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的成长中都受着上一代人的影响,同时又会影响到下一代。如何解读成人的依恋模式及会给成人带来怎样的生活?
思考童年经历能够帮助成人理解生活。童年已经是过去,当下能够做的就是改变现在的自己。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依恋他人的心理,父母与孩子间相处以及交流方式与这种心理有关联,即孩子会形成与父母安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成人的依恋模式主要有:安全型依恋、拒绝型依恋、专注型或纠结型依恋、情感缺失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孩子父母身上发现一种安全的自主的心理状态,成年后对童年生活或经历重新有了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拒绝型成人依恋,主要是情感交流的缺失,当自己长大后,后代和自己的关系会时常出现回避的特征,比如不会拥抱、不交流感受,对于别人的情感也不理睬。
专注型或纠结型依恋,受照料人的情绪影响,内心压抑,对人缺乏信任,怀着恐惧心理。
情感缺失型依,准确的说是紊乱型依恋,与父母未抚平的精神创伤或严重的情感缺失,比如孩子稍有哭闹就会大发脾气,当一个人处于精神创伤或情感缺失,还会惊慌失措。
无论在童年时形成怎样的依恋关系,父母自我反思12问会有助于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加深对自我的理解。一个人如果无法理解童年的经历,会一直活在过去的影子里,而无法展开内心看到未来。
成长的道路上,看到自己的模式,并能从这个模式中抽离出来回看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什么影响,改变自己的模式向安全型依恋不断努力,相信生活更加富足
孩子与父母之间有着天然的链接,母亲充满爱的眼睛、温柔的抚摸、暖暖的声音都成为孩子最早的记忆。
孩子也会处于本能,用笑声、哭声和动作来回应着自己的妈妈。
他们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链接,就是一种典型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一般就是指婴儿与母亲之间那种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
比较常见的依恋模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模式。
大部分人的依恋模式都是这种。
孩子与母亲之间相处融洽,分离时,孩子会找寻自己的母亲,等到重聚的时候,这种悲伤和不安就会得到缓解。
在这种依恋模式下,父母能细致地观察到孩子的需求,把孩子照顾得比较到位,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比较稳定。
同时,孩子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能看见自己、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的,内心能感受到安全感。
就算是要与父母分离,虽然还是感觉很难受,不舍得,但哭闹一会就能被把情绪收起来,调整好。
而父母也确实能做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信任感。
“没关系,反正爸妈还会回来的。”
第二种是矛盾型依恋模式。
当父母与孩子分离时,孩子会出现比较强烈的反抗行为,大哭大闹,悲伤程度很高。
这是因为有些父母的情绪总是很多变,情绪好时给颗糖,情绪不好时给巴掌。
时间一久,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分辨父母的态度为何多变,不知道如何取悦自己的父母。
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情绪也可能会不稳定。
这种场景在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时,很多见。孩子为了阻止父母离开,堵车,挣脱爷奶的拉扯,用尽所有力气去哀求自己的父母,不要离开。
因为孩子知道,父母这么一走,不是一年就是大半年。那种痛苦的分离焦虑感,让他极力想要去阻止父母离开。
等到过年过节,知道自己的父母回来之后,整个人像变了个样,会撒娇,很想要博得父母的关注。同时,又会很担心父母的下一次离别。
“要是我大哭大闹,也许他们就不会离开吧。”
第三种是回避型依恋模式。
这种依恋模式下的孩子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得很平淡,没有过多情绪反应,不哭不闹。
这类孩子表现出很少的依恋行为,虽然也有探索行为,但这种“探索”只是重复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真正的感兴趣。
很多父母经常忙着工作,不怎么关注孩子的感受,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自动回避父母,不再表达自己的需求,对周围人冷漠,不再抱有希望。
这种“回避”,更多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孩子为了避免陷入情绪困扰而采取的自保机制。
“只要我忘记了悲伤,就不会感觉到悲伤。”
第四种是紊乱(混乱)型依恋模式。
紊乱型的孩子在与父母分离的时候,情绪反应比较矛盾,一方面他们会表现出不舍,一方面又对父母表现得很“警惕”。
因为孩子知道,他们所依恋的父母正是迫害他们的对象。
本来打算伸开双手去拥抱对方,却又缩了回来,即使有伤痛,也会自己捂住嘴,不发出任何声音。
看似孩子表现不是很正常,但却是父母本身不正常的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造成的。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上心,总是打骂孩子,让孩子受到伤害。
“他们好像并没有那么爱我。”
这四种依恋模式,对照料者的情感和反应各不相同。
不同依恋关系反应出的内部工作模式也不一样,而这将影响之后的情感、行为和人格的发展,以及注意、记忆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当然,人的依恋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成长过程中,依恋模式会随着与不同人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依恋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特别是如果后期成长环境比较稳定、遭遇的应激事件和挫折比较少,各方面发展比较顺利的话,原本不安全的依恋可能转变为安全型依恋。
所以,为了孩子能“养”成安全型依恋模式,有责任感的父母们可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同时,鼓励孩子自己去努力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人际模式,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最近看到有些朋友在谈论这个话题,其实我觉得这不能算是一个心理问题,甚至连情感问题都算不上,就好像我们说“甜的东西就都好吃吗?”。回避型依恋分手后到底还爱不爱?这充其量只是一个个人的经验和推测,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分手情况,如果强加给回避型依恋,就更没必要了。
分手后爱不爱的问题,和依恋没有任何关系,和人格的关系也不大,只和这个提分手的人对另一半的感情深度和分手的场景、理由有关:如果分手是客观因素被逼的,也就是说不是本身感情出问题而分手的,那么分手后的一段时间应该还爱对方,但是因为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得不选择放下;反之,如果是因为经常吵架、三观不合、出现原则性问题而导致的分手,那么分手后肯定是不爱的了。
这和回避型依恋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硬要和回避型依恋扯上一点关系,我们也可以分3种情况来看。
第一种情况,交往不到三个月的回避型依恋
此时的回避型依恋,可能和你还没有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ta的防御机制打开的概率还很大,此时ta的“分手”,大部分情况是ta的自卑心态在作祟,觉得自己配不上你,所以,这种情况分手后ta还会爱。这个情况下,你如果想挽回对方并重新建立联系,你所付出的代价并不会很大。
从潜意识的角度去看,这个时期的回避型依恋常常会陷入过去阴影的投射,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躲在角落里的小孩,ta的拒绝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不喜欢你,而是证明自己很缺乏安全感。
第二种情况,交往了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回避型依恋
中轻度的回避型依恋者,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相对平稳的阶段,回避机制发动的概率降低,但是与此同时,ta对你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也逐渐减弱,因此你们之间可能出现既不吵架、也不亲密的进程。这时候如果ta提分手,是经过了一定的考察和思考之后的结果,理智的成分占比更高,分手后不爱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此挽回的难度相对较高。
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与ta争吵比较多,导致了严重的长时间冷战,那么可以说对方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这时候哪怕没有直接说分手,从态度上来说都更倾向于分开。
第三种情况,交往六个月以上的回避型依恋
一般而言,交往六个月以上的回避型依恋,如果ta还没有转变成安全型,那么ta可能会在后面的很长时间都继续保持原状,因为ta已经习惯了这个模式。这个时候ta如果提分手,更多的是出于对你喜不喜欢的评估与考虑,如果在此过程中,回避型确实发现自己对你的感情淡了,那么可能连“分手”这个词都不提就直接与你分道扬镳(断崖式分手)。因此,这类人的分手是难以挽回的。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你们已经处在了非常熟悉的情况中,ta已经转为相对的安全型,那么ta的分手可能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在提分手后可能会产生后悔情绪,那么这个时候ta还是爱你的。
分手后,回避型依恋到底还爱不爱,取决于ta的行为模式和爱你的程度,而不是看ta是不是回避型依恋。现在,很多朋友连对方是不是回避型依恋都容易判断错误,再套回避型的一些公式,不免错上加错。判断一个人分手后还爱不爱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你们分手时的感情浓度,只要是爱的,即使是重度回避型依恋提分手后也会遗憾和后悔;只要是不爱的,即使是安全型提分手也绝不会回头。
一个人天赋很好,又能在思维和身体上花很大力气时,这个人就可以锤炼出非常好的能力。
假如人还是在孤独中,那么人很难有幸福感。
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是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
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
依恋的类型
自恋是依恋的对立面,彻底的孤独,会带来彻底的黑暗。
自体客体 :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母亲相对婴儿是客体,在婴儿这个自体之外,觉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你”。让婴儿感觉妈妈好像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一样好使,婴儿的能量因此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妈妈去表达了。
依恋最好是在孩子的时候完成,如果是一位成年人,还没有学会依恋,这就会变得很麻烦。这是因为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
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情感,但相对有充分的资本可以自恋,或至少去保持自己的骄傲。我能照顾自己,为什么要向你表示低头?就算你再爱我,我还是想保持我的自恋和骄傲,而且我也有能力保持。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善意的情感对象。
自恋和依恋的重要区别
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
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如果依恋没有形成,该怎么办?
首先,要看破自己重重的心理防御,透过这些复杂的防御,看到自己的初心,也就是我们说过很多次的: “ 我 ” 永远都在寻找 “ 你 ” 。
同时特别重要的是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如果一份关系伤透了你的心,你经过认真考虑,知道这份关系已经没有希望,那么可以变换空间,换一个人去寻找。
同样重要的是当你基本断定,一份关系是OK的,那么,请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关系的基本稳定,逐渐在这个关系中,去实现依恋的完成。
基本稳定的关系背后,依恋完成的背后,都藏着对人性的深刻信任。
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容易呆在自己的世界中,并认为自己的世界才是精神的归宿。
得到
自恋和依恋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学会了依恋的人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中,并认为自己的世界才是精神的归宿。
依恋的形成,需要孩子有一种基本的感觉:妈妈基本上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但“坏”不会淹没“好”;我基本上是“好”孩子,有时候是“坏”的,但“坏”可以被接纳。
如果依恋没有形成,首先要看破自己的重重心理防御,看到自己的初心:“我”永远都在寻找“你”。生命原本的样子就是我们一方面试着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另一方面在寻找情感依恋。
在“听话教育”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迟钝,因为身体和自己头脑的链接被切断了,相反,在自由和爱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敏感,因为身心合一。
自恋和依恋,还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身心分离和身心合一。
得到
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但如果外部世界是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
自恋和依恋不仅仅是情感的事情,也是伟大的隐喻。婴儿依恋妈妈,孩子依恋大人,成年情侣依恋彼此,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丰富宽广,而自恋的世界何等孤独狭窄。
我们陷入自恋和控制中,是为了防御外部世界的敌意的“它”,这时我们还需看到我们内在也住着一个“它”。在“它”之世界,我们会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选择封闭。
自恋和依恋还会带来身心分离和身心合一。当我们想切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时,会切断头脑和身体的联系;而当我们愿意和外部世界保持链接时,也会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天然链接。
我们与车、船和飞机这些交通工具的关系,的确有自恋与依恋、控制与失控的隐喻。
先在防止晕上做足功夫,例如准备好晕车药等,这让晕的人知道,是有充足准备的;
治疗的核心,是感受身体的感觉,当身体能很好地感受时,就意味着放松和信任就发生了;
治疗的障碍,是一个人在强烈控制中,而这时他的身体和头脑都是紧张的,所以当感受身体没办法进行时,可以让他谈谈,自己在控制什么;
控制都是为了对抗失控,而失控的原始体验,是情感依恋的失败,如果能说出这份失败体验,会很有帮助;
治疗的关键是身边有一个信任的人,对于晕得程度很厉害的人,这是必不可少的。
得到
晕车、晕船、晕机,都是和控制感与失控感有关,背后也有自恋和依恋的深刻隐喻。晕,就是失控感。控制都是为了对抗失控,而失控的原始体验,是情感依恋的失败。
关于胃的不舒服和呕吐,也有深刻的隐喻。在婴儿时,我们必须吃进妈妈的奶水或妈妈给的其他食物,否则就会死。如果婴儿感知妈妈是敌意的,那么他会有恐惧和担心,好像这份食物有毒,他吃了之后会抵触,严重时想呕吐。
整个专栏就在讲两件事:成为自己,找到你。后者就是完成依恋,如果按逻辑来讲,它涉及到这样几个问题:
看到自己对依恋别人的防御;
看到自己对关系的渴求;
在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中,逐渐和另一个人,建立起真实、全面而具有深度的情感关系。
一个人假如还在孤独当中,很难感觉到幸福。是的,曾经我我感觉自己是孤独的。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到自己的内心。
对外界对他人是充满的不信任感。即使在两个人的关系当中还是会充满着恐惧。
曾经的自己一度陷入自己的全能自恋之中。害怕失控认为除自己之外,任何人都做得不够好。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是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连结,它发生在婴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关系最密切的成人之间,因此情感依恋最多的是发生在母婴之间。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婴儿的依恋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占65~70%。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反应。
2,回避型依恋,占20%。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情感连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3,反抗型依恋,占10~15%。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婴儿依恋可以确定个体内在工作的基本模式。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衡量母亲对婴儿的教养方式好与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反应性。指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活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总之,母亲与婴儿的互动要满足婴儿的需要,婴儿得到母亲的重视和满足,婴儿就容易产生安全性依恋。当婴儿的需要不被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消极依恋,安全感不足,影响日后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容易导致自卑,甚至没有自我。
可见,婴儿期与母亲的互动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您如果是妈妈,满足您的婴儿的需要了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