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脊轩志》围绕“百年老屋”的兴废,追忆往事,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文中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

    (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

    9月前
    2800
  • 项脊轩志论赞部分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他的

    9月前
    2600
  • 项脊轩志中的四大悲事是什么

    《项脊轩志》四大悲事:1、家境的衰败所住的项脊轩因旧时的南阁子,又是百年老屋,这记载了归有光家族的起起落落和荣辱兴衰。屋子很小仅有一丈方见,出去四周放满的书,和一个看书写字的案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文中作者感叹道:“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每

    9月前
    1400
  • 《陋室铭》,《项脊轩志》写法上都采用____的手法(为什么)

    托物言志。《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项脊轩志》,借记物、记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撷取日常琐事,通过

    9月前
    2300
  • 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修葺后的项脊轩的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目的:

    9月前
    2400
  • 项脊轩志里面与妻子的情感怎么样。哪些语句证明

    作者与妻子的感情甚笃,互敬互爱。文章从正面侧面都有写到,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回娘家也和**妹谈起项脊轩,可见与丈夫感情很好。而妻子死后竟“室坏不修”。文末“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物是人

    9月前
    2000
  • 把《项脊轩志》改编为2000字的回忆性散文

    其实感叹的,不止有一去不复回的青春,还有那些年阴差阳错而难成眷属的爱情。流年似水,总是匆匆,既要离去,道一声天凉好个秋,带着永恒的记忆,默默走远。此生,兜兜转转,走走停停,都是为了在懵懂的时光中来一次清雅如莲的邂逅,所有的等待、回眸、擦肩,

    9月前
    2900
  • 《项脊轩志》全文翻译赏析归有光的《伤逝》成为永恒的经典

    “院子里有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种的。现在他们是优雅的和覆盖的。”这句话是归有光在《项脊轩志》年写的,被誉为古诗词中最感人的悼念妻子的一句话。其实整个《项脊轩志》类似的名句还有很多。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项脊轩志》全文翻译赏析。《项脊轩志

    9月前
    1800
  • 怎样理解归有光《项脊轩志》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回忆往事:“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祖母对孙子的这种做法表面责怪,内心却默默的赞赏,感到无比欣慰。“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

    9月前
    3500
  • 项脊轩志抒发主人什么心志

    项脊轩是作者成长的重要见证,《项脊轩志》以项脊轩为明线,以自己对亲人的深挚感情为暗线,展开叙事抒情,《项脊轩志》以第一人称叙事,翔实生动,如身临其境,运用动作、语言和景物描写,寄托了对“对自己人生成长有过深刻影响的女性”(如母亲)的诚挚缅怀

    9月前
    2100
  • 项脊轩志的作者感情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文章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

    10月前
    3000
  • 项脊轩志两种情感三个女人

    在看《项脊轩志》讲的是归有光“一轩、三人”的故事。“一轩”便是指他的书房“项脊轩”,“三人”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性——母亲、祖母、妻子。所以,这篇文章的核心应该是爱,但是大多数人只记住了爱情,只记住了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值也

    10月前
    2800
  • 项脊轩志两种情感三个女人

    在看《项脊轩志》讲的是归有光“一轩、三人”的故事。“一轩”便是指他的书房“项脊轩”,“三人”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性——母亲、祖母、妻子。所以,这篇文章的核心应该是爱,但是大多数人只记住了爱情,只记住了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值也

    10月前
    3500
  • 项脊轩志与陋室铭有何相似之处?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两文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式,语言精美、对仗工整,表达感情深沉、真挚。《项脊轩志》中,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的同时,不时流露出一种淡的哀伤;《陋室铭》中,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哀伤,但通过描绘山村的幽静景色,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高洁品格的

    11月前
    5200
  • 项脊轩志的悲喜在何处?

    这句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前写“喜”,写项脊轩的兴废变迁:开头写轩的狭小、破漏和昏暗,继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和恬适,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志趣、恬悦的心境。此后写“悲”,写对家庭琐事的记叙,作者的感情变化:一是写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

    11月前
    3000
  • 项脊轩志的作品赏析

    文章以项脊轩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写出一系列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年青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文章所记的一切,都紧扣项脊轩来写,而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第一段

    11月前
    3000
  • 怎样理解归有光《项脊轩志》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回忆往事:“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祖母对孙子的这种做法表面责怪,内心却默默的赞赏,感到无比欣慰。“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

    11月前
    2900
  • 项脊轩志与陋室铭作比较,这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志有何不同

    不同点:1、铭,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 辞精练,篇幅短小"志"通"记",可写人,记 事,写景,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理语言 风格:铭,用韵,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节奏 分明,琅琅上口,文辞简约,概括

    11月前
    10100
  • 项脊轩志, 作者善于通过特征的典型细节,极简练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现人物关系,抒发思想感情

    项脊轩志原文 选自《震川先生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11月前
    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