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关于《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第1张

毕飞宇说:《包法利夫人》是可以当小说教材的,如果你有写小说的理想,那么一定要好好阅读和研究《包法利夫人》,把这部作品写好了,你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写作基础。

这本书这么优秀吗?

当然。

毛姆将其选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

评论家说,中国小说中唯一可以与《包法利夫人》媲美的就是《红楼梦》。

包法利夫人讲述的并非什么家国大爱,而是普通人的婚姻生活。

一个水平一般,胸无大志的普通乡村男医生,和一个出身农民之家,但拥有盛世美颜,从小接受贵族教育,内心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乡村文艺女青年,两人结婚后,由于精神层面无法交流,女方不断出轨的故事。

为什么要出轨?结过婚的人都清楚。

你希望他每天都能给你一些小惊喜,没想到日子一天天过去,只剩柴米油盐;

你想跟他说说某本书的读后感,期待他能说出什么独特的观点,没想到他竟说:看这书干嘛,太无聊了;

你希望每天晚上他等你先睡了之后他再睡,可是还没等你躺下,他已经呼噜声震天了;

你跟他说你要努力工作,成为行业专家,他却说他只是个普通人,没什么大本事。

让你更尴尬更绝望的是,你在节日送他礼物,他却说你败家!

就这,俩人永远不再同一频道上,这婚姻能稳定吗?出轨是必然的了。

所以《包法利夫人》这本书,真正看懂的话,要在你吃过婚姻生活的苦之后。

好,就此打住,我们还是要继续了解《包法利夫人》,这部教科书级的世界名著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是怎么推动的?为什么有写作理想的人要看这本书,这本书有什么不凡之处吗?

读这本书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现实主义小说」和「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现实主义小说用的是一个极致的故事套路为读者描绘了一副超现实画卷,它会十分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逻辑,读者可以从中照见自己,反思自己。

而浪漫主义小说是用一个极致的故事套路为读者描绘一副符合读者理想生活的画卷,它不会符合人们的生活逻辑,读者从中会感受到阅读的快感,而一旦到了真实生活中,因为理想的破灭,很容易就会对生活产生不满。

所以,在现实主义小说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小人物即便怀有远大的理想,即便很努力,也会艰难度过一生,最终他可能仍旧在底层。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有没有想到《平凡的世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但是浪漫主义小说就不会这样写,小人物一旦怀有理想,最终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运气跨越阶层,实现自己白富美(高富帅)梦想,然后还会俘获一位高富帅(白富美)的真心,彻底达到人生的巅峰。(是不是想到了各种网络言情小说,还有霸道总裁爱上之类的电视剧?)

《包法利夫人》就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而它的主人翁则是一位拥有浪漫主义,看过大量浪漫主义小说的年轻女性。

她向往浪漫的婚姻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一位上流社会里面风度翩翩的绅士,说话有趣,多才多艺,热爱鲜花,音乐,诗歌,文学……

可这些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实现。

虽接受过贵族教育,但爱玛出身农民之家,以她老爹当时的财力,她能嫁的最好的也就是她丈夫夏尔这种人。夏尔虽然医术一般,但起码收入稳定,在小镇也算中产阶级,完全配得上肤白貌美的爱玛。

相识初期,艾玛是喜欢夏尔的,进入婚姻她才发现夏尔竟然是一个粗枝大叶,毫无雄心壮志,除了医学其它一概不知的经济适用男。

爱玛在现实生活中如坠深渊,她每天郁郁寡欢,沉闷的生活让她窒息。

而另一边她的丈夫夏尔,完全猜不到她的心思。他很快活,能娶到爱玛这样完美的妻子,他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只想在乡村小镇做一名普通医生,每天早出晚归,给病患看病,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艾玛应该怎么办呢?死水一样的生活如何继续下去?

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人的想法是——出轨,爱玛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主人翁那肯定也要出轨。

作者福楼拜在这之后给爱玛安排了四个男人,先后出场,让爱玛不断满足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也一步一步将爱玛送上了绝路。

第一个男人:子爵

爱玛心目中完美的丈夫形象

贵族公子,财产丰厚,衣着考究,绅士范儿

书中对子爵的描述极其有限,爱玛跟子爵也仅仅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子爵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子爵的铺垫,故事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爱玛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巨大差异几近抑郁的时候,子爵出现了。

子爵完美的样子瞬间点燃了爱玛心中对浪漫生活的想象,让她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浪漫的可能。

于是爱玛与子爵分开之后变得暴躁,难伺候,这种情绪的变化正是为后面与莱昂和罗多夫的出轨做准备。

第二个男人:实习生莱昂

精神契合的灵魂伴侣,超越友谊

和爱玛一样拥有浪漫主义情怀,热爱诗歌文学

爱玛和实习生莱昂的这段故事,在书中描写的相当动人,让人仿佛回到了清纯少年情窦初开的时候。

面对莱昂的表白,爱玛的感情并没有全面爆发,只是蠢蠢欲动,表现相当收敛,超出读者的预料。显然,这是在为后面出轨罗多夫做的一次预备和热身。

第三个男人:罗多夫

情场老手,暴发户式的土财主,在财力和形象上面最接近子爵

懂女人,一眼看出爱玛的不甘寂寞

莱昂走后,爱玛的生活又变得沉闷。罗多夫用挑逗和甜言蜜语逐渐唤醒爱玛内在的情欲,彻底将爱玛变成了自己的p友。

但爱玛却以为自己遇到了浪漫的爱情。

体会到浪漫爱情的爱玛再也不想回到无趣的夏尔身边,想要跟罗多夫私奔,没想到罗多夫被爱玛的想法和举动吓到。为了尽快甩掉这个麻烦,罗多夫写信拒绝了艾玛。

艾玛得知罗多夫离开后,一病不起,将故事推到了高潮!

不,这还不是高潮!

第四个男人:公证员莱昂

情场老手,有点像罗多夫,有前景比较好的工作,潜力股

和爱玛一样拥有浪漫主义情怀,热爱诗歌文学

这是莱昂和爱玛的第二次相遇。再次出现的莱昂不再是单纯的少年,而是跟罗多夫一样玩弄女人的高手。

加上他与爱玛的相似爱好和理想,可以说这时候的莱昂和爱玛无论是精神和物质,要比其他男人,包括夏尔,都更般配。

于是,在和莱昂的偷情过程中,爱玛的感情和欲望全面爆发。

情欲满足之后,紧接着就是巨大的财务危机。

艾玛贪图享乐,生活奢靡,什么都买最好的,梳妆打扮跟上流社会的女性无异。关键是她整日无所事事,一分钱不挣。在出轨期间,还给情人罗多夫买礼物。在莱昂缺钱的时候主动贴补莱昂。偷情旅馆也要住好的,哪怕她出钱她也要住上等旅馆。

她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欠债10000法郎。这是夏尔拿房子抵押都还不起的债。她找莱昂借钱,莱昂不帮他,她跑去找罗多夫,罗多夫也不帮她。至此她彻底明白原来她视为信仰的浪漫爱情,其实只是满足渣男肉欲的工具。

这才是这个故事的高潮,也就是在这个高潮的时候,故事发生了巨大转折,艾玛服毒自杀。

让人难过的是夏尔得知爱玛出轨罗多夫和莱昂时依旧没有情绪上的爆发,最后只是在一个午后静静地死去。

最让人痛心的是他们的女儿,竟然被送去工厂做童工。

结束。

一个流传百年的故事就此产生。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无数个转折,不停地吸引读者读下去,同时通过细致的描写,又让读者相信整个事件的真实性,没有一点不合逻辑的地方。

你是不是心里一震: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我的丈夫跟夏尔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我的心中也曾有子爵这样的完美的另一半幻想,也曾想过出轨。

好在我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未完成的职业理想,有可爱的孩子要照顾,关键是我不再相信浪漫主义小说中的虚构人物,而是走进真实的世界勇敢地生活,读的小说也大多是写实主义。

如果艾玛从小读的不是浪漫小说,而是现实主义小说,她可能就会是另一种命运,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回归到现实,精耕细作,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幸福的人生。

那为什么说《包法利夫人》可以当小说教材呢?

通过阅读上面的文字,你可能已经略知一二。

毛姆曾在《巨匠与杰作》中详细讲述过自己的文艺观,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具备以下6个特点:

1好的作品趣味十足,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

2好的作品有一个能够激发广泛兴趣的主题;

3好的作品故事要前后连贯,情节和人物要真实、可信、形象鲜活,让人信服;

4好的作品人物应当具有个性,行为应当源于性格;

5好的作品语言要贴合人物的身份,不应该成为发表个人见解的场合;

6好的作品叙事部分应该生动扼要,行文简洁。

这6个特点,《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全部具备。

首先,「趣味」是什么意思?我们说一部作品趣味十足,意思就是它能够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

《包法利夫人》这本书的故事结构,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语言等都堪称完美。从前文中我们了解到艾玛和丈夫的性格巨大差异,以及后面四个不同特质的男人先后出场,已经足够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人读起来饶有兴趣。

书中所讲述的主题即便是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不过时,依旧是普通大众面临的问题。女主艾玛并不是罪恶滔天的大坏蛋,而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普通人。她所具备的浪漫主义、天真、幻想、贪婪、虚荣等特点是有普适性的。

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他自己。他在写作的时候将自己写成了女性,仅仅只是换了个角色身份,受众范围立刻就扩大了!作者又将这些特点夸张化,性格鲜明又立体,共鸣极为强烈。

此外,《包法利夫人》的语言艺术非常值得体味。福楼拜对文字的甄别和取舍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他通常写作一页需要五天,反而需要花费两天的时间去对两行文字进行矫正。

书中的场面描写和环境描写非常直接细细品读及研究,你不仅能感受到情和景的相互映衬,还能感受到一种美学。读完之后印象深刻。

如果你想学习写小说,《包法利夫人》是你最好的教科书。

在此我以自己尚且浅薄的认知,为大家推荐这本书。

我还在继续读,我们一起吧!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范文大全5篇

品味完包法利夫人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范文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范文大全(篇1)

福楼拜所著《包法利夫人》中的人物,留给我深刻印象。

爱玛,一个富裕农家的女孩,从小在修道院里接受教育。修道院的生活让她厌倦,而小说里浪漫、刺激的爱情,让她憧憬不已。那种浪漫,在她心中生了根,发了芽;那场奢华浪漫的舞会,更让她渴望上层人的生活。后来罗多尔夫给了她一些浪漫,于是她沦陷了,为两人的“爱情”付出了一切。最后,这个渴望新奇、追求浪漫、热爱幻想的女人,因为对“浪漫”的一味追求,毁掉了自己,毁掉了家。

她的悲剧,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更多的是她个人观念的原因。因为她爱慕虚荣,追求奢华,用包法利辛苦赚来的钱来为自己“珍贵”的爱情买单,甚至留下大量债务,毁了家庭。

她自怨自艾,认为自己可怜,嫁了一个懦弱无能木讷的人;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生活,不甘于平淡;看不到包法利对她的宽容和爱;甚至看不到女儿的可爱。爱玛她太过于渴望新鲜、浪漫的爱情,到了分不清虚幻与现实的境地。

当我看到包法利卖掉不少东西,却唯独保留着妻子的遗物,甚至因为不肯将妻子的披风送给母亲而与母亲决裂时;当我看到包法利在爱玛葬礼上的唯一一次浪漫时,我感动了——包法利真的很爱爱玛。虽然他懦弱,胆小,无能,无趣,但他用尽全力爱爱玛,守护着他们的家;他奔波劳累,只为满足爱玛的物质需求;他给不了爱玛心中幻想的爱情,只能用自己的方式爱她。能够尽力守护家、力所能及给予爱人爱的男人,是否就真的懦弱,胆小,无能,无趣?

爱玛是自私的。她只顾自己享受,不能明白和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从未想过自己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她已为人妻,却还如少女般追求爱情;她己为人母却不关心孩子,到最后让自己的女儿受苦!她是可悲的,因为她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只知道追求刺激,沉溺于感官上的享乐。

包法利懦弱无能,却给了爱玛最真的爱。像白开水的爱,固然平淡廉价,却于人有益。包法利是可怜的,他全心全意地爱爱玛,可到她死后,才知道,原来,她背叛了他,让他倍受打击。

因为那虚幻如海市蜃楼的“美好”,毁掉了她,伤害了他,苦了幼小的她。

一个只能给予如凉白开的爱,一个却渴望如烈酒的爱,这两者注定不能长久。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范文大全(篇2)

一个是伸张正义的疯癫骑士,一个是耽于幻想的失足女子。在爱玛身上,我看到了堂吉诃德的影子。虽然二者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但前者更加彻底,后者多半是满足虚荣心而已,借此向庸常的生活挑衅,向所谓的命运不公平性报仇。关于对爱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想任何人都超越不了一个人,那就是作者福楼拜。他笔下的爱玛“天性多感,远在艺术爱好纸上,她寻找的是情绪,并非风景”,因此她并不满足于生活的平静,她的幻想永远是不切实际的浪漫,或者更确切地说,以她所处的现实看来,她幻想的生活是属于别人的,而不是她自己的。尤其是渥毕萨尔之行是她差不多陷入白日梦的神经质状态,她能在“想象之中,跟着他们上坡下岭,穿越村庄”,甚至“买了一张巴黎地图,用手指指点点,游览纸上的京城”。而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爱玛一直期待意外的发生和赖昂出走后她的状态几处,读起来让我感觉像是钱锺书先生的笔风。总之,爱玛的形象在我理解的范围内,是没有超越作者所描述的。她的悲剧正如作者书中所透露的,是社会,是个人,悲观一点说,是命运造成的。

同样,包法利夫人不仅仅只是爱玛一个人,正如查理的母亲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包法利夫人。她遭受着丈夫、儿子的双重背叛。杜比克寡妇也是一位遭受背叛的人,查理对她无爱,这一切都是现实造成的。可怜的朱斯丹,只是爱玛命运中另一悲剧人物。

查理在书中,可以看作是另一个爱玛,他同样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以为爱玛快乐,他制造着“自己能使爱玛幸福的假象“,如让她与罗道耳弗骑马郊游、惊喜地安排她去鲁昂弹琴等。他一心为爱玛的幸福奔波,却从未发现他们的世界几乎没有交集。书中有一处描写同床异梦的章节,读起来让人心酸,感慨查理这般深沉的爱给错了对象。读者们会多少人为结局处的他太过懦弱,不仅原谅情敌,还把一切归咎于命运,不过在我看来,这是最自然的解释,那时的他已经不能为力了,命运是最大的敌人。爱玛死后,查理唯一的浪漫就是给爱玛设计了一个符合爱玛憧憬的棺木,读到此,不禁想着,可能他一直在努力地消除两者间的隔膜,只是没有成效。

最后,小说结局了,但故事似乎还没结束,坏人“胜利”了,而白尔特延续着爱玛和查理的悲剧,未来不见光明。一切照旧继续演绎着人生的不公平命运,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依然在继续。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范文大全(篇3)

在一个不显眼的日子,当我无意间翻到《包法利夫人》这个书名时,不禁怦然心动,似乎,心中某条隐秘的河流被牵引而出。这是讲述了一个平庸的人的一段平淡无奇的生活,但却可以把这段生活写成一两个人作为主角的浪漫主义故事,化腐朽为神奇。

包法利夫人艾玛,在我看来,她只是一个为追求爱情的女人,我们正在上自习,忽然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没有穿学生装的新学生,还有一个小校工,却端着一张大书桌。正在打瞌睡的学生也醒过来了,个个站了起来,仿佛功课受到打扰似的。书中的开头这样写到。这是一种多么另人难以忘怀的节奏。我想想,我还能说什么呢,后来我想起自卡夫卡以降的小说家都奉福楼拜为祖师。这么说来,他就是现代主义小说的源头的源头。当然,这对于福楼拜并不重要,对包法利夫人不重要,对《包法利夫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改变了自巴尔扎克以来现实主义就是一切的小说的写法。为小说提供了另一种实际上的可能。小说技巧的革新为小说的重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存在这个词在程度上已经不是现实所能替代。一个好看的故事仅仅是小说的一件华丽的外衣。因此我在读到《包法利夫人》的时候,那是在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五月,屋外的世界绿意汹涌。我想起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欢喜雀跃不知所谓的情形。其中除对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悲叹,想必也包含着一种对奇异的语言之美的欢跃。

我现在似乎可以这样说:《包法利夫人》在小说的原本意义上,开拓了小说语言所能带来的更大的阅读空间和审美愉悦。它借助提炼语义、复述的手段让意义——小说本身的存在,始终保持充盈、在场,它以丧失小说本体为代价而获得语义和快感。这似乎让我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对小说阅读体验和写作的可能。因此,我想,如果第一次的阅读愉悦是一场经历。那现在,很明显的,是一场冒险。

对于艾玛,我并不认为她是哪里做得不好,或者对不起夏尔。她也只是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爱情。她有思想有欲望但似乎却得不到上帝的眷顾,其实她也是属于一个悲惨的可怜人物了。这也让人侧面看到了人情的冷漠和束缚,和当时的世界观、某些人的人生观。

或许我们很幸运,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我们没能象爱玛那样不幸地可以去随意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否则或许我们中许多人也。同样会经历、相类似的遭遇。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范文大全(篇4)

小说讲述了一个不甘寂寞的已婚女性,寻找婚外情的刺激,最终被债务逼得自杀而死的故事。有评论说,包法利夫人由于受到了不适当的教育,一个富农的女儿进了城里的修道院,学习钢琴、绘画、诗歌(而不是农活),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城里的生活,让艾玛的脑子里幻想完美的爱情,忍受不了平庸的婚姻、平淡的生活,不顾实际地追求浪漫、刺激、奢华、带有激情的生活,最终酿成悲剧。实际上即使是婚外情,保鲜的'时间也非常短暂,艾玛的第一个情夫很快就玩腻了她,在约好私奔的前一天写信背弃了她艾玛,这个打击差点让包法利夫人送命。与第二个情人的约会更加疯狂和奢侈,但很快双方都互相感到了厌倦,只不过都不愿提出来。艾玛忘记了自己的义务——作为妻子的义务和作为母亲的义务,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书中的丈夫包法利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妻子两次出轨,那么多明显的信号,他都发现不了,是不是太神经大条了?包法利因为爱自己的妻子,

逐渐发展为盲目相信,甚至是可以讨好,生怕她生气、不高兴,为此还一度和自己的母亲决裂。他是一个平庸、懦弱的人,不解风情,从小读书就靠死记硬背过关,不懂得音乐和诗歌,事业上也是“扶不起的阿斗”。在包法利夫人和药剂师郝麦的鼓动下,他本有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给旅店的伙计治疗先天性的跛足,手术却彻底失败,让艾玛对他失望透顶。在发现了妻子的情夫写给包法利夫人的信件后,他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作为任何一个有骨气、有血性的男人,面对这样的`羞辱,都要发疯的。而这位包法利先生是怎么做的呢?妻子死后,他有一次见到艾玛的第一个情夫,没有愤怒,的是哀怨,“从情夫的脸上仿佛能看到妻子昔日的痕迹”,可笑、可叹。

这本小说出版后在发过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作者福楼拜一度被告上轻罪法庭,罪名是道德败坏,会教唆女人们学坏。这个故事也给所有的丈夫们提了个醒,一个巴掌拍不响,婚姻的失败不能全责怪某一方,另一方或多或少都有责任。要关心、关注你的妻子,要不然就会把她们推向不道德的婚外情。爱情是短暂的,这是自然规律无可改变。但这不是偷懒的借口,婚姻生活还是要用心去经营,作为丈夫,有义务时不时给妻子制造一些浪漫,时不时给她一些惊喜,给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鲜的东西,而从让家庭更稳固,不要让自己的妻子成为包法利夫人。

作为父母也要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中国有个说法:“穷养儿子富养女”,对女儿的教育要给她最好的,让她有见识,免得长大之后受不了物质的诱惑和男人的甜言蜜语,上当受骗。但,有时候不合适的教育反而害了孩子,就如近年来,中国的家长流行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但国外宽松的教育环境反而让孩子养成了非常多的不良习惯,“海归”后很难适应国内的生活和职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范文大全(篇5)

夏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上帝取下了亚当的左肋骨。可见女人之于男人,就是灵之于肉的关系。

爱玛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完全见证一个女人一生的欲望和悲怆。所以,对于福楼拜来说也许是不公的,二个月的时间是完全不能渗透到小说里边的,何况不是精读。

一开篇小说真的没有什么,就是介绍包法利先生不幸的童年和不幸的婚姻,可能是因为之前的种种遭遇才铸就了他对爱玛的溺爱。对,是溺爱,像一个父亲般的溺爱。第一次见到爱玛的包法利先生就被爱玛的清纯、美丽、勤劳所吸引。当然,对于一个在乡下庄园士生土长的美丽女孩来说,会医术的包法利先生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这种情况下,包法利先生是再也难以承受比他大很多岁的妻子,在不幸婚姻的笼罩下,爱玛的出现更多的是一种救生,无休止的精神出轨折磨着他的身体。还好,他那可怜的妻子合时宜的去世了。理所当然他娶了她,她也带着梦幻般的憧憬嫁给了她。新生活应该开始了,新婚燕尔他们都是幸福的…

我忘了爱玛的不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她的不满包法利先生才从住了许多年的小镇搬到另一个小镇。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个做医生的男人来说,搬家无疑是伤筋动骨的大事。所以,我才觉得他是溺爱爱玛,非同一般的溺爱。于是乎爱玛首次碰到一个暗恋她,而她也欣赏的情人——莱昂,一个年轻小伙子。不过,他们可能是在道德的束缚下并没有开始就做出出轨的事,莱昂走了,去深造了。

爱玛是忧怨的,莱昂的离开并没有让她的生活平静起来,反而更加加重了她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包法利先生的不满。她一在怀疑自己嫁给他的初衷,一再否定自己的婚姻和爱情。那种怀疑是揪心的、极具破坏力的。她脾气变得越来越坏,生过孩子的她似乎像现在的"产后忧郁症",和包法利老太太关系的不和谐,更加让这个对生活充满想象和不甘平凡的女人受到打击。她不停诅咒自己年轻时的决定,她无限夸大自己重新选择应该是怎样的幸福和不可一世。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情况:一是心力交瘁,二是疯狂去改变现有的生活。爱玛选择了后者,她开始去享受自己的生活…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

 最近很少给五星好评,不是书不够好,是我不喜欢给,是我不好。

 这本书是我“那棵树”上的一本,曾经听人说过,说包法利夫人很作,于是带着好奇带着一探究竟的意愿开始阅读,阅读的过程断断续续,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或许是我自己的缘故吧,总之不是太对我的胃口。我比较喜欢看《廊桥遗梦》…

 爱玛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她很漂亮,也很单纯,甚至有点笨。她一生都生活在她的想象世界里,她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又是那么的不一样,她渴望爱情,但是老实巴交的丈夫包法利先生给予不了,她渴望激情,但是木讷的包法利先生不懂,爱玛没有遇到可以和她精神世界沟通的人,她遇上的两个情人都是渴望她的肉体,都是不愿意负责任的男人,在这两位情人后面还有一个吸血鬼乐乐先生不断的敲骨吸髓,或许有人会说爱玛死有余辜不值得可怜,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她其实蛮值得同情的,她遇人不淑,她缺乏独立的自我成长,她的一切依附于男人,这是最不该的。

 其实最值得同情的还是那可怜的孩子,妈妈死了,爸爸也死了,更老的一辈也无法依靠,唉…命运啊,你能埋怨谁呢?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2

 有些人对时尚潮物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不论所处的地位或者是身份,包法利夫人人生中记忆最美好的部分只有一个舞,和子爵共舞成了她记忆中最难忘的一部分,我厌恶那样子的她,知足常乐,这话真的是有道理,女人终究离不开的是男人,她的父亲,她的丈夫,她的情人,一个给过她梦想和美丽童年,一个给她少女的悸动和可爱的女儿,一个给了她激情和疯狂。包法利夫人并不是不幸的,她一直以为她被爱包围的,虽然最后因为债务,她选择了吃砒霜结束自己多彩的生命,她的多彩其实是建立在惨白的现实之上的。

 丈夫对包法利夫人最真诚最宠爱,可惜她不懂得珍惜,只一味的陶醉在她所构筑的虚幻上面,事情通常都是这样,太容易来的不理睬,人喜欢追逐,太轻易得到的,通常不会好好珍惜,快要失去时,才发现原来它竟是如此的值得拥有。

 影片给我的惊喜并不多,我只是把它当成一部名著小说在看,可能文字和影像之间的差异肯定还是会有的,为了省点时间阅读,我选择了这种速成的方式,对小说的魅力没能有更深层的体会,这也未尝不是一个遗憾。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3

 刚刚看完《包法利夫人》,心情沉重。一个可爱的女人最后把自己逼上绝路,连带把她的丈夫、父亲、女儿也逼上绝路。为什么会这样?虽然事情发生在19世纪,可是读起来毫无违和感,爱玛的感情历程在今天还在重演,谁动真情谁先死,爱玛追求浪漫的感情没错,错在不用过分认真,因为男人都没认真,尽管他们说地认真,当然夏尔除外。最可怜的就是夏尔,他失去爱玛之后开始是悲痛,最后发现真相后是怎样一种死法呢?福楼拜没有点明原因,在我看来是致命的落差,那种致命的落差让他无地自容,难以理解,很快含恨死去。这是多么值得同情的人物,为爱玛提供金钱、荣誉,收获爱玛的厌倦和欺骗,他就是世界上最傻的男人。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比爱玛要幸运的多。安娜有爱他的渥伦斯基,虽然后来爱的有点疲倦,但是最终还是爱她的,从安娜卧轨自杀后渥伦斯基恍惚的神情,疯狂的自责可以看出。但是就这么一个美丽善良可爱的女人卧轨了,她最后的时刻是多么绝望和无助呀!

 《包法利夫人》的翻译太精彩了,感觉就是用中文写的,这个译者我记住了,叫周克希。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4

 结束了《包法利夫人》一书的阅读。总结如下:包法利夫人(爱玛),本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农村姑娘,美丽、善良、聪明,由于接受了贵族式教育,深受浪漫主义虚构故事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幸福观。婚后,她不满婚姻不满丈夫,不顾家庭,执迷追求她所谓的“爱情、幸福”,逐渐堕落--红杏出墙,不幸的是她的全部真情换来的却是虚情假意;最终导致身败名裂、负债累累,服毒自杀。包法利先生,一个诚实憨厚的医生,生性胆小懦弱,过分溺爱他的美娇妻(爱玛),人云亦云,听之任之;最后才得知原来早已被爱妻背叛,悲惨绝望而死。包法利**(贝尔特),一个最可怜的受害着,从小缺少亲情,后来连个可以依靠的亲人都没有,更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孤单无助的活在这个对她来说残酷无比的世界。

 读后感:一个错误的幸福观,一份没有把握的婚姻,两颗不能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心,是无法得到幸福的;盲目的婚姻最终总是害人害己,而最无辜最可怜的是孩子。如果两个人没有想清楚,没有准备好,那么请千万不要盲目的结婚生子!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5

 包法利先生一怒之下,当街把一张椅子摔得稀巴烂,指责老伴祸害儿子,给他套上这样一批瘦瘪马,马鞍连马皮,一文不值!

 一句话,狂妄自大只会跳着脚指责妻子的老包法利先生,没有主见只会唯唯诺诺奉承丈夫的老包法利夫人,还有不幸的杜布克寡妇的形象跃然纸上。更是把包法利先生成婚一家人打得什么算盘,每个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交代得清清楚楚。有人说这本书叫做《包法利夫人》,其实主人公是三位,为儿子物色略有财产的中年寡妇做妻子的老包法利夫人,因为少得可怜的财产被席卷一空而一命呜呼的前包法利夫人,还有耗费主要篇幅描写的艾玛,都是这个时代不幸女性的缩影。前两位包法利夫人此后再没有出现过了,疯狂爱着丈夫的前包法利夫人死得就像《金锁记》中“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甚至这匹一文不值的瘦瘪马连美丽都算不上。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6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讲述了法国一位受浪漫主义熏陶的妇女艾玛因为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渐堕落的过程,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作家在小说中通过描写艾玛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以批判的笔锋,展示了一个浪漫主义梦想的破灭。其实有时在现实面前,梦想是多么可笑,梦可以成为一个自己心中永远美好的一幅画,可成为生活的动力,目标;但一切的梦不能和现实相混合在一起。它们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与梦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抱怨或绝望。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时,或许这是我们调整心态,从梦中梦醒的时候。

 在属于自己的梦里,也许会忘了自己的真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获得的,不要总陷入没有结果的幻想中,来虚度光阴。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7

 《包法利夫人》这本书写得生动优美。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包法利夫人善良美丽而又温和的人。她一开始就是一个撑伞的小姑娘,后来她认识到了一位也很温和的查尔斯。她们慢慢地从相见,到相识,到相爱,于是就生活到了一起。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她哭了,包法利的老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抱着包法利夫人一边抱着她一边安慰着她,后来她不哭了,后来他们去了一个地方去散步,太热了,他们就撑伞去了,那个男人太好了好像不想让包法利夫人受一点点的伤害。故事的结局非常悲惨,包法利夫人对生活感到绝望,对爱情死心。最后迫不得选择了自杀。包法利夫人死后查尔斯也猝死了,他们的小女儿伯特被送往cottm-mill谋生。包法利夫人在镇上算是一个亮点人物,自然就会引来许多求爱者。其中一个求爱者叫文书比包法利夫人小很多,文书很喜欢包法利夫人,他最后去了里昂进修,但是他对她的爱慕之心没有变,恰恰给另外一个求爱者一个机会他是一个不怀好心的人他只是想玩玩包法利夫人,上来他的‘鱼钩’。

 他的不怀好心被包法利夫人知道了,就和他分手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让我知道了人心的美丑,人性的善恶。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8

 “他将占有她丰富的情感,智慧和想象力,但却不知道如何回应,他会白白浪费她。”

 艾玛生性活泼,患有浪漫幻想的不治之症。渴望在现实中去品尝书中狂热,忘我,失去理智的爱情。生活空虚无聊,她追求刺激,渴望男性带她体会丰富的感情。一成不变的生活对她而言没有任何乐趣。

 而夏尔生性木讷善良,没有生活情趣,没有志气。从一开始上学的描写便能看出他是个不起眼的,受人嘲笑的受气包形象。靠母亲的监督才勉强成为医生,能拥有艾玛这种美丽优雅的妻子,对他来说是已经是人生巅峰了。他对艾玛满意但未认清自己在艾玛心中的位置。婚后他自觉幸福,心里满足,对妻子有求必应。然而艾玛结婚没几天内心想的便是“我不爱他”,一潭死水的生活让她厌烦。

 这样的结合,必定悲剧。

 夏尔沉溺在巨大的幸福当中,对一切浑然不知。他认为她很幸福,岂知她不幸福,妻子的异常也只当是生病了。她心里恨他的愚钝,甚至也埋怨这种过于平静的幸福。

 夏尔没做错什么,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艾玛将生活不幸福的根源怪罪于夏尔,最终经受不住诱惑,被欲望控制,最终毁了自己也毁了两个家庭。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9

 包法利夫人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间,爱玛迷上了看小说,尤其是那些有关男女情爱的书书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这让她深深地着迷了。就因为这样,包法利夫人才会不满于医生夏尔的胆小懦弱,迟钝无能。就因为这样,她才踏上了寻找理想中的爱情之路。但当时的法国正在被黑云笼罩。她最终在被骗与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结束了她的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悲剧人物。她追求浪漫的爱情,奢华的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当爱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时,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果,无论过程如何使人沉沦,结局都只有一个。是谁使她走向了绝路是人们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无门,还是自己对命运的'屈服最终导致了爱玛的悲剧,或许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逼得她服毒自杀的!

 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于理想中的情况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时,或许这是上天给我们一次调整心态的机会。在繁华和虚荣里,也许你会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获得的,不要总陷入没有结果的幻想中,来虚度光阴。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0

 时常在思考如何的一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可后来都无疾而终。可怜的夏尔最终因为妻子的错误抑郁成疾而死。爱玛从头至尾只是一个可怜的玩物。被各种心怀鬼胎的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一手好牌被打的稀巴烂。善良踏实对她百依百顺的老公,可爱的女儿竟都不能成为她悬崖勒马的理由。漂亮的女人们也是一些奇怪的物种,永远昂首,永远只看得到别人的头顶,永远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为所欲为。

 祸福相依,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灾难也在不知不觉的来临。你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质,前提是你的才能配得上你的野心。你可以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男人,前提是你单身且有足够的资本能好好驾驭。凭借着性爱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应该是最愚蠢的想法。你更应该明白,高潮也只是一瞬间,更何况别的事物或者是人呢。容颜易老,年轻易逝。更应该珍惜自己,珍惜爱你的人,知足且懂得感恩。别追求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毕竟坏人终究会得到惩罚。

 故事的最后坏人似乎得偿所愿,但我依然相信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1

 作者从首至尾都没有表达自己的主观态度,却在娓娓道来中将虚幻的浪漫主义与残忍的现实主义呈现在读者面前。

 有的读者一定要赞美夏尔适合做老公,是个好人…也有人一直踩着包法利夫人说她虚伪至极、不可饶恕…

 我个人认为:双方不在同一频道的婚姻确实会让人心煎熬,即使对方很好,可能不是你喜欢的菜,你也很难说它好吃这道菜你没吃,没品位其中苦涩,没必要褒贬。而至于爱玛,无论处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不缺乏这类单纯、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性。书中她一步步走向覆灭确实咎由自取,死亡是她最好的解脱,却也把整个家庭也卷入幻灭。

 作者的笔触着实厉害,把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的极为细致,让读者能够清晰的把握主人公所想!

 最后还想说一点:趁年轻,多读点文学名著,少看虚幻言情小说,认清现实、少点虚幻主义,是每个青少年的要务,尤其是女孩子。

 正如冻龄女神俞飞鸿在节目《十三邀》对话许知远时所说:女人最好的生活方式是认清这个世界。不能再赞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265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