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哲学

学点哲学,第1张

        如果你的孩子考大学报志愿选择哲学,你会怎么想?有一次听一个老师讲座,讲到他的同学北大哲学系毕业,毕业就失业了。于是,当我的学生高考完向我报喜考上985重点大学的时候,我问她学什么专业。她答:哲学。我心里一凉,暗暗为她着急。

      哲学作为学科之母,可能距离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难懂的专业术语,加上复杂的逻辑关系,极大了增加了我们普通人去阅读哲学的难度。哲学真的曲高和寡,或者面貌可憎吗?其实,哲学是可以通俗易懂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又有趣的。

      威尔·杜兰特,一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终生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他曾经花了50年时间完成了一部11卷的《世界文明史》,还获得过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晚年写的《哲学的故事》,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在众多的哲学家中,他只挑选了其中15个来介绍他们的故事和哲学理论。他从这些哲学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入手,介绍了他们的成长经历、情感故事,然后再引出他们的哲学思想。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任何哲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可以从他们的生平故事里找到端倪。作者在还原出一个个哲学家的画像的同时,也让深奥的理论变得亲切而富有人情味儿。这本书在出版后大受欢迎,迅速被译成了18种语言,掀起了全球哲学的热潮。

一、柏拉图的故事

      柏拉图出生在哲学的诞生地——希腊雅典。雅典是哲学的诞生地,它依靠东西方连接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海上贸易和多元的文化碰撞,养育了一批不被宗教教条驯服的商业阶层。这些商人,出于航海贸易的需求,开始研究天文学、几何学。就是在这种科学的思考氛围中,哲学诞生了。

      柏拉图是个典型的高富帅,家里有钱,相貌英俊,孔武有力,年轻的时候,还2次获得过雅典运动会的奖牌。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还能具备哲学的深度,真是最完美的男人。这要感谢他的老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也是位有名的哲学家,而且深受他的学生们的爱戴,被当时雅典城里有神通的祭司称为雅典城里最有智慧的人。在苏格拉底之前,哲学研究都是围绕物质世界发生发展的规律来开展,而苏格拉底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转向了人的 心灵 ,并留下了千古名言:人啊,请认识你自己!

      在柏拉图28岁的时候,70岁的苏格拉底因为拒绝多神论,坚持只有一个神,而且批判了雅典政府当时实行的民主制度,被处以死刑。而柏拉图因为参与了试图拯救苏格拉底的行动,引起了当权的民主人士的怀疑。为了安全,柏拉图离开了雅典,开始周游世界。在12年游历和学习的漂泊中,他去了埃及,去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去了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区,据说还去了印度的恒河学习了冥想。

        柏拉图40岁重回到雅典的时候,饱经风霜的他已经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哲学家和诗人。他自创了一种能够融合真理和美的文学形式“对话”体,他的著作也被称为《对话录》。哲学头一次披上了华丽的外衣,以后也再也没有人能超越。其中,柏拉图最有名的篇章就是《理想国》。要了解柏拉图的思想,必读《理想国》。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完美城邦,而且还回答了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什么是正义?柏拉图说:“ 正义就是人人各得其所,各尽职责”。 柏拉图认为人的行为有三个根源: 欲望、情感和知识 。每个人都有这个三个方面的能量,但是大家拥有他们的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完全是欲望的化身,贪得无厌,向往奢侈的炫耀,这类人主导着工业。有的人崇尚情感和勇气,骁勇好斗,以拥有权力为荣,这类人组成了陆军和海军。还有的人,思考和理解就是他们的兴趣,他们向往真理,拥有智慧,但是并不为人所用。这第三类人就是哲学家。因为政治才能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哲学之王才能领导国家。所以,一个理想城邦的国王,应该要哲学王来做。

        在他看来,正义对于个体而言,代表着体内欲望、情感和知识的协调配合。正义对于社会而言,代表着正义个体的集合,代表着各个力量各司其职,社会和谐运转。所以他说,“正义就是人人各得其所,各尽职责”。

        那如何才能打造出这么一个正义的社会呢? “理想国”就是柏拉图给出的社会模型。

        在理想国里,孩子们一出生就被带离父母,接受平等的的教育。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天赋和才能不同,所以要 平等 的培养所有的孩子,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还认为强迫学习到的知识无法深入内心,所以孩子要在 自由的 环境下学习。对于具体的学习计划,柏拉图也有规划。比如,第一个10年教育的重点是体育,打造孩子们强健的身体,第二个十年,会训练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来塑造孩子们高贵的举止和性格。不过只懂音乐会让人软弱,所以16岁之后,就要重点学习数学、力学、语言等学科了。

        在20岁的时候,这批孩子会经历一次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大考试。落选的人去负责国家的经济生产,成为农民、工人和商人。剩下的人会再经历10年针对身体、心灵和品质的教育和训练,再经历第二轮更严格的考试后,落选的人成为公务员和军队的长官。为了防止这批人因为不满而发动叛乱,柏拉图编造了一个神话,说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有的是铜铁做的,就成为工人农民和商人,你们是银子做的,应该成为国家的辅助者,只有金子做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最高***。所以你们要安分守己,不要做出与自己身份不符合的事,这是命运决定的。

    那最后剩下的这批人,已经30岁了,要继续学习5年的哲学,为成为哲人王做准备。训练清晰的思维和治国之道。他们要研究有形物质世界背后的看不见的“理念”,也就是抽象的概念、规则和理想。到了35岁了,这批人能够统治国家了吗?不行。他们现在接受的多是理论的教育,接下来,这些人要回到残酷的现实世界再去经受15年的生存检验。

      最后,到了这些人50岁的时候,那些留下来的幸存者,他们头脑清醒,阅历丰富,拥有哲学基础和岁月共同沉淀的智慧,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为理想国的统治者。柏拉图认为,为了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他们应该进入一种共产主义的生活,生活必需品和一定的奢侈品定量供应,女人也是共同拥有。他们从此不再被欲望所困扰,一心为国家的人民服务。

      人们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空想的社会,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如果你看到中世纪的欧洲,就会惊讶的发现,基督教世界的人被划分为劳工、军人和教士三个阶层,最后一个阶层以强大的权力统治着整个欧洲世界,这一切和“理想国”不是很相似吗!其实柏拉图也觉得自己描述了一个很难实现的乌托邦,但是他认为 人的价值就在于不断的憧憬 , 然后努力实现憧憬的一部分 , 人生来就是创造乌托邦的动物!

        晚年的柏拉图桃李满天下,生活平静而幸福,80岁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学生的结婚酒宴,在欢声笑语中他一个人退到了屋里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休息。第二天酒宴散场的时候,人们发现他已经在睡梦中安详的离世了。在他下葬的时候,全体雅典人都来送他一程。可见柏拉图多么受人尊敬。他的代表作《理想国》至今依然是世界的无价之宝,美国思想家和诗人爱默生的看法代表了一切,他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二、斯宾诺莎的故事

        提到斯宾诺莎,或许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一个在阁楼里磨眼镜片的哲学家,一辈子默默无闻,穷困潦倒,死了以后才被人知道。

        其实根据历史记载,斯宾诺莎有很多有权有势的朋友,比如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就是他的笔友;比如当时法国军队的首领曾请他到总部参观过,再比如有个荷兰的土豪曾立下遗嘱要把所有的财产留给他。不过他拒绝了各种邀请和好意,一直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而且他精打细算,只赚到刚好养活自己的钱,一点也不多。

        他24岁的时候,就已经在荷兰的犹太人里鼎鼎有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怀疑圣经的真实性,所以被荷兰犹太教会开除了教籍并且被公开诅咒。

      其实斯宾诺莎从小就非常聪明,对犹太人的历史和宗教非常感兴趣,大家还把他看做上帝选中的人。但是斯宾诺莎了解得越多,怀疑就越多,最终他提出了一些被教会认为的异端学说。

      斯宾诺莎认为,上帝不是一个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一个神。他认为上帝和自然是统一的,所谓的上帝就是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那些永恒不变的因果规律。因此 我们所认为的美也好丑也好,善也好,恶也好,都是人类自己的偏见,因为他们不具有普遍的规律性 。这些观点在现在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1646年教会主宰的欧洲,已经是惊世骇俗了。46年前,意大利的布鲁诺还因为提出了“日心说”,在罗马被放火烧死呢。

      斯宾诺莎被开除教籍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现代人可能很难想象这个事件的严重性,在1646年的欧洲,宗教在社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驱逐他的还是犹太教会。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从公元70年罗马人把犹太人赶出了耶路撒冷,直到二战后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犹太人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不断的在一个个的国家和民族间流浪,不断的被迫害,被流放,被屠杀。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犹太人和不同的民族通婚,彼此之间的长相差异也特别大,但是他们依然团结,靠的就是对犹太教的信仰。其实斯宾诺莎本人就是典型的葡萄牙犹太人的长相。他眉毛又长又浓,头发又黑又卷,面目俊朗。他的家族在更早的时候逃离了葡萄牙,定居在了荷兰。

        对于颠沛流离的犹太人而言,对于宗教的忠诚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对于国家的忠诚。斯宾诺莎怀疑《圣经》的真实性就相当于背叛了国家,这是不可原谅的。我们可以听一听教会的开除仪式上是怎么说的:我们白天的时候诅咒他,夜晚的时候诅咒他,出去的时候诅咒他,回来的时候诅咒他……仪式上还宣布从此所有人不能和他说话、写信,不能和他待在一个屋檐下,不能靠近他四尺之内。后来,斯宾诺莎的家人朋友和他都断绝了往来。有天晚上,他走在路上还差点被一个宗教的狂热分子给谋杀了,幸好他反应快,跑掉了,只有脖子上留了点血迹。

          这些事情深刻的影响了斯宾诺莎。让他相信,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安身之处。虽然他平静的接受了教会的驱逐,但是他决定从此孤独的隐居。就是因为他不被世俗接受,所以他的《神学政治论》即使匿名发表也被列为了禁书,深深的不安全感让他把自己的另一本书《伦理学》的出版推迟了10年,直到他44岁因为肺痨去世之后才公开发表。斯宾诺莎思想的精华都在《伦理学》这本书里,《伦理学》虽然只有薄薄的200来页,但包含了非常多的思想。尤其是对人性的研究,后世的哲学家们都认为斯宾诺莎的道德体系是现代思想中成就最高的。

      斯宾诺莎认为, 一个人德行的高尚与否,决定于他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保存自己的存在,并且寻求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听上去挺难懂,其实他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越能够爱自己,越能够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他的品德就越高尚。 从这个关于一个人应该是“利己”还是“利他”的观点背后,就可以看出来斯宾诺莎的宽厚。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会尽一切手段去保存自己的存在,人也是一样,这是一种本能。人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好谈的呢?所以,在自我保存的本能驱使下,人们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是一种必然结果,所以, 利已是一种必然结果。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不像空想革命家一样,建立在人性本善,或者利他说的基础上,也不像愤世嫉俗的保守主义者那样,建立在人性本恶或者自私说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关于人的本能这种不可抗拒的,情有可原的“利己”的基础上。所以斯宾诺莎不主张人为了他人的利益牺牲自己。高尚德行的基础就是维持人的存在,从而让自己快乐。

      那么仅仅保持人的存在就够了吗?当然不是。如果这样简单的理解,那斯宾诺莎的思想就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了。斯宾诺莎在人的存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理性的光辉。 在本能的驱使下,欲望决定了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 ,在这个层面上,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但是 一个人如果仅仅被欲望所牵引,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愚蠢又无知的人。 那怎么样才能避免本能带来的陷阱呢?唯有 理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是被动的,是片面的。人只有经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全局的视角,在理性的指导下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才是更高尚的德行。需要注意的是,斯宾诺莎所说的理性是要我们认识到客观规律的存在,认识到我们所有人都会受到因果规律的影响,认识到我们是无法知道自己的命运的。这种对于命运的坦然接纳,才能够带来真正平和的心境。而这正是所有智慧和力量的基础。

        斯宾诺莎只活了44岁,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伦理学》,虽然他并没有创立一个学派,但是他之后的哲学家都浸透者他的思想。他最有名的观点就是“自我保全的努力”。这个概念影响了费希特的“自我”,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也影响了了伯格森的“生命动力”。黑格尔甚至说:要想成为哲学家,首先你得是个斯宾诺莎主义者”。

三、尼采的故事

      尼采在上个世纪中国的文艺青年中狠狠地流行了一阵子。不过尼采在世的时候却是很孤独的,他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只卖出了40本,只有一个读者表示认可,没有人表示赞赏。他56岁的一生也可以说是痛苦的一生,矛盾的一生。尼采只在人生最后的11年里,才获得了安静和平和,不过那个时候,他已经精神失常了。

      1844年,尼采出身在普鲁士的一个神学世家,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被一群信仰虔诚的女人养大。受到她们的影响,尼采从小不爱和小男孩一块玩,而且非常的敏感和脆弱,后世很多评论家都说尼采长着男人的身体,女人的内心。少年的尼采对宗教的虔诚可一点也不含糊,小时候还有同学说他长得像教堂里的基督,如果有人胆敢怀疑圣经故事的真实性,他就敢模仿故事里的男主角,把木柴放在手心燃烧,直到木柴熄灭。不过,这种对上帝的狂热在他18岁的时候就结束了。

      18岁对于尼采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分水岭,在这之前,他内心充实,信仰坚定,在这之后,他推翻了自己的信仰,在他猛烈攻击上帝的同时,他内心也陷入了空虚,于是开始不断的寻找,渴望找到新的神来填补自己的内心。读大学的时候,尼采开始学习抽烟喝酒,放荡*乱,不过很快又对烟酒和女人产生了厌恶。21的时候,尼采迷上了叔本华, 叔本华的悲观主 义给他留下了永久的烙印。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 不懂得欣赏和享受家庭关系的温暖,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23岁和26的时候,尼采当了两次兵,不过都很短暂,第一次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扭伤了胸肌,只能退役。第二次他因为近视眼不能上战场,只能做护理工作,但他太虚弱了,看见血就发晕,最后病得半死不活的被送回家。但是尼采始终向往着战争所代表的阳刚和铁血。

          第一次从战场回来后,尼采成为了一名语言学家,25岁时他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但是他又很快为选择了这个职业而后悔了。也是在25岁这一年,爱好音乐的尼采遇到了他一生中最爱的人,音乐家瓦格纳。在尼采28岁的成名作《悲剧的诞生:源于音乐的灵魂》这本书中,他狂热的崇拜瓦格纳,并且夸瓦格纳和希腊的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一样伟大。可是这种甜蜜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后来他们两个人因为理念不同断绝了往来。尼采精神失常之后,有一天,有人拿着去世很久的瓦格纳的照片让他看,尼采在刹那间非常的清醒,他轻轻的说,我很爱他。35岁的时候,尼采生了一场重病,差点就死掉了,好了之后,他开始崇拜健康、太阳和生命的美好,他还爱上了一个叫莎乐美的姑娘。不过后来这个姑娘选择了其它人,受了伤的尼采躲到了阿尔卑斯山,在荒无人烟的山顶,他灵感喷射,写出了自己最出名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拉图斯特拉是一个先知,30岁去山中冥想,开悟后开始下山传道。他说上帝已经死了。我们应该迎接新的神,那就是超人。

        尼采在书里是这样写的:“所有的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寿终正寝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快乐而美好的结局。”借着查拉图斯特拉的口,尼采说: 如果诸神存在,怎么能够容忍不是上帝的自己呢,所以诸神并不存在。” 在做出“上帝已死”这样耸人听闻的言论之后,尼采开始热情洋溢的赞美超人的诞生。这里的超人并不是影视剧里能飞檐走壁的外星人,而是指最优秀的人。作为达尔文进化论的拥护者,尼采认为人类进化的目的不是人类这个物种的提升,而是要培育出优秀强大的个体,也就是超人。超人必须要经过精心选择的优生优育,再通过使人高贵的教育,才能诞生。因此,尼采认为应该通过立法来确保优秀人之间的通婚,决不能允许一个英雄和一个女仆,一个天才和一个女裁缝之间因为爱情而结婚的婚姻。婚姻除了传宗接代之外,还承担着培育超人的责任。有了良好的出身之后,超人的培养还要通过一所极其严厉的学校,在学校里,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追求完美。学生们必须默默忍受肉体的痛苦,承担责任,同时得不到任何的安慰。在这里,他们得拒绝自由散漫和纵欲的腐蚀,他们得学会服从,学会发号施令,培养出坚强的毅力。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为超越了“善恶”的超人。超人有着明确而崇高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可以不管世俗定义的善恶,可以为所欲为。只要是能够增强权力的东西,就是“善良”,只要会让人软弱的东西,就是邪恶。尼采说,只有把超人当做人生的目标,才能热爱生活。因此他呼吁大家,要么成为超人,要么成为超人的仆人和工具。而这个过程中,就能够诞生一个优秀的民族。

        这本散文体的书被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他的 语言夸张、自负,充满力量 。他颠覆一切公认的理念,嘲讽一切品德,赞美一切罪恶。人们对他褒贬不一。 但是尼采的 “超人”学说 对德意志民族却有着重要意义。当时“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和丹麦、奥地利、法国的三次重大的战争,统一了德国,焕然一新的帝国需要新的哲学来宣扬他的军事和工业力量,为他的战争做辩护。尼采,成为了德意志最好的代言人。

      了解哲学家的故事,学点哲学思想,学会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洞察世界和社会,从而明辨是非,提高自己修养。

  通过拜读了菲利普•弗兰克的《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之后,对于菲利普及《科学的哲学》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触很深。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哲学书的 读后感 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书的读后感篇一

《科学的哲学》

拜读了菲利普•弗兰克的《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之后,我对菲利普及《科学的哲学》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触很深,下面是我对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菲利普•弗兰克生于1884年3月20日,卒于1966年7月21日,他是二十年代兴起的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科学哲学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本身是学物理出身的,曾长期从事物理理论工作。1907年获得维也纳物理学方面的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弗兰克有多方面的创造性地贡献,这包括:变分学,傅里叶级学,各种函数空间,哈密顿几何光学,薛定谔波动力学,相对论。他同他的挚友冯。米塞斯合编的两卷本《力学和物理学的微分方程》是当时各国的物理学家及数学家的重要参考书。

弗兰克的一生主要用于科学的哲学。其科学著作有一下几个极其突出的特点:1 科学概念和哲学概念表达的清晰透彻,文笔流畅生动,说明通俗易懂。作为弗兰克的最后一本著作,《科学的哲学》能够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完全没有一般的哲学著作那般晦涩玄虚,令人一头雾水。2 弗兰克作为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一直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活动家之一,但他不像这个学派中的专业哲学家那样,用自己特定的语言去阐述那套逻辑实证或逻辑经验论的概念体系。他对自己以外的哲学派别,不是采取绝

对的排他态度,而是往往兼收并蓄。3 视野广阔,并有发展的历史观,即注重科学的社会背景,又注重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考察。菲利普•弗兰克科学统一的一个活的象征。

科学哲学的萌芽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对归纳和演绎方法的分析、对科学好所名的经验要求和对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知识增长的规律所作的研究,可被视作科学哲学的滥觞。其后,以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牛顿为代表的对经典科学的哲学探索,丰富了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独立的科学哲学学科开始逐步形成。

从这本著作中,我除了了解到一些科学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有危险;痛饮吧,否则就尝不出诗神之泉的美味;浅尝会使头脑沉醉,豪饮却能使我们重新醒转”,亚历山大·珀蒲的这些名句,也许对于任何知识领域都没有比对于科学的哲学更为适合的了。“尽管有这些成就,人类却没有更为幸福,今天反而面临着危险,而这危险的根源就在于这些科学成就。”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哲学的重要性,他是我们生活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有了科学哲学,才不会一知半解,才不会头脑沉醉,才会甘之如饴,才会是人类更加地幸福。我们在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同时,也要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哲学,这样才不是一知半解,这样才是科学的掌握知识的力量。

《科学的哲学》对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学方面做了很多的论述,特别是古代和中世纪的机体论科学观到现代科学观的变化的论述,以及对于各个时代为一定得政治和宗教上的目的而对哲学进行曲解的分析,论述比较严谨,分析较透彻。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去了解。

 哲学书的读后感篇二

《教育哲学》

哲学颇让人视为畏途,而选择张楚廷先生的哲学思想来谈体会,这无疑更需要勇气。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这使我找到了读哲学的部分理由。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张楚廷先生的力作《教育哲学》。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张楚廷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

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育;不同的人在教育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

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张楚廷先生的力作《教育哲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哲学书的读后感篇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读完这本书后,哲学这个神圣而又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了起来。哲学使人深刻。它是世界观的理论,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最一般的规律。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它告诉我们如何看待问题,如何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如何使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如何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如何用理论总结实践经验。我觉得,它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构建我们精神家园的精神纽带。

首先,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的最大区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而其他哲学相对而言是理论哲学。为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点,我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是它怎样规范自己的哲学,另一方面是它否定什么。马克思在1845年《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强调实践。马克思批评唯心主义,比如黑格尔;批评旧唯物主义,比如费尔巴哈,认为他们不懂得生活实践。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觉得,马克思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提出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区分。

其次,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有了一定的看法。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将近80几年,唯物史观是其影响最大的一点。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到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都是唯物史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提法。

毛泽东不仅在唯物论上首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对于辩证法他也情有独钟。对于唯物论他强调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于辩证法他在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同时,特别强调矛盾的特殊性和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凸显中国与西方和俄国国情的不同,最后也归结到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按规律办事。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思想,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了这个前提,中国革命所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的道路、依靠的农民主力军、实行的统一战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策略也就不难制定出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创生过程。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迈出的第三大步是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以中国化的姿态所做出的科学回答和自觉回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另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我确实收获了很多: 我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本质规律都是隐藏在表象里面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不过都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究竟真伪如何,还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去甄别。

我学会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尤其在我们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人都是属于社会

的,只有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才能分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果实。 我明白了在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多重选择时,就应该分析哪是主要方面,哪些是次要因素,要善于击中要害,有的放矢,绝不能因小失大,“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懂得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社会,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快,但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 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学的 规章制度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学办厂的道路。 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因为这些人的思维和普通人不太一样,好多小事情到了他们那就复杂化了。也许这就是职业病吧!人是很会隐藏情感的,虚伪的人太多了。学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无法把身边每个人都看透。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就特别的谨慎。还有一些人太过于自信,这是所有学习心理学的人共同的特点。这也给他们自身带来很多烦恼,但是自私与自信使他们无法摆脱这种烦恼。有一句话说“知道的越多就越烦恼”就是那么回事。举个例子:菜大家每天都吃吧?但是菜在地里的时候是怎么样生长的呢?估计城市人很少知道。如果你看到菜是用粪便浇灌的,你会有何反应?…………

对事物最一般、最普遍意义上的抽象认识就是哲学,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情感进行高度的抽象可以得出情感最一般、最普遍的哲学本质。 哲学家们时刻在思考着时代的一切,尤其思考着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哲学本质,然而,情感这东西太深奥、太神秘莫测,多少年的苦苦探索过去了,至今没有人能够得出满意的答案。人们只能在幽灵般的情感面前感到困惑和迷茫,一切行为和思想都只能盲目被动地接受着这个怪物的驱使。

许多人认为,情感本身是主观心理的东西,没有客观内涵,不需要或者不必要下一个明确的哲学定义。有人认为情感属于心理学范畴,只需要有一个心理概念就足够了。

事实上,情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管理学、美学、伦理学等众多社会学科,对于情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心理学范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对情感做一个高度抽象、高度简单的理论概括,这是情感理论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取得新发展的关键。

从高中到大学,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名公民,无论如何挣扎我们都躲不过一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它。于是,我们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你们知道吗?辩证法作为最实用最有效的思维方法,却只是一种低级的理性逻辑。

说起马哲,不得不提一提德国伟大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自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黑格尔就成为了中国哲学界的一盏明灯。凡谈起黑格尔,无不心存崇敬,大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然而,我们不禁怀疑,中国又有几人真正懂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果然是西方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传统经典哲学的所有漏洞都填补起来了,真真是个处女座的完美主义者。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强迫症,他的哲学看上去完美无缺,但是同时也将既往所有哲学的不足暴露了出来。他不能说明为什么会存在精神这个东西,所以不得不编造出一个“绝对精神”出来。另外,他也无法真正讲清楚精神是如何存在的,所以他就用那无比有效却又无比老朽的辩证法。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辩证法或者辩证逻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自从猿猴变成人的那一刻起,辩证法就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一旦变成人,从树上下来直立行走,我们的双手就解放了出来。我们不能再依靠树上的果实来生存下去,只能用我们的双手与野兽进行搏斗。但是由于体力和身形的原因,我们根本不是庞然野兽的对手,于是武器就出来了。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工具。其实呢,是因为信息量的复杂,我们为了应对复杂的世界,不得不将脑容量扩大,对事实做简单的判断和决策,这就是辩证逻辑。其实,辩证法只是理性逻辑最原始、最初级的过渡状态。

在古代中国,辩证法大行其是。中国人历来就把道家学说称为“黄老之学”,也就是说自从东方第一位文明先祖“黄帝”开始,辩证法就被用起来了。中国最早的一部经书《易经》,里面充斥着辩证法的思想。所谓《易经》,不过是后人对原始社会中惯用的占卜术所进行的文字整理,而里面的基本符号“爻”,其实只是我们的祖先用树枝或者吃剩的骨头摆成的一个占卜图形。

西方其实也一样。许多古希腊的先哲们都是辩证思想家,最出名的当属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而智者学派又被称为诡辩学派。可见许多哲学家并不把辩证法当成研究哲学的方法。所以亚里士多德就研究了逻辑学,并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即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亚里士多德认为,在逻辑上出现矛盾是不允许的,这是思维混乱的表现。这些理论,直到如今仍然被科学家们严格地遵循,但是他们是在更高一层的理性逻辑层面遵循的。

有一点我们需要承认,辩证逻辑其实是比形式逻辑更高级的逻辑。黑格尔把形式逻辑称为知性逻辑是很恰当的。但是他并不知道,所谓知性逻辑只是动物的逻辑,而理性逻辑是从动物的知性逻辑里增长出来的。

这里就需要谈及精神现象到底是怎么来的。所谓精神,从古自今,仍有许多人认为它是只有人类才具备的一种心理状态。但是,如果只是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永远也得不出答案,因为进化论都告诉我们了,我们是从猴子变过来的,猴子又是从更低级的动物变过来的。所以,我们按照“万物一系”演化的原理来看,精神现象也只不过是是原始物理的感应现象的代偿增益产物罢了。它从原始物理的“感应”演化到低等生物的“感性”,再到后生生物的“知性”,最后来到晚生生物人类的“理性”,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

所谓理性,它的特点是,动物在进行知性判断之后,主体需要做出决策,但是由于环境的复杂,判断仍处于不断动摇的危机状态。所以他只好把这种判断简化为“概念”,从而在此基础上继续思考,最终在一系列概念之间不断进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这就是“理性”。然而在一开始,由于对外界认识的不足,知性判断一直处于动摇的状态,而概念也难以进一步测度确定的内涵与外延的边界。这就是所谓的辩证法或者说辩证逻辑。

所以说,什么中庸啦,什么勇敢是介于怯懦与鲁莽之间的某处,其实都是辩证逻辑分析的结果。黑格尔说,生命的每一瞬间,是生,同时也是死亡。你看,他这样讨论问题,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生命的本质。但是你又不能否认这句话的确有道理,因为我们的身体每一刻都有细胞在不断地死去,也有细胞在不断地更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死去的速度越来越快,更新的速度越来越慢,这是一个单向度的过程,这是一个走向死亡无法回避的过程。现代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就是这样的吗?你可曾见过热水的温度从空中再次回到被子里去?它真的太不给辩证法一个面子了。

我是呼呼小诗哥,一个理性的浪漫主义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9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