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婚姻真的与平常婚姻不同吗?
像异性恋一样,大多数同性恋者都渴望拥有一份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并且他们大部分都是这样做的。事实上,研究者们发现大多数LGBT(成人女同、男同、双性恋者以及跨性别者)拥有忠诚的亲密关系,而且许多夫妇在一起长达10年甚至更久。
科学家们已经在心理和社会因素中发现,同性同伴也像大多数异性恋夫妻一样,拥有忠诚的亲密关系。像异性恋夫妇一样,同性恋夫妇可以形成深层次的情感依恋和承诺。当涉及到亲密关系、爱、忠诚和稳定性时,男同也会面临与正常夫妻相似的问题,去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会经历相似的过程。经验研究同样显示,男同和女同夫妇们的关系满意度水平同正常伴侣相似,甚至更高。
法律对异性恋婚姻的限制是如何影响同性恋者的?
拒绝结婚的权利常常加深了同少数性别身份相关的这样一种污痕。研究者们发现,生活在一种将同性婚姻视作违法的舆论当中,可能导致慢性社会应激和精神健康问题。心理学家们尤其关心的是,像这样的污痕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拒绝婚姻权利的LGBT夫妇的家庭和朋友们也会同爱人类似的,体验到负面的身心方面的后果。
同性夫妇适合做父母吗?
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对同性恋父母和异性恋父母做出直接对比,结果一致表明同性恋父母和异性恋父母同样适合且有能力成为父母,并且他们的孩子也同样心理健康和适应(生活)良好。例如,最近的一份研究发现,同性恋夫妇的孩子和异性恋夫妇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同样好,而且这些孩子在同龄人中同样受欢迎。
为什么婚姻如此重要?
在一段忠诚的亲密关系中,婚姻可以给双方带来经济和社会上的支持,由此可以带来更具实质性的健康益处。研究者们发现,结过婚的男性和女性通常比仅仅同居的男女体验到更多的身心健康。此外,对于同性夫妇,生活在合法团体中,会比生活在拒绝婚姻的团体中要更可能拥有一份忠诚的亲密关系。综上所述,拒绝同性恋者的婚姻权利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而且这样做会对他们,包括他们的家庭和朋友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一事实是基于APA对于霍林诉佩利案件摘要以及APA的公告利益政府关系办公室就婚姻平等和LGBT健康所作的简报。
译者按:其实对于同性恋者,我们没有必要以一种猎奇或歧视的眼光来看,这不过是性别认同的正常现象。译此文时,译者想起自己所在学校的一位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经常被训练,所以才会看到更多的心理变态。但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你觉得他变态,仅仅是因为你不了解他。随着咨询关系的深入,当你逐渐了解以后,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不能被理解的。只有了解才会滋生理解。今天,你了解了吗?
译:汉回一家 | 壹心理翻译专栏
依恋关系的四种类型是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科学家借鉴这一早期精神分析研究成果,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试图确定各种依恋类型在我们与自己物品的情感关系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容易表达兴趣和喜爱,更容易独处,更加独立。能够把生命中所有重要的关系按照优先级排序,画出清晰的界限并坚持这些界限。这些是安全型依恋。
容易感到焦虑和紧张,时常需要伴侣通过表达爱意来消除这种不确定感。很难独处或者保持单身,经常陷入不健康甚至有虐待发生的关系里。这些是焦虑型依恋。
对他人极度依赖,同时却又自我为中心,并且经常不喜欢亲密的关系。他们都患有承诺恐惧症,并且特别善于找到合理的借口从亲密状态下逃出去。这些是回避型依恋。
依恋类型有:
1、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是其中最好的一种依恋。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有较好的合作性,很强的问题解决能力,比较好奇,有创意,对同伴的需求比较敏感,人际关系也非常的好。
形成安全依恋一般需要对婴儿的需求,能做到非常敏锐的察觉,和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陪伴,可以很好的理解婴儿的心情,需求,困难,可以给予恰当的支持。
2、第二种是沉溺型的依恋。
沉溺型依恋一般会表现为,就算妈妈陪在身边也不肯去自主玩耍,一直守着妈妈。妈妈要离开也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哭闹,不让妈妈离开。
而妈妈重新返回的时候又非常的难以安抚,很生气不让妈妈抱、碰触。沉溺型依恋的孩子,主要养育者的照顾能力差,不懂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养育者的表现行为有些口是心非,或者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3、第三种是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会表现为冷漠,不管妈妈在不在都可以自己玩。妈妈离开或者返回他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很容易被人安抚,不管这个人是陌生人还是亲近的人。
形成回避型依恋的原因是,养育者比较没有耐心,对婴儿的需求也不敏感,经常表达出负面的情绪,也拒绝和婴儿的身体接触,对婴儿的负面情绪也非常敏感。
4、最后一种就是混乱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模式的婴儿对于要接近还是逃避母亲,显得比较茫然,或者有时会纠缠而有时又显得很无感,也会在想要接近还是逃离中摇摆不定。
混乱型依恋更有可能出现在被虐待的婴儿身上,主要原因也是没有得到及时与合理的照顾,婴儿不能感觉到自己的环境是安全的。
培养出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的方法:
1、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父母要随时注意到孩子的身心需求,例如饥饿、疲倦、害怕、孤单,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满足,对于孩子的亲密需求能有耐心地回馈。
让孩子感到在自己需要时有人能给与满足、照顾、体贴,从而感到温暖、安全和对他人的充分信任。重视对孩子的承诺,说到做到。
2、父亲也要多多参与抚养活动父亲的性格特征中有更多的独立、果敢、冒险、宽容、开朗等社会性格特征,因此,在孩子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中,父亲的作用比母亲更显著。
父亲对于孩子的关爱不仅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还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动作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营造温馨愉悦的家庭氛围父母的婚姻质量通过影响双方的心理状态、整个家庭氛围从而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行为和亲子互动过程,进而影响子女的依恋风格。
所以夫妻两人努力维系家庭生活,共同关爱孩子的成长,也是培养安全型依恋的重要因素之一。
4、让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和稳定的生活环境会给孩子带来稳定感与安全感。
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为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元素组成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
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很明显,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不等于爱。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是迷恋式爱情:
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和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活动。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剧烈的心跳、双手发抖。这也许是因为恐惧、焦虑或喜悦。从生理学来看它们都是类似的情绪体验。当我们处在愉快的环境氛围中,我们将这种“生理唤醒”体验为喜悦;而当我们处于充满危险与敌意的环境中时,我们将这种胜利唤醒体验为恐惧或愤怒;而加入我们正处在一个浪漫的情景中时,那么我们把这种体验叫做“激情之爱”。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
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四种是浪漫式爱情
有只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第五种是伴侣式爱情
只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没有感觉。伴侣之爱与激情之爱的狂热不同,它更加深沉和平和,是如同现实生活一般的情感依恋。最初的爱情之焰会慢慢冷却,并一直保持那种状态——温馨而又相互依赖。
第六种是愚蠢式爱情
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第七种是完美式爱情
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
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在艰难时刻能够依靠对方。在患难时刻爱方仍感到对方跟自己站在一起。在危急时刻,爱方能够呼唤对方并能指望对方跟自己同舟共济。
5、跟被爱方互相理解。情侣应互相理解。他们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对方的感情和情绪心领神会,懂得以相应的方式互相作出反应。
6、与被爱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占有物。爱方应乐意奉献自己、自己的时间以及自己的东西给被爱方。虽然不必所有的东西都成为共有财产,但双方在需要时应分享他们的财务,最重要的是分享他们的自我。
7、从被爱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爱方能从被爱方得到鼓舞和支持,感到精神焕发,特别是在身处逆境时尤其应该这样。当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对,但你意识到只有一件事不会出问题——你的配偶始终跟你站在一起。这时你就知道你们的关系具有这一因素。
8、给被爱方以感情上的支持。在逆境下,爱方应与被爱方在精神上息息相通,并给予感情上的支持。
9、跟被爱方亲切沟通。爱方能够跟被爱方进行深层次和坦诚的沟通,分享内心深处的感情。当你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感到困窘为难时,你仍能推心置腹地跟被爱方交谈,这时你所经历的就是这种沟通。
10、珍重被爱方。爱方要充分感到对方在共同生活中的重要性。当你认识到你的配偶比你所有的物质财富都更为重要时,就知道你对被爱方具有这种珍重和珍爱。
第二要素:激情(passion)
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第三要素:承诺(commitment)
承诺由两方面组成:短期的和长期的。
1、短期方面就是要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
2、长期方面则是作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包括对爱情的忠诚,责任心。也就是结婚誓词里说到的“我愿意!”,是一种患难与共、至死不渝的承诺。
两者不一定同时具备。比如决定爱一个人,但是不一定愿意承担责任,或者给出承诺;又或者决定一辈子只爱他/她,但不一定会说出口。
“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根据这个理论,爱情可以分成八种类型:
无爱(Nonlove):三个因素都不具备。很多包办婚姻属于这种类型。
喜爱(Liking):只有亲密关系。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
痴迷的爱(Infatuated love):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
空洞的爱(Empty love):只有承诺。
浪漫的爱(Romantic love):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
伴侣的爱(Companionate love):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
愚昧的爱(Fatuous love):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
完美的爱(Consummate love):同时具备三要素。
爱情三角理论包括了亲密承诺和什么?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为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元素组成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

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
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很明显,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不等于爱。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第二种是迷恋式爱情:
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和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活动。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剧烈的心跳、双手发抖。这也许是因为恐惧、焦虑或喜悦。从生理学来看它们都是类似的情绪体验。当我们处在愉快的环境氛围中,我们将这种“生理唤醒”体验为喜悦;而当我们处于充满危险与敌意的环境中时,我们将这种胜利唤醒体验为恐惧或愤怒;而加入我们正处在一个浪漫的情景中时,那么我们把这种体验叫做“激情之爱”。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
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四种是浪漫式爱情
有只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第五种是伴侣式爱情
只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没有感觉。伴侣之爱与激情之爱的狂热不同,它更加深沉和平和,是如同现实生活一般的情感依恋。最初的爱情之焰会慢慢冷却,并一直保持那种状态——温馨而又相互依赖。
第六种是愚蠢式爱情
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第七种是完美式爱情
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依附于那些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幼儿时期尤其明显,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就被称作依恋。
因此,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家鲍尔比将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就称作依恋,依恋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儿童成人以后的生活,对心理发展影响很大。
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人们又发现成人个体之间也会存在“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双方会经常相互影响,并希望维持这种亲密的关系。”由此开始了成人依恋的研究。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他认为: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鲍尔比又通过一系列现实情境的考察,比如少年犯罪者,孤儿院儿童等,提出早期母婴分离的经历会对孩子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 依恋的内涵
依恋(Attachment)被定义为在出生后头一年,婴儿与一个或少数重要的成人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结。这一情感联结会引导婴儿自己形成信任或安全感。
一个安全的关系通过婴儿在焦虑或不安的时候寻求与依恋对象的接近而体现,一个不安全的关系通过避免与依恋对象接近或在接近、回避之间矛盾来表现。
鲍尔比提出了关于依恋的两个中心假设:
第一,个体与抚养者依恋关系的质量和效率的个体差异主要是个体与抚养者互动的历史的产物;
第二,依恋质量中的变量是后来人格中个体差异的基础。
安斯沃斯(1978)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可以测试婴儿的依恋类型。
而近来儿童的家庭绘画也被解释为一种评估依恋类型的方式,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评分系统和打分量表(Fury, Carlson& Sroufe, 1997)。
二、 依恋的类型
后来Main和Solomon(1986)提出了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的混乱型依恋,该依恋表现出奇怪的困惑感和冻结反应,和成年后的精神障碍相关。
此外,成人依恋类型的研究中,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区分了疏离型和恐惧型两种类型的回避型依恋,因为他们发现当研究者用半结构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进行研究时,获得的两类人的描述并不一致,前者对自己的依恋需求轻描淡写,报告自己没有压力;后者报告了自己感知到的压力,并且当接近依恋对象时感觉不舒服。
三、 依恋相关的概念
敏感的回应性
Ainsworth等人(1978)提出的“敏感的回应”指的是照料者注意到婴儿发出的信号、准确地解释这些信号的含义、及时而恰当地采用作为母亲的行为去回应婴儿需要的能力。
敏感的回应是建立在把儿童视作一个独立的、有意图及自由意志,且有权获得一个遵循婴儿信号的社会环境里的人的观点之上的。
通过发展敏感的回应或发展觉察和恰当回应婴儿的能力,照料者可以帮助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一旦形成,安全型依恋将给婴儿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去探索世界。
内部工作模型
Bowlby(1973)认为,通过持续的互动,一个儿童发展出包括关于照料者是否是关心ta并且会提供回应的、自我是否值得受到照料和注意的内部工作模型。
内部工作模型会被带入新的关系中去,因此工作模型为依恋类型跨年龄的持续性提供了机制,在理解早期关系对成人关系的影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在3-4岁前的社会经验是通过内部工作模型来表达的,内部工作模型被认为是一个组织化的结构,对儿童未来发展起作用,这样的关于他人可得性及自我是否有价值、值得被关怀的模型为接下来与环境的互动、社会关系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背景(Sroufe, 1988)。
此外,Bowlby(1982)提出,依恋和内部工作模型是通过语言来交流的,而Pickard,Townsend,Caputi和Grenyer(2017)发现,母亲产前使用的代词类型,可以预测产后半年婴儿与母亲的互动,越多使用they和we,互动越积极,母亲也更能处理自身的育儿压力。
和父母双方的依恋
以往认为只有一个重要的依恋他人,往往是母亲,其他的人是次要的依恋对象,只对儿童发展产生微弱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教养方式发生了转变,研究者逐渐关注父亲在依恋中的作用(Dagan& Schwartz, 2018)
Dagan和Schwartz认为整合两种依恋质量的意义在于:
第一,如果儿童经常是由父母双方抚养的,检验对双方的依恋模式可能为理解个体发展轨迹提供一个更具有生态效度的方法。
第二,单一的幼儿-母亲的依恋关系与后来的发展结果之间长期联系的效应量较小,可能是因为那些研究排除了第二位家长,而第二位家长可能对儿童发展轨迹有额外的影响。
由此提出的依恋网络的整合模型(Integrative Models of Attachment Networks,2018):
依恋网络(Attachment Network):幼儿与其父亲和母亲形成的相互关联(interrelated attachment)的依恋关系,依恋网络将幼儿分为四种依恋格局(configuration)。
依恋格局(configuration):两个组织化的亲子依恋模式(安全·不安全)之间的关系,包括对父母都是不安全型依恋(I-I),对母亲安全、对父亲不安全(SM-IF),对母亲不安全、对父亲安全(IM-SF),对父母都是安全型依恋(S-S)。
ISSUE1:安全型依恋的数量是否在预测发展结果时有作用?只有一个安全型依恋,对于发展来说充分吗?
增加假设(additive hypothesis):幼儿对父母双方产生的依恋越安全,发展结果越理想。
缓冲假设(buffering hypothesis):幼儿对父母其中一方的安全型依恋缓冲了对另一方的不安全型依恋。即S-S=S-I>I-I,与对双方产生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相比,对父母双方产生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和只对一方产生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有类似的积极发展结果。
ISSUE2:父母一方是否比另一方对发展结果更有促进作用?或父母双方是同等重要的?
层次假设(hierarchical hypothesis):对父母其中一方的安全型依恋将产生比对另一方的安全型依恋更理想的发展结果。
平行假设(horizontal hypothesis):对父母其中一方的安全型依恋将导产生与对另一方的安全型依恋相似的发展结果。
Dagan等人认为应该整合以上两对二分的假设,提出四种互斥模型以描述不同依恋网络布局之间的关系:增加-层次的,增加-水平的,缓冲-层次的,缓冲-水平的。
每个模型都包含了对同时回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的预测,每个模型可以解释一个或多个结果,但不会有两个模型解释相同的结果。
四、 依恋的作用
在个体发展和幸福感方面,Rosario等人(2019)使用基于Ryff的心理幸福感模型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水平存在差异,并且以自尊为主的人格因素在依恋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因此,依恋类型将可能随着心理治疗的过程而直接被修正,聚焦于促进自尊的干预也将影响依恋关系和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在人际交往方面,小野冢爱和桂田恵美子(2019)发现,安全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都喜欢独处,但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是因为能够感知到与他人的联结,因此独处时不会体验到不安,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不喜欢和他人接触,因此独处时感到更加舒适。
一项持续30年的纵向研究为依恋和人格跨时间的一致性提供了证据(Sroufe, 2005)。
该研究发现尽管依恋并不能预测所有发展结果,但从一个结构化的发展观来看,早期依恋模式的倾向随着改变仍然会被保持下来。
首先,即使后来的改变显而易见,早期模式仍旧能在特定情境中或以特定方式被识别出来;
其次,我们也能基于儿童依恋安全性经历,对儿童从一段时期的行为问题中的恢复情况做出实际的前瞻性的预测。
尽管可能把依恋作为一种直接影响特定结果的因素是不恰当的,也尽管早期依恋没有占优势的因果状态,但它仍然是婴儿时期能被测量的变量中最重要的一个。
婴儿依恋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也因为它和许多重要的发展功能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唤醒调节、情绪调节、好奇心等等)。
即使在此复杂的视角下,依恋经历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仍旧是至关重要的。
五、 依恋的改善
浪漫关系是增强依恋安全性最佳的背景(Arriaga, Ximena, Kumashiro, Madoka& Simpson, 2018; Simpson, Jeffry, 2014),人们通过人际关系获取有关自我和他人的相关信息以形成自己的人格倾向(Harold& Kelly, 1983; Fraley, Roisman, Booth-Laforce, Owen& Holland, 2015; Wrzus& Roberts, 2017)Arriaga和Kumashiro(2019)提出了一个依恋安全性增强模型。
依恋安全性增强模型(Attachment Security Enhancement Model, ASEM):
(1) 有效地调节关系性紧张的时刻;
(2) 创造机会来灌输积极的工作模型。
减少依恋焦虑的回应:
表达:再确认(reassurance)、强烈的承诺(commitment);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过于关注保护自己的关系。
来自伴侣一方过度的再确认可能不足以增强依恋安全性,当伴侣不得不提供持续的再确认时,他们会感到不满意——我为什么要一再地保证?我很不可信吗?
并且,伴侣的再确认可能会舒缓即时的焦虑而不改变生成焦虑的关于自我的消极模型。
当个体不仅体验到关系中的安全感,而且同时伴侣引导他们从独立的活动和目标追求中发展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时,他们会变得更有安全感、更少的焦虑,这一转变意味着从关系关注(relationship-focused)转变为积极的自我关注(positively self- focused)。
减少依恋回避的回应: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关注于保护自己的独立性。
软化策略(softening strategies):缓和和减少情感丰富的互动数量,管理对回避型依恋者的要求,接受并尊重他们自主性需要,这些可能缓冲甚至促进回避型个体的承诺与信任。
关系是需要相互依赖的,当伴侣必须持久地软化自身的要求,他们会对这段稀释的give-and-take关系不可避免地感到挫败,并享受外界的相互依赖的机会。
当伴侣引导他们信任他人时,他们会变得更不回避,这意味着从自我关注(self-focused)转变为积极的关系关注(positively relationship-focused)。
六、 依恋理论的新挑战
对依恋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其声称的普适性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矛盾,以及普适性背后的道德判断(Keller, 2018)。
依恋理论的普适性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矛盾,依恋理论的主要观点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几乎没有改变过。
从鲍尔比的理论一诞生,他就因为没有考虑在教养策略和儿童发展中文化变量的作用而受到批判,然而依恋理论并没有改变过这一点。
鲍尔比的理论框架中,依恋的定义及其质量、产生和结果是普适的,但鲍尔比及其追随者所定义的普适性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进化论提出的适应性并不一致。
此外,从教养文化的角度来看,西方和非西方的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模式是很不同的,在生命早期为婴儿提供了相当不同的经历去发展他们的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依恋关系。
尽管依恋的研究者们意识到多种教养安排的存在,他们却仍然认为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关系经历会形成同样的依恋关系的概念。
安斯沃斯提出的敏感的回应是建立在把儿童视作一个独立的、有意图及自由意志,且有权获得一个遵循婴儿信号的社会环境里的人的观点之上的,而非西方的传统农业家庭是通过让婴儿遵循照料者的指导、社会化为多元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
依恋理论的普适性声明有伦理和道德的意义,这意味着当评估教养质量、家庭法庭决定、教育实践的时候都依赖于把儿童视为一个独立主体去理解,而不考虑其家庭的亚文化可能是什么样的。
因此,非西方中产阶级的、与依恋理论的哲学不符的教养实践会被误解为指导性的、严厉的、非回应性的、情感上有距离的,即不公开讨论情感的。因此,依恋理论提出的敏感的回应性不仅仅是一种教养方式的描述,更是一种道德判断。
依恋研究者对于普适性的理解和推广不仅是对于教养及相应的儿童社会情绪调节的描述,也同时是一种道德声明。它定义了何谓“好母亲”,她应当做什么以支持儿童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不考虑当地的标准和意义系统而将儿童分类是不科学的,因为相关的信息被遗漏了,这也是不符合伦理的,因为它误判了家庭和儿童的状况。
此外,许多基于依恋理论来促进教养和儿童护理的干预项目也被称为积极教养实践,然而当所有的意义、文化的参数没有受到充分支持的时候,所有类型的干预仍然是不科学且不符合伦理的。
利用混合研究设计也许能够解决来自多种角度的问题,多样性需要被视为一种人类的状态,识别多样性是发展科学的义务、改善人们生活的必要条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