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技法主要包括笔法、墨色、线条、构图等方面。笔法是国画的基础,它包括点、线、面、笔锋等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笔法,表现出形态和神态。墨色是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淡墨、浓墨、干笔、湿笔等多种形式,通过墨色的运用,表现出不同的气韵和情感。线条是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法,它通过不同的线型和线条的粗细、轻重,表现出形态和神态。构图是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整体构图和局部构图,通过构图的运用,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空间感。
二、意境表现
国画强调意境表现,画家通过墨色、线条和构图等手法,表现出自然和人物的精神内涵,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国画的意境表现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方面。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笔墨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线条、墨色、构图等手段,表现出自然、人物、动物、花鸟等各种形态,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中国画的几个特征:
1、意境非常重要
中国画有强烈的意境氛围,艺术家追求通过形式创造深刻的情感表现和意境情感,从而使观者产生共鸣。
2、画面简练明快
中国画重视笔墨和线条的表现,强调画面的简练明快。艺术家通过墨色和线条的组合,来表现事物的形态和情感。
3、追求协调和谐
中国画对于画面的整体协调和谐非常注重,画家追求在表现单个事物的同时,把握画面的整体和谐感。
4、善于运用留白
中国画通常留有许多留白,这些留白产生了画面的余韵,能够使人投射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气韵。
5、推崇意境和抒情
中国画艺术强调意境和抒情陶冶,视觉效果是对于心灵境界的升华和体现。
6、善于运用传统的韵律和规律
中国画有一些传统的画法和技巧,如中国传统的墨、笔、砚、纸,以及悬挂画法、次第画法和点、线、面的变换等,这些都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技巧。
中国画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韵律感和情感表现能力,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审美价值。
它把自然、人文和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笔墨、线条、色彩和结构的运用,表现出物象的形态和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在当今社会,中国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中国画是水墨形式,主要以上水风景为主题国画的简介
郑连群国画
国画(宣画):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融化物我,创作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编辑本段国画的起源
国画照片集锦(17张)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甘肃永靖出上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还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发现的舞蹈彩盆上,绘有三组五人携手踏歌图,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常见的青铜器饰纹,有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作为装饰的花纹。双夔合成的容谷纹,尾部多上卷,极富美观。
蹈纹彩陶盆
青铜器物上的装饰画,主题约可分为两类,一是描写贵族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如宴乐、射礼、表祭等:一是描写水陆攻战等。如赵固出土的《刻纹铜鉴》,集中表现了贵族生活的仪礼活动。另一类是描绘水陆攻战的图象,以山彪镇出上的《水陆攻战纹鉴》为代表。其他百花潭铜壶,故宫《宴乐铜壶》都有表现战争景象的图画。这些画幅中,有水陆交战、坚壁防守、云梯攻地等情节。还有描绘水战、陆战的阵势中,表现了冲锋击杀攻坚的细节。士兵有的执剑和戟,有的持戈和矛等,形象生动。这些艺术手法,给汉画石刻、砖刻以很大的启发和影响。编辑本段国画的发展
国画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
侯子墓帛画(西汉)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 ,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商业、文化发达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即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群,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朱屺瞻、张大千、傅抱石、钱松喦、陆俨少等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等;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上述地区的画家亦有流动,如抗日战争时许多画家来到西南地区,1949年后又有许多画家如张大千、黄君璧、赵少昂等人移居国外和港台地区。今全国大多数省市成立了画院,在3个中心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心 ,画家队伍空前扩大。 在现代中国画家中,许多画家继承并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他们或以模仿、传承前代画家技巧、风范为原则,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在保存、发展传统的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前者有金城、顾麟士等人,后者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人为代表。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方美术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争的深入,改革中国画成为新的时代潮流。以留学日本、欧美的高剑父、高奇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为代表,倡导将西方美术的写实及近代西方美术的创作观念与传统的中国画像融合,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中国画的新路子,使传统的中国画焕发了新的生机。其中高剑父、高奇峰等岭南画派画家,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将日本画法与传统的撞水、撞粉法和没骨法相糅合,创造出了一种雄劲奔放、具有时代感的新风格。徐悲鸿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性。林风眠则调和中西,并汲取民间美术的质朴与刚健,形成了自己意境深邃,形式新颖的独特风格。另外,陈之佛将中外装饰艺术中的色彩融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张大千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某些手法,创出泼彩画法;李可染受西方画写生的启发,直接对景写生对景创作;1989年薛宣林《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提出中国画造型六要素-薛氏六法。“非笔墨”。吴冠中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观念等表现中国画传统的诗情与境界等等,均取得了重要成就。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画由过去士大夫和贵族娱乐自赏的贵族艺术转向为“民众的艺术”,由过去的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使中国画在题材内容上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画家们将视角投向社会现实,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小的时候,虽然家境穷,但并不防碍我对绘画的兴趣,也因此从小就知道了中国近代画坛有个大名人叫徐悲鸿。长大后又看了一些关于徐悲鸿的事迹和情感故事,想起来颇有些触动,便也想侃侃这位大画家。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后自已改为悲鸿。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_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上面一段话是从百度上摘下来的,无它,只为介绍这位著名的画家。
在我看来,他的名字,仿佛就预示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如一悲哀的孤鸿,在天空掠掠地飞。这是我看了他的情感故事后,得出的总体映象--咳咳,本人嗜好有点上不了台面,总喜欢关注别人背后的情感故事,正事不干,专钻歪门邪道,你就笑话我吧。不过,话说回来,绘画专业上的东西,也不是我能乱侃的,自有绘画领域的专业性评论,不如说些歪的,大家或许更感兴趣,想来大家的爱好也不会比我高明到哪儿去,只为打发咱小人物的无聊时间啦,哈哈。
他的一生,有四个女人,第一个几乎没留下姓名,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包办婚姻,在那个新旧思想交替,潮流人物都在如火如荼追求自由恋爱的时代,包办婚姻可是吃足了苦头,当然,倒霉的大部分都是女性,男人们在这种新风气中喜新厌旧正逢其时,不仅不容易受社会遣责,还大赶时尚之风,开思想之先河,倒也占尽先机。
徐悲鸿虽然根本不爱他那位原配,倒也没闹离婚,因为根本没这机会,结婚没几年,他的原配就病死了,与原配生的儿子也随之夭折了,这下子,他成了啥拖累也没有的、名副其实的光棍汉,用现代流行语那就是---“钻石王老五”。
蒋碧微,当时才十七八岁,就在这种情况下遇到了这位“钻石王老五”,巨眼识英雄,背弃父母已订下的婚约,与徐上演了一回红拂夜奔的好戏,连夜私奔,和徐一道辗转奔波到日本、欧洲等地,红袖添香陪君子读书学画,据说在国外,两人患难与共,很是吃了一些苦头。
大概也是有着这种同甘共苦的经历,女人嘛,多少有点积累了资本的感觉,蒋的性情到后来据说也不是那么温柔体贴。看她年轻时的照片,貌相上看,霸王花一般,不象好欺负的主。
十五年的婚姻生活,不管曾经有多么浓情、多么甜蜜,都会随着岁月的无情冲刷,变得稀疏平常,红玫瑰转为白玫瑰,心口的朱砂痣变成帐上的蚊子血,审美疲劳那是免不了的,这时候,生活中要是突然闯进来一个青春活泼、温柔多情的女子,我相信也没几个男人能轻松抵抗住。
孙多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徐悲鸿的生活中的,作为绘画老师,面对孙学生的迷人魅力,徐实在难以无动于衷啊。
说不上是谁的对,或谁的错,简简单单,就是天意--反正,人类找不到理由的事,都可以归结为天意,反正老天从来不会抗议,总是默默接受一切,天底下没有谁会比上天更仁慈的了。
徐悲鸿是一个艺术家,有着艺术家那种典型的天真浪漫和激情。这样的性情,若是要从头到尾忠于一个女人,估计也有些难,至少我所看过的书籍来看,搞艺术的人,要叫他的生活中没有爱情,那简直是在扼杀他的艺术生命。一旦机缘到来,爱情之花就会开放,艺术的生命才更加璀璨夺目,吓人不?事实就是如此,这是上天赋予某些人类的天性,所以说人类的制度有时也在违背某些人的特殊天性,但是却又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善这种现状,无奈不?这世上无奈的事多着呢。
比如说我就经常在书上看到有些人一边骂着别人的失德,一边自已却又在做着或向往着同样的事情,矛盾不?人性就是这样矛盾。就象鲁迅说的,一个村里要是哪个寡妇偷奸被人发现了,那全村的人爽的就象过节一样,一边占据着道德高地卖力地吆喝着,一边私下意*着那些场面,别提多兴奋了,无聊不?这人就这么无聊!
徐悲鸿就这么爱上了温柔美丽的孙多慈,这下子家可成了危巢,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到最后,徐悲鸿还真把自家的别墅命名为“危巢”了,只因对婚姻的极度不满。前面说过,蒋碧微不是好惹的主,自从她知道徐变心后,那是四处阻挠、撕破脸的争吵,拼老命般的坏徐的好事,最后搞得徐悲鸿不仅没尝到多少与孙多慈相恋相爱的幸福,相反,他的整个生活,随着这种婚外恋情的深入,更加处于焦躁和烦恼之中了。
蒋碧微只有一句话,我容不了她!也是啊,这种事情有哪个女人能容得了?能容得了那也是假大度真虚伪吧?
所以说现在这个社会有不计其数的女人想做小三,图省事,总想坐享别人奋斗多年的成果,这种女人真是要人命,硬是踩着别人滴血的心往前走,虽说有些是身不由已深陷情网,有些是无心插柳缘分难了,更有些全要归功于男人的贪心。但想想终究不那么阳光美好,这幸福也就不会来得太彻底,背后拖着老长的阴影呢。
徐孙之事当时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已经影响到他们各自的绘画事业和声誉,同时期的上海中华书局的总编舒新城曾这样评价此事“徐与孙实在谈不到恋爱,不过因孙之才学超群而特别维护之,社会不谅,家庭不谅,日日相煎,结果恐非走入恋爱之道不可也”。是耶?非耶?除了当事人,谁又说得清徐与孙究竟是如何走到那一步的,不过,舒新城倒是因为这么一段较为维护徐悲鸿的话,遭来蒋碧微狗血喷头般的一顿臭骂。所以古语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各位看官,你们在搞这种英勇的破坏活动之前一定要先想好再行动,否则就有可能被别人记恨一辈子,如果还有下辈子,说不定还会被人记恨到下辈子滴--怕怕。
因屡遭不顺,徐后来想帮孙多慈出国留学,私下指望随后也跟过去汇合,不承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蒋碧微动用一切力量破坏掉了,总之,因为蒋的大力阻扰(不阻扰才怪),徐孙两人的恋爱很辛苦。冷静细观徐蒋的婚姻过程,如果蒋碧微能够更有涵养些,以柔克刚,不那么得理不饶人,苛刻尖锐,也许两人也不至于被逼到要离婚的地步。但事实上,蒋的个性很亮烈,她的世界,没有回头路,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说法,她是爱情疆域的女战士,身披铠甲,手握长矛,长驱直入,表现骠悍--也因为太爱徐的缘故,所以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吧。最后徐蒋的婚姻裂痕,随着婚外恋情的发展,如同节节溃败的军队,一发不可收拾,回天乏力了。
当然,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做,旁观者说话肯定也轻松,果真处于蒋那样的处境:18岁嫁给徐,陪着他到处流浪,共患难、挨贫穷,生儿育女,终于熬出了头,成为世界知名画家的夫人,开始品味甘美的名利果实时,却不料突然杀出个程咬金要和自已分享爱情,这样的结局,相信也没几个女人能真正甘心和冷静对待的。冲动是魔鬼,人一旦冲动狂燥起来,智慧就没地方生存。虽然,蒋在后期的感情生活中,也吸取了这桩婚姻的不少教训(至死难忘的经历啊),性情改变了不少,但因与徐悲鸿的生活无关了,这里就不_嗦了,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去看她写的《蒋碧微回忆录》。
言归正传,徐蒋孙三人,就这样辛苦斗争纠_了差不多有十年,到最后的结果是鸡飞蛋打,蒋碧微也终于同意离婚了,但让徐付出了差点破产的一百万资金和一百幅画的惨重代价,而孙多慈呢大概也在这种十年抗战中有些灰心丧气了,再加她最敬爱父亲的一贯反对,最终也没了嫁给徐悲鸿的勇气,反而嫁给了另一个男人许绍棣。
结果徐最后什么也没捞着,真给鸡鸣寺那位曾经给他算过命的相者算对了,那相者曾对徐说:“你现在处在复杂的心情中,左也是水,右也是水,水虽柔情,但太大了,漫过肩,漫过头,也能致人于死地,你的命中犯水,前也有水,后也有水,但现在围在你身边的,都不是你生命中最后的水”。算命这东西究竟灵不灵咱搞不清,但这段话真比喻得生动形象,恰如徐悲鸿生命中这两个女人的经历。
那么谁才是徐悲鸿生命中最后的水呢?第四个女人廖静文闪亮登场了--看我多无聊,把别人的苦难曲折人生当本戏唱,这算黑色幽默呢?还是缺德呢?
认识廖静文的时候,徐已经四十好几岁了,一代著名大画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当时还没正式离婚,但已和蒋分居达八年之久)、恋人孙多慈也已琵琶别抱,徐孤身一人、情感失意、身心疲惫,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所以极其珍爱这个比他小好多岁的女子,经过三年交往,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正象徐悲鸿对廖静文的表白:“我会把我全部爱情都给你,我这一生会很尊崇地爱着你,直到我生命最后的一息”,也因此,他在许多画作里都写下了“静文爱妻保存”字样。
看徐廖的生活,很为他们心痛,因为这幸福本就来的迟,偏偏还那么短暂,他们的婚姻生活才仅仅维持了7年,徐悲鸿手上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完成徐就倒下了,脑溢血,不治而亡,才58岁。当时徐的口袋里还放着3颗糖,那是他的习惯,只要在外面开会,他总会拿3颗糖带回家,分给廖静文和他们的孩子。这次,糖果没有拿回家。
噩耗传来,廖静文几乎也倒下了。那时她只有30岁,还带着两个不满7岁的孩子
徐悲鸿的过早离去,给廖静文留下了巨大痛苦,廖几乎是用了一辈子去忘记徐悲鸿,50年后,廖静文回忆起往事,都说:“如果阴间真有一个世界,等我再见到悲鸿时,一定会扑到他的怀里,哭诉50年来对他无尽的思念。”
爱情,能叫人生,也能叫人死,也许一辈子都不足以抹掉它留下的深刻痕迹。
所以说,别人的故事,我们读来总觉很轻松,不少人也喜欢羡慕别人活得多么精彩,嫌自已活得太平淡不够味,可实际上呢,你去试试。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除非你感情很淡漠,基本属于没心没肺的那种。
所以,冯小刚才会深有感触地拍了一部有关的**叫《一声叹息》,周润发会神情落莫的对记者感慨:“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会死人的”。
实力强大的名人们都这么说,小人物们岂不更要谨慎知足,学会珍惜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
能好好活着就已不错,衣食不愁为高层次精神而活,对于小人物,那是可望不可及的距离---有些东西不是不能玩,而是根本玩不起,更输不起。
再说,这世间得失,谁又说的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