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淄博除了烧烤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去游玩?

今年五一,淄博除了烧烤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去游玩?,第1张

景点一

周村古城: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古商城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的明清原貌和历史本色,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走进大街,你就会觉得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一部老**里。走进周村,顿时感到一种恬淡和轻松,仿佛走进一条水流轻缓的河,深切地感受到古老与现代并存。

景点二

颜神古镇:古老而又时尚的颜神,多个时空维度的切换,魔幻而又迷离的夜游,迥异于其他古镇的独特体验,值得你专程前来打卡颜神古镇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是以古窑集群为特色的传统街区。自北宋始,该区域即陶瓷业兴盛、匠人云集,成片的窑火与市井的烟火气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奇异的魅力。

景点三

蒲松龄纪念馆:蒲翁故居蒲松龄纪念馆坐落于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是为蒲松龄而设立的文化名人纪念馆,属比较典型的明清风格的北方农家建筑,目前被授予“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景点四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闻名遐迩的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近4万5千亩,涵括120多个山峰。她以丰富的植被,古老、奇异、名贵的树种,秀丽的山光水色,古朴、浑厚、凝重的庙宇和悠远美丽的历史传说以及森林深处的少数民族风情歌舞吸引着无数前来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她以变换多姿的色调,装扮着这儿的春夏秋冬。公园内五大景区之一,它汇集林、泉、洞、谷于一体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优势。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春秋战国兵家争战之要地。宋代玉皇宫、明代红门、泰山行宫、清代吕祖庙等文物古迹掩映于密林之中。

景点五

管仲纪念馆: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和他的民为邦本、礼法并用、通商惠贾、开放务实的深邃思想,赢得了世人的讴歌和后人的礼赞。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2008年暑假笔者与张江华老师对万承土司的历史进行了田野考察,期间发现了许多万承土司与土目家族的墓碑,这些墓碑对于研究桂西壮族土司时代的社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试图对收集到的万承土司家族的墓碑作初步的分析。

  一、万承土司的世系

  本文论述的万承土司位于左右江流域之间,历史上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广西大新县境内的龙门乡、昌明乡、五山乡、福隆乡以及隆安县的平山乡和布泉乡,其领域有“六坊九甲”之称,六坊即练坊(今头咘屯、模练屯)、盘坊(今达马屯、伏内屯)、上坊(今谭巴屯、仙屯)、武坊(今六干屯、武安屯)、义坊(今南模街)、后坊(今弄内屯、弄乙屯),九甲即上甲、外甲、令甲、北甲、盛甲、中甲、下甲、立甲、田甲等,六坊位于龙门街附近,此外的九甲是偏远之地,治所在今龙门乡政府所在地。大新县境内历史上还存在着下雷、安平、养利、恩城、全茗、茗盈等土司社会。与广西西部的其他土司一样,桂西地区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天然屏障使这些土司在历史上长期得到维持,他们之间不相归属,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历代中央王朝由于鞭长莫及,也只能藉由这些土著势力、采取间接的方式保持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在大新县的八大土州中,养利土州的“改土归流”开始得最早,始于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其余土州的“改土归流”始于清朝光绪末年,万承土州延续得最晚,民国18年(1929年)才设置万承县。1951年4月,养利、万承合并成立养利万承联合县,同年9月养利万承联合县与雷平县合并成立大新县,县城设在桃城[1]。作为“改土归流”最晚的万承县就这样在新中国的行政区划中融入大新县,随后在以县为基本单位修史志的过程中万承县的历史也就记入《大新县志》了。

  从地理上看,万承土司处在左右江之间,其东部是广西西部各土司的势力范围,在其东部的末梢巍峨的龙虎山是万承天然的屏障,在西部的龙益屯处则仅有狭窄的紫云洞通向养利州,有“一夫当道,万夫莫开”的优势。目前316省道线也只能从中开出一条隧道通过,其内部的“六坊九甲”则形成一个够得上自给自足的峒场。这种地理上的优势使得万承土司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的冲击。

  万承土司是许姓,许氏家谱对此的表述是:“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白马镇锦字街金鸡巷,于宋皇佑五年随狄武襄公南征有功,世守广西太平府万承土知州,带原品守备职衔。”许氏家族获得了万承地区的最高地方权力后,在其下一层形成了以冯、赵、李、黄四大家族为“第二权力圈”的土目家族,这四大姓的族谱都对这一权力圈的形成进行了解释。如李氏家谱记载:“始祖李祥光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即今益都县)人氏自宋皇祐年间与冯廷宗赵公通黄显达许俊随狄青将军征剿侬智高平服功奉诣设州治建都完成加封许俊为世袭州收封冯李赵黄为世目即今谓炼内盆盛田坊头目也。”另外赵家族谱及冯家在万承落户的先祖冯廷宗的墓碑也有相同的表达。据许氏家谱记述,许氏土司从许万户到许建藩承袭州职共有26人,具体是:许万户—许朝烈—许弥高—许福庆—许显佐—许元隆—许承暑—许潜安—许俊—许国安—许永诚—许奎—许荣宗—许莹—许世忠—许文钰—许大政—许祖兴—许嘉镇—许鸿业—许天爵—许修义—许可钧—许绍纲—许荣—许建藩。这26六个土司之间并非都是亲子关系,也就是说万承土司的权力继替可以在叔伯侄之间相传。

  二、万承土司的墓碑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谓的土司并非指承袭州职的土司本人,而是指整个土司家族,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许氏土司家族墓碑共有10个,分布如下:

  位于龙门乡武安村六干屯的2个明代墓碑①:

  明故太土官考翠峰许公讳世和之墓

  元命已未年捌月拾柒日未时生寿阳肆拾捌岁于嘉靖贰拾伍年柒月初柒子时故

  嘉靖肆拾参(按:应为“叁”)年岁次甲子拾壹月丙子初叁壬寅日甲辰时安葬寅山申向孝男知州土官许文钰立

  明故太土官妣黄氏讳妙容之墓

  元命庚申年参(按:应为“叁”)月贰拾柒日戊时生寿阳陆拾岁于嘉靖已丑年拾壹月初参(按:应为“叁”)日寅时故

  嘉靖肆□□岁次丙子拾贰月辛丑参(按:应为“叁”)拾戊子日壬子时安葬坐寅向申□甲庚侄男知州土官许文钰冠带孝孙许国连立

  位于龙门乡宝山村板娜屯的2个清代墓碑②:

  清故妻岑夫人之墓

  吾崔岑氏系归顺州知州岑公继纲长女也,崇祯拾壹年戊寅玖月拾肆日庚时亡,我家事无。育子十二,长子鸿图年二十九已亡,有孙,二鸿基,三鸿熏,四鸿猷,五鸿业,六鸿谟,七鸿功,八鸿庆,九鸿纪,十鸿纲,十一鸿硅,十二鸿璋。抚育女十三,长女遂葺未□,二女遂瑶适茗盈州知州李缵鼎,三女遂雯适上映州知州许弘祚,四遂婧适龙英州知州赵振刚,五遂英年至十八岁殇葬山右旁,六遂贞,七遂宁,八遂暇,九遂仙,十遂文,十一遂妩,十二遂乐,十三遂春,余皆未字。吾妻殁于康熙贰拾年辛酉拾贰月拾肆日已时计享阳寿肆拾岁,卜于康熙贰拾叁年甲子拾月拾伍日未时安葬于娜村山名四禄龙甲龙□首坐寅向申内局丙寅丙申分金外局庚寅庚申分金勒以永记。

  康熙贰拾叁年甲子拾月拾伍日未时原万承州知州今致仕许嘉镇皆葬万承州知州事嫡男鸿业,二男鸿基,三男鸿熏,四男鸿猷,六男鸿谟,七男鸿功,八男鸿度,九男鸿纪,十男鸿纲,十一男鸿硅,十二男鸿璋。

  侄男鸿艺,鸿德,鸿典,鸿策,鸿韬,鸿略,鸿裔,鸿烈,鸿达。

  嫡男长孙嗣琳,长男长孙嗣荣,长男次孙嗣爵,三男长孙嗣琮,三男次孙嗣璜,四男长孙嗣瓒合建立

  清上殇许五女子之墓

  呜呼五女英甚可原念汝母愈可哀汝之母非浓情哀五女焉舐犊邪忆余童年文定汝母迨完□而汝母之年两纪有五春入余门冬生汝兄鸿业既生汝姊字龙英郡候再生汝莹受聘于明江黄郡候呜呼噫噫思汝童年能知母之孝而汝尝言孝能知母之顺而汝尝言顺能知□之慈惠逮下而汝亦尝言慈言惠及少长而孝顺于余内庭者鉴鉴有据即慈惠亦大众可观余每藕喜以为女中白眉奂日未尝不为我国闯生色胡不恤汝以母服未□于归未永远乐人间去汝生于康熙丙午年拾月初四酉时殁于康熙癸亥午九月十二日戊时癸午年十有八岁算可远耶呜呼五女宛甚可哀原念汝母不容不哀汝母子哀今世之人也哀今世之罕见其人也纵世有人而于余罕见不容不哀汝母子之甚也哀子甚哀母元甚哀母甚哀子不得不若哀虽实甚而于溺情舐犊余庶几其免于诚乎今卜□汝于绿嵩山之阳生寅□中庚寅庚申分金之原元正附母茔之侧俾汝母子神灵相依而永远仝享祀用是作志铭于墓曰哀子及母哀毋及子处汝胞兄念虑何几。

  康熙贰拾叁年叁月初三日辰时万承州致仕父嘉镇主万承州事胞兄鸿图鸿基鸿熏鸿猷鸿谟鸿功鸿度鸿业,弟鸿纪鸿纲鸿硅鸿璋,侄嗣策嗣爵嗣琳嗣英嗣豪合立

  位于福隆乡营旺村内坟屯的2个清代墓碑[2]:

  赵氏墓碑文

  太太赵太夫人,英阳世爵大夫讳□□之女也。正配万阳许世爵奉直大夫子讳许祖兴,号调鼎,袭万承州知州事。有男五,长男嘉镇,袭州职,年老致仕;二男嘉铨,钦授功加左都督仍带馀功十次;三男嘉福;四男嘉禄,官至守备,年至四十七岁而亡,生男孙一人;五男嘉寿。女二人,长女适田州知州岑廷铎;次女适思明府知府黄戴乾。长男嘉镇生男孙十三人,正媳岑氏生嫡孙鸿业,现袭州职;长孙鸿图年至二十九而亡,生有曾孙二人;四孙鸿猷;六孙鸿谟;七孙鸿功;八孙鸿度;九孙鸿纪,十孙鸿纲;十一孙鸿硅;十二孙鸿璋;十三孙鸿参。女孙十三,长孙女遂茸适思明州黄玉中;二遂媛瑶适茗盈州知州李缵鼎;三遂雯适上映州知州许弘祚;四遂婧适龙英州知州赵振刚;五遂英年至十八岁殇;六遂贞;七遂宁;八遂暇;九遂仙;十遂文;十一遂妩;十二遂乐;十三遂春俱年幼。二男嘉铨生男孙五,长孙鸿志,十九岁殇;二鸿德;三鸿艺;四鸿韬;五鸿略。女孙八,长女遂琳适下冻州知州赵乖龙;二遂昭适太平州知州李开锦;三遂玄适下雷州知州许绍武;四遂嫌;五遂婷;六遂婵适结安州知州张天祚;七遂娟;八遂伸俱年幼。三男嘉福,生男孙二,长孙鸿典;二鸿烈。女孙五,长女遂严适龙州知州赵国梁;二遂威适向武州官弟黄嘉德;三遂争适太平州官弟李友棣;四遂孕未适;遂缵适安平州官兄李子宴。四男嘉禄,生男孙鸿慈,女孙三,长女遂姬适安平州官李长略,三遂罗,四遂周,俱年幼。五男嘉寿,生男孙三,长孙鸿策,二鸿训夭,三鸿裔。女孙二,长女遂慈,二遂威,俱年幼。我太太夫人生于辛亥年五月十二日寅时,享阳七十四岁,于康熙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一已时寝故。是岁丁卯年十月念五寅时卜葬于金龙山,系艮入首,坐丑向未辛丑辛未分金嘱予为千万世铭因铭之日。

  天地之英,聚而成形。夫人懿德,永受其祯。

  皇清康熙贰拾陆年丁卯拾月拾伍日寅时孝长男承袭知州事许嘉镇。

  长男嫡孙袭州职许鸿业,长男二孙功授随征官许鸿基,长男四孙许鸿猷,长男六孙许鸿谟,长男七孙许鸿功,长男八孙许鸿度,长男九孙许鸿纪,长男十孙许鸿纲,长男十一孙许鸿硅,长男十二孙许鸿璋,长男十三孙许鸿参,长男之长孙曾孙长孙许嗣□,二孙许嗣□,长男之二孙曾孙长孙许嗣永,二孙许嗣祥,三孙许嗣□,长男之三孙曾孙长孙许嗣琮,二孙许嗣□,长男之四孙曾孙长孙许嗣□,二孙许嗣汪。二男授左都督府许嘉铨,二男二孙许鸿德,二男三孙许鸿艺,二男四孙许鸿韬,二男五孙许鸿略。三男许嘉福。五男许嘉寿,五男长孙许鸿策,五男三孙许鸿裔。仝建立

  原柳州协中营中厅驻柳州游击署司佥书事眷晚侄周朝瑞首撰。

  黄氏墓碑文

  母黄氏,原广东人明援寿官黄公谓德政女也,诞万历肆拾壹年癸丑陆月贰拾伍日戌时,归佐光君谓祖兴号调鼎万承州事。生养男五长男嘉镇,二男嘉铨,三男嘉福,四男嘉禄,五男嘉寿。抚育女二长女适田州知州岑廷铎;次女适思明府知府黄戴乾。及先君不禄,我母抚教男等,嘉镇袭万承州知州。今年老致仕。生孙十二,长孙鸿图年贰拾玖岁亡,生有曾孙二人,二孙鸿基;三孙鸿熏年至贰拾陆岁亡,存曾孙壹人;四孙鸿猷;伍嫡孙鸿业袭知州事;六孙鸿谟年至叁拾岁亡,有曾孙一人;七孙鸿功;八孙鸿度年至贰拾肆岁亡;九孙鸿纪;十孙鸿纲;十一孙鸿硅;十二孙鸿璋。女孙十二,长遂茸适思明州知州黄玉中,二遂媛瑶适茗盈州知州李缵鼎;三遂雯适上映州知州许弘祚;四遂婧适龙英州知州赵振刚;五遂英年至十八岁殇;六遂贞适罗白县知县梁光福;七遂宁;八遂暇适周承德,九遂仙适向武州官弟黄玉晓;十遂文;十一遂妩;十二遂乐具年幼。男嘉铨,滇有功,奉部题准援左都督府,仍纪馀功二次。生孙七,长孙鸿志年至十九殇,二孙鸿德;三孙鸿艺,四孙鸿略,六孙鸿谋;七孙鸿祚。女孙八,长遂林适下冻州知州赵乖龙;二遂昭适太平州知州李开锦;三遂玄适下雷州知州许绍武;四遂嫌适全茗州知州许邦题;五遂婷适结安州知州张天祚;六遂婵适龙州官侄赵殿辉;七遂娟殇;八遂伸年幼。三男嘉福年至六十一岁亡。生二孙,长孙鸿典;二孙烈。女孙五,长遂□适龙州知州赵国梁;二遂娥适向武州官弟黄嘉德;三遂争适太平州官弟李友棣;四遂孕适桂平县训道杨参桂;五遂缵适安平州官兄李子宴。四男嘉禄,年肆拾柒岁亡。生孙鸿慈,男孙,三女,长遂姬适安平官弟李长略;二遂罗;三遂周。五男嘉寿,生孙五,长孙鸿策丙子科中贰第二名举人;二孙鸿训夭;三孙鸿裔;四孙鸿肃;五孙鸿艾。女孙二,长遂慈;二遂威。我母于康熙拾捌年已未叁月拾叁日辰时卒,享寿陆拾柒岁,当合葬于先君龙内同穴;困上卜荣望村山名曰黄龙出洞吉地也,遂于康熙叁拾柒岁次戊寅叁月初壹日申时迁葬,丑艮龙入首,内局坐甲向庚,正针庚寅庚申分金,外盆缝针,丙寅丙申分金,谨勒永记。

  孙长男之嫡孙袭职许鸿业,长男二孙两广随征官许鸿基,长男四孙许鸿猷;长男七孙许鸿功,长男九孙许鸿纪,长男十孙许鸿纲,长男十一孙许鸿硅,长男十二孙许鸿璋。

  曾孙长男之嫡五孙曾孙二嗣昭,四嗣麒。长男之长孙曾孙嗣荣,二嗣爵。长男之二孙曾孙一嗣永,二嗣祥,三嗣贤,四嗣显。长男之三孙曾孙嗣琮。长男之四孙曾孙一嗣瓒,二嗣瑞。长男之六孙曾孙一嗣炽。长男之七孙曾孙一嗣真。二男授左都督府许嘉铨。二男二孙许鸿德,二男三孙许鸿艺,二男四孙许鸿韬,二男五孙许鸿略,二男六孙许鸿谋,二男七孙许鸿祚。三男长孙许鸿典,三男二孙许鸿烈。五男许嘉寿。五男长孙许鸿策,五男三孙许鸿裔。仝建立。

  康熙叁拾柒年岁次戊寅叁月初壹日酉时孝长男承袭知州事许嘉镇。

  位于昌明乡昌明社区上古屯的1个清代墓碑③:

  皇清诰赠显考大总戎讳二公(妣太夫人李三凄)之墓

  父讳嘉铨行二字遴候生于崇祯壬申年十一月初十日午时自少矢志奋武及二智勇过人适值吴逆变乱竟自号□□大军剿滇黔恢复有功蒙大将军赖督部院金题叙奉旨钦授功加左都督仍命馀功平钦金□及□哈□□缘军奂旁午劳□□作未获实任遂而终祖寿阳六十有七□□□康熙参十七年戊寅三月初六日卒原娶嫡母安平州□女李氏生于顺治□子年□月十九日□时寿阳六十有八不幸于康熙五□年正月初八日辰时故坐葬□妇□□无愧坤道□藏兹卜州治古岭□之南酋山巽□首坐已向亥□金□已未八月二十一日未时合葬永坐往城以不□云。

  长男鸿德门室□氏所出生孙男嗣元□亨嗣□孙女适周□□□□瑞□孙□□熊生外甥孙二人,次男鸿艺门室□氏所出生孙□□□□女适太平□□□□光孙男嗣□生曾孙男□□曾孙女□,三男鸿韬门室陆氏所生孙男□□孙女玉遂凤遂鸾尚幼,四男鸿略门室□氏所生孙男□□孙女长适太平州官李□□次女尚幼。长女适下冻州官赵乘龙□生□□女适太平州官弟李□□孙子尚幼,四女适□□州官许邦题,五女适结安州官张天祚生外孙四人长廷翰袭职,六女适龙州土官赵殿辉生外甥赵□□女尚幼。

  侄男鸿基侄孙嗣永□□曾庠生次侄孙嗣康,侄男鸿熏侄孙嗣璋侄男鸿猷侄孙嗣瑞,侄男鸿慕奉直大夫知万承州事侄孙嗣昭现任□直大夫世袭州职次孙嗣麒□□国□士,侄男鸿功侄孙三人侄男□□侄孙三人侄男鸿硅侄孙一人侄男鸿璋孙三人,侄男鸿典侄孙嗣武嗣禹侄男鸿慈侄孙三人侄男鸿□丙子科中□弟□□举人现任梧州府教授侄孙嗣瑜。

  龙飞康熙五十四年岁次已未八月二十一日庚时立

  位于龙门乡龙门社区弄内屯的3个清代墓碑④:

  皇清待赠显考许府居之墓

  大人讳中字立有乃先太父嗣晏公之子也生不孝一人茕茕孑立□吾父生于乾隆丁卯年□月初七日申时不幸终于壬子年□月初□日酉时劳之□之兹于乙卯年酉向亥外坐辰向。

  元配□氏,孝男载监媳□氏孙男立天孙妇孙侄□姑,功服侄载□□

  乾隆六十年二月十九日立

  皇清待赠曾祖庶妣许母老太孺人墓

  曾祖妣姓周氏乃曾祖考鸿璋公之侧室也原命生于康熙□戊年十一月二十日戊时不幸终于乾隆壬辰年二月□日戊时寿七十有九葬于已卯年二月建已卯十九□辛未□辛卯时卜葬于州左垅内坡祖茔之侧内坐已轸二度向亥壁四度外坐辰向戌分□□志。

  长男嗣尧媳赵氏,次男嗣辉媳冯氏孙浦(哲)曾孙载麻,四男嗣晏媳张氏孙中曾孙载监玄天绶,女适下冻州官族。乾隆六十年二月十九日曾孙载监立

  皇清待赠祖妣张氏太孺人墓

  祖妣姓张氏乃左州□魁纯仁公之妹先大父嗣晏之元配也原命生于康熙丙申年□□十三日辰时不幸终于乾隆五十年二月初七□□时寿阳七十葬于乙卯年三月十九日卯时附□向亥□坐辰向戊□志。

  男侄殃媳赵氏,孙男载监孙媳赵氏曾孙□□曾孙女□姑□姑,期服侄浦(哲)功服孙麻(官),长女适下冻州官族赵宋次女适安平。乾隆六十年二月十九日立

  三、万承土司墓碑的民族学意义

  透过以上墓碑,我们可以解读出下面的民族学意涵。

  (一)婚姻上的意义

  我们从墓碑可看到,土司家族在婚嫁时一定要官族对官族,也就是土司的夫人要从相邻的土司的女儿那里寻找,其女儿也是要嫁给附近的土司。这样的婚姻规定显然具有实际的社会功能。我们知道土司制度是在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体说来,两者的主要差别是土司的承袭必须得到中央王朝的恩准与册封,这一制度的目的无非是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因此历史上中央王朝“一方面通过严格界定土司的疆域范围以限制土司的权力妄想;另一方面是通过分割土司和‘众建土司’等手段不断打击和削弱强大土司的势力范围”[3]。而在明末清初一段时期,原本属于帝国边陲的土司地区,成了中原王权角逐的竞技场。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西南的土司而言,“清政府、南明王朝,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吴三桂势力纵横在原本属于他们的辖区之内,而其中每一种力量显然都是他们无力反抗的。他们既需要小心翼翼地依违其间以保持灵活性,避免直接成为牺牲品,也需要防范周边趁乱扩张的对手,还更需要警惕内部潜在的反对者借外部势力乘机崛起而取而代之”[3]。因而在历史上广西左右江流域的各土司,彼此通过婚姻构成了土司联盟,土官之间“非僚不娶”的婚姻实际上具有“和亲”的功能。

  (二)丧葬习俗上的意义

  当今龙门、昌明、福隆乡一带仍流行“二次葬”风俗,即他们对于寿终正寝的人的尸体分二次处理,“也就是人死后先以棺材盛尸进行土葬,经过3到10年等到尸体的软组织腐朽后,再开坟揭棺捡骨,将遗骨装进陶瓷瓮里安葬”[4]。上述墓碑无不反映了明清时土司实行的是“二次葬”习俗,碑上详细记载了死者出生和去世的日期,而立碑的日子一般也为捡骨的日子(有时捡骨时碰不上好日子,人们就先把骨头藏好,等遇到吉日后再进行安葬)。上述10个碑文上死者去世的日期与碑文落款处都不是同一天,如许世和死于“嘉靖贰拾伍年柒月初柒子时”,其子许文钰则是于“嘉靖肆拾叁年岁次甲子拾壹月丙子初叁壬寅日甲辰时”为其立碑的,说明死时是先土葬,隔了18年后才进行捡骨安葬。许祖兴的夫人赵氏死于“康熙二十三年”,其长男许嘉镇于“康熙二十六年”承袭知州后为其安葬的。到了清末至民国期间,这一带的贫苦人家仍实行“二次葬”,而地主人家一般是实行“大葬”,即用上好的棺材土葬,没有捡骨和重新安葬这一程序,出现“大葬”这一汉族风俗,应该是土司阶级吸纳汉族文化的结果。

  (三)壮族妇女地位的意义

  在龙门一带壮族的亲属结构中,宗亲和姻亲是最主要的。人们把宗亲叫作“傍纳”,姻亲叫作“傍琅”,“傍”是这边的意思,“纳”是脸、前面的意思,“琅”是背、后面的意思,“傍纳”的意思就是脸的这一边,“傍琅”的意思则是背的这一边,这强调了宗亲的第一性,但姻亲也是必不可少的,是典型的二元亲属结构。这点我们在碑文上也可以看出,碑文上均把嫁进来的女人的姓氏与来源和家里女人的去处交带清楚,而嫁进来的女人在死后她的墓碑上也没有被称为许夫人,而还是她们的原姓,强调了她们的来源。土官许嘉镇甚至给他早逝的五女英立了个墓碑。这说明妇女在当地文化中具有比较高的地位。

  (四)文化传播的意义

  从以上碑文我们知道,作为汉族文化的风水观念,至少在明朝时已传播到万承地区,墓碑上均记载该墓的风水朝向。另一方面,明朝嘉靖年间土官许文钰给他父母立的墓碑上仅有简单的汉字,而到康熙年间土官许嘉镇给他的母亲立碑时,碑上文言文的行文已比较成熟,五女英的碑文已有抒情的色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明末清初汉文化对壮族的影响加深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这一历史时期,许家子弟有的官至“备守”,有的“钦授功加左都督”,有的中了举人任“梧州府教授”,也有的女儿嫁“桂平县训道杨参桂”,这都说明到这个时候处于远离中央王朝的边陲的万承土司与汉族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五)社会分层的意义

  关于广西土著内部的身份与等级结构,宋人范成大有过记载:“有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洞,皆命于安抚若监司,给文帖朱记。其次有同发遣、权发遣之属,谓之官典,各命于其州。每村团又推一人为长,谓之主户。余民皆称提陀,犹言百姓也。其田计口给民,不得典买,惟自开荒者由己,谓之祖业口分田。知州别得养印田,犹圭田也。权州以下无印记者,得荫免田。既各服属其民,又以攻剽山獠及博买嫁娶所得生口,男女相配,给田使耕,教以武技,世民隶属,谓之家奴,亦曰家丁。民户强壮可教劝者,谓之田子、田丁,亦曰马前牌,总谓之洞丁。”[5]也就是说壮族在土司时代,其社会主要由土官、土目和土民三个社会阶层构成。“土官”即是范成大所谓的“知州、权州”之类;“同发遣、权发遣”则是土司时代土官所任命的行政管理人员,即土目;“土民”即是范成大笔下的“提陀”所指代的对象。

  土司的墓碑也反映出这样的“差序”:一从立碑的资质来看,在这三个阶层中,只有土司和土目家族才有资格立碑,土民再有钱也不能立碑,否则将被为“越位”而受到处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到清末时一些土民在获得朝廷某些功名后才获得立碑的资格(如昌明乡新民村更邓屯的农禹贡是在获得武状元后获得了立碑的资格,修建了比较壮观的墓碑);二从墓碑的外形上看,土司家族的墓碑一般占地100平米左右,整座墓是由料石、三合土做成,分八棱,为半球两层建筑,八棱面每面各镶嵌石质浮雕,雕有龙凤等吉祥物,而土目家族的墓碑是没有这些装饰建筑的,其墓整体上要比土司家族的墓碑小得多;三从碑文显示的“官族对官族”的婚姻习俗上看,这一制度一方面使土司之间结成联盟,另一方面也让土司保持他们所谓高贵的血统,故一般只有土官从民家娶妾媵,而其女儿若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即使独空闺到老,也不会嫁到民家;四从符号的意义上看,墓碑作为汉族的文化,是中央王朝权力与文化的象征,土司不给土民立碑的资格,实际上是把土民区隔在权力之外,把土目的墓碑规模限定在自己之下,则是将土目区隔在权力的中心之外。这样,矗立于荒山野岭中的墓碑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分层的符号。

  注释:

  ①③④收集者:张江华,农辉锋

  ②收集者:农辉锋[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中国县情大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1402—1403[2]何农林足迹[Z]大新县博物馆内部资料78—79[3]张江华清代科举与广西土司地区的“文明化”[Z]2007年6月29日上海大学“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4]农辉锋壮族二次葬的仪式与功能:以大新昌明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东坡居士,苏子瞻苏轼先生:

子瞻先生大鉴,在下乃玖佰叁拾柒年后的小子。初次见面,小子多多拜见先生。小子是一个很喜欢你的诗词文的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豁达而广阔的胸襟,是多少人学也学不来,仿也仿不到的啊!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对碌碌人生之否定,对宦海浮沉之解脱,对庸庸官场之鄙视……有几人能与你同游同醉同洒脱?哪怕仕途不顺,哪怕郁郁不得志,也能漫步赏月,欣喜而悠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三起三落,一贬再贬。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人能慧眼识珠,那又如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你是硬汉,可你也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月明夜,短松冈。”妻子离世,悲恸万分,你的内心,也是有一地方,很柔软,很柔软吧。

你才华横溢,饱读诗书。科举之时,因欧阳修误认为此乃其徒曾巩所作,为避嫌便被判为榜眼,而曾巩成为状元。你写的文章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你写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你写的词开创豪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也为宋四家之一。你在文、词、诗、食四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你在书法、绘画、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的成就都很突出,都有所贡献。

你的一生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多少诗人、词人、文学家受到你或多或少影响,后世多少诗人、词人、文学家对你给予了高度赞扬!小子读先生的作品虽然不算多,但或多或少都能品味出豁达。乌台诗案你经历过,却依然豁达。你的文章影响深远,在当时的辽国也广受欢迎,在金国与南宋对峙时,在南北双方都有影响。

你金榜题名时,虽为榜眼,但名声大噪,乌台诗案,九死一生,但出现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万口流传,历久不衰!

总之,小子对你无比崇敬,书此信,以表仰慕之情。

于知言

2020年元月

标签:

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3577意思就是这是一个四位数的自然数 ,由3000个1加上500个 一加上70个 一加上七个一得出来的自然数 。我们也可以用自然数来记录账单的 多少 ,3577大写人民币叁仟伍佰柒拾柒。我们在书写人民币数量的时候 要在自然数前面冠以人民币三个字 。

100以内的质数是: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大写如下:

贰。叁。伍。柒。(壹)拾壹。(壹)拾叁。(壹)拾柒。(壹)拾玖

贰拾叁。贰拾玖。叁拾壹。叁拾壹。叁拾柒。肆拾壹。肆拾叁。肆拾柒

伍拾叁。伍拾玖。陆拾壹。陆拾柒。柒拾壹。柒拾叁。柒拾玖。捌拾叁

捌拾玖。玖拾柒

370040人民大写:叁拾柒万零肆拾元整

(金额没有精准到“分”,结尾都需要加“整”字,避免他人在后面再添加其他金额,给你带来经济损失。元可以写成“元”,也可写成“圆”,根据个人习惯)

解:

这样读:

一千一百三十七万七千九百一十四

大写:

壹仟壹佰叁拾柒万柒仟玖佰壹拾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3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