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要害部位和攻击方法
人体上有许多要害部位,有的部位一击便可毙命.有的可以使其生理机能或机制暂时或永久地消失。因此了解并熟悉这些要害部位,再加上准确、有力的击打技术,就能在格斗中有效的制服敌人。另外,还要保护好自己的这些要害部位,以防受到敌人的袭击。
1、眼睛
因为它能引导人的行动,所以是人体最重要的要害部位之一。
击打方法:对于此部位可用指戳攻击。
2、太阳穴
此部位属头部颞区,有颞浅动脉、静脉及颞神经穿过。而且,此部位骨质脆弱,向内击打,可引起颞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致使血液不能流畅,造成大脑缺血缺氧.使人在3秒钟内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拳面和肘关节撞击。
3、耳
耳廓神经离大脑较近,受到击打或挤压后可损伤通往脑膜中的动脉、静脉分支,使血液循环受阻。而且耳部在下颌骨的上缘,下耳廓的后面,有一个和太阳穴一样致命的穴位.叫完骨穴,打击耳和耳后完骨穴,轻则击穿耳膜或耳内出血,重则脑震荡或在5秒钟内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双拳同时左右夹击。
4、下颏
由于下颏所处位置易受攻击,且受击打后易引起颅底骨折、颅内出血,因此受击打后轻则剧痛难忍,重则使其昏迷或休克。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直拳冲击或肘关节上挑。
5、喉结
由于喉结处有气管、颈动脉及迷走神经。故用手掌外缘砍击或用小臂从背后箍勒,都能置敌于死地。当然也可用手指卡其喉结,使其在短时间内因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直接攻击或用肘勒、手卡。
6、面部
面部是人体视觉、嗅觉和口腔等重要器官所在处。由于此处神经、血管分布相当丰富,放痛觉极敏感.受到击打时疼痛难忍,甚至会因此而丧失战斗力。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拳面击打、膝关节撞击及脚面踢击。如此,可令敌在3秒钟内昏厥或休克。
7、颈外、后侧
颈两侧布满致命的血管、神经。颈动脉、迷走神经亦均沿颈两侧分布。如用手掌外缘猛砍敌颈外侧或后侧,可压迫颈动脉窦,使敌产生严重的心律不齐,并导致心力衰竭.而在2秒钟内毙命。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手掌外缘砍,也可用肘关节下砸。
8、心窝
这是“要命”的地方,分布着膈肌神经丛、胃食管及主动脉、下腔静脉。如遭暴力打击,血管会因外力压迫而膨胀.导致心脏跳动急促或停止跳动、窒息,而在3秒钟内死亡。
击打方法:打击这一部位,最好用脚踢、踹,因为用脚攻击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9、腹部
腹部包括人体胸腔剑突以下,肚脐及其周围部位。右上腹是肝胆,左上腹有胃、脾脏.两侧是肾脏,下腹是肠、膀胱等脏器。这些器官排列腹腔壁内,并垂直压在骨盆上,离心脏较近,又有肠系膜、神经结。故受到外力的猛烈打击后,内脏血管会因外力压迫而膨胀,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同时由于腹部壁层腹膜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灵敏,人会疼痛难忍。如肝、脾、肾破裂而出血,可使敌在5秒钟内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脚踢、膝撞等予敌致命攻击。
10、肋骨
肋部共有12对肋骨,且骨细而长,附在表面上的肌肉亦很薄,故用膝撞或脚踢任何部位的肋骨,都能使敌肋骨骨折或死亡。况且受到击打后会震荡内脏,骨折后,折断创面的锋利处还会刺破内脏,造成体内大出血。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拳击、膝撞或脚踢,如攻击有力,可使敌在3秒钟内死亡。
11、裆部
裆部是男子的要害。该部位即便是受到妇女和儿童攻击也能使任何壮汉屈服,如遭到暴力攻击,可使人在3秒钟内休克或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此部位可脚踢,如距离很近,可改用膝盖顶击。
l 2、膝关节
它是人体中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下肢主要关节。由股骨下端、髌骨和胫骨上端组成。由于此部位暴露在外,且皮下脂肪较少,因此如遭受重击可使韧带撕裂或髌骨碎裂,从而使其站立不稳或无法移动。
击打方法:攻击此部可用脚外侧踹,也可用脚面(脚背)予以勾扫。
13、脚背
脚背神经密布,肌肉极少。有骰骨和3块楔骨、5块跖骨基底部的关节面组成。跖趾关节由跖骨远侧与第一节趾骨近端组成。故受外力砸压就会脱节和错位。而且连接其的踝关节活动范围亦较小,如用力击打或拧折.可造成韧带撕裂。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脚跟猛向下跺或碾其脚背。
14、麻筋
人体主要麻筋有:肘部麻筋、碗部麻筋、虎口府筋及手背麻筋等。但这些部位较隐蔽,故不易准确控制。
二、人体要害详解——眼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在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眼球的外壁由三层被膜构成。眼球的内部为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都是无色透明的冻胶样液体,是眼的折光装置。眼球底部在靠近两侧鼻梁的部位,有视神经和大脑相连。
眼睛具有视觉功能,眼睛遭暴力打击,可以使人轻易致盲。因为视觉功能对人的日常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眼睛常常被列为人体的要害部位之一。不仅古代流传下来的民间拳谱中有“明中暗打消明息”的记载,而且在当代美国陆军作战部队,打击眼睛也被列入单兵格斗训练的教范之中。
使眼睛致盲的方法很多,直接的钝性暴力打击,尖端物戳刺、高速飞溅物射入都可以形成。
1、眼部皮下为什么容易发生血肿
以拳、掌等钝性暴力打击眼部可以使眼睑皮下迅速发生出血和水肿。这是因为上下眼睑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容易积存血液,所以遇暴力打击,充血和水肿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发生。单纯的眼外挫伤,可以引起大量的眶内出血,致使眼球突出,视觉功能受到严重障碍。
2、眼球是人体是脆弱的器官
眼球受到钝力打击或钝器从眼球表面划擦而过,可致使眼球外层的角膜破裂或脱落。眼角膜中合有丰富的末梢神经,使角膜对外界异物刺激极为敏感,哪怕是轻微的刺激都会引起强烈的生理反应。眼角膜损伤后,会使人眼部剧痛、怕光、眼睑无法睁开,视功能严重障碍。
眼部遭钝器打击后,除剧痛以外,还可以因眼球受到外力压迫或肿胀压迫,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馒,进而导致四肢无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下降。在格斗中常常造成被动的局面。
此外眼球质地脆弱,轻微暴力足以使眼球破裂。
用拳刃击打眼部或用指端及其它锐器直戳眼窝,可致使眼球球体破裂,眼内大量出血,眼内容物脱出,视力完全丧失。
视力丧失虽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行动能力。因此,在敌对的暴力行动中,眼睛常常是重点攻击的目标。
三、人体要害详解——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1、太阳穴是颅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颅骨为一层坚硬的骨板,对脑起着保护作用。颅骨骨板各处薄厚不一,平均厚度为5毫米,最厚处为1厘米。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2、太阳穴深层颅内有众多的出血来源
在颅内的这一部位,血管分布相当丰富,因此构成了众多的颅内出血来源。起于颌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在硬脑膜外沿颞骨鳞部向上行走,并在太阳穴处的颞骨鳞部分支为脑膜中动脉前、后两支。同时,脑膜中静脉也与脑膜中动脉相伴行。在颅内更深一层的硬脑膜下,还分布有大脑颞叶的皮质动、静脉。
太阳穴遭暴力打击,不仅可以因颅骨颞鳞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而且常常可以在颅骨完整的情况下损伤脑膜中动、静脉,在中颅窝基底部形成硬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破裂形成血肿,不仅十分迅速,而且后果极为严重。脑膜中动脉破裂,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昏迷后的间歇清醒期极短,多则不足1小时,少则只有10分钟,常常在损伤两小时后完全昏迷。如果伤后6小时仍不能有效地制止出血,即可以致命。
脑膜中动脉的两个前后分支损伤以及大脑颞叶皮质沟内的动脉损伤,会在脑膜的更深一层形成以颞区为中心的巨大颅内血肿。由于出血部位较深,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3、太阳穴处的颞骨动脉沟和骨管构成了一个明显的薄弱带
由于脑膜中动脉紧贴颅骨下行走,因此在颞骨鳞部形成了非常特殊的解剖特点。太阳穴深层组织中的脑膜中动脉,在颞骨鳞部内面的骨板上形成了一条较深的骨沟——颞骨动脉沟。这条骨沟在本身就很薄的骨板上,构成了一条明显的薄弱带。打击太阳穴,往往首先容易在这条骨沟上造成骨折,而颞骨动脉沟处的骨折,又多容易累及骨沟内的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颅内血肿。
脑膜中动脉前支则完全穿过骨板,在颞骨内面形成了一条长2厘米左右的骨管。由于骨管的存在,使脑膜中动脉前支的一段被完全固定。当太阳穴遭外力打击时,脑膜中动脉前支极易在骨管处撕裂。同时,颞骨骨折也很容易在骨管处形成.当骨折线横跨骨管时,对血管造成的损伤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颅内血肿,往往更为严重。
因此,在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致命的危险区,即以颅骨颞鳞部为中心的颅骨骨折多发区和以大脑颞叶为中心的颅内血肿多发区。
4、为什么打击太阳穴容易破坏人的平衡机能
太阳穴深层脑组织是大脑颞叶。颞叶是大脑皮层的位听中枢。位听中枢支配着人的位听神经,可以通过中耳感受听觉、感受外界音响的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内耳“前庭装置”感受体位在空间的变化,并由此来调节全身肌肉的紧张度,维持身体平衡。因此,大脑皮层的这一区域除感受听觉,还控制着人的平衡感觉。
此外,太阳穴皮下又是“三叉神经”和“睫状神经节”的汇集之处。三叉神经传导头面部感觉,是对痛觉最为敏感的脑神经。睫状神经节是调节视力活动的重要神经节。
太阳穴一旦受到暴力打击,首先会震动大脑颞叶的位听中枢,使位听神经受到强烈刺激.造成暂时性的平衡感觉丧失,全身肌紧张调节紊乱。同时,也会刺激太阳穴皮下的神经,使人头晕、目眩、两服发黑,平衡不能维持。因而,以一般暴力打击太阳穴虽不至于造成颅脑损伤,但很容易将人击倒。我图民间武术中过去就有“一法打太阳,拳中倒地下”的记载。
四、人体要害详解——耳
耳是听觉器官,同时又是位觉器官。除了感受听觉,它还有感受人体空间体位变化,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耳根部即耳垂后根部,在耳垂后,下颌角以上,颞骨乳突以下的凹陷处。民间又称之为“撅阴穴”或“耳后穴”
耳分为内耳、中耳和外耳。外耳包托耳廓、外耳道、鼓膜三个部分。声波传入耳道,首先要经过耳膜。中耳位于内、外耳之间,起着传导声波的作用。内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分为感受听觉的部分和感受空间体位变化的部分。其感受空间体位变化的部分又称为“内耳前庭分析器”,包括一个椭圆囊、一个球囊和三个不同方位的膜性半规管。在椭圆囊和球囊的囊壁和三个半规管的壶腹嵴上,生有大量纤毛细胞,其毛束插入一种叫作“耳石”的固体颗粒。在正常情况下,耳石给纤毛细脑一种均匀的压力,使人有一种习惯的平衡感。此外,在三个半规管内充满淋巴液。当人正常体位改变时,半规管中的淋巴液必然流动,从而引起耳石倾斜,纤毛弯曲,对周围的末梢神经产生一种新异刺激。末梢神经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至大脑位觉中枢,使人由此感受到空间体位的变化,同时,又会使全身肌肉紧张度发生重新调节,以适应身体姿势的变化,维持身体平衡。前庭器官“过敏”的人,在较大的体位改变时,会引起过强的反应,出现头晕、恶心、甚至呕吐、虚汗等症状,称为“晕动症”。
打击耳部轻则可以击穿耳膜、损害平衡机能,重则使人昏迷或造成脑脊液耳漏,使人毙命。
1、耳膜破裂和内耳迷路震荡
以拳面或手掌击打耳部,可以因外力震荡和气浪的冲击造成中耳鼓膜破裂,引起耳内出血、疼痛、耳鸣和听力丧失。有时还会伴有头晕、恶心、休克等症状。
打击严重时,空气在狭小的耳道中形成强大的压力,可以造成内耳迷路震荡,致使内耳迷路出血,出现晕眩、恶心或短暂的昏迷,并使前庭器官的平衡机能遭到破坏,出现感觉偏差、站立不稳、无故摔倒。内耳迷路震荡所造成的昏迷,不同于脑震荡。不仅意识容易恢复,而且前庭器官的机能也易于得到代偿。因此,内耳迷路震荡后的昏迷只是暂时的、一过性的。
2、为什么重击耳部会造成脑脊液外漏
重力打击外耳部,不仅可以损坏耳膜、造成内耳迷路震荡,而且常常造成脑脊液外漏,脑脊技外漏是颞骨骨折的直接后果。颞骨骨折后,外漏的脑脊液就会自骨折裂缝进人耳道,从耳道内流出。颞骨骨折同时又是颅脑外伤的一部分,因此,出现脑脊液外漏时,还常常会出现昏迷、面瘫等脑震荡和脑损伤的症状,严重时还可以使人毙命。
3、掐拿耳根可使人晕厥
在耳根部皮下,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等多条神经分支重叠分布。因此,耳根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部位,掐拿耳根部会产生剧烈的酸疼感,用力掐拿可以使人晕厥。
4、重击耳根可使人立即毙命
耳根在颞骨乳突下靠近颅腔底部及颅底与脊柱的连接部位。在耳根深层的颅腔内,是脑干与脊髓的连接部位。称为延髓。耳根部皮下缺少皮下组织,肌内、皮肤极薄。耳根恰恰是从头侧面的薄弱部位上接近颅底和延髓。因此,民间传统点穴理论中有“耳筋通达于脑府,而相距又极近”的描述。
延髓是人的生命中枢,延髓的机能活动控制着人的心跳、血压、呼吸等所有基本的生命活动。
打击耳根部,很容易使颅底受到震荡。颅底震荡必然会波及延髓,使脑干受到展荡、牵拉或发生侧向移位,引起心跳突然减弱、减慢、血压下降、呼吸短促、困难,造成生命垂危。甚至可以出现严重的昏迷或心跳、呼吸骤停使人立即毙命。严重的颅底震荡有时会造成颅底骨折,颅底骨折一般都出现昏迷并有脑脊液自耳道中漏出。
五、人体要害详解——颏部
颏部又称为颌下三角区。颏部是下颌底部的下颌骨下缘与下颌支前缘及上部颈根之间围成的一个三角区。颏部向下与颈部相联,向上通过下颌头与颅腔底部相连。下鄂两侧的下颌头与颅底部的颞骨下颌窝共同组成下颌关节。由于下颌关节的存在使得颌下角与颅腔底部在骨结构上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在颌下三角区正中,有一个重要的经络穴位,即任脉的廉泉穴。自古民间就将其视为要害穴位,有“击打廉泉穴,气绝一命休”的描绘。由于打击廉泉穴常常因为头部的摆动和震荡使人跌倒,因此民间又有人将它给俗称为“跌倒穴”。
打击颏部可直接形成颅底部损伤。整个颏部处于下颌底部,通常只能以拳或掌根由下向上打击才能伤及。单纯的颏部损伤并不十分重要,真正能够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是由打击颏部引起的颅底损伤。
当颏部遭拳、掌打击时,暴力可以经过受力面,沿下颌骨向上传导至颅底,使下颌关节头猛烈地撞击颅中窝,造成颅底骨折。
打击颏部造成的颅底骨折比起其它原因引起的颅底骨折都更为严重。因为颅腔底部构造特殊,骨面有较多的骨粗隆和骨嵴,各处的抵抗力强弱不一,所以,打击颏部使颅中窝受到撞击后,常常可以在颅底形成很长的骨折线。其骨折线绕过坚硬的骨粗隆和骨嵴,由颅中窝延伸至颅底的薄弱区。
打击颏部,引起颅底骨折,往往会发生没有直接损伤的口、鼻出血,并有脑脊液耳漏或脑液鼻漏。脑脊液外漏多与血液混合在一起,所以耳、鼻中异物一般呈乳黄或粉红色。严重的颅底骨折常常合并较重的脑挫伤,因此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程度不同的昏迷。由于颅底骨折很难探查,所以,凡严重的颅底骨折大多迅速死亡。
六、人体要害详解——喉
喉部的要害主要为咽喉和喉结。
在颈部前面,两锁骨内侧、胸骨柄上缘有一个凹陷,凹陷内有下行的无名静脉、气管、食管以及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分支。气管位于皮下最表层。这一凹陷部位通常被俗称为咽喉,在中医经络学上,又被称为“天突穴”。“天灾穴”自古被视为要害部位,少林拳法中还传有“二捅天突穴,锁喉致昏哑”的技击歌诀。
以手指用力直戳天突穴,可以猛烈地压迫气管,刺激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呼吸困难和剧烈咳嗽,甚至引起窒息。肺部的迷走神经直接分布于气管及肺内的支气管树,支配着肺脏的呼吸,而膈神经则直接分布于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膈肌的中央,支配着膈肌的运动。膈神经遭强烈刺激必然造成膈肌痉挛,引起剧烈咳嗽和呼吸困难,迷走神经遇强烈刺檄则会通过延髓的迷走神经中枢使肺的呼吸功能受到反射性的抑制,其结果,很容易导致窒息。
以手指持续用力掐拿天突穴,可以使气管、无名静脉、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同时受到压迫,并可因呼吸受阻、静脉回流受阻、脑缺氧和神经反射作用,引起窒息或昏迷。
打击或掐拿天突穴,一般不会造成致命的后果,但如果咽喉被刺破,则会造成严重的血胸和纵膈气肿,使大量血液流入胸腔,并使纵膈和颈部皮下发生气肿。血胸和纵膈气肿会压迫肺脏和心脏,都可以在短时间使人死亡。
喉结在颈部正中,突出于皮下,成年男子尤为显著。喉结上通咽和口、鼻腔,下连气管,是肺脏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气要道。喉由软骨构成支架,其中甲状软骨为最大的一块,甲状软骨在颈的突出的部份即为喉结。
喉结通常被人们视为要害部位。打击喉结、扼喉、勒颈、以及锐器切颈常常被当作致命的杀伤手段。据法医临案统计,很多自杀或杀人者都习惯于在喉结上下切颈。无论自杀或他杀,切颈者多误认为切断气管或喉管便可以轻易致死。但事实上,切断气管仅仅缩短了呼吸道,并不能构成真正的死因。而徒手以拳、掌打击喉结或勒颈、扼喉、压迫喉结,却都能致人于死地。
1、持续压迫喉结可使呼吸、循环受阻
锁喉、扼喉、勒颈、以掌指持续地压迫喉结一般并不能使人立即致死,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死亡速度比较缓慢。压迫喉结致死,主要是由于阻断了呼吸和阻断了脑循环血流引起的。
以掌指压迫喉结,一般都不能使呼吸道完全阻塞。呼吸道完全被阻塞的可能性极小,只有以较细的绳索勒压在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时才会发生。由于扼喉时呼吸受阻是不完全的,因而造成的窒息也是不完全的。在这种情况下致死过程就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而以掌指压迫喉结时,一般也不能完全阻断头、颈部的循环血流。向头部供血的颈动脉因为有胸锁乳突肌的覆盖,不易被完全阻断,深层的椎动脉受颈椎的保护,根本压迫不到,仍能保持畅通。所以,颈部受压时动脉供血受阻也是不完全的。只有颈静脉回流受阻通常比较严重。然而颈静脉回流受阻也不能在喉结受压后立即形成。因此,由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头部淤血、颅内压升高和脑缺氧也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形成。
无论压迫了呼吸道使肺通气受阻,还是压迫了动、静脉血管使脑循环血流受阻,都会由于脑血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氧分压逐渐下降,引起大脑缺氧而导致死亡。在脑缺氧形成以后,脑组织仍有一定的耐受时间,一般脑缺氧1—3分钟可使人陷入昏迷, 5—6分钟才能使人完全死亡。脑缺氧形成以后,还会刺激颈动脉中的“化学感受装置”,使人产生强烈的深呼吸欲望,继而会产生窒息的恐惧心理和垂死的反抗和挣扎。在抵抗力量较大的情况下,死亡速度通常比较缓慢,一般都需要几分钟时间。
2、打击喉结可以立即致死
以拳、掌打击喉结可以立即致人于死地。这主要是由于喉结上的喉上神经和食管上的迷走神经丛受到强力刺激,致使心跳、呼吸产生反射性抑制的结果。
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的一个分支,也是颈部皮下一个重要的感觉神经末稍。食管迷走神经丛在紧靠气管后壁的食管上,由左右迷走神经相互交错而成。迷走神经联系着延髓迷走神经中枢,对心跳、呼吸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强力打击喉结,会刺激喉上神经和食管迷走神经丛产生强烈兴奋,传入延髓,引起反射性闭气、突然窒息、心率锐减、血压下降,甚至引起呼吸、心跳骤停而立即导致昏迷或死亡。
七、人体要害详解——面部
面部要害主要为鼻和三角区。
外鼻位于颜面中央,是由骨和软骨构成的骨性结构。面三角区是指面部鼻根以下,鼻尖以上,鼻两侧至嘴角外的三角区域。打击鼻、面三角区,不仅可以直接损伤鼻骨,而且常常潜在着生命危险。
1、鼻骨损伤的直接后果
外鼻和鼻腔都是由骨和软骨作为支架,直接覆盖皮肤而构成的。 由于鼻软骨的存在,使鼻部的骨性结构变得脆弱。同时,鼻表面和鼻腔内都缺乏皮下组织,既没有丰富的肌肉,也没有脂肪。外鼻孔内,皮肤与软骨膜直接相连。深层鼻腔内,鼻粘膜直接覆盖鼻骨和鼻软骨。因此,鼻损伤发生时,疼痛十分剧烈。此外,鼻骨两侧有两块很小的泪骨。泪骨簿而脆,压迫泪骨,可致使鼻翼酸疼,泪流不止。鼻部遭钝性暴力打击,如拳击或钝器打击鼻梁,可将鼻骨击碎,造成鼻梁塌陷。暴力作用在鼻梁上方时,造成鼻梁正面塌陷,出现鞍状畸形。暴力作用于鼻梁一侧时,则出现打击面同侧鼻梁塌陷,对侧隆起,鼻梁歪斜。有时暴力打击鼻梁一侧,除鼻骨被击碎外,还可以累及下眼眶骨折。鼻骨被击碎,可使鼻内大量出血,疼痛异常,并使两眼泪流不止,造成暂时视力障碍。
2、鼻损伤的潜在危险
鼻腔周围有很多含气的骨性腔窦,称为鼻窦。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些鼻窦外通鼻腔,并与颅腔相连。鼻骨损伤常常累及鼻窦。鼻窦损伤一般都比鼻骨损伤更为严重。额窦、筛窦、蝶窦损伤,常常形成颅底骨折,使脑脊液从鼻腔外漏。上颌窦项壁的裂伤,可造成眼球内陷,出现复视。筛窦损伤,可以因视神经受到压迫而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脑脊液自鼻腔外漏,是鼻窦损伤和颅底骨折的有力证据。鼻骨损伤后,脑脊液外漏常常和大量的鼻出血混合在一起,从鼻腔里流出,很难一目了然地辩认。判断是否有脑脊液外流可以把鼻腔中流出的颜色浅谈的液体滴在纱布或吸水纸上,初果血迹周围很快出现一圈被水湿润的环行红晕,脑脊液外漏即可确定无疑。
脑脊液外漏的真正危险在于逆行性颅内感染,导致脑膜发炎,鼻窦裂伤使颅底骨折与鼻腔相连通,外界细菌随时可以逆行侵入大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因此,脑脊液鼻漏发生的,应任其自流,切不可以为止血或阻止脑脊液外漏而冲洗或填塞鼻腔,以免危及性命。
3、鼻腔出血的潜在危险
鼻梁遭暴力打击后,鼻腔大量出血,这在平时非常多见。鼻部血运丰富,有鼻背动脉、额内动脉、内眦动脉及筛前动脉等四条动脉分布。而且鼻粘膜血管又极容易破裂。因此,不论鼻损伤轻重,鼻出血都很容易发生。
鼻腔出血的危害并不在于失血本身。其真正的危险是在鼻内出血,流经咽喉引起误吸。在鼻腔后部,由于鼻咽相通,因此鼻腔后部的出血或鼻窦出血很容易误入呼吸道,阻断呼吸,引起呛咳或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有人习惯于鼻腔出血后,将头部后仰,试图以此来止血。实际上,这种作法更容易使血液流入呼吸道,是很危险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将头前屈,以口代鼻进行呼吸,以避免误吸。
4、面三角区破损的潜在危险
面三角区又校称为面部危险区。暴力打击面三角区,只要不发生表皮组织破损一般危害不大,但面三角区表皮破损,却可以造成致命的后果。
在面三角区内,神经、血管分布极为丰富,尤以静脉血管的分布较多。面部静脉结构特殊,都没有静脉瓣,因此容易造成血液逆行。而面部静脉血液的回流,多要经过面深静脉及眼内眦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窦。因而,面三角区破损,外界细菌极易通过面部静脉,向整个头、面部扩散,并沿面部静脉上行侵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诱发脑膜发炎,导致生命危险。为此,面三角区外伤无论出血多少,都不可以直接用手挤压或用不洁物捂按,以防细菌感染,侵人大脑。
八、人体要害详解——颈部
颈部的要害主要为颈后和颈侧,由于后脑枕部紧邻颈后,故划分为颈部要害。
一、脑枕部是指后脑枕骨粗隆上下这一部位。脑枕部与后颅窝相对应,向下与颈部没有明显的界限。暴力打击脑枕部,常常造成致命的后果。很早以前,脑后正中的枕骨穴就已被民间列为“致命穴”。
1、脑枕部遭打击极易形成脑震荡
脑组织受着颅骨的直接保护。颅骨下面,三层脑被膜之间和脑室中的脑脊核对脑组织也起着保护作用。当头部遭暴力打击时,被打击部位的脑脊液立即向其它部位分流,以此来缓冲外力对脑的震荡。但头的各部位对外界暴力的缓冲又是不均衡的。人的前额可以承受较强的外力,对外力震荡具有很好的缓冲性。与前额部相比,脑枕部是对外力冲击承受力最差的一个部位。比如,人们可以用前额冲顶高速飞行的足球,前额也可以承受重拳击打而不至被击晕,而高速飞行的足球撞击在后脑或用重拳击打后脑均可以轻易将人击倒。在实际颅脑损伤中,前额部遭暴力打击,颅内血肿极少能够形成,而脑枕部遭暴力打击,颅内血肿的比率却很高。可见,脑枕部对外力冲击的缓冲能力远不如前额。这一现象可能与各脑室在颅腔内的解剖位置大多比较
人体比较脆弱的部位:1太阳穴,用力打击会造成休克,甚至至死。2耳朵,用掌用力拍击,会造成耳膜刺穿,影响人体平衡和判断力,降低别人攻击力,甚至直接击倒。3三角区,即鼻梁到嘴角两侧,鼻梁骨十分脆弱,用指拳用力打击易至骨折,同时会非常痛,眼泪也会不自觉流淌,影响判断力及视线,但实际打斗中,力量不够的话,击倒率很低。4下巴及脸夹与颈部连接处,下勾拳击打,会直接震荡脑部,造成眩晕。5耳后(耳垂下后方)及后脑。有重要穴位,遭重击会昏迷,实战中比较容易用到。6眼睛,(无深仇不建议采用)7腋下勒骨。不经常有机会使用,但是如果别人出拳你可以格挡或是闪避,横臂或勾拳趁机攻击。或者上步肘击。效果会非常不错。8,胸部勒骨与腹部交接处,中间会有一块三角区,用力按压都会感觉胸闷,那里没有腹肌的保护,远可侧踹,近可拳击,缠斗可抬膝。9各个关节连接处(包括腕、肘、手指、膝、踝,这些地方通常都是非常脆弱的。用的好会使人丧失攻击力,建议你学习一下擒拿。卸力,借力。能发挥奇兵作用。10裆部(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传说当中的撩阴腿,猴子偷桃,都是由此而来。打击效果不用多说,拍一下自己的就知道了。但容易造成被攻击者以后不举。11喉,非常容易至死,不介绍。其实打架不是谁身体壮就可以赢的。在面对身体条件比自己优越的人时,最关键的是保持冷静。有的时候明明是可以躲开的拳等到真的打起来就忘了躲了。别人出拳自己就出拳,所以就造成了上来就扭到一块去了。只要保持冷静,很多的技巧其实都是可以用出来的。经常锻炼一下自己的反应能力,打打反应球。记住:镇定,冷静,是第一要素。不要被肾上腺素控制了你的大脑。特别是在一对多的时候,跑斗,游斗,转换位置,始终保持只面对对方一个人,其他人都被挡在其身后,动作迅速有力,不要作无用动作浪费体力。另外,真实打斗中,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可以保持你跟对手之间的安全距离。但是记住抬脚千万不可以高于腰部,这样非常危险,很容易被人抓住,而且会中心不稳。别看电视上跆拳道那些漂亮的的高抬腿。那是竞技武术。出拳的时候尽量直线,这样对方不容易闪躲。咏春的攻中路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武术讲究武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我们都是年轻人不免好胜,所以希望你能记住:拳头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武功再好还怕菜刀呢。打,是迫不得已。不要惹事!自保即可,好自为之!
和认识的人发生矛盾打的话 别下死手,鼻梁,脖子,腰两侧肋骨,脸都可以打但是是讲究速度的
和不认识的人打的时候。太阳穴,眼睛,鼻尖,脖子,腰两侧肋骨,速度第一
打架距离是手向前伸的15到2倍的距离时要进行腿击 防止对方用王八拳(乱挥拳的简称)踢腿方式很有讲究对方比你矮就直接垫一步侧踢或者小跳踢头 第一脚重第二脚轻马上跟进攻击对方主要部位 , 和你身体相当 对对手不熟悉就得用前踢身体向前倾5成力踢对方的大腿(腿不可抬高踢到大腿即可)瞬时跟进,目的是以拳法攻克对手 ,一个专业的拳击运动员反映速度在03秒但是正常人需要05到08秒才做出反映 ,所以关键在于以一秒击打3拳以上几秒秒即可完败对手 , 在家对着空气乱挥拳 天天练练到筋疲力竭为止 做些力量训练,力量够的人其实随便一脚就踢翻对方了,
相对来说,舌头的确是相对其尺寸来说最结实的肌肉,但事实上,舌头是由四块肌肉组成的。舌肌纵横交错,能使舌头翻滚卷曲,活动自如。舌头表面还长有味蕾,可以品尝酸甜苦辣。
至于最强壮的,有两个候选者,一个是用来嚼东西的咀嚼肌。咀嚼肌很有力量,年年月月,它为人们服务,咀嚼食物,有人还能在牙齿的帮助下用它咬碎核桃、松子、胡桃。有些杂技演员在表演动作时还能用嘴衔一些重物,靠的是强有力的咀嚼叽。也就是上面一些网友说的咬肌。
另一个是臀大肌,谁能想像到我们的屁股竟然这么强壮!
人体共约639块肌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现在,摸摸你的身体,你觉得哪块肌肉最强壮?舌头、手指、胸部、臀部、还是腿上的肌肉?
绝对力量第一名是咀嚼肌,1986年福罗里达州Lake City的Richard Hofmann在2秒内释放了442公斤的咬合力。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人体肌肉的功能之王当属舌头。舌头内富含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其由八块肌肉组成,是人体真正文武双全的肌肉。文可以控制口腔进出气流辅助说话,除了普通人说话都需要舌头参与外,那些说德语、俄语等有大量大舌音的人舌头肌肉也会得到锻炼,当然你不要小看饶舌歌手的舌头。舌头可以搅拌食物,辅助咀嚼动作。舌头有味蕾,本身又是人体五感中的味觉器官。舌头同样是表达爱意的终极利器,法式热吻需要良好的舌肌控制力。
至于最强的肌肉来说,身体每块肌肉的所承担的角色都不同,所以没有最强的,因为他们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
人体致命弱点的击打部位与方法
人体有六大致命打击部位和拳打、掌击、指戳、手捏、肘击、膝顶等主要击打方法。
1、耳。人的听觉器官。
击打方法:以单掌或双掌(手心呈杯状向内)击打耳部。传统武术叫“双峰贯耳”。
击打后果:轻则引起耳鸣,眩晕而丧失抵抗能力;重则耳鼓膜破裂,产生剧痛,休克,甚至死亡。
2、后脑。位于脑颅的后部,由桥脑、延髓和小脑构成。
击打方法:砸拳、推掌
击打后果:轻则麻痹昏迷,重则死亡。
3、两肋。两肋位于胸部两侧。左软肋是上腹部脾区,右软肋是上腹部肝区。
击打方法:勾拳、顶膝
击打后果:轻则骨折,重则使肝、脾脏破裂,导致死亡。
4、颈部。颈部可分为前部、侧部和后部。颈前有咽喉、气管;颈侧有颈动脉;颈后为颈椎,上接生命中枢延髓。
击打方法:插掌、劈掌、锁颈拿法
击打后果:喉部受到攻击,轻则可使对方感到剧痛,或窒息、咳嗽,重则死亡;颈外侧受到攻击,轻则昏迷,重则会造成血液流通受阻,导致脑部缺血而昏迷,以至死亡;颈椎受到重击,轻则瘫痪,重则死亡。
5、腰(肾脏)。腰位于胸椎与骶椎之间,是上体的支柱,其左右两侧是肾脏。
击打方法:勾拳、顶膝、劈掌、前蹬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成反弓状而完全丧失抵抗力,重则腰椎神经损伤,内出血、肾破裂而引起死亡。
6、裆部。裆部是指盆腔底部,是神经、血管分布最为凑集的部位,对外界地刺激特别敏感。
击打方法:弹踢、冲膝、手掏或抓捏
击打后果:轻则疼痛难忍,重则死亡。
人体中有十六处非致命打击部位,主要击打方法在前述方法以外还有:踩跺、蹬踢、折别等方法。
1、鼻。人的嗅觉器官。鼻骨对正面和侧面打击的承受力很弱。
击打方法:直拳、摆拳、推掌、砸拳
击打后果:轻则流泪不止,酸痛难忍;重则鼻梁骨折,呼吸困难。
2、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击打方法:插掌、翻背拳
击打后果:轻则视力减退,视力模糊;重则失明。
3、下颌(颌下三角区)。下颌两侧的下颌头与颅底部的颞骨下颌窝,共同组成下颌关节。
击打方法:推掌、直拳、摆拳
击打后果:轻则头部的摆动和震荡使人跌倒,重则剧烈疼痛,昏迷。
4、锁骨。位于两肩前侧,以韧带与肋骨连接,是人体骨骼中最易折断的部位。
击打方法:劈掌、砸拳
击打后果:轻则上肢无力,重则骨折,丧失攻击能力。
5、腋窝。位于上臂与胸之间,由肌肉围成腔隙,其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为颈部与上肢血管神经的通路,有臂丛神经和腋动脉。
击打方法:插掌、弹踢
击打后果:手臂产生放射状触电感,手臂酥麻丧失运动能力。
6、心窝(太阳丛神经结)。心窝位于腹腔上胸骨下的凹陷处,距心脏很近。
击打方法:勾拳、顶膝、正蹬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膈肌痉挛,呼吸困难而丧失抵抗能力;重则休克。
7、腹部。腹内脏器官包括肝、胃、脾、胰、膀胱等。壁层腹膜神经末梢丰富,敏感性强。
击打方法:正蹬、顶膝、勾拳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重则内脏破裂而大出血。
8、小腿。小腿的胫骨没有肌肉包裹,抗击力极差。
击打方法:侧踹
击打后果:轻则产生剧痛,重则造成骨折。
9、大腿外侧。大腿外侧由阔筋膜张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所组成。
击打方法:横踢、膝撞
击打后果:轻则引起大腿剧烈疼痛、酸麻无力;重则肌肉挫伤而丧失运动能力。
10、腕关节。腕关节周缘无肌群保护,有肌腱、血管和神经穿行其间。
击打方法:弹踢、劈掌、拧腕、折腕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重则骨折。
11、肘关节。肘关节是人体比较脆弱的部位。它由肱骨下端与尺骨、桡骨的上端构成。肘关节的关节囊前后薄弱、松驰,完全伸直时最怕从后施加压力。
击打方法:担肘、拧肘、撞肘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放射状)而暂时丧失运动能力,重则韧带撕裂、脱臼,完全丧失抵抗能力。
12、肩关节。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关节盂浅,关节囊松弛,固定性差。
击打方法:别肩、撕翅、锁肩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重则肌肉、韧带撕裂,脱臼。
13、指关节。指关节由掌骨小头和第一指骨构成,都是滑车关节,关节囊被侧松驰。
击打方法:向后扳拧折压、向两侧扭拧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重则韧带撕裂、骨折。
14、膝关节。膝关节由胫骨、腓骨、膑骨、半月骨和股骨连接而成,是下肢的主要关节。它的活动面很小,只能伸直和后屈。
击打方法:侧踹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重则造成关节错位、骨折。
15、踝关节。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与跟骨、距骨等连接而成。它能屈伸、向外翻转。
击打方法:挫蹬,向左右扳拧。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重则脱臼、韧带撕裂。
16、脚背。脚背由楔骨、骨和骨基底部的关节面组成。脚背神经凑布,骨肉较少。
击打方法:蹬跺
击打后果:轻则剧烈疼痛,重则韧带撕裂、骨折。
补充:(下面这几种是亲身试验过的。很好用)
1、上唇:估计知道打上唇的人不多。上唇是鼻软骨与硬骨的连接处,这里的神经很靠近皮层,是脸的要害部位之一!可以用角度稍微向上的手掌外侧或小拳猛击敌人上唇,就算是轻轻地来一下子,那疼痛的感觉啊我是疼得当时就晕乎了,腿都打颤!
2、喉结:提倡的攻击方式是用掌外侧攻击喉结,但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啊~个人认为用小拳攻击效果也不错D,还有种打法是将右手八字张开,就象是要抓住对手脖子一样猛地撞过去,呵呵~~我试过最好的效果是我的对练狂吐了十分钟,一个下午喘气都带血腥味
3、咽喉:知道具体位置吧?就是脖子下面的那个窝窝!一般的方法就是戳击,用一到两个手指挺直,迅速地戳击 咽喉下部的凹处。效果很明显,至少可以让对手感到剧痛,严重点的会窒息、咳嗽,再严重点~如果戳破了咽喉皮层,那
4、颈外侧:自己把手放在脖子两侧感觉一下,找到那两条血管没有?用手掌外侧猛然砍击对手的颈外侧(要是没找着血管的我说明一下、就是耳朵下面略微靠前的地方),可以马上使对手失去知觉。这方法无论用正手或反手都可以,不必拘泥于自己的站位或一定用右手,这么打一下,对手将因为颈动脉、颈静脉和迷走神经受到打击而昏迷,但是不至于马上毙命,用于纯粹的防卫比较合适。
(一)颈椎(俗称脖关节) 颈椎是头部与躯干相连接的部位,共有七节椎体,被称为生命的中枢。能前伸、后仰、左右转动,如果受到外力击打或用暴力向左、右搬拧,轻者可使颈椎功能遭到损伤,重者会使人致残或死亡。
颈椎受到严重打击后,能使神经及大脑失灵,因而导致一定部位的肌体萎缩或僵化。
(二)肩关节 肩部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它是由肱骨、肩胛骨、关节盂、韧带和锁骨联接而成。它能内收、外展、前屈和旋转运动,是连接臂手的重要关节。格斗中如用暴力向左右拧拉或向后扳至极点,就会使其脱臼或韧带、肌肉撕裂,削弱战斗力。
(三)腕关节 腕关节是臂部主要关节,是由挠骨和腕部八块小骨组成。腕关节主要靠韧带联接,活动范围较大,能前屈、后抑、内收、外展和旋转运动。但如果超过它的活动范围,内卷、后折或向两侧反拧、缠丝等轻则会脱臼、韧带撕裂,重则骨折。
(四)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尺骨、挠骨、肱骨联接而成,活动范围较小,能前屈、伸直、可随肩关节上下拨动。当伸直时,向后或向两侧猛折、踢打,就会脱臼或骨折。
(五)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重要关节,骨骼大而有力。它是由股骨、骨、腓骨、胫骨和半月板联接而成。能前伸、后屈。向前伸直或站立时,用暴力扳拧或踏踹,轻则使人倒地,重则脱臼、骨折。
(六)指关节 手指关节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由三节短小指骨联接而成,它能前屈、伸直、活动范围较小,当伸直时用力向后或向两侧猛折就会造成骨折。且每个指部力量较小,便于控制。
(七)踝关节 (俗称脚脖子)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跟骨等联接而成,能内收、外展、伸直,活动范围较小,用力踢踹、拧拉,就会造成脱臼、韧带撕裂、失去正常功能。
(八)寰关节 (俗称腮部)是联接上下颌部位的关节,受到暴力打击或扣、压,就会造成脱臼,失去正常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