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情绪发展的主要问题

婴幼儿情绪发展的主要问题,第1张

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从出生起,婴幼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刺激之中,形成和发展着人的情绪情感、社会行为等。婴幼儿应了解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1最初的情绪反应

婴儿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如哭、静止、四肢蹬动。同时,初生婴儿的情绪反应就已有初步分化。情绪专家伊扎德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了五种不同的情绪,它们是惊奇、伤心、厌恶、最初的微笑和兴趣。但是,婴儿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且与婴儿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仅是最初步的原始情绪反应。

随着婴幼儿发展,在成熟和后天环境作用下,其情绪不断变化、发展。

2婴幼儿情绪的社会化

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都是生理性的,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反应,由机体内外某些适宜、不适宜的刺激所引起,并反映机体当时的内部状态、生理需要。但是,婴儿自降生的时刻起,即进入人类社会环境中,和成人进行相互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婴儿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等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1)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人生发展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虽然婴儿生来就有笑的反应,但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它与中枢神经系统皮质下的神经冲动自发发放有关,与脑干或边缘系统的兴奋状态变化有直接联系。因此,这些微笑无论是内源性的还是诱发性的,都属反射性表情,而不是社会性的微笑。

约5周始,婴儿能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成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但是,从5周至35个月时,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他们对主要抚养者或家庭其他成员、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一样的。 从35个月尤其从4个月开始,婴儿能够分辨熟悉的脸和其他人的脸,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他们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笑得更多;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一种警惕的注意。这是社会性微笑的进一步发展, 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陌生人焦虑 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

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婴儿6~8个月时发生。陌生人焦虑的发生发展是有个过程的。4个月龄前,婴儿连陌生人和熟人都不能区分,当然谈不上惧怕陌生人。4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区分陌生人和熟人了,对陌生人还笑,但明显比对母亲笑得少了,但这时并不害怕陌生人,对陌生人的态度一般还是比较友好的。5~6个月时,婴幼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严肃的表情,笑得更少,但是仍然不害怕。而到6~7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就开始感到害怕了,到8个月时,婴儿明显怕生。

父母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理解婴儿陌生人焦虑的产生的原因,这对有效地减弱婴幼儿的陌生人焦虑有益。

(3)分离焦虑

随着婴儿与母亲情感联结的进一步建立,婴儿也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分离焦虑在婴幼儿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

6个月后,婴儿的反应明显不同于头半年:婴儿明显地、更多地抗拒特定个体(一般即为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的离开,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非常不高兴、哭闹、不安;同时,他们不愿意再接受他人的替代,别人再跟他玩,他也一定要妈妈。这是婴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上的一个很大的转折。

(4)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当婴幼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在婴幼儿发展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人际情绪的交流和他人情绪信息的利用,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它包含了婴幼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和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约在婴儿七八个月时逐渐发生。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05~15岁的婴幼儿,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帮助婴幼儿超越仅仅回应他人信息的阶段,能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和偏好,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婴幼儿与成人的主动的情绪交流,参照成人的情绪信息,能使婴幼儿避免、摆脱许多险境和危险物体,并有利于婴幼儿行为的调整与改变。同时,婴幼儿经常与成人分享情绪体验,共享同样的情感,有助于丰富婴幼儿的情感世界,密切母子、父子亲情。积极的社会性参照更能成为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媒介,促进婴幼儿探索新异情境和事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发展智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避免消极的社会性参照,因为不适宜的参照信息与条件同样会对婴幼儿起作用,导致婴幼儿不良的情绪、行为体验,形成消极、懦弱的性格,限制婴幼儿的探索和操作,阻碍其智力发展。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伴随着胎儿的出生,婴儿的成长发育让很多的父母们操碎了心;同时,婴儿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育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为大家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1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续性、累积性。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2、定向性与顺序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正常的条件下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3、不平衡性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一个模式进行,也不重视匀速发展。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不同方面的发展不能达到平衡。

4、差异性 :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类型及时间上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2

一、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

1、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2、幼儿注意分配能力差;

3、幼儿注意的范围比较小;

4、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分散,并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可持久10分钟左右,5-6岁能保持20分钟左右。

二、幼儿的感知观察能力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活动的开端。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幼儿的思维、记忆、情绪和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

(一)幼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但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中大班之间发展较快。

(二)幼儿颜色知觉发展特点:

1、幼儿先认识基本色,后认识中间色和近似色;

2、幼儿掌握颜色概念(名称)的顺序为:先会配对,后会指认,最后会命名。

(三)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完善。

(四)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幼儿已能很好协调视觉,进而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更精确的反映。

(五)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3岁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能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虽然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辨别左右方位的相对性仍感困难。

(六)幼儿距离知觉的特点

1、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陌生和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

2、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

(七)幼儿掌握几何形状概念(名称)的顺序为:先会配对,后会指认,最后会命名。

(八)婴儿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作为时间的标尺来反映时间。幼儿期对时间的感知,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三、幼儿记忆发展特点

1、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2、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3、以机械记忆为主,但是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四、幼儿想象的特点:

1、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五、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幼儿3岁前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整个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2、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的、具体的概念;

3、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推理往往不合逻辑,或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或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

4、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支持,因此,常常是孤立地理解事物,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或往往是只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

六、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末期能掌握本民族本地方语言的全部语音;

2、词汇量增加,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对词义的理解逐渐丰富和加深,内容变化大;

3、初步掌握语法;

4、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为:先有对话言语和情境性言语,后有独白言语和连贯性言语。

七、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的情绪易冲动

2、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3、幼儿的情绪外露

4、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开始发展

八、幼儿的个性

(一)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

1、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二)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1、幼儿气质具有稳定性

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的气质的表现形式

3、儿童的气质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相互影响

1)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

2)父母亲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家庭的环境氛围等会影响儿童的气质。

(三)幼儿性格特点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九、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儿童的依恋行为类型:

1、回避型依恋(又称无依恋)

2、安全型依恋

3、反抗型依恋(又称不安全型依恋)

依恋形成的标志是儿童的分离焦虑和认生现象。儿童的依恋最早出现在出生后6、7个月。

(二)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

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三)常见的亲子关系类型有三种: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

(四)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主要是被忽视型幼儿和被排斥型幼儿。

(五)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可以作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

(六)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攻击,而不是言语攻击。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3

少年儿童成长各阶段心理特点

1 --3岁 幼儿期

感知动作思维阶段 不会事先计划自己的动作 不能预见动作所产生的后果。

3--6、7岁 学前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能初步计划自己的行动 初步预见效果 凭借事物形象、表象、事物联系,有一定联想。

6、7岁--10岁 初小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步阶段 形象、表象慢慢让位于概念,并能运用概念作初步判断。

10--15、6岁 少年阶段

感知程度大,推理能力差。这时教师要注意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生动形象和活泼有趣,要帮助孩子从直接理解逐步发展到间接理解。思维的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这个阶段,大脑的发育逐渐完成,记忆力和理解力迅速发展,正是长知识的好时机。这个阶段,同学们感觉敏锐,思想活跃。但是不定型,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是世界观形成过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开始青春发育的时期,要十分注意讲究卫生,抓紧体育锻炼。这个阶段,有很强的好奇心,爱思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爱活动,好模仿,多幻想,因此,应该多参加各种有利于长知识、长身体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关于试述婴幼儿的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发展如何体现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分享如下:

婴幼儿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发展在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婴幼儿的情绪理解包括情感信号感知、识别和表达的能力,而情绪调控则强调婴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共同体现了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

首先,情绪理解对情绪调控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婴儿通过感知贴身照顾者的面部表情、声音、姿态等触觉经验,并将其分辨出的情感信号与事件之间建立联系,从而逐渐发展出一定的情绪理解能力。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情感信号的理解逐渐走向更加复杂的层次,如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动机、反应、态度和信仰等,并针对这些信息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在掌握越来越多的情绪理解及其建构之后,婴幼儿便可以开始尝试追求、维持、调节和修复情绪,其中就良好的情绪理解是情绪调控的前提条件。

其次,情绪调控对情绪理解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在婴幼儿根据自身的情绪要求进行行为选择、调整或使用成人协助行为的时候。

不仅实现了自我情绪的调控,同时还将刺激入口和反应出口整合,使儿童逐渐建立起与控制情绪相关的神经网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对情感信号的理解。

同时,在情绪调节的过程中,婴幼儿总是要依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情绪的选择,判断哪些情绪可以自我控制,哪些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这种选择和判断的过程也加速了婴幼儿对情绪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由于情绪体验的生物和社会学特征,婴幼儿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发展在心理过程层面是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的。

研究发现,婴幼儿的情绪反应会对后续情绪体验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对情绪理解能力的养成产生长远影响,这也意味着情绪调控的能力不良,会给婴幼儿情绪理解和表达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促进婴幼儿情绪发展中,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应当综合考虑,并尽可能地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总之,婴幼儿情绪理解与情绪调控的协议发展体现了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理解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婴幼儿通过情绪调控不断。

1 、婴儿期的情绪分类:

1)       识别情绪 :从最初的愉快—不愉快两极分化的情绪中分化出无数种情绪,将情绪与对应的语言进行匹配,可以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2)       理解情绪 :婴儿最开始只能理解自己的体验,15岁左右开始能体验别人的体验可能与自己的不同,并且能借助自己的经验理解别人的情绪体验;也开始识别家庭、社会文化对某种情绪的态度,并将这种态度内化,如女性更善于表达情绪,男性善于控制情绪。

3)       调节情绪 :刚出生时,婴儿通过哭来摆脱不愉快的感觉,在育儿过程中,父母帮孩子调节情绪,通过语言安抚孩子,这些语言会内化到孩子的意识和无意识中,逐渐获得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

2 、情 绪发展 的重要 标 志

出生婴儿情绪包括两种主要的唤醒状态:趋向愉快的刺激,以及回避不愉快的刺激。

2~3个月婴儿表现出社交微笑,能对成人的面部表情做出反应。

3~5个月当大人使劲都孩子时,婴儿能用大笑来回应。婴儿把面部表情知觉为有组织的模式,能把声音和面部表情里传达的情绪匹配起来。

6~8个月基本情绪的表达得到很好的组织,并随着环境事件的变化而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婴儿更频繁地、在更多的情境中愤怒。恐惧,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对熟悉的养育者具有明显的依恋,出现了分离焦虑。婴儿把养育者当作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

8~12个月理解他人情绪表达的能力提高,出现社交参照。对惊奇、滑稽的表情大笑。

18~24个月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情感,如羞愧、尴尬、内疚和自豪。表述感情的词汇迅速发展,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婴儿开始知道,别人的情绪与他们自己的情绪可能不同。出现了最初的共情信号。

3 、学习婴儿情 绪发 展的意 义:

1)      对心理咨询的意义:

来访者因为情绪问题而来到咨询室,可能是因为没有发展出成熟分化的情绪,可能是对情绪的归因有问题。在咨询过程中,可以通过命名情绪的方式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觉察自己的情绪;根据认知-情绪-行为的模式,对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并进行正确归因,进而作出改变。

2)      对新手父母的意义:

我是一个20月龄宝宝的妈妈,婴幼儿发展心理是我很感兴趣的内容。了解婴儿的情绪发展特点,可以提高对孩子以及自身情绪的敏感性,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调节情绪。帮助孩子对情绪进行命名,比如宝宝生气了、宝宝很开心、宝宝有点害怕等等,让孩子识别并命名情绪,让情绪分化发展。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抱持性的、共情的环境,让孩子的情绪可以充分表达出来,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不要哭了,这么点事没关系的“等等,有利于情绪的流淌,发展出成熟的情绪能力。

导读: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不断的在学习和成长,你会发现不同年龄的宝宝,会有不同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影响孩子的社会行为除了天生遗传的因素之外,家人的行为影响也很大,因为宝宝会模仿周围的人来建立性格。

一、了解宝宝的社会情感发展 1 、出生到三个月

宝宝从出生后就开始积极的学习很多事物,包括家人和自己。他会喜欢社交,并对你微笑,对你的触碰会有反应,喜爱成人的安慰和疼爱。

2 、从三到六个月

社会互动在这个阶段是需要被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你的宝宝会对你的呼唤回应,并且因为你的逗弄而微笑,喜欢玩躲猫猫。

不同年龄的孩子社会发展不一样。 3 、从六到九个月

随着宝宝成长,他会开始显现对家庭成员的喜爱。他会表达各种类似喜怒哀恐惧的情绪,还会区分陌生人和家人,并会对你的话或手势有回应。

4 、九到十二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变得非常社会化,可以执行一些年纪较大的孩子行为。此时的宝宝可以自己握住杯子,并且模仿简单动作,尝试自己进食,和你分离时会焦虑。

延伸阅读:幼儿社会情感成长父母关心多陪伴

5 、从一岁到两岁

这年龄的孩子会花很多的时间探索他周围的事物,观察家里的人,并会发展自我意识感。他会喜欢照镜子,能够自己玩耍也会主动找别人,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试着帮助你,很容易愤怒或沮丧。

6 、从两岁到三岁

这是所谓的学步期儿童,他们会非常有创意,对自己的行为很有自信。他会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并且可以自己穿脱衣物,显示他的喜好,保护自己的玩具,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7 、从三岁到四岁

3岁的孩子可以执行各种身体活动,这会提高他的自信心水平,也会变得非常独立。他可以遵照你给他的指示,不靠帮助执行任务,创造新的游戏,喜欢角色扮演游戏。

延伸阅读:婴儿分离焦虑是好事?简单缓解宝宝不安

二、影响宝宝社会情感发展的因素 1 、天生及学家人

宝宝的某部分个性是天生的,所以你常会觉得他某部分个性很像爸爸或妈妈。随着成长,他的社会化发展会被其他成人影响,发展出另外的性情。

2 、文化社会影响

随着宝宝生活的环境文化不同,也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社会发展。就像是在保守的日本和开放的美国会有不一样的情感发展。

3 、身体残疾无能

有时候,宝宝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他的社会情感发展。就像是有残疾的人比较容易远离人群,在学习上也可能会比较落后他人。

婴幼儿从出生时起,就被各种社会物体、社会刺激所包围,形成和发展着社会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一:婴幼儿情绪的发展

婴幼儿出生后系既有情绪的表现,如哭、闹、静、四肢蹬、动等等。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了5种不同的情绪:微笑、兴趣、惊奇、伤心和厌恶。婴幼儿在5-6周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月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出现对熟悉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的焦虑。15岁开始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等高级、复杂的社会情感。

1: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婴幼儿最初的微笑是自发的,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称为内源性的笑。(据研究:微笑有保护自己的作用,哺乳动物刚出生的时候都很可爱,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约5周开始,婴幼儿能对人的声音、面孔有特别的反应,熟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幼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5周-35个月婴幼儿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对抚养人和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一样的。从35个月开始,婴幼儿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差别、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陌生人焦虑

一般在6-8个月时,婴幼儿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是婴幼儿在遇到不熟悉的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小心和谨慎。比如,当陌生人靠近正在玩玩具的婴幼儿时,婴幼儿会紧张,眼睛会在母亲和陌生人之间来回观看,有可能大哭。到8个月时,婴幼儿明显怕生。

3: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某个情感亲密的人分离后,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等紧张情绪。分离焦虑在6-7个月时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产生,大约在14个月时达到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分离焦虑与婴幼儿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自身应付情景的能力、与母亲分离时的即时情境等因素相关。

(最新研究:新生儿最好6个月以内能够得到母亲全天候的照顾,特别是身体的接触,抚摸。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不良情绪导致的大脑损伤。美国正在建议产假增加到7个月。使新生儿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二:婴幼儿的依恋

在婴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依恋是婴幼儿与主要扶养者(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婴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及依恋的性质直接影响婴幼儿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人际态度。

1:安斯沃思的依恋类型:

安全性依恋,这类型的孩子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操作玩具,并不总偎依在母亲身旁,只要偶尔靠近或接触母亲就行。母亲在场使他感到足够安全,母亲离开时,会明显的哭闹、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很容易抚慰。

回避型依恋:这类型婴幼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也很少紧张不安,当母亲回来时,也不予以理睬,自己玩自己的,似乎在回避。

反抗型依恋,也叫矛盾型依恋,这类型的婴幼儿在母亲离开时会极度反抗甚至大喊大叫,当母亲回来时,又很矛盾,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接触,当母亲接近时,他又会生气地拒绝。

2:形成依恋的互动,母亲和父亲的作用

母亲与依恋:

对婴幼儿需要和愿望的敏感性是安全依恋类型儿童的共同特征。这类母亲知道孩子的心情,而且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给予回应。她挚爱她的孩子并充满温暖。

但并不仅仅是回应婴幼儿信号的方式就可以区分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倾向提供适当的反应,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一样,都可能造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

母亲又是如何学会怎样对孩子作出反应的呢?一种方式是来自于他的母亲,母亲对他们孩子的反应通常基于父母自己的依恋分割;可见代际相传的依恋风格和模式在本质上是十分相似的。

父亲与依恋:

如果查看关于依恋的理论和研究,会发现很少提起父亲以及父亲对婴幼儿生活的潜在影响和贡献。但是随着社会规范的改变,父亲开始在养育孩子的活动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社会规范上父亲是次一级的养育角色,但是有些婴幼儿确实是和父亲形成了最初的主要依恋关系。

父亲有关养育、温暖、挚爱、支持和关心的表达对于孩子情绪和社会幸福感的发展非常重要。事实上,某些心理障碍,如抑郁和物质滥用(烟酒毒品),已被发现相较于母亲而言,和父亲的行为有着更高的相关性。(通俗讲就是父亲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烟酒和毒品的成瘾比例。)

安斯沃斯的研究发现,对婴幼儿需求、信号高度敏感的母亲,其婴幼儿多属于安全型依恋;而对婴幼儿需要不敏感的母亲,其孩子多属于不安全型依恋。母子间的依恋质量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在学校的成绩)

一岁时,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对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表现出更少的心理困难,更善于交往、具有情绪能力,其他人也觉得他们更加积极。安全型依恋有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安全感满足的孩子能更好的探索世界、发展能力,而安全感相对不足的孩子,其首要选择便是用尽一切办法满足自身安全感,而后才能投入到探索世界的活动中。

划重点:

现代社会较为复杂。父亲的作用更加明显。关系到女儿早恋,过早性行为,吸毒,离家出走等又逃避特点的行为。关系到儿子的是判例,暴力事件,吸毒等对外的行为问题。

推荐新爸爸一本书《游戏力》,是如何和孩子玩耍的书籍,能够更好的培育亲子关系。对很对年轻父亲自己也有疗愈作用。(有一些年轻父亲涉及赌博,吸毒等心理和行为倾向,孩子也是一种疗愈父亲的方式。)

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情绪气氛的影响和熏陶。

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对经验的主观反应,并伴随着生理和行为变化,是人格建构的基石。包括生理唤起和心理感受两个部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结合体。基本情绪包括:高兴、感兴趣、惊讶、恐惧、愤怒、悲伤、厌恶、表情、姿势、以及其他非言语信息的流露。

婴幼儿的情绪如何发展:

情绪对婴儿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反应能力,生后很早就表现出了他的情绪反应,是其重要的适应生活的方式。年龄越小,情绪在生活中的地位越高,这是婴儿心理的特点。

一般研究认为,婴儿在5〜6周时,出现 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 微笑 ; 3〜4个月时,婴儿 出现愤怒、悲伤 ; 6〜8个月时,婴儿出现 对最熟 悉、亲近者的依恋 ,并随之产生 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等 。

随着社会性需要的不断增多,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幼儿出现了高级社会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社会性情绪逐渐增多,同情心、利他性情绪等也发展起来,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培养幼儿早期良好的情绪、情感对于其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12天,2497字,累计19500字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最大的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这个时候婴儿还未对任何人(包括母亲)有偏爱。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此时婴儿还不怯生。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

从6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一起,与她在一起时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还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快活。

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见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而是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往时应该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

这类婴儿占65%~70%。

回避型依恋: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往往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

这类婴儿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情感联结。这类婴儿占20%。

反抗型依恋:

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对于母亲的离开表现出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他们的大喊大叫。

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比如对于母亲的拥抱,会生气地拒绝、推开。

这种依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焦虑型依恋”。这类婴儿占10%~15%。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不少婴儿在12~19个月改变了依恋的类型,有些在7个月前属于不安全型依恋的婴儿,19个月时转变未安全型依恋,也有约三分之一的婴儿在1岁时属于安全型依恋,7个月后转变未不安全型依恋。

婴儿依恋的性质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正确地理解,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

因而在头3年里,虽然主要与其父母交往,但事实上也已开始了同伴间的交往,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与同伴在社交方式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差异。

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

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包括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对方;二是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已能同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三是互补性交往阶段,婴儿同伴间的行为区域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

研究发现,婴儿大部分社交行为是单方面发起的,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往往不能引发另一个婴儿的反应。

简单交往阶段:

婴儿的行为有了应答的性质。婴儿在这个阶段,就是通过这种社交指向行为而积极的寻找自己的同伴的同时,也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

(“社交指向行为”指婴儿意在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婴儿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

互补性交往阶段:

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其内容和形式也更为复杂,出现了婴儿之间合作的游戏、互补或互惠的行为。比如你需要有伴时,我和你一起玩;你跑我追;你躲我找;两个人在一起搭一个东西。这个阶段婴儿交往最主要的特征是同伴之间社会性游戏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16~18个月是婴儿交往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之后,婴儿的社交性游戏迅速增长。2岁左右时,婴儿的社会性游戏在数量上绝对超过单独游戏,而其社会伙伴则更经常是同伴,与母亲的交往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研究也发现,从社会技能发展的角度,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划分为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和早期友谊四个阶段。

在婴儿时期,自我的发展主要涉及自我知觉、自我认知方面的发展。

哈特提出了一个婴儿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发展模式,将婴儿自我认知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为主体我的发展,后两个阶段为客体我的发展。

(1)5~8个月。 婴儿显示对镜像的兴趣,他们注视它,接近它,抚摸它,对它微笑。但他们对自己的镜像与对其他婴儿形象的反应没有区别,说明他们并未认识到镜像是自己的像,自己与他人有差别,以及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而,婴儿还没有萌生自我认知。

(2)9~12个月。 婴儿表现出了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表现为他们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中的动作。他们主动地引起自身动作与镜像动作相匹配,表明婴儿认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个阶段婴儿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3)12~15个月。 婴儿已能区分自己做的动作和他人做的动作,对自己的镜像与自己的动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有了清楚的觉知,说明婴儿能够把自己与他人分开。主体我有了明确的发展。

(4)15~18个月。 婴儿干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对主体某些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这反映了客体我的发展。

(5)18~24个月。 婴儿已具有了用语言标示自我的能力,如使用代词(“我”“你”)标示自我与他人。婴儿在此年龄阶段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中认识自己,用语言标示自己,表明婴儿已具有明确的客体我。

刘凌对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做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自我认知能力在婴儿15~24个月时发生发展,视觉自我认知一般在婴儿17个月时发生;言语自我认知一般在婴儿21个月时发生,经历了从用名字表述自己到使用第一人称表述自己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06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