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意义有哪些?,第1张

       (一)情感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元素,可丰富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使学生的审美趣味更具层次性,能够衡量美丑与善恶现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要贯穿于教学的各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绘画技巧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线条粗细不均和颜色搭配不够协调的情况要有所了解,因为这是小学生内心的实际反映,把这些情况进行细节化处理和深刻化处理,提高学生绘画技巧,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如果对学的生情况不了解, 要求学生以统一的标准进行美术创作,教师提供过多的指导,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无形中会降低教育价值,影响对学生审美情绪的培养。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艺术情操

      现阶段,综合素质体系中包含艺术情操的内容,艺术情操已经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以考试成绩为主评判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科学的,艺术情操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 艺术情操涉及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悟与创作意识,学生能够把自身的情感和美术创作融为一体,借助情感教学深刻地感知作品艺术价值,逐步形成良好的艺术情操。

       (三)关联教学内容,树立学生爱国意识

       小学美术课堂中包含着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应该利用这些资源,因势利导地树立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些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作者爱国的热情,在欣赏相关作品时,学生在心灵深处会自然而然地生成爱国情感。 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形式,每一个区域都存有特定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与实践,把祖国的瑰宝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图画美和建筑美,多个维度上提供学生的爱国情感。 

    新课改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国情感。 新课改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适当拓展,不要受到教室和课本教学资源的限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参观和讨论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审美经验。 师生之间真诚地进行情感交流,是培养师生感情的关键途径。 这种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参与学习活动,是让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方案。

美术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除通过视觉欣赏祖国的美景,让学生从家乡和祖国的美景中触发想象,陶冶爱国情操外,我还把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事情讲给孩子们,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和学习美术的热情。三年级有一课是设计一个酒瓶造型和标签。上课时,我讲完设计知识后,对同学们说:“我们中国的外包装设计水平还很落后,在国际市场上,我们国家的商品由于外包装设计不精美,一流的商品只能卖三流的价钱。而西欧一些国家的商品虽然内在质量比不上我们,但由于外包装精美,却能卖一流的价钱。就因为我们国家的外包装设计水平低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学们想不想改变这种现状”“想”“那我们怎么做呢”同学们群情激昂,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都表示要好好学习美术,努力培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将来当一名设计师,为我们国家的商品设计出最精美的包装,为祖国的富强贡献力量。那节课同学们设计的作品非常出色,作品当中蕴含着一种热爱祖国的力量!在整个美术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有所特长,也有一个良好的行为及健康的思想,将来更好的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鲁迅先生曾说过: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的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治。

美术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中国文化精神是独特而宝贵的。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和多元的文化内涵,还传递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情感表达和价值追求。

首先,中国文化精神在美术作品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主题和形式。传统绘画作品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表现方式,传达了中国人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独特感悟与审美追求。同时,现代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则在传统基础上创新,通过抽象、写实、装置等形式表达出对社会、时代和人性的思考和关注。

其次,中国文化精神蕴含着诸多核心价值观。其中包括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道家思想的自然和谐与无为而治,佛教思想的慈悲与解脱等。这些价值观在美术作品中得以体现,引导观众思考人生、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醒人们珍惜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此外,中国文化精神还以特有的符号、图像和象征性语言表达。如龙、麟、凤、莲等传统象征在美术作品中常常出现,寓意着权威、吉祥、美好和神圣。这些符号与意象不仅赋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美术作品中展现的中国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表达形式,能够引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体验,并且促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精神风貌。

濮油三高学组发[2009] 19号

中共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总支部委员会

关于举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爱党、爱国、爱校谱新篇”书法、绘画、摄影比赛的通知

各党支部:

为了促进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积极开展,纪念建党88周年、建国60周年、建校22周年,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展示我校师生员工的文化艺术创作成果,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经校党总支研究决定,在全校师生员工中举办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爱党、爱国、爱校谱新篇”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活动。现将比赛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胡耀桢

副组长:周君明 陈瑞林

成 员:季中良 张爱珍 王应利 王瑞红 张 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校办、工会、特长部有关人员协助参与。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书法、绘画、摄影评审委员会,负责评比工作。

二、参评作品内容及优秀作品应用

(一)本次参评作品包括美术、书法、摄影三类作品

(1)美术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雕塑、剪纸。

(2)书法作品包括行、楷、隶、草、篆各类书体及印章、碑刻临摹,硬软笔均可。

(3)摄影作品包括普通和数码摄影作品。

(二) 作品主题要求

作品要求主题思想明确,内容健康、构思新颖、具的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富有时代特点,作品的风格及表现形式不限。作品力求展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讴歌党、团、国家、民族的伟大形象,展示油田三高不平凡的发展里程,以及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党、团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 作品规格要求

书法绘画作品的尺寸不超过1个平方米,摄影作品在7寸及以上。

(四) 领导小组将组织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教职工、学生作品中分别评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将在校园集中展示,特别优秀的作品将推荐到有关新闻文化部门、报刊刊发,获奖作者将受到表彰和奖励。

三、几点要求

(一)普通班每个班级提交作品2幅以上,音、美特长班每班提交作品10幅以上;特长部党支部提交作品6幅以上,其他党支部提交作品3幅以上。

(二)此次活动是学校的一项大型的综合性文化教育活动,各基层支部、工会、团支部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密切配合,切实搞好作品的征集工作,把好质量关,选送最好的作品,超额完成任务。

(三)本次活动将作为学校党总支考核各基层党支部二○○九年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学生的作品以团支部为单位交年级团总支,各团总支收齐后交校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教职工作品以党支部为单位收齐后交校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截止时间为2009年6月15日,过期不候。

二○○九年六月二日

主题词:实践活动 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征集 通知

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油田教育中心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第十一指导检查组成员

发:校领导、各党支部

2009年6月2日印发

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党总支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 (共印80份)

一、从线条的曲直中体会刚柔

关于线条,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在审美上有明显的区别。西方绘画着重以线的组合形成块面来塑造人物形象,并以比较逼真的画面展示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和画家独特的绘画语言。而中国画则完全是以线条来概括物象,用简练、明快、流畅的线条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线条的曲直方圆、粗细枯瘦都充满了刚柔相济,都蕴藏着生命和情感的含义,体现艺术家的人文底蕴和哲学思想。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物象,更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对“线”的理解,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线”的功能来表现物象,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有意画一些线,并对“线”所展示出来的形象进一步剖析、展开想象,同时可以将中国画的“线”构成的物象与西方绘画中用“线”组成“面”,然后将“面”组合成的形体作比较,让学生对“线”的美感有一个丰满的认识。由此让学生产生对中国画的热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从墨色的浓淡中感受韵味

中国画除了在“线”的功夫上让人觉得神奇、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之外,墨的浓、淡、虚、实所产生的韵味让人浮想联翩、意犹未尽。这对于西方绘画来说,不可能表现出这种特殊肌理效果,也不可能达到这种人文精神和道家学说的境界。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中的写意画,即便是画面大,但能在时间短、速度快的情况下创作出笔墨妙、寓意深、境界高的作品,而西方绘画是不可能完成的。中国画中常常提到“墨分五彩”,一笔之间浓淡纷呈,奇妙无比。笔墨意趣是古代文人论艺术修养的最高境界,对于当今的中国画家仍然以笔墨意趣作为学好中国画的最高目标来追求。这里包含着一个人学识的深浅、修养的好坏、人格的优劣、视野的宽窄及境界的高低。同样,美术老师也要尽努力去展示符合中国画审美要求的墨色效果,给学生讲授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作画的精神境界,在一笔一画之间让学生体会墨的乐趣,在黑白世界里寻找到快乐,感悟人生的哲理。由此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以学好中国画而引起无比自豪的爱国心理。

三、从空白的处理中产生联想

在一张宣纸上,中国画很讲究空间空白的处理。一幅画,黑(墨)中是画,而白(留白)也是画,实中是画而虚中也是画。同时,中国画还有画内是画,而画外也是画的说法。中国画中每一个角落都会引发人的联想。许多优秀中国画作品,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每一幅画都很讲究空间空白的处理和诗词、印章的搭配。给人的感觉是诗如画、画如诗,“诗情画意”就是这样得来的。而“诗情画意”所指就是人的联想。在写实的地方给人的想象力提供了想象的支点,成为联想的契机,空白(留白)的地方则给人提供联想的平台,可以由画的空白处联想到画外,由画的内容联想到社会面貌、生活状况、理想人生……想象是人的自由,是人的心理的一种释放、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高。这就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所以,通过欣赏中国画来激发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如古代画家马远的国画《江雪》就是一幅大面积“留白”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读柳宗元的《江雪》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然后再来分析画家马远所描绘的画面的意境。这样学生就会领悟到诗与画的绝配,领悟到中国画对意境的表达的绝妙之处是给人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使人增长智慧,提高人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由此让学生对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四、从构图的形式中获得美感

中国画的构图与西方绘画的构图是决然不同的。中国画在透视学上讲究散点透视,给人一眼望断千里的气势,古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及已故黔东南吊脚楼画派****张正炳先生的《百里侗乡图》,都让人在一纸之间瞭望千里的感觉。每一幅画,画家都是站在最高点来取景、作画,站在高处对山石、河流、树木、楼房、木桥、良田、云雾等绘画元素进行有机取舍,构成一幅包罗万象、连绵不断、气势宏伟、形式感强,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画卷。而西方绘画则讲究焦点透视,是站在低处观察,表现的仅是肉眼看得见的景物,画面缺乏宽、远、深的感觉。不免给人有些遗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