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源自心理咨询讲师王林齐课程资料整理,仅为个人学习使用)
依恋探究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我们个人发展的关系。在关系和个人发展上,我们更专注于哪一个是因人而异的。
非常重要。
依恋理论之父BOWLBY提出人的依恋是具有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
———— 选自 David jWallin 《Attachment in Psychotherapy》
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就是人类为了让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会有吃饭和繁衍等基本生理需求,同样依恋也如此。在远古时代,因为个人的力量非常弱小,大家需要联合起来,用集体的力量一块儿去抵御野兽、获取食物,个体在人群里会觉得安全、舒服,而少数独来独往的人很容易死掉,因此群居者的基因得以保存下来,所以依恋也是一种生物本能需要,即使有人会选择不婚,也只是没有走入一段在法律上承认的关系。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受过挫折的人,如果选择再也不进入任何关系的话,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择偶观,比如颜值高、学历高、经济条件相当等,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理想型和真正找到的人往往不大一样呢?因为我们总是会喜欢上特定的人,这就是与我们的依恋机制相关。依恋表现在我们的性格、相处方式、成长经历等方面。
如:《流星花园》中杉菜和道明寺的相爱就有一定的心理基础。
道明寺的特点:情绪不稳定、暴躁、积极主动的追求杉菜;
杉菜的特点:固执、倔强、冷淡,总是逃避道明寺的追求。
这就是因为她们有着不同的依恋机制。
注释:
焦虑程度 :对伴侣的爱意和恋爱关系,所秉持的关注度和投入度。(如《奇葩说》的辩题,你会不顾一切和伴侣去大城市吗?焦虑程度更高的人往往会选择去)
回避程度 :你对亲密关系的舒适程度。(和伴侣的亲密关系近一点让你舒服,还是远一点有更多个人空间好呢?)
存在于我们的大脑
职责:追踪和监测我们依恋对象的安全性和存在感
内部逻辑:
科学基础奉上:社交线索实验(将三种依恋风格的人集中起来,同时观看屏幕上人脸的情绪变化,感觉到变化的人拍下按钮。最后统计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做出的反应速度。焦虑型反应最快,非常敏感,安全型次之,回避型最慢。但是回避型在注意力分散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如戴上耳机听着音乐回答,反应速度却变快了,这说明回避型在没有太多理性压抑自己时,会自然流露出对他人的需求)
(1)焦 虑 型
举例:
●日常相处——如伴侣长时间不回复信息
●焦虑依恋风格——过度敏感(看中关系,忽略个人发展)。
●依恋机制激活——对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都不想理我了,不行我得联系上对方,和对方拉近关系,要不然我俩凉了咋办!需要伴侣表明他别无二心,关系绝对可靠。
这种亲密关系受到一点威胁就会影响情绪。过度敏感,想马上做出行为表现,就是典型的焦虑型。但是仔细想一下,我们每个人处于焦虑状态时都会有类似反应。
●防御策略——伴侣在脑中挥之不去,习惯只记得对方优点(我不能让对方离开我)。高估、崇拜伴侣,坚信“非他不可”,不开心也不放手(除了对方之外,我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不开心也不能放手,不能放弃好男人),除非重新产生联系,焦虑感才会消失。
这样的人很容易变成情感劣势者,总在受伤后习惯为对方找借口。
●防御行为——1 频繁联系对方 (为了让焦虑感消失);2 计分策略 (计算对方多长时间没理我,打了多少个电话。一般人有焦虑感时也会有这个反应);3 退缩行为 (再等你有什么用,你都不会理我,于是害怕了,很受伤,出现退缩行为);4 故意表现出敌意 ,或假装忙碌、欺骗(如果对方回复了,焦虑型不会马上表现出内心的快乐,而是表现出与心理相反的反应,比如说我已经不想你了,咱俩分了吧,以分手为威胁,很多女生习惯这种方法。),让对方吃醋(这男生追了我好几年呢,以为是无意说的,其实是想让对方吃醋),想以退为进(说了分手对方还是追我,那才是真爱。)
如道明寺经常联系不上杉菜,就觉得杉菜不在意自己,不喜欢自己,而不会想杉菜有可能在忙,于是情绪激动,忍不住回忆和杉菜的往事,觉得杉菜很可爱很特别,认为自己别无选择,于是继续疯狂联系,终于见到对方后又会故意表示出高冷、敌意的态度,所以两人总是以欢喜冤家的状态相处。
(2) 回避型
●日常生活——相亲中的相处
●回避依恋风格——压抑感受与需求(把关系和个人发展相对立)。
●依恋机制激活和防御策略—— 1混淆“自我依靠”与真正独立。 表现的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我要避免自己沉溺于感情,感情会耽误了自己更好的独立与发展。认为还是单身好,时间宝贵应该专注于工作(其实是害怕亲密关系中的自我会过于沉溺,会变成难以摆脱感情的焦虑型,即使内心渴望关系,还是选择压抑)
真正的独立是我需要这段关系,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在关系中有清晰的心理界限;
2 以偏概全 。伴侣总是很普通。习惯于看对方缺点多于优点,相处以指责、贬低为主。3 平淡即无聊 。感情处于激情期时无法控制自我,当感情归于平淡时,自我回归控制,又想要回避感情,所以习惯给自己找借口来挑伴侣的错,说平淡即是无聊,想推拒伴侣。
●激活行为——1 不表达明确的态度。 拒绝和伴侣约会、沟通,认为人不能太感情。(晚婚、恐婚、不婚)保持神秘来捍卫自己的独立(永远不说自己的秘密,有时只是小事,只是通过保留秘密认为给自己心理留空间,认为这样就是和对方没有那么好);2 只看到对方缺点而看不到对方优点 。认为自己和谁都处不好;3 不可能的恋爱 。理想型偶像、婚外恋,无法真正在一起,沉迷于远距离关系;4 发展顺利时,突然拉远关系 。顺利时反而难过,故意拉远距离;5 抗拒身体接触 。虽然心理上渴望亲密,却又想要时时刻刻保持距离。
杉菜收到表白时第一反应是拒绝,压抑自己,感觉私人空间被占用。对方都是缺点,喜欢不可能在一起的花泽类,知道花泽类心里喜欢别人,还是被吸引。但是当杉菜有机会和花泽类谈恋爱时,却反而不喜欢了,对方越靠近越是逃。
(3) 安全型
●安全依恋风格——接纳感受与需求,认为关系和个人发展都很重要。
●依恋机制激活和缓冲策略——1 倾向选择令自己愉悦的伴侣 (不喜欢相爱相杀);2 相信世界上能和自己幸福在一起的潜在伴侣有很多 ;3 将伴侣的幸福视为己任 ;4 不会一味外归因或者内归因 。
●缓冲行为——1 调整心态,解决冲突。 让自己情绪平稳后再去解决问题,让对方舒服也让自己舒服;2 期待有效沟通 ;3 拒绝使用感情把戏 。我是什么样就怎么样,不会拐弯抹角,不会PUA,直接表达需求,欺骗、压榨的成分少;4 容易宽恕他人 ;5 不抗拒亲密,也不刻意划界限 ;6 能接受身体和情感的合二为一。
更多是后天养成的。奉上科学基础:陌生情境实验
注释:1父母在讨论自己的依恋体验方式时和婴儿在情境试验中表现出的依恋具有不可否认的相似性。因此我们推断: 父母的状态对婴儿的安全感,以及后期成人依恋的形成有着很强烈的影响。 2。影响人不一定是父母,任何直接抚养人都成立,因为0-1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建立的关系并不是自己和父母,而是世界对自己的态度,父母象征的是世界,孩子区分不出抚养人。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孩子记不住,但是会进入潜意识。
接下来详细的说一下抚养人是怎样影响孩子依恋风格形成的。
(1)焦虑型依恋的养成
注释:1婴儿自立能力很弱,需要通过哭的方式传递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果母亲对孩子的哭不敏感,总是延迟满足,婴儿便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道哭有没有用,对母亲没有信任感,也不相信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
2尝过母亲在时的甜头,有奶喝,有拥抱,当母亲不在时就什么都没有了,恐惧自己的死亡,所以无法接受母亲离开,非常重视母亲是否在场,以至于把自己过得开不开心归因于母亲在不在场,不发展自己能力,认为发展自己的能力有什么用呢,我去探索有什么用,我能不能活下去都在母亲的一念之差,她愿不愿意满足我,会不会离开我,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有没有安全感都在于你在不在我身边,而不是靠我自己的努力。
(2)回避型依恋养成
注释:1婴儿认为哭基本没作用,只能靠自己;
2知道别人无法帮助自己,所以只靠自己的时候,就不管情绪,感情,只一心努力工作,看起来满足上进,其实是不真实的,只是为了适应别人对自己的毫不在意。
(3)安全型依恋养成
注释:母亲在儿童 需要的时候 给予关怀与安慰,敏感,接纳,婴儿认为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母亲的关注的,“我需要的时候世界就会给我”
(4)矛盾性混乱型
注释:父母即是安全基地,又是危险来源,是靠近还是远离呢?
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想自己的依恋风格吧。
依恋风格就像十二星座对人的描述一样,没有好坏之分,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只是不同的风格会有些伤害行为需要改善,所以 需要改变的不是依恋类型,而是相应的有害的防御行为 。
注释:因为依恋风格的改变是很难的,依恋风格是和家人相处了十几年形成的结果,不仅是形成时间过长,而且需要个人觉悟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改变才有可能。如焦虑型女孩在家中做全职太太,如果不去独立赚钱,不改变生活状态,就很难改变依恋类型。
怎样重塑依恋风格?
接纳自己的依恋风格,从依恋机制入手,减少防御行为,接下来进行分别讲解:
(1)焦虑型依恋重塑
注释:1焦虑型对感情的需求度很大,那就去找一个和自己同样需求很大的伴侣,不要和回避型的人相处了,即不要和明知不合适的人相处,否则只会越来越怀疑自己。(对焦虑型的人来说,很容易被回避型的人所吸引,就像道明寺会被杉菜吸引。因为回避型的人和你拉近了距离后就忽然想回避,拉远后又想回来,容易给焦虑型人较大的情绪波动,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大,感觉强烈,会误以为为爱痛苦,情绪波动大就是真爱,而不认为在一起开心才是爱。)
那么怎样辨别回避型依恋型人呢?
●不给你明确信息:对你的案首,以及对你们未来的承诺
●一直对理想恋情抱有幻想,非常渴望遇见一个“完美”恋人
●忽视你的快乐,抱怨你太敏感、太粘人、太矫情,嫌弃你提出的要求太麻烦,从而置之不理
●对你向法官一样铁面无私,不在意你传达的信息
2 如果发现自己的伴侣就是回避型该怎么办呢?制定防御机制记录表:
(2)回避型依恋重塑
注释:1回避型保持理性的时候潜意识就会和对方拉远关系,所以别专注工作,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才会放下心房;2用学习一项新技能等不太亲密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3化解冲突五原则:
基于对方的幸福着想;
坚持关注问题本身,就事论事,避免冲突扩大(不要一吵架就说你人不行);
愿意包容对方;有效沟通双方的感受和需求。
(3)安全型如何更好的谈恋爱
积极回应;不要过多干预;及时鼓励;识别自己的情绪:维持自己的安全思维模式(不要被焦虑或回避型带偏)
1、“依恋”用在名词前面多表示“留恋”、“舍不得走开 ”等意思,如“依恋家乡的山山水水”《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吕)不韦谓异人曰:‘华阳夫人乃楚女,殿下既为之子,须用楚服入见,以表依恋之意’”
2、用在名词后面则表示“依靠”、“依赖”、“珍惜”等,如“看得出,他对那份工作是多么依恋”
3、用于爱情,表示有好感,有些留恋的感觉
4、依恋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5、依恋不是喜欢,但依恋是从喜欢开始!
依恋的表现:
1、母子依恋的表现
大约在6~7个月时形成,婴儿将多种行为,如微笑、咿呀作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
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
同母亲的分离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
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
平时当他们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往往是寻找依恋对象,接近依恋对象的可能性要大于接近任何别人,因为同母亲在一起能使他得到最大的舒适,安慰与满足
基于以上不同的行为表现,可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和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三类
2、成年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表现
成年人与恋爱伴侣及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安全依恋的人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信地各自独立活动焦虑矛盾依恋风格的人会因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回避依恋风格的人有时会难以与他人亲近他们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
3、依恋的表现形式
刻板型:高等动物的遗传能力
功能型:满足生理需求的需要;吸收文化的需要;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刻板型:获取心理能量的需要;分享的需要,以利于社会交往维系人类的社会性
功能型: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总之,依恋为了发展,发展为了依恋;社会性以成全个性,个性以成全社会性
(1)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2)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利用母婴分离反应设计“陌生情景”,测定婴儿的依恋类型,可将儿童的依恋行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表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无依恋的儿童”。这种类型较少。
②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③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
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依恋的类型有:
1、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
可以很安心地与人亲密,并建立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关系。不担心被抛弃。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认为自己值得爱,他人也值得爱和信任。
2、痴迷型(低回避,高焦虑)
渴望与人亲密,又怀疑对方并不想和自己亲密,很担心失去,有强烈的情感依赖和饥渴。会做许多努力以获得关注和爱。对自己的评价消极,觉得自己低价值、不值得爱。
总想努力得到他人的赞许,寻求认同。容易感觉被误解和不被重视,对别人的负面评价非常敏感,喜欢夸大负面信息,让自己更加焦虑。常处于怀疑、又爱又恨、拿不起放不下的矛盾中。人们常说的“作女”大多出现在这种类型。
3、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
回避亲密接触,难以信任和依赖对方,追求独立,因此容易让爱人陷入焦虑。对负面情绪和信息有回避倾向。往往在关系还没进展就开始退缩,觉得对方不可靠,亲近他们的企图会让他们紧张。
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自认为有价值,觉得自己可以不需要依赖他人,因此不太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他们希望和爱人保持清晰的边界,反对依靠。不需要对方为自己付出什么,因为他们也不打算有所报答。出现冲突的之后会拒绝一切沟通。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寻求的是个人的满足和期望。人们常说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男人,最容易出现在这种类型。
4、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
内心期待亲密关系,但因害怕受伤,而表现出犹豫和抗拒。既想依赖又希望独立。这种对依赖的抵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消极,怕被拒绝,或担心自己离不开对方,因而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又担心被抛弃,时常感到恐惧。
爱人不在身边时不安,爱人在身边又有点厌烦。在亲密关系中,希望有掌控感、自我价值的证明感,追求平静与轻松。与爱人有冲突时,他们更喜欢以间接方式表达不满,如疏远冷淡。
他们也容易做“爱的逃兵”,想做先放手的人,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被控制的感觉。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让他们表现得若即若离,总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因而,恐惧型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
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1、依恋的机会。一般家庭环境生活的婴儿和学步儿都有父母的照顾,因此一般都能与抚育者建立依恋关系。但要注意的是现今双职工家庭中,婴儿和学步儿很多由祖父母辈或保姆抚育,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这些替代抚育者的频繁更换,则对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2、抚育的质量。通过录像技术观察记录和编码分析发现,“相互作用的调谐性”的交往模式能将安全型和非安全型的抚育方式区分开来。可形象地描绘为“情绪舞蹈emotional dance”,即母子的情绪交往跟跳舞一样非常合拍,母亲对婴儿的信息很敏感,能及时做出反应,对婴儿的照顾是亲切的、体贴的和周到的。
3、婴儿和学步儿的心理特点。抚育困难型的婴儿更可能发展为非安全型的依恋。研究表明,父母的抚育方式适合婴儿的气质特点,适合婴儿的需要,则带有不同心理特点的婴儿都能和父母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4、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对婴儿的态度、重大变故如父母实业、工作调动、婚姻危机和第二个孩子的出生等会影响父母与孩子的交往,从而影响依恋的质量。
文化也是影响因素,如德国的父母鼓励儿童独立性,导致回避型儿童比例(约35%)高于日本(约5%)和美国(约20%);而日本文化中婴儿很少有与母亲分离的经验,抗拒型的婴儿(约27%)则高于美国(约13%)和德国(7%)。
第一种,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表现为对彼此亲密感到自在,对一个人独处也感到自在,不会担心彼此感情的发展走向。
第二种,焦虑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表现为渴望亲密关系,但对感情对伴侣缺乏安全感,会频繁打电话发短信等行为;或者以离开为威胁,意图引起对方妒忌;或者通过挂断电话、不接电话来引起对方的关注。
第三种,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表现为更重视自由而不是亲密关系,关系过于亲密会感到不舒服。经常装作不想跟人发生亲密关系,尽可能减少被拒绝后的痛苦;即便进入了亲密关系,也会不断琢磨伴侣不如人意的地方,并一次为借口离开,重获自由。

安全型依恋的人,因为他们善于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他们很快会留在这段关系里,很少会保持单身。而长期处于焦虑和不稳定的焦虑型依恋者、回避型依恋者则会出现在婚恋市场,重重复复去寻找合适的伴侣。
那么,如何克服自己不健康的依恋状态,发展和保持一段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呢?
一是寻找一个安全型伴侣。对方在感情里情绪稳定,善于处理关系,更利于健康关系的发展。
二是自我调节,当自己出现破坏性的冲动和情绪时,不要即刻发出攻击或者给予对方回应,先平复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待充分理智考虑清楚再去行动。
三是回避型当自己感到想要疏远时,学会向对方要求空间,和对方加强联系。
四是当你盯着伴侣的缺点时,训练自己去寻找对方的积极品质。
掌握了克服自己爱情盲区的方法,经营一段成功的亲密关系,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新生儿的降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戏剧性的变化,不论新生儿有多受欢迎,都会导致家庭成员角色的根本转变,父母需要开始和婴儿建立关系,而较大的孩子,则需要因为家庭新成员的出现而做出调整,并建立他们和新弟弟、新妹妹的联盟关系。
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人之间逐渐形成的联盟,提供了他们一生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是依恋关系的形成。
那什么是依恋呢?依恋就是儿童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感联盟。这个特定的个体是指婴儿和ta们在一起便感到愉快,在儿童难过的时候,只要ta们出现,儿童便会得到安慰。这个人可以是妈妈、爸爸、祖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及其他养育人,婴儿时期的依恋本质会影响我们后半生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刚出生的婴儿和母亲建立连接是妈妈的乳房,婴儿用哭声表达情绪,用哭声表达需求,这时候妈妈会及时回应,孩子不仅能满足吃奶的需要,也会能被满足其他的需求。婴儿就会觉得我的需求能被及时满足,我是被妈妈爱的。那么延伸到外部环境,婴儿就会觉得也是安全的,这就是安全感建立的第一步。反之,婴儿就会觉得妈妈不爱我,进而延伸到外部环境也是不安全的。那么,这时候,婴儿的安全感建立就会受到影响。
这时候的婴儿认为乳房就是妈妈,妈妈就是乳房,对妈妈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一岁多,孩子才能把乳房和妈妈的关系弄明白,才能知道乳房是妈妈身体的一部分。
那是不是只有食物才是依恋关系的基础呢?在一个经典实验中,心理学家哈里 哈洛,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就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则没有。虽然同铁丝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能喝到奶,但是婴猴也要同布料妈妈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仅仅有食物并不能成为安全依恋的基础。
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饮食需要时才去找铁丝妈妈,大部分时间都依偎在布料妈妈身边,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但是心理学家认为它对婴儿同样适用。
婴儿的依恋类型有哪些呢?一共有四种,安全依恋型,回避依恋型,矛盾依恋型,混乱依恋型。
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把母亲当做家庭基地,在陌生情境中,只要他们的母亲在场,这些儿童就显得很自在,他们独立地探索环境,偶尔回到母亲身边。尽管当母亲离开时,安全依恋型儿童也会心烦,但他们在母亲回来时会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并寻求接触。
回避依恋型的儿童并不寻求接近母亲。而且在母亲离开后,他们似乎看起来并不难过,此外,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似乎在回避,他们对母亲的行为十分冷淡,大约有20%的一岁儿童属于回避型。
矛盾依恋型的儿童:对母亲表现出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刚开始的时候,矛盾型儿童紧紧的挨着母亲,他们几乎不去探索环境,他们甚至在母亲离开前就显得有些焦虑,而当母亲真的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巨大的悲伤,然而一旦母亲回来。他们却表现出矛盾的反应,一方面寻求和母亲接近,另一方面又踢又打,明显十分生气,大约有10%-15%的一岁儿童属于矛盾依恋型。
混合依恋型的儿童:表现出不一致、矛盾和混乱的行为。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跑到母亲身边,却不看母亲或最初显得很平静,后来却爆发出愤怒的哭泣,他们的混乱行为意味着他们可能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大约有5%-10%的儿童属于这个类型。
婴儿和母亲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呢?这取决于母亲对婴儿传达各种信号的回应,母亲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回应婴儿,并且母亲和婴儿的情绪状态相匹配。“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一样,都有可能造成非安全型依恋型的儿童。安全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快速且积极地对婴儿做出回应,比如说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很快做出抚慰的回应,相反,非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是以忽视他们的行为,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前后不一致,以及拒绝和忽视他们的行为来回应的。
说完了婴儿和母亲的依恋关系,那婴儿和父亲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呢?提到早期养育,很少提到父亲以及对婴儿养育的潜在贡献。和母亲的链接来自于乳房对孩子生存的保障,这导致了母子之间特殊关系的发展,还有就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妈妈在家看孩子,爸爸在外挣钱养家,导致了父亲在孩子养育中的缺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有关养育、温暖,挚爱,支持,关心、力量的表达,对孩子情绪和幸福感的发展非常重要,某些心理障碍如抑郁、药物滥用的行为与父亲有更高的相关。
婴儿有能力形成对父亲,母亲的依恋,但是,父子、母子之间的依恋本质不同,其原因是父亲、母亲和孩子在一起时,他们做的事并不相同。母亲更多的时间是在喂食和直接养育上,相反,父亲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和婴儿玩耍上边。通常父亲和孩子玩耍的本质,和母亲大不相同,父亲和孩子从事更多的是打打闹闹的活动,而母亲则是躲猫猫、唱童谣、做拍手游戏等这样传统的游戏,以及具有更多言语元素的游戏,比如母亲会用典型的方式和婴儿相处,倾向于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声音,俗称“妈妈语”。她们通常会模仿婴儿的行为,并且通过重复“妈妈语”来回应婴儿独特的声音和动作。
有的人就会说,孩子那么小,他们懂什么啊!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妈妈,因为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在孩子很小甚至几个月的时候就送去其他养育人那里,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
妈妈在怀孕14周左右,也就是怀孕3个月左右,胎儿脑中的“大脑边缘系统”开始形成。“大脑边缘系统”掌控和支配人类生存的动物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感),具有极重要的功能。而这个时候,胎儿就能感受孕妈妈们的舒适与不快,这正是胎儿在形成人形的时期,心灵已经开始形成。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感知母亲的情绪变化。
母亲对待新生儿的行为,可以预测儿童长大后的依恋类型,在亲密关系中满足、快乐的母亲,他们的孩子也倾向于拥有这种风格,而不安全型的母亲则往往有不安全型的孩子。事实上,在孩子还未出生时,根据母亲的依恋类型来预测儿童的依恋类型,其准确度高达75%,怀孕时快乐的准妈妈与焦虑、矛盾的准妈妈相比,在一年后,前者的孩子更可能具有安全依恋,而且,即使儿童天生难缠,易怒,如果训练母亲们养护婴儿时的敏感和反应性。他们的孩子则比没有接受类似训练的母亲的孩子更可能表现出安全型依恋。
母亲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在学前期仍未结束,七年级的青少年接受的养护能预测他们成年后在爱情和友谊中的行为表现,父母给予关爱和支持的少年在数年后对待恋人和朋友更加热情,毫无疑问,年轻人把从家中学到的经验应用到了以后的人际关系中。
说到了这里,有的人会说,孩子的依恋关系明白了,那么成人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呢?因为成人的依恋关系与婴儿时期发展的依恋关系风格有很高的相关,所以成人的依恋关系受婴儿时期依恋关系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成人的依恋关系有四种类型:安全性,痴迷型,疏离型和恐惧性。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忧心,独处,或不为人接纳。
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了亲密关系还会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恐惧型: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别人依赖。
虽然我们很方便的讨论依恋关系的差异,好像他们不会重叠、分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人认为自己最符合安全型依恋。但是也有很多人,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依恋关系。还有我们并不完全受童年经验的束缚,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验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会慢慢发生新的变化。
例如,丧偶、失独的家庭,会让原本安全依恋型的人不再安全。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慢慢让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不再戒备亲密感情。令人欣慰的是,不安全依恋类型比安全依恋型更容易改变,尽管依恋能改变,但它们一旦确定后,即稳定又持久。并影响人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我们幼儿时期对人际交往和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起源于我们与养育者的交往。人际交往经验的不同,我们习得的依恋类型,既可以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也可以永久的保持稳定。
0-3岁是婴儿安全感建立最关键的时期,李少成教授说过:0岁到1岁半之间,在安全的前提下,孩子提出的有所要求,父母要尽可能的去满足,这也是安全感建立的方法之一。
依恋关系一旦形成,就决定了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的独特特征。每个人都是由不同的经验和特质组合而成的的独特个体。这些经验和特质又塑造了不同的能力和偏好,正是这些差异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现象:我们与某些人相处融洽,而与另外一个人则会格格不入。我还见过成人疏离型依恋关系的人,ta们与人接触有一个以自己为圆心的圆圈,ta们和人们尤其是陌生人的距离在这个圆的半径以外,在他们看来,这个半径的距离是安全距离,如果超过了这个距离,离ta们太近,就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这是依恋关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