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价值

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价值,第1张

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精神劳动的成果,既有物态化的存在方式,

也标志着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完成,是美术作品成为商品的基础。不

同的美术作品价格相差很大。迄今为止国内外没有形成被广泛接受

的美术作品的定价模式。

成本

美术作品的成本是美术作品制作过程中所消耗的美术资源的价

值。美术作品成本中生产资料、图书和素材占有一定比重,是文化

生产的物质条件。例如一幅作品的产生需要深入生活写生,搜集材

料、整理草图、创作等。美术作品成本中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有重要部分。因为美术作品主要是具有美术知识素养的人经过复杂的脑

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获得的结果。它不仅要求

一定数量的个人协作

劳动,而且要求这种协作有较高的工作质量。所以他们的劳动报酬

应当比从事简单劳动的人要高,在构成美术作品的成本中的比例较

大。盈利按照资金盈利的概念,美术作品的盈利是指文化产品销售

和所得到的总收入(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即税前利润。美术

作品盈利=收入总额—成本总额;美术作品盈利率=盈利总额—成

本金额×100%。美术作品的盈利率就单项产品来说,通常是较高的,

有的达到若干倍。但是大多数美术作品是不可能盈利的。有些产品

其性质决定了他们在客观上不能产生效益,甚至是负值,在主观上

则表现为一种公益活动,即社会效益。

价格

美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首先,它是一个欣赏对象,是精神

产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其次美术作品不

同于一般产品的地方还在于它受到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各种思潮观

念和风尚的影响。由于这两点,美术作品的价格在艺术市场的交换

中并不一定能真正得到价值的实现。美术作品作为美术家的劳动成

果,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美术作品投

入市场,美术作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变为可以交换的产品。它的价

值就表现为交换价值即价格。美术作品的价格的确受很多外在因素

制约。如一幅主题性很强的美术作品,投入了艺术家大量的社会劳

动,由于其内容的深刻性,艺术上的独创性而不能为当时的美术市

场接受,得不到相应的价格实现。但是,那些没有创意创新的美术

作品,虽然画家劳动量不大,但却可以在交换过程中显示和超出其

价值本身。

价值

美术创作创造价值,而且美术创作能创造比普通简单劳动更大

的价值,从而增大了社会生产的价值总量,美术作品在市场交换中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和一般商品天然的区别,即主

观的垄断性。

美术作品的价值是内在艺术性范畴,价格是外

在现象性的范畴,美术作品的价值是在价格背后起调节作用的因素。

无论是美术作品的价值,还是价值的异化形式,都是在生产和交换过

程中,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内容和形式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重复的,即

美术价值的垄断性。

美术作品价值大小由美术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人们对精神

文化需求所决定。由此看出,美术作品的价值是美术作品价格的基

础,美术作品的价值确定其价格。

颜家龙,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48年肄业干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湖南日报社美术组长、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近年市场上书法大大贬值,既有伪作泛滥原因,也有人们对“书法家”的认可贬值问题。颜家龙是老一代书法家,名头较大,其书法作品拍卖市场价值约在1500~2000元/平尺。

史穆: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书法作品市场价值逊于颜家龙。市场上约在1000~1500元/平尺。

胡六皆先生,字寓厂,已故湖南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书协理事 。市场上书法作品几百元一平尺。

周怀民,已故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26年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师事吴镜汀,后留任该会教授 。擅长山水,得北宋神韵;花鸟以芦荡、葡萄著称。市场上其国画作品3000~4000元/平尺。

 中国绘画多种多样,花鸟画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葩。那国画花鸟作品的收藏价值有多高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国画花鸟作品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用。

国画花鸟作品收藏价值

 国画花鸟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互统一的。只有有意识地追求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气贯长虹的艺术发扬光大。国画花鸟画中的写意画最明显的特征是强调“写”画的气势,不仅要简笔作画,更讲究构图与布局,气韵还要生动,利用笔墨的运行,来宣泄意境,难度极高,笔笔得见“写”的功力,要一气呵成。大写意描绘的是大自然的动植物,寄托着画家的感情与空间想象力,所谓的诗、书、画、印要同时表现在画面上,流畅而不匠气。所以古代人常常借用梅、兰、竹、菊作为启蒙的绘画基础,用这种绘画手法表现人的品德、情操、胸襟和心境,象征中国人对世间多种的人生哲理。从自然生活的观察中得到感受,触景生情,情动意生,凝意成象,自心觉至心意。  近代许多花鸟画家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形式都赋有某种时代意义,特别在白杨、徐青藤、八大、石涛、扬州八怪、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后,陈大羽以过人的天赋和辛勤的劳动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可贵贡献,成为艺苑中的一个奇葩,使得花鸟画的升值潜力逐步提升。

 “笔墨当随时代”也是国画花鸟的一个典型特征;花鸟画理念,以诗、书、画、印、气为一个整体,强调大写意花鸟画的气势、布局、笔墨、色彩、与力度,把它提升到另一个高度,这类的书画大家均精通书法篆刻,亦以书法、金石、笔墨、粗犷、豪放为其基本功底,以情调、淡笔、干笔、枯笔为其基调,在遵循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原理下,以笔墨力度为法,形成“墨分五色、构思大胆、迹简意深、墨彩交融、夸张巧拙”的鲜明风格。夸张现实生活,表现时代,所以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因此国画花鸟从各个方面来说,收藏价值极大,是国画的典型代表,是国画类别一朵永远盛开的灿烂花朵。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时下不少家庭装修好新房后,在墙上挂几幅自己喜爱的书画作品,是在为常见的。书画市场日趋红火,呈现出蓬勃生机。

 作为国画花鸟画的网上领军网站--易从网建议艺术品爱好者,应及时转变观念,变“求字画”为“投资收藏字画”。很多市民认为花钱买字画不值,宁可请人吃饭也不买书画作品,岂知请人吃饭只是一顿饭的事情,而字画的艺术价值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在这方面,南方人的观念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艺术品投资意识强,更关心艺术品本身的审美和精神价值,艺术品市场更为繁荣。

国画花鸟作品收藏方法

 首先,大家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懂得如何挑选精品力作来收藏。艺术品欣赏、品鉴与收藏是一种关涉理想、价值、情感、身份、趣味的生活方式。收藏者通常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通过收藏来满足自己的审美爱好。其次是要学会甄选自己看好的艺术家。收藏一些有潜力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未尝不能获得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有很不错的投资价值。最后,易从花鸟画特别强调,投资者还应关注艺术家的做人原则。一般而言,心态良好的艺术家其艺术生命更长,收藏其作品的投资者会更受益。

 国画花鸟画再内容与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社会及相关文艺的解读。因此国画花鸟不仅在收藏上有很大的空间,而且作为房屋装饰,客厅,办公室,酒店,茶楼等,调节风水运势,也是必选首选。愿各位花鸟画爱好者,从易从网的介绍中受益,在领略国画花鸟画的伟大情怀之外,更加净化自己的心灵,得到灵魂上的释放与安然。

中国画的收藏方法

 中国画的收藏,从古至今,还是重名。近代画家金绍城在《画学讲义》一书中指出“画以人重,自古已然。盖有画家之画,有名人之画。所谓名人画,非因画而得名者也。若者有特殊学问、特殊节操、特殊人品、特殊技能、特殊地位,已为人所推崇,一旦寄意丹青,随意点染,不必求工,而气概自流露纸表。人以其学问、节操、人品、技能、地位等之可钦可敬,而于其画尤视为珍宝矣。”可见,收藏书画,一是名人之作,二是名家之作。

 所谓名人之作,是指那些著名政治家、学问家、戏剧艺术家、影视明星、社会名流等等。他们的雅兴之作,虽无功力和艺术价值可言(其中亦有相当书画功底者另当别论),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所在,他们的作品就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所谓名家之作,是指那些在书画领域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在书画艺术领域有比较大的影响的书画名家。具体到当今中国画坛,什么才是名家呢对于这个,我们还是有一定量化标准的。第一,我们看画家在当今中国画坛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人教学科研单位来讲,有八大美术院校,许多地方大学又有艺术学院,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等,若画家是其中翘楚,那么肯定是名家;从组织系统来讲,国家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协会里有主席、副主席、理事若干,国家有关机构设置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里又有许多专业画家。每个省里亦有美术家协会,协会里又有主席、副主席、理事若干,每个省亦设置有国画院(画院),院里又有专业画家若干。从现在的收藏趋势来看,所谓的名家主要集中在上述这部分人身上。当然,社会上并不是没有名家,但是他们在这部分人的重重包围下,要冲杀出来是非常难的。

 一般说来,书画家的名气越大,其作品的水平就越高,收藏价值也就越大。但是,如果书画收藏者仅以“有名无名”为收藏书画的唯一标准,则未免有点片面。诚然,名家之作无论(无论是他的如意之作还是他的应酬之作),因其功力和水平所在,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也不可盲目崇拜,认为大家的作品都是尽善尽美的。大家的作品有如意之作,有应酬之作,亦有败笔之作。就有我们写文章的人一样,有的文章写得好,有的文章写得一般,有的文章则写得不好,不能因为是名家的文章就每篇都是好文章。大家的如意之作与败笔之作的水平就相差甚远,而名家学习期间的作品(早期)及晚年作品,如果水平一般,功力体力欠佳,虽然不能说没有一点收藏价值,但也不能视为很有收藏价值的作品。有的人在品评书画时,只把眼睛盯在名款上,无名者,便百般挑剔,优点亦可作为缺点加以批评;有名者,便无尚崇拜,对作品的败笔亦拍案叫绝:败得好啊,只有大家才敢如此败法。所以品评书画时,有时要打破“有名无名”的框框,应着眼于书画作品本身的水平。例如有的书画作品,虽然不是出于名家之手,但却功力深厚,或在笔墨技法上创出新意,独具特点。这样的无名之作,同样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还有一些书画作者,就其作品而言完全具有名家水平,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诸条件的限制,或因为其生存环境的限制,却一直没有机遇“出名”,对于他们的作品,也同样具有较高怕收藏价值。例如,有的书画家在书画艺术园地里辛辛苦苦耕耘终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但生前却默默无闻,而在去世后方被发现,受到书画界和收藏界的公认。

 对于画家的“有名无名”,还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大名家也是从无名到有名,再到出大名这样一个过程。有些水平较高的中青年书画家,今天无名,明天未必无名;年轻时无名,老了未必无名;生前无名,故世后未必不被公认。书画家名气的大小,一是取决于书画水平的高低;二是取决于拍卖场的成交情况;三是取决于媒体的宣传;四是取决于作品对社会的投放量(包括书画印刷品及著作的发行);五是取决于书画家的人品、修养和文化素质。除此以外,书画家 所处的地区、所从事和职业、所担任的职务,以及本人的社会活动能量等等,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书画家的名气与作品的水平是成正比的,但也不是没有特殊情况;即名气提高了,作品水平一般甚至反倒不如过去的,也的确有之。原因是名气大了,或社会活动多了,花在绘画上的功夫少了,水平自然就下降;或因求画的人多了,粗制滥造对付人家,这些都会造成名气越在大,水平越下降。所以,书画家名气的大小,并非是衡量其作品收藏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

 近十几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发展,中产阶级不断地增加,拍卖市场也越来越火热,许多“名家”的作品的价格已被推到较高的位置。动辄数万元/平方尺以上(虽然动态来讲以后来讲,这些价格可能是低位),但对于刚进入市场的人来讲,这却是高位,价格不是一般的普罗大众所能接受的。因此我建议一般的收藏者和投资者以“潜名人”作为收藏对象。如何挑选“潜名人”呢我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第一,从范围来讲,选定省美协以上机构里及八大美院的专业老师作为对象;第二,从地域来讲,选定文化底蕴较深的绘画水平较高的传统地区,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西安、天津等地;第三,从作品来讲,选定有独特艺术特色,有深刻思想内涵,倾注了画家思想感情的作品,千万不要选跟风的作品。如现在,在广东省,黎雄才的山水画好卖,许多人就跟风学黎雄才的画法。那些人画得再好,顶多只能中街摊边的画匠,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第四、从年龄段来讲,选择四十岁以上的画家,而且这个画家的名气已渐露头角。如在广东,假设我们认定省美协主席因年龄要退了,那么,继任者是谁呢这个人一般应该是已有一定的成就的,又是在省美协、画院或者广州美院工作的人。假设你选择对了,等他当上了省美协主席以后(而广东又代表了华南,一般最后都有个国家美协的副主席的位子),到时的价格可能是几个翻倍。

自古以来,字画收藏价格都是颇受争议的话题。从画家手里以8万元的价格买到的画,在市场上立刻出售会缩水一半甚至60%~70﹪;画廊要求画家私下的卖价与自己的定价持平,但部分画家却以低于画廊的定价自己卖画,或者按市场价供货给画廊;尽管市场并不完全认可拍卖成交价,却依然将其视为收藏和投资的参考标准……

一、字画收藏价值多少钱谁说的算

画作最基本的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其所体现的艺术传承、历史变迁和审美体验。这是艺术的本体价值, 它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研习、对自然美的发现、对艺术理念的钻研、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以及对表达语言的探索、对相关技艺的磨练而创造出来的。

但是,书画作品往 往还具有多种附加值,由于它是特殊的、非标准化的商品,所以很难用经济学原理上的“劳动价值论”来衡量其价格,更由于书画价值主要体现在虚幻的精神层面, 而非材质的物质层面,因此也很难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来简单加以判定。

工作的时经常会遇到书画名家前来咨询,希望能给自己的作品定价。分析起来,画家定价大致依据两点:一是自我评价,因为书画创作多为个体劳动,只有自己 最了解投入的劳动量;二是比价类推,如同行、同事及同类水准作品在市场中的价格,但这一点往往使艺术家备受打击,因为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同工同酬”,以至很多人要么坚决不卖画,不与市场打交道,要么紧盯目标画家的画价,不肯降低,以免伤害自尊。

二、字画收藏:书画价格规律

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众所周知,在书画收藏市场上,古代书画的价格相对最高,其原因就在于古代书画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数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保存下来的作品已十分稀少。

字画价格变化往往因人因时而异。总的情况是书画家去世以后,其作品要比在世价格要高,尤其是愈是名家作品,升值率就愈高。很多名家在世时,虽然作品也很值钱,但毕竟还能再创作,而去世之后,其作品存世量已不能再增加,因而价格上扬是正常现象。

画价格的变化还与季节性有关。从拍卖市场上书画作品的成交价来看,一般是春秋两季价格相对较高,而夏季价格平稳,冬季价格偏低。原因是春秋两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较多,书画作品的价格往往在投资者的追捧之下达到年内高点。而冬季价格偏低,主要原因是冬季正值年末,客户少,成交率低。

中国画辞海释义:简称“国画”。反映中国美术传统(文化)特色的画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世界美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超越形似而重在传神,以钩皴点染、枯湿浓淡、疏密繁简、计白当黑等表现手法描绘图像景物,结构布局不拘于焦点透视,讲究色、墨、空与点、线、块的变化对比。与书法、篆刻乃至诗词艺术的紧密结合,也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主体性的确认、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所具有的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的坚定信念。

中国画的本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言志、抒怀”是中国画表现的中心;中国画非常强调意境。我赞同程大利先生总结得出中国画两大功能:1、养心修身之术 ,2、知世悟道之功;只不过:他对大众提出了一个门槛的要求大众必须要先改造自己,而不是去改造中国画,中国画,无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它使人进而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当然它远离战争,不表现血腥,不表现暴躁,也极少表现焦虑。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它是通过内省而达至善;欣赏者与创作者都要把自己提升成有文化的有有境界感的,有操守的人,才能进入中国画。

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包子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远、隐含不露、一字多义等等,需要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而中国画就是这样的载体;传统文化艺术是丰富、多样的,使我们“望洋兴叹”;前人给我们留下巨大的历史文化、书画资源宝库,我们应当传承与发扬光大。孔子说:“君子不器”( 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君子应当多才多艺),在此,用意是不拘泥于对“术”和“技法”,不要过分看重外表;宋朝文人的品行和喜好,造就中国文化的顶峰之态,也为中国的美学贡献多多。宋徽宗赵佶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却是不可否认的,有“书画皇帝”和“丹青皇帝”的称号。创立了“中国画的诗情画意”标准形式——集诗书画于一体,自此成为了中国文人永恒的精神追求。

  

苏轼说:“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绘画如果以画得“形似”而判定好与坏,他的见识与儿童一样)。历代画论称之为“标格特出”或“标致特出”(含义是“典雅的风貌刻画或模仿得突出”),人们一看,会感觉它完全跳出来了,超尘绝俗。这与是否工笔或写意无关,与题材、体裁、形制、手法也无关,是效果,浸透着精神内涵的一种效果。仇英画得虽好,但不能称作“逸”,是妙品,有的可称神品。

  

  

  陈老莲是“逸”,八大是“逸”, 

  

石涛略显粗糙,也是“逸”。他的画作在“笔精墨妙”上要打点折扣。

  

      “缺乏恒定标准的东西不易说清,价值自然无法判断。且不说“当代艺术”本身的价值,就“当代艺术”的收藏而言,也是件尴尬事。”(摘自:《林木·“当代艺术”的强大与尴尬》)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精神追求。针对现在“千人一面”,以技求技、只见技法,不见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舍本求末状态,我们必须这样思考:学书法的人,书法学习、模仿王羲之的,写得非常好,甚至与王羲之一模一样,他不能称为“书法家”;为何?因为,艺术也是“专利品 ”,很讲究原创;这原创性是唯一的,不是工艺品,工艺品可以复制;只要是看得美观、细腻、真实,可以无限量地复制;而艺术品就不同了,众所周知,吴道子、

巨然、

马远、

夏圭

等古代画家,黄宾虹、

傅抱石、

李可染、

陆俨少、

张大千

等近代画家都有独特的绘画风格;人们提到吴道子,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吴带当风”;提到马远、夏圭我们就知道什么是“马一角与夏半边”;提到傅抱石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抱石皴”;提到李可染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浓重浑厚,深邃茂密”……;我希望今后,提起顾绍骅就知道什么是中国画的诗情画意”和“顾氏破体书法”了;这是因为,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必须留下自己的特性与痕迹——创造自己的历史。

西方绘画进化理论是一种从思想上根本地解除中国人自尊,严重损害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错误理论。但由于此种理论打着“科学”的幌子,至今没人敢对它吱声!这让我想到100年前“五四”前后“科学”那种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就说过:这30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与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100多年过去了,今天还是如此!”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衰落了,美国强大了,什么都强大的美国,艺术却比不上欧洲,而且将永远比不上。但财大气粗,美国人不服气了。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让中央情报局来策划一个“美国艺术”,即让与欧洲艺术不同性质、不同标准、不具可比性的“抽象表现主义”来充当“美国艺术”的范本,后来再动用美国的经济、政治实力让美国艺术家劳申伯格的物品复合的波普艺术在1964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大奖,并由此宣布“世界艺术中心已从巴黎移到纽约”!(摘自:《林木·“当代艺术”的强大与尴尬》)

      任何情况下,总是“适合自身发展的,才是最好的”。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任何先进经验的借鉴必须有度,否则会本末倒置;中国画的发展也一样,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形似”,而要以作品的思想内涵为重点,“思想品格是艺术的生命”以诗情画意为贵。汲取西方绘画的“光影效果”,仅限于技法的修饰上借鉴,而主题、整体风格上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是绝然不同的,一味追求西风东渐?会“丢西瓜捡芝麻”,走向歧途。

 民族文化的发展,主要在于自身;外来文化,只能是参考借鉴;如果“本末倒置”?便丧失其存在的价值!郎世宁的绘画是典型的中西结合,他的作品康熙看后,把宫廷画院院长邹一桂找来,让他品评。邹一桂看后说:“工则工矣,不入品评。”意思是说,画得很像、很细,但是不值得去品评,也可理解为不能品评(郎世宁的作品因为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不能成为好的中国画)。

  

  如今,随着我大中华的全面复兴,中国文明将统一全球!(汤恩比  预言)无论是西方文化艺术还是东方文化艺术,最终目的就是要“养心”!教化人:积极进取,弘扬真善美;而中国画具有“先天优势”,那就是:中国画的本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所以,顾绍骅的艺术思想提出:中国画的发展必须依照“中国方式”——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诗、书、画)为一体的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画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世界美术作品的发展方向!我相信:随着新时代大中华的国力的全面提升、复兴中华,国家注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书画事业也将迎来一次飞跃性突破!人们崇尚的是“诗情画意”的养心艺术品,而不是除了一览无余的直白表现外,没有人文性、思想性,只有“看图识字”的功能,冷冰冰的“机械制图”或者数码照片什么的。

  

  在精神产品中,艺术品处于距物欲最远的、以审美为核心特征的超功利层面。尽管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审美性与实用性融合在一起,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的增强和精神需求的丰富,艺术产品会日益摆脱功利因素不断强化其纯粹的审美功能。中国画的发展史是一部从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渐渐演变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绘画形成了三大系统:宫廷绘画、民间绘画和文人画,一般是继承了传统卷轴画形制和传统文人画精神的现代中国画。审美属性使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和鉴藏,都是基于超乎功利的精神领域,同时,这种超乎功利的创作和鉴藏方式也在不断醇化着中国画的独特文化价值。

  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属于形而上的层面,因此它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上。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已传承数千年,形成了完备而成熟的美学观和绘画模式。这就是以儒,道思想为指导的美学观和以笔墨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1要看其艺术价值,这也是中国画作品向我们所传递的美学信息。而这种美的信息所体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笔墨精神。即所谓,“气韵生动”“传情达意”“以形写神”等。2要看中国画作品所体现的学术价值。学术价值应是在艺术价值基础上,中国画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独特性,创作性和个性“我用我法”“自出手眼”的个性化的“笔墨”精神与品质,“笔墨当随时代”最能体现绘画艺术的学术价值。3要看中国画作品的历史价值。对一件中国画作品而言能写进“历史”,真是一种崇高的期待。当然是否具有历史价值虽然无法验证,但也是可测的。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几进完美之做,抑或是产生广泛影响的经典之作,无疑是可以写进“历史”的,自然也就具有了“历史价值”。我们不能要求每位画家或每位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具有“历史价值”而昭示后人,但我们仍可以其历史价值的考证为参照,预想其作品的未来意义的。

  当下中国画市场既繁荣可喜,又混乱无序。中国画的流通渠道很多,主要有:拍卖行的拍卖,画廊的销售,以及经纪人的参与“走穴”推介销售等。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可谓一路飘红,成交额不断创出新高,天价成交记录频频爆出。真是前景无限好这一切让拍卖行、作品送拍者、购藏者各方欢天喜地。艺术品的作者自然不用多说,一个“天价”作品的成交必然会诞生一个“明星画家”然而在个“辉煌”的背后,却存在着“诚信”的缺失。据行业人士透漏,很多天价作品的成交实际是“虚假”交易,是“天价做局”,“所有的泡沫都是真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天价的艺术品,不一定是真正的艺术经典。我们应该真诚地呼唤诚信拍卖,呼唤尽可能少一点泡沫,多一些纯粹的“天价”艺术品的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80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