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边缘体验?

什么叫边缘体验?,第1张

人们总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关于死亡的秘密,曾是神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所关注的范围,现在逐渐被视作科学研究的合法领域。在今天看来,急于解开生命之谜的科学,也正在——

真的存在与大脑分离的“意识”吗那是否只是人们的主观猜想

死亡之门的后面,等待我们的是什么这个古已有之的问题通常被认为只能靠猜想解决,是只适合神秘主义者、空想家和先知们探究的宗教和精神范畴的问题。但今天看来,急于解开生命之谜的科学也正在探索死亡之谜。最近,英国一批具有较高可信度的“濒死体验(NDEs)”学者发表了一篇被流行媒体盛赞为该领域首篇“具有科学性”的研究报告。报告称,他们似乎发现了一个与大脑分离的“意识”。

报告的作者之一、数家著名英国医学协会顾问、精神病学家彼得·芬威克说:“如果意识可以和大脑分离,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死后意识是否会延续下去此外,人是否有超自然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宇宙是否可以有发展目标、有存在意义,而非混乱无序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上述问题的答案各异。根据有关这些问题的文献记载,典型的“濒死体验”来自严重的外伤,人的感觉是游离于现实之外进行了一次超自然“旅行”,随后进入一个特殊的世界,在那里他们有强烈的平静和愉悦感。而与:“濒死体验”密切相关、并在这之前的感受是“出体体验(OBE)”:脑死亡或心跳停止的病人通常认为自己是存在意识的“灵魂”,在手术室里从高处观察事物。

在谈到“出体体验”时,芬威克说,从医学角度看已经死亡并失去意识的病人“其实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而且具体到每个细节,这表明,意识是可以与大脑分离的”。英国学者的报告是基于他们对一些严重心脏病患者的研究,这些病人都曾瞬间失去知觉,进入了医学上的死亡状态:呼吸和心跳停止、脑干不再工作。

科学家们面临的问题在于,他们想要研究的领域如同宗教皈依及其他精神和神秘的“觉悟”一样,主观性很强,难以适用冷静理性的研究方式。那些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通常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经历,另外他们也害怕被别人认为精神错乱而不愿多讲。

迄今为止取得的数据还未能使我们断言,获得了关于“身后世界”的科学发现。这个领域还停留在推想阶段

几乎任何一家书店关于这方面的书里都描述了这种体验的极端性,例如《被光芒拥抱、拯救和改变》和《与光同在、在光之外》。据说35%至40%走近过死亡的病人都说他们有过“濒死体验”。他们的故事在书籍和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

英国媒体所谓“首次”的说法并不确切——对于死亡后生命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数年前从美国开始的。总部设在纽约的“通灵学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心理学家卡罗尔·阿尔瓦拉多撰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大量著作,其中包括最近在《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他说,研究这一现象的科学方法已有厚厚的历史记录,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使用了各种本质上非常主观的研究方法——包括梦境、幻觉和思维过程分析等无法用物质手段衡量的方法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二)

这些科学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一项研究为例:学者们对实验对象进行访谈,然后将他们所描述的感受与各人濒死状态下的氧气值联系起来,所得的数据从科学角度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但阿尔瓦拉多也承认,迄今为止取得的数据还未能使我们断言,取得了关于“身后世界”的科学发现。这个领域还停留在推想阶段,但它在不断发展。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更为系统化和更大规模的研究。他指出,英国学者的研究规模还很小。

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共同的感受是:正朝一团巨大的白色光移动,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承认。芬威克和他的同事们还列举了其他一些共同的感受:和平宁静、穿过一条隧道进入另一个世界、前方出现一种光并进入花园。有关这方面体验的各种描述有案可查、众口相传,其历史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初记载。

许多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相信,他们经历了一种“生命回顾”;另有人回忆说,感觉像是与一种宇宙智能或意识融为一体。这些幸存者们因为“被带回来”而感到愤怒和悲伤的例子也不鲜见。大多数幸存者对死亡不再恐惧,许多人丧失了对经济收入和其他一些世俗的“成功”生活方式的兴趣。另有许多人从此对他人充满博大的爱心,并确信他们对于死后的世界有不一般的了解。“濒死体验”使大多数身临其境者的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并且是非常积极的变化。

一个有过“濒死体验”的人认为,想把这些经历上升到理性科学的高度简直是浪费时间

在对“濒死体验”的调查中,最有意思的发现是,医生、精神病专家、心理学家和其他一些参与研究的人员常常从理性的科学研究者转变成为某种精神和宇宙信息的传播者。譬如,梅尔文·莫尔斯就认为“濒死体验”与脑中的“上帝信息接收点”有关,两者的结合可使人进入无限的宇宙世界。曾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者的莫尔斯现在被公认是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者之一。一个有过“濒死体验”的孩子面对莫尔斯的疑虑说出了这样的话:“别担心,莫尔斯博士,天堂很好玩!”这句话让他开始用另一种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通过大规模的谨慎实验,莫尔斯使“濒死体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大大增强,不过他现在已经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他已经较少关注这一领域中理性科学的部分,更愿意与听众们谈论一条所谓“爱无处不在”的精神道路。

医学与哲学双料博士、数本畅销书作者雷蒙德·穆迪被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首创了“濒死体验”一词,他被称为“投身这一研究领域的首位医学专业人士”。而大多数参与“濒死体验”研究的学者认为,肯尼思·林教授在引导这一领域从边缘学科走向主流科学方面起了关键作用。林曾撰写过《光的启示》等书,并以一丝不苟、科学系统的研究著称。在此基础上,他还尝试着超越传统科学的范畴。他写道,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我们就将第二次诞生,这个过程可能比第一次还要艰难;我们离开已知世界前往超出我们感知能力的另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最终会发现“活着”的全部含义,心中充满超越快乐的喜悦之情。他是该领域一个主要研究机构“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的创始人。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三)

“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女发言人丹尼丝·韦德在1977年曾遭遇死亡。她说:“当我第一次听说其他人也有相似的经历时,我曾怀疑我们是不是都做了同一个梦。但这不是梦,这种事确实发生了,而且改变了我的人生。”在韦德看来,想把这些经历上升到理性科学的高度简直是浪费时间:“这些体验听起来只像是轶闻趣事。你甚至无法用理性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对于这种体验能改变人、使人积极向上的方面,我更感兴趣。对‘濒死体验’感兴趣的公众也并不想得到具体的数据;他们想知道的是自己在地球上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

“炼狱”和“幽灵”等阴暗形象,通常来源于体验者对于罪恶、恐惧及惩罚等的心理预期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反对用虚无缥缈的理论解释“濒死体验”,其中最著名的当推西英格兰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苏珊·布莱克莫尔。在她撰写的《垂死生存》一书中,她比较推崇这样一种解释:具有“濒死体验”的人之所以叙述极为相近是因为氧气枯竭引起的生理反应。她将所谓的“人死后的生命”称之为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幻觉”,在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上都找不到证据。至于这种经历对人的改变,布莱克莫尔说,曾接近死亡又最终活下来的人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无私、对他人越来越关心。她说:“我们都是生物有机体,以一种令人着迷的方式进化,并无目的性可言,脑子里也没有一个目标。”

是所有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都曾经历了一场愉快的历险,回来后感到温暖,回想起来又觉得虚无缥缈吗《基督教研究杂志》数年前对描述这些经验“阴暗面”的书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称,一些有“濒死体验”的人其实感觉“糟透了”、“很恐怖”,幸存者往往会掩盖这些痛苦的回忆。有一本书的标题就很能说明问题:《超越黑暗:我濒临死亡地狱边缘的体验》。作者安吉尔·费尼莫尔讲述了自己自杀未遂的体验。

长期研究“濒死体验”的作家阿特沃特自己曾有过那种体验,并对其他人的经历进行过仔细的研究。他说,约有15%的成人和3%的儿童感到进入了“恐怖的空间、荒凉的地狱边境或可怕的炼狱”,有时还能感觉到过去的“幽灵”。她说,这些体验通常建立在体验者对于罪恶、恐惧及惩罚等的心理预期上。

如何才能把科学方法应用于这一学科呢英国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芬威克认为,以后的研究应当这样进行:在手术室里设置秘密目标,只有从天花板上才能看到。这是大部分“濒死体验”的有利位置。然后研究人员再要求幸存者描述他们看到了什么。

对于死亡的秘密,人们总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所有人都乐于对此加以评说。但这次的研究表明,这一领域正日渐成为主流科学探索中的合法领域,只是尚未获得政府资助。科学将如何解释这个富有诱惑性的问题呢那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近年来试图用医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许多人最终都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的。

健康自恋也是一元,健康人也有一元的部分,但比例不会太大。

人格障碍患者的问题不是一元,而是一元的比例过于大。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元、二元、三元的部分,无非就是你看哪个部分它比较强大,悬挂三元的人,本质上它描述的是三元很强,一元也很强,二元很弱,它当中是断裂的。悬挂三元不是真正的三元,那个三元是基于一元的反应。

一元沉溺的人,包括宅男,没办法去上班。精神分裂患者,他们内在都是一元很强大。他们可能反向形成的三元的功能都没有,一元可能就变成一个家里蹲。

这不是标签的视角,这是个维度,贴标签是人格的测量方法,比如说像九型人格、星相象星座理论、生肖理论。现代心理测量理论跟古代的心理测量理论、古代的人格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理论是维度化的,你在这个维度得分是多少,另外维度得分多少,给到的是一些具体的维度,而不是一个直接就给到给到分。

它的内核不是标签,是评估内在的维度。一个社会如果完全没有标签,是无法运作的。那最后就变成标签的背后是定义和权威。如果一个世界没有权威,最终的结果就非常的后现代、破碎化、分崩离析。我们既反对过于去贴标签,同时不能否定标签本身的意义。如果只用标签不行,但如果完全不用标签,也是不行。

一元和自恋都是自恋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恋,指的是自恋型人格的结构,边缘是边缘型人格结构,但它本质上都是自恋出问题,自恋出问题。他会总体往两种大结构的方向去引导。一种是边缘型的人格结构,这是第一种自恋问题;第二种自恋问题就是自恋型的人格结构。

会有很多亚型,表演型、依赖型……其实大类就两种,一种是自恋型,一种是边缘型,但自恋型和边缘型又都是自恋的问题,就我们又都是自恋的问题当中的自恋指的是自恋,作为一种原初的体验,然后他在这个地方是有很多卡点和创伤。

边缘型的人表达感情是很顺畅的,但是另一方面,边缘型的人,他可以跟你表达一个很深的感觉,但边缘型的人特点是不稳定。

自恋的人有时会胡扯,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瞎扯,很认真的说,但言之无物,他稳定的不知道自己在瞎说,很隔离,很稳定。平时比较隔离的人,大概率是自恋。

不管是偏自恋也好,偏边缘也好,学习心理学时,在深入的体验和修复的过程中,最终的目标是指向自恋和边缘之间的整合。越来越能够整合这个部分之后,本来很自恋的人,会慢慢具备边缘的特质,能够体会边缘的感受和深度,同时不会失去自己的稳定。边缘能够在保证自己深度的同时,开始拥有自恋的稳定,这个就是修通和修复的部分。

偏自恋的人能够拥有边缘的优点,偏边缘的人开始能够拥有自恋的优点,以弥补自身的一个缺陷,进一步发展完整性。

边缘的本质也是自恋,自恋型人格是自恋出问题,边缘也是自恋出问题。边缘和自恋出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一种自恋型人格,讲的是人格结构的分布状态,边缘型人格也是人格结构的分布状态。而另一个自恋就是作为一个核心的、内在的自恋的部分,只要是人格障碍层面的,就是自恋的部分,都是会出问题,就本质都是自恋出问题,尤其在自体心理学框架之下,都是自恋出问题。客体关系的框架,说依恋出问题或者别的什么出问题啊,用词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自恋出问题。

在边缘型人格结构的框架之下,抵御自恋受损的方式,就是理想化。要么把你理想的好,要么坏 。好的时候全好,坏的时候全坏。全好和全坏都是防御反应。如果你是全坏的,我就可以对你一点都不要去依恋;你是全好,我就不用担心你会伤害我。这本质上是抵御自恋受损的防御式的反应。

自恋型人格也是抵御人格受损的防御式的反应。自恋型人格他是在人格的外圈,画一个玻璃泡泡,好像可以看到外面的声音,实际上又是隔着的。玻璃泡泡它是统一的,一刀切的,把外面的声音都隔绝掉,让自己处于自我陶醉的世界里面。自恋型人格应对自恋受损的方式,

边缘型人格应对自恋受损的方式就是理想化。

受不了别人看低自己,受不了别人的敌意,是不是本质上对自己也不是很确定。

其实是自己心底里看不起自己

自恋不足

退行/固着。。。“自恋”就是心智退行或固着在少儿阶段,“边缘”就是心智退行或固着在幼儿阶段

边缘再往下退就是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

再再往下退是分裂症(妄想)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什么?

边缘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障碍,具有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它具有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例如:具有一些持久的、僵化的心理体验或者行为表现;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就有所表现;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或是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除了这些基本特征外,边缘人格障碍最明显的特征是患者自我意识不稳定、人际关系和情绪状态,行为往往非常冲动。

二、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1、边缘人格障碍主要有以下表现:容易被小事激怒,往往只能感到短暂的幸福,往往感到空虚和无聊;在某些方面,如浪费金钱、赌博、暴饮暴食等;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在过度理想化和过度贬低之间来回变化,极端;对自己的理解不稳定,如自我价值、职业选择、朋友选择往往不确定、多变;会伤害自己,甚至自杀。

2、边缘人格障碍的人更有可能伤害自己。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会自杀,这种伤害自己的行为会反复发生。边缘人格障碍的人伤害自己的原因可能是发泄愤怒、惩罚自己或转移注意力。除了伤害自己,边缘人格障碍的人也可能伤害他人。他们整体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有时他们用语言攻击和虐待他人。更严重的情况下,他们会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

3、边缘人格障碍是明显的,持续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对职业、性别认同、自我价值、选择友观等方面的理解突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极度紧张的时候,可能会有暂时的偏执(比如认为别人会抛弃他)或严重的分离症状(指他们自己的思维、情感、感觉、身体或行动,作为旁观者的体验)。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愤怒,如经常发脾气、持续愤怒、重复战斗等。

A 以情感性质划分,情感可分为肯定性情感和否定性情感

什么是肯定性情感

肯定性情感 是因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和心理倾向,如“愉快”、“欣喜”、“兴奋”等都是因为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态度体验与心理倾向

什么是否定性情感

否定性情感是因物质或精神需要没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态度体验和心理倾向,如“失望”、“气愤”、“抱怨”、“气馁”等都是消极的态度体验与心理倾向

B 以情感的动力方向划分,情感分为增力性情感和减力性情感

什么是增力性情感

增力性情感是能增强人的活动积极性和行为动力的情感 肯定性情感是增力性情感, 比如“荣誉感”、“自豪感”等

什么是减力性情感

减力性情感是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和行为动力的情感否定性情感是减力性情感, 比如“倦怠”、“厌恶”、“鄙视”等

C 以情感表现的部位划分,可分为内在情感和外在情感

什么是内在情感 内在情感 是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对事物的好恶倾向放在心里而不表露出来, 比如 “ 心喜”、“思念”、“牵肠挂肚”等

什么是外在情感 外在情感是人在对客观事物产生态度体验和好恶倾向时,其面部或肢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比如“面红耳赤”、“手足无挫”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86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