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药后肌酸激酶一般在短期内降至正常,但肌痛一般在3日至3个月后才可消失,肌无力症状消失较慢,有的病人在1年后才消失。他汀类药物种类比较多,可以选择使用新一代强效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瑞旨),用量少,而且对于肌肉、肝脏安全性高。
他汀都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
(1)肌肉酸痛、触痛、压痛、软弱无力: 他汀引起肌肉疼痛主要是因为它阻碍了体内辅酶Q10的合成。 辅酶Q10是人体本身就有的一种辅酶物质。它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和细胞呼吸。他汀能改变肌细胞中的甲羟戊酸代谢,阻碍体内合成辅酶Q10,导致无法维持肌肉细胞膜完整。 这会引起肌肉无力等肌肉问题或肌病。
(2)短期的转氨酶升高: 在开始服用他汀的头1~3个月,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暂的转氨酶升高。 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他汀类药物都在肝脏转化、代谢。不过,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转氨酶升高是一过性的,长期低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无大碍。 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该立刻就医: 眼睛或皮肤发黄; 尿液颜色较深; 严重胃痛或腹痛; 持续恶心或呕吐。 (3)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双高: 葡萄糖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原料。一旦胆固醇合成过程被他汀药物阻断,葡萄糖就失去了一个转化渠道,就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4)记忆力减退: 胆固醇是大脑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对形成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维持底层记忆直观重要。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外,也会降低大脑中的胆固醇,进而对记忆力造成影响。
到目前为止,对于控制高血脂,特别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来说,他汀类药物始终还是作重要的基础药物之一。他汀类药物除了能够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有效降低血脂,减少高血脂引起的 健康 风险以外,在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减少动脉血管炎性反应方面,他汀类药物也是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药物。
然而有利就有弊,他汀类药物在有效降血脂的同时,其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风险,也值得了解和注意,虽然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七八类之多,但所有的他汀类药物由于其类的药物结构和作用机理,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虽然不尽相同,但也多有一定的共性,特别是在造成肝功能异常,肌肉痛等方面,几乎所有的他汀类药物都值得注意。
到目前为止,他汀类药物为何可能会引起肌肉痛以及肌毒性损伤的作用机理还并不完全明确,但有相关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之所以引起肌肉痛,肌酸激酶升高等方面的问题,与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这类药物除了能够抑制胆固醇相关合成酶活性,降低胆固醇的合成代谢以外,还可能会形成肌肉细胞线粒体的损伤,这种现象与他汀类药物的降血脂作用机理有关,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证明,但还不能证明其与他汀引起肌肉痛的不良反应有明确的因果关系。除了这个可能原因外,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痛的问题,还可能与某些他汀类药物会影响肌细胞细胞浆内的钙离子平衡状态有关系。
如何避免他汀类药物可能带来的肌肉痛不良反应风险呢?
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并不是服用他汀类药物就一定会引起肌肉痛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有一定发生几率的,他汀类药物发生肌肉痛的几率与服用他汀的降脂强度,他汀药物的种类都有密切的关系。但如果一旦发生肌肉痛的问题,应该注意及时的去检查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至正常范围高限的5倍,就应该注意停药了。有的朋友出现了肌肉痛的问题,没有与正在服用的他汀类药物联系起来,觉得休息几天就好了,或者明知道出现了肌肉痛是他汀引起的,却没有当回事没有及时的检查,到最后拖出了肌酸激酶越来越高,甚至引起酱油尿,肾损伤等横纹肌溶解症的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出现肌肉痛,肌酸激酶升高,通常及时停药肌酸激酶都会逐渐恢复正常,这样就可以避免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损伤问题。但高血脂得不到控制,同样也有较大的 健康 风险,那么停药之后怎么办呢?减量用药,换服其他类型的他汀,降低药物剂量和强度,都是增加身体耐受性的重要方面,但及时减量用药或调整用药方案,还需要多注意检查血脂,确认降血脂的效果,同时如果出现肌肉痛的问题,仍然要及时的检查肌酸激酶水平,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对于降低用药剂量可以有效减少肌肉痛不良反应的朋友,如果血脂控制光靠低剂量的他汀不达标,则可以考虑低剂量他汀加其他降血脂药,如依折麦布等,加强降血脂效果,以控制血脂水平达标,减少心脑血管的风险。要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会加大肌肉痛出现肌肉痛损伤的风险,对于已有肌肉痛问题的朋友,更要注意。
除了注意及时检查相关指标,尽量降低肌肉痛风险以外。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朋友,还可以考虑服用补充辅酶Q10的方式来辅助性的减少他汀引起的肌肉痛的不良反应风险。这是因为,他汀药物之所以会引起肌细胞的毒性反应,与他汀类药物影响辅酶Q10的合成有关,而辅酶Q10的缺乏,就是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这种补充方法尚未得到临床询证医学的证明,但如果是不差钱的朋友,也可以考虑试一试。
他汀类药物除了有肝损不良反应外,还有肌病、升高血糖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发病率低,主要发生于大剂量用药或与贝特类(主要为吉非贝齐)联用时,他汀与其他可导致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上升的药物联用,也可使肌病发生率升高。
肌病的症状是肌肉疼痛、肿胀、乏力、尿色深、发热,严重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及时停药并治疗。
他汀药引起的肌损害应怎么处理?
肾损害病史可能是发生肌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这类患者需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他汀血药浓度上升,需要注意。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可选择药物相互作用较少的普伐他汀或匹伐他汀。
如果患者有肌肉触痛、压痛或疼痛,肌酸激酶(CK) 不升高或中度升高(3 10 ULN),应进行随访、每周检测 CK 水平,直至排除了药物作用或症状恶化(应及时停药)。
如果连续检测 CK 呈进行性升高,应慎重考虑减少他汀剂量或暂时停药。然后决定是否或何时再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一旦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
对肌病易感或停用后再次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尽量选用诱发肌病可能性相对较小的他汀如普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与辅酶Q10联用可降低发生肌病的风险。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可以考虑换为其他药物,也可用1/4-1/2量的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
他汀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具有降血脂、稳定动脉斑块的作用,长期使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他汀也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肌肉损害、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那么,他汀引起的肌肉损害该如何处理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他汀引起的肌肉损害发生率约5%,一般出现在用药后四周,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无力、压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肌酸激酶升高。因此,建议服用他汀的患者在用药四周复查肌酸激酶:伴随肌肉损害的症状,肌酸激酶不升高或轻度升高,可继续服用他汀,但应加强对肌酸激酶的监测频率;如果监测过程中肌酸激酶无持续升高,无需调整方案,如果监测过程中肌酸激酶持续升高,且肌肉损害的症状持续无缓解时,为了减轻肌肉损害、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应减少他汀用量,必要时应停药观察;如果肌酸激酶升高幅度达到十倍正常上限,需高度警惕横纹肌溶解,该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却相当危险,可能引起高钾血症、急性肾衰竭等急症,需要住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心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由于他汀可使心脑血管显著获益,部分患者使用他汀即使出现了肌肉损害,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依然需要考虑重新启动他汀治疗。此时该怎么办呢?可换用另一种他汀,或选择对肌肉损害较轻的他汀,或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或选择隔日服长效他汀如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等。
综上,使用他汀出现肌肉损害时应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肌酸激酶升高的水平决定如何调整治疗方案。停药后需重新启动他汀治疗的患者,可更换他汀种类、选择对肌肉损害轻的他汀、减少他汀剂量、隔日服药等办法增加耐受性。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 健康 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AMS)的发生率为15%~30%,老年人发生率为08%~132%,表现为肌痛、肌肉疲乏无力,通常呈对称分布,主要累及大腿、臀部、小腿和背部等近端肌肉,这些症状不一定伴有肌酸激酶升高。严重时可出现横纹肌溶解(发生率为004%~02%)。 虽然这种不良反应少见,却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对患者的依从性也有一定影响。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多在用药早期(4~6周)出现,其发生风险呈剂量依赖型,停药后通常会逆转。因此, 停用他汀类药物是缓解他汀相关肌肉损伤的关键措施。
对于潜在会发生他汀相关肌肉症状的人群,需要高度重视, 可以首先服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观察是否出现肌肉症状,再决定是否继续服用,这是安全有效的办法。 常见的易患因素包括:高龄(年龄 80岁)、女性、低体重指数、围手术期、既往有甲状腺或肌酸激酶升高病史或家族史,或同时合并急性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艾滋病或服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但是,徐医生告诉大家: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关键是要权衡利弊与获益风险比。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他汀治疗所带来的好处是远远大于其潜在风险的,所以 不能因为该药具有某些副作用就否认其临床价值,更不应过分夸大其不良反应。
关注 健康 ,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他汀药物引起的肌损害应该怎么处理?
他汀类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它主要用来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特别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但是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肌肉损害,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为横纹肌溶解症,它是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并发症。今天我来分享相关的知识。
1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主要就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肌肉的破坏,从而释放一些毒性物质如肌球蛋白等进入血液中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虽然横纹肌溶解症比较严重,但是发病率低。
2不就是肌肉溶解了吗?对人体能有什么危害?
横纹肌溶解症不仅仅在于肌肉本身,它还可以引起肾脏损害,严重者也可以造成凝血功能异常和多器官脏器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的危害可大多了,它可以引起脑出血,这种疾病的危害性知道有多大了吧,所以临床医生是很警惕的。
3他汀类引起肌肉损害应该怎么办?
一旦发现肌肉酸痛应立即停用他汀类药物,然后检查肌酸激酶,如果高于正常值的5 10倍,应进行相关的专业治疗,主要的措施就是进行快速大量地补液,主要控制尿PH值在65以上,补液的速度是每小时500ml,尿量每小时应该达到200ml。而对于一般的非专业人士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最后小结: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损害需要注意是否有横纹肌溶解症,当出现了肌肉酸痛、乏力的症状,应该立刻去医院就诊。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血脂异常为脂质代谢障碍的的表现,通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动脉疾病等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对于血脂异常的非ASCVD患者采用一级预防,目标就是为了降低发生ASCVD的终生总体风险。已经患上ASCVD的患者采用二甲预防,目标就是为了预防新发ASCVD事件或者为了减少ASCVD事件的复发。
一级预防是指维持 健康 的生活方式,减少ASCVD的危险因素,要定期检测血脂,对于20岁以上的成人要每5年检测1次,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检测1次。
他汀类药物是首选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以及治疗的药物,尤其是有LDL-C升高及混合性血脂异常的患者,对于只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混合性血脂异常的患者,可以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应用。他汀类可与依折麦布、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鱼油制剂等药物合用。
他汀类的药物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肌损害,正常剂量出现肌损害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出现肌损害,要注意是否有合用药物导致的原因,如吉非罗齐、烟酸、环孢素、抗真菌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维拉帕米、胺碘酮、饮用大量西柚汁、酗酒等均会增加发生肌病的危险,尤其是老年患者。与抗肝炎病毒药物合用时,应选择不经CYP4503A4代谢的普伐他汀、匹伐他汀等药物。
要仔细评估他汀相关性肌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超过80岁),尤其是女性患者、体型瘦小、体弱、他汀类药物剂量过大、慢性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围手术期等等。肌肉无力可能增加老年患者跌倒的风险,应仔细评估用药的利弊。
血脂达标后仍需要长期应用,要注意简化用药的次数和数量,来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不推荐大剂量、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多数老年人使用小剂量的他汀类即可使血脂达标,应用药物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测肝酶、肌酶,若AST/ALT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或者肌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5倍,需要暂停此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综上,当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有肌损害时,要排除是否有合用增加肌损害的药物,是否有用量过大的情况,是否合并有肌损害的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积极处理上述可能。若肌酶损伤明显,要停用该种他汀类药物,可换用其他他汀类药物或者中成药血脂康使用。肌酶一般在停用半月后可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
服用他汀类药物,如果应用大量西柚汁就可能出现肌酶升高,应该注意。
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同时也能稳定斑块,预防斑块脱落的功效,因而临床上常用于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他汀类药物常用的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较高,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大家务必听从专业医生指导,充分评估病情后制定个体化方案,并注意监测和随访。
他汀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过敏、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肌肉损害和升高血糖等,所以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等。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损害相对少见,常见的主要有肌肉疼痛、触痛、肿胀等,伴有乏力、发热,严重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大家引起重视。
如果大家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对肌酸激酶进行检测,如果肌酸激酶升高超过10倍,应立即停药,并注意监测肾功能,预防急性肾衰。如果升高小于3倍,则可继续原剂量使用。如果在3 10倍之间,则应注意监测肌酸激酶、减量或换药。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规范化治疗。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使用十分广泛的药物,能够起到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斑块的功效,因而广泛用于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
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药物,在治疗作用外,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如过敏、肝肾功能损害、肌肉损害等,我们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对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应及时识别,必要时减量、换药或停药。
在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肌肉损害相对少见,多发生在大剂量用药或联合使用降脂药物的情况下,表现为肌肉疼痛、触痛,并可出现肌肉肿胀、乏力、发热,严重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对于肌肉损害者,我们可以通过检查肌酸激酶(即CK)明确是否停药,一般CK升高超过正常3倍以内,不需要停药或减量;当CK超过10倍以上,则需立即停药,必要时就医诊治;而在3 10倍内,可考虑减量或注意监测。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 健康 知识。
他汀药引起的肌损害在我们临床上是不常见的,但是也有少数病例。
在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有肝损害、肌损害、神经损害,其中肌损害在临床上表现得尤为严重。他汀类药物导致的肌损害包括以下几种临床表现:
1、肌痛:肌肉疼痛或无力,但肌酸激酶(Creatine,CK)水平无明显升高;
2、肌炎:肌肉有疼痛症状,并且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升高;
3、横纹肌溶解:肌肉有明显疼痛症状,肌酸激酶(CK)水平大幅上升(往往高于正常值10倍以上),并且可能伴有肌肉组织内其他酶类含量水平的升高,常有褐色尿或肌红蛋白尿。
如果怀疑肌损害,可以这样处理:
1、注意肌肉症状(如疼痛、乏力等),他汀治疗中任何时间出现肌肉症状或CK升高,应努力排出其他原因,如:体力活动增加、创伤、癫痫发作、甲状腺功能低下。
2、对于疾病易感的高危患者(如老年人,他汀与增加肌肉毒性药物联用),应进行基线CK测定,但对于其他患者并非常规需要。
3、由于具有临床重要性的CK显著性升高罕见,并且通常与体力活动或者其他原因有关。因此,他汀治疗过程中,对于无症状患者不必测定CK。
4、接受他汀治疗患者应被告知有关肌肉症状危险性,特别是计划进行剧烈而持久耐力训练时尤应注意。
5、对于出现肌肉症状患者,应测定CK,以利于判定肌损害的危险以及便于决定是否继续他汀治疗或者改变剂量。
6、对于那些出现不可耐受肌肉症状,伴或不伴CK升高患者,排除其他病因后,应停止他汀治疗,一旦症状消失,可重新使用原有或者不同的他汀以及同一剂量或较低剂量。
7、对于那些肌肉症状可以耐受或无症状患者,同时CK10000IU/L或CK高于10倍正常值以上,伴血清肌酐升高或需要静脉水化治疗),应停止他汀治疗。必要时住院进行静脉内水化治疗。一旦恢复,应重新仔细考虑他汀治疗的风险-获益情况。
请关注“ 健康 守护神阿波罗”,转发为科普 健康 知识出份力吧!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最主要和常用的药物,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并且疗效是十分确切的,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他汀类药物也不例外,其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肝损害和肌损害,一直让长期应用他汀类的人群存在顾虑,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肌损害以及发生了肌损害如何处理,帮你解除顾虑。
一、如何识别是否发生肌损害?
他汀类药物诱导的肌痛和肌病通常表现为对称性的近端肌无力和/或疼痛,也可能有肌肉的压痛。或是一些动作不灵活如手臂抬举过头困难、爬楼梯或起身困难,乏力或是疲倦等。可能伴有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即CK的症状增高)。
二、肌损害的处理:
1、如果他汀类药物引起的CK水平升高至正常上线的10倍以上需要停药,同时引用大量的液体促进肌红蛋白的排泄。
2、更换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如果在使用普伐他汀或是氟伐他汀以外的他汀药物发生了相关肌病(除了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可以该用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继续治疗。
3、评估患者是否缺乏维生素D,如缺乏给予补充正常后在重新使用他汀类药物。
4、隔日给药:我们尽可能要首选每日给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有经验表明对于发生肌痛的患者,隔日给药可能提高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对于无法耐受的患者可以尝试隔日给药。
5、如果需要与其他降脂药物连用可以选用非诺贝特而不是吉非贝齐。
总之,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不良事件并不少见,当由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使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升高时可以优选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并且使用之前要进行肌酸激酶的监测。普伐他汀或是氟伐他汀似乎比其他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略小些,可以优先选用,或是采用隔日给药的方案来应对那些他汀类药物不耐受出现肌肉不良事件的患者 。
瑞舒伐他汀以其非常优越的疗效,在广大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之中赢得了口碑。而且在现阶段,由于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类的疾病从而用它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等方面也是治疗的一块基石,而瑞舒伐他汀是第三代的他汀类药物,由于其降脂能力非常的强,安全性比较的好,在临床上面也是广泛的使用。
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很有可能会给人体产生什么不良反应?看权威专家的了解实际上有关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来讲,和其它的他汀类药物也是有同一性的,只不过是因为其药物构造及其药物动力学模型上边的差别,不良反应也是有一些不一样。因此回答也是毫无疑问的,可是这类不良反应并并不一定的人一定会发生,出现不良反应的状况或是在极少数的。
1、肝功能受损:
可是,必须大家尤其强调的是,肝功能受损并并不是谷丙转氨酶一上升就一定要停止使用他汀,可是一般觉得,服用他汀的这一期内,在转氨酶升高不超过标准值3倍的情况下,可以再次的开展服用,紧密观察就可以。谷丙转氨酶超出标准值的3倍,可以断药,直到修复以后可以再次的来尝试使用或是换用别的他汀。假如转氨酶升高过高,病人的主要表现有肝脏功能的危害,那麼很有可能就必须断药了。
2、肌肉损伤:
服用他汀除开肝功能受损了意外,此外一个扑点普遍的不良反应实际上便是肌肉损伤。并且服用他汀的人也都了解,他汀对人体的全身肌肉不太好,很有可能还会造成肌疼。可是他汀造成肌疼有个人的差别,有些人很容易产生,有些人就不容易产生。
尽管说瑞舒伐他汀为吸水性的,可是有关的分析统计显示瑞舒伐他汀在好多个他汀药物当中全身肌肉影响的风险却相对性非常的高。假如服用瑞舒伐他汀期内发生了肌肉疼、觉得乏力,应当立即的断药,立即的去医院,不可以承受的话可以试着换用别的类的他汀,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全身肌肉危害风险也相对性非常的低。
3、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有造成本身血糖值非常的风险。这一可能是与他汀降胆固醇,而人体细胞内胆固成分减少损害胰岛素分泌。
有有关报道称内服他汀可以增加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可以上升本身的血糖,使糖耐量受损等相应的欠佳功效。因此鉴于此,内服他汀的群体一定需注意检测本身血糖值的状况。
4、消化道的不适:
有一些病人内服他汀之后也许还会发生食欲不佳、肚胀等有关消化道的不适病症,假如发生以上情况可以开展复查,让门诊医生加上医治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或是是调节他汀的使用量。
5、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很有可能对自己的认知功能还会有一定的危害,但是瑞舒伐汀是水溶的,因此其对神经中枢危害会相对非常的小。是不是使用一类药物,大家必须看它的盈利风险比,他汀针对心血管类病症和高血脂的病人来讲,盈利毫无疑问要远高于风险的,确实没有必要自相矛盾。内服他汀,实际上搞好日常的检测复查就可以了。
总得来说,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比较好的药物,假如产生不可以承受的不良反应,可以最先减轻,假如确实不好再药试着别的他汀或是是使用别的降血脂药,例如:贝特类或是是依折麦布等别的的药物。
高血脂是一种危险的病症,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中风等心血管并发症 ,他汀类药物是第一类推荐的降低血脂的药物。
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他汀类药物,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因此,患者只有正确服药,才能获得最佳的降胆固醇效果。
然而,有很多患者停止服用该药,主要是 因为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不良事件,比较常见的就是肌肉疼痛 ,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这类药物还有很多其他的副作用,它会显着影响患者对这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接下来给大家详细地科普一下,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和预防方法分别是什么?
大家要了解他汀类药物的用途,首先要了解体内血脂的基本概念。
总胆固醇 指的就是人体内所有的胆固醇, 大家常说的“坏”胆固醇,其实就是低密度脂蛋白 ,当这类胆固醇在血管壁中聚积时,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阻碍,而且还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人们患心肌梗死的风险;
“好”胆固醇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对人体的血管壁起到保护作用 ; 甘油三酯,通俗点介绍就是血液中的脂肪。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人们的身体制造胆固醇所需的物质来发挥作用,帮助人们把胆固醇水平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除此之外还能够帮助人们降低患心脏疾病和脑梗塞的风险,这类药物有助于稳定血管壁上的斑块,并降低人们某些血栓的风险。
总体来说,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就是能够增加好胆固醇,降低血液中的不好的物质,比如甘油三酯和坏的胆固醇等,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这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大家要记住的一件事是,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具有不同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效率。如果已经使用了最大耐受剂量并且低密度脂蛋白仍然没有降低到目标,他汀类药物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而人们是否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一般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胆固醇水平和其他风险因素。如果患者的风险不高,可能不需要这类药物,除非患者的风险非常高。
除此之外,大家也要了解一下, 他汀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哪些人群?
并非所有得心血管疾病的人,都需要使用这类药物,下面这些主要人群可能需要他汀类药物的帮助:
第一类: 没有心脏或血管疾病, 但有一种或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心脏病发作风险较高的人。
第二类:已经患有与动脉硬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人 。该组包括心脏病发作、血管阻塞引起的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疾病或之前曾接受过打开或更换冠状动脉手术的人。
第三类: “坏”胆固醇非常高的人。
第四类: 患有糖尿病的人,特别是如果他们有血管疾病或其他心脏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或吸烟)。
大多数患者都能很好地耐受这类药物,但它们也会产生副作用。当患者的身体适应药物时,副作用可能会消失。
不过如果发现自己在开始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任何异常体征或症状,不要大意,及时告知医生, 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减少剂量或尝试让患者服用其他类型的他汀类药物,缓解不良反应。 但不要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自己私自停止药。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1、引起横纹肌溶解
使用这类药物时, 很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横纹肌溶解症, 这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疾病,由骨骼肌细胞分解,在细胞内释放出包括肌红蛋白在内的物质,导致尿液中出现肌红蛋白,而这种物质会堵塞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
这种疾病的最初迹象是肌肉酸痛、肌肉无力、肌肉收缩(常见于小腿肌肉、背部肌肉) ,然后由于肌红蛋白排泄而出现暗红色尿液。
2、肝功能变化
他汀类药物依旧需要肝脏代谢,但是它 不会在肝脏内蓄积,不会引起肝毒性 。然而,一些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会出现肝酶升高,停止服用后,有些人的肝酶恢复正常,但也有一些人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
大家应在使用前、治疗后 12 周内或增加剂量后检查肝酶,然后在使用期间每 4 周定期检查一次。
如肝酶异常升高,需密切监测,如 肝酶升高于正常水平3倍 ,立即停药就医。 酗酒者、肝功能受损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药物难以耐受、代谢不良者慎用。
3、血糖升高
当人们服用他汀类药物时,血糖水平可能会失控的情况,容易 导致 2 型糖尿病 。如果患者的血糖本身已经超标,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也会更高。
4、肌肉细胞损伤
患者如果服用了他汀类药物的剂量过高的时候,会导致肌肉细胞分解并将一种称为肌红蛋白的蛋白质释放到血液中,这会导致严重的肌肉疼痛和肾脏损伤,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他汀肌肉痛,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患者在服用这类药物的时候,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和正确的时间内使用,能够有效地减轻副作用,缓解患者的不适,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不要随意服用他汀类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服药期间,人们如果感到异常症状, 如肌肉疼痛,请停止用药并去看医生进行检查 。我们会根据药物对肌肉作用的程度,进行适当的治疗,比如减少剂量;因为所有降脂药,本身都会有一些副作用,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切记不要自行购买药物使用,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药物只能由经过医生检查、诊断后,遵医嘱服用。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发生任何异常,患者应该进行随访,或者立马停止服药。
2、选择正确的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有许多不同的剂型,根据患者的不同,我们会选择正确类型的他汀类药物,主要取决于这些因素: 血液中当前的胆固醇水平、心脏问题、2 型医疗状况(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当前药物治疗,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我们会给患者开高剂量或者长效他汀类药物。相反,如果患者几乎没有心血管问题,可以用低剂量或短效他汀类药物开始治疗。
3、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某些他汀类药物,适合患者在临睡前服用,还有其他类型的他汀类药物,适合早上服用,但是患者具体选择什么时间服药,取决于患者所服用的他汀类药物,因为在合适的时间服药,可以帮助人们大大减轻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一般,短效他汀类药物在晚上服用时,在降低胆固醇方面最有效,这是因为肝酶 - HMG - CoA - 还原酶 - 在胆固醇合成中发挥作用 - 在夜间活跃,即睡眠期间肝脏产生的胆固醇最多。大多数短效他汀类药物的半衰期为 6 小时 - 半衰期是药物浓度的一半从体内排出所需的时间。
因此,当身体合成最强的内源性胆固醇并且药物提供最好的降胆固醇效果时,这些他汀类药物在睡前指示以达到最高的药物浓度。
因此,为方便起见,接受长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自己一天中的时间。重要的是要在一天的同一时间继续服用药物,以保持药物的稳定血液水平。
总结: 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益处仍然优于风险和副作用。但是,为了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患者不应随意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也不要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随意停止服用。
如果大家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肌肉疼痛或疲劳迹象,要及时就医。此外,高血脂患者应定期进行 健康 检查,检查血脂指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不良反应
2014年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显示,1990~2010的20年间,美国本土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卒中、高血糖危象死亡的发生率均下降五成以上[1]。同时,血脂的控制改善更为明显,二十年间达标率增加了208%。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肌肉毒性
临床表现:肌痛、肌触痛、肌无力、跛行,严重者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肌溶解)。
肌痛指肌肉疼痛或无力;肌炎指的是肌肉症状伴肌酸激酶(CK)升高,常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若出现肌炎后继续用药,可进展为肌溶解。
肌溶解,即肌肉症状伴CK明显升高和肌酐升高(肌红蛋白尿),是他汀类药物治疗最严重、也较罕见的并发症。目前认为,单一应用他汀类治疗时发生肌汀病的危险极低;当与环孢霉素、贝特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某些抗真菌药物及烟酸等联合应用时,风险较高。
一般认为,以下情况可增加他汀类药物诱发肌病的危险:
a 老年(尤其是80岁以上)、特别是女性患者;
b 全身状态衰弱,合并多系统疾病;
c 同时应用多种药物;
d 处于外伤、手术及急性病毒感染期;
e 甲状腺功能低下;
f 嗜酒成瘾者;
g 同时大量饮用葡萄柚汁者;
h 存在其他肌病、肌炎病史的患者。
二、胃肠道反应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多为轻度,如恶心、腹痛、腹泻、肠胃胀气等,但不是停药指征。
对于出现胃肠道反应、尤其存在胃肠道慢性病史的患者而言,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建议患者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这样既可提高药物疗效,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道反应。
三、肝损害
他汀类药物的肝损害与剂量有关,因此各种急慢性肝炎伴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
一般在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应常规检测转氨酶。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现转氨酶升高3倍或以上时应停药,转氨酶通常会在2~3个月内恢复正常。
如患者病情需要,可从小剂量起逐渐试用,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并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在与贝特类药物联合时,应及时随访检测肝功能和肌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四、对内分泌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可能升高血糖,通常发生在存在糖尿病风险的人群中。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实际上,服用他汀者罹患糖尿病的额外风险不到1%。
他汀类药物可干扰胆固醇的合成,理论上也可抑制肾上腺和(或)性腺类固醇物质的合成。因此,他汀需慎与可降低内源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药物合用。
也有报道称,他汀类药物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ED),在使用时需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小贴士:特殊人群的他汀用药手册
⑴ 老年糖尿病合并ASCVD患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及早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从小剂量起始逐步加量;
⑵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先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治疗后再进行血脂治疗(此类患者易发生肌肉等不良反应,给予中等/低剂量的他汀,并关注患者的肌肉安全);
⑶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等他汀的药物用量;重度肾功能不全(如eGFR<30 ml/min·173m2)时需减量或禁用。
总之,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的常用药物,需长期应用,临床医生在用药的过程中应提高警惕,并告知患者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肌肉综合征
他汀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肌肉综合征,症状包括肌病、肌肉痛、肌炎伴有 CK 升高。肌肉症状伴有 CK 升高大于 10 倍应考虑横纹肌溶解。及时中断他汀治疗,症状能缓解,且多数患者能在数周至数月内恢复正常。医生应鼓励患者报告肌肉症状,从而根据其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可中断治疗或更换他汀药物,或者改变给药方案。
他汀药物的肌肉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相互作用和遗传因素。尽管辅酶 Q10 与维生素 D 能预防或者减少肌肉综合征,但效果不明显。故最重要的掌握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减少药物相互作用。
有关报导指出少见的免疫所致的肌炎与他汀的副作用相关,但是停用他汀并不能减轻症状,而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却可见效。
2、肝毒性
他汀治疗过程中,肝功酶上升 3 倍可认为是药物所致肝损,尽管上升 8 倍更加特异。大型临床研究他汀所致谷丙转氨酶上升较少见,可能为肝细胞膜改变引起的肝酶的释放。他汀治疗前应监测肝功酶水平,治疗后 6-12 周应监测肝功酶的改变。但 FDA 指出并不需要常规监测肝功酶。
3、意外并发症——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是普通人的 2 倍至 4 倍,此类患者无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他汀治疗能明显的减少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的发生。但 JUPITER 研究中,他汀治疗患者诊断糖尿病率为 3%,而服用安慰剂组为 24%(OR = 126)。FDA 也警戒了他汀治疗的糖尿病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