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表现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的一定的主观(肯定或否定)态度及其体验。它不同于审美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因为它是对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审美情感和其他审美心理诸要素一样,都是在人类的长期劳动和审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积淀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内容,具有社会意义,并且同时对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人的一切审美感受都蕴含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有时被称作审美 ,但审美 同生理感官的 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生理感官的 只是生理欲求得以满足、冲动得以发泄后所引起的身心的快适,本质上是物质功利性的。审美的 虽然首先要以生理 为基础,但主要则是精神需求得以满足而达到的心灵的愉悦,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所以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
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情感活动是以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感性形式的感知为前提的。感知是感觉、知觉、表象的统称,主体在对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进行感觉、知觉、表象活动间就已包含着一定的情绪或情感的因素,事物的感性形式都是激 感的原因。在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活动中,情感活动更加深沉、更加强烈。中国古代诗论、画论中就曾提出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观点,并成为衡量艺术作品的艺术性的一条重要标准。在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不但要感知作品中景物形象的描绘,还要用身心去感受浸泡着这些景与物的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对艺术的真正欣赏。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审美中的情感性质也呈现出差异。审美对象内容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情感态度。观赏悲剧所产生的 同观赏喜剧所引起的 有很大的差别,优美、壮美、崇高在人心中激发出来的情感也有明显的差别,审美情感是丰富多采的,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由于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一定的主观态度,因而决定感情性质的现实条件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关系。客观事物于人有利,则会引起人的肯定情绪或情感体验,如满意、喜悦;倘若客观事物对人有害,就会引起人的否定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痛苦、恐惧和仇恨。随着主体的立场、观点需要、愿望诸主观条件的不同,具体的审美情感也就有所不同,表现在不同时代的人就同一审美对象所唤起的情感态度不甚相同,在阶级社会里则主要表现在人的阶级性上,不同阶级,尤其是敌对的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尖锐对立的情感态度,呈现出鲜明的社会功利性质。
观察生活 提高审美感受
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是一个共同的趋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美术教育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为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新教材的特点,努力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促进教学过程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当我们阅读《走进秋季》,课前先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秋天,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走入了大自然,走进了秋季。当我在课堂上询问:“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秋天?”时,学生们情绪高涨,他们惊喜地发现秋天就在自己身边。“我在田野找到了秋天,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我在果园里找到了秋天,那鲜美的水果真诱人哪!”“我在大树上找到了秋天,瞧,那一片片树叶都变黄了,变红了,有的还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呢?”“我在花园里找到了秋天,那盛开的菊花真让人赏心悦目!”……站立在瑟瑟的秋风中,嗅着花香与果实的芳甜,欣赏着黄的谷、红的叶、蓝的天,什么样美妙的秋季描绘不出来呢?
审美是一种精神需要,它是人的主观状态,是对美的事物的期望和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审美的欲求,也就无所谓去欣赏美,感受美,再美的对象也就难以将之储存到头脑中去了。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热爱美、渴望美的人,才会在心理上产生驱动性和紧张性,以满腔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追求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强烈地去感受美。所以说,对美的欲求是审美活动的源泉和动因。
但是,仅有审美的期待和激情是不够的,要想获得深刻的美感体验,还必须善于观察美。所谓审美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审美知觉活动。审美观察在人们的审美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可以将注意力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审美对象,得到丰富的感性材料,为联想、想象和形象思维的展开提供更充实、更生动、更具体的内容。审美观察能力越强,那么所获得的审美感受才会越深。
无论是美的欣赏还是美的创造,都离不开审美观察。大凡杰出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具有令人钦羡的高度发达的审美观察力和感受力。他们不但善于敏捷地捕捉美,而且善于准确地把握住对象美的感性特征和细节。例如朱自清在散文《绿》中对梅雨潭的绿就有如下精彩的描绘: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女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层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里,作者先从整个潭面的角度写出梅雨潭的绿意之厚,再从水上的涟漪、水光、水色等角度写出它的秀丽、晶莹和澄洁,然后用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以及西湖、秦淮河做比较,赞美它的色彩浓淡适宜和波光明暗适度,刻画得如此细腻而生动,简直到了巧妙入神的地步。作者之所以能够捕捉到梅雨潭美的奇异、醉人、与众不同的精细内容,勾画出令人惊诧的独特的优美境界,不就在于他具有极高水平的审美观察力,能够发现并感知美的对象富有特征的感性细节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审美观察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和审美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发展起来的。传说,有人请诗人王维观赏一幅《按乐图》。王维看了一下就指出:“这里画的是演奏《霓裳曲》第三节第一拍时的情景。”那人不信,于是特意请来乐工演奏这首曲子,当演奏到第三节第一拍时,乐工的动作和表情果然与《按乐图》完全一样,此人不禁大为惊讶,极为钦佩王维的眼力。王维为什么能有这般准确的判断力呢?主要是他不仅诗的造诣很深,而且精通音乐和绘画,平时养成了善于观察的良好心理品质,留意乐工的演奏,熟悉各种乐调,具有艺术实践的经验。这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审美观察能力的提高,只有靠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才能实现。
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品质,训练、提高审美观察能力呢?
第一,要明确观察的意义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无论观察哪一类美,都要制定计划,即确定观察什么,从哪几方面观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要充分调动各种审美感官的能动性。
第二,要掌握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自然美,就应把握住时间性,选择好最佳时期和观景点。要确定观察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由轮廓到细节,或由细节到轮廓;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显到微,或由微到显等等,注意观察的条理性。
第三,要开动脑筋,将感知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注意对象美的感性特征和细节,边观察边思考,提高观察的迅速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加深对美的体验。
第四,要认真做好观察的总结,积累观察经验。
只要我们反复实践,不断努力,那么审美观察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审美感受力相应地也就会得到增强。
首先,艺术接受为艺术价值创造提供目的。有人曾问阿·托尔斯泰,如果让他一个人在一个荒岛上,他的作品将永远不会有人读到,他还会不会写作,他的回答是:不会。艺术作品是为了被欣赏、被理解,是为接受者的接受才进行的,这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如萨特所说:“文学客体是一个只存在于运动中的特殊尖峰,要使它显现出来,就需要一个叫作阅读的具体行为,而这个行为能够持续多久,他也只能持续多久。超过这些,存在的只是白纸上的黑色符号而已。”(注:萨特《为何写作》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P96任蠡甫、胡经之编,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被接受了,作为文学活动的作品才存在,接受的行为有多久,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与作品的存在就有多久,这就决定了艺术活动的双重建构,决定了艺术审美接受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远古时代的艺术活动是创作者与接受者一同参与的活动,艺术的创作者也就是艺术的接受者。《吕氏春秋·古乐》中有“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注:《吕氏春秋·古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论语·阳货》见《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册)P3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会1979年版。)这是一种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祭祀活动,因而分不出这种古老艺术活动的创作者与接受者。如今创作过程与接受过程、创作者与接受者大都区别开来,但它们的密切相关性,却应是古老艺术的起源和本质所决定的。创作与接受是不能孤立的。
其次,在艺术审美价值创造中艺术家充当第一读者。在艺术审美创作中,艺术家首先检阅自己的心理历程,体味寓于作品中的情感。艺术家的创造是自由的,但又不是漫无目的的,毫无边际的创造,而是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去评判作品是否能够被理解与接受。在接受美学看来,作家创作中存在着“隐含的读者”,艺术家首先是为“隐含的读者”创造。艺术审美价值要得到实现,艺术家就要确定“隐含的读者”是什么人,要揣摸他们的心理。如路遥所说:“写作过程中与当代广大的读者群保持心灵的息息相通是我一贯所珍视的,这样写或那样写,顾及的不是专家们会怎样看怎样说,而是全心全意地揣摸普通读者的感应。”(注:路遥《生活的大树万古常青》载《文艺报》1991413。 )为读者的创造,揣摸读者的心理,在艺术家心里孕育一个接受自己作品的读者群,并使作家成为其中的一员,成为自己作品的第一读者。因而,为了被接受才促使艺术家去创造并充当第一任读者,从而艺术接受为艺术创造确立地位。
在生机蓬勃的自然界,在热烈沸腾的社会生活中,在绚丽多姿的艺术领域里,无处不存在着美。然而,是否所有的人都能敏锐地发现美,深刻地感受着呢?并不一定。有的人就善于发现美,不但能够迅速地捕捉住它,而且还能够洞察到一般人所忽略的美的精细内容,而有的人却反应迟钝,目睹到美的事物时觉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甚至视若未见,无动于衷。这是如何造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性格情绪等等的制约,美感肯定会出现个性差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审美观察能力的不同,导致了审美感受的差别。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这位艺术家的见解极为正确。生活中存在着美,要想发现它,找到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察力和感受力。
在美术课中要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使其审美情趣得以熏陶,创作素材得以丰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给你附两篇老师写的关于提高学生审美的文章
如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初探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陈 伟
自高中开设了美术欣赏课的几年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这是在小学、初中美术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高中美术教学只有进一步加强学生审美认识的全面性,丰富充实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一、学生审美认识的全面性
审美认识,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外在认识:美术作品的类别、特点,作品的内容、主题,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它是建立在中小学美术基本知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上的。(二)–––内在认识: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形象,作品的内涵、美感等,这两个方面的认识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审美认识的全面性主要体现这两个方面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侧重于作品的内容、主题、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的分析讲解,不谈作品的艺术语言、形式美感等表现形式对作品的作用。有次和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偶然谈起凡高的作品,他说:“凡高的作品看不懂,乱七八糟,丑死了,听我的美术教师讲,凡高是个精神病患者、竟把自己耳朵割下来……”看来,这位教师对凡高的生平了解颇多,而对凡高作品的色彩美、力度美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却无法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导致了大多数人对美术作品认识的局限和片面。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经常停留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上,对美术作品及其视觉现象不能进行形态分析,感兴趣的作品往往带有一定情节且刻划十分逼真的作品,如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一画,由于小学语文课中学过,初中美术课中又学过,再到高中欣赏课中,多数同学能讲解作品的内容,分析人物的表情、动作;但问及作品的明暗、色彩、空间、构图、形式法则等艺术语言对作品的作用时,学生无语以答。另外,有的教师在分析美术作品时,追求生动的艺术趣闻、画家的生平轶事和作品本身情节的讲解,忽略作品的表现形式对作品所起的重要作用,长期以往,将导致教学的片面性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作品,在欣赏凡高的作品《星夜》时,我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
学 生 分 析
教师帮助
作品内容
主题
星夜、奇特的童话世界;倾述画家强烈的主观情感;表明了作者对艺术的强烈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无限向往。
主题风格
着重表现画家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感受,可以任意改变客观对象的形体和色彩,代表西方现代绘画风格之一。
后印象主义
美术语言
形体
月亮、星星、云雾、山脉、小村庄、植物。
画面上出现了哪些形体?
独特、儿童手法、夸张变形
表现形体的手法?
明
暗
亮的地方亮,暗的地方暗,亮少、暗多
大面积的暗和小部分的亮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
色
彩
兰紫色主调
主要的色调?
兰、紫、绿、黑、橙、红、白
构成的颜色?
色彩丰富 对比强烈 强烈光感
效果:强烈的情感,主观的色彩
空
间
运用明暗、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空间感
画面中前后层次如何表现?
肌
理
斑驳、短线条(笔触)、动感,干稠的颜料堆积,富有肌理美感。
画面的肌理效果
学生通过对作品内容和美术语言两方面知识的认识,达到对作品认识的全面性。
教师
作品
分析
主题
美术语言
学生
分析
新的作品
主题
美术语言
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所以,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审美认识全面性的教学是首要任务,既要重视对作品内容,题材、画家生平等知识的教学,还要大大加强对美术语言、形式法则等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综合起来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分析作品是为学生提供解读作品的方法,让学生分析作品是教学目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审美认识的全面性。
二、学生审美情感的充实
所谓审美情感,它是伴随审美认识所出现的主观性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过程只有通过认识作用才能产生: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积极的调节和推动作用,作为人的高级社会情感–––美感,是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而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并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所以充实、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是高中欣赏课教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感受和体验艺术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产生美感的源泉,是教师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
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是自发的,与以前看到的某一作品形象再接触时,便自觉地表露出来,在讲《清明上河图》一画时,由于学生在初中美术课中学习过,所以情绪较为活跃,表现出主动的地寻找桥上的骑马者,担车者,坐轿者……我当时曾听到学生这样评价:“这幅画画的太好了。”“这幅画共画了五百多人,张择端了不起。”并且,把这种情感体验传递给课堂中的其他同学。另外,这种审美情感的自发性,还突出表现在对作品的选择,在欣赏到安格尔《泉》、米开朗基罗《大卫》、拉斐尔《椅中圣母》、陈之佛《樱花小鸟》,由于作品的写实性、形象的完美性,美感的外在性,学生表露出钦佩、赞美的情感,认识过程也趋向积极、主动,所以让学生多看优秀的作品(包括多次接触同一作品),多接触富有美感的作品,是充实学生审美情感的首要方法。而教师,则要解决学生在欣赏时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因为解决了问题情感自然而充实起来,如在九七年我校举办的中国著名版画家,校友赵宗藻先生的画展中,许多同学对赵先生的一幅版画《乡干集会》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告诉我们:画面给人愉悦感,但不懂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从形式和主题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会有愉悦感?因为作者构图巧妙,并运用的构成的方法,撑开的伞姿态各异,由近到远,由大到小,黑白到比由强到弱,体现了统一与变化的形式法则,并符合人的视觉原理,同时,赵先生表现了五十年代、乡村干部对党组织的高度信任,冒雪集会的主题,反映当时农村干部艰苦朴素的作风和集体主义思想。解决学生认识上的具体问题,情感的障碍就扫除了,审美情感也丰富、充实了。
但是,这种自发的情感体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或满足于作品外在愉悦感,或选择写实、工细而精致的作品,选择有一定内容情节的作品,如果作品形式内容与学生原有的审美认识差距较大时,许多学生表现出无法适应,甚至产生强烈的排斥,认为是“脏、乱、差”。经过观察,这种排斥某作品的情感体验,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蒙克的《呐喊》、黄宾虹的《峨嵋山洗池》等作品,学生普遍拒绝“审美”,教师的作用就必须先创设课堂情境,特别是教师本人对作品的情感,如表情的变化,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境中,去体验接受作品深层次的思想情感。记得我在中学时代,美术老师就和我们谈黄宾虹的画:他说他看了黄宾虹的车就要想哭出来,太有力度……。当时他的表情、动作、声音那深映脑海。这种情感体验特别是来自教师方面,往往能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感,正如美国现代美术教育家艾斯略所说的:“没有什么比教师在学生面前赞美作品更能影响学生。”当然,教师要避免主观、武断的对美术作品下定义,以教师自身的喜恶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更多地是引导、帮助学生。
教学中,还要发挥教材本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如郑板桥的兰竹、徐悲鸿的奔马,北京的故宫,敦煌莫高窟等这些代表作品,无一不是民族的骄傲,充分利用作品本身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爱憎分明、明辨是非的情感和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情感的充实,来自于审美认识的全面。
第二篇
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常熟市虞山镇花溪小学 杨慧
[前言]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美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美术教师可通过转变评价标准 ,教学生学会美术作品欣赏,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在美术创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提高 美术审美能力
正文:
美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战略、提高美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美育氛围,让他们自觉掌握正确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主动地多思、多练、学会创造美,让他们在愉悦的心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转变评价标准 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治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要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如儿童 往往有这样几个特点:(1)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2)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3)用色、用线大胆、单纯,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作为美术教师,不仅自己要有这种审美意识,也要把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大胆创作,画出自己的感受,画出自己的想法,转变一贯的美术评价标准,提高审美意识。
二、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充分利用课堂作品欣赏,展览作品欣赏等手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欣赏美术作品,必须先学会欣赏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让学生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美术分类,如:美术可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 大类。又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块,绘画又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两大类,还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等,在学生学会这些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及人类文明的关系,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作品的比较与评价,把学生的欣赏引向深入。平时学生欣赏作品,只用“好”“漂亮”“美”来评价作品,但要问好在哪里,学生很难说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时,要帮助学生运用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议。如同一作品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给人的感受有什么变化?作品在线条、色彩、比例、构思技巧等技法上有何差异?对表现主题上有何效果等,然后谈出欣赏作品的心得体会。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时,教师要因势利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的欣赏量和欣赏面,不仅要搜集、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还要组织学生参观画展,为学生打开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树立为发展我国艺术事业建设强大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三、走进大自然,激发审美情趣
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类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它不仅让学生开阔心灵,陶冶美的情操,还增长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卉,观察房屋造型,观察来往车辆、人群等,例如花卉写生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的花,然后引导他们分析、理解花的生长、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观察能力的发展,学生用美术方法反映和描绘大自然中的一切,各种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事物、自然跃于纸上。
四、在美术创作中,提高审美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不是单一 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用以掌握的信息,重新分类组织转换,敏锐的想象,推测与创新,根据已有的各种信息果断地选择最佳方案。成功的创新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这些因素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创造性的基础,可以说创造性是对已有知识重新加工和组织,创造内容上说是制约知识的,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在我们的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 ,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告诉学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创作中要去粗取精,要学会提炼有用的东西。让自己的作品有亮点,有动人之处。
康德说:自然的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的美是一个事物的美的表现。要教会学生表现美,必定要教会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因此,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发表于常熟市中小学艺术教学年会论文专辑)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是一种联系,两者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对“艺术”,《辞海》解释为:“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殊性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既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突现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反映,也是艺术家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自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术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
建筑设计师
建筑设计师(Architectural designer),简称建筑师,是指单纯的建筑专业的设计师,包括建筑主体设计、外墙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工程师是泛指建筑行业的各个工种的工程师,包括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建筑、结构、土建、装饰等。
建筑师通过与工程投资方(即通常所说的甲方)和施工方的合作,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的营造。中国著名建筑师有:梁思成、吴良镛等。
真的对不起了,我对这一块真的不懂,下面的回答是我问了一个朋友的。
标志设计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不断的提高。标志设计是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属性,它也是一种产品,也要投放到市场,只有它的符号语言被市场读懂时,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所以说:标志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审美,只有在相互读懂时才能产生交流,它是人们鉴赏和评价的对象,而审美随着情感体验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每个人的审美又不尽相同,标志设计要做出怎样的回应呢?在这里我们将对人的审美需求和标志设计做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充分了解审美与标志设计的关系,使标志设计有更明确的方向,以人为本,以人的审美需求为中心,使所设计的标志与受众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答案:(1)艺术,是人类通过情感和想象等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具体而言,它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态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等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2)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和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能够使多种视觉元素,如线条、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它涵盖了艺术的表达、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
(3)设计又被称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须具备相应的艺术含量。从古至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是通过设计产品体现出来的。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参照、装饰和创造等,不同设计产品体现着多元化的艺术特征。
(4)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设计创作与艺术思考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始终要考虑到具体的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进行创造性设计,而整个创造性过程也一直与艺术的审美特性发生联系。
(5)艺术也推动设计的发展。①艺术变革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②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③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以推动设计进步。④设计师与艺术家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
情感归根结底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与人们自身的期望有关。很多时候,只要人们内在的期望能够得到满足,其内心便会不由得生成一种愉悦的情感,若这样的期望与情感没有得到满足时,又会在内心形成失落感。正因如此,在当前的产品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了情感化表达,其应用思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形态的情感化
对于产品设计而言,产品的形态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对人们的视觉刺激感很强。在这个科技进步飞快、产品日趋多样的社会背景下,产品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在产品的设计中更加注重形态的审美性和文化性,注重以产品形态去展示不同的美学特征和价值取向,以此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更富情感化的外形打动消费者的内心,从情感层面引发共鸣。
2色彩的情感化
情感化还表现在产品的色彩上,丰富且独到的色彩设计能够将产品的魅力大大提升,使其造型更加合理与特别,从而给人们带来稳定的情绪和愉悦的精神。可以说,色彩的情感化给产品设计带来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能够快速传递各种信息。比如,婴儿的内衣多选择柔和的浅色,儿童玩具则五颜六色且有着高明度,这些都是色彩情感化的合理使用。
3材料的情感化
材料对于产品来说是其物质基础,其不仅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独特的美感,而且还可以衬托产品的品质,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会对材料进行合理运用,缩小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比如,毛绒玩具的造型只是其价值实现的一大方面,之所以能够如此受欢迎,还在于其柔软的材质所发挥的情感载体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了使用者的情感寄托。它在使用者感到孤独时的陪伴作用以及情绪消极时的听者角色都让它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4 技巧的情感化
产品设计的情感化除了依托外在的形式、色彩、材质等元素外,还可以借助技术技巧进行情感化的表现。正因如此,设计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各个元素进行创造性组合,以更加明确的形式展现具体的功能特征。比如,烟盒的设计一般是独立的,烟灰缸的设计也是独立的,但设计师并不一定要始终坚持这一设计思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加灵活的设计,将两者组合在一起进行造型形式的创新。这样的巧妙组合能够打破传统,给使用者带来与众不同的新鲜体验。
内容来源:李云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因素[J]包装工程 2021,42(14):318-320+32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