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转移假说的概述

风险转移假说的概述,第1张

风险转移假说又称资产替换假说,该假说认为企业发行可转债的动机在于缓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为发行可转债可以减少股东掠夺债权人利益的诱因。

股东与债权人潜在的冲突之一源于企业执行投资的风险水平。股东有向高风险项目投资的动机,假如投资成功,股东们将获得大部分的收益;假如投资失败,债权人存在本金遭受损失的风险。因此将转换条款纳入公司直接债券中,可以解决因发行直接债务所产生的风险投资诱惑带来的负债代理问题。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克拉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其中包括:1 习得与学习假说;2 自然顺序假说;3 监控假说;4 输入假说;5 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做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同时也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

输入的语言材料必须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只是一种噪音。只有当输入(input)变成吸入(intake)时,习得才会发生。在输入变成吸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信心、学习目的、焦虑等也在起作用,Krashen称之为“情感因素”。它们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从而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根据这个“情感过滤假说”,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具体地讲,“情感过滤器”低,就是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动力大,自信心强,焦虑适度,对外语学习持积极态度,那么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学习者不可能对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一概吸收。他们在选择语言材料时都参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或者材料的深浅程度等方面的因素而对材料进行过滤。

二语习得理论能作为外语学习理论来引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62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