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句的中医诠释

横渠四句的中医诠释,第1张

据报载,在今年6月19日下午召开的国医大师表彰及座谈会上。国医大师朱良春在发言中吟诵了北宋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其为中医事业竭尽绵薄之力的拳拳之心。

这四句名言,载于中华书局编《张载集·张子语录》中,曾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此名言早在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由巨型电子屏幕映出后,就引起了众多国家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为天地立心”,可以认为旧时说的医德。张载在《诗书》一篇中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医生为天地所立之心,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只有为天地立下这样的仁心,才能做到“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

“为生民立命”,可以认为强调的是医技。《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的生命是最为珍贵的。作为医生,要怀着博爱济众的仁心,为生民之生命健康而刻苦钻研。

“为往圣继绝学”,“绝学”是体现了民族特色的、独一无二的经典学术精粹,中医先圣的“绝学”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这“四大经典”。这“四大经典”的理论和方药,久经临证实践而不衰,至今仍是中医立命的根基。是中医疗效的源头。自古以来,当一个好中医就必须继承好这“四大经典”。当今,要振兴中医。首先“必须先搞好这些中医4绝学”的继承。善续古代医家的智慧和学脉,只有对中医传统经典理论的精髓学懂弄通了,才能有效提升中医的疗效,真正“为生民立命”的境界。

“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是中医对人民生命健康繁衍的承诺.以及传承延续中医经典,创新中医理论的理想和使命。这可激励着当代中医本着济世救人之天地仁心。以生民健康为本,扎扎实实地继承往圣的“绝学”,“学经典,做临床”。先使自己的基本理论功底强大起来,疗效提升起来,这样才能创新中医,才能自立、强盛于世界医林,为万世生民之健康繁衍而开太平。

一、出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儒学家张载的《横渠语录》,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

二、释义

1、替历代圣贤延续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

2、“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

横渠四句的深意:

1、在“横渠四句”中,“为生民立命”是四句的核心,天地本无心,生民之命即天地之心。张载开创关学,从天道入手,阐析易经,认为气是宇宙本体、“万物本是同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张载是传统社会正式提出“天人合一”一词的人,他在《正蒙·干称》中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3、“横渠四句”清楚明白的总结出了天人合一的终极目的与现实途径,将个体生命的人生价值与天人合一的终极意义统一起来,成为整个传统社会安心立命之所在。

参考资料:

横渠四句-

张载。

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震烁古今的名言出自宋代思想家张载,又称“横渠四句”。

原文为:“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思是要为社会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为百姓奠定安身立命的根基,为往圣先哲接续思想传统和文化根脉,为千秋万代开拓太平盛世的伟业。

这四句话最能表达儒者的襟怀,最能彰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涉及精神价值、生命意义、学统传承、社会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宋朝士大夫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精神追求和社会担当。

张载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等。他的学说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用,以孔、孟为法,提出了虚气相即、体用不二的本体论思想以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立天理,灭人欲”和“穷理尽性”等著名命题,实际上已基本建起了理学思想的框架,对二程的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张载还特别重视学以致用和人格修养,他主张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根据儒家的理想来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他认为要想真正完成理想的人格,不能单靠“内圣”的心性修养,还要参与到“外王”的事功致用,从而真正领悟到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位置。虽然他的学说体系中也渗透了不少佛、道思想的影响,但总的说来,是采取了推尊儒学、排斥佛道的立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扩展资料

冯友兰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参考资料: -横渠四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99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