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中对“推敲”的思考] 咬文嚼字中分析推敲

[《咬文嚼字》中对“推敲”的思考] 咬文嚼字中分析推敲,第1张

  学习了《咬文嚼字》,许多师生可能还沉浸在“推”和“敲”选哪个字好的深长思考中。朱先生说,“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贾岛当时显然知道,但为什么还是难以取舍呢而韩愈这位文苑巨擘炼字高手经过长考,为他这一“用字的难处”作了一个取舍,并得到普遍认同。可是韩愈是怎么想的文章却不接着直接解说清楚,是不是朱先生也弄不清贾岛无法确定哪个字好的道理呢如果不结合全文思路章法,忽略了与第⑥段的联系,这些就都成了悬案。显然,朱先生心如明镜却故意不表态,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用意就在引导读者比较二字产生的不同意境,从而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所以举贾岛例是为了证明全文中心论点的事理论据――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

不仅如此,用意还在于引出下一层论述。为了给喜欢“钻牛角尖”的读者解惑,朱先生举苏轼写诗例道出了韩愈选择的原理和过程,按朱先生的理解,贾岛只是无法“确定与控制”两个字的联想意义才在取舍上犯了难,读者完全可以仿照第⑥段朱先生所讲的理论和所做的范例,揣摩“推”“敲”的联想意义及生发的丰富蕴藉的含义,自己参与创作,想象诗中意象,为贾岛作一番取舍。在此,笔者大胆作一点粗浅分析。

贾岛早年落魄为僧,法号无本,唐王朝“令禁僧午后不得出”,他做诗发牢骚,“行坐饮食,苦吟不辍”,“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以诗投韩愈得到赏识,友人劝他还俗应举,但屡应进试不第。贾岛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奇,往往有句无篇,好诗不多,只有一些清奇苦僻的诗句耐人寻味,所谓“孤绝之句,记在人口”。苏轼称“郊寒岛瘦”,说他词语瘦硬景物凄幽,诗情狭窄寒苦,意境荒凉枯寂。根据以上介绍,“鸟宿”两句可能是他赴举至京骑驴赋诗时想起自己以前的僧侣生活所吟,可能当时并没有吟出整首诗,只得了几句,后来才用入乘月夜访友的《题李凝幽居》,那么就有三种情况。

1诗句描述的是贾岛自己为僧时的情景。孤僧月夜“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曹雪芹发展贾岛这句诗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抒发林黛玉孤寂悲苦。可能想通了某个道理或者感到太冷寂太心累,突然决定回寺,因为门是自掩,所以推门归寺,无论寺里有没有僧侣,无论是兴尽还是败兴都自有一种“胸襟气度”。如果用“敲”呢说明知道有人应门,出门时没想到要回寺所以被人关到门外了。虽然也担心“搅扰”别的僧侣,但被迫敲因而加重了环境和心境的“岑寂”,所以别有一番苦情和况味。两字都表示“冷寂的场合”,但关键还在于贾岛当时要表现哪一种情境。

2两句诗用在《题李凝幽居》里作为诗中主人公看到的一幕。夜访友人的诗人明月里看到或听到一位僧人远远的推门(听不到或者听到的不是敲门声)又会是怎样的意境呢本诗诗境应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幽雅的居所悠闲的情趣,一切在月夜里或离开的第二天早晨的日光里显得生动、幽美、迷人,绝不似令人愁杀枯寂的“青灯伴古佛”,所以令他向往决定不负幽期言。所以韩愈听了贾岛的说明很有兴趣地思考一阵后可能会说:“在月光明亮的夜里,四周静悄悄的,一个僧人‘得得’地敲着庙门,这情景不是很生动吗”但“推”就不生动幽美吗须知“推”门也是发声的,而且古庙里坚硬木质的门转动时发出的摩擦声悠长沉重,远远听来绵长悦耳清幽。贾岛太熟悉僧侣的生活了,他在驴背上反反复复做出推门敲门动作,头脑里回想自己为僧时每天推门敲门的情景,两字也都能表现“热闹场合”,他是多么舍不得丢掉一个呀!“敲”就都好吗难道传来的敲门声一定让人觉得幽美动人,一定不会让隐士和友人想起一点人事的牵绊而觉得“搅扰”吗所以仍然不好选择。

3如果诗中的“僧”是诗人自称,那么诗境应如《寻隐者不遇》。诗人知道这个隐者闲云野鹤无拘无束,掩门而去周游四方,所以自己先敲,发现没人,所以就推,住了一夜第二天临走时在门上题诗,构成了完整诗境。诗僧两个动作都做了,所以二字也难选择。我们如果想象一下他入迷的情景,谁会责怪他的苦吟呢所以朱先生说“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因为完全取决于贾岛的心境。如果贾岛是为了把它作为一首干谒诗,倒是用敲门砖的“敲”好。

可见,作者不是孤立的咬嚼“推”与“敲”哪一个字好,而是根据文章的主旨选择恰到好处的思路章法,用清晰的思路把生动鲜活的例子串联起来,化腐朽为神奇,完成了一篇意蕴丰富的佳作。

1.“咬文嚼字”原指过分地斟酌字眼,含讽刺意味。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和“推敲”都是对语言文字斟酌锤炼,只不过“咬文嚼字”在词典上的意思是贬义,而“推敲”是褒义。

2.“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更能与孤僧步月归寺的情境调和。(作者认为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文字不仅要符合全诗的意境,也要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判断用词是否妥当)

3.“敲“字是以声衬静,更加突出环境的幽静;动静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丰富。(能说明道理的答案均可。这是一道无固定答案的题,是高层次的文学鉴赏,对韩愈理由的猜测,实际上是自己在进行鉴赏活动)

4.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 文字和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6. B、E

课文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实际是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弟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感情。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义。 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何“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3.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完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由此顺序解析课文结构,不难看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并不难概括。而论据,从定义上看则是为了支撑作者的观点的依据,从头开始捋下来就行。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助到你。

  古人为文是煞费苦心的,往往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斟字酌句,细心玩索,真正把字当作杯中之物,把酒慢品;将句当作手中之宝,握玉静赏。如此谨严推敲词句,不仅让诗文大放异彩,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一、妙不可“易”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谓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了出来。可原先这个“绿”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未能准确地写出春风之妙,江南之景。或过浅、或过深、或过偏、或过正。反反复复,伤透脑筋。王安石此时正在回金陵的船上,他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面,青草起伏,一片生机绿意。在神清气爽中,绿色贯满了双眼,“绿”字同时也跳上了心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样绞尽脑汁地去思量一个字,也就是所谓的“炼”字。从这个“炼”字可知,要想诗句中的字,能用尽其妙,必须千锤百炼,立地生根,换这个嫌肥,用那个嫌瘦。就像古建筑中的榫卯,严丝合缝的。此字只为此句生,换成别的就不行。

沈德潜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确实如此。

二、推敲“推敲”

文人如此推敲词句的轶闻趣事不少,但大多是在唐朝之后。这不得不说“推敲”这个词的来历了。

《辞海》中“推敲”词条的解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自此以后推敲引申为对问题的斟酌研究。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推”比“敲”好。原因是山中孤僧,步月而归,自掩自推,可显冷寂之境;“敲”有喧闹之声,有人情温暖,又略显拘礼。他认为用“推”要表达的境界,比用“敲”所要表达的境界要调和些。

揣摩作者意图,不仅要有知识经验,还要有生活经验,更要有情感体验。可又有谁完全做到与作者思考一致,情感相通呢?因此只能合理靠近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能完全掌握作者的意图。朱光潜先生是从思想情感上来推敲“推”和“敲”的,但仅从情感与情境上去分析,有时也失偏颇。若从主客角度去分析更有说服力。僧是主人,肯定是“推”,“敲”就多此一举了;僧是客人,月夜访友,不“敲”谁为之开门?但从全诗看,“闲居少邻”不等于无人,也许是曾经的居士,不负前言,短暂离去之后,又趁月夜来访呢?长期“幽居”山中,偶有一次小“躁”,不显得山居更幽吗?何况“敲”字有了动感,“咚、咚”几声,山谷回荡,更显空阔;池塘惊鸟,鸣树一匝,复归平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不仅不损幽寂之境,而且让全诗更富有张力。

看样子诗词中的字句推敲有些还真不是一“推”到底,一“敲”定音的。关键是在玩味字句时能否生发合理的联想,能否贴合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鉴赏诗歌的角度和切入点,角度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三、可“推”可“敲”

以上这些都是“炼”字,炼得炉火纯青时,那“字”犹如一把刀上的钢口,浑然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但也有许多字词的推敲,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各有其妙。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读“现”还是“见”。当然字形虽同,读音不同,其意境也是不同的。时下倾向于读“现”,说“现”字将陶公的悠然闲适之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陶公采菊,不经意时,南山呈至眼前。看到南山,可见悠然至极了。

但我认为这样的炼字有失偏颇,悠然的情态不是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陶公之所以辞官归隐,是因为寄情于山水,联系陶公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句,可见陶公对山的喜爱到了骨子里,一个钟爱丘山的人,对南山的的云卷云舒、山青花黄的关注是太正常不过了。“悠然”不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更不是闭目塞听,非菊勿视。恰恰相反,一边欣赏着南山的美景,一边哼着小曲或吟着诗词,一边采着菊花,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谁说这不是“悠然”?所以我的意见是,不管你如何推敲,言之成理,皆有可能。

“推敲”是一种谨严的态度。“推敲”是一个品味文字的过程。古诗词中的某一字,也可能就是诗“眼”,一字之妙,就在推敲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71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