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第1张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篇1

 几乎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儿童想一想,如果让他一个人拔萝卜,没有别人帮忙,该怎么办呢

 这个异议提得好,好就好在它触及到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上的认识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教育中的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问题。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行为的独特的综合。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让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性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要掌握与该社会相适应的行为体系。一个社会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对它的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提出社会化的目标。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他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与其他人接触、交往,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种环境刺激影响,另一方面又依照社会各种行为方式产生许多反应,经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就是实行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但是,以往我们的教育实践并未按照正确的教育理论思想运行。

 一、中国传统教育偏向发展人的社会性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这种情形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教育发展史考察,在某种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是维护忠孝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要求个人“克已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系统,培养封建治世人材为目的,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并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教育还是偏重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个性。比如:现行的高考制度用一个标准,一种尺度取人,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西方国家的教育偏向于发展人的个性

 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教学内容针对生产实践,重实用学科。教学方法,主张顺应自然,适应学生的心理过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鼓励人们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去认识征服自然;尼采发出“上帝已经死了”的呼声,鼓励人们认识和肯定自我。

 卢梭则大力提倡自然教育,重视人们的自然发展,反对人为地对儿童发展加以限制。被称为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弘扬历代人本主义者追求人性解放的精神,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潜能的发挥,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提出“自我实现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们高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鼓励竞争,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主体的文化传统,确实促进了个人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许多社会和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人们的精神衰落。由于空虚、孤独、焦虑、恐惧,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疾病,青少年道德沦落、暴力行为、男女性关系混乱、吸毒和酗酒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的精神危机,西方社会已开始探索教育的新路子,开始大力强化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例如:在美国,众多教改报告都竭力论证并呼吁强化个人价值目标与学校价值目标上的社会共性取向,认为:“美国教育的个性传统压倒了共性传统,当前必须充分肯定共性,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强化公民和社会责任意识。”①

 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走的路子

 当前,我国教育界已注意到只偏重发展人的社会性,忽视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已不能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观,失误在于错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当成了教育本体,压倒了教育中个人的价值,束缚了个人天赋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反过来也扭曲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西方那种“个体本位”的教育观,失误在于错把教育的培养目标当成了教育本位,结果导致了人类普遍的文化范式的遗失和丢弃。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将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道路。为了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向外国学习。西方教育,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在美国,高校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以多样化来满足每个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利益、兴趣,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发展,必然要同其它国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西方教育采取“拿来主义”精神,吸取其精华,抛弃其槽粕,在前进的过程中,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崇洋媚外。

 2、向历史学习。我国传统教育中有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部分。例如:重视对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坚持个人的利益服务集体利益,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传统,是我国教育的优势。这一点,西方已经认识到“西方人为了消除个人主义产生的精神危机,开始把目光转向以‘群体主义’文化传统为主体的东方,一些有识之士纷至沓来到东方寻求答案”⑧。

 3、切实搞好教育改革。通过改革促使教育实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传统的学科考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必须明确考试不是为了排名次,而是为了给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提供一个依据,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和弱点,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潜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学习是为了进步,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兴趣,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而且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得到真正的体现。例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多出人才,但集体教育,统一要求,不利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适当变革,通过适当分组活动,讲授、谈话、实验、演示、参观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学得愉快。

 还要重视开展课外、校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对社会对集体的负责精神,培养自主自律、自尊自爱、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品德。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为了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鼓励个人发挥才能,而不助长个人主义;要密切关注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教育要培养既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注释:

 ①《比较教育》1996年第3期王义高《当代四年大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

 ②《比较教育》1996第4期,王冬桦《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篇2

 一、婴儿期

 婴儿的气质: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情绪型,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恐惧;活动型,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冲动型,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社交型,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得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托马斯和切斯,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性

 婴儿兴趣的发展: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半岁前后)——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自发性微笑——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自发性的哭——应答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

 婴儿哭泣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婴儿在离开母亲后,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分离焦虑的阶段:悲伤、求助——希望破灭,情感冷漠——企图适应新环境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是一种情绪,是一种需要的满足,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情感联结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础)——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把母亲作为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离开自己的原因)

 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

 哈特,婴儿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出现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两周岁前后,出现客体我的自我意识,能运用人称代词,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二、幼儿期

 幼儿期个性初步形成:

 1、显现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2、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3、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4、最初性格特点的表现。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严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2、同伴关系:建立同伴友谊关系和被集体接纳是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

 认同,即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

 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

 儿童第一叛逆期,3-4岁左右,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第一叛逆期的发展性特点:

 1、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2、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三、幼儿期

 大约8岁,儿童开始脱自我中心化,属于转折时段。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多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有密切关系。

 延迟满足,(罗滕伯格)是抑制欲望的即使满足,学会等待。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又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内化)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为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为三类: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

 2、不受欢迎儿童—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

 3、受忽视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儿童对友谊的认识: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3、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

 四、青春期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婴儿期是第一个飞跃期)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有很强的自尊心

 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

 (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期自我中心的特点:(皮亚杰)独特自我、假想观众

 少年期属于第二叛逆期,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反抗主要对象是父母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但也有迁移性

 3、观念上的碰撞

 逆反年龄时段,2-4岁,多在3岁左右为第一逆反期,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15、16岁,是第二逆反期,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

 共同点:都聚焦在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都具有成长发展的超前意识,前者有“长大感”,后者有“成人感”。

 不同点:前者要的独立自主在于要求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后者要求是人格独立、社会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和有关方的控制。

 五、青年期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特点: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2、自我概念更具有组织性和整合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自我接纳,是对自己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

 自我排斥,是对自己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马西亚归纳出青年自我同一感危机的四种方式:

 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扩散(混乱)。

 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症候群的特点归纳为:

 同一性意识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

 勤奋感的扩散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延缓偿付期,青年期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成的内在需要,即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社会的延缓,是一种心理的延缓,也称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人们对于人生的看法和认知,归根结底凝聚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1、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思维发展、自我意识、社会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

 2、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

 3、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

 4、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

 5、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性事件的影响。

 道德认知发展:柯尔伯格——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功利取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好公民”取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1、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2、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

 3、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其发展的顺序。

 六、中年期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第一“组织者”,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年人自我发展水平:

 1、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

 2、公平水平,能将社会、外规则内化为个体的规则。

 3、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矛盾和冲突,容忍。

 4、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矛盾和冲突,还能积极解决。

 影响自我水平发展的因素: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因素

 中年期人格特征:稳定性、成熟性(内省日趋明显;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初级控制,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

 刺激控制,通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

 七、老年期

 老年期人格基本稳定,但有些许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造成老年人格变化的因素:生物学衰退、心理上的老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1、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3、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4、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5、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6、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法

;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474天 2022—6—28

一、婴儿的发音

1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 ei,ou,ai,e,ou,m,h

        此时要多和孩子说话,只要有爱,有耐心,与孩子多互动,就能把孩子带好。不管孩子听懂听不懂,要温和地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有安全感,达到一定年龄就会模仿你的声音说话

2连续音节阶段(4-9个月)ba~ba,da~da,na~na

        此时会慢慢的蹦出来一些音节,七八个月能结合情境用手指东西。

3有意义的语音、学话的萌芽(9一12个月)

      多教孩子说话。

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

3岁儿童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孩子小时候能自己带尽可能自己带,除了语言、个性,还有依恋,与三岁前有很大关系。你所有生下来的劲儿可能日后都要还回来。

二、词汇的发展

1  1-15岁第一批词汇(50左右)

2  3岁词汇量达1000

3词汇从熟悉的事物名称即名词开始

      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如果保育员耐心陪伴,他会好一些,如果一个保育员管十几个,这些孩子会变得呆呆的,特别容易生病。孩子交给老人带,如果老人不善于说话,孩子说话会比较晚,因为他的刺激不够,语言发展就跟不上。

社会化开始是从语言社会化开始的。

三、句子的发展

单词句  一  多词句     

简单句  一  复杂句

(一)单词句时期(1-15岁)

1婴儿以一个词代表一句话的意思,在特定情境中代表儿童想要表达的内容(单词语阶段)。

2婴儿在一周岁左右能说出第一批词。

3在言语获得的早期阶段,词类的获得具有语言差异性。

4婴儿运用新词时,具有外延缩小和扩大的倾向,例如“狗”概括水平夸大或缩小。

(二)多词句时期(15-3岁)

1积极的言语活动期,随着儿童词汇量的扩大,儿童说话更主动。(19---21个月迎来语词爆炸期)

2两个阶段:

简单句阶段(15-2岁):“电报句(双词句)”·

复合句阶段(2-3岁)

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会存在一些现象:(1)过度扩展(2)过度缩小(3)假失现象

不完整句包括:

(1)简单词句:(1一15岁)球球、抱抱完整

(2)电报句:15一3岁  妈妈鞋、娃娃排排坐

        要把这些电报句完善之后说给孩子听,让孩子学会完整的句子。不能去评价孩子,否定孩子,更不要贴标签。

完整句包括:

(1)简单句:他觉觉了、妹妹读书

(2)复杂句:老师教我们做游戏

(3)复合句:吃了饭以后,我和小华玩一会就看电视了

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1  3岁内宝宝语言发展的规律及表现

(1)0~1月龄新生儿期

“哇哇哇哇”--哭声就是我的语言

孩子天生对人脸感兴趣,特别是微笑的人脸。

(2)2~4月龄发音游戏期

啊啊、喔喔--我会模仿你。

(3)5~8月龄语音修正期

“咿咿呀呀”--我开始用声音探索世界

(4)9~12月龄学话萌芽期

“叽里呱啦”~我的“婴语”是不是很难懂?

(5)13~18月龄学话被动期

“爸爸-抱抱”……我的只言片语可是大进步哦!

(6)19~24月龄语言模仿期

“妈妈爱宝宝”、“妈妈宝宝”一-这个时期的我最喜欢学大人说话。

(7)24月龄以上语言飞跃期

“这是什么?”……飞跃的时期到了,我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说!( 十万个为什么)

        家庭中如果有矛盾,就会让婴儿有不安全的依恋,亲和起源于依恋,母亲情绪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二战时,英国为了避免婴儿空袭时受到伤害,让一批孩子离开妈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还有一些孩子随着妈妈住在防空洞中。这些离开父母到安全地方的孩子,出问题比较多,因为他们没和父母在一起。婴儿需要的是父母的呵护和爱,而不是安定的环境。

五、语法的获得

1  15岁~25岁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2  3岁末基本全部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这个阶段也可以让孩子学学外语,创设一种环境,除了母语之外学其他语言,这个阶段是语法关键期,学得非常快。

为了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养育者应该怎样做?

1 促进3岁内宝宝语言发展的方法:0~1月龄创设丰富的“听觉环境”·

2  2~8月龄模仿宝宝发音,促进语言中枢发展

3  9~12月龄放慢语速,多和宝宝说话

4 19~24月龄用丰富的语言和宝宝交流

5 24月龄以上抓住宝宝学语言的特点,激发表达欲

找到婴儿的兴趣点,激发表达欲望。 (哇,怎么做的这么好呀,你是怎么做到的?)

鼓励非常重要!

        鼓励会让孩子有价值感,高自尊、高自信。被父母好好爱过的孩子,他就会更有力量,人际关系也会比较好。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个性约等于人格,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气质是先天的脾气,性格是后天的态度。有的女人嫁给谁都幸福,是因为性格好。

一、 婴儿的气质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

      婴儿的气质类型在家人的耐心养育下会有变化。

      越是不可爱的孩子越需要被爱。

1巴斯的四种类型

情绪性、冲动性、活动性、社交性

有的孩子出生时情绪就比较大

2托马斯和切斯的三种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父母养育孩子要耐心、温和,对孩子更多地接纳,父母的情绪状态非常影响孩子,婴儿与妈妈是共生的关系,他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产后抑郁的妈妈不仅考虑其情绪状态,还要考虑她的生理情况,比如是否生孩子时有大出血情况。容易型有时也可能变成困难型,特别是家庭矛盾重重,妈妈压力大,情绪状态不稳定,会影响孩子。孩子就像弱小的幼苗,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成长,气质类型会随着改变,这些孩子容易生病,情绪不好,其实也是孩子的一种自救方式,爸妈会更多关注孩子,不会再去吵闹了。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性

1、机体发育的巩固增强了气质稳定性

2、属于中等程度的稳定

(1)有些受环境影响

(2)极端气质难以改变 (基本是稳定的)

        比如妈妈在怀孕期间被抛弃,或者是遗传方面的原因。被抛弃的妈妈会增恨孩子的爸爸,因为孩子长得像爸爸,她会把这份憎恨迁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婚姻的替罪羊。

北大的韦神,爸爸是数学博导,非常厉害。

(三)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1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

2早期教育对气质的影响作用

      是相互影响的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

      据说孩子在胎儿时就有情绪,会受妈妈情绪的影响,准妈妈要调整好情绪,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状态。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初生婴儿的兴趣是一种先天的情绪。

指导和组织婴儿的感知、动作和探究活动的作用。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兴趣—反应模型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兴趣—快乐获得知觉能力的学习过程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兴趣一认知倾向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笑一与人交往、引人照料的基本手段、人际交往的纽带

自发性微笑(0-5周):反射性非社会性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语音与面孔

还不太认人,不太认生,谁逗他都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熟悉VS不熟悉

不熟悉的人不让抱,看到熟悉的人会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哭—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哭是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

哭的五原因:

饥饿、瞌睡、身体不适、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化分为:

1自发性的哭(生理反射性哭)

2应答性哭(针对不适刺激)

3操作性哭泣,主动经验

认为父母偏心的孩子,其实更渴望的是父母的爱,希望以此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给孩子他所需要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

(四)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越安全的关系,分离焦虑就越少。

最初阶段:信任阶段

妈妈出去了,相信妈妈会回来。

第二阶段:无从改善的困境,希望破灭, 情感冷漠

接受现实,让奶奶带。

第三阶段:无可奈何去适应环境

        妈妈一回来,又哭着要妈妈。孩子小的时候,要给孩子更多认可、肯定、鼓励、赞美和欣赏,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不要说孩子丑,孩子笨,孩子不行,不要对孩子有太多负面评价。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越安全的关系分离焦虑越容易过,孩子从小被否定被批判,比如说孩子丑难看,给孩子贴副讲标签,孩子长大后很难跟你亲近。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依是依附、依靠,恋就是眷恋、留恋。依恋关系好,其他关系也会非常好。人生最初能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是生命中最初的养分和根基,如果没得到,后天再培养。我们会被过去所影响,但不会被过去所决定。

(一)依恋发展阶段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这时候是一种共生关系,好多孩子与妈妈是共生阶段。还没有很好分化,需要妈妈无条件的满足他,这样才会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会更多去探索世界。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知道妈妈不在身边,也是会回来的,他感觉比较安全。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 回避型、 反抗型(矛盾型)(也叫焦虑矛盾型)

不同的依恋类型,父母怎么应对会更好?

      安全型约占70%,回避型约占20%,反抗型约占10%,这与抚养者有关。抚养者情绪稳定,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又很耐心,这样养育的孩子会是安全型。

        反抗型孩子的妈妈也是爱孩子的,但不知道咋爱,也想照顾好孩子,但照顾不好,给孩子的不是孩子所需的,孩子闹一闹能得到,孩子感觉妈妈靠不住,既需要妈妈,又恨妈妈。

        回避型的孩子不需要妈妈。妈妈动不动吵他,呵斥他,他对妈妈是彻底绝望的状态。自己跟自己在一起,不再向妈妈索取,因为在他索取的时候,遭到了太多不好的感受,被忽视。回避是一种保护,你在不在,我都没感觉。

陌生情景研究法

1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很多玩具,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3分钟)

2陌生人进入,起初沉默不语,然后(1分钟)与母亲交谈,再过1分钟,陌生人走进婴儿,与其游戏(1分钟)

3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活动(3分钟)

4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第一次返回,3分钟)

5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3分钟)

6陌生人进入房间,与婴儿一起活动(3分钟)

7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3分钟)

        陌生情境研究法就是将孩子放在陌生的环境中看他的反应。妈妈离开让他跟陌生人在一起是什么反应,陌生人离开妈妈再回来,他又是什么反应。

1)安全型依恋

父母在场:把父母看作安全保障,能安心地游戏和探索。

亲子分离:情绪出现困扰,产生分离焦虑。

亲子重聚:易抚慰;寻求和母亲亲近和接触。

陌生人在场: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顺利地与陌生人交往。

      稳定的环境,稳定的关系,会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

        妈妈开心,情绪稳定,孩子就容易是安全型。

2)回避型依恋

父母在场:无反应,表现冷淡。

亲子分离:不难过,无分离焦虑。

亲子重聚:回避父母或不及时打招呼。

陌生人在场:像对待父母一样。

        如果妈妈骂孩子,呵斥孩子,孩子容易形成回避型,就不需要妈妈。自己跟自己在一起,长大后跟其他人的关系不融洽,在日和妈妈的交往中有很多不好的感受。回避是一种保护。

3)反抗型依恋

父母在场:亲近父母,但不愿探索。

亲子分离:极度痛苦,似乎离不开母亲。

亲子重聚:难以抚慰;既想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在母亲亲近时生气地拒绝和反抗。

陌生人在场:惧怕陌生人,不与之交往。

1)安全型儿童母亲的特点

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

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他们时会对孩子说话。

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时进行随意交流。

母亲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

2)焦虑一矛盾型儿童的母亲特点

母亲似乎致力于抚育任务,但经常在情感上对孩子不可亲近。

儿童似乎了解到,如果自己坚持寻求关注,则母亲就能够做出反应,因而儿童始终保持与照看者的亲近。

一些儿童会关怀双亲,以便增进互动,这会儿童过早地成人化。

3)回避型儿童的母亲特点: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易发怒,她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她们和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

        母亲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作出消极的反应,当儿童悲哀时,母亲退缩。

      妈妈是什么类型的依恋,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妈妈没有爱的能力,若孩子受到伤害,妈妈是没反应的。

依恋类型还会影响婚姻关系。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就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高自尊、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具有良好分享能力。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 情绪性、 社会性刺激

      小动物的依恋是有关键期的,婴儿也是如此。

母亲态度与孩子的性格

母亲态度是支配性的,孩子的性格是服从、无主动性、消极、依赖、温和的;母亲的态度是照顾过甚的,孩子的性格是幼稚、领带神经质、被动、胆怯的;母亲的态度是保护型的,孩子的性格是缺乏社会性的、欠深思的,亲切的、非神经质的,情绪是安定的;

母亲的态度是溺爱的,孩子的性格是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的;母亲的态度是忽视的,孩子的性格是社会性的,冷酷、攻击的,情绪不安定,但创造力强;

母亲的态度是拒绝的,孩子的性格是神经质的、反社会的、粗鲁的、冷淡的,企图引起人们的注意;

母亲的态度是残酷的,孩子的性格是执拗的、冷酷的、神经质的、逃避的、独立的;母亲的态度是民主的,孩子的性格是独立的、直爽的、协作的、亲切的、社会的、创造的;

母亲的态度是专制的,孩子的性格是依赖的、反抗的、情绪不安、以我为中心、大胆的。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

哈特的两阶段:主体我和客体我。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

5-8个月,尚无自我意识

9-12个月,初步的主体我出现

12-15个月,将自己与他人分开,主体我明确。

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

15-18个月,客体我初步形成

18-24个月,明确客体我,“我,你”等人称代词的使用,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婴儿依靠情绪生存,给孩子需要的。

婴幼儿从出生时起,就被各种社会物体、社会刺激所包围,形成和发展着社会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一:婴幼儿情绪的发展

婴幼儿出生后系既有情绪的表现,如哭、闹、静、四肢蹬、动等等。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了5种不同的情绪:微笑、兴趣、惊奇、伤心和厌恶。婴幼儿在5-6周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月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出现对熟悉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的焦虑。15岁开始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等高级、复杂的社会情感。

1: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婴幼儿最初的微笑是自发的,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称为内源性的笑。(据研究:微笑有保护自己的作用,哺乳动物刚出生的时候都很可爱,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约5周开始,婴幼儿能对人的声音、面孔有特别的反应,熟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幼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5周-35个月婴幼儿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对抚养人和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一样的。从35个月开始,婴幼儿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差别、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陌生人焦虑

一般在6-8个月时,婴幼儿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是婴幼儿在遇到不熟悉的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小心和谨慎。比如,当陌生人靠近正在玩玩具的婴幼儿时,婴幼儿会紧张,眼睛会在母亲和陌生人之间来回观看,有可能大哭。到8个月时,婴幼儿明显怕生。

3: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某个情感亲密的人分离后,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等紧张情绪。分离焦虑在6-7个月时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产生,大约在14个月时达到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分离焦虑与婴幼儿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自身应付情景的能力、与母亲分离时的即时情境等因素相关。

(最新研究:新生儿最好6个月以内能够得到母亲全天候的照顾,特别是身体的接触,抚摸。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不良情绪导致的大脑损伤。美国正在建议产假增加到7个月。使新生儿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二:婴幼儿的依恋

在婴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依恋是婴幼儿与主要扶养者(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婴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及依恋的性质直接影响婴幼儿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人际态度。

1:安斯沃思的依恋类型:

安全性依恋,这类型的孩子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操作玩具,并不总偎依在母亲身旁,只要偶尔靠近或接触母亲就行。母亲在场使他感到足够安全,母亲离开时,会明显的哭闹、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很容易抚慰。

回避型依恋:这类型婴幼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也很少紧张不安,当母亲回来时,也不予以理睬,自己玩自己的,似乎在回避。

反抗型依恋,也叫矛盾型依恋,这类型的婴幼儿在母亲离开时会极度反抗甚至大喊大叫,当母亲回来时,又很矛盾,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接触,当母亲接近时,他又会生气地拒绝。

2:形成依恋的互动,母亲和父亲的作用

母亲与依恋:

对婴幼儿需要和愿望的敏感性是安全依恋类型儿童的共同特征。这类母亲知道孩子的心情,而且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给予回应。她挚爱她的孩子并充满温暖。

但并不仅仅是回应婴幼儿信号的方式就可以区分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倾向提供适当的反应,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一样,都可能造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

母亲又是如何学会怎样对孩子作出反应的呢?一种方式是来自于他的母亲,母亲对他们孩子的反应通常基于父母自己的依恋分割;可见代际相传的依恋风格和模式在本质上是十分相似的。

父亲与依恋:

如果查看关于依恋的理论和研究,会发现很少提起父亲以及父亲对婴幼儿生活的潜在影响和贡献。但是随着社会规范的改变,父亲开始在养育孩子的活动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社会规范上父亲是次一级的养育角色,但是有些婴幼儿确实是和父亲形成了最初的主要依恋关系。

父亲有关养育、温暖、挚爱、支持和关心的表达对于孩子情绪和社会幸福感的发展非常重要。事实上,某些心理障碍,如抑郁和物质滥用(烟酒毒品),已被发现相较于母亲而言,和父亲的行为有着更高的相关性。(通俗讲就是父亲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烟酒和毒品的成瘾比例。)

安斯沃斯的研究发现,对婴幼儿需求、信号高度敏感的母亲,其婴幼儿多属于安全型依恋;而对婴幼儿需要不敏感的母亲,其孩子多属于不安全型依恋。母子间的依恋质量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在学校的成绩)

一岁时,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对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表现出更少的心理困难,更善于交往、具有情绪能力,其他人也觉得他们更加积极。安全型依恋有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安全感满足的孩子能更好的探索世界、发展能力,而安全感相对不足的孩子,其首要选择便是用尽一切办法满足自身安全感,而后才能投入到探索世界的活动中。

划重点:

现代社会较为复杂。父亲的作用更加明显。关系到女儿早恋,过早性行为,吸毒,离家出走等又逃避特点的行为。关系到儿子的是判例,暴力事件,吸毒等对外的行为问题。

推荐新爸爸一本书《游戏力》,是如何和孩子玩耍的书籍,能够更好的培育亲子关系。对很对年轻父亲自己也有疗愈作用。(有一些年轻父亲涉及赌博,吸毒等心理和行为倾向,孩子也是一种疗愈父亲的方式。)

     

      上古时期,自然界实施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强者吃肉,弱者吃草;强者独行,弱者群居。人类和食草类的物种都是弱者,随时都有被吞噬的可能,为了能生存下来,大家只好抱团生活。人一出生就在关系中,如果断开了与人群的联接就没有了依靠,就没有了安全,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安全感吧。

      现今“安全感”一词充塞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那么什么是安全感呢?安全感的字面意思是安全无虞的感觉,是来自一方的表现给另一方的感觉。心理学的解释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两个方面。缺乏安全感的人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缺乏自信,最常见的情绪就是焦虑。

      精神分析理论的鼻祖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安全感这一心理学概念,他认为:当个体所接收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所能控制或释放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和危险感,伴随这两种感觉,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这种焦虑和自卑情节对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成人后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说: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的、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心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上几位心理学大师强调了安全感的重要性,以及从幼小时期就建立安全感的必要性。“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儿的依恋是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安全感的开始。

      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年轻的宝妈们可以参考、对照一下:

      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地探索,对母亲的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在以上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宝妈们要学会正确地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思,并且能予以积极地应答和反馈。经常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总之,父母对孩子要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他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使他感觉安全感。

      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孩子的主动、自主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这会导致婴儿否定自我的表征,对其自我的发展非常不利。

参考文献:《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35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