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安全感形成,家长要怎么做才好?

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安全感形成,家长要怎么做才好?,第1张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他们如何成才的关键是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如果从童年开始父母就经常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抚养,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与家长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继而出现家长说话不听,管教不服的情况。

依恋关系从孩子出生开始建立,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最亲近的,可以说爸爸妈妈的地位在孩子的心中是不可撼动的。

在孩子早年的成长过程中,教会他们知识未必能够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今后孩子的成长作用更大一些。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尽可能早,尽可能好地为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对他们将来成才是有帮助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虽然孩子的大脑在飞速发展中,但是他们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不足,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在婴幼儿时期要教孩子什么才是对他们最有用的,因为孩子的个性尚在形成中,对什么感兴趣可能孩子自己也未必清楚。有的时候家长忙活了一通,孩子并不领情,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由探索世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说不定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发现了。

过早强迫孩子学习知识,强迫还没有发育好的大脑承受太多这个年龄所不能理解的知识,对于应该自由探索玩耍的孩子未必就是最好的。

如果大脑还没有准备好接受抽象的概念,甚至有可能会对一些概念造成错误的理解,不仅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反而今后成为了阻碍。

在幼儿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给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让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健康稳定的依恋关系,不仅对今后的教育有好处,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

父母对孩子发出的情感信息要及时并且正确地进行回应,将情感与交流联系在一起,鼓励孩子多与现实互动,而不是抱着平板或者盯着电视看个不停。对于幼儿来与真实的人和环境互动,才能从中学会更多,这样能够进一步刺激大脑的回路连接,进而更快更好地成长。

孩子在出生后前三年,最需要学会的就是如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情感联结,这是无法从电子产品中获得的一项很重要的成长经验累积。

孩子大脑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会本能地寻求情感连接,照料人呼和与孩子互动,玩耍,说话,对于刚接触这个世界的孩子来说有很关键的作用。

吃饭,洗澡,讲故事,穿衣服,这些反复发生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大脑认知形成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尤其是重要的亲情纽带连接,对孩子形成安全感非常重要。

当孩子处在一个没有压力,但却有合理刺激的环境中时,大脑的发育才能更快,学知识的效率更高。身边随处可见的任何东西,都能给孩子合理的刺激,比如说桌上的杯子,零食的包装袋,屋里摆放的装饰物,甚至是窗帘上的图案都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探索欲。

对幼儿来说最大的教育并非来自于平板上的大脑开发软件或者是识字卡片,而是与父母共度的那些美好时光,如果家长能够全神贯注地陪伴孩子,并且及时正确回应孩子发出的情感信号,期间产生的互动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幼年时期依靠镜像神经元能够从模仿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累积,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而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让孩子注意力更集中,更好地研究模仿动作中的含义。

所以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远比语言讲道理更加有力量,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当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情绪平稳的时候,就能形成更好的依恋关系。

这样的感觉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归属感,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能让自己与别人建立起更好的关系,能够更好地形成健康平和的人际关系,并且习得父母所期望他们拥有的社会技能。

在孩子幼年阶段没有什么比家长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最重要的了,这样的关系基于爱,信任和无条件的接纳。

即使在孩子行为让大人生气恼火的时候,父母也不能忘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从小孩子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让孩子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更有学习的动力,拥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

家长拿出把与孩子相处当成和工作一样认真对待的态度,在幼年时期他们的每一天对人生来说都有巨大的意义。同样地,依恋关系也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生疏。

依恋是幼儿寻求与亲人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妈妈和爸爸,依恋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连接,能够激发照料者更好的照顾,让幼儿对世界产生信赖感,对未知有安全感有重要的影响。

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如果照料者总是性格强硬,对孩子的呼唤视而不见,疏于照料,甚至不亲自抚养孩子,总是让孩子处于饥饿,哭泣和不安的状态下,那么就很可能让孩子难以形成正常的依恋关系,心理和大脑发展延缓。

一,语言理解先用语言表达:一到三岁为止,基本能听懂母语的日常对话,两到六岁为止,基本掌握母语的口语表达。

二,特殊现象,:前言语手势(指儿童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话)单词句(只儿童用一个字来表示他的意思。)50个词一到15岁,词语外延缩小和扩大(只儿童会通过一个词语来进行想象扩大或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缩小。)双词句(指儿童说妈妈抱这样的句子。)和电报句(只简短的句子,如电报一样。)大约在15岁到两岁之间能掌握200个词

二,对复杂句子的理解需要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主要取决于各种复句所表达的事物关系的复杂程度和理解这种关系所需要的认知活动的困难程度。

妈妈语:指在自然情境下,成人通常以特殊的方式与儿童进行语言交往:儿童指向言语。具有以下特征,一,超语言特征,高音调,夸张的音调 二,句法特征,多短句而修饰词较少三,话语特征,疑问句和祈使句较多,语速较慢语言清晰,重复较多。

这种语言是儿童更容易理解,所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语言的发展,但妈妈语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些文化中不出现。其实儿童也能倾听,并从成人的交谈中学习语言,注意:在三岁以后继续使用妈妈语会阻碍孩子习得规范语言。

结论:妈妈语对语言发展并非至关重要,妈妈语有效提高了成人与儿童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成人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但妈妈语的使用应有期限。

早期语言教育的要点:一对牛弹琴试的语言输入,例如口语和亲子阅读

二,接纳漏洞百出的口语实践,根据意思做出相应反应,以正确的形式重复相应的内容,不需对他纠错,只要做出他说表达意思的正确反应即可

三,对有错难改的宽容。要有耐心有恒心。

认知发展特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

一,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的行为图示,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二,主要认知表现为:循环反应扔东西,体验自己的效能感,功能型游戏用身体来带动,客体永久性。

表象产生阶段也是其过渡阶段在15岁到两岁之间。

1延迟模仿——记忆并重现不在眼前的行为规范,2假装游戏——以物代物,假装动作,装扮角色,3言语回忆——行为发生一段时间后用言语来重复4绘画——画出表象

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依恋

广义的依恋:个体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

狭义的依恋:即亲子依恋,是儿童与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结,表现为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该成人亲密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对象:有选择性

行为表现: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

心理意义: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如果依恋遭到破坏,这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

依恋发展的四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零到三个月,对任何人都感兴趣,对任何声音,面孔和其他社会刺激作出反应。2有选择的社会反应:三到六个月开始对熟悉的事物表达偏好,对陌生人依然很友好。3特殊的情感联结形成:六个月到三岁第一次形成明显的依恋通常是和母亲,出现分离焦虑和重聚喜悦,形成陌生人焦虑,此后,又陆续对其他熟悉的人显示出依恋。4目标协调的伙伴关系:三岁以后,幼儿不再是单纯的索取者,他们开始考虑依恋对象的想法和感受,并计划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父母的要求和计划协调一致与依恋对象保持着最佳的亲密关系。

婴儿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占比65%,其表现为,母亲在时婴儿可以独自探索,分离焦虑:重聚喜悦,如果他们感到压力,会寻求与母亲身体接触,有母亲在场时,很少陌生人焦虑。

2非安全性:不安全-回避型约20%其表现为无分离焦虑,重聚无喜悦,忽视和回避母亲,无陌生人焦虑。不安全-反抗型约10%其表现为紧紧挨着母亲,少有探索,分离焦虑和压力,重聚愤怒,接近母亲,对陌生人保持相当的戒备。最不安全-组织混乱型5%其表现为在陌生环境中极有压力,反抗型和回避型的混合,对于接近还是回避,犹豫不决。

婴儿依恋与后期发展: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三岁半会成为幼儿园中的领导者,好奇心强,喜欢学习,自主性强,在11到12岁有更强的社会技能,更好的同伴关系,更可能获得亲密的朋友。而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三岁半时,情感和社会性方面比较退缩,好奇心不强,对学习不太感兴趣,对自己追求的目标没有很强动力到11岁,12岁时不愿意面对挑战,同伴关系不好,朋友相对较少,存在更多偏差行为和心理症状。

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高度敏感,及对婴儿的信号能及时正确的做出反应,对婴儿表现出积极的关心和爱,与婴儿建立默契,双向的交往。在交往中婴儿和母亲注意同一件事,对婴儿的活动给予密切注意和情感支持,常常有引导婴儿的行为,有效陪伴。

非安全型依恋母亲:反抗型依恋婴儿的母亲在抚养过程中常常表现不一致,以自己心情为准,对婴儿时而热情时而冷漠,更多是无反应。回避型依恋婴儿的母亲,刻板,自我中心性;母亲对自己的宝宝缺乏耐心,对其信号没有回应,常对自己婴儿表现出消极情感,很少能从与子女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快乐。热情过剩型:过于热心,喋喋不休,提供过多刺激使婴儿厌倦。混乱型依恋婴儿的母亲,有严重抑郁,或有其他精神问题,从而虐待或者忽视自己的子女。

促进安全依恋的养育方式:一,母子间保证一定的交互时间。二,亲孩子交往是情绪愉快,态度温和。三,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敏感地做出反应,四,母子间有一定量的身体接触和适当的分离经验。

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萌发

1几个月就开始意识到,主我,有意重复动作,引起物体移动,个体动因感,对个体自身成为事件原因的认识,预测或引起他人反应。

2第二年逐渐建构客体我

自我意识的萌发——红点实验,鼻子上点一个红点观察孩子的表现

发展阶段:游戏伙伴阶段:在六到12个月时认为,镜子中是另一个小伙伴,而去交往和寻找。相倚性探究阶段:12个月左右开始有意识重复自己的动作。自我认识出现阶段:15到24个月会用手摸自己的鼻子。

可怕的两三岁:第一个叛逆期,说不,自己来,任性,哭闹。其原因是,自我意识萌芽促使其证明自己的独立,体验自己的能力,但因能力不够而经常受挫,情绪控制能力存在缺陷,前额叶发展滞后,应对经验不足。

对策:一,父母要保持冷静,温和理解和接纳表达关爱。二,发展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正确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挫折感,三,让孩子做主,尊重孩子的决定提供选择,提前提示。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威尔(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的故事。

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数学教授有心提拨这个性不羁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数学和接受心理辅导。数学难题难不倒他,但却对于心理辅导,威尔却特别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业不太成功的心理辅导专家桑恩教授。在桑恩的努力下,两人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互相启发的友谊,从而使威尔打开心扉,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所谓学霸的孩子,因为成绩优异,而被父母老师忽略了很多品质或者精神上的问题。结果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常常让老师父母大跌眼镜。

不停摇头叹息,怎么好端端一个孩子说跳楼就跳楼了,比如去年高考揭榜报料杭州某某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却跳楼自杀了。比如吴谢宇在外人看来如此完美,怎么会做出杀母这样的事情……诸如此类新闻越来越多。

尤其是一些家庭经济相对薄弱的父母,越容易将注意力倾注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认为孩子只有学习好将来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好生活。

然而,当孩子们只是各门功课取得优异成绩,却没有学会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从错误中学习成长,追求对他们有意义和能带来成就感的东西,那么他所得到的一切将毫无意义,孩子也容易迷失自我。

父母过于严厉,喜欢责骂、说教、贬低,孩子们会认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而父母如果过于放任、溺爱孩子,时常介入孩子,帮助他们摆脱那些原本可以成为很好的学习机会的困境,则会让孩子丧失很多生活技能,缺乏责任感。

那么父母要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成长呢?

孩子处在青春期,父母尤其要学会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关系好了,一切便顺了。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某天,你接到孩子学校打来电话,老师告诉你:孩子建了一个微信群,联合班上几位学生私下里吐槽老师,发泄不满情绪。让你去学校面谈,你会怎么做?(带着问题耐心往下看,我将为你解答)

2倾听并保持好奇心

启发式问题和认真倾听,能让你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

启发式问题是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选择造成的后果,而非说服孩子按照你的意愿行事。

3别再担心别人怎么想——要做对你的孩子最有利的事

你要提醒自己从长期来看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要确定你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那些对你的十几岁孩子最好的事情上,而不是担心别人的评判。

4用鼓励代替羞辱

羞辱孩子并不能鼓励或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来看看孩子们怎么说?

“有时候,我讨厌跟父母说话,他们常常小题大作。有些小事不需要说起来没完。”

“永远不要责备我们做了什么事情,而要先问清楚。”

“如果我们做错了什么,不要大喊大叫,因为当你对我们嚷嚷时,听起来很傻,而且让我们很愤怒”

5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如果孩子事先并未告诉你晚上不回家而整晚没有回家,作为父母一定担心得要命,甚至一宿没睡。

当孩子回家时,你会怎样?不少父母由于恐惧、担心和害怕,在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时,把对孩子的爱换成了严厉惩处盘问:你到底去哪里了?你怎么可以整晚不回?……结果不但没有改变任何事情,甚至搞得彼此关系更僵。

此时,我们只需要拥抱孩子,把你对孩子的爱告诉他们就好,“孩子看到你安全到家,我很高兴。你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吗?因为我爱你,我想让你知道我爱你,不管怎样,我会站在你这边。”

当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事情的真相,并且下不为例。

6让孩子与你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

比如晚回家的问题,你们可以协商晚回家要打电话达成共识。

孩子如果问:“真的很晚了,你睡着了怎么办?”

你可以告诉孩子,“即使我睡了,但我不确定你是否平安,我依然睡不踏实。你任何时间打电话来我都可以听见。”

此时,孩子确认了你仅仅只是担心他们,并不会因此责备他们。

大多数十几岁的孩子真的不喜欢让自己的父母生气。如果你心平气和地说出你的感受,他们就会听你的,即便在当时显得毫不在意。

情感联结往往能让孩子学会自我纠正。

7 与孩子达成相互尊重的约定

也就是在父母与孩子不能达成一致时,仍然与孩子商量:我们继续讨论,直到找到我们都喜欢的解决办法。但如果还没找到,我们只好按照以前的办法做。

当然,这些建议看起来简单,要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尤其当父母们习惯了以控制的方式对待孩子时。此时,你要做的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当你尊重自己,并且向你的十几岁孩子表明你的需要和愿望时,你的十几岁孩子就会茁壮成长。

回到前面的问题:孩子建微信群,联合班上几位学生私下里吐槽老师,发泄不满情绪。让你去学校面谈,你会怎么做?(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你是不是觉得在老师面前丢脸了,然后回到家对孩子破口大骂?错错错,这样只会让事情越来越往坏的方向去。

首先,我去学校,向老师诚恳地认错。毕竟按照校规孩子是不能使用手机的,孩子偷偷使用手机还建群吐槽老师,在老师看来是大逆不道之举,而且老师的确很生气,认为孩子品德有问题。

回到家中,和颜悦色地问孩子,建群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好好地与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去解决呢?

当我这么做时,孩子告诉我他只是觉得好玩有趣,其他的并没有想过。一个刚上六年级的孩子,可能刚刚开始青春期,有些好奇有些叛逆,难免做些出格的事情。我表示理解。

我问他,你知道这样做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吗?如果别人像你一样建个群,私底下讨论你的不是,你又会做何感想呢?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如果你觉得老师有些做法和你想的不一样,你可以和老师面对面沟通解决。孩子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第二天立即主动向老师道歉,以后再没有发生此类事件。

什么是依恋?依恋具有怎样的特征?这是依恋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2]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3]也就是说,依恋是儿童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情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这种情感联结,使得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相互作用时感到安全愉悦,在面临压力时通过接近依恋对象获取安慰。作为一种社会情感,依恋的形成与维持既有其内部心理机制,也有其外部行为表现。在婴幼儿阶段,儿童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固定倾向的行为:(1)想接近某人;(2)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3)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4)即使没有紧密接触,也喜欢朝向此人,听其声,观其行,与之交往(Macobby)。[4]总的来说,寻求亲近是儿童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5]

  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具有一系列重要特征: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儿童倾向于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而并非依恋所有人。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身旁活动。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它既是依恋行为的必然报偿,同时也是巩固和加强这种依恋关系的情感基础与内在动力。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这是依恋的个体意义的另一方面。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他们能保持行为与情感的呼应与协调。

依恋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前依恋期(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婴儿受认知能力的局限,还没有实现物、我的分化,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反应行为。婴儿会通过哭、笑等行为来唤起抚养者的感情,获得照料。哭是一种要求抚慰的信号,当父母给予反应时,婴儿会通过安静下来或笑的方式强化父母的这种行为,并给抚慰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有差别的社交期,6周到6-8个月)。由于分辨能力、再认能力的发展,以及反复出现的与父母的情感联结,儿童对父母等抚养者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如更多的微笑。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婴儿仍不会在父母要离开时表现出反抗行为,即依恋关系尚不十分明显。

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积极寻求与专门抚养者地接近,6-8个月到18个月-2岁)。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分离反抗和怯生的出现。即当婴儿的依恋对象要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抗、哭叫等行为。分离反抗的出现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通常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反抗分离的行为,强度持续增加,一直到15个月左右。

分离反抗的出现,意味着婴儿已经能够理解父母的消失是暂时的,即使看不见他们,他们也是存在的,但他不能容忍这样的分离。稍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出现有意识寻求获得父母情感支持的行为。当父母在身旁时,他们可以将父母作为安全基地进行游戏、对环境进行探索,出现了对抚养者持续稳定的情感。与此同时,大多数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明显的害怕。

第四阶段:双向关系形成期(2岁)。到2岁左右,随着语言与表达能力的快速发展,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目标,理解到影响父母离开和出现的因素。因此,分离反抗逐渐下降。

扩展资料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抚养者,并会与抚养者形成亲密的关系。心理学家将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通常是母亲)亲密的躯体联系的这种倾向。

依恋有三个特点:

1、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如婴儿倾向于在母亲身上或附近活动。

2、可以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

3、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6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