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著名的群体心理学大师勒庞的理论,不论是出于兴趣、随机组合、文化、宗教或国家方面的原因,人类聚集在一起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并形成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不是个体思想的简单加总,因而与之有很大区别。
群众心理更多依靠的是情感而非理智,具有传染性,即信念会从某一个体的头脑中迅速传递到另一个体的头脑中,从而形成共同的信念。提到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向参与者宣称其研究的目的是根据一组个体的照片来评价他们的吸引力,而其真正目的是观察在评价他人吸引力这一问题上,如果完全基于社会认同,一个人会受到其多大程度的影响。心理学家组建了一个试验小组,向他们展示许多照片,并请他们选出“最有吸引力的人”。
所有的照片都经过了预测试,以确保在大量的参与者看来,在每一组照片中都有一张是最具吸引力的,而一张是最不具吸引力的。在进行试验前,心理学家告知对照小组,在试验中要选择那张在预测试中被评定为最不具有吸引力的照片,随后,该对照小组作为第一组接受试验。每一位冒充的试验对象依次选出了那张最不具吸引力的照片,并说出选择理由。真正的试验对象最后接受试验,虽然每一组都存在一些差异,但几乎每个人都选择了那张最不具吸引力的照片。果然,大多数的试验对象都试图依从所在小组中其他人的选择。
因此为了得到社会认同,个体经常会参照他人的做法,并与他们认为见识广博的人的做法保持一致。因此,游戏节目主持人和其他人为了博得观众掌声,会在观众席中安插工作人员带头鼓掌或安装播放笑声的机器
在我们周围,也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对人、对事表现得很冷淡、不热心,甚至冷酷无情。这在病理心理学上叫做“情感淡漠症”。“情感淡漠”虽说也是一种情绪体验,不过这种体验大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
情感淡漠在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的区分,情感淡漠的形成与发展原因,也包含有病理和社会心理2方面的因素在内。
在国外,现在有些青年心理学家,他们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有为数不算少的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的状态。
所谓“三无”,简而言之,就是无情、无力、无心(心思)。这也就是说,他们无动于衷、缺乏活力和漠不关心。这些多年专门从事研究青年心理学的专家们呼吁,生活在现代化社会里的青年,应该警惕这种心理上的“三无”状态。
一、“情感淡漠”的青年,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1)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缺乏生命的活力,整日里有气无力,失去了“和现实的活着的联系”。
“和现实的活着的联系”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为“和现实的有生命的接触”。这句话是生于波兰的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明考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他说的这句话,也就是中国古语“行尸走肉”、“哀莫大于心死”之意。明考夫斯基解释说,情感淡漠的人是自闭性的、自我封锁的。这类青年大部分是因为心灵上曾经遭受过种种挫折、打击或创伤,于是心灰意冷,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对人对事都感到索然无味。他们的心“冷透”了,躯壳虽存、“灵魂”已无,心灵空虚至极。
(2)表现为心理上的不适应。
这是一种另外形态的情感淡漠症。在生活中通常可以看到,有些青年行为正派,并不胡作非为,但他们却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病症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却失去对于学习的热情,或者失去了对于社会的关心;他们持续地过着一种自认为“超然”的脱离现实的生活。
然而这类青年并不像精神病患者那样,他们的智力和品格相当好;他们也不像某些神经病患者那样内心惴惴不安、紧张不宁。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类型的情感淡漠青年一只是一种表现在行为上的障碍或阻抑,他们是神经症的“预备队员”。比如,有些青年自认为很“老练”、很“成熟”、“看破红尘”,他们斗志减退,不想靠自己的奋发努力而改变现状,他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二、如何治疗“情感淡漠”
病理心理学家认为,对这类青年的“医治”是相当棘手的,比起前一种类型的情感淡漠者,更加麻烦、费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办法可以使他们“死灰复燃”,重新燃烧起生命的火焰,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帮助这类青年朋友寻找回来他们失去的精神乐园,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学习法”和“音乐治疗法”。
1读书学习法
有很多情感淡漠的青年,用读书、学习的办法,填补了他们心灵上的空虚,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热情起来、积极起来。因而,“读书学习法”,被病理心理学家和青年心理学家们一致赞誉肯定,认为它是治疗心理空虚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什么“读书学习法”会发挥这样大的效用?因为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帮助情感淡漠青年看清前进的目标,在精神上找到寄托,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地一心投入有意义的事业上去。因而在他们养成读书习惯之后,就会改变心理上的“三无”状态,精神生活充实了,生活也就不会再显得乏味。显然,因为有了知识之后,就会找到理想这一精神支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
在黑暗的旧社会,很多杰出人物对于祖国处于忧患中也苦闷过、彷徨过。但是他们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用科学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等)充实与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然后又用这些知识奋发有为地造福人群。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列宁时写道:“书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一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从事的那种浩繁的工作当中,书给了他知识,而这些知识又被他出色地掌握住;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个列宁了。”
勤于读书、勤于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心理空虚的状态,而且可以医治精神抑郁。美国有些大学举办周末进修学习班,一些不是由生理上的内脏器官性病变所引起的心理疾病患者,参加进修班学习后,用不了很长的时间就消除了诸如抑郁、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这就再一次证实,“读书学习法”的确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性的心理疗法。
2音乐治疗法
除了“读书学习法”以外,还有音乐疗法等有效地消除情感淡漠的心理疗法。比如,当你因各种原因而心灰意冷、悲观失望,精神萎靡、意志消沉,彷徨怅惘、寂寞空虚的时候,你可以时常听听进行曲那样宏伟奔放的旋律,它会给你带来充实同勇气、希望和力量。
上面是从病理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情感淡漠问题的,下面让我们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做分析。
1964年3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一则杀人消息:一位年轻妇女夜晚在纽约昆士区自家住宅附近被杀害。由于被杀者奋力抵抗,谋杀者延续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将她杀死。事后调查四邻有38人曾听到她的呼救声,但无人相助,甚至无人报警。这件事引起了美国舆论界的重视,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案例。为什么见死不救,“无人相助”?这可能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但是旁观者的“情感淡漠”以至“冷酷无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1983年5月24日,我国《光明日报》报道了一则牺牲自己、抢救别人的消息:1983年4月11日,福建省建阳县徐市公社中心小学的乡村女教师冯细珠,当一阵罕见的龙卷风席卷而来,教室就要倒塌的时候,她用双手紧紧地撑住大门,结果,学生们脱险了,而她却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而2008年“5·11”汶川地震中涌现的舍己为人的事迹更是数不胜数。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同前述某些人见危不救的淡漠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两种社会制度,给人们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心理。情感淡漠以至冷酷无情,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通病。
上面讲的这些,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大众社会心理来分析的。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的一个大前提。可是,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来观察,为什么在同样一种社会制度下,比如说在我们的周围环境里,大多数的人富有同情心和利他精神,而有些人却情感比较淡漠以至冷酷无情呢?
三、“情感淡漠”的原因分析
有些病理心理学认为,淡漠是一种对挫折的退缩式的心理反应。通常人们在遭到挫折的时候,先是表现为“攻击”反应;如果攻击反应失败,或者由于攻击反应而招来更大的挫折时,就会表现为“逃避”反应;如果不能逃避,就会表现为“淡漠”以至“无情”的反应。
攻击—逃避—淡漠(或无情),这3种不同的对挫折的反应方式,究竟采用哪一种?这决定于当事人所面临的不同的具体情境,以及和它们不屈的效果。因此,这3种不同的对待挫折的反应方式,并不是从强到弱地必经的3个步骤。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现,对待同样的挫折,有的人采取攻击方式,有的人采取逃避方式,而有的人则采取淡漠以至无情的方式。
说起“淡漠”和“无情”来,似乎是对挫折情景漠不关心、甘心退让、无动于衷,没有什么愤怒的情绪。其实不然,淡漠只不过是把愤怒暂时地压抑下去,用“间接方式”表现出来罢了。可以说,淡漠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无言的反抗”、“消极的抗议”。
应该说,引起淡漠情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并不限于我们在开头所讲的那两种类型,实际上还包含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的多变量因素在内。因而单纯地从生理上或心理上查找原因还是很不够的。因而,我们不仅应该运用病理心理学的知识,也同时应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情感淡漠青年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与发展的真实奥秘。
国外有一位病理心理学家叫做金布尔,他在1963年提出,下列一些人容易产生淡漠反应:①长期遭受挫折的人;②处于无助和无望状态的人;③有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痛苦的人,④心理上既不能攻击也不能压抑的人。
这4类人在情感上容易产生淡漠的共同性基因,还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所造成的。情感淡漠以至冷酷无情是有强烈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一个人是否产生淡漠行为,那是取决于他(她)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信念的。说到底,淡漠行为的核心是保护个人、保护自我。
我们如若仔细深究便会发现,情感淡漠的人并不是真的“与世无争”、逃避退缩;如果碰到个人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并不全然表现为淡漠。上面讲的那桩美国纽约昆士区惨案发生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达利等人立即着手进行了调查。他把淡漠的旁观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归纳为下面4种:①害怕暴徒用刀子捅自己;②怕参与干涉后,法院要自己去作证,这样一来,就会费去许多时间或产生其他牵连;③由于是突发事件,思想准备不足;④也许是一场虚惊,并无其事,自己贸然去救人,太冒失,会被人笑话。
实际上很明显,这桩杀人惨案冷漠无情的“旁观者”(他们当时都听到了年轻妇女的呼救声)所申述的4大类见死不救的理由中,③和④只是一种借口;②是次要的;①才是主要的、真实的原因。也就是说,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的淡漠行为的基本原因,是保护个人,“怕暴徒用刀捅自己”。
不过,也有些情况和兆头,值得人们深思。比如说,近几年来,我国法律咨询工作者,在总结父母不负责任地离婚,从而给子女带来了不良影响中发现:父母离婚的子女,因为缺少家庭温暖,而对人生和社会抱冷漠态度,对人缺少必要的信任,他们大多数性情孤僻古怪,道德感不强,要么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要么粗野无礼,缺少应有的教养。这种情况尽管是少数现象,但也不能不引起社会上的足够重视。
因此,为了消除有些青年的情感淡漠,不仅希望他们本人保持心理健康;同时也要向广大的父母、教师和全体社会成员呼吁:要尽力创造使青年人感到温暖、安全,受尊重、有希望的有利环境。
利他是指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原为佛教用语,给予他人方便和利益不求回报。现在指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反义词,利己。利己是有利于自己的意思,事物是否利己是由主体的目的决定的,对于主体目的的达成起积极作用的是有利主体的,反之则不是。
利他造句
这些包括有用公费喝花酒、诈领助理费、假发票报帐、图利他人等等,全部可以一笔勾消,不再追究其民事与刑事责任。一个明显的利他性行为,表面看去似乎不管可能性何其小使利他主义者有较大的可能死亡,而受益者有较大的可能生存下来。更仔细地观察一下,我们常常会发现明显的利他性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
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义无反顾地化装打进了敌人内部。避免这些有毒物品在我们的饮食和药物,阿斯巴甜,利他林,百忧解,氟水,疫苗接种。真正的伦理来自于文化领袖的思想,我们并不是出生就有施于外来者利他行为的情感,而是通过文化学习获得这种情感。
—利他
苦难利他的个体影响因素
按:分两次登出2018年在《南开学报》第四期的文章“生于苦难的利他: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中的第三节,并做了节选,在体例上也有所调整,去掉各种参考文献。如果通过苦难反思能产生更为广泛的利他,恐怕就是最高级的和最有价值的认知和行为。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对苦难事件的认知代表着受难者对所经历苦难的看法,这会影响受难者的行为表现,影响其是否会产生利他的倾向和行为,只有合理地调节经历苦难后自身的消极情绪才有可能促使利他行为发生,与受助者相似的苦难经历则会通过唤起受难记忆和提高共情水平而激活利他动机。
1 对苦难的认知和归因
苦难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往往与受难者如何看待创伤事件有关,认知因素影响着人们对创伤事件的心理表征、注意、解释、记忆和对未来危险的预期。个体对待苦难的方式能够使人们从创伤后脆弱的、不信任的感知转变为更积极地看待他人和世界,因为个体的心理弹性往往比人们通常所预测的更为普遍和强大。研究发现,个体对苦难的解释是预测其在创伤后恢复和成长的重要因素,个体将自己在地震中的经历看作是“幸运”的会有助于其以一种更为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和应对创伤,利他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当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积极生活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内在的归因,而对不良事件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是一种乐观的归因方式,反之,则为悲观的归因方式。四川5·12大地震后受灾的羌族人民因其民族独特的群体性生活方式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得地震后所感受到的悲伤感和孤独感相对更轻,这种小族群的认同也能带来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加之对天神怀有敬意,认为遭遇天灾死亡是“天收”,是天命不可违,这种对创伤事件较为乐观的解读和应对方式更利于他们进行创伤后成长,从而更有可能产生利他行为,也就更有利于受难者的心理恢复和创伤后成长。
创伤事件还会使个体失去从前的意义系统,因此恢复创伤的中心任务就是恢复“破碎的、假设的”世界,并在生活中寻找新的意义和价值。在创伤事件后,受难者甚至旁观者都会对“生命”、“人生价值”、“生活意义”等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因为为了生存,受难者不得不为无意义的苦难创造意义。Midlarsky认为,利他可以创建或增强人生的意义,通过利他,个体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认知能力,积极地解读苦难,从而更好地应对苦难。可见,对苦难进行乐观的归因和重新理解苦难所具有的意义可以促进受难者心理上的转变,从而去支持和关心他人。但是,如果过分关注苦难事件本身,容易使人难以察觉他人的痛苦感,失去对助人相关的信息的关注,产生相反的效果。
2 对自我情绪的调节
有研究显示,助人行为会在遭受过更多苦难的个体中表现得更多,而苦难后强烈的痛苦感可能是助人动机产生的最初来源。这证实了消极情绪也可引发助人行为,但是这种“坏心情—好行为”现象也存在例外,并非所有的消极情绪都能引发利他行为,消极情绪对成人和儿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研究认为,内疚感是引发助人行为的主要消极情绪。成人处于内疚、悲伤或其他消极心境时,助人行为有助于抵消不良感受;而助人行为对儿童不能起到类似的奖赏作用,儿童并不能从助人中得到很多快乐。因此,经历苦难后带来的消极情绪会增加成人的助人行为,对儿童则不会有相同的作用。
然而对成人来说,这种消极情绪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对消极情绪进行适当的管理才能促进助人行为的产生。Wakslak等人的研究证明,内聚痛苦会导致助人行为减少,包括对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支持减少。如果个体聚焦自我痛苦感过多、情绪控制失败,那么帮助他人的意愿也会大大减少。因此,管理破坏助人意图的消极情绪对增强利他的动机倾向十分必要。
3 相似的苦难经历
根据消极状态解除假说(Negative State Relief Hypothesis),在目睹他人受难时,经历过苦难的个体的痛苦感会增强,因此会通过助人行为来帮助解除或缓解他人的受难状态。尤其是当此苦难与自己从前遭受的苦难相似时,从前自己受难的记忆会被激活,会更主动更迫切愿意对他人施以援手。还有研究者发现,曾经经历过暴力伤害的警员和经历过与患者相同的心理疾病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比缺乏同样经历的同事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工作投入,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相似的苦难经历带来的积极作用。
相似的苦难经历不仅会通过激活受难记忆而带来利他行为,也会通过提高个体的共情水平间接引发利他行为。共情是利他情感来源的一个主要因素,虽然关于共情的准确界定在学界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有国内研究者通过总结相关文献提出了一个相对较为准确的定义:共情是个体面对(或想象)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情绪情景时,首先产生与他人情绪情感的共享,而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有区别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从而产生的一种伴有相应行为(外显或内隐行为)的情绪情感反应,且主体将这种情绪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共情包含了情绪和认知两大主要成分,有过相似苦难经历的个体在目睹他人经历苦难时相关记忆会被激活,通过观点采择理解他人的经历并产生认知共情,进而通过想象产生情绪共情,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并激活自身的亲社会动机。有研究者提出,情绪共情能够诱发亲社会行为,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此外,也有研究发现,共情水平和帮助行为都会随着感知到的与受害者经历的相似性而增加。Barnett与同事的研究发现,与没有被强奸经历的妇女相比,有过被强奸经历的妇女对其他被强奸妇女经历的描述表现出了更高水平的共情。这一研究也表明了苦难经历的相似性与共情之间的关系。此外,高共情引发的高利他在紧急情境中会更加明显。当处于紧急状态时,经历过苦难的个体更易观察和感知他人的求助需求,发现更多的助人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