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其书及其作者
在历史上,关于《老子》一书及其作者,最权威的材料可首推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的记载。司马迁言: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之,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衰,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詹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出焉。’或曰詹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道耶?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关于《老子》书的材料,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大概有三类。
一是世传的《老子》本,又称《道德经》或《老子五千言》,由《道经》和《德经》组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历代多有注本。以汉严尊平《老子指归》、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注》、晋王弼《老子道德真经注》、唐傅奕《道德经古本编》、明清王夫子《老子衍》最为流行。尤以王弼《老子道德真经注》最甚。
二是1973年长沙马王推汉墓出土之帛书《老子》(甲乙本),该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且在《德经》之前有约一万一千字,经学术界专家考订整理为《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篇。帛书《老子》与韩非子《解老》、《喻老》基本吻合。此为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文字最多的《老子》本。
三是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之竹简本《老子》,分甲、乙、丙三册。该书与以上两种《老子》在文字上均有出入,而且文句数量远不及以上两种。然而,郭店楚墓从时间上来看,其所葬之主人毫无疑问应早于汉墓,当为战国时代人。而竹简《老子》的成书,也毫无疑问应早于其墓所葬之主人,应为战国初期,这就是说,竹简《老子》的成书要早于世传《老子》和帛书《老子》这就把《老子》的成书从时间上大大提前了。而且从竹简《老子》来看,其中有儒道两家都主张的“仁”。如言:“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混乱,安有忠臣。”如此等等。历来认为,儒家孔子重“仁”,道家老子绝“仁”,就连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说明,司马迁只看到过世本《老子》或帛书《老子》,而没有看见过竹简《老子》。以上所言,反映出竹简《老子》从成书时间上要早于世、帛《老子》。因此,我们可以说,竹简《老子》是我们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老子》本。
二、《老子》的自然宇宙观及其意义
“道”是《老子》的主要范畴,《老子》中“道”出现70余次之多,足见《老子》对“道”的重视。因此,分析《老子》的自然宇宙观,必须从“道”入手。而且事实上,学术界关于《老子》哲学性质的讨论也是围绕着“道”而展开的。
纵观学术界关于《老子》“道”的讨论,概括地说,有三种倾向。一为“道”是“无”,是天地万物之始。诸如,《老子》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为“道”是“有”,是宇宙未分化的混成物。诸如,《老子》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道”是理,是宇宙法则之存在。诸如,《老子》言:“道先天地而生。”
有鉴于此,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道”是唯物主义的,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道”是唯心主义的,也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道”是二元论的,凡此种种。笔者认为,从《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出发,考察其“道”的性质,《老子》哲学的自然宇宙观当属客观唯心主义
其一,“道”是一种恍惚不清的存在。何谓之恍惚?《老子》说:“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其二,“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其三,“道”无为无欲,它化生万物并非有意,它衣养万物并不为主。无意于生,无意于养。无为无欲,乃为万物之宗。
其四,“道”无具体形象,不可言,不可闻,不可视,什么规定性都没有。故称之“无物”。
其五,“道”生万物,自本自根,自生自成。故“道法自然”。
其六,“道”是超越宇宙万物的本体,“道”的特点是“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广雅》言:“夷,灭也。”无形之名也。“希,犹言寂也。”无声之名也。《小尔雅》言:“微,无也。”无质之名也。这说明,“道”就是无。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故《老子》所言的“视之弗见”,“听之弗闻”的“道”乃为一种客观的精神实体。
正因为如此,笔者以为,《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
学术界主张《老子》的“道”是唯物主义的,其理论根据主要有三条。
其一是,《老子》言:“道之为物。”以此而言,《老子》的“道”就是指物质。笔者以为,这实质上是忽视了《老子》的原意。《老子》在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而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惟恍惟惚”,也就是“恍惚”,而并不是直解“道之为物”。《老子》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恍惚。”可见,这里的物并不是指具体的物质之物,而是指无。这就是四十章所说的“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无”即“无物”。“无物”者,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视之弗见”,“听之弗闻”。这说明,“道”是“无”,而不是说“道”是物质。据此,笔者认为,把“道之为物”理解为物质,是不符合《老子》的原意的。而以此断言《老子》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也是不妥当的。
其二是,《老子》二十五章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为“道法自然就是“道”服从自然,亦即“道”产生于自然。这实质上是一种误解。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老子》所言的“自然”。事实上,《老子》的“自然”,不是指宇宙自然界,而是指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自然的特点的无为,没有任何人格意味。所以,《老子》提出“自然无为”的主张。他说:“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按“无为”的原则辅助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运行,不能有任何人为的造作。而法者,效法之谓也,非服从也。所以,“道法自然”就是指无为的“道”效法无为的自然。故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这里,所谓“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云云,不是指天地、圣人没有“仁”,而是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而是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加干预。圣人也不会因为仁慈而有所偏爱,而是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加干预。也就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天地、圣人用不着强调施行什么“仁”。“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有鉴于此,笔者以为,《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而并不是讲“道”是从自然中产生出来的。
其三是,《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为《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言物质性的气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所谓“道生一”,即“道”自生。“一生二”,即“道”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统一,就是冲气。万物就是由阴阳二气的统一冲气而产生的,所以,万物都包含了阴阳的对立。这种理解,笔者以为,同样是违背了《老子》的本意。笔者认为,在《老子》看来,“气”是由“道”产生的,从“道生一,一生二”来看,阴阳二气的形成是在“道”之后,而非在“道”之先。是“道”在前,“气”在后。无论万物是否具有阴阳对立统一属性,但丝毫没有影响“道”的本原之地位。“道”仍然的“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即就是《周易》讲“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认为太极为一。但与《老子》比较,“道”仍然在“太极”之先。庄子就曾说过“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的话。《周易》也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和法则。事实上,以阴阳二气解“道”乃是在《老子》之后才出现的话题。
《老子》“道”的性质尽管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是一种精神性的本体,但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中国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在《老子》之前,中国哲学还没有关于宇宙起源的系统理论,只是从对待人及社会关系的看法中反映出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基本观点,这主要是神学唯心主义的天命观。诸如,《诗经·商颂》言:“帝立子生商。”认为商王是天帝的儿子,代表天帝统治人民。《尚书》亦言:“非我小国敢革殷命,唯天不畀。”认为周代殷,是由有意志的天决定的。而《老子》在“象帝之先”设立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道”。“道”的特点既不同于天,亦不同于帝,它虽然生化了宇宙万物,但却是无意的,而非有意。它是一种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而非一种人格化的主宰,这就从世界观的角度把上帝、天命从创造世界、主宰万物的地位上赶了出去,否定了殷周以来的上帝天命观念。
其次,从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随着无神论思想的兴起,出现了以天地为本原、以“五行”为本原、以“太极”为本原、以“气”为本原的思想,诸如,《国语·越语》言:“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天因人,圣人因天。”“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认为天地包容万物,生育万物,是万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尚书》和《国语》提出以“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为万物之本原。《国语·周语》提出以“气”来解释万物的运动变化。《周易·易传》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象来万物的发生发展。如此等等,都是以自然界的具体事物和现象来解释客观世界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尽管其不失唯物主义的光彩,但最终混淆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老子》却认为,天地万物之前有“道”,“道”为万物之本,这就摆正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尽管《老子》对“道”讲的很神秘,但“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以高度抽象的形式而出现,第一次把哲学从宗教幻想中解放了出来,纠正了以天地或具体物质形态为本原的局限性。
第三,《老子》把“道”作为一个一般的抽象存在物,并以此为宇宙万物的始基,这就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树立起了哲学理论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哲学从蒙昧走向了成熟,成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当然,尽管《老子》对“道”究竟是什么始终没有说清楚,但我们从整个《老子》的思想体系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老子》对“道”的描述,一方面强调了“道”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它无知无欲,与有意识有意志的天、帝划清了界限;另方面,“道”无名无形,与具有具体属性的物质形态划清了界限则是事实。正因为如此,《老子》的“道”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老子》的认识论及其思维方法
其一,《老子》反对为学。
其二,《老子》反对用感官接触客观事物,主张取消感性认识。
其三,《老子》主张神秘主义的“玄览”。
“道”是《老子》的最高范畴,《老子》的全部思想都是围绕着“道”而展开的。不理解《老子》的“道”,就无法理解《老子》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实质及其意义。而要把握《老子》的“道”,我们必须把它与《老子》的思维方法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老子》的道论学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道先天地而生”。这应该说,是《老子》认识论的基本前提。《老子》的认识论也是有其根本缺陷的,这就是它把“道先天地而生的”与“道生天地万物”截然对立了起来。事实上,“道”为万物之母,而具体的天地万物为“道”之子,这实质上反映的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一般性、普遍性寓于个性、个别、特殊性之中,没有个性、个别和特殊性,也就没有共性、一般性和普遍性。此其一。其二,《老子》忽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分割了开来。事实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老子》之所以一再强调人们不要以认识事物个性的方法去认识“道”,就在于它把“道”看得高于万物,以至于脱离开具体事物而片面强调共性和理性的重要。至于《老子》是否有“愚民”的思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老子》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里的愚为朴。朴者,质朴也。意即引导、影响他们顺应自然。所以,《老子》言:“我无欲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实质上反映的是《老子》信民重民的思想。就是说,只有顺应自然,则民可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用不着用什么道德法令去约束他们,用不着用什么仁义理智去教化他们。所以,《老子》言:“达到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伦技去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伪)文不足。”认为,所谓“圣”“智”“仁”“义”等等,都是虚伪之文,是人为的东西,不符合“道”清静无为的要求。“道”只强调柔弱、清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看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仅不是愚民,而是充分强调人性的复归。
最后,还有一个“不尚贤”的问题。《老子》言:“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历来被认为是《老子》不重视人才,不提倡聪明才智的一条铁证。这看来还需要进一步讨论。“贤”,《说文》言:“多财也。”称贤能,乃习其引申义。可见,“贤”之本义,乃“多财”之谓。顾颉刚《圣贤观念和字义的演变》一文也认为,“贤”之本义“只是多财的意思,”。而“尚”,《说文》言:“尚,曾也……曾,重也。尚,上也。”皆积累加高之意。段注“尚”乃“积累加高之意”。崇尚、尊尚乃为其引申义。可见,“不尚贤”非不重视人才、不器重贤能也,而实为不积累、不强占过多之财富。事实上,把“不尚贤”理解为不重视人才、不器重贤能,与其文义不通。《老子》第三章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本意是规劝为治者不要强占过多的财富。也就是说,对民的剥削要有节制,适可而止,从而使民安分守己,不争、不盗、不乱,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提出为治者要“知足”“知止”,要“有余以奉天下”,要“去甚”“去奢”。明确告诫为治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长久”。否则,“甚爱必大费,多藏而后亡”。一句话,为治者要长久,必须要安民,不要与民争利,不要强占民之财富,从而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由此,我们可以说,“不尚贤”不是不重视人才,而是不要强占民之财富,不要与民争利。
综上所言,《老子》的认识论尽管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是,在《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却包含了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它并不是什么神秘主义、不可知主义或先验主义。所以,我们不能对《老子》的认识论采取一概排斥和否定的态度。
四、《老子》的辩证法及其局限性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最可贵的是它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人类社会及自然万物,都是由对立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而构成的。如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甚至他其哲学体系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也是相互对立的。诸如,“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如此等等。
此外,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还包含着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诸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曲则全,枉则直,敞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如此等等。
总之,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观念中,包含着以下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其一,万物是变动不居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所以,《老子》言:“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又言:“飘风不终期,聚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其二,肯定天地万物都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承认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在《老子》全书中,提出的诸如有与无、损与益、多与少、长与短、前与后、难与易、生与死、柔与刚、善与恶、薄与厚、轻与重、智与愚、贵与贱、阴与阳、动与静、攻与守、进与退、强与弱等等,共有七十多对矛盾概念和范畴,充分体现了《老子》对矛盾对立性质的认识。其三,初步猜测到了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切事物的对立面都向着自己的相反方面转化,“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柔弱曰强”。其四,《老子》接触到了事物量变引起事物质变的法则。《老子》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识到了事物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事物质的变化的道理。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从军事战术来看,《老子》主张“以奇用兵”指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与。”提出斗智,即运用奇谋夺取胜利。《老子》言:“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并特别强调:“祸莫大于轻敌。”在军事战略上,《老子》提出“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所以,《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所有这些,都是可贵的辩证法思想。正因为如此,东汉班固《汉书》称《老子》“历记成败祸福古今之道”。唐王真称《老子》“数十章之后方始正言其兵”。明清王夫之亦言:“老氏之言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言兵而师之。”“王安石称为奇策”。可见,古人都看到了《老子》辩证法的这一特点。
勿用置疑,在《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然而,《老子》的哲学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这就使得《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处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封闭状态,表现出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局限性。如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复”返也。“归根”即返本。“复归其根”就是指“道”产生万物之后,虽然“夫物芸芸”,然终必返其本,其本曰静。由“万物并作”到最后返归于自然即静,这就是《老子》“道”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纵观《老子》辩证法的局限性,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子》没有注意事物矛盾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条件性。所以,《老子》不仅无条件的谈论“柔弱胜刚强”,而且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把一切都置之于消极的等待之中,从而也就否定了人的能动性。二是《老子》只重视事物矛盾对立面的同一性,而没有看到事物矛盾对立面的斗争性。如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把不争看成是自然、社会的普遍规律。三是把事物的矛盾运动看成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就陷入了循环论。
《老子》的辩证法何以能有如此之局限与矛盾呢?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一,《老子》没有看到社会历史转化的条件性,因而,当其接触社会矛盾的转化时,便不自觉的陷入了循环论。事实上,我们知道,如何事物的转化,都是有条件的。忽视事物矛盾转化的条件性,事物便不能实现真正的矛盾转化。其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没有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事物的发展。由于否认事物矛盾的斗争性,无条件的强调“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从而消解了社会矛盾,否认了社会斗争,因而使积极的辩证法窒息为形而上学。如其所云:“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否认了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终归否认历史的发展,从而使《老子》的辩证法最终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状态。
五、《老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社会理想
司马迁在评论《老子》的思想时指出:“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这说明,《老子》的根本思想是无为,即“无为而治”。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言:“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又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适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班固《汉书·艺文志》写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归纳以上所引汉人所述之观点,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道家以“道”或“虚无”宇宙之根本;二是“无为而治”乃为“君人南面之术”。看来,“虚无”、“无为”是《老子》为治思想之根本。何谓之“无为而治”?《老子》言:“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可以说,就是“无为而治”的根本实质。
正因为如此,《淮南子·主术》言:“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原道》亦言:“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言:“无为者,守清静也。无不为者,生育万物也。”唐颜师古注《汉书司马迁传》谓:“无为者,守静一也。无不为者,功利大也。”
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一曰为治者只有卑弱自守,才能永保社稷。《老子》言:“圣人有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二曰为治者只有不轻易出言,才能保持威严。《老子》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管子·心术》进一步指出:“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
三曰为治者只有不轻易作为,才能保持稳健。《老子》认为,要行无为之治,就必须“好静”、“无事”、“无欲”、“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老子》反对征战,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倡导实现“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理想社会。《荀子·大略》就曾言:“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唐孔颖达言:“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可以说,荀子与孔颖达之言,准确的表达了《老子》关于“君人南面之术”的本质。
1、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解释: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9、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1、解释: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12、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3、解释: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才能长久。
14、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1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6、解释: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1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2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21、解释: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22、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2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4、解释: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
25、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7、解释: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
28、解释: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29、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30、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1、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32、解释: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3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34、解释: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35、解释: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
36、解释: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37、解释: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38、解释:道的运行方法是以柔弱胜刚强;道的运行规律是总是往相反的方向运动。
3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2、解释: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43、解释: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44、解释: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统治者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45、解释: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46、解释:世人都自认为自己很聪明,做的事很对,我却独自认识到我的愚笨和无知。
47、解释: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8、解释: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49、解释: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50、解释: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5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5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53、解释: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54、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5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5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5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59、解释: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不以为然。
60、解释:刍读作(ch)。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61、解释:治理国家,与烹煎小鱼儿的手法是一样的,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
6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6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64、解释: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
6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66、解释: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
6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68、解释: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69、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7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73、解释: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74、解释: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75、解释: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7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7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7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9、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1、解释: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82、解释: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8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84、解释: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85、解释: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8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87、解释: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88、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8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90、解释: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9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93、解释: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会花言巧语,巧言善辩的人不一定善良。
9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5、解释: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
96、解释:不置身其中方能观察事物全貌;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得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9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98、解释: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99、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00、解释: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
101、解释: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
102、解释: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103、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04、解释: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105、解释: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
10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07、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0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09、解释: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不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110、解释: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111、解释: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112、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11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14、解释: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115、解释: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1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17、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11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1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20、解释:固持己见而不兼听众人的不容易明白事理;自以为是而以他人为非者,众人不彰其名。
121、解释:他经历的越多,就越发能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越少。
122、解释: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123、解释: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124、解释: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12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26、解释: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127、解释: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12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29、解释: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130、解释: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131、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32、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3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35、解释: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136、解释: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离去,离去就会远去,远去后又返回本原。
13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8、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39、解释: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
140、解释: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14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142、解释:天地的变化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143、解释: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14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14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46、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47、解释: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148、解释: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14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50、解释: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与情感
由于时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人类对道德的认识亦随之不断发展、变化,由于科学对情感奥秘的探索复杂、漫长的过程,同时还由于东西方文化在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差异千百年来,人类对情感与道德的关系、情感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众说纷纭。在当代,我们有必要站在哲学与科学新的发展高度上,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站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上重新审视这个论题,作出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解释。我们认为,在德育的视域里,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梳理和认真探讨,即:情感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在个体道德形成中情感具有怎样的特殊地位?在德育目标中如何考虑情感的教育、培养?如何在德育过程中促进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情感与人的生存发展
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迄今,不同学科以自己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它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经过情绪生理、心理的实验研究和现代哲学的概括,有不少论断已经成为各学科的共识。
情绪和情感是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先于情感而产生,情绪不仅人有,动物也有。情感是在与理性的相互作用下,并在社会关系形成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情感仅属于人。对于人类来说,情绪着重体现情感现象的过程和状态,情感主要体现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而且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那部分情感现象。情绪是随着动物进货,作为适应机制产生的,其中最重要的适应功能是储备和释放能量的功能、信号的功能以及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功能。随着人类自身的功能、信号的功能以及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功能。随着人类自身的演进,人类情感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用于人类发展自身、提高生命质量的价值越越被发掘出来。在德育的视野里,我们主要考察以下几种机制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一、激化-动力机制
关于情感的动力性质,东西方哲学家有过很多哲学描述。如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墨子》中已有:"为,穷知而县(同悬、系也)于欲也。"即人的行为活动,既要穷知,又同情欲不可分。近代西方的霍尔巴赫提出,如果激发有关公共福利的情欲,情欲往往会成为真实的动力。傅立叶也有情欲引力是"社会运动的第一动力"的思想。黑格尔作为理性主义哲学流派,同样不否认情感的作用,甚至断言:"冲动和激情是一切行动的生命性。""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但是为什么情感具有动力作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各学派才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如:情绪能量理论认为,情绪作为一种能量,是由情绪所由产生的脑生理机制及其整个生命机体的相应反应决定的。这种能量在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下不会消失,只会表现为潜在的平和,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即外化为情绪。情绪依照与主体需要的关系,或构成审美和艺术的条件,或构成认识的先导,这种平和-骚乱-平衡的过程是释放能量的过程。又如:情感放大器理论认为,人为活动的内驱力的信号需要具有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化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就是情感。情感与内驱力相比较具有更大的驱动性,人完全可以离开内驱力的信号而被各种情感激动起来去行动。再如:认知评估理论认为,人的高级情感形式是通过思维活动,以评估为中介的。因此不仅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激活情绪,而且大脑皮层进行分析、综合,暗示对事物quot;认知-理解",提供"体验-动机"状态,控制和调节神经中枢的活动,从而引导行为的走向。
二、认识-预测机制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它以特殊的情绪形式预见未来。现代对情绪的研究在自然实证科学的基础上做了各种新的理论概括。除了认为情绪可以构成人类认识的内在动机,构成认识产生的先是以外,认为情绪是主客体发生关系时主体方面最积极的反映,是不加选择的第一次,也是最直接的反映。情绪构成主客体分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构成认识发生最直接的材料。因为情绪是生命体与外界在感受心理层次上的交融,是客体表象在人的欲求机能制约下的直接感受反映,其间必然包含着外界事物的表象杂驳在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形式作用下的自然归类,这种归类实际上是情绪的一种自身剥离,即将明晰化了的情绪体验从整个混沌的情绪体验中抽象出来的过程。
情绪这一特殊的认识能力为什么具有预测能力,当代存在主义哲学所建立的情感认识论提出情感意识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常以特殊的形式(希望的、可能的、应当的、预先的)预见主体与世界的关系,预见人自身的趋向。所以,情感又是世界的转化,它赋予某物以全新的质,是对某物作出质的变化的努力。由这种情感意识作指导,人改变了自己同世界的关系。真实的外部世界可能一如既往,但人的情感却建立了一种奇妙的转化。
三、评价-选择机制
人的认识并不一定寻致行为。从认识到行为发生,其中介是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情感在其中作为评价的震荡机制使人选择某种行为,并使它现实化。
首先,情感在评价过程中起着内部监控的作用。人的情感体验以满意不满意的感受状态把人本身的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携带构成一个主体对自己活动关系(物我、人我关系等)的一种内部监控系统。对活动关系满意,人将注意指向某类信息、采取某类信息,而忽略、回避与立体情感需要相悖的信息,或者将这些相悖的信息作出与主体情感需要相一致的理解,这时,注意保持地得长久,程度也强烈。结果,使人对这些信息的加工、消化与自信心、自制力形成良性的正循环。相反,对活动关系不满意,主体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被凄楚、焦虑、烦恼所困扰,这时,感知取向、理解向度带有否定性色彩,导致主体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对与失败有关的信息反应阈限降低,不仅对外在事物的评价倾向于否定,而且容易对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都作出否定性的理解。其次,由于内部监控作用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人不是依外部世界的客观要求,也不是根据主体自身的原发性需要,而是从内部世界反观自身,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各种现实或可能的意义关系,审度其中的利与弊,然后才可能有效地把各种心理能量聚合起来、组织起来,在感情的基础上产生意志能力,从而通过神经系统的下行传导道路将其信息传向感受器和外围,使人的行为上升为随意的动作水平,即直接控制着主体活动的发动与停止,调节活动能量的强弱与速度,决定着持续时间的长短,尤其是刺激主体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活动目的的实现。
四、享用-保健机制
生存、发展、享用是人类及其个体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目的性链条。过去我们常常离开感受谈意志,离开享用谈发展,对人在道德关系中的情绪感受色调及其精神享用价值研究和强调不够,对情绪享用对人的健康保健的意义也强调不够。70年代以来,情绪心理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突出进展。其中的分化情绪理论认为,有两种最主要的正性情绪状态可用来解释人的内在动机。一个是兴趣-兴奋,一个是享受-快乐。这对于提高人的道德行为的生命享用价值和提高生命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关涉人的道德生活的感觉情调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积极情调是快乐,以及具有快乐色调的自慰、自足、兴趣、憧憬、希冀等。快乐是主要的正情绪,快乐情绪的快乐调(hedonic tone)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它的生命享用机制在于:快乐反应有助于建立人际联系,而良好、协调的社会交往反过来增进人的快乐感受,增强人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快乐还增强人的自信和能力。一方面通过快乐的激励使人勇于承受生活的负担和压力,提高克服痛苦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快乐的激励使人心胸开阔,对未来充满信心,鼓舞人运用智慧、调动潜能,并享受到成功的欢愉。
希求、愿望等唤醒体验也是重要的感觉情调。4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提出过这种类型的情绪现象,但在后来的情绪理论中已没有这类情绪现象的地位。当代教育人类学提出这一情调的享用价值,认为它们是生命的重要支点,因为希望具有不定浴⒖�判浴T谙M�铮�奔涫俏尴薜摹⑽蠢吹摹⒃洞蟮模�谙M�心芄环⑾秩擞胛蠢吹墓叵怠K�裕��⑾M�侨硕晕蠢醋钣芯龆ㄒ庖宓奶�取K孀湃死嗟慕��⑸缁岬慕�健⑷死嗑�竦奶嵘��赖掠�从�咏鼋龇⒒由缁峁娣逗鸵馐缎翁�闹澳芨�嗟刈�蛉死嘧杂删�褡非蟮闹澳堋H税训赖伦魑�竦米晕铱隙ā⒆晕彝晟啤⒆晕曳⒄沟亩韵笪铮��赖伦非蠛偷赖禄疃�胁��幕��楦猩�髯魑��裣硎堋5贝�⒋锕�业南质狄殉浞窒允救死嗟奈镏噬�钚枰�怯邢薜模�嗣窃嚼丛叫枰�痈髦稚菩小⑸颇钪校�拥赖吕硐搿⑿叛鲋醒罢揖�竦募耐校�赖虑楦性嚼丛骄哂凶晕蚁碛玫募壑怠
与快乐色调享用价值相反,不良情绪状态的经常出现和持续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内因,它以影响人的免疫系统为中介而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第二节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特殊地位
由于情感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特别功能,其作用的机制越来越被现代科学与哲学揭示出来,同时,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道德的立体性质,道德作为人类自由精神的本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情感与主体道德形成的内在关系也就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价值。
一、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以情绪的活动为初始线索
人对道德观念的真正接受、理解、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是在八九岁抽象思维发展以后。但是道德教育并不是从这一年龄段才开始,原因在于,婴幼儿的自然-社会性情感是人的道德发展在早期最重要的心理基础。
婴幼儿成为社会的人,情感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婴儿在前语言阶段的学习是利用情绪信号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三个月的婴儿开始有社会性微笑,六个月的婴儿出现依恋感不足八个月的婴儿已经有表示高兴、愤怒和其他情感的非语言表达方式。幼儿在一岁左右出现最简单的同情感,二三岁出现最初级的道德感。总之,婴幼儿在为社会的人,感情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儿童首先通过感情表明他们的需要,感情帮助他们建立或割断与别人的联系。与此同时,他人的情绪表情和事物信息的情绪性也是儿童借以进行判断并接受某种信息的重要线索。有些哲学家(劳伦斯、布莱姆)用"联系感"的概念来加以概括。 我们认为,联系感是一种自然社会性情感,它深深植根于人的自然天性之中,与人的一定的先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早发性、自发性和直接感受性。如果家长或抚育人以及家庭亲属在举止行为与亲情关系方面自然渗透并传递了道德文化的内容,婴幼儿的初步道德观念完全有可能过情绪表情的携带在早期打下基础。国外许多幼儿道德教育专家认为2-3岁幼儿有可能产生道德观念。我国发展心理学专家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也证明,3岁前儿童由于自我意识尚停留在生理自我的水准上,还没有转向社会自我,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行为尚不可能,但是可以对他人某些行为作出移情反应,如感受他人悲伤、痛苦,作出同情反应或模仿性的援助行为,这虽然称不上真正的亲社会行为,但都是初级形态的社会性情感,是进一步亲社会性行为的心理基础。
至于高级形态的道德要求,如爱国主义品质,也以爱国情感为其心理基础。有专门研究认为,对12岁前的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爱国的基础情感培养起。这一基础情感是指对形成爱国情感有影响的情感体验,它分直接性基础情感和间接性基础情感。其中间接性基础情感主要是指爱父母、老师、爱母校、爱集体、爱家乡等不断扩展、放大了的爱心。这些基础性社会情感虽然与爱国情感在内容指向上不完全相同,但在心理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伴随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在教育的影响下,有可能不断分化、演变和发展,成为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操。
情绪对于接受道德信息的先在性、早发性不仅表现在婴幼儿时期,即使成年人也常常以他人的情绪表情和事物信息的情绪性作为鉴别、判断的线索之一,以自己满意、不满意,肯定或否定的情绪化特征作为不加选择的、第一次反应。当代情绪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认定:情绪过程可以在无意识觉知的情况下和无认知加工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研究者用麻醉手段,证明人的感性知觉在一开始的下意识中,就具有把人的周围现象分为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机制。"道德记号"的特性原来是内在情感所具有的,甚至在个体意识范围内从道德意义上没有区别的东西,也会以道德色彩出现在下意识中。正因为如此,德育才有可能利用人的无意识领域,通过设计各种情境,使人借助无意识联想激发起来的移情效应不断积累、丰富情绪经验,提升无意识领域里的道德信息贮备,形成必要的道德准备态势。
二、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的重要的学习方式
人类对道德价值的学习方式,自古以来在东西文化传统中,就有不同的强调重点。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康德的伦理教育思想强调人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对道德规律的认识,而后才有善在自身的展开和显现。东方文化中孔孟的儒家伦理教育思想强调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主要是社会规范习俗的熏染、潜移默化,以及人的理性思维活动的内化和积淀。但是,长期以来,以西方教育文化为参照背景所逐渐形成的知识论、教学论,无论是唯理论派还是经验论派,共同地都从客体方面理解知识。当代中国德育应站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从主体方面,从主客体的关系上重新认识道德价值学习的性质,可以把对道德价值的学习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事实性知识。它是关于道德现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在怎样的条件下其发展变化的进程可能怎样等等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认知学习的方法来掌握其中的概念、范畴、规律及其逻辑推导的过程,同时也需要训练人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促进对道德规律的认识、辨析和创造。第二是评价性知识。这是人类,特别是本民族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价值经验,包括社会道德准则、规范体系;社会风尚、习俗;道德理想等等。这类知识必须以情感性或体验性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将自己的热情、激情、甚至全部身心融合进去才可能获得个人的理解,成为个人的内在需要,融入到个性经验,成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第三是人事性知识。它是人在直接或间接参与的道德交往关系中由本人领悟、获得的道德道德经验与体会。这类知识通过榜样作用,通过舆论传导,通过奖励与处罚,更多地通过生动的直接触,表现出亲近感、认同感、自豪感、内疚感,直达人的感情喜恶、爱好、偏向与兴趣,使参与主体在思想、情感和意志方面相互渗透、交融或互补,使每个个体原有的自我感和人际感增添新质,形成新的、超出任何原有个体的通性。
这三种类型的学习,在对道德价值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现代教育及现代德育中很需要重视,并引导学生学会后两种主要属于情感-体验型的学习方式。
三、人类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
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的引发和调节作用可以三种作用形式出现。
第一,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什么是道德情感呢?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它们可能表现为积极的、肯定性的情绪反应,如:道德自豪感、尊严感,利他行为后的愉悦感,也可以表现为否定性的,但同样是积极的情绪反应,如:羞愧感、内疚感等。但无论哪一咱情绪反应都以当下或者未来出现满足、愉快、安心、尊严等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力精神报偿。英国近代伦理学家、哲学家休谟在以情感原理建构他的伦理及道德学说时,提出情感力量和人的精神运动水平的关系,认为quot;心灵处于自在的状态中时,就立刻萎靡下去;为了要保持它的热忱,必须时时刻刻有一个新的情感之流予以支持。"也就是说,神经冲动的紧张度会在心灵的构成中起作用:"凡使支持情感和充实情感的东西,都使我们愉快;正如在另一方面,凡使情感微弱无力的东西,也都使人不快一样。"情感力量的运动,创造着道德,没有这一运动,也就无所谓精神。当然,古典哲学对情感的精神价值的肯定,当时并没有取得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实证根据。本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逐步认识到,一个人趋向积极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表现出先天性的倾向。正是由于这种先天性倾向,才使得情感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苏联的库尔奇茨卡娅研究发现,学前期儿童已能独立出现羞愧感。起初,它是情境性的,与做出某种行为相联系的体验(如小班、中班),以后,它会变成儿童个性的稳定形成物,不但在做出某一行为时羞愧,而且在做出这个举动之前也会产生羞愧(大班以后)。西方学者Ruma等人(1967年)测量过失者和普通人的内疚品质,发现这两种人在道德评价发展阶段上没有差别,但过失者的内疚得分明显低于普通人。研究认为,内疚得分与道德行为之间是正相关,与说谎、欺骗、偷盗、争斗等是负相关(r=-41)。心理学家们认为,当人不断积累了一些积极情感体验后,会在行为上产生某种偏爱的立场、定向的行为。相反,当人想象到将要实施的偏离社会(集体)要求的行为遭到社会否认,而体验到消极情感时,人便会发生情感校正现象,以此来"超前"影响自己的后继行为。
第二,情感本身构成特殊的道德认识,即以道德感觉的方式引发或调节行为。
由于道德认识的对象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客观伦理关系,它们始终与人融合一体,难以分解。道德认识更多地靠意会理解,而不靠言传揄。其二,道德认识是人对伦理关系的认识,这一认识主要是在伦理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伦理交往更多地是以情绪感受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其三,人在处理这一关系时有更多的情境性、个人具体性和时效性,因此更多地靠个人由理性积淀、规范内化而成的心理财富"不假思索"地在瞬息间完成。这使得以情感为主要表征的体验性思维、体悟性思维,以道德直觉的方式成为道德认识的基本思维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所quot;良心"、义务感、道德冲动,便是这种以情感为载体,有效引发和调节人的行为的道德认识。
第三,由情感的状态水平所构成的稳定道德心呈侨说牡赖滦形�暮愠P睦肀尘啊br> 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倾向于把道德行为看作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美国的雷斯特(J Rest)详细分析特定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的构成因素,概括为四种成份,它们是:
(1)解释情境:研究表明一个人对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越差,对情境的道德敏感性越是缺乏,产生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少。
(2)作出判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主要是与道德判断有关的一些问题。
(3)道德抉择:在道德决策过程中,一些非道德的价值观念往往引起个体内部理智与情感的斗争。
(4)履行道德计划:需要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挫折,抗拒诱惑,完成道德行动。
http://wwwzsjygovcn/dangxiao/dygz/dygz3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