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二胡的三大忌是什么

拉二胡的三大忌是什么,第1张

拉二胡的三大忌

拉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民乐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但是,在拉二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三大忌,以免影响演奏效果,甚至损坏乐器本身。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大忌。

忌用力过猛

在拉二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勾股弓而不是拉弓,勾弓动作不可用力过猛。若用力过猛,会导致琴弓弓杆弯曲,严重的甚至会破坏琴弓。即使没有破坏,过度用力也容易导致音色变差,失去原有的美感。

忌存放不当

拉二胡后,我们需要把琴扣在琴筒上或琴盒里,不能乱放。因为琴杆如果长期被压弯或受到过多摩擦,就会形变破损,影响弓的弹奏效果。同时,在放置的时候也要注意放在相对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琴身受潮受潮变形。

忌不规范习练

拉二胡必须要有规律的习练,但在习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避免过度练习或不规范练习。习惯了不好的习练方法,在拉二胡的时候就会难以改正,甚至会损坏琴魂。因此,我们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规范习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让自己的拉二胡达到更高的水平。

忌孤立的练习

拉二胡也是有和声和伴奏的乐器,若是孤立的练习,就会缺少和声和协调感。拉二胡的学习过程中,与其他乐器组合演奏,或是与其他拉二胡的同学交流琴艺,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合作,可以让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演奏水平。

忌弦松弛

拉二胡弦线不能时常松弛,应当及时进行张弦调试,保持弦线的紧绷度。长时间放置或过度使用后,弦线会逐渐松弛,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调整,否则会出现音色不纯、变调等情况。

忌弦太紧

拉二胡的弦线不能太紧,否则不仅会制造压力,还会损毁琴身,导致琴声变得刺耳难听。在张弦时,我们应该掌握一个度,根据琴身的大小和材料去耐心调试和平衡。

忌气息不稳定

拉二胡演奏时,呼吸和气息也同样重要。若呼吸不稳定,气息控制不得当,就会出现音调不准,甚至破音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练习呼吸和掌握气息,打好基础,从而更加稳定地演奏。

忌弓毛不当保养

拉二胡的弓毛需要定期清洗和养护,否则就会污染琴弓固化弓毛,使弦音变制,而且琴弓磨损也会大大加速。因此,我们平时需要做好琴弓的保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琴具,并将表现发挥到最佳状态。

最后,通过认真学习和不断的练习,加强对拉二胡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优美的琴声,领略到拉二胡独有的情感和文化魅力。

  二胡,又名胡琴、“奚琴”、“嵇琴” ,中国民族拉弦乐器,距今一千多年历史。那么学拉二胡基本功有哪些下面我整理了学拉二胡基本功,供你阅读参考。

  学拉二胡基本功

 学拉二胡基本功1、运弓手臂各关节共同协作

 二胡的出弓入弓动作是由身体、大臂、小臂、手腕、手指经过一系列协调动作而完成的。传统的二胡演奏讲究大臂先动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再带动手指,宛如鱼儿摆尾的形态。这种运弓形式,有助于表现声音和力量的缓冲,适合演奏气势磅礴,宽广宏达的音乐。缺点是声音没有点,琴弓很难灵敏的控制,不能收放自如。而现如今二胡出入弓动作讲究自然,身体下意识本能的反应。应该是由身体、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同时运动,共同协作所完成。出弓时身体右倾,重心向右边身体移动,同时大臂、小臂、手腕同时右伸。大臂展开后继续动作小臂与手腕,小臂展开后继续动作手腕,直至与小臂呈向左倾斜四十五度左右停止。入弓时身体慢慢从右倾变为左倾,身体重心慢慢向左边身体移动,同时大臂、小臂、手腕同时左伸。大臂收回后继续动作小臂与手腕,小臂与手腕呈直立收回停止。这一系列动作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握手,举手,拉窗帘等动作相同。手臂所有关节通过大脑指令在同一时间,同时动作,同时停止。这种运弓形式,同样可以做到,饱满的音色,均衡的用力。而且对待琴弓的控制更加收放自如,短弓颗粒性更强,有助于练习快弓。特别要注意出入弓时身体与手臂各关节都要保持运动,不能停止。

 学拉二胡基本功2、运弓的二十度与九十度

 二胡出入弓时琴弓的走向应沿着琴筒面平贴在琴弦上,向身体右前方运行(约二十度),身体及手臂的动作都是横向进行。琴筒自然放置左侧大腿根部与腰部贴合,故琴筒左侧向左后方微微倾斜,这样倾斜的琴筒、同样方向的琴弓与琴杆之间角度越小发出的音色越扎实。要注意防止演奏内弦时弓毛接触到琴杆而未接触琴弦。琴杆与弓之间保持自然垂直,琴弓在摩擦琴弦时应尽量与琴弦的前后上下成直角(约九十度)。因为从物理学上讲,马尾与琴弦摩擦成直角时的声音共鸣最大。一些演奏者的琴弓为了艺术处理往往会向上倾斜,这时琴杆也必须同时向左倾斜以达到琴杆与琴弓之间的垂直角度。

 学拉二胡基本功3、运弓力量的变化

 二胡运弓要求从弓根经过弓中至弓尖,再由弓尖经过弓中,返回弓根这一过程中弓毛要紧紧与琴弦贴合,要做到从弓根、弓中、弓尖弓毛贴合琴弦的压力不变,以声音饱满、统一为最佳。琴弓作用于琴弦的压力有三种,一是琴弓的自重力,二是肌力(有关部位骨骼肌的收缩力,右手手指的指力),三是持弓右手臂的重力。从人体机能角度分析:“骨骼肌是机械杠杆,关节是旋动轴,肌肉是发力源,他们均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被支配和驱动。”为了保证运弓声音的饱满与统一,弓根处距离右手发力点最近,故受力大,所以弓根处基本用琴弓的自重力及手臂的重力就可维持音色饱满。反之弓尖处距离右手发力点最远,故受力小,所以弓尖处除琴弓的自重力、手臂重力外,肌力要格外加大才能维持音色饱满。由此可见,二胡运弓时的力量是一直在变化的。二胡出弓力量的变化是由轻到重,而入弓力量的变化则是由重到轻。要注意右臂自然下垂及肩肘腕三个关节放松,使整个臂膀到手指的动作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发出通畅悦耳的声音。

 学拉二胡基本功4、运弓的气息变化

 早在南朝时期,画家谢赫就提出了“气为中国传统的审美范畴”。在艺术学中,气息的存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音乐当中。音乐由“呼吸”构成,和人一样,气息就像是生命,没有气息,就没有起伏,没有乐句,更没有语调。所谓“人琴合一”其实就是我们在演奏的时候音乐与气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练习运弓也需要气息的结合。拉弓时慢慢均匀的吸气,直至一弓结束,推弓时慢慢的均匀的把气吐掉,用气息来支撑发音。长期循环练习可使演奏者身心舒展、平心静气,运弓饱满、流畅,拉出的声音扎实而不虚。

 学拉二胡基本功5运弓的自我监听

 监听:“监视察听”。习琴者习琴数年,九成时间是练给自己听的。所以,习琴者的自我监听意识尤为重要。在我们左右手演奏的同时,耳朵也在倾听。这样就会出现自我演奏与自我监听。大多数的习琴者在演奏的同时只注重演奏的自我,而忽略了监听的自我。在我们演奏的同时,监听的自我应该很清晰的分辨声音的好坏,充分检查、辨别自己演奏的不足,随时帮助演奏的自我修正,养成一个边练边调,边奏边修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带着问题练琴。自我监听就是自我寻找问题及不足。

 学拉二胡基本功6如何练习运弓

 每次练琴首先练习运弓,打开节拍器,调整为每分钟60拍的速率。内外弦逐次进行,三种力量逐一加入,反复练习。

 先按照一弓两拍,内弦开始:

 42 1 — | 1 — | 1 — | 1 — |

 5 — | 5 — | 5 — | 5 — |

 一弓四拍,内弦开始:

 44 1 — — — | 1 — — — | 1 — — — |

 5 — — — | 5 — — — | 5 — — — |

 一弓八拍,内弦开始:

 481 — — — — — — — | 1 — — — — — — — |

 5 — — — — — — — | 5 — — — — — — — |

学拉二胡的入门知识

 一、坐姿要端。

 要选择一张高度合适的椅子,两腿放平、两脚掌着地。坐椅子的时候,不能坐满椅面或后靠在椅背上。两腿与肩同宽,两脚平放于地面,左右脚前后相距半脚距离(左前右后)。小腿与地面垂直,与大腿成90°角。身躯要正直,上身保持自然、挺拔的姿势,全身放松。防止驼背、斜体、歪身、低头等不正确坐姿。

 二、持弓要稳。

 右手放松,弯曲呈半握拳状,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于弓杆上,拇指用指腹按在弓杆上方靠近食指第三关节稍左的位置上,中指和无名指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拉外弦时,由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腹向下、中指第一关节稍后处向外,用这三个着力点控制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摩擦发声。拉内弦时,以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腹向下作为支撑点控制弓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向内勾弓毛作为着力点,使弓毛贴在内弦上摩擦发声。握弓、持弓都要轻松自然。

 三、持琴要正。

 二胡的琴筒要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正直,略向前倾;左臂自然弯曲,肘部不要抬得太高,左臂与体侧成45°角,手腕微微抬起,将琴杆置于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和指腹交合处触弦。拉上把位时,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二胡的切音线位置上,食指根部要与二胡的切音线接触,相对固定。

 四、按弦要科学。

 左手指在按弦时,各个关节要自然弯曲,食指的弯曲度最大,以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序逐个递减,到小指就几乎是伸直按弦了。手指的弯曲必须以自然、松弛为原则。拇指应放松持平,也可微微翘起,但不可向下弯曲。手指按弦的起落动作,要以左手的掌指关节(也称手指的第三关节)运动为主,以手掌的运动为辅。手指的触弦应是富有弹性的“击”弦,而不是生硬的“按”弦。

 五、运弓要平。

 右手拉弓时,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状态,以腕部为起动点向右拉出。但大臂不能过早地向外伸展,以避免肘部过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正确姿势。同时,拉弓时,右臂不可向右后方运动,避免使弓子拉成一个圆弧状。在推弓时,要以大臂往回收作为起动点,带动小臂向左推进,手腕应呈内屈状。当大臂收完后,小臂继续向左推;小臂收完后还要将弓子推进几公分,使手腕回到“中间状态”,便于下一个拉弓的开始。无论拉弓还是推弓,弓子运行一定要平直。运弓的顺序,通常以拉弓开始,以推弓结束,这要养成习惯。

 拉二胡是左右手协调配合的功夫。

 左手上,要讲究指法;右手上,则讲究弓法。弓法的基础技法包括:换弦、分弓、连弓、快弓、颤弓、顿弓、断弓、跳弓、抛弓等等;指法的基础技法包括:换把、揉弦、滑音、装饰音、颤指音、泛音、拨弦等等。这些技法都要循序渐进地学。

拉好二胡的“五条件”

 一、声 琴声关键是要感人,声音要柔美、纯正,音色要多样;

 二、情 要真挚,琴声是心声的反映,要把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带到演奏的曲子中;

 三、技 技法精湛,运用娴熟,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生动自然才能收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四、形 演奏者的形象,准确自然,美观,大方,包括持琴的姿势,操琴的 方法 ,面部的表情,都要和所演奏的乐曲浑然一体,才能“经听又经看”。

 五、韵 韵味,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韵味要准确、地道,淳朴。

 关于持琴。“琴身放稳稍左斜,利于操作要稳定,两肩两臂须自然,坐净端正不塌腰。”

 关于持弓。 “弓子功夫要学好,好像盖房打地基,端平握住腕灵活,摆在琴筒扒住弦,平持叠持拉着走,换弦无痕是关键。”

 关于按弦。“左手虎口包住琴,不紧不松要自然,指尖触弦稍弯曲,动作要小手形圆。”

 关于音准。“二胡音准难掌握,音程关系要弄清,各调指距多变化,换把流畅要到位。”

 关于节奏。“音符节拍要奏准,长短变化须弄清,分出 句子 讲语气,流畅生动才好听。”

 关于力度。“空弦练习很重要,把琴拉好不虚躁,两手动作要协调,动作规范耐力强。

 二胡练习相对难易歌。“左手容易右手难,拉弓容易推弓难,外弦容易内弦难,推拉容易换弦难,上行容易下行难,按指容易音准难,技巧容易表现难,装饰容易韵味难,看似容易学着难。”

学拉二胡基本功相关 文章 :

1 学拉二胡基本功

2 如何自学二胡

3 怎样学好二胡基本功

4 学拉二胡基本手法

5 学拉二胡的基本方法

6 二胡的基础知识

新手如何学拉二胡的基本方法

 新手如何学拉二胡的基本方法,二胡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大家对于运弓有着不同的困难和理解,二胡也是有很多方法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练习的,以下新手如何学拉二胡的基本方法。

新手如何学拉二胡的基本方法1

 学二胡首先要学会识简谱,要掌握最基本的乐理知识,爱音乐喜欢唱歌,而且音准掌握的比较好不跑调。学好二胡听觉很重要,二胡不像其它乐器,有按键音位,它没有指板,其音阶基准音全由听力辨别,左手指的指距和按弦的力度以及右手对弓毛施加的贴弦力度都可改变弦的张力而改变音的高低。

 比如,二胡拉的再好的人没有听力就跟初学一模一样,演奏家的听辨能力超过一般常人,假如一个音符误差一点时,他会瞬即通过滑动手指或配合改变弦压张力来调整音准,在这过程中一般人是感觉不到的。所以音准及其重要。有的人不懂乐理知识,但他们二胡拉的很不错。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人他们的听了,音准以及音律相当好。这就是有天赋、天生的音乐人。但他们没有通过正规的系统学习太可惜了。

 二胡的常用定弦有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弦和52弦通常称作基础定弦,应用也比较广泛。要搞懂内外空弦(1~5)纯五度关系。

 有七大调,是由1234567个音组成,而且什么调有对应的什么弦,分别为1=D调(1-5弦)1=G调(5-2弦)1=F调(6-3弦)1=bB调(3-7弦)1=C调(2-6弦)1=A调(4-i弦)1=bE调(7-#4)。

 一般乐器都是从D调1~5弦启蒙的,二胡的入门练习可在上把内外弦掌握好八个音准,从一弓一音逐步练熟,再通过换中把,下把学熟常用的两个八度音。掌握了二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再逐步按照练习步骤一步一步练习。

新手如何学拉二胡的基本方法2

  二胡技巧训练秘诀

 对于现在很多刚接触二胡不久的乐友来说,不管学习什么什么乐器,都是有前人总结的技巧方法可以参考,但是如果你想稳固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那么光取巧还是不够的',还要配合扎实的日常练习,所以今天二胡教程老师就给大家讲讲如何依靠以下几点,快速提升自己的二胡演奏技巧。

  基本指法形成四种手型

 一个把位相邻两个手指音程,不外乎是小二度,大二度,增二度,小三度。一指和四指构成一个纯四度关系是基本指法,基本指法形成四种手型:

 (1)一一二型三四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2)一二一型二三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3)二一一型一二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4)一一一一型一二三四指全部分开成大二度关系,空弦与一指成一个小二度关系。

 基本指法准确就是合理指法,合理就是合乎手指与音符的关系、合理就是合乎手指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就有运指规律。

 (一)演奏标有指法的乐曲独奏曲,训练中需多加分析,有时会由各种原因(历史原因)不合理,有时所谓正确指法也并非是唯一指法,可能还会有另外一种更适合你,更便捷的指法。

 (二)安排指法尽量减少频繁换指,以相邻指交换为优。四度是原位自然手型,可换可不换指的尽可能不换,也不要回避小指功能,该用的地方一定要用,尽量保持手型的稳定秩序。

 (三)选好手指组合,发挥每个手指的独立性能,传统换把与一音一把结合使用,使音符链接自然、流畅、清晰。

 (四)强调指法目的是为了保证音准,音准好才能做出速度、力度、按指高度、面积、位置等不同变化,才能在手指击弦还是摸弦上有所区别、有所认知。

 这个活手操对于二胡初学者来说非常有用,3组动作帮你灵活手指

 二胡的指法对于二胡演奏来说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你的音准节奏是否准确,一个二胡的高手他的按弦必定是准确灵活而又有灵性的。那么,该怎么提高按弦的技巧呢?

 首先是准确性的问题,这个没有什么好得速成办法,只能多加练习,找准每一个音符的准确位置,形成肌肉记忆,影响这一步的主要是天赋,一个天赋高,音准天生好或者肌肉记忆能力特别强的,肯定能很快掌握这一步。

 尤其是肌肉记忆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二胡的音位一定是肌肉记忆下来的,凭大脑记忆是靠不住的,只有你脑子里面想到一个音,手就会不经过大脑的向那个音符移动才是最佳情况,练习这个基本功只能靠长期坚持苦练,我认为用滑指换把练习比较容易帮助初学者掌握这一基本功。

 但是影响指法的除了在换把按弦时对音准和音位的掌握程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手指灵活度问题,有的人已经将每个音的位置烂熟于心了,实际操作时还是会非常笨拙,他们或者是天生手指比较僵硬,或者是后天辛勤劳作手指肌肉不够柔软,又或者是年龄偏大手指不灵活,总之因为种种原因吧,手指就是不够灵活,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提升手指灵活度呢?

 首先不论练习什么技巧,第一要务都是勤学苦练,能够时常抱着二胡练习按弦反复转换当然是最佳的办法,然而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到如此的“人琴合一”,而且我们的目标是提升灵活性,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在手中无琴时通过一些动作或者“手操”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呢?

 其实是有的,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三种能训练手指的灵活性的动作,每天早晚训练一遍或者日常经常做能够给很快提高手指的柔韧性与灵活性。

 一:左手掌心朝上,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分别做单指弯曲动作,注意一定要是单根手指弯曲,一开始难免会有无名指和小指的联动,但是不要紧,一般人都会有,这时候千万不要试图用右手或者什么东西帮忙扳住手指,只要顺其自然的加大弯曲程度,经过长期练习自然就可以达到自由灵活的独立运动。

 二是将除无名指外的四根手指捏在一起,让无名指单独在小指和中指的缝隙中往复移动,每天坚持做十组,每组三十次往复运动,这样无名指的独立活动能力会大大加强,这一条是专门练习无名指,毕竟这根手指最难练。

 三是左手掌根和大拇指放在桌面上,其余四指做单指指尖垂直敲击桌面动作,正反顺序,跳跃顺序以及混乱顺序都要练习,因为二胡的按弦是击弦而非单纯按,按弦的一瞬间要有力量,敲击桌面的部位应该和实际按弦的部位相同,都是指尖肌肉最饱满的位置。

 这三种办法坚持练习,很快左手就变得灵活了,按弦的手型变换再也不是问题!

  二胡小指的练习方法及小指练习曲

 在二胡演奏中,左手小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我们可能会发现,在所有的二胡书中,除了刚开始会有食指练习、中指练习、无名指练习、小指练习,但是在后面的所有练习当中,就只有小指练习,其他三个手指的练习都没有了,这是因为小指比其他三指生得短小、纤细、力度及灵活性都较差。因此,对于加强小指的练习不容忽视,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至关重要。

 我们在初期学习二胡按指时,由于小指的特殊性,对于小指的按弦,不需要像其他三个手指一样,一定要用指尖按弦,小指一般用手指第一关节肌内丰满出触弦

 。这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由于小指是整个手掌最下面的一个手指,所以在按弦的时候,尤其是快速按弦,有些老师会告诉学生以扇巴掌或者转手腕的方法按弦。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要想小指能快速按弦,一定要用手掌关节的力量,切不可用手掌的力量。今天为大家带来几种练习小指的方法及两首比较好地小指练习曲。

  小指高抬指练习

 (1)蜷指型高抬指:主要目的是增强对小指指深屈肌腱的开发。与其他手指不同的是,小指和其他手指相比过于细小,蜷起后再下落产生的势能较弱,所以在蜷指型高抬指时需要控制上抬蜷起和下落舒展,两个动作。

 一指、二指、三指全部以保留指放于弦上,小指抬指以指根为轴心,在抬起的时候小指充分蜷起成方块状,下落时小指按照蜷起的路线舒展开落于弦上。蜷指型高抬指要求小指充分蜷起并充分上抬。无名指需要稳定的保持在触弦点上,尽量控制其与小指的联动,从而锻炼两根手指各自的独立性。

 (2)整体型高抬指:主要目的是增强对小指指浅屈肌腱的开发使其充分拉长,增加其弹性与独立性。其余三根手指以保留至放于弦上。要求小指绷直以指根为轴心,充分上抬至极限,利用势能下落。

新手如何学拉二胡的基本方法3

  二胡运弓的正确方法

  一、在正确持弓的基础上,放松而又流畅地传递力量。

 二胡的发音原理是通过右手操纵弓子,使弓毛在二胡内、外琴弦上摩擦产生震动,再由琴码传递给琴筒后发出声音。正确持弓是熟练运弓的基础,对初学者而言尤为关键。须将弓子放平,大拇指与食指根部成一夹角,托住弓子根部。中指与无名指自然弯曲,置于弓杆和弓毛之间,指肚轻勾弓毛,中指上部关节外侧轻轻顶住弓杆。

 运弓的基本要领是以肩关节为轴,大臂带动小臂,将力传至手腕,由手腕先行,带动弓子作水平运动。拉外弦时,手腕要自然下垂,使弓杆下落,贴在琴筒上,弓毛自然地压在外弦上;拉内弦时,手腕略向上抬,使弓杆高于琴筒,与琴弦成一个斜角,使弓子的自然重力加在内弦上。内弦运弓,中指和无名指勾弓毛的力度要均匀一致,防止忽大忽小。

 根据音乐节奏和表现的需要,运弓有快慢之分。快弓恰似行云流水、万马奔腾;慢弓则如微风拂面、春燕呢喃。快弓讲究疾而不躁、重而不钝;慢弓则需舒徐有致,切忌僵滞。快慢之分究其根本,实质是与运弓的力度和速度成正比的。强奏时应加重压力、加快弓速;弱奏时则须减轻琴弦压力、放慢弓速。

 但无论运弓快慢,有一点是完全共通的,即必须做到放松而又流畅地传递力量。这是达到正确运弓的基本前提,道理看似简单,实际操作不易。很多初学者在初期对此未没能真正领会和把握,走了不少弯路。具体表现为右手握弓紧张,仅仅将力量锁在握弓点上,忽视了力量的流畅传递,造成手指、手臂,以至身体的紧张和僵硬。

 看似右臂用了很大的劲,可运弓的力量根本没有通畅地传递给琴弦,琴弦无法充分震动起来,就更谈不上琴筒有好的发音了。笔者有位学生在开始学琴的一年中,右手一直很紧张,用了很大的力气却拉不出透彻而松驰的声音。直到弓子拉变了形,几乎真成了射剑的弓,才逐渐有所感悟,不再将力量局限于弓子本身,而注重右手的放松,讲究运弓过程中力量的和谐传递。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好的音色是建立在正确持弓并能准确驾驭力量传递的基础之上的,初学者尤其应该强化这一概念,加以悉心揣摸和反复演练。

  二、根据弓法需要,合理调配好弓段、弓序。

 要实现正确运弓并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乐曲,还应学会善谋大局,统筹安排,巧用弓子,合理地调配好弓段和弓序。所谓弓段,是将整个弓子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弓尖,左半弓,中弓,右半弓和弓根等五个部分。不同弓段具有不同的音响特质,一般而言,弓尖奏音圆润轻巧,左半弓易奏密集快弓,右半弓较利发挥顿挫有力的快弓,中弓两者兼顾,弓根发音有力,但易失灵活。

 所谓弓序,则指运弓的顺序,实质是弓向,弓段,拉弓,推弓,连弓,分弓在实际运用中的合理搭配。弓序的切换要求干脆、利索而不生涩,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拖泥带水,力求做到换弓自然,发音连贯,音色饱满,音准精确。了解并掌握好这些基本概念和要求,有利于在运弓过程中,提高对弓子的整体驾驭能力和局部的协调把握能力。

  很多人都在向往着熟练的演奏二胡,那么拉二胡有哪些技巧下面我整理了拉二胡的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拉二胡的技巧:滑音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滑动的 方法 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从滑动的范围来讲,有换把滑音和原把位滑音。从滑动的幅度来讲,有大滑音(大三度以上)和小滑音(小三度);从滑动的方向来讲,有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和下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从滑动的时间来讲,有先滑音(滑音出现在本音之前)和后滑音(滑音出现在本音之后);从滑动的力度来讲,有倚音滑音和连结滑音。从滑音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装饰性滑音和连结性滑音两大类。

 ①先滑音

 先滑音就是先由倚音滑向本音的滑音,它突出强调本音。先滑音又分上下滑音两种。

 ②后滑音

 出现在本音后面的滑音就叫后滑音。后滑音即由本音滑向倚音,整个滑动过程跟先滑音恰好相反。后滑音同样有上下滑音之分。一般是以箭头符号表示。

 ③连结滑音

 连结滑音也称连线滑音,它是一种常见的滑音,其符号是在连运弓符号的右端再加一箭头。在奏法上是以某一按指用均衡的力度将连线内的音连结起来,听起来衔接紧凑,使乐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事实上,换把中经常使用的“滑指换把”,也与连结滑音相似,不过特色不如连结滑音那样浓郁罢了。

 ④转滑音

 转滑音是效果较突出的装饰性滑音。它的符号为“w”,一般记在音符的上面。

 转滑音是在本音下方的二度音程内回转,所以有人把这种滑音具体的称作“下回转滑音”。另外还有一种“上回转滑音”,在蒙簇民歌中比较常见。它的符号为“ ̄”,在奏法上除“回转”的方向与下回转滑音相反外,在“回转”的力度、范围和时间上则完全相同。这里需指出的是不论“上回转滑音”或“下回转滑音”,它们“回转”的音程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来说转滑音的活动范围在本音上下二度,很少有超过小三度的。

 运用滑音注意事项

 在实际运用中,滑音是变化多端的,它往往根据乐曲的感情需要和风格特点来灵活掌握。滑音的运用还能反映出各地的音乐特点。例如河南坠子、广东音乐、云南花灯、江南丝竹等乐种使用的滑音就是本乐种的鲜明特征之一。贵州苗族民歌与湖南苗族民歌滑音的风格也大不一样。

 运用滑音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明确是什么性质的滑音。如果是带装饰性的,要掌握到宾主分明的效果,运弓和运指应该是装饰音轻,本音重。装饰音到本音之间要过渡得自然;如果是属连结性的,要浑然一体,天在无缝。奏滑音的手指是随着手腕上下的动作而移动的。如果单纯以按指在弦上作上下平直移动,这样的动作不敏捷,力度不易控制,滑音的效果也较生硬。

 2) 奏滑音一般来说是不容许换弓换弦的。

 3) 奏滑音最要紧的是必须用得恰当。如果不頋乐曲风格和感情需要,硬塞进去一些不必要的滑音,就会使整个曲调变得油腔滑调,歪曲了乐曲的内容,破坏了乐曲的风格特点。

拉二胡的技巧:揉弦

 快揉和慢揉

 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如果说换把是提高二胡表现力的第一道大门的话,那么揉弦则是第二道大门。揉弦标志着演奏者的功底及音乐素养和演奏风格。一个拉奏者若不能运用揉弦,那说明他的演奏技巧始终还停留在一个初等的水平上。练熟了揉弦,对掌握打音、颤音等指法技巧就易如反掌,非常方便。

 揉弦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快揉和慢揉两大类。

 1、快揉

 快揉亦称为“颤指”,大概是指揉弦时手指不断颤动而言。具体方法是:当左手的某一手指按在弦上后,手腕[FS:PAGE]受小臂的支配,作规则性的连续抑扬(不是抖动)动作,按指也受手腕连锁动作的影响,在弦上作一压一松的匀速颤动。按指富有弹性的颤动,使琴弦的张力跟着发生松紧变化,从而产生出一起一伏的音波振动。快揉比慢揉要容易掌握一些,但音响效果不如慢揉动听,运用也不及慢揉普遍。

 2、慢揉

 慢揉亦称为“吟音”,发出来的声音犹如吟哦咏叹。慢揉的方法是:左手某一手指控在弦上,并以腕关节为轴,使整个手掌作连续规则的弧形扇动。扇动的速度不如快揉快,但幅度比快揉大。这样,按弦的手指在手腕的带动下发生了往返曲直的变化,驱使指肚在按音上下之间的一小段范围内作对称性的弧形翻转。这不但一松一紧的改变了琴弦的张力,而且还一长一短的改变了琴弦的长度,得出一种柔和徐缓的歌唱的音波,这是最有训练价值的一种揉弦。

 民间演奏法在慢揉的奏法上还派生出“揉、滑、抠、压”等技法,这些变化主要在手续弦时力度的轻重、摇动的缓急,滑弦的宽狭,频率的快慢以及与相应的运弓力速配合的区别。

 有一定造诣的演奏者,对揉弦的变换是很有讲究的。除了上面所谈的“揉、滑、抠、压”能准确运用外,还可以先揉后不揉、先不揉后揉、漫揉转快揉、快揉转快揉、边滑边揉或在一句旋律中遇到音高、时值相等的音符时有些揉、有些不揉。这一方面决定于演奏者有着坚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决定于演奏者对乐曲内容的理解和曲调风格的掌握。根扰乐曲的内容和风格恰当地运用揉弦,是演奏者的必备技能。

 如何练好揉弦

 揉弦是很多弦乐器的特色技巧,它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熟练掌握的,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练习揉弦最好先从慢揉着手,在此基础上再逐渐进行快揉的训练。开始就红练快揉的话,会造成按指乱动,而手腕却处于被动状态或者揉弦时直接用手指平直地去一指一按的压弦,这样虽有类似揉弦的音响,但发音生硬而不均匀,没有规律性的抑扬起伏变化,并且不能持久

 练习时虎口仍要保持松弛自然,不能死死的夹住琴杆,否则会影响指头、手掌和脱关节的灵活。实践证明,一开始学拉二胡就注意到保持虎口的松动自然,对揉弦技巧的掌握就比较快。 练习慢揉时,指肚往下旋转时要适当加重触弦力度,往上翻动时则应适当减轻触弦力度。这样琴弦张力的起伏与长度的变化才能相对应。如果发生抵触现象,揉弦效果就会模糊不清,反而费力不讨好。

 练习时特别不要借助手脚和手臂的颤抖而求得所谓的揉弦效果,这样不仅达不到正确的揉弦要求,发展下去还会养成很坏的习惯。

 如何才能使腕关节和按指具有揉弦动作那样的灵活性呢只有加强训练,养成一种本能的“定型”动作。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右手腕当作“琴杆”。左手按指依次在上面留心的练习“探弦”,特别是加强对小指的揉弦动作训练。久而久之,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就逐渐能适应揉弦动作的需要的。

 揉弦是标志演奏水平的主要技巧之一,在演奏实践中的运用也比较普遍。但要注意使用恰当,有些乐曲,情绪上不需用揉弦的音,采用揉弦处理后效果反而不好。每一个曲子对揉弦的要求有所不同,演奏时要区别对待。《二胡曲九首及其演奏艺术要求》(王国潼著)中说 “……揉弦能美化声音,使演奏更富于歌唱性,而不揉弦却有它特殊的色彩,具有揉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种揉弦与不揉弦的交替使用。对于丰富指法技巧的表现力,增加乐曲的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是极为有益的。”

拉二胡的技巧:颤音

 颤音是指在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在弦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

 如果我们在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作揉弦状态,但并不揉弦,而是利用揉弦时腕关节那匀称的抑扬动作在弦[FS:PAGE]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这种按音效果就叫“颤音”。

 颤音的时值较长,因而可以表现一种宽广、辽阔之感。不过,在初练额音时,两个交替出现的音往往会奏得不均匀,并且还不能坚持奏完,这主要是手指的独立活动能力还不强的缘固,所以,训练颤音技巧最好先从时值较短的颤音音符着手。

 颤音跟揉弦一样丰富多样,有快颤、慢颤、从不颤到颤,慢颤转快颤、边揉边颤、边滑边颤、二度颤音、三度颤音等,这些颤音能表现出不同的乐曲风格。

 跳弓和顿弓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将顿音处理得短促、轻巧、铿锵分明。如果是二胡来演奏顿音,就要用“跳弓”技巧。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将顿音处理得短促、轻巧、铿锵分明。如果是二胡来演奏顿音,就要用“跳弓”技巧。

 什么叫跳弓呢当我们用弓子在琴筒上作快速推拉时,弓杆受运弓动作的快速牵引,产生出一种往前冲动的惯性,弓毛却在擦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弓子这种不协调的运动状态,使整个弓子出现了左右摇摆的弹性。如果我们在即将调转弓向的那一刹那间,一方面依靠小臂引导手腕,对弓子适当地加以控制,一方面有意识地“解放”这特有的弹性,使弓毛轻快地离开了琴弦。这样就按人们的意志得出了短促轻巧的顿音效果。

 跳弓的弹性是否能充分发挥,与弓段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大家知道,奏普通快弓一般以左半弓较为顺手,可跳弓在左半弓却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往右半弓移动则更为碍手。只有在中弓弓段上演奏跳弓才较为方便。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弓子的弹性是爱运弓速度支配的,弓子运行得越快,它的惯性与弹性表现得越突出。它的弹跳点又受弓子重心的支配。弓子的重心使它在琴筒的中部大体平衡,所以弹性在中弓附近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然,利用弓子的弹跳点奏顿音,这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更主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训练手腕的灵活性,会控制、运用。弓子的弹性。假如乐曲根据感情需要不要求那么快,但又要演奏顿音,这时弓子得不到快速运行的机会,弹性无法产生,跳弓也就不可能出现。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小臂的“内劲”,在中速推拉的间隙之间,控制弓毛断续擦弦,使每一顿音的出现都有均等的离弦机会。这样的顿音效果同样顿挫分明,并显得稳重、内在。

 初练跳弓时,腕力对弓子的自然弹性可能还控制得不好,会出现弓毛敲打琴弦的现象或发出较为生硬的“锯锯”声。只要弓子没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摆动或产生过多的杂音,并且加强对手腕控制力的训练,这些问题就会逐渐得到克服。

 跳弓与顿弓虽属同一性质的弓法技巧,但细致的分辨一下,他们的表现力还是有差别的。跳弓长于表现欢快跳跃的短促顿音,最适宜于表现“X xX”的节奏型;顿弓含蓄、稳重,适宜表现顿挫分明的短促顿音,不像跳弓那样受弓段和节奏型的限制,但不像跳弓那样富有弹性,也不易持久。

 表现顿音效果的技巧除了上面介绍的跳弓和顿弓外,还有一种名叫“连顿弓”的弓法技巧。连顿弓,即在连弓之内奏出若干个顿音,每个顿音有均等的擦弦和离弦过程,练连顿弓首先要熟悉跳弓和顿弓,演奏连顿弓除了更要强调小臂的内劲外,还要靠大臂有一个稳定的支持力。

拉二胡的技巧:碎弓

 碎弓是利用大臂肌肉的紧张,使手腕获得一种运用自如的、富有弹性的颤抖动作,从而牵引着弓子在琴筒上急速往返,使很小的一段弓毛频繁擦弦,从而发出紧密细碎的声音。

 奏短弓是在大臂保持松动自然的情况下支配手腕作快速的屈伸来完成的。而奏碎弓则是利用大臂肌肉的紧张,使手腕获得一种运用自如的、富有弹性的颤抖动作,这特有的颤抖动作牵引着弓子在琴筒上急速往返,使很小的一段弓毛频繁擦弦,从而发出紧密细碎的声音。所以有人把这带[FS:PAGE]有颤抖动作的碎弓称之谓“颤弓”或“抖弓”。

 碎弓有特定的符号来标记。时值为一拍以上的音符,是在音符的右下端标上“ 彡”样的三撇平行斜线;时值在半拍以下的音符,则在“减时线”上标记相应的斜撇线。例如“5356”,采用碎弓演奏的音响效果大致为“55555555 33335566”。如果整个乐段均要求用碎弓演奏,则不在乐谱中标记任何符号,而改用文字说明碎弓起止地方。

 奏碎弓时,为了使手腕的颤抖有一定的控制力,除了大臂有意识的紧张外,小臂也稍往上抬,同时把弓子移到靠近弓尖部分的地方,利用接近弓尖的弓段擦弦。这样,碎弓发音的均匀度和连续性容易解决。当然,左半弓或中弓也可用来奏碎弓,但对右手运弓的技巧要求更高了。

 应该指出的是,奏碎弓时大臂肌肉的局部紧张与手腕的颤抖动作有一定关系,它能保证小臂有持久的“内劲”,使手腕的颤抖动作显得更为主动,更有韵律。如果我们把大臂肌肉的紧张当作是僵持无用的,完全用手腕的不规则的颤抖,那是不可能奏出清脆密集的碎弓效果的。

拉二胡的技巧:拨弦

 拨弦技巧可分为弹拨、单拨和拉拨三类。

 二胡拨弦是借用弹拨乐器的表现手法,它能使弓弦乐器发出铿锵分明的弹拨声,与弓毛擦弦声形成了色彩鲜明的音色对比,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二胡的拔弦技巧可分三类,即弹拨、单拨和拉拨。

 ①弹拨奏弹拨的具体方法是:弓毛紧贴在外弦上,食指尖有韵律地把内弦往左后方拨动,每音只拨动一次,左手按指配合投弦的节奏去按音,严格说起来,按指的触弦应略先于拨弦。《 赛马 》中有一段旋律就是用弹拨的方式在内弦上奏出来的。由于二胡的性能、构造不具备弹拨乐器的条件,奏弹拨时又有弓子这个额外负担,因此弹奏旋律的音调和节奏不可能作更大的变化。如没有另外的乐器奏另一声部,单纯的弹拨声,反而给人一种单调、沉闷的感觉。另外弹拨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乐器的质量,所以在没有伴奏的二胡独奏中,这种弹拨的实用意义并不很大,如果有伴奏乐器,那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②单拨

 单拨即在拉奏的前后或间歇之间利用左手的某一手指来勾琴弦。单拨可以拔内弦,也可以拔外弦。拨内弦以持琴的拇指较为方便,拔外弦一般多用食指,也有用中指或无名指的。例如《二泉映月》,那优美的旋律中有好几处地方的拔弦就是利用食指拨的外空弦;乐曲《拉骆驼》末尾的3 63,先是用一指(二、三指也可)拔外空弦“3”,然后用拇指指尖拔内空弦“6”。由于单拔拨动的是空弦,琴弦的振动有回旋的余地,因此音响效果比弹拨要鲜明一些。

 ③拉拨

 在同一时间内,如果一根弦采用弓毛拉弦,另一根弦采用指尖拨弦,这就得出一种协和的双重音响效果,非常悦耳!这种又拉弦又拨弦的表现形式就叫“拉拨”。拉拔多为拉内空弦、拨外空弦。也有拉外空弦,拨内空弦的。例如根据安徽凤阳花鼓节奏写均曲调:(52弦)是采用拇指拔内空弦“5”,同时弓毛擦外空弦“2”。

 上面介绍的拉拨基本上属于“空弦拉拨”,另外还有一种“触弦拉拨”,即拉拨之前先将食指按在某一音位上,在弓毛擦弦(一般多为擦内弦)的同时,用中指或无名指将另一根琴弦拨动。由于食指按音能随意寻求所需音高,所以这种拉拨能在琴弦上的任何一音高上拨弦。不过,这种触弦拉拨不如空弦拉拨的效果清亮,对乐器质量的要求甚高,且不易控制。

 拨弦注意事项

 不论弹拨、单拨或拉拨,练习时有几点必须要引起注意:

 1)弓毛应避开被拨动的那根琴弦,否则根本拨不出清脆的弹拨声。

 2)拨弦要用指尖(拇指应用指甲)轻巧敏捷的拨动琴弦。如果用指肚在琴弦上的弹压滑动来求得拨弦声,就很容易触动另一琴弦,使拨弦效果显得浑浊而模糊。

 3)拨弦的时值要准确,这[FS:PAGE]在弹拨和拉拨中显得犹为重要。

 4)拨弦必须用得恰当,不可随心所欲的滥用。

表达了作者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

《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创,也由他亲自演奏。阿炳的演奏技艺是他二胡艺术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苍劲有力、刚柔相济、感人至深,他民间音乐修养广博,演奏技巧精湛高超,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

在演奏该曲时,他运用二胡的五个把位,并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在变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将意境展现得无比深刻,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

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

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

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是阿炳生活的写照,是他情感宣泄的传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创作天赋,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音符,使听众在旋律中产生共鸣。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爱并引为经典,是阿炳创作的成功,是他创作天赋的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68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