反。它只不过是一种渴望,渴望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一位执迷者即使身处一段恋情之中,也还是不满足,总是想要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更多的承诺、更多的安全感。执迷爱恋的本性是贪得无厌,对方终究会受不了无休止的索取,选择离开。

身陷执迷爱恋中的男男女女,他们要么热切渴望一个得不到的人,挫败而痛苦;要么是被一个执着的追求者百般纠缠,困窘焦躁;有的人甚至两种角色都体验过。

执迷爱恋是一所监狱,囚禁了执迷不悟的人,也囚禁了他们不屈不挠恋慕着的“目标”。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执迷爱恋之中?

首先 执迷爱恋有以下四个特征:

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恋人,或想要得到的那个人。

对执迷的对象有着难以满足的渴望。

已被对方明确拒绝,或者得不到:要么肉体上得不到,要么精神上得不到。

被拒绝或者得不到后,自己的行为开始失常。

我们如何诊断自己是属于执迷爱恋者还是被执迷爱恋者(执迷爱恋者的目标)?

作者列出了13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是”,那么你就是一个执迷爱恋者。例如,

1.你是否对一个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不可能得到的人念念不忘?

7.你是否感觉很受伤,或者认为对方欠你很多,因为对方没能给你你想要的?

13.你是否有报复那个人或自虐的倾向?

如果你被自己不喜欢的人追求,想弄清楚追求者是不是执迷爱恋者,作者列出12个问题。

哪怕你的答案只有一个“是”,你也极有可能已经是执迷爱恋者的目标了,例如,

1.对方的行为是否让你感觉压抑?

2.被你拒绝过的人是否一次又一次试图说服你,说你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其实你是爱他/她的?

3.你的前任是否拒绝相信你们之间已经结束了,尽管你一再拒绝,他/她还是没完没了地纠缠?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能够按照作者的引导判断出自己处在什么状态了。

书中作者说,被抛弃是执迷爱恋的引爆器。

在爱情中,成年人的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基因决定的人格特征

体内生化失衡影响情绪和性情

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童年时与小伙伴的关系

青春期的感情经历

以上任何一种因素都能够极大地影响我们成年后的爱情模式。最新研究表明,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基本的人格类型;体内生物化学物质的变化可以让人抑郁或喜怒无常;手足关系或童年伙伴关系出现问题会导致我们成年后好斗、善妒或者孤僻;当我们脆弱的时候,青春期的情感挫折难免伤口上撒盐。

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的行为是我们学习如何与恋人相处的课本,我们从父母身上学到男女之间应该怎样互动。父母如何对待对方,是我们长大后对待恋人的范本,同时我们也希望自己被那样对待。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是我们对爱的理解的基础。

书中案例,诺拉的故事就是所谓“童年被拒”的典型例证。

诺拉和大多数有过类似遭遇的孩子一样,把父母去世或离婚视为自己被抛弃。实际上,父母并没有摆明了要抛弃孩子,但很多情况下,孩子一样能体会到被抛弃的感觉。

作为成年人,执迷恋人遭到“目标”的拒绝时,他们已经没法“就事论事”地对待了:那是揭开了他们童年的伤疤。

作者很肯定地说,执迷是可以被治愈的。也许你正在为一段已逝的恋情悲伤不已;也许你还在苦苦纠缠一个不喜欢你的人;也许你明知自己的执迷快要毁了这段恋情,还在笨手笨脚地挽留。

只要按着作者的指导,做一些特殊的练习,运用书中教给你一些技巧来帮助你摆脱执迷,你一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痛苦会慢慢减少,你会慢慢地平静下来。当然,治愈之旅并不容易,这些需要你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勇气、决心和耐力。

如果你想摆脱执迷的痛苦,那么你必须把注意力从你的恋人身上转移到你自己身上。

你也全力以赴找回错位的尊严、自信、自我价值感以及好好恋爱、享受爱情的能力。

在你着手从执迷的念头、感受和行为中逃脱之前,你应该弄清楚它们是如何影响你的。要弄清楚这些,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给你的执迷记本账,即记日记。

日记的形式很简单。你的执迷行为——无论是否涉及你与恋人的接触——都是由你对他/她的强烈情感驱动的,所以每当你满心都是他/她的时候,或者与对方接触的时候,就记录下来。

每一条记录将包括日期、时间和以下六个问题的答案:

1.是什么触发这个想法的?

2.我想了些什么?

3.我有什么感受?

4.我想做什么?

5.我做了什么?

6.结果怎样?

你的答案长篇大论也好,寥寥数语也行,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这样以后你可以清楚地反观自己。

摆脱执迷之苦只有一条路可走:关闭“执迷系统”。该系统由三个组成部分——执迷的想法、执迷的感受、执迷的行为。这三个部分相互维持、相互供养,就像一台机器上的齿轮,你让一个齿轮停下来,其他齿轮也会不可避免地跟着停下来。

你可以给感情放个假,核查你的感情处境,为逝去的感情写一篇悼词

为了帮助你洞察自己的感情处境,作者设计了下面的感情处境核查单。

如果你的恋人切断了和你所有的联系,那么你们的关系已经结束了。

如果你的恋人有酒瘾、毒瘾、赌瘾或其他严重问题,而且不愿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那么你们的关系不能再继续了。

你获得一段健康感情的唯一可能是:你愿意努力改变自己的执迷行为,而且你的恋人愿意给你时间和机会去做出改变。

因被拒绝而产生负面情绪很大程度上源于童年时期被拒绝的痛苦感受。童年期的心理阴影引发“连接强迫”,当你作为一个成年人被拒绝的时候,蛰伏在你内心深处的童年时代的恐惧和焦虑被激活了,所以你必须同时面对两份拒绝:当下的和过去的,必须将连接强迫的根源斩草除根。

书中案例,安妮因为执迷恋情自杀未遂。她相信她的父母很爱她,因为她哥哥染上毒瘾,父母忙于处理而疏忽了她,她也仍然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好父母。

只是她没有看到,父母的疏忽或许跟她后来试图自杀的事情有关系。

感到被“忽略”与感到被“拒绝”只是措辞不同而已,其潜在的感觉没什么不同。

安妮的故事说明了童年期被拒绝的经历可以多么的微妙,对于很多“救世主”来说更是如此,尤其是当他们的父母患有身体或精神疾病,而不是酗酒吸毒的时候,拒绝往往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不管你的创伤是明显的还是隐晦的——如果你想治愈它们,就必须面对他们。

作者建议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自我疗愈,勇敢面对被拒绝的童年,回忆和表达你的童年感受,不要评判,不要犹豫。

你可以用那些最能表述你的处境的话开头,比如:

“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感到……”

“当你忽略我的时候,我感到……”

“当你总是数落我的时候,我感到……”

“当你打我的时候,我感到……”

“当我不得不照顾你,好像我是你的父母,我感到……”

“当你醉酒的时候,我感到……”

写信没有对和错,没有好与坏,其目的是拨开你内心压抑已久的阀门,写下你能触及的感受。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本书的精髓内容,什么是执迷爱恋?执迷爱恋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摆脱执迷爱恋的困扰?

读完本书,感觉就像把心理医生和感情专家请回了家里。

希望这个分享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98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